黃花(百合科植物)

黃花(百合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花為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花蕾,四川的一種調味配料蔬菜,花期8月,採摘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胡蘿蔔素、核黃素及磷、鐵等礦物元素,是席上珍品, 具有清炎、清熱、止血、利尿、通乳、健胃等輔助療效。

四川栽培歷史悠久,分布於盆周低山和丘陵區,其中渠縣黃花以色澤鮮亮,食味別致,香氣馥郁、肉頭肥厚而最為聞名。而甘肅慶陽因氣候乾燥,光照充足,所產黃花色澤金黃,花棒粗壯,肉質肥嫩,不僅在國內市場上素享盛名,而且聲播海外。湖南省邵東縣也素有“黃花之鄉”的美譽。目前全國各地均有栽種。“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花
  • 拉丁學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 別稱:金針菜、七星菜、宜男草、忘憂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百合科
  • :萱草族
  • :萱草屬
  • :黃花
  • 分布區域:湖南、江蘇、浙江、湖北、四川、重慶、甘肅、陝西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亞種種類,栽培技術,春苗管理,秋苗管理,種植方法,常見病害,主要價值,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其他相關,

形態特徵

植株一般較高大;根近肉質,中下部常有紡錘狀膨大。葉7至20枚,長50至130厘米,寬6至25毫米。花葶長短不一,一般稍長於葉,基部三棱形,上部多少圓柱形,有分枝;苞片披針形,下面的長可達3至10厘米,自下向上漸短,寬3-6毫米;花梗較短,通常長不到1厘米;花多朵,最多可達100朵以上;花被淡黃色,有時在花蕾時頂端帶黑紫色;花被管長3-5厘米,花被裂片長6至12厘米,內三片寬2至3厘米。蒴果鈍三棱狀橢圓形,長3至5厘米。種子約20多個,黑色,有棱,從開花到種子成熟約需40至60天。花果期5-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荒地或林緣。

分布範圍

分布於秦嶺以南各省區(包括甘肅和陝西的南部,不包括雲南)以及河北、山西和山東。

亞種種類

馬藺黃花菜:植株健壯,基出葉14-20片,長80-130Cm,寬1.5-3.5Cm。花莖高90-130Cm,上端分枝3-4個,長8-12Cm,每花莖上有花蕾20-64朵,最多者達100朵。花蕾長15Cm,頂端有黑紫色斑點,花瓣6片,長10Cm,花葯黃色。筒部長4-5Cm,乾菜身條較粗,肉質較薄,每公斤有1600條上下。抗旱、抗寒性強。一般畝產40-75公斤,高產田可達175公斤。
線黃花菜:基出葉12-16片,葉長50-100Cm,上部分枝2-3個。每花莖上生20-30朵花蕾,花蕾長10-12Cm。通身淡黃色,無黑嘴,花瓣6片,長7-8Cm,花葯黃色。筒部長3-4Cm,線黃花抗寒抗旱,品質極佳,唯產量低,一般畝產30-75公斤,高者可達100公斤。
短棒黑嘴黃花菜基出葉8-10片,長80-120Cm,寬1.5-2.0Cm。花莖高100—130Cm,上部分枝2-3個,長14-17Cm,每葶生花蕾30-35朵。花蕾長10Cm,筒部長2.5-3.0Cm。花蕾短而粗,嘴部有黑色斑點,花色淡黃,花為褐色。一般畝產40-50公斤,高者可達100公斤。
高葶黃花菜:基出葉12-14片,長120Cm,寬2.0-2.5Cm。花葶高達180Cm,上部分枝3-4個,每葶生花蕾30-35朵,花蕾長13Cm。筒部長3Cm,嘴部無黑色斑點,花蕾黃色稍帶翠綠色。畝產40-50公斤,高者可達100公斤。
四月黃花菜:因於農曆四月間開花而得名。每花葶僅有4朵花,可作為育種材料。
黃花特性:
1、根:黃花菜的根系可分為肉質根和纖細根兩類。肉質根又可分為紡錘根和圓柱根。
黃花菜黃花菜
2、莖:黃花菜的莖可分地上花葶(假莖)和地下根莖兩部分。花葶長約80-130Cm,上端有4-6個分枝,分枝長9-15Cm,每個花葶上有15-60朵花蕾。地下根莖也叫短縮莖
3、葉:黃花菜的葉條形或劍形,基出,互生二列,10-20片不等。平行葉脈,葉子背面呈龍骨狀突起。半對摺,切面呈“V”字形。寬1.5-5.5Cm,長20-100Cm。
4、花:黃花菜的花蕾長約13-15Cm。其筒部長3-5Cm,花被二輪6片,外三片綠黃色或帶褐尖,內三片淡黃色。雄蕊6枚,三強三弱。花葯隨品種不同為黃色、褐色或柴紫色。復雌蕊一枚,長於雄蕊,三心皮上位花,中抽胎座胚珠倒生,常異花授粉。
5、果實:黃花菜的蒴果,長圓形有棱,長約1.5-2.0Cm,直徑1Cm左右。果實三心室,每室可成熟3-6粒種子,每個果實可成熟6-18粒種子。
6、種子:黃花菜種子成熟後黑色,有光澤,呈不規則棱形、光滑。乾燥後有皺褶,凹凸不平。千粒重20克

