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姑魚

黃姑魚

黃姑魚(Nibea albiflora)屬硬骨魚綱、 鱸形目、 石首魚科、黃姑魚屬。又稱黃婆雞、黃姑子、 花䱛。是近海暖溫性中下層經濟魚類,分布於中國沿海、朝鮮、日本南部。

該魚具有發聲能力,特別是生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主要攝食底棲動物。黃姑魚的越冬場在黃海南部及東海北部外海。外形與小黃魚相似,一般體長20~30厘米、體重300~700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姑魚
  • 拉丁學名:Nibea albiflora
  • 別稱:黃姑子、黃銅魚、羅魚、銅羅魚、花蜮魚、黃婆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新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鱸亞目
  • :石首魚科
  • :黃姑魚屬
  • :黃姑魚
  • 分布區域:朝鮮、日本南部以及中國沿海等
  • 英文學名:Yellow drum,Spotted maigre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主要種類,生長階段,人工飼養,網箱養殖,投料方法,分級養殖,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爛腮病,豎鱗病,腸炎病,氣泡病,湖蛭病,主要價值,食用,

形態特徵

體長一般為20~25厘米,呈長橢圓形,側扁。頭中大。吻短鈍。吻褶分為2葉,吻緣孔5個。口亞前位。下頜稍短於上頜。兩頜齒細小,上頜外行齒及下頜內側齒較大。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寬凸,寬大於眼徑。頦孔為似五孔型:中央為一下陷肉墊狀淺孔,兩側頦孔各2個。體被櫛鱗。背鰭1個,始於胸鰭起點稍後背上,末基位於臀鰭末基與尾鰭基之間近中央,具11鰭棘,28~30鰭條。臀鰭具2鰭棘,7鰭條,第二鰭棘粗長。鰾圓筒形,鰾側具22對纓須狀側肢。耳石腹面蝌蚪狀印跡的頭區昂仰,伸達耳石前緣,尾區為丁形淺溝,尾柄較粗,長為高的2.4~3倍。
體灰橙色,體側有許多灰黑色波狀條紋,斜向前下方,在側線上下方不連續,腹面銀白色。背鰭灰橙色,每鰭條基部有1黑色小點。胸鰭、腹鰭及臀鰭淡橙色,基部均帶紅色。尾鰭橙色。

生活習性

黃姑魚為暖溫性近海中下層魚類。鰾具有發聲能力。在6~30.5℃的水溫範圍內,能正常生活,最佳的水溫為18~28℃。適宜鹽度範圍14~32‰。
黃姑魚有洄游習性,冬季在濟州島西側的黃海中部越冬,春季向鴨綠江口、黃河口、萊州灣、呂泗洋、海州灣一帶移動。5~8月在鴨綠江口、黃河口、遼東灣、連雲港、舟山群島一帶產卵洄游。秋季,水溫下降,魚群由渤海進入黃海中部,然後返回越冬場。
淺色黃姑魚屬於溫水性的魚類,適溫範圍8~33℃,最適生長水溫為24~29℃,產卵水溫24~28℃,性成熟年齡為Ⅱ齡,3齡全部性成熟。生長適鹽範圍10~40。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中國沿海、朝鮮半島及日本南部海域。

生長繁殖

黃姑魚產卵期在每年5~6月,浮性卵。
黃姑魚黃姑魚

主要種類

黃姑魚的近似種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有5種,常見的有;①箕作黃姑魚(N. mitsukurii)。體背側具許多斜向前下方的灰黑色波狀條紋,口閉時上頜和下頜等長,分布於日本南部沿海,為該地區經濟魚類。偶見於東海,中國曾記錄於旅順。②半花黃姑魚(N. semi-fasciata)。體側僅在頭後的側線上方有淺色波狀帶紋多條,體之後半部條紋不明顯。原產中國廣東沿海,近年在泰國、紐幾內亞沿海均有發現。

生長階段

黃姑魚1齡魚全長達150~170毫米,2齡魚為230~240毫米,3齡魚310毫米,4齡魚350~360毫米。
1齡魚開始性成熟,2齡魚大部分性成熟。懷卵量約為51萬~74萬粒。卵球形,浮性,卵徑0.76毫米,有透明油球1個。產卵常在午後3~7時進行,海水鹽度在13.5‰以上時受精率高; 在5.48‰時受精率低。初孵仔魚全長1.5毫米,體長4.3毫米時奇鰭鰭條開始出現,5.9毫米時背鰭和臀鰭分化完成。

