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魚類)

鱸魚(魚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文裡有許多種魚類都可以被稱為鱸魚,其中最常見的有四種,分別是:海鱸魚,學名日本真鱸,分布於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匯處。松江鱸魚,也稱四鰓鱸魚,屬於降海洄游魚類,最為著名。大口黑鱸,也稱加州鱸魚,從美國引進的新品種。河鱸,也稱赤鱸五道黑,原產新疆北部地區。

本詞條著重介紹其中的第一種海鱸魚(日本真鱸、花鱸),其他品種的鱸魚將在詞條最後加以介紹、區分,以免混淆。

日本真鱸,商品名為海鱸魚,又稱花鱸七星鱸、鱸鮫,地方名有寨花、鱸板、四肋魚,等等。

主要分布於中國、朝鮮及日本的近岸淺海;中國沿海均有分布,喜棲息於河口,亦可上溯江河淡水區。

國內以東海舟山群島、黃海膠東半島海域產量較多,為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日本真鱸
  • 拉丁學名:Lateolabrax japonicus
  • 別稱:花鱸、鱸板、花寨、鱸子魚、七星鱸
  • 二名法:Lateolabrax japonic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Perciformes
  • 亞目:鱸亞目
  • 真鱸科Percichthyidae
  • :花鱸屬Lateolabrax
  • :日本真鱸 Lateolabrax japonicus
  • 分布區域:中國、朝鮮及日本的近岸淺海,喜棲息於河口,亦可進入江河淡水區
  • 英文名:Common Sea perch、Weever、Bass
簡述,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品種類型,大口黑鱸,河鱸,松江四鰓鱸,尖吻鱸,大眼獅鱸,主要價值,營養價值,食用價值,觀賞價值,學術價值,漁業養殖,養殖技術,苗種培育,病害防治,眼球白燭症,水霉病,皮膚潰爛病,腸炎病,魚虱病,黑體病,歷史典故,蓴鱸之思,江上漁者,民間傳說,

簡述

硬骨魚綱鮨科魚分為三科:溫帶鱸魚科,其中加拿大產4種,即美洲石鱸、金眼鱸、條紋石鱸和多鋸鱸;太陽魚科,其中加拿大產12種,包括黑鱸、岩鱸和小口黑鱸等;海鱸科,其中加拿大產3種,即黃鰭鱸、海鱸和雪鱸。從以上分類可以看出,某些品種並不叫鱸魚,釣魚者還常用此名來稱其他類魚。溫帶鱸魚科鱸魚生活於加拿大東部海水、微鹹水和淡水中,其中條紋石鱸經引種已開始在不列顛哥倫比亞沿岸生活,與太陽魚科鱸魚類似,口中有齒,鰭呈刺狀,一般有1條鰓蓋鰭,2條背鰭,其中軟鰭條背鰭與刺狀背鰭分離。該科魚種一般用於垂釣,較少進行商業性捕撈。太陽魚科鱸魚多見於南部淡水湖泊和溫暖且流速緩慢的溪流中,其原產地為東部水域,後引種於太平洋水域,口中有排齒,生連續背鰭,鱗片有櫛齒邊,以昆蟲、淡水螯蝦和其他魚種為食。其中黑鱸和小口黑鱸為加拿大重要的水產魚種。海鱸科魚種多見於大西洋沿岸,目前,人們對其所知甚少,其中黃鰭鱸魚最近才在加拿大水域被發現。

外形特徵

體長,側扁,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鈍圓;頭中等大,略尖。體長可達102厘米,一般重1.5-2.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以上。
吻尖,口大,端位,斜裂,下頷稍突出於上頷,上頜伸達眼後緣下方。兩頜、犁骨及口蓋骨均具細小牙齒。
前腮蓋骨的後緣有細鋸齒,其后角下緣有3個大刺,後鰓蓋骨後端具1個刺。
體被小櫛鱗,側線完全、平直。體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銀白。體側上部及背鰭有黑色斑點,斑點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背鰭兩個,僅在基部相連,第1背鰭為12根硬刺,第2背鰭為1根硬刺和11-13根軟鰭條。
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至9枚,背鰭、臀鰭鰭條及尾鰭邊緣為灰黑色。
鱸魚喜棲息於河口鹹淡水,也能生活於淡水。

