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縣(長垣)

長垣縣

長垣一般指本詞條

長垣縣,河南省省直管縣,位於豫東北地區,居鄭州新鄉安陽濮陽開封菏澤等城市之間,東隔黃河與山東省東明縣相望,南與封丘縣蘭考縣毗連,北與滑縣濮陽縣接壤,因古時“縣有防垣”而得名。

長垣縣域面積1051平方公里,耕地86萬畝,人口88萬,轄11鎮2鄉5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598個建制村,2個居委會。

2018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68.6億元,增長7.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7億元,增長17.5%。

長垣交通便捷,長濟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在此“十”字交匯;省道308、213穿境而過,直達新鄭國際機場新菏鐵路、濟東高速直達東出海口,正深度融入環渤海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已成為中原經濟區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

長垣縣擁有中國起重機械名城、中國衛生材料生產基地、中國防腐蝕之都、中國廚師之鄉、中華美食名城,先後被命名為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等多項榮譽。

2015年2月27日,經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長垣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2015年11月16日,長垣縣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7年11月,長垣縣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基本介紹

沿革,夏商周時期,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明清時期,近代時期,新中國時期,區劃,地理,地貌,氣候,資源,人口,政治,中共長垣縣委員會,長垣縣人大常委會,長垣縣人民政府,政協長垣縣委員會,長垣縣監察委員會,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教育,城建,城市規劃,新型城鎮化,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健康產業園,防腐產業園,社會,民生,科技,文化,歷史,歷史故事,文物古蹟,榮譽,名人,古代,現代,

沿革

夏商周時期

長垣,春秋時稱蒲邑、匡邑。
約6000年前,即有人類在此勞動生息。長垣境內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遺址,小崗、蘇墳、宜丘等龍山文化遺址。
長垣,西周時屬衛國。春秋時期,衛國於長垣之地同時置蒲邑(今長垣縣城)、匡邑。匡城遺址在今長垣縣城西南10公里的張寨鄉孔莊村一帶,舊名為匡主。著名的匡人圍孔,就發生在此地。

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因有防垣,長垣之名始見於世。
戰國時期,衛之匡邑、蒲邑,被魏國兼併,在今縣城東北5公里的陳牆村一帶,置首垣邑。此地在當時有一道長牆,或曰防垣。此防垣或用於防水,或用於防兵,此時已有“長垣”之名。根據楊寬所著的《戰國史》載:“魏在沿黃河地區還有圓錢(無郭)流通,鑄造的城市主要有共、垣、長垣(今河南省長垣縣東北)等城。長垣所鑄有“長垣一釿”、“長瞏一釿”。當時鑄錢多用於地名,可見當時的防垣很長,故稱長垣,而首垣則為防垣之首,長垣名由此而來。清代以前陳牆村還稱為牆裡村,至今還有以牆命名的村莊。圍魏救趙就發生於此,史稱桂陵之戰
公元前221年,秦並天下,設郡縣,改首邑為長垣縣。西漢時名長垣縣,新置平丘縣與長羅侯國。
新莽改長垣縣為長固縣。
東漢至長垣侯國與平丘縣。建武五年(公元29年)復置長羅侯國。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長羅侯國廢。
三國時屬魏,隸兗州陳留國。
西晉時長垣屬陳留國陳留郡
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東晉六國所轄,東晉兩次控制此地約六年。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武帝占據河南,置兗州於滑台,轄長垣。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將長垣併入外黃(今杞縣東北,蘭考東南)。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復置長垣縣,仍屬東郡。
東魏、北齊時隸不變。
從戰國(魏)至隋初歷時八百餘年,縣治皆在今陳牆村。

隋唐時期

隋初仍名長垣縣。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縣治於婦姑城(今城南司坡一帶),因該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為匡城縣;同年又於韋城(在今滑縣東南妹村)置長垣縣。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廢匡城縣併入長垣,皆屬東郡。
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長垣兩縣,皆屬河南道滑州。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廢長垣縣又併入匡城縣。
五代時,後梁改匡城為長垣,屬東都開封府;後唐改為匡城縣,屬汴州後晉匡城仍屬之;後漢、後州不變,以至於宋。

宋元明清時期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為避太祖“匡”字諱,改匡城為鶴丘縣。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復改為長垣縣。自隋至金初歷時608年,縣治皆在今司坡一帶。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改道,自陽武東流,為避水患,於泰和四年(1204年)遷縣治於苗寨鄉柳冢一帶。
元初,曾改縣為保保州,不久仍改為長垣縣。金、元兩代計165年,縣治均在柳冢一帶。
明屬大名府開城。洪武二年因黃河水患,遷縣治蒲城鎮,即今縣治所在地。
清屬直隸省大名府。民國18年改隸屬河北省,長垣屬之。

