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震

顫震

顫震是因內傷或其他慢性病證致腦髓及肝、脾、腎受損,肌肉筋脈失養失控,發生頭身肢體不自主地搖動、顫抖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病證。病理性質虛多實少,病理因素為虛、風、痰、火、瘀,治療則根據標本虛實,以扶正祛邪,標本兼顧為治療原則,常採用填精補髓、益腎調肝、補氣養血以扶正治本、清化痰熱、熄風止痙、活血通絡以祛邪為其大法。對風陽內動者,治宜滋陰潛陽;髓海不足者,宜填精益髓;痰熱動風者,宜豁痰熄風。若治療得當,部分病例可以緩解症狀。但多數逐年加重,預後不良。所以除藥物治療外,重視調攝與預防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顫震
  • 病症筋脈失榮失控
  • 出處:《內經》
  • 病發對象:老年人發病較多,男性多於女性
病症簡介,病因病機,臨床診斷,鑑別診斷,辨證論治,分證論治,風陽內動,髓海不足,氣血虧虛,痰熱動風,轉歸預後,預防調攝,文獻摘要,

病症簡介

顫震是指由內傷積損或其他慢性病證致筋脈失榮失控,以頭身肢體不自主地搖動、顫抖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古代亦稱“顫振”或“振掉”。本病老年人發病較多,男性多於女性,多呈進行性加重。
《內經》稱本病為“掉”、“振掉”,《素問·五常政大論》描述了其臨床表現,如“其病動搖”、“掉眩巔疾”、“掉振鼓栗”,《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指出病變在肝,《素問·脈要精微論》“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明確了病變與“”有關,《內經》的論述為後世闡述本病奠定了基礎。至明代,對本病的認識進一步深化,許多醫家對病名、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等方面均有較系統地論述。《證治準繩·雜病·顫振》說:“顫,搖也;振,動也。筋脈約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風之象也。……亦有頭動而手足不動者,……手足動而頭不動者,皆木氣太過而兼火之化也。”不僅指出了本病的臨床特徵,而且概括了本病的病機為“筋脈約束不住”,病與肝木風火有關。《醫學綱目·顫振》說:“顫,搖也;振,動也。風火相乘,動搖之象,比之瘛疚,其勢為緩。《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掉即顫振之謂。”這裡指出與瘛瘋區別,還與諸禁鼓栗有別,曰:“渚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熱。鼓栗亦動搖之意也。”還指出病因:“此症多由風相合,亦有風寒所中者,亦有風挾濕痰者。”《赤水玄珠·顫振》認為顫震的病因病機是“木火上盛,腎陰不充,下虛上實,實為痰火,虛則腎虧”,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病,治療應“清上補下”,體現扶正祛邪、標本兼顧的治療原則。清代,《醫宗己任編·顫振》強調氣血虧虛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並創造大補氣血法治療顫震。《張氏醫通·顫振》較系統地總結了本病的病因病機,並列舉出13個證候和主治方藥,還以脈象判斷預後,豐富了本病的理論和臨床經驗。
西醫學中的某些錐體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隨意運動,如震顫麻痹、舞蹈病手足徐動症等,均可參照本病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較多,以內傷為主,尤以年老體衰多見,正如《證治準繩·雜病·顫振》所說:“壯年鮮有,中年以後乃有之,老年尤多。”勞欲太過,醇酒厚味,藥物所傷,情志郁怒等為顫震的重要病因,但也有外感成為病因者,如《醫學綱目·顫振》所說:“此症多由風相合,亦有風寒所中者,亦有風挾濕痰者。”
本病有如下病機:
1.風陽內動
大腦結構大腦結構
中年以後,腎精漸虧,若加之勞欲太過,或藥物所傷,致使腎氣不足,腎精虧耗,腎水不能滋養肝木,筋脈失濡,木燥而生風,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心神失主則筋不能自收持而生顫震。也有因情志郁怒傷肝,氣機不暢,陽氣內郁化熱生風而成。
2.髓海不足
久病或年邁腎虧精少,或年少稟賦不足,或七情內傷,凡應事太煩則傷神。精生氣,氣生神,神傷則精損氣耗,腦髓不足,神機失養,筋脈肢體失主而成。
3.氣血虧虛
飲酒無度,嗜食生冷肥甘,或思慮傷脾,或藥物所傷,致脾胃受損,中焦失於運化,水谷不能化生氣血,則氣虛血少,陽弱陰虧。頭為諸陽之會,腦為髓海,今陽弱陰虧,陽氣不能上煦於頭,陰精不能充養於腦,神機受累,筋脈肢體失司失控而生顫震。
4.痰熱動風
多因脾腎虧虛,水津運化失常而生痰,痰濕郁久而化熱生風;也有因外感風濕熱毒,邪留於,傷及肺,心不主五臟,肺失通調,脾失轉輸,痰飲內生,積久生熱,熱極生風。風火痰熱流竄於經絡,困擾於神機,筋脈失司失控而成。
或有痰濕之體,積年累月,阻滯氣機,氣不行血而瘀滯,痰瘀阻痹經脈,氣血不運,肌肉筋脈失養而不能自主者為顫震。
綜上所述,本病為腦髓等臟腑受損,而引起筋脈肌肉失養和失控而發生的病證,這是本病的主要病位和根本病機所在。因腦為元神之府,與心並主神機,神機出入控制四肢百骸的協調運動;腎主骨生髓,充養腦海,伎巧出焉,即肢體的精細、協調運動由腎精充養髓海而成;脾主肌肉、四肢,為氣血陰陽化生之源,腎精的充養,肝筋的滋潤,肌肉的溫煦,均靠脾之健運,化生之氣血陰陽的源源供養;肝主筋,筋繫於肉,支配肌肉肢體的伸縮收持。故腦髓、肝脾腎等臟腑的共同生理,保證了頭身肢體的協調運動,若病及其中的任一臟腑或多個臟腑,筋脈肌肉失養和失控,則發生頭身肢體不協調、不自主地運動而為顫震病。病理性質,虛多實少。病理因素為虛、風、痰、火、瘀。虛,以陰精虧虛為主,也有氣虛血虛甚至陽虛者,虛則不能充養臟腑,潤養筋脈。風,以陰虛生風為主,也有陽亢風動或痰熱化風者,風性善動,使筋脈肌肉變動不拘。痰,以稟賦痰濕之體為主,或因肺脾腎虛不能運化水濕而成,痰之為病,或阻滯肌肉筋脈,或化熱而生風。火,以陰虛生內熱為主,或有五志過極化火,或外感熱毒所致,火熱則耗灼陰津,肝腎失養,或熱極風動而筋脈不寧。瘀,多因久病氣血不運而繼發,常痰瘀並病,阻滯經脈運行氣血,筋脈肌肉失養而病。