生活習性

性兇猛,以魚、蝦為食。為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體中均產,東海渤海較多。

品種類型

大口黑鱸

大口黑鱸——遠方來的新品種
大口黑鱸原產美國,是一種淡水魚類。上世紀80年代,作為海鱸魚的替代品種引入國內。市場上所見到的淡水鱸魚,多數是這個品種。
水下拍攝的大口黑鱸 第一背鰭沒有張開水下拍攝的大口黑鱸 第一背鰭沒有張開
體表淡黃綠色,背部黑綠色,其辨認標誌是身體兩側中間各有一條黑色橫紋,從頭部一直延伸到尾鰭。
別稱:加州鱸魚;英文名:bass。
外形特徵
加州鱸魚體延長而側扁,稍呈紡錘形,橫切面為橢圓形。體高與體長比為1:3.5—4.2,頭長與體長比為1:3.2~3.4。
頭大且長。眼大,眼珠突出。吻長,口上位,口裂大而寬,為斜裂,超過眼後緣,頜能伸縮。頜骨、齶骨、犁骨都有完整的梳狀齒,多而細小,大小一致。
全身披灰銀白或淡黃色細小櫛鱗,背部黑綠色,體側青綠。體側沿側線附近常有黑色斑紋,從吻端至尾鰭基部有排列成帶狀,腹部灰白。
第一背鰭9根硬棘,第二背鰭12~13根鰭條,臀鰭3根硬棘,10~12根鰭條,腹鰭1根硬棘,5根鰭條。
已知養殖最大個體長75厘米,重9.7公斤。在江河中垂釣所獲最大個體長82.7厘米,重10.1公斤
自然分布
自然分布於北美洲美國中部、東部至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流域。
80年代引入中國大陸廣泛養殖,部分地區在水庫等半開放水域放流魚苗,從而進入自然水體。根據釣魚論壇中垂釣愛好者們的反饋,中國大陸南至廣東,北到遼寧的自然水體中,都有大口黑鱸的野外種群存在。
作為引入物種,其生態影響尚未得到評估。
生活習性
在自然環境中,大口黑鱸喜棲息於沙質或沙泥質,混濁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靜水環境,如湖泊、水庫的淺水區(1到3米水深)、沼澤地帶的小溪、河流的滯水區、池塘等,尤喜群棲於清澈的緩流水中。一般活動於中下水層,常藏身於水下岩石或植物叢中。
不耐低溫,在水溫1~36℃範圍內均能生存,10℃以上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水溶氧量要求每升在1.5毫克以上,比鱖魚耐低氧能力強。
有占地習性,活動範圍較小。性情較馴,不喜跳躍,易受驚嚇。幼魚愛集群活動,成魚分散。
食性
以肉食性為主的魚類,掠食性強,攝食量大,成魚常單獨覓食,喜捕食小魚蝦。
當水質良好、水溫25℃以上時,幼魚攝食量可達總體重的50%,成魚達20%。
食物種類依魚體大小而異。孵化後一個月內的魚苗主要攝食輪蟲和小型甲殼動物。當全長達5—6厘米時,大量攝食水生昆蟲和魚苗。全長達10厘米以上時,常以其他小魚作主食。當飼料不足時,常出現自相殘殺現象。
在適宜環境下,攝食極為旺盛。冬季和產卵期攝食量減少。當水溫過低,池水過於混濁或水面風浪較大時,常會停止攝食。
繁殖
1周年以上性成熟。2~7月間產卵,4月為產卵盛期。繁殖的適宜水溫為18—26℃,以20—24℃為好。初重1公斤的雌魚懷卵4—10萬粒,為多次產卵型,每次產卵2000—10000粒。
平時雌雄魚難以辨別,到了生殖季節,雌魚體色較暗,鰓蓋部光滑,胸鰭呈圓形,腹部膨大,體型較粗短,生殖孔紅腫突出;雄魚則體長,體色稍艷,鰓蓋部略粗糙,胸鰭較狹長,生殖孔凹入。
可在池塘中自然繁殖,產卵前,雄魚在池邊周圍較淺水處用水草或根莖築巢,巢穴深3~5厘米,巢直徑30~50厘米,距水面30~40厘米處,雄魚築好巢後便在巢中靜侯雌魚到來。雌雄魚相會後,雄魚不斷用頭部頂托雌魚腹部,使雌魚發情,身體急劇顫動排卵,雄魚便即刻射精,完成受精過程。雌魚產卵後即離開巢穴覓食,雄魚則留在巢穴邊守護受精卵,不讓其他魚類靠近。受精卵略帶粘性,粘附在魚巢的水草上和沙礫上,待魚苗出膜可以平游以後,雄魚才離開巢穴覓食,孵化時間一般為5~7天。
剛孵出的魚苗體近白色半透明,全長7—8毫米,集群遊動。出膜後第三天卵黃吸收完後即開始攝食小球藻、輪蟲,以後攝食小型枝角類、橈足類等浮游生物。在天然水域,孵出1個月內的魚苗仍集群受到雄親魚的保護。