近代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日偽、抗日民主政府並存。
1941年,中共領導的冀、魯、豫行署第四專署決定將長垣縣河東部分北部劃歸東垣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
1942年,又決定將長垣西北部劃歸衛南縣抗日民主政府管轄。同時,劃長(垣)、滑、濮(陽)、東(明)四縣邊區成立濱河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撤銷,歸長垣縣人民政府,縣政府在佘家、丁欒一帶辦公。
1947年解放長垣城。
1947年春,縣人民政府進駐縣城。

新中國時期

1949年,長垣縣屬新建的平原省濮陽專區。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銷,併入河南省,長垣屬河南省濮陽專區。
1954年,濮陽專區撤銷,改屬新鄉專區
1955年2月,劃歸安陽專區
1958年4月,安陽專區撤銷,長垣又屬新鄉專區。
1961年12月,安陽專區恢復,長垣又復歸安陽。
1983年,安陽專區撤銷,長垣屬新設的濮陽市。
1986年3月,劃歸新鄉市
2011年6月1日起,河南省正式開展省直管縣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長垣為河南省十個省直管縣試點縣之一。
長垣縣(長垣)
2014年1月,長垣縣正式成為河南省直管縣
2015年2月27日,經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長垣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
2015年11月16日,長垣縣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9月19日,中共新鄉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召開,表決通過《關於同意申報長垣縣撤縣設市的決議》。
2017年11月18日,長垣縣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2017年11月23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批准,長垣縣入選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縣。

