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面魨

馬面魨

馬面魨是一種魚類,分為綠鰭馬面魨黃鰭馬面魨。其體形長橢圓而又側高,稱為麵包魚,其皮粗又厚,又稱橡皮魚、豬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面魨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魨形目
  • :單角魨科
  • :馬面魨屬
  • 別稱:麵包魚
生存現狀,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態習性,生殖習性,營養價值,漁業方法,注意事項,

生存現狀

正當我國傳統經濟魚類大、小黃魚墨魚資源嚴重衰退之際,海區馬面魨資源旺發,一年可以捕到20萬噸,僅次於帶魚。我國黃海、東海和朝鮮沿海的馬面魨越冬場在濟州島對馬島一帶海區,而其產卵場在釣魚島海州灣乳山(山東)沿海和遼東灣。並且發現馬面魨洄游距離很長、路線穩定、速度不同,利於捕撈,其壽命較長。1986年在舟山捕到一尾雌性綠鰭馬面魨體長42厘米,重1440克,竟活到20齡。從七十年代前後,大量開發這一新興資源,但是這一很少有人問津的剝皮魚真正走向千家萬戶,還是由於產品深加工獲得青睞,一度成為漁業公司看家魚的一個原因。
原來馬面魨的厚皮剝去後,就露出細嫩的白肉,配料深加工,改頭換面製成小包裝,大受歡迎,而其綜合利用,更是吃香的一大原因。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呈長橢圓形。體長為體高之2.7-3.4倍;第二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的距離之2.9-3.8倍。口小,端位。鰓裂位於眼後半部下方,且幾乎全在口裂線之下。體鱗小,菱形,其上散布約十多根小細棘;恥骨末端具兩對不可活動之特化鱗,收縮時不達肛門;腹鰭膜不發達。 第I背鰭棘較細,位於眼後半部上方;背鰭與臀鰭前鰭條遠長於後鰭條,最長背鰭鰭條約為體長之0.15倍。體淡青灰色,體側有些褐色斑塊。背棘鰭膜黃色,各鰭鰭條均為藍綠色;胸鰭、尾鰭鰭膜白色。
綠鰭馬面魨頭短,口小,牙門齒狀。鰓孔小,位於眼下方。鱗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腹鰭退化成一短棘附於腰帶骨末端不能活動,尾柄長,尾鰭截形,鰭條墨綠色。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非洲東岸至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及日本。台灣東部、西部、北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均有分布。

生態習性

馬面魨屬於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主要分布於太平洋西部,廣泛分布於朝鮮、日本沿海以及東海、黃海。生活在外海底層,棲息於水深 50~120 米的海區,最適生長溫度 13~20℃。性較遲鈍,游泳能力弱,速度慢,不怕音響,喜群集,群體密度大。雜食性,主食橈足類、等足類和介行類等浮游甲殼動物,兼食軟體動物珊瑚等。

生殖習性

一年產卵一次,產卵群體以 2~3 齡為主,產卵溫度 15~21℃,卵粘性沉性卵。產卵期為 5~7 月,東海產卵群有長距離洄游現象。

營養價值

首先魚肉可以製成美味魚絨,成品比傳統的魚鬆優越。肌肉纖維長,色香味佳的小包裝方便食品。又可製成烤魚片,乾烤馬面魨,配以玉蘭、冬菇、油菜,特點是色澤紅、味清、鮮、香。還有醋溜馬面魨,配料萵筍、木耳、油菜。成品金紅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別有風味。
馬面魨肝大,可制魚肝油,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頭皮內臟可做魚粉。皮可煉膠,油灰還可代替桐油灰,全身是寶,對待馬面魨要珍視它,又要合理開發利用。

漁業方法

為味美的食用魚,刺少,處理容易。是台灣人工魚礁投放處,經常聚集之經濟性魚種,尤以北部海域較多。

注意事項

作食時,必須先剝其皮,所以通常又有剝皮魚的綽號。在六十年代以前不開發這種魚的原因,除其長相難看外,還因其第一背鰭鰭棘,又長又粗還有倒刺,掛網後,很難取下,稍不留意,傷了手指,所以漁民捕到這種魚,十分討厭它。市場上又賣不好價錢,一斤魚只值幾角錢,只好充作肥料。倒是浙江黃岩農民,每棵蜜桔樹下埋一條馬面魨,桔樹茂盛,掛果纍纍。
馬面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