人工飼養

人工育苗主要分為親魚采卵技術和魚苗培育技術兩部分。
親魚飼養及采卵
通常可在黃姑魚的產卵前期收捕天然親魚,運回室內進行親魚飼養管理,採用流水、充氣、每天投餌1~2次,親魚性腺發育至Ⅳ期末時,可以注射HCG和LRH—A催產,集中產卵,也可以任其自行產卵。將收集起來的卵放入一定的容器中,稍靜片刻,分離出上浮、透明的正常卵,計數後下池,靜水孵化。仔魚孵化出來後,將仔魚數除以全部上浮卵數獲得孵化率。
魚苗培育
魚卵孵化後,常溫培養,用靜水和充氣、換水或微流水、不充氣兩種方法。魚苗生長生態見表。從魚苗孵化第3天開始投餵餌料,每天6次(每4小時投餵1次),定時檢查魚苗的攝食情況及池中餌料量,以此決定投餵增減,魚苗的開口餌料,用80目和120目篩絹兩次過濾後,再投餵給魚苗。此後,逐漸交叉投餵鹵蟲幼體、鹵蟲成體或橈足類、糠蝦等較大型的甲殼類,直至交叉投餵雜魚肉糜等後期餌料。魚苗培育的適宜水環境中,水溫從22~28℃之間;每升水體溶解氧一般不低於3.1毫克;pH值8.0~9.6。一般每5天或10天測量魚苗生長情況。魚苗超過2厘米時,開始計數出池,下塘養殖或出售苗種。

網箱養殖

網箱的網目規格分別為15毫米、20毫米、35毫米和50毫米;網箱規格分別為3.5米×2.5米×1.5米、3.5米×2.5米×2.5米、3.5米×2.5米×3.5米和3.5米×2.5米×5米。15毫米網目是無結的機結網片加工而成;20毫米網目是有結的機結網片加工而成,網線為12絲;35毫米網目是有結人工編制網,網線為24絲;50毫米網目是有結人工編制網,網線為45絲。前三種網目規格適用於養殖4公斤以下的幼魚,後一種規格適用於養殖4公斤以上的幼魚和親魚。幼魚從全長50毫米~70毫米養殖到90毫米~120毫米,使用15毫米網目的網箱;全長90毫米~1200毫米養殖到210毫米~230毫米,使用20毫米網目;全長達到210毫米以上時,可使用35毫米網目;長到460毫米以上時,則使用50毫米網目。
放養規格
黃姑魚網箱養殖的放養規格和密度與養殖成活率的關係密切。放養全長20毫米~30毫米的成活率僅35%,而放養全長40毫米~50毫米的成活率僅75%,而放養全長70毫米~110毫米的成活率僅91%,放養全長90毫米~120毫米的成活率僅93.4%。放養密度與個體發育快慢有關。幼魚全長40毫米~50毫米的放養密度為20尾/立方米~33尾/立方米,最佳密度為25尾/立方米~28尾/立方米。幼魚全長90毫米~120毫米的放養密度為20尾/立方米~25尾/立方米。正常情況下,幼魚每15天~20天調整一次放養密度並根據魚體大小調換網箱網目規格,當全長達到210毫米以上時,根據魚體不同大小分網養殖。

投料方法

黃姑魚的飼料種類有幼飼料、藍圓魚參、金色小沙丁魚狗母魚類、條尾鯡鯉和竹筴魚等。幼魚全長20毫米~30毫米攝食飼料要求先去鱗及骨、刺,然後用孔徑2毫米的絞肉機絞細,加幼鰻飼料拌勻,每2天投料1次,日投餌量為體重的16%~20%。幼魚全長40毫米~50毫米時,飼料種類不變,但絞肉機孔徑換為5毫米,每2天投料1次。幼魚全長70毫米~120毫米時,飼料加工前不用去鱗及骨、刺等,仍用5毫米孔徑絞肉機加工,投料次數改為早上6時、上午10時、下午3時及傍晚6時各1次,投料量為體重的16%~18%。魚體全長達到170毫米時,用15毫米孔徑絞肉機加工,投料次數改為早、晚各1次,投料量為體重的12%~16%。魚體全長達到230毫米時,投餵塊狀或整條小魚、小蝦,早晚各投料1次,投料量為體重的7%~10%。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分級養殖

個體大小不同應分網養殖,尤其在幼魚階段全長40毫米~50毫米的個體不能與150毫米以上個體混養;全長100毫米的個體不能與200毫米以上個體混養。在飢餓的情況下,大魚吃小魚和咬尾現象時有發生。為提高養殖的成活率和養殖產量,必須採用分級養殖法。從幼魚養到全長420毫米、體重1.15公斤,養殖時間189天,分三級養殖效果較好。第一級放養的全長40毫米~70毫米,第二級放養的全長150毫米~200毫米,第三級放養的全長大於230毫米。

日常管理

細網目的網箱換網間隔時間在10天以內,粗網目的換網間隔在30天以內。4月~11月,污損生物如貝藻類、海鞘腔腸動物藤壺等容易附生在網片上,如不及時換網會導致網目堵塞和網底沉積物增多,使網箱負載過重而下沉,或繩斷網破而逃魚。