區劃

截止2017年4月,長垣縣下轄5個街道辦事處、11個鎮、2個鄉、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598個建制村,2個居委會。縣人民政府駐蒲西街道辦事處。
2個鄉蘆崗鄉武邱鄉
區域轄區
蒲西街道辦事處
轄7個社區居委會、20村委會
宏大社區、衛華社區、億隆社區、恆友社區、建蒲社區、蒲光社區、西關社區;
崔莊村、菜北村、王莊村胡莊村、蔡南村、曹屯村、荊崗屯西村、漏粉莊村、荊崗屯東村、西關村、小大張村、玉皇廟村、太子屯村、宋莊村、楊寨村、大張村、侯屯村、雲寨村、米屯村、孫小張村
蒲東街道辦事處
轄2個社區居委會、30個村委會
金貝山社區、東街社區;
東街村、南街村、西街村、北街村、北關村、中心街村、東關村、南關村、岳莊村、呂樓村、五里舖村、頓莊村、姚占村、孔場村、楊莊村、柴堤村、蘇寨村、王樓村、七里莊村、八里張村、五里屯村、郭寨村、徐樓村、丹廟村、賈寨村、羅鎮屯村、小崗村、單寨村、學堂崗村、林莊村
南蒲街道辦事處
轄36個村委會
張占村、西郭莊村、龐相如村、黃相如村、梨園村、郜坡村、後寺谷村、前寺谷村、甄莊村、木崗村、翟占村、朱莊村、雨淋頭村、何占村、瓦棚村、夾堤村、魯山村、闊占村、凡屯村、杜村、莊科村、高店村、棗科村、邵占村、趙店村、喬堤村、金占村、木掀店村、南孔莊村、陶行村、牛店村、司坡村、東郭莊村、趙莊村、王堤村、小張村。
蒲北街道辦事處
轄24個村委會
趙滑棗村、前楊樓村、西梨園村、殷莊村、呂陣村、高占村、杜樓村、聶店村、北堆村、南堆村、小務口村、楊滑棗村、琉璃廟村、徐屯村、張屯村、段屯村、史莊村、朱滑棗村、王莊村、邢固屯村、邢固堤村、董占村、程莊村、閆占村。
魏莊街道辦事處
轄46個村委會
魏莊村、任占村、花園村、張莊村、王了村、韓了牆村、東了東村、東了西村、馬房村、董占村、王莊村、鄭堤村、周莊村、信占村、王占村、邢口村、付堤村、付占村、華占村、合陽村、西楊莊村、大車西村、大車東村、梁占村、李莊村、總管村、孟占村、丁占村、楊樓村、後劉口村、前劉口村、侯占村、賈占村、王劉村、岳占村、茅蘆店村、戚寺村、孫堂村、大留寺村、東董占莊村、高占村、陳占村、後參木村、前參木村、毛參木村、林參木村、盧參木村。
丁欒鎮
轄34個村委會
丁西村、丁東村、丁南村、丁北村、浮邱店村、止胡占村、楊莊村、田莊村、馬盤池村、羅章占村、尚占村、王師村、中劉村、西劉村、後馬良固村、王占村、段莊村、東角城村、西角城村、前吳莊村、後吳莊村、上官村、韓占村、朱官橋村、薛官橋村、大沙邱村、劉沙邱村、楊沙邱村、杜沙邱村、曹沙邱村、史莊村、前馬良固村、官路西村、官路東村、打蘭占村。鎮政府駐丁西村。
樊相鎮
轄35個村委會
樊東村、馮占村、胡莊村、谷占村、孫占村、小屯村、白占村、秦莊村、韓占村、蔡口村、上官村、邢張莊村、於莊村、梁廟村、樊西村、北樊相村、樊北村、樊南村、北成功村、連輔村、酒占村、高廟村、李莊村、八里井村青崗村、張莊村、王辛店村、吳屯村、大碾村、留村、張辛店村、韓屯村、李辛店村、八黑馬村、董辛店村。
惱里鎮
轄28個村委會
惱里村、鹼場村、西辛莊村、東辛莊村、周村口村、武占村、馮占村、小岸村、楊莊莊村、烏崗村、胡占村、蔡占村、小辛莊村、小馬占村、高章士村、前文戶村、鄭辛莊村、後文戶村、大馬占村、左占村、西沙村、東沙村、武樓村、六里莊村、東油村、西油村、吳占村、龍相村。
常村鎮
轄40個村委會
常西村、馬東村、馬西村、馬南村、前大郭村、後大郭村、賀莊村、呂莊村、新建村、小郭村、東劉莊村、柳橋村、唐家莊村、朱占村、李占村、王占村、常東村、韋莊村、岳劉莊村、前孫東村、後孫東村、牛河村、司河村、高村、營里村、郝占村、辛興村、寧莊村、石橋村、羅莊村、小堤西村、大堤西村、馬北村、大前村、大後村、劉唐村、小屯村、侯唐村、韓莊村、油坊占村。
趙堤鎮
轄30個村委會
前桑園村、中桑園村、後桑園村、河裡韓村、聚村、馬坡村、大寨村、小寨村、後劉村、李村、白莊村、東趙堤村、前小渠村、後小渠村、瓦屋占村、黃崗村、西趙堤村、新東村、新西村、東馬村、東岸下村、李家村、尚占村、鮑家村、孫莊村、楊莊村、大浪口村、前馮家村、東朱家村、宋莊村。
蘆崗鄉
轄43個村委會
蘆崗村、西陳村、王蘆崗村、馮樓村、官路張村、馬占村、習禮王村、雙廟村、三青觀村、楊橋村、劉此占村、韓廟村、小辛莊村、姬占村、白河村、李占村、杜店村、東河集村、喬占村、滑店村、漿李村、關公劉村、東小青村、中小青村、西小青村、張占村、王辛莊村、大付占村、念李村、郭占村、周營村、姜莊村、劉堂村、金占村、韓占莊村、鄭占村、程占村、王占莊村、尚占村、楊占村、崔占村、程莊村、七古柳村
孟崗鎮
轄35個村委會
孟崗村、李戶占村、郜樓村、邱村、十五里河村、田莊村、步占村、焦占村、紙房村、趙莊村、伯玉村、香里張村、侯石頭村、張小占村、尚小占村、六里莊村、田石頭村、二郎廟村、九棘村、西陳村、孔村、葦元村、大王莊村、楊占村、馮灣村、張莊村、孫占村、香亭村、埝南村、野占村、王占村、石頭莊村、王石頭村、九北村、北陳村、付樓村。
苗寨鎮
轄37個村委會
苗占村、前李拐村、後李拐村、閆莊村、張占村、安占村、林占村、文占村、前宋莊村、後宋莊村、占村、梁占村、墳台村、韓占村、小街村、許占村、南嶽村、東廟村、辛莊村、武占村、西關村、九崗村、馬也莊村、杜占村、楊樓村、東於林村、西於林村、何呂村、高莊村、位占村、西舊城村、蘇舊城村、西柳中村、東柳中村、賈莊村、胡口村、東舊城村。
方里鎮
轄28個村委會
方南村、翟町村、葛堂村、王莊村、雷店村、邢占村、翟占地村、方東村、方西村、郭占村、張莊村、三娘占村、董營村、呂莊村、前瓦村、後瓦村、王占村、鐵爐村、蘇莊村、黃村、邵占村、西李村、周莊村、陳莊村、新樓村、文莊村、劉莊村、戶固村。
武邱鄉
轄36個村委會
武邱村、灘邱村、卓占村、紙房村、敬占村、前師村、後師村、頓家村、清城村、河自村、羅圈村、羅占村、陳占村、三義村、尚占村、牛莊村、於占村、南嘴村、灰池村、紅門村、勾家村、三合村、張莊村、毛莊村、何店村、小渠村、西角村、鮑占村、北嘴村、新生村、黃占村、羅家村、曹店村、常里村、趙莊村、馬占村。
佘家鎮
轄48個村委會
佘西村、楊板村、南王莊村、高店村、佘東村、朱口村、後佘村、鐘家村、北關村、苗找村、武找村、南關村、東張村、牛莊村、西郝村、佘南村、趙家村、西黃村、東黃村、各占村、前樓村、東邵二占村、河裡高村、北邵二占村、車占村、王莊村、邵二占村、陳莊村、王岸下村、東連莊村、佘新莊村、翟家村、高岸下村、郭岸下村、西連莊村、金岸下村、西韓板村、寺門村、太平莊村、西邵二占村、東關村、新起占村、西張村、黃莊村、西莊村、韓板村、陳板村、東郝村。
張三寨鎮
轄28個村委會
張東村、張北村、張西村、張南村、臨河村、新寨村、馬安和村、崔安和村、陳安和村、虎頭占村、皮東村、肖官橋村、草坡村、橫堤村、李官橋村、焦官橋村、小屋村、河道村、官橋營村、韓占村、西角城村、張卜寨村、大東村、大西村、大前村、皮北村、皮西村、皮前村。
滿村鎮
轄23個村委會
後滿村、吳坡村、唐窪村、毛莊村、三官廟村、新莊村、李莊村、雙廟村、鄧東村、鄧北村、曹呂村、大楊樓村、蘇呂村、鄧西村、前牆村、陳牆村、前滿村東梨園村、小呂村、呂村寺村、馮牆村、宜邱村、周宜邱村。鎮政府駐後滿村。
長垣起重工業園區
河南省發改委於2002年11月批准設立的特色工業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5.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億元,建成區面積10平方公里,修建道路65公里,建成變電站4座,鋪設各種管線265公里,實現了排供水、強弱電、天然氣等“九通一平”和亮化綠化,入駐生產性企業221家,商戶900多家,其中,資產超億元的企業8家,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14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就業人員4萬人。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
長垣醫療器械工業園區
是經新鄉市批准設立的市級工業園區。園區已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5億元,建成道路10.7公里、35千伏變電站一座,鋪設各類管網18.2公里。已入駐企業56家,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2家,就業人員3萬多人,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地理