栽培技術

黃花菜由於長期栽培,品種很多,光在湖南邵東、祁東兩個縣,就有幾十個品種,其中主要的有“四月花”(早黃花)、“荊葉花”(白花)、“茄子花”、“茶子花”、“猛子花”、“炮筒子花”、“中秋花,(細葉子花)等。花期最早的是“四月花,,從5月份就開花,最晚的是“中秋花”,9月份還在開花。一般花期45-70天,每畝可收乾花(即金針菜)150-200斤(通常乾花蕾1 100-1 200個可曬制乾花一斤),最高可達500-800斤。
據湖南、四川等產地調查,黃花菜均用無性的分兜繁殖,分兜定植五年後進入盛產期,一般可採花20-30年,最高的60年仍在開花。它每年發出4-6條近肉質的根,一層層向上生長(可以依此判斷年齡),在秋季或營養不良時則發出紡錘形的肉質塊根。在湖南,每年出葉2次,第一次是春季、(二月中旬),這種葉在9月份即花果期結束後即枯萎,接著又發出新葉,俗稱“冬苗”,為重要的貯藏營養階段。民眾說: “冬苗培育好,花多產量高。”至初霜時,“冬苗”才枯萎。但在北京地區則不見這種“冬苗”。
本種的所有品種的花,都是在午後2-8時開放,次日11時以前凋謝,2-3天脫落。一般在陰天要開得早一些,凋謝得晚一些,不同的品種也有一定變化。此外,花被管的長短,葉的寬窄、質地,蒴果的形狀、大小等變化也較大。看來,有些學者據此發表一些新種是不恰當的。Stout 曾記載 A. N. Steward 從南京紫金山採到 H. thunbergii Baker, 栽種於紐約植物園,我們也認為就是本種,至於他所謂華北一帶產的H. thunbergii Baker 則可能是北黃花菜 H. lilio-asphodelus L. emend. Hy-land. 之誤。此外,東北植物檢索表等曾記載,我國東北也產 H. coreana Nakai, 花被管長3-4厘米,我們認為可能也是本種,有待於進一步研究。關於栽培技術可參考《黃花栽培技術》。(邵東農業局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春苗管理

1、仔細晾蔸。立春前後,幼芽開始萌動,選晴天土壤乾爽時鬆土,並把根蔸周圍土刨開,以見到幼芽為準,到苗高5寸時要進行鬆土除草,至黃花抽出花葶時都應淺薅除草。
2、推廣“兩改一增”施肥技術。即一改輕施晾蔸肥為重施晾蔸肥,畝用過磷酸鈣50斤,桐枯100斤(碾細尿泡)、腐熟的土雜肥2000斤,混合後施入,再淋人畜糞100-200擔加尿素10公斤(或複合肥20斤)。並堅持“四邊”(邊晾蔸、邊施乾肥、邊淋糞、邊壅蔸)。施後做到“三無”(地中無間種、無積水、無人畜踐踏),“四不現”(不現蔸子、不現肥料、不現雜草、不現腳印),保證地平、土松,為春苗生長打好基礎;二改早施抽葶肥為適當遲施抽葶肥,由抽葶前改為葶高5寸時施肥,畝用府熟人畜糞60-80擔,加尿素7.5公斤;增施穩蕾肥在採花十天后,選晴天下午畝用磷酸二氫鉀100-150克或尿素150-200克兌水50公斤葉面噴施,間隔5-7天一次,一般噴2-3次。
3、地膜覆蓋栽培。地膜覆蓋保溫、保濕,有利於黃花生長發育,是黃花增產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在黃花晾蔸後即立春前後,畝用地膜50公斤雙層小拱覆蓋,當氣溫穩定在17℃左右揭膜。
4、中耕除草。由於雜草抗逆力較強,加上黃花一年兩次生長,給雜草滋生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造成與黃花爭水爭肥,影響黃花生長發育。一是在春分前後,苗畝5寸左右時進行鬆土除草,二是當黃花抽生花莖時,淺薅除草,中耕深度達4寸,達到鬆土滅草之目的。黃花地慎用化學農藥除草劑除草,提倡推廣生物除草劑進行除草。