臨床診斷

本病以頭部及肢體搖動、顫抖,甚至不能持物為其臨床特徵。發 病緩慢,漸進加重。初病僅有頭搖或手足微顫,尚能堅持工作和生活自理,隨著病程的延長,頭搖手足顫震頻繁,幅度加大,甚至不能持物,食則令人代哺,或兼有項強、四肢拘急,繼而肢體不靈、行動緩慢,表情淡漠、呆滯;終則口角流涎,甚或臥床不起。診斷要點
肝結構圖肝結構圖
1.具有頭部及肢體搖動、顫抖的特定臨床特徵。輕者頭搖肢顫,重者頭部震搖大動,肢體震顫不已,不能持物,食則令人代哺;繼則肢體不靈,行動遲緩,表情淡漠,呆滯,口角流涎等症。
2.多發於中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
3.起病隱襲,漸進發展加重,不能自行緩解。
4.測血壓、查眼底,必要時做顱腦CT、MR等檢查,具有西醫學某些錐體外系疾病,如震顫麻痹等診斷依據者,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鑑別診斷

顫震應與瘛瘋相鑑別:
瘛瘋多見於急性熱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發作,其症見手足屈伸牽引,常伴發熱、神昏、兩目竄視,頭、手顫動;顫震為一慢性疾患,以頭部、肢體不自主地搖動、顫抖為主要臨床表現,一般無發熱、神昏及其他特殊神志改變症狀,手足顫抖而無抽搐牽引。再結合病史的分析,輔以實驗室及顱腦CT、Mm等檢查,兩者不難鑑別。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標本以病象而言,頭搖肢顫為標,腦髓與肝脾腎臟氣受損為本;從病因病機而言,精氣血虧虛為病之本,內風、痰熱、瘀血為標。
2.察虛實本病為本虛標實之病,即機體髒氣虛損的見症屬正虛,痰熱動風的見症屬邪實。
治療原則
扶正補虛、標本兼顧是本病的治療原則。根據標本虛實,以填精補髓,益腎調肝,健脾益氣養血以扶正治本,清化痰熱,熄風止痙,活血化瘀以祛邪治標為其治療大法。