地貌

長垣為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境內無山,地勢平坦低洼,海拔57.3-69.7米之間,黃河大堤連線太行堤呈東北--西南走向貫穿全境,將全市自然分為兩部分:堤東為黃河灘區,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堤西黃河沖積平原,區內地勢平坦,少有緩坡。

氣候

長垣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季節性降水差異較大,春季多風少雨,夏季多雨較熱,秋季氣候涼爽,冬季較冷少雪。長垣資源豐富,土質肥沃,水系完善,年降水量644.4毫米,無霜期208天,具有良好的現代農業發展條件。

資源

境內野趣橫生的黃河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沿黃生態涵養帶等眾多生態資源,形成了秀美的沿黃自然生態休閒旅遊景觀。可開發利用的有石油、天然氣、粘土、沙、地下水、地熱、礦泉水等礦產資源。

人口

2015年末,全縣總人口86.31萬人,常住人口75.1萬人。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2.7元,較上年增長9.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348.2元,較上年增長7.2%。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為26.0%,較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0.3元,較上年增長11.0%。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含勞務派遣)38918元,比上年增加1901元,增長5.1%。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0053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59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6萬人;年末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人數76.5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47.1萬人,參保率98%。
全年共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366.5萬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1991人。發放農村低保金4244.6萬元,農村低保對象30852人。

政治

中共長垣縣委員會

中共長垣縣委書記,劉森(2002年8月-2010年7月),薄學斌(2010年8月-2016年9月),武勝軍(2016年9月-2018年11月),秦保建(2018年11月至今)
中共長垣縣委副書記、長垣縣人民政府縣長,秦保建(2018年11月卸任),趙軍偉(2018年12月任代理縣長,2019年3月任縣長至今)
中共長垣縣縣委副書記、縣委黨校校長,張秀田(2018年11月卸任)
中共長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主任,張彤
中共長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副書記,範文卿
中共長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進
中共長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郭賓
中共長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史振彬
中共長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甘林江
中共長垣縣委常委、人武部部長,傅軍鵬
中共長垣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郭立

長垣縣人大常委會

長垣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夏治中
長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縣總工會主席,高國瑞
長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劉文獻
長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張發才
長垣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徐鵬越

長垣縣人民政府

長垣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秦保建(2018年11月卸任),趙軍偉(2018年11月任代縣長,2019年3月任縣長至今)
長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副書記,範文卿
長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郭立
長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樊相鎮黨委書記,閆磊
長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王志勇
長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盧立松
長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李懿
長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非黨),許馨明
長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文君汪相凱鄭富鋒

政協長垣縣委員會

長垣縣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魯玉魁
長垣縣政協黨組副書記,張桂蘭
長垣縣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陶忠民
長垣縣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范相鵬
長垣縣政協副主席,張留科