秋苗管理

1、遲割老苗,深挖坑土。黃花採收結束後,不應立即割出老苗,但要儘早挖行坑土,一般深挖1尺以上,挖成大塊土,不傷及根系和縮短莖,達到“早、深、粗、空、乾”的質量標準。
2、保護秋苗,施肥復壯。春苗在伏天高溫來臨時,地上部分枯死,高溫季節過去,地上莖重新萌發的新葉稱為秋苗。秋苗生長的好壞,是來年黃花高產的關鍵,秋苗發出後,要認真保護,在苗高5寸左右,要施肥復壯,一般畝施尿素10公斤,兌水60擔灌窩,達到催苗促壯的目的。
3、培土培肥,保蔸過冬。秋苗枯死後,應培土壘蔸,使根蔸不外露,壘蔸以肥沃的乾塘泥、乾河泥、老牆泥為好,一般每窩用半撮箕左右,畝用3000公斤。

種植方法

1、園地建設。黃花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土質深厚,水源條件好,地下水位低的壤土及粘土最宜。地下水位過高的平地,水源枯竭的高山不宜作園地。黃花栽植前,必須深挖60厘米以上,揀盡石頭、草蔸等雜物,並將優質的塘泥、菜園土摻入並混合均勻,並整細整平;如土壤過酸,可畝施撒50-100公斤石灰。
2、選用良種。主推“渠縣花”,適當發展“武坪早”、“四月花”等早熟品種和沖里花”、“長嘴花”、“猛子花”等晚熟品種,實現2:5:3的早、中、晚品種搭配。
3、適時栽植。早秋栽植,即花蕾採摘完到秋苗萌發前間;冬季栽埴,即秋苗凋萎到春苗萌發間。推行寬窄行 單株條栽,即(20~25+15)寸×3~5寸,畝植8000~10000株。
黃花(百合科植物)
4、施足底肥。栽植前開1尺以上的定植溝,每畝將4000-5000斤優質堆肥、鈣鎂磷肥100斤以上施入定植溝內,然後鋪回原來表層熟土;栽苗時畝施優質糞水15?D20擔,栽植後隨即施壓蔸肥15-20擔。黃花定植宜深不宜淺,一般以10-12CM為宜,粘土宜淺栽,壤土宜深栽。
5、分櫱繁殖。一是“邊蔸”繁殖。在春秋季結合更新復壯,在每株一側連根挖出1/3老蔸後分成單株,稍作整理進行定植。二是將老蔸全部挖出,選健壯單株作種苗栽植,分櫱繁殖需隨挖、隨運、隨栽,不宜放置過久。

常見病害

黃花菜炭疽病
發病特徵: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花薹。葉片染病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半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邊緣色深褐,發病與健康部位分界較明晰,有的病斑外圍出現黃暈。病斑擴展並連合為條斑,致葉片變灰褐至灰白色乾枯。後期病變出現小黑點病徵。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刺盤孢屬,兩菌均以菌絲體及分孢盤在病株上或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越冬。病菌分孢盤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藉助風雨或小昆蟲活動輾轉傳播侵染致病。溫暖潮濕的天氣或植地環境有利於發病。過施氮肥、植株生勢過旺易發病。低洼潮濕、排水不良或葉蟎危害重的地塊也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品種。
(2)加強肥水管理。適時噴施葉面肥。適時適度澆灌,注意清溝排漬,提高根系活力。
(3)及早噴藥控病。發病前最遲於見病後,噴施70%托布津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
黃花菜褐斑病
發病特徵:黃花菜褐斑病或稱葉斑病,是黃花菜除炭疽病外多種葉部病害的統稱。其症狀共同點是:葉斑橢圓形至不定形,長徑3~7毫米,寬徑1~2毫米或更寬,黃褐色,邊緣色深,斑外圍常具有黃色暈圈。當葉片病斑密布並連合時,往往使葉片呈褐色焦枯,相當觸目。後期斑面視病原的不同而表現霉狀物或小黑粒或小黑點病徵。
發病規律:該病菌為真菌,是以菌絲體及子實體在病株上或病殘體上存活越冬,以分孢器內生孢子作為初侵和再侵接種體,從孔口、表皮或傷口侵入致病。通常溫暖多雨的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
(1)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殘物,以減少菌源。
(2)抓好以肥水管理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增強抗病力。
(3)及早噴藥,預防控病。按“無病早防、見病早治”的要求,連續交替噴藥防治。用葉葉青一包兌水150市斤或英納一包兌水400市斤,連續噴霧2-3次,每隔7-10天一次。
黃花菜在西部及西南地區較常見,四川渠縣地區最為著名,這裡生產的黃花菜,品質很高,受到港商的極大歡迎,每年夏季收麥時節,亦是黃花盛開的時節,遍地黃花,引來蜂蝶無數,實為美景,在慶陽東部的各個區域,都有廣泛的種植,黃花菜根含有大量的毒素,牛羊誤食後起初會出現失明,然後腹脹如鼓,最終死亡,所以黃花菜根要妥善處理,由於黃花菜的成熟時節正是農忙時節,加上受天氣條件限制,基產量常會出現很大的浮動,因此,價格也經常產生很大的差異。
黃花菜白絹病的防治
白絹病又叫基腐病,主要在黃花菜葉鞘基部近地面處,整株或外部葉片基部,開始發生水漬狀褐色病斑,後擴大,稍有凹陷,患部呈褐色濕腐狀。在病部產生白色絹絲狀物,蔓延至整個基部,甚至附近的土壤中也有白色絹絲狀霉層。潮濕潤時產生紫黃色菌核,後變茶褐色至黑褐色,油菜籽大小。受害葉片因水分和養分輸送受阻而變黃枯死。菌絲從外部葉片擴展到內部葉片,最後使整株枯死。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風雨傳播。
防治方法 (1)採收後清園,減少越冬菌源。(2)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70%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主要價值