分證論治

風陽內動

症狀:眩暈頭脹,面紅,口乾舌燥,易怒,腰膝酸軟,睡有鼾聲,漸見頭搖肢顫,不能自主,舌紅,苔薄黃。
治法:滋陰潛陽。
診治診治
方藥:滋生青陽湯。
方中生地白芍石斛麥冬養陰以潛陽;石決明磁石鎮逆以潛陽;桑葉、甘菊、薄荷、柴胡清肝以解鬱熱;天麻平肝熄風,滋燥緩急。諸藥配伍,則滋陰與潛陽,相得益彰,尤適於陽亢較甚者。本證亦可選用滋榮養液膏,藥用女貞子陳皮、乾桑葉、熟地、白芍、黑芝麻、旱蓮草、枸杞子、當歸身、鮮菊花、黑櫓豆、南竹葉、玉竹、白茯苓、沙蒺藜、炙甘草治之。本方長於養陰,尤適於虛風內動者。

髓海不足

症狀:頭暈目眩,耳鳴,記憶力差或善忘,頭搖肢顫,溲便不利,寤寐顛倒,重則神呆,啼笑反常,言語失序,舌質淡紅體胖大,苔薄白,脈多沉弦無力或弦細而緊。
治法:填精益髓。
方藥:龜鹿二仙丹。
方中以鹿角通督脈,龜板通任脈,一善溫養陽氣,一善滋養陰精,均為血肉有情之晶,善補人之真氣;人參大補中氣,則氣之源頭得助,氣化改善,氣血調暢;構杞子滋補肝腎。四味相合,填精益髓,達到補養精、氣、神三寶之功。方中尚可加熟地、鱉甲、丹參、赤芍以滋陰活血。有熱象者,加知母、黃柏清相火。畏寒肢冷者,加淫羊藿、肉蓯蓉溫養腎陽。
本證亦可用益腦強神丸:鹿角膠50G,麝香4g、海馬50g、龜板膠50g、燕菜50g、西紅花50g、玳瑁100g、枸杞子100g、石菖蒲50G,山茱肉75G,桃仁25g、何首烏100g、熟地75G,黃精100g、稀薟草100g、生槐米100G,五味子50g,共為細面,制大蜜丸,每服1丸,日3次,淡鹽水送服。本方具益氣養血,滋陰潛陽,活血化瘀,通絡開竅之功。

氣血虧虛

症狀:眩暈,心悸而煩,動則氣短懶言,頭搖肢顫,納呆,乏力,畏寒肢冷,汗出,溲便失常,舌體胖大,苔薄白滑,脈沉濡無力或沉細。
治法:補中益氣。
當歸身當歸身
方藥: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送服天王補心丹。
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益氣升清;四君子湯健脾益氣;天王補心丹滋陰養血,寧心安神。臨證時,可加枸杞、雞血藤丹參、天麻、鉤藤以增強其養血熄風之效。挾痰者,加半夏貝母瓜蔞橘絡祛痰通絡。本證亦可用心脾雙補丸,藥用人參、玄參、五味子遠志肉、麥冬、神曲、酸棗仁、柏子仁、白朮、川貝母、生甘草、丹參、苦桔梗、生地、川黃連、香附、硃砂,共為細末,以桂圓肉熬膏代蜜,搗丸如彈子大,每晨嚼服1丸,開水送服。