長垣縣監察委員會

主任:張彤(2018年1月-今)

經濟

綜述

長垣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形成起重機械、醫療器械、建築、防腐、烹飪、綠色食品、苗木花卉七大特色產業。2012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4億元,同比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6億元,增長17.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8億元,增長26.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9.2億元,增長2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5億元,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4.8元,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10071.9元,增長14.6%。
近年來,長垣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充分發揮省直管縣體制優勢,以建設富強、科教、宜居、和諧長垣為核心任務,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持續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提升新型城鎮化水平,持續改善民計民生,經濟社會保持了健康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201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70億元,同比增長10.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21億元,增長11.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3億元,增長16.6%;固定資產投資283億元,增長1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3億元,增長13.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3元,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0元,增長11%。
201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98.4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居直管縣第1位;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1.3%,增速較去年提高0.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1.1:50.2:38.7,二、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27.6億元,同比增長10.0%,增速居直管縣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91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居直管縣末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7.2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居直管縣第1位。2016年,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67628萬元,占年調整預算的103.2%,增長12.2%。稅收收入完成134887萬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80.5%。收入規模、增幅、稅收比重在全省106個縣(市)中分別排第18位、第37位和第4位,在10個省直管縣中分別排第4位、第4位和第1位。
2017年,長垣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42.9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居省直管縣第2位;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21億元,增長28.4%,居省直管縣第3位。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投資62億元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新建農村公路110公里。發展活力日益增強,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年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305億元。
2018年,長垣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68.6億元,同比增長7.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7億元,增長17.5%,稅收占比8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5億元,增長1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27.8元,增長10.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2%。全年新增“四上企業”134家。納稅超億元企業5家,超千萬元企業56家,民營經濟發展態勢良好,贏得了“南長葛,北長垣”的讚譽。

第一產業

長垣是國家糧食生產基地縣、國家綠色農業示範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2012年建設了“蔬菜、冬棗、食用菌、肉牛養殖、良種繁育”五大現代農業基地,高效農業面積達22.6萬畝、設施農業面積2.6萬畝,以肉牛養殖為主導的現代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國家認證綠色農產品基地面積達66萬畝,國家綠色食品標誌產品62個,居河南省第一位。擁有涉農龍頭企業98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94家。
截至2012年底,長垣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獲得國家認證面積66萬畝,其中苗木花卉基地2萬畝,紅提葡萄1.3萬畝。涉農龍頭企業68家,其中國家級企業1家(長遠集團),省級企業3家(飄安、金鑫、大方)。經國家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產品52個。億隆農林生態園被命名為“河南省高科技林業示範園區”,宏力萬畝紅提葡萄園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特色紅提葡萄種植基地”。2003年4月份,聯合國亞太地區綠色食品市場通道建設研討會在長垣縣召開。
以推進結構調整為主線,持續推動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和農民組織化,初步形成了“綠色果蔬、苗木花卉、食用菌、肉牛養殖、良種繁育”五大農業產業化集群。截至2015年,現代農業面積達到38.9萬畝,設施農業面積達到4.6萬畝,以肉牛養殖為主導的現代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國家認證“三品一標”基地面積達到42.2萬畝,“三品一標”農產品126個,涉農龍頭企業128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713家。是國家糧食生產基地縣、國家綠色農業示範區、國家畜牧產業類項目實施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

第二產業

起重產業
長垣是全國最大的起重裝備生產基地和重要的衛生材料生產基地。著力構建“一區六組團”的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新格局,2011年省級長垣縣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達14平方公里,入駐企業432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0億元,被評為“河南省十強產業集聚區”、“河南省第一批知名品牌創建示範產業集聚區”,被工信部命名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2年全市限額以上企業實現利潤5077萬元,增長40%;起重行業完成銷售收入32億元,醫用衛材行業完成20億元。起重機械園區一期工程建成,入園企業95個。全年投資千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80個,其中亞泰公司彩印生產線、宏遠公司起重機擴建生產線等21個項目竣工投產,衛華集團年產2.9萬噸貨櫃起重機、飄安集團年產9000噸EPA新型醫用衛材等投資超億元的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截至2012年底,擁有整機生產企業199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48家,衛華集團年銷售收入達到35.6億元。國家級職業技能鑑定所1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1個。配套生產企業800餘家,4萬多人從業,產品達10大系列200多個型號,正向大噸位、智慧型化、系列化方向發展,50噸以下起重機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部分企業產品已成功打開國際市場,出口東南亞、歐洲、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年實現銷售收入78億元。2006年,該縣承辦了“中國重機協會橋式起重機分會全體會員大會”和“河南長垣起重裝備產業集群發展研討會”。
建築產業
截至2012年底,全縣擁有國家一級資質企業37家,二級資質企業14家,施工範圍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走出國門,打入沙特、德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業人員8萬餘人。2005年11月份,第三屆國際防腐蝕控制大會在長垣縣召開。
截至2012年底,擁有40多家企業,其中,房屋建築總承包一級企業2家,勞務分包一級企業4家,房屋建築總承包二級企業4家,水利水電總承包二級企業3家,公路、電力安裝、起重設備安裝等建設安裝企業17家,從業人員7萬多人。該縣新蒲建築安裝工程公司等企業作為主要施工單位承建了國家大劇院、奧運主場館“鳥巢”工程等重點國家工程的建設,並獲得國家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項“魯班獎”。

