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

關節鏡

關節鏡是一種觀察關節內部結構的直徑5mm左右的棒狀光學器械,是用於診治關節疾患的內窺鏡。關節鏡在一根細管的端部裝有一個透鏡,將細管插入關節內部,關節內部的結構便會在監視器上顯示出來。因此,可以直接觀察到關節內部的結構。關節鏡不僅用於疾病的診斷,而且已經廣泛用於關節疾病的治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節鏡
  • 外文名:Arthroscope
  • 分類名稱:光學內窺鏡
  • 管理類別:Ⅲ類醫療器械
發展歷史,基本結構,適應證,禁忌證,常見併發症,優點,關節鏡治療與傳統手術比較,臨床套用,維護與保養,

發展歷史

關節鏡技術20世紀初起源於日本,20世紀70年代後在美國等國家得到長足的發展。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關節鏡對關節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通過關節鏡可以對關節內結構進行全面觀察,較切開手術更加細微,許多關節內的結構和病變可以得到直接觀察和治療。有人將關節鏡技術與骨折內固定、人工關節置換並稱為20世紀骨科領域的三大重要進展。關節鏡技術已被廣為接受,過去被稱為是“年輕人的玩具”,現在已經成為標準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技術。關節鏡技術是關節外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現代外科微創化的發展趨勢。
隨著內鏡技術在我國逐漸普及,關節鏡手術已成為骨關節外科常規診療手段。目前在全身各系統內鏡中,關節鏡功能最全面、套用最廣泛,並由此形成獨立的關節鏡外科。關節鏡手術業務成為醫院和科室績效的增長點。
2008年,中國共有790個醫院擁有關節鏡系統設施,可以實施關節鏡手術,這些醫院主要集中在三甲醫院;到了2012年,中國共有2640個醫院擁有關節鏡系統設施,可以實施關節鏡手術,平均年增長率35%,覆蓋幾乎所有的三級醫院和約30%的二甲醫院。醫院採購關節鏡系統的預算並未受到經濟危機和中國經濟減速的影響。在北京、上海等一些發達城市其關節鏡技術水平已經能夠和已開發國家媲美。關節鏡手術已經開始從城市三級醫院轉向基層,適合我國國情,最大限度的覆蓋了人群。
關節鏡的基本構造是一個光學系統,中央是採集圖象的棒鏡系統,周圍是導入光源的光導纖維,外面是金屬保護鞘。通過在皮膚上建立約0.8mm~1.0cm微小切口,將關節鏡放入關節內,並在其後方接駁攝像和顯示設備,可直接觀察關節內形態和病變,並通過使用特殊器械,對關節內疾病進行治療,從而避免許多關節切開手術。

基本結構

關節鏡的基本構造是一個光學系統,中央是採集圖象的棒鏡系統,周圍是導入光源的光導纖維,外面是金屬保護鞘。由關節鏡鏡頭、攝像頭、主機、顯示器和冷光源等組成。關節鏡鏡頭為長20餘厘米,粗4-5毫米的細棒,用來插入關節腔,棒內含一組光導纖維和一組透視,光導纖維將光線傳入關節,透視則將關節內的影像傳出。在關節外,一根光纜將光導纖維與冷光源相連線,這樣冷光源可以照亮關節;一個攝像頭將透鏡與主機和顯示器相連線,從而把關節內的影像反映到顯示器上。通過在皮膚上建立約0.8mm~1.0cm微小切口,將關節鏡放入關節內,並在其後方接駁攝像和顯示設備,可直接觀察關節內形態和病變,並通過使用特殊器械,對關節內疾病進行治療,從而避免許多關節切開手術。

適應證

適用於半月板損傷、前後交叉韌帶斷裂、關節軟骨損傷、關節內游離體(又叫關節鼠)、骨性關節炎、炎症性關節、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晶體性關節病、感染性關節炎和創傷性關節炎等多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禁忌證

  1. 患者患有全身或局部的感染性疾病;
  2. 有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
  3. 患者不能耐受麻醉和手術。

常見併發症

膝關節鏡手術的併發症:術後感染,膝關節後方的神經血管損傷,關節粘連,下肢深靜脈血栓等。
肩關節鏡手術的併發症:大量關節沖洗液外滲導致的氣管受壓,上呼吸道梗阻;腦缺血性損傷;灌洗液中腎上腺素異常吸收入血造成的心律失常;張力性氣胸;肺氣栓等。
肘關節鏡手術的併發症:血腫、傷口癒合遲延、持續滲液、表淺感染、一過性神經損傷、深部感染、持續神經損傷無恢復等。