痰熱動風

症狀:頭暈目眩,頭搖,肢體震顫,手不能持物,甚至四肢不知痛癢,胸悶泛惡,甚則嘔吐痰涎,咳嗽,痰涎如縷如絲,吹拂不斷,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質紅,苔厚膩或白或黃,脈沉滑或沉濡。
治法:豁痰熄風。
方藥:導痰湯。
本方以半夏燥濕降逆,茯苓健脾燥濕,濕去痰無以生,陳皮利氣,甘草益脾,脾旺能勝濕,利氣則痰無滯留,此二陳湯意;制南星以治風痰,枳殼理氣降逆寬中。全方合用具有燥濕豁痰、理氣開郁之功;套用時,再加皂莢宣壅去垢,導滯以通竅,硼砂除熱痰散結,生白芍、生石決明滋養陰血、平肝潛陽,則可增豁痰熄風之效。肝陽亢者,加天麻、羚羊角粉、珍珠粉以平肝潛陽。肝火甚者,加夏枯草龍膽草清肝瀉火。大便秘結者,加大黃通腑瀉熱。
本證亦可用化痰透腦丸,藥用九制南星25G,天竺黃100g、煨皂角5g、麝香4g。琥珀50g、鬱金50g、半夏50g、蛇膽陳皮50g、遠志肉100g、珍珠10g、沉香50g、石花菜100g、海膽50g,共為細面,制大蜜丸,每服1丸,1日3次,白開水送服。本方有理氣解郁、豁痰開竅之功效。

轉歸預後

本病多為原發性的,亦可繼發於濕熱病中風中毒顱腦外傷等疾病。臨 床多呈緩慢進展加重,·有時病情可暫時停止進展,也有在數年內迅速發展至完全殘廢者,一般不能自動緩解,治療較難,預後欠佳。
四君子湯藥材四君子湯藥材
體質強盛,正氣尚充,病程較短的病人,運用中醫治療,部分病人可痊癒,部分病例在一定程度上病情可得到控制。少數氣血虧虛,腎陰虧損,虛風內動病人,經益氣養血、育陰熄風治療,也有一定好轉。但若失治或調攝治療不當,以致氣血大虧,臟器虛損,則逐年加重,可轉為痴呆,每多並發它證而不治。

預防調攝

增強人體正氣,避免和消除導致顫震的各種致病 因素,如儘量保持安定情緒,切忌憂思郁怒等不良的精神刺激;環境應保持安靜舒適,避免受風、受熱、受潮,生活要有規律,勞逸適度,節制房事;飲食清淡,進食儘可能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及嗜食肥甘厚味,戒除菸酒,忌過鹹傷腎之品;防止中毒及顱腦損傷等,對預防顫震的發生都有作用。調攝護理方面,尚應加強功能鍛鍊,做適量被動運動,按摩肢體,行走等活動要注意安全,做好幫助餵哺等生活護理工作。
鍛鍊鍛鍊

文獻摘要

《素問·五常政大論》:“其藏肝……其病搖動注恐”;“陽和布化, 陰氣乃隨,生氣淳化,萬物以榮,其化生,其氣美,其政散,其令條舒,春動掉眩巔疾”;“陽明司天,燥氣下臨,肝氣上從,蒼起木而用立,土乃青,淒滄數至,木伐草萎,脅痛目赤,掉振鼓栗,筋痿不能久立”。
《中醫學》《中醫學》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欲通天之紀,從地之理,和其運,調其化,使上下合德,無相奪倫,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運宣行勿乖其政。……此天地之綱紀,變化之淵源,……原夫子推而次之,從其類序,分其部主,別其宗司,昭其氣數,明其正化。……太陽之政……其病眩掉。”
《素問·至真要大論》:“筋骨掉眩清厥甚則人脾。……頭頂痛重而掉瘛尤甚,嘔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則人腎,竅瀉無度”;“客勝則耳鳴掉眩,甚則咳;主勝則胸脅痛,舌難以言”;“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張氏醫通·顫振》:“顫振之脈,小弱緩滑者可治。虛大急疾者不治,間有沉伏澀難者,必痰濕結滯於中之象。凡久病脈虛,宜於溫補。暴病脈實,宜於峻攻。若久病而脈反實大,暴病而脈反虛弱,決無收功之理也。”
《醫碥,顫振》:“顫,搖也;振,戰動也,亦風火搖撼之象,由水虛而然,風木盛則脾土虛,脾為四肢之本,四肢乃脾之末,故曰風淫末疾。風火盛而脾虛,則不能行其津液,而痰濕易停聚,當兼去痰。……·風火交盛者,摧肝丸。氣虛者,參術湯。心血虛,補心丸。夾痰,導痰湯加竹瀝。老人戰振,定振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