河鱸

河鱸——生物學上的鱸魚
明顯的五道黑色豎紋明顯的五道黑色豎紋
按照生物學的定義,只有這種河鱸才能被直接稱為“鱸魚”。
在國內,河鱸只在新疆有自然分布種群。
因為其身體兩側各有五道黑色的豎紋,所以俗稱“五道黑”。
別稱:赤鱸、五道黑
外形特徵:
河鱸河鱸
體黃綠色,體側具5-9條黑色豎帶,盆腔及臀鰭黃色至紅色,腹部白色;體長可達60厘米。
體側扁,長橢圓形,尾柄較細。
頭小,吻鈍,口端位。下頜比上頜稍長,上頜骨後端達眼的下方,上下頜及口蓋骨上均有細齒。前鰓蓋骨後緣有許多小鋸齒,後鰓蓋骨後緣有1根刺。兩背鰭略分離,第一背鰭灰色,後部有1個大黑斑;第二背鰭黃綠色。第一背鰭為8-16根硬刺,其中第4根最長;第2背鰭為3根硬刺和13根軟鰭條,以第1、2根鰭條最長。
胸鰭淺黃色,側位而較低。
腹鰭、臀鰭及尾鰭為橘黃色。腹鰭胸位;臀鰭硬棘2枚,軟條7-10枚;尾鰭淺叉形,兩葉末端圓。
生活習性:
河鱸生活於植物叢生的江河、湖泊中,適宜的生長水溫在18℃~24℃,易集群,夜視力極強。
種群:
分為兩個類群:一個種群生活於沿岸淺水區,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個體較小,生長也慢;另一個種群棲居於深水區,以小型魚類為食,個體大些,生長較快,三冬齡可達成熟,最大個體可達500mm。
食性:
兇猛肉食性魚類,習慣在黃昏及清晨覓食,以襲擊方式捕食小魚、小蝦。仔魚以浮遊動物為食,體長達40毫米時,則開始捕食小型魚類,有時亦食些水生昆蟲和甲殼類。河鱸在夏季攝食比冬季為旺,產卵時期通常停止攝食。
性成熟的親魚平均為5冬齡,早春解凍後,水溫達7~8℃時,即在水勢平穩的場所進行繁殖,繁殖前會作短暫洄游。

松江四鰓鱸

保護級別:國家II級保護動物
種群現狀與人工保護
瀕危,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
面臨威脅:鱸魚曾是我國渤海、黃海及東海沿岸很常見的食用魚類。近數十年來,工業有毒污水及農藥、化肥等對江河河口入海口附近的污染嚴重,使此魚難於進入河湖中索食、肥育和生長;其次捕撈過度和築攔河壩等原因,已很少見。
保護措施
東北鴨綠江流域,隨著鴨綠江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增殖放流工作的不斷深入,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松江鱸魚數量有了明顯的改善。遼寧丹東漁政處為維護增殖放流成果,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加強松江鱸魚保護工作,堅決打擊各種破壞這一珍貴物種資源的行為。
一、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宣傳水生野生動物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松江鱸魚的意義及相關的科普知識。同時設立投訴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監督,提高公眾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大鴨綠江下游重點水域的檢查力度,採取陸地巡查、水上清理、放流水域重點巡查等措施,堅決清理地籠子等對松江鱸魚種群危害極大的非法漁具,加強與工商部門的配合,加大對碼頭、集貿市場等場所的檢查力度,依法查處販賣松江鱸魚的行為,對於查獲的松江鱸魚及時進行放生。上半年,共查獲地籠子400餘延長米,放生松江鱸魚800餘尾。