優點

關節鏡可以看到關節內幾乎所有的部位,比切開關節看的更全面,由於圖像經過放大,因而看的更準確,而且切口很小,創傷小,疤痕少,康復快,併發症少,有些情況下麻醉過後,即可下地活動,對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大有好處。對關節疑難病症的確診,對困擾患者多年的關節傷痛的治療,關節鏡手術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1. 切口小,美觀,可避免晚期因關節表面和運動部位的瘢痕而引起的刺激症狀;
  2. 屬於微創手術,痛苦小,術後反應較小,患者易於接受;
  3. 術後早期即可活動和使用肢體,避免長期臥床併發症,減少護理人員和費用;
  4. 併發症相對較少;
  5. 基本不影響關節周圍肌肉結構,術後可早期進行功能鍛鍊,防止關節長期固定引起的廢用和併發症;
  6. 可以在近乎生理環境下對關節內病變進行觀察和檢查,有“把眼睛和手指放入關節內”之稱,可對關節進行動力性檢查,提高了診斷能力,某些疾病如滑膜皺襞綜合徵,是通過關節鏡才確立的;
  7. 關節鏡可施行以往開放性手術難以完成的手術,如半月板部分切除術等。

關節鏡治療與傳統手術比較

項目
關節鏡
傳統手術
作用
診斷與治療雙重作用
僅能起到治療作用
創傷大小
3-4個2-5mm的皮膚切口
不同類型皮膚切口大小不同,一般5mm以上
恢復時間
術後3-5天即可出院
住院時間一般在半月以上
治療效果
治療徹底、安全、疤痕小
治療徹底、風險較大、疤痕明顯
臨床套用
知名運動員膝、裸關節傷的首選
逐漸被取代
花費
一般8000-10000左右
萬元以上 較高
併發症
很少有併發症、安全性高
併發症多、安全性差

臨床套用

1. 診斷作用
首先,關節鏡可用於檢查關節腔內各種病變,對關節內各種組織結構的狀況進行詳細評估及記錄,某些關節病變,如色素絨毛結節性滑膜炎具有特徵性關節鏡表現,幾乎可以得出診斷。同時,還可獲取關節液或病變組織,在關節鏡監視下進行活檢取病理組織,進一步行實驗室檢查和病理檢查
但是近年來各種無創性檢查不斷發展,尤其是B超、CT和MRI等影像學檢查的發展,臨床上單純以診斷為目的的關節鏡已越來越少運用。但是關節鏡可對病灶進行直視下觀察和探查,並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還可行動態觀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點,因此對於經過臨床體檢及各種輔助檢查,長期不能明確病因的患者仍有套用價值。
2. 治療作用
除了對多種運動損傷具有治療作用之外,關節鏡技術在關節炎外科治療中也可大顯身手,發揮重要的作用。據文獻報導關節鏡技術可運用於骨性關節炎、炎症性關節、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晶體性關節病、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等多種關節炎的診斷和治療。例如對於多種類型的滑膜炎可在關節鏡下施行滑膜切除術,在膝關節可以通過後方入路,切除後方關節囊內的滑膜組織,達到全關節囊滑膜切除的目的。對於骨性關節可行關節清理術,去除游離體,切除撕裂的半月板,修整軟骨面等。
3. 關節外領域的套用
關節鏡技術由於損傷小、恢復快等優點,特別適合對病變部位形態要求高的患者群, 因而近年來逐漸拓展至關節腔外疾病的治療。繼鏡下取鋼板、清理肱骨外上髁炎與臀筋膜攣縮症陸續問世後,對髕前滑囊炎、髕前滑囊血腫、皮下血腫、大轉子滑囊炎、岡上肌腱鈣化症、膕窩囊腫、斜頸、關節外體表囊腔腫塊採用關節鏡下手術的方法進行的治療也日益增多。隨訪結果顯示,此療法簡便易行、瘢痕小、反應輕、恢復快,不僅可取得與開放手術同樣的效果,而且避免了傳統治療方法的缺點。

維護與保養

  1. 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關節鏡金屬部分的結構是否光潔,外套管與接口是否緊密,有無漏水現象;金屬芯與鞘套、關節鏡與鞘套之間的間隙是否勻稱;芯桿是否位於正中;鏡管與鞘套的鎖合能力如何;手術鉗在鞘套保護下是否開合自如;關節鏡的鏡面有無損壞和隱傷。
  2. 每次術後需用軟布蘸軟皂水輕輕擦洗金屬部分,並用清水沖洗,內鏡及手術器械的關節處用紗布條或棉棒擦拭,並沖洗乾淨。鏡面及鏡頭用濕棉輕輕拭洗,不可用力擦。然後,酶浸泡10- 30 min後,所有器械均再用蒸餾水沖洗。關節鏡金屬部分和手術器械均需在使用後加矽油潤滑,目的是潤滑和防鏽。消毒前再用75%酒精擦去矽油。
  3. 照明系統的使用和保養:為保證關節鏡在檢查、診斷和術中能正常工作保障醫療安全,須按防雷減災具體要求安全接地線,並配置穩壓電源,每年由市防雷檢測中心進行安全檢測。冷光源開啟由弱到強,使用完畢立即關機。纖維光纜盤繞直徑不能≤5cm,更不能使其曲折,防止斷裂。充電器用完後應繼續充電4- 6小時,使用前充電30min至1h,以防電池耗竭,刨刀運轉不靈,影響手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