黃花菜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它的花經過蒸、曬,加工成乾菜,即金針菜或黃花菜,遠銷國內外,是很受歡迎的食品,還有健胃、利尿、消腫等功效;根可以釀酒;葉可以造紙和編織草墊;花葶乾後可以做紙煤和燃料。我國栽培黃花菜有悠久的歷史,主要產區有湖南、江蘇、陝西、四川、甘肅等省,尤其湖南的邵東和祁東最為著名,占全國產量一半以上,其次四川的渠縣,陝西的大荔等也很有名。但鮮花不宜多食,特別是花葯,因含有多種生物鹼,會引起腹瀉等中毒現象。

食用價值

植物名詞:黃花,學名: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別名:金針菜,分類:百合科(Liliaceae)
萱草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蔔素、胺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分,其所含的胡蘿蔔素甚至超過西紅柿的幾倍。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黃花菜常與黑木耳等齋菜配搭同烹,也可與蛋、雞、肉等做湯吃或炒食,營養豐富。
但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鹼”的物質,它本身雖無毒,但經過腸胃道的吸收,在體內氧化為“二秋水仙鹼”,則具有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鮮品時,每次不要多吃。由於鮮黃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溫60度時可減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時,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過,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以上,撈出用水洗淨後再進行炒食,這樣秋水仙鹼就能破壞掉,食用鮮黃花菜就安全了。食用乾品時,消費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溫水進行多次浸泡後再食用,這樣可以去掉殘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黃花菜有較好的健腦,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這種物質是機體中許多細胞,特別是大腦細胞的組成成分,對增強和改善大腦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時能清除動脈內的沉積物,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腦動脈阻塞等症狀有特殊療效,故人們稱之為“健腦菜”。另據研究表明,黃花菜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含量,有利於高血壓患者的康復,可作為高血壓患者的保健蔬菜。黃花菜中還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豐富的粗纖維能促進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為防治腸道癌瘤的食品。
黃花(百合科植物)
適用人群:1、孕婦、中老年人、過度勞累者尤其適合食用;2、患有皮膚瘙癢症者忌食。黃花菜含粗纖維較多,腸胃病患者慎食。
用法用量;1、新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鹼,可造成胃腸道中毒症狀,故不能生食,須加工曬乾,吃之前先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涼水浸泡2小時以上,食用時火力要大,徹底加熱,每次食量不宜過多。2、金針菜適用於涼拌(應先焯熟)、炒、氽湯或做配料。3、不宜單獨炒食,應配其他食料。4、另外應選用冷水發制的較好。