尖吻鱸

別稱:金目鱸、盲鰽
外形特徵
尖吻鱸體延長,稍側扁。背、腹面皆鈍圓,以背面弧狀彎曲較大。吻尖而短。眼中等大,前側上位。口中等大,微傾斜,下頜突出,稍長於上頜。上頜骨後端擴大達眼眶後緣下方。鰓蓋骨有一扁平小棘。二背鰭基部相連,第一背鰭具7~8硬棘,第二背鰭11~12軟條。體色上側部為茶褐色,下側部為銀白色。尾鰭呈圓形。體青灰色,吻背面及眼間隔棕褐色。胸鰭無色。其他各鰭灰褐色。
尖吻鱸尖吻鱸
自然分布
分布在在非洲的河系以及亞洲和澳大利亞的沿海及河口。東南亞各國、澳大利亞以及香港、台灣等地都在發展尖吻鱸的養殖。1975年泰國尖吻鱸人工繁殖獲得成功後,推廣養殖,已成為世界是那個尖吻鱸養殖和苗種生產的主要國家。海南、深圳及中山等地進行養殖。
生活習性
溫熱帶近岸魚類。中國、東南亞、印度及澳洲北部均有分布。生活在海水,鹹淡水及淡水中,在沿海水域棲息和覓食,喜緩緩而流的清水。
食性
肉食性魚類,體長1~10cm尖吻鱸,胃內20%浮游植物,其餘為小魚蝦。較大者為肉食性,70%為蝦,30%為小魚。

大眼獅鱸

1996~2004年連續多年從加拿大引進大眼獅鱸發眼卵進行實驗研究,經過幾年的試驗,已完全掌握了大眼獅鱸魚卵孵化、夏花培育、池塘養殖等技術。2004年已人工繁殖試驗成功,這標誌著生長於北美洲的大眼獅鱸魚已在我國安家落戶,並為我國池塘養殖增添了又一名優新品種。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鱸魚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
鱸魚能補肝腎、健脾胃、化痰止咳,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還可以治胎動不安、產後少乳等症。準媽媽和產後婦女吃鱸魚,既可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另外,鱸魚血中含有較多的銅元素,銅是維持人體神經系統正常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功能發揮的不可缺少的礦物質。

食用價值

1.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2.鱸魚還可治胎動不安、產生少乳等症,準媽媽和產生婦女吃鱸魚是一種既補身、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的營養食物,是健身補血、健脾益氣和益體安康的佳品,鱸魚多為清蒸以保持營養價值。
3.鱸魚血中還有較多的銅元素,銅能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的功能並參與數種物質代謝的關鍵酶的功能發揮,銅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鱸魚來補充。

觀賞價值

鱸魚雖小,名氣頗大。南宋詩人范成大詩曰:“細搗橙薺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當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對松江鱸魚作了盡情的讚美。

學術價值

生態影響
魚的生化標誌物系統的不同組分對不同種類的污染脅迫回響有明顯差異,基於PCA和生化標誌物系統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區分不同污染因子的作用,在海洋環境污染的早期、預警性評價中具有良好的套用前景。

漁業養殖

養殖技術

淡水養殖
地塘建造:選擇水源豐富、水質清新無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5~8畝,呈長方形,南北走向較好。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質,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要埋設進、排水管道。同時配備1~2台1.5KW 的增氧機,養殖場要有發電備用機組。臨放養時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畝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乾池潑灑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養池水的基礎餌料,使池水呈油綠色或茶褐色為宜。
海水養殖
池塘面積以3300~6600㎡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質無污染,有較好的進排水設施,交通方便。放養前需乾池清淤、平整護坡,每公頃用生石灰750~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漿潑灑。7天后加水至1m深,為使水質保持良好狀態,可一次施用二銨75kg/h㎡,兩天后池水變為油綠色即可放養。

