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煲

骨頭煲

骨頭煲作為民間流行的美食,流行於全國各地。中國的骨頭煲花色紛呈,百煲千味。骨頭煲的最早期記載見於宋朝,一說南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頭煲
  • 外文名:Bone pot
  • 地區:中國
  • 特色:營養,美容,滋補,養身
菜品特色,骨頭煲的歷史,骨頭煲的種類,做法,製作步驟,注意事項,營養價值,

菜品特色

骨頭煲的歷史

骨頭煲的最早期記載見於宋朝,一說南宋;然而最有說服力的,還是和中國最具有傳奇經歷的皇帝朱元璋有關。朱元璋自從兵吞天下以後,除了每天都要處理國家大事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想遍嘗天下美味佳肴。甚至到了癲狂的程度,假使哪位御廚燒的菜不合口味,就有被砍頭的可能。是以,明朝皇帝朱元璋御膳房的御廚,個個都是各派菜系的頂尖高手。同時,朱元璋有時也會身體力行的與御廚們一同探討,鑽研菜餚。好吃還不算,還要講究:色,香,味俱全,同時具有滋補,養生之道。於是,把御醫也叫了一同研究。歷時三年終於研究出來一道集,營養,美容,滋補,養身於一體的皇家御膳房骨頭煲。

骨頭煲的種類

按燃料區分有碳火,電,酒精等;按煲結構區分有大鍋,單人單鍋;按原料區分有大骨,中骨,小骨,大筒子骨,小筒子骨等。

做法

製作步驟

1、將扇子骨、直通骨、尾脊骨、碎骨洗淨,然後投入開水鍋燒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
2、將骨頭取出,放入溫熱水中,用抹布將骨頭逐根洗清爽,尤其是骨頭縫裡的血沫、雜質,都要抹掉。
3、然後將直通骨劈斷,劈開兩片,出盡骨髓,放在煲中,用細網篩過濾原湯,加入,用大火燒開,再一次撇去浮沫,轉小火燉至 3小時後出湯,即好。
4.一般豬肉骨頭煲能連續用,家庭中可煮9-10小時,可取用2-3次,至扇子骨已酥化,骨頭顏色呈灰暗色,湯質鮮味、脂肪營養已用盡為止。

注意事項

燉骨頭煲,最好是用冷水。因為一般的肉骨頭上總帶有一點肉,如果一開始就往鍋里倒熱水或開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溫,肉的外層蛋白質就會馬上凝固,使得裡層的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湯里,只有一次加足冷水,並慢慢地加溫,蛋白質才能夠充分溶解到湯里,湯的味道才更鮮美。另外,在水開後加少許醋,使骨頭裡的磷鈣溶解在湯內,這樣燉出來的湯既味道鮮美,又便於腸胃吸收。同時,燉湯不要過早放鹽,因為鹽能使得肉里含的水份很快地跑出來,會加快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營養價值

骨頭煲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這是由於人體骨胳中最重要的是骨髓,血液中的紅、白細胞等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大和機體的老化,骨髓製造紅、白細胞的功能逐漸衰退,骨髓功能降低,直接影響到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而骨頭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正好能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所以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喝些骨頭湯加以調理,可以減緩骨骼老化;同樣,骨頭湯也能有利於青少年的骨骼生長。
骨頭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