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家書

農民家書

《農民家書》是陝西合陽路井鎮農民侯永祿農民五部曲”中的第二部,52.5萬字。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侯永祿長子侯勝天徒步串聯路過大寨,寫下了這個大家庭的第一封家書。後來兒女相繼參加工作,往來信件逐漸增多。侯永祿去世後,兒女清理遺物,發現幾十年的書信父親一直保存著,共有千餘封。這些信件集中反映了五十年來中國農村面貌和農民命運的巨大變遷,反映了農民通過參軍、高考等途徑奮鬥進入城市的過程。書信中侯永祿對子女學習、工作、人品、生活上的殷殷教導,更是體現了農民淳樸的人生信條和哲學理念,堪稱農民版《傅雷家書》。2012年1月,《農民家書》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被《中國新聞出版報》評為“2011年度十大暢銷圖書”。2014年1月,被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為“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截止2014年6月,《農民家書》已3次印刷,發行量高達2.1萬冊。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民家書
  • 作者:侯永祿
  • ISBN:978-7-02-006949-1
  • 頁數:662
  • 定價:38元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
  • 裝幀:簡裝
  • 開本:880×1230  1/32
  • 字數:52.6萬
  • 責任編輯:廉萍
  • 特約策劃侯亮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相關資料,相關評論,獲獎情況,

圖書信息

書名:農民家書
農民家書農民家書
作者:侯永祿(侯永學)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定價:38元