病害防治

爛腮病

此病多發在5月~8月、水溫25℃~30.5℃時,危害程度達到5%~10%。病魚體色發黑,遊動緩慢,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呼吸困難,食慾減退,魚體消瘦。病魚鰓蓋內表皮充血發炎,腮上淡黃色黏液多,腮絲腫脹部分呈淡紅色,並可見小出血點。
黃姑魚黃姑魚
防治措施
漂白粉先溶於水中,濾掉殘渣,製成浸泡消毒水,濃度為10ppm。將網箱內的魚全部浸泡3分鐘~5分鐘,然後移到10ppm~20ppm濃度的呋喃西林水溶液中浸泡3分鐘~5分鐘,隔天再消毒一次。嚴重者連續消毒3天。為防止缺氧,每消毒一批換水一次。
預防措施:盛料的飼料台用20ppm濃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用40ppm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並定期曝曬。

豎鱗病

赤潮污水污染後幾天內,魚體受傷時經皮膚感染易患此病。發病季節4月~12月,發病死亡率達60%,治療不及時2天~3天內死亡。病魚離群獨游,遊動緩慢,當水質混濁時,病魚在水面緩游,嚴重時呼吸困難。病魚體發黑,受傷處鱗片豎立,鱗囊內積有半透明液體,嚴重時液體含血。當觸及豎鱗處,鱗片脫落。病魚的胸、腹和尾鰭基部出血,腹部膨大,腹腔內積腹水。病魚皮膚、腮、肝、脾、腎和腸組織發生不同程度的病變。
防治措施
用40ppm濃度的高錳酸鉀擦洗患病處,然後把高錳酸鉀液洗淨,再用呋喃西林粉末塗在患處,每天1次~2次,3天~5天內治癒;用青黴素鏈黴素15毫克/公斤~20毫克/公斤注射魚體,一般一次可治癒。
預防方法:分網捕魚時操作要小心,避免體表受傷。

腸炎病

幼魚受害時死亡率極高,水溫18℃~30.5℃時流行,此病常與爛腮病並發。細菌性腸炎病的發生往往和水質惡化、飼料變質以及魚類暴食有關。病魚離群獨游,遊動緩慢,體色黑,食慾差或不食。發病早期腸壁局部發炎,腸腔無食物,腸內黏液多。發病後期腸壁充血發炎呈紅色,腸內只有淡黃色黏液,肛門紅腫,有紅色黏液從肛門流出。
防治措施
呋喃噻唑3克/100公斤~5克/100公斤或氟哌酸5克/公斤~10克/100公斤與飼料拌勻,分上、下午2次投喂,連餵3天~6天,下料時投料量減半。
預防措施:飼料台用漂白粉或高錳酸鉀消毒;變質飼料不投餵;定時、定量投喂,防止投料量不勻或暴食;改變養殖環境,換用新網箱,降低養殖密度。

氣泡病

5月~9月水溫25℃~30.5℃時,幼魚易發生氣泡病。病魚在水面作無定向的轉動,12小時後體內有氣泡鼓起,48小時後氣泡增大到3倍以上。鼓起部分露出水面,太陽曬後體表變紅,略有出血,不久即死亡。氣泡病發病率低,一般發生在全長150毫米以下幼魚,但病魚死亡率高。
防治措施
在胸鰭末端處用5號針頭斜插入體內3毫米~5毫米,排氣治療時將病魚放入水中操作,可見氣體從針孔排出,直至排完;飼料中加入酵母片10克/100公斤;飼料台洗淨後曝曬或漂白粉消毒;不投變質飼料;防止魚體運動時器官受傷。

湖蛭病

在12月下旬至翌年5月上旬、水溫6℃~22℃時易患此病,湖蛭寄生在魚的胸鰭、腹鰭、眼、體側和肛門等處引起病症。多數寄生在體表,少數蟲體鑽入體內。寄生率為100%,每尾魚寄生3隻以上,多者可達8隻~10隻。每10天捕捉一次,寄生蟲再寄生率100%,但數量減少,每尾魚寄生1隻~3隻。5月上旬仍有湖蛭寄生,寄生率僅10%,蟲體數量1隻/尾~2隻/尾。5月中旬以後,沒有湖蛭寄生。湖蛭寄生處的體表、肌肉、眼睛、肛門等組織器官受破壞,引起貧血和繼發性感染,嚴重者鱗片脫落,傷口發炎。病魚食量減少並在網底上摩擦引起受傷感染而呈紅色,治療不及時影響親魚性腺發育,嚴重者導致死亡。
防治措施
定期捕捉湖蛭,魚體表傷口用40ppm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後,再用呋喃西林粉末塗擦,輕者一次治癒,嚴重者2次;用漂白粉掛袋於網箱4個角落,水流在5厘米/秒以內時掛袋,每次連續3天,尤其是在小潮時要堅持掛袋;用淡水浸泡5分鐘~10分鐘;每100公斤海水加5克~6克鹽,浸泡3分鐘~4分鐘。

主要價值

食用

每100克黃姑魚能量137千卡蛋白質18.4克脂肪7克膽固醇166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黃素0.09毫克煙酸3.6毫克
維生素E1.09毫克鈣94毫克磷196毫克鉀282毫克鈉101.9毫克鎂29毫克0.9毫克鋅0.61毫克硒63.6微克銅0.06毫克0.04毫克
黃姑魚黃姑魚
以上數據參考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所著的《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不得用於其他的用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