苗種培育

淡水苗種
從海區捕撈的鱸苗(體長1.5~2厘米),要經過淡化至鹽度4—7‰後投入暫養池(鹽度1‰),放養品種以北方海區天然鱸苗最佳,由於理化因子不同,苗種生長快,個體大,可縮短養殖周期,增加經濟效益。暫養池放養密度控制在每畝1~2萬尾,要經常對池塘沖水增氧。下池第2 天開始投餵浮遊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慢慢將魚漿、浮性顆粒配合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喂,逐漸馴化至投餵攪碎魚糜、浮性顆粒飼料。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5%,分3次投餵。暫養期間每周用0.3ppm強氯精或15ppm福馬林潑灑消毒一次,在開始投餌前3天,每50公斤魚內服痢特靈0.5克、土黴素3 克、維生素C1克,每天拌飼投餵一次,連服3天。經過20多天飼養,魚長至4~6厘米可進入大池分疏飼養。
海水苗種
鱸魚苗種當前多為海捕,春季海捕苗種約為2.5~4cm,經捕撈轉運操作魚體會有不同程度受傷,為提高養殖成活率,可先進行中間暫養。暫養方式以養殖池中架設40目網箱比較方便。每立方米水體暫養苗種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黴素撥灑消毒,待攝食魚糜後呋喃唑酮。前10天投餵鹵蟲幼體或海淡水技角類,橈足類,而後投餵新鮮魚糜。魚種培養至10cm左右,按1.5尾/㎡投入養成池中。

病害防治

眼球白燭症

症狀:多見於春夏魚種階段。眼球出現白點,逐漸擴大遮蓋整個眼球,嚴重者眼球突出脫落。此病可由餌料不新鮮、維生素缺乏而引起。
防治:更新養殖水體,投餵新鮮餌料、餌料中添加維生素(尤其添加B)。

水霉病

症狀:魚體出現絮狀細菌,病魚浮上水面慢游,食欲不振,消瘦死亡,多數為魚體受傷後感染所致。
防治:更換新水,保持良好水質,以6×10-6的孔雀石綠藥溶5~10min。

皮膚潰爛病

症狀:以高溫季節多見。魚體局部脫鱗,充血潰爛。多因魚體受傷引起細菌感染所致,病魚食欲不振,上浮慢游,消瘦死亡。
防治:以20×10-6加氯黴素(或呋喃西林)藥浴4~5h。

腸炎病

症狀:病魚腹脹肛門紅腫、有黃色粘液流出,魚消瘦、食欲不振、重症者死亡。由餌料變質和餌料食脂高引起。
防治:以0.1%的添加量配製呋喃唑酮藥餌,連續投餵5~7天。

魚虱病

症狀:魚體寄生魚虱,病魚犯游不安,靠池壁摩擦,重者魚體消瘦死亡。
防治:用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使池水含藥量達0.25×10-6~0.3×10-6,隔3天再施藥一次,一般兩次用藥可治癒,也可用純淡水浸浴2~3分鐘,魚虱也可自行脫落。

黑體病

病原:不明。
症狀:病身體黑瘦,不攝食,反應遲鈍,常游離於水體表面。
流行情況:發病季節4~6月份,體長10cm以下的苗種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尚無有效防治方法。應加強苗種檢疫,病魚及時隔離、銷毀。

歷史典故

蓴鱸之思

西晉八王之亂時,出仕洛陽的吳郡張翰以思念家鄉的鱸魚膾,蓴菜羹為藉口,遠離了洛陽的是非之地。後來成為文人們藉以表達自己出仕報國和消極避世的兩種矛盾心理時常用的典故。
《世說新語.說鑒》、《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在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
“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歸。”令張翰棄官而返鄉的這道蘇浙佳肴,就是“蓴羹鱸膾”。鱸魚產於近海,味道鮮美;蓴菜者,多年生水草也。張翰系西晉文學家,江蘇吳縣人,他在北方做官,因秋風起而思念家鄉的“蓴羹鱸膾”,竟辭官歸家,足見美食與鄉愁的淵源了!
另外辛棄疾的詞中曾多次以鱸魚和蓴菜來形容自己矛盾的心理,有許多名篇中有此典故。

江上漁者

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所做詩文《江上漁者》,就是有關松江鱸魚的: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民間傳說

呂洞賓硃砂點四鰓:關於四鰓鱸四鰓的來源;
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一次下凡到松江秀野橋旁飯館喝酒,一盤塘鱧魚,他吃得津津有味,但總覺得腥味太重,肉質太粗。他問店主這叫何魚?店主如實告訴了他,他還要見見活魚,店主從後廚用盤子託了6條活魚來,呂洞賓一看覺得此魚好生醜陋,便一時興起,要來了一支毛筆和一碟硃砂,飽醮筆端,往魚的兩頰上描了條紋,又在兩鰓的鰓孔前各畫兩個紅色腮狀。他將魚買下後,放生在秀野橋下,這6條被放生的塘鱧魚傳為變成了四鰓鱸魚,成為鱸的最早祖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