第三產業

商貿物流
規劃建設城市商務中心區,國際萬商城、中國防腐材料交易中心、中原新發地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路港物流園、電子商務“園中園”、盛世聯華城市綜合體等一批商貿物流項目紛紛落地,現代商貿、物流倉儲、電子商務、金融和健康養老等高成長服務業成為縣域經濟升級版的“新引擎”。
科技創新
截至2015年,全縣民營企業達9404家,發展壯大了特色裝備製造、衛生材料及醫療器械兩大主導產業,培育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防腐蝕及建築新材料、健康產業等新興產業,是全國最大的起重裝備生產基地和重要的衛生材料生產基地。依託國家級研究院、區域性產業前沿科研院所,組建“兩院三所一中心”(華大基因研究院長垣分院、北京起重運輸設計研究院河南分院、武漢理工大學長垣專用汽車研究所、中國防腐學會長垣防腐新材料研究所、深圳健康產業長垣研究所、省級高新技術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家,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達3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8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84.3%。榮獲中國馳名商標10件、中國名牌產品1個,馳名商標、著名商標數量均居全省縣(市)第1位。
烹飪產業
截至2012年底,全市有專業廚師2.3萬人,其中,在國外從廚者200多人。2004年9月,長垣縣成功舉辦了中國(長垣)廚師之鄉國際美食節活動。以中國廚師之鄉品牌優勢為依託,融合黃河灘區自然生態資源和現代農業田園景觀,建設了食博園、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天然文岩渠綜合休閒觀光走廊、月亮灣、晟道園等一批休閒旅遊設施,集餐飲、商貿、文化、娛樂為一體的特色休閒旅遊業蓬勃發展。
財稅
2017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10069萬元,為年初預算184500萬元的113.9%,增長28.4%。其中:財政部門完成36389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02.5%,增長31.1%;國稅部門完成102199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22.4%,增長56.2%;地稅部門完成71481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09.1%,增長1.6%。稅收收入完成166230萬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79.1%。收入規模、增幅、稅收比重在全省105個縣(市)中分別排第14位、第4位和第4位,在10個省直管縣中分別排第4位、第3位和第1位。

交通

長垣交通便捷,大廣高速、省道308、213穿境而過,直達新鄭國際機場,新菏鐵路、濟東高速直達東出海口,正深度融入環渤海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已成為中原經濟區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
新(鄉)菏(澤)鐵路橫貫東西,長(垣)東(明)黃河大橋成為河南與山東的重要樞紐,省道308線與213線和大廣(大慶至廣州)與濟東(濟源至東明)高速公路在長垣境內十字交叉。
長垣縣鄉公路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渣油路到80年代末的柏油路,通車總里程80餘公里。1992年,全縣實現了鄉鄉通油路。1998年全縣通車總里程達630公里。2001年以來,大力實施市鄉道路升級改造和村村通工程。
2011年末鐵路通車裡程49公里。公路全部通車裡程1882.454公里,其中省道72公里,縣道129.394公里,鄉道266.601公里,村道1379.885公里,專用公路106.574公里。全年各種運輸方式貨物運輸量362萬噸,貨物周轉量95459萬噸公里;旅客運輸量866萬人,旅客周轉量43530萬人公里。
截至2015年末,全縣公路全部通車裡程1942.896公里,其中省道70.657公里,縣道129.195公里,鄉道304.796公里,村道1402.331公里,專用公路106.574公里。全年各種運輸方式貨物運輸量358萬噸,貨物周轉量69062萬噸公里;旅客運輸量1697萬人,旅客周轉量80923萬人公里。

教育

截至2015年末,全縣全年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招生3424人,在校生11666人。普通高中招生5743人,在校生17502人。國中學校招生14336人,在校生41158人。普通國小招生16572人,在校生92728人。
學校
辦學層次
性質
高等職業教育
民辦
普通高中、國中
公立(省級示範性高中)
普通高中、國中
公立
中等職業學校
公立(省級重點職業學校)
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國際教育
民辦