藥用價值

黃花菜性平、味甘、微苦,歸肝、脾、腎經;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止血除煩,寬胸膈,養血平肝,利水通乳,利咽寬胸,清利濕熱,發奶等功效;主治眩暈耳鳴、心悸煩悶、小便赤澀、水腫、痔瘡便血等病症。黃花菜是有名的佳蔬良藥 。《隨息居飲食譜》謂其:“利膈、清熱、養心、解憂積忿、醒酒、除黃”。可用於治療大便出血、小便不通、吐血、肺結核等。《滇南本草》說“其補陰血、止腰痛、治崩漏、乳汁不通。”所以也是婦女產後補血、通乳之佳品。明代李時珍認為黃花菜“甘涼無毒、煮食治小便赤澀,解煩熱,除酒瘟、利胸痛、安五臟,令人好歡無憂及明目。”中醫認為:黃花菜還具有止血、消腫、鎮痛、通乳、健胃和安神的功能,能治療肝炎、黃疸、大便下血、感冒、痢疾等多種病症。

觀賞價值

黃花也是著名的觀賞花卉。

其他相關

黃花之鄉:2007年12月6日,四川渠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該縣被譽名“中國黃花之鄉”新聞發布會,將渠縣黃花作為特色旅遊的王牌向全國人民進行推介。
黃花是百合科萱草屬(黃花菜屬)草本植物,俗稱“黃花菜”,亦稱“忘憂草”、“金針菜”、“健腦菜”,“觀為名 花、用為良藥、食為佳肴”,與蘑菇、木耳並稱為“素食三珍品”,是觀賞價值、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食用花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渠縣特殊的土壤、水質、氣候最適宜黃花生長。清鹹豐、道光年間,該縣農民成片種植黃花,歷經數代農科人員艱苦細緻的研究,選育出的“武坪早”等黃花品種獨具七蕊,單花體長9~12厘米,色澤鮮美、香氣濃馥、嫩脆爽口、營養豐富,是全國黃花之上品。1983年,在中商部組織的全國黃花產銷經驗交流會上,來自20個省市110多名代表、專家一致認為渠縣黃花是“中國黃花第一品”,成為中商部出口免檢產品。1993年,由農業部在泰國曼谷主辦的中國優質農產品及科技成果博覽會上,渠縣黃花獲優質農產品金獎。2002年渠縣黃花基地被四川省農業廳授予“重點花卉基地縣”、“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005年獲第二屆西博會金獎。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花卉食品專業委員會經過科學細緻的評審,正式譽名渠縣為“中國黃花之鄉”,至此,中國黃花標準就依據渠縣黃花而制定。
黃花菜,始見載於《詩經》。《古今注》載“欲望人之憂, 則贈以丹棘萱草)”,故名忘憂草
《風土記》載“[萱]花曰宜男,妊婦佩之,必生男”,故名宜男。古代時候以其嫩芽葉供食,因而宋朝以前吟詠萱草者,大都屬意忘憂、宜男的含義。
宋明以後,中國海員出航必攜金針、木耳以代蔬菜;黃花菜還是出口商品,大量銷往印度等國,印巴人民常用其養生。
群芳譜》、《野菜箋》、《遵生八箋》等載有加工、食用方法,並謂萱花“乾而貨之,名為黃花菜”。
相傳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起義前,因家境貧寒,又身患疾病,全身浮腫,可謂貧困交加,饑寒交迫,以致常以乞食度日。曾遇一黃姓好心老婦煮些萱草送給他吃,一段時間後,陳勝的全身浮腫慢慢消退,疾病痊癒,身體也強壯起來。後來他與吳廣組織農民起義,成為歷史上首開先河的農民領袖。陳為感謝黃婦女之恩而請她常住在家裡,並把萱草稱為忘憂草。
黃花(百合科植物)
當陳勝、吳廣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下陳州(今河南淮陽縣)建都稱王時,士兵們在兵荒馬亂中,把生機盎然的黃花菜踐踏成不成樣子,當地有個名叫金針的姑娘,看到這種情形十分痛惜,於是就對其精心管理栽培,結果這些黃花菜死而復活。棵棵長的亭亭玉立,開滿迷人的鮮花。人們為紀念金針姑娘,便將黃花菜起名金針菜。
清朝年間,永州地方官員(當時祁東縣與祁陽縣未分設,屬永州府管轄)開始將黃花菜作為地方貢品向朝廷進貢。清朝朝廷要員、有鐵嘴銅牙之稱的風流才子紀曉嵐最愛吃黃花菜,用餐時一見到餐桌的黃花菜便手舞足蹈,興奮不能自已。讚美道:黃花菜可是個好菜,清爽香脆,其味無窮,常吃黃花菜的人聰明。
孫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湯”作為自己健身的食療食譜。“四物”即黃花菜、黑木耳、豆碗、豆芽、黃花菜位列其首。“四物湯”營養成分完備,是補血、養血、美容的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價廉物美的珍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