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購權證

認購權證

認購權證是股票衍生性金融商品,指發行人發行一定數量、特定條件的有價證券,投資者付出權利金持有該權證後,有權在某一特定期間(美式權證)或特定時點歐式權證),按一定的履約價格,向發行人買進一定數量指標的股票。

(JNDX)認購權證(Call Warrant‎),又稱為看漲權證、買權權證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購權證
  • 外文名:Call Warrant
  • 別稱:看漲權證、買權權證
  • 獲利方式:從股票上漲中獲利
相關會計核算,簡易說明,區別,

相關會計核算

認購權證以證券結算方式行權時,按股票的公允價值,借記“股票投資”科目,按應付的相關費用,借記“交易費用”科目,按結轉的權證投資成本、估值增值或減值,貸記本科目(權證投資——成本),貸記或借記本科目(權證投資——估值增值),按行權價款及相關費用合計,貸記“證券清算款”科目,按應支付的交易費用,貸記“應付交易費用”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衍生工具收益)”科目。同時,將原計入該權證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出,借記或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衍生工具收益)”科目。

簡易說明

認購權證是從股票上漲中獲利。當股票跌落至認購權證執行價以下時,投資人可以選擇不執行認購權,其損失為初始購買認購權證的費用,認購權證將過期作廢,發行公司賺得了權證的發行價。反之,當股票價格上漲超過執行價時,權證的認購權將被執行,發行公司有義務以執行價將股票賣給權證持有人。
例如:投資者以1元購入某隻股票1000份的認購權證,行權價為10元,行權比例為1;當該股票市場價格下跌到10元以下時,可選擇不執行認購權,其損失是購買認購權證的費用1000元。反之,當股票市場價格上漲至10元(該投資者的成本是行權價10元+權證購買價1元共11元)以上時,發行公司將以10元價格將1000股股票賣給權證持有人,投資者獲得相應的差價收益。
根據買或賣的不同權利,可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又稱為看漲權證和看跌權證。
認購權證持有人有權按約定價格在特定期限內或到期日向發行人買入標的證券,認沽權證持有人則有權賣出標的證券。
認購權證的價值隨相關資產價格上升而上升,認沽權證則隨相關資產價格下降而上升。
說得這么複雜,那認購權證是什麼意思?打個通俗的比方,如果你手中花了50塊錢買了100股甲股票的認購權證,行權日是8月1日。行權價格是5元。行權比例為1比1。就是說,到8月1日這天,你有資格用5元/股的價格買該股票100股。
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8元,別人買100股要花800元,而你這天則可以用500元就買100股,假如當初你買入權證時每股權證0.50元,那么你一共花了550元,你當然合算了。如果你真買,這個行為就叫行權
但是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4元,你當然不會用5元/股的價格買,那么你手裡的100股認購權證就是廢紙。你肯定選擇放棄行權了。但是,你會損失50塊錢。
上面說的是認購權證的意思。還有一種權證是認沽權證,指你在行權日可以以約定價格出售某一股票。

區別

認購權證與認沽權證的區別
認購權證的價值隨相關資產價格上升而上升,認沽權證則隨相關資產價格下降而上升。
對於流通股股東來說,認購權證與認沽權證會有以下一些不同:
第一,所持有“正股+權證”的組合的風險不同。由於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對正股的敏感度不同,隨著正股股價的上升,認購權證的價格上升,認沽權證的價格下跌。從“正股+權證”組合的敏感度來看,認購權證會加劇組合的系統風險,而認沽權證會對沖正股股價波動的部分風險。
第二,對流通股股東的補償不同。在正股股價下跌時,認沽權證的價格上漲,會對流通股股東的損失給予補償,從而降低流通股股東的盈虧平衡點;而認購權證能讓流通股股東在未來可能的業績增長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如果股價貼權,則在短期內不能給流通股股東多少補償。
第三,到期價值不同。由於股改方案中所包含的權證均以股票結算方式來交割,這將對權證的到期價值產生重大影響。對於認沽權證,如果在快到期時,權證為價內權證,即股價小於行權價,權證的持有者為了行權必然會買進正股,買盤壓力有可能會使股價向行權價靠攏,從而使權證喪失價值;而對於認購權證,在快到期內,若為價內權證,持有者只需準備現金以便向大股東按行權價買進股票,而不會對流通A股的股價產生影響。只不過在行權後,市場上可流通的股票突然增加,投資者想儘快獲利了結的話,正股遭遇短期拋壓,股價必然又會下跌,從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
最後,認沽權證可以讓投資者構建多種投資組合,而認購權證在市場上缺乏做空機制的條件下,只能成為投機者炒作的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