城建

城市規劃

發展願景與目標。規劃融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注重生態、塑造特色、激發活力”作為發展主題,提出綠色、開放、創新慧城的發展願景,並確定建設生態宜居的複合型現代城市,打造全國一流縣城的總體目標。
區域職能。豫魯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特色裝備製造產業基地;中原經濟區重要的健康產業基地;中原經濟區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河南省生態宜居示範縣。
城市性質。豫魯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特色裝備製造與健康產業基地,綠色低碳的生態宜居城市。
城市規模。至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42.5萬人,建設用地規模5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18平方米;至2030年,中心城區人口75萬人,建設用地規模8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7平方米。
縣域總人口與城鎮化水平。至2020年,縣域總人口100萬人,城鎮化水平60%;至2030年,縣域總人口118萬人,城鎮化水平73%。
縣域空間結構。規劃按照城鄉一體的原則採取全域規劃角度,將長垣視為一個整體,確定“一核兩心多點”、城市帶郊區的城鄉空間形態。

新型城鎮化

長垣縣以深入開展“六城聯創”為抓手,以創促建、以創促管、以創促化,促進人口、產業、生產要素向城鎮集聚,統籌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截至2012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36平方公里,被評為省級園林城市。規劃新型農村社區112個,已啟動建設69個;城鎮建成區面積達73平方公里,城鎮人口36.5萬,城鎮化率達43.5%。截至2012年底,城區道路總長達到105公里,擁有日供水3萬噸水廠一座,投資1.7億元的燃氣管網工程、投資8000多萬元的污水處理廠、投資3000多萬元的垃圾處理廠正在建設之中。有大型綜合性商場11處,城區商業營業面積近300萬平方米。已建成高中檔住宅小區20多處,住宅面積近500萬平方米。有二級甲等醫院2所。有高職高專院校1所,省級示範性高中1所,市級重點高中1所,城區在校生達到4萬多人。城區街道綠化率達到100%,人行道鋪裝率達到95%,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城區建成區面積已達到20平方公里,人口17萬,城鎮化率達到32%。
長垣縣(長垣)
截至2015年,全縣城市建城區面積達到39.5平方公里,建成美麗鄉村住宅面積980萬平方米,城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人居環境持續最佳化。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1%,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
2015年2月27日,經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長垣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
2015年11月16日,長垣縣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11月14日,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公布,河南省長垣縣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產業集聚區

長垣縣產業集聚區是河南省政府認定的183個產業集聚區之一,含起重工業園區組團和汽車產業園區組團,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起重工業園區組團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汽車產業園區組團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18.2平方公里,以起重裝備和汽車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共入駐企業465家,其中“四上”企業達到176家,從業人員7.7萬人,三次進入河南省十強產業集聚區,兩度被評為河南省二星產業集聚區。

商務中心區

長垣縣商務中心區位於縣城區東南部,規劃總用地面積1.9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0.82平方公里,已入駐企業22家(規模或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14家)、個體工商戶488家。招商內容主要包括:SHOPPING MALL(超大規模購物中心)、星級酒店、汽車購物中心、精品商街、中介服務、信息與科技研發、休閒養生會館、會議會展中心、商務金融、商業綜合體、企業總部辦公、公寓及公共服務配套等項目。商務中心區發展方向以商貿帶動商務、以商務助推產業發展為主線,充分發揮“中國起重機械名城”“中國防腐蝕之都”“中國衛生材料生產基地”等產業品牌效應,著眼於服務特色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防腐蝕及建築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及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發展,打造商貿與商務兼容、產業發展與居民消費兼顧的服務業集聚中心。

健康產業園

長垣縣健康產業園位於長垣縣南蒲街道辦事處轄區內,規劃面積20.97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6.13平方公里,劃分為醫療器械產業分區、生物醫藥保健品產業分區、華大基因產業化示範園區、創新研發基地和配套服務基地“一園四片區”,重點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保健品產業,已入駐駝人科技園、河南金鴻堂製藥、華大基因產業化示範園、安克林濾業、上海建中醫療器械、遼寧金泰克可視喉鏡等億元以上企業項目15個,年產值25億元。園區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備,形成了“三縱四橫”的路網框架,配套建設了長垣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公租房、中國小校、幼稚園、生活服務區、商業綜合體、健康產業創業園和醫學博物館等一批公共服務設施。啟動建設了華大基因產業化示範園,重點承接華大基因科研成果轉化,推進健康領域和農業領域研究發展,使我縣在分子育種、生物醫藥等方面躋身全國乃至世界一流行列。2020年健康產業園全面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標準最高、功能最全的醫療器械銷售集散地和承載醫學行業文化業務交流的主陣地。

