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黃芩

酒黃芩

酒黃芩:取黃芩片,照酒炙法炒乾。是一種中藥。主要作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酒黃芩
  • 別稱:黃芩片
  • :植物界
  • :本草綱目
  • :植物科
基本資料,顯微特徵,含量測定,炮製方法,鑑別方法,主要功效,

基本資料

本品呈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或不規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狀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氣微,味苦。
酒黃芩酒黃芩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
【用法用量】3~9g。
【用藥忌宜】:”②《本草經疏》:“脾肺虛熱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法並禁用。”
【藥物配伍】:《藥對》:“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配柴胡,通調錶里,和解少陽;配白朮,清熱安胎;配半夏,苦降辛開;配黃連,清熱燥濕;配枳實、厚朴,消食和胃。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顯微特徵

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層至20餘層扁平細胞組成,其中散在嗜細胞。木栓組織外緣多破裂。皮層狹窄,散在纖維及石細胞韌皮部較寬廣,有多數纖維與石細胞,石細胞多分布於外側,纖維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多分布於內側;形成層環狀明顯;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周圍有木纖維束;木射線較寬。老根中央有一至多個同心狀的木栓組織環。薄壁細胞中還澱粉粒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水-磷酸(47:53: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nm。理論板數黃芩苷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精密稱取在60℃減壓乾燥4小時的黃芩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製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中粉約0。3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H第一法)],精密稱定,加70%乙醇40ml,加熱回流3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置10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滌容器和殘渣,洗液濾入同一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黃芩苷(C21H18O11)不得少於9。0%。

炮製方法

黃芩片,照酒炙法(附錄ⅡD)炒乾。本品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薄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黃棕色,呈放射狀紋理,略帶焦斑,中心部分有的呈棕色。照上述[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測定,含黃芩苷不得少於8.0%。黃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在套用上有生用、炒用、酒炒、炒炭的區別,由於炮製方法不同,功效有一定的差異。酒黃芩偏於清肺熱,多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常與半夏、南星、貝母、石膏等配伍。

鑑別方法

(1)本品粉末黃色。韌皮纖維單個散在或數個成束,梭形,長60~250μm,直徑9~33μm,壁厚,孔溝細。石細胞類圓形、類方形或長方形,壁較厚或甚厚。木栓細胞棕黃色,多角形。網紋導管多見,直徑24~72μm木纖維多碎斷,直徑約12μm,有稀疏斜紋孔。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直徑2~10μm,臍點明顯,復粒由2~3分粒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含4%醋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預平衡30分鐘,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一相同的暗綠色斑點。

主要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主要治療症狀:
1、治小兒心熱驚啼:黃芩(去黑心)、人參各一分。搗羅為散。每服一字匕,竹葉湯調下,不拘時候服(《聖濟總錄黃芩散
2、瀉肺火,降隔上熱痰:片子黃芩,炒,為末,糊丸,或蒸餅梧子大。服五十丸。(《丹溪心法清金丸
3、治慢性氣管炎:黃芩、亭藶子各等分,共為細末,糖衣為片,每片含生藥0.8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4、治上呼吸道感染,腸炎:黃芩切碎,加四倍量水浸泡四小時,過胳殘渣,再加二倍水浸泡兩次,合併濾液,用20%明礬液倒入浸液中,調節pH為3.5(每100公斤黃芩,需明礬6~8公斤),產生黃色沉澱,靜置四小時,棄去上層清液,將沉澱物裝人布袋中加水過濾,烘乾,粉碎,造粒打片。侮次服二至三片。(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5、治少陽頭痛太陽頭痛,不拘偏正:片黃莽,酒浸透。曬千為未。每服一錢,茶、酒任下。(《蘭室秘藏》小清空膏
6、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黃芥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傷寒論》黃芩湯
7、治淋,亦主下血:黃芩四兩,細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方》)
8、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臟積熱所致:黃芩一兩(去心中黑腐),搗細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和滓溫服。(《聖惠方》黃芩散調)
9、治崩中下血:黃芥,為細未。每服一錢、燒秤錘淬酒調下。(《本事方》)
10、治婦人四十九歲已後,天癸卻行或過多不止:黃芩心枝條者二兩(重用米醋,浸七日,炙乾,又浸又炙。如此七次)。為細未,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日進二服。(《瑞竹堂經驗方芩心丸
11、安胎:白朮、黃芩、炒曲。上為未,粥丸,服。(《丹溪心治》)
12、治肝熱生翳,不拘大人小兒:黃芩一兩。淡豉三兩,為未。每服三錢,以熟豬肝裹吃,溫湯送下,日二服。忌酒、面。(《衛生家寶方》)
13、治眉眶痛,屬鳳熱與痰:黃芩(酒浸,炒)、白芷。上為未,茶清調二錢。(《丹溪心法》)
14、治灸瘡血出:酒炒黃芩二錢。為未,酒服。(《怪證奇方》)
15、治火丹:杵黃芩末,水調敷之。(《梅師集驗方》)
16、治產後血渴,飲水不止:黃芩(新瓦上焙乾)、麥門冬(去心))各半兩。上件,細切。每服三錢,水一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
【備註】
(1)無對濕溫發熱,可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套用;對濕熱瀉痢、腹痛,又常與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綿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山梔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銀花、連翹等藥同用。用於胎動不安,常與白朮、竹茹等配合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