防腐產業園

長垣縣防腐蝕及建築新材料產業園位於蒲北街道辦事處轄區內,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供排水、電力、天然氣、通訊、污水處理、公租房等基礎配套設施齊全,已入駐企業18家,先後引進河南省水性漆檢測中心、河南晨垣水性塗料、居然之家等科研、工業、商業、服務業項目30多個,計畫總投資85億元。園區旨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防腐蝕及建築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總部經濟基地,將按照高科技含量、高層次人才集聚、高產出效益的發展理念,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技術研發先進、總部經濟集中、現代物流便捷、管理服務到位”的新型工業園區。園區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防腐蝕及建築新材料研發、生產、銷售、檢測基地。

社會

民生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著眼“雙基雙治雙安”,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治理格線化、信訪穩定規範化、平安建設常態化,全面推行民生托底保障制度和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機制,形成了以創業就業為途徑、社會保險為基礎,寬領域、廣覆蓋的社會就業和保障體系新框架,基本實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呈現出民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繁榮發展新局面。
2012年,全年發放醫療補助金1100萬元。發放“低保”金558萬元,“兩金”發放率達到10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開倉借糧76萬公斤,發放各種救災資金598萬元,動員社會捐款17萬元。全年申報科技項目20個,其中列入國家級項目2個;推廣轉化科技成果20項,申報專利23項。

科技

全年全縣申請專利3627件,成果鑑定數85項,授權發明專利數29項。高技術企業19家,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92.8億元,專業技術人員16044人,其中農業技術人員366人。年末共有25種產品擁有“河南名牌產品”稱號,“中國馳名商標”10個。

文化

截至2015年末,全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物管理所1個,建成鄉鎮文化站和文化活動中心18個。廣播電台1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用戶12.6萬戶,其中數位電視9.9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達到100%。

歷史

歷史故事

2500多年前的夏相關龍逄、衛相蘧伯玉等賢哲舉世皆知。孔子高足——子路,治蒲三年,至今的文明渠中還流淌著有關他的頌歌。孔子周遊列國時多次到過這裡,留下誇讚子路功績的“三善鎮”、參天之木的“參木村”、演繹周禮於樹林的“習禮王村”及講學授藝的“學堂崗”等文化遺址。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因有防垣,長垣之名始見於世。

文物古蹟

長垣縣仲子墓,據《仲子三墓誌》記載,一說長垣子路墓葬其骨骼,一說為衣冠墓。該墓在宋代子路被追封為河內公後,稱河內公墓,入元明兩朝也一直稱為河內公墓,清之後,俗稱“子路墳”。位於長垣城東北嶽莊村東北100米處。1930年代黃河泛濫,子路祠墓均被衝垮,如今僅剩遺址,墳頭都沒了。但僅《仲子三墓》流傳下來的讚頌長垣河內公墓的明朝詩歌就有一百餘首。
學堂崗聖廟,位於長垣縣城北5公里的蒲東區學堂崗村東,1978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始建於漢,唐、宋漸盛,元遭兵火無存,明天順三年( 1459 )重建,經明、清兩代十數次增修,逐漸成為豫北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其主體建築有: 欞星門、大成殿、古壇亭、“ 春風、化雨 ” 二亭、深造堂等。現存杏壇亭、杏壇亭、杏壇碑亭和明、清碑刻六通。
中國烹飪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長垣縣食博園,博物館於2012年6月28日開工建設,2012年12月底建成,總投資5000萬元,館內共展出文物240餘件,總面積5400平方米,占文博中心南半部的第一、二、三層樓。

榮譽

中國起重機械名城
中國衛生材料生產基地
中國防腐蝕之都
中國第一個廚師之鄉和中華美食名城
全國文明縣城
國家衛生縣城
國家園林縣城
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
全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全國科普示範縣以及省級生態縣
省級雙擁模範縣
省級文化先進縣。
唯一縣級城市入選全國“城市雙修”試點
第二批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單位
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名人

古代

李化龍,明朝中期名將、太師、兵部尚書
崔景榮,明朝禮部尚書
王家楨,明朝兵部左侍郎

現代

王全書:河南省政協原主席、黨組原書記,現任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黃先耀廣東省委原常委、省紀委原書記
史濟春: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
焦蘭生:廣東省陽江市委書記
趙磊:北京市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
楊麗萍:河南省文化廳廳長、黨組書記
王建勛:河南省三門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劉英魁山西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總編輯
支現偉:北京市順義區委常委,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黨組成員
李躍勇,河南省新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梁潔:致公黨南京市委副主委、南京市貿促會會長
景勁松:河南省南陽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杜新軍:河南省商丘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王永前:甘肅省金昌市委常委,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軍:河南省林州市委書記
石恆真,鄭州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孔曙光,福建省廈門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鄧志東:貴州省仁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督察長
李修國,河南省新鄉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韓憲保衛華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王國勝駝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秦自力:河南宏力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