內容簡介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侯永祿長子侯勝天徒步串聯路過大寨,寫下了這個大家庭的第一封家書。後來兒女相繼參加工作,往來信件逐漸增多。2000年老家安裝電話通信開始減少。侯永祿去世後,兒女清理遺物,發現幾十年的書信父親一直保存著,總共有千餘封。現挑選部分編成本書。收錄時儘可能保持原貌,但限於篇幅,也對個別書信格式進行了壓縮。
這些信件集中反映了五十年來中國農村面貌和農民命運的巨大變遷,反映了農民通過參軍高考等途徑奮鬥進入城市的過程。書信中侯永祿對子女學習、工作、人品、生活上的殷殷教導,更是體現了農民淳樸的人生信條和哲學理念,堪稱農民版《傅雷家書》。
《農民家書》以時間為順序,真實地記錄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40年來的歷史歲月,每封信無不打著時代的烙印。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1966年到1976年的家書中,信的正文上方一般都有“毛主席語錄”、“最高指示”的字樣。例如,1970年12月20日,俊傑、引玲在給父母親的信里首先把“最高指示”放在開頭:“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這種體例,正是那個特殊年代裡個人崇拜的真實寫照。1977年6月10日,侯永祿在給豐勝的信里寫道:“華主席、葉副主席、李先念副總理在中央召開的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已經作了傳達。中央15號檔案,也就是鄧小平給華主席、黨中央的兩封信也已傳達。鄧小平是受‘四人幫’迫害的,他大得人心。大家聽完信後,報以熱烈的掌聲。我心情激動,於5月18日寫了一首詩《歡迎兩封信》:檔案十五號,傳達人知道。一顆赤誠心,兩封書信表。擁護華主席,歡迎黑幫倒。我黨有希望,紅旗萬代飄。”字裡行間,洋溢著一位農村基層幹部對“四人幫禍國殃民罪惡行徑的無比痛恨以及對鄧小平復出的無比喜悅。1999年12月7日,他在給豐勝、李萍的另一封信里寫道:“咱村上今年的農林特產稅徵收的很緊,還有以物頂稅的行為,引起民眾強烈不滿,降低了黨在民眾中的威信。不過催收人員對咱們家還是尊重的,沒有越軌的言行,我想是你的軍裝相片的作用吧!”這段話,客觀地記錄了上世紀末國家沒有免除農業稅之前一些地區向農民強徵稅收的具體情況。事實上,那些由文人墨客杜撰出來的所謂“歷史”,我們大可不必過於認真地把它們奉若神明,倒是像侯永祿這樣的庶民百姓發自內心的真情表述,才是真真正正的歷史
莽原雜誌選載了農民家書莽原雜誌選載了農民家書
《農民家書》以書信為史料,生動地反映了4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讀來讓人感概萬千。1972年6月18日,侯永祿在給勝天的信中寫道:“今年春季以來,關中地區連續大旱,近百天滴雨不見,造成糧食大幅度減產,社員口糧嚴重不足,鄉親們的日子可怎么過呢?我作為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兼革委會財務主任,怎能不憂心忡忡,深感責任的重大呢?”1976年10月29日,他在給豐勝的信里寫道:“咱們家現在的生活條件同你參軍入伍前基本一樣,吃的是紅薯、黑饅頭、蘿蔔菜。我在抽黃工地上,吃的比較好。”不難看出,“文革”十年,中國的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廣大農民還處於難以維持溫飽的困境之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侯永祿的幾個兒子也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全家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89年春節,六個子女籌錢為父母以1741元的價格買了一台“長風”牌14吋彩色電視機。5月,老兩口第一次坐上了飛機。侯永祿在5月10日給萬勝、小麗的信中寫道:“人的願望要實現,環境機會是條件。風和日麗坐飛機,春暖花開游延安。颳風下雨玩棋牌,盛情難卻留西安。勤勞儉樸勤鍛鍊,舒心健身樂安然。”8月,兩人又去北京旅遊。2001年元月27日,侯永祿老家安上了電話,隨後又安裝了暖氣爐。2004年4月3日,他在給豐勝、李萍的信中說:“很多當父母的人都很羨慕咱家的情況。豐勝在信上寫的《快樂歌》、《養生歌》、《養生百子銘》、《養生一字訣》,不少人不但看,有人還抄下回家念。”我們可喜地看到,幾十年過去了,這時的中國農村的老人,也已經開始注意“養生”了,這與上世紀70年代“吃的是紅薯、黑饅頭蘿蔔菜”的窮苦生活實在有天壤之別。
視頻截圖視頻截圖
《農民家書》以“豐勝”為主線,反映了一代農民通過招工、參軍高考等不同途徑,經過艱苦奮鬥、努力拚搏而融入城市生活、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在材料的選擇和結構的安排上,全書共收錄書信500餘封,其中絕大部分為父母親給豐勝以及豐勝給父母親的。書中通過父子之間的信件來往,詳細記載了豐勝的參軍提乾高校學習、工作分配、戀愛結婚、著書立說、立功受獎、自主擇業……使我們較清晰、較完整地看到了一個農村出身的孩子30年來怎樣成長為一個軍校教授的人生軌跡和奮鬥歷程。同時,圍繞這一主線,其他幾個家庭又作為副線貫穿其中,使讀者從巨觀上對這個大家庭的生存發展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做到了布局合理,條理清楚,主次分明。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侯永祿的六個孩子中,起初皆為普普通通的農家子弟。後來,引玲通過招工,勝天通過招工、函授學習,豐勝通過參軍、參加高考,萬勝、爭勝通過參加高考,陸續跳出了“農門”,成了具有“商品糧戶口”的“城裡人”,並且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顯著的成績。二女西玲由於“文革”“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中途輟學,始終擺脫不了對土地的依賴。直到侯艷侯蛟一雙兒女考上大學、碩士研究生,這才使自己的下一代跳出了“農門”,走進了城市。筆者曾聯繫到現為電影導演的侯永祿的長孫侯亮,從他那裡得知:侯永祿的9個孫子孫女和外孫外孫女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者4人,大學本科學歷者5人。“知識改變命運”。也許,侯永祿一家人的生活經歷,能給我們提供一條中國廣大農民改變自己命運的重要途徑。
視頻截圖視頻截圖
《農民家書》以家事為中心,詳細地敘述了侯永祿對子女學習、工作、人品、生活上的諄諄教導,體現了中國農民淳樸的人生信條和哲學理念。1977年4月9日,他在給豐勝的信中寫道:“萬勝、爭勝年齡都小,正是學知識、長才幹的時候,他倆現在應該認識到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自覺學習,刻苦學習,廢寢忘食地學習。我想,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是會大有用處的。”當時“十年動亂”剛剛結束,高考招生還沒有恢復。一個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關中農民,能有這樣具有前瞻性的深刻見解,不能不說是難能可貴的。

相關資料

  1. 搜狐2011年9月6日連載了《農民家書》。
  2. 鳳凰網2011年9月15日連載了《農民家書》。
  3. 《農民家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上市。
此前,由侯永祿的日記精選而成的25萬字版《農民日記》於2006年12月1日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發行,一經出版就引起了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日報》、香港《大公報》、美國《華盛頓郵報》、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新華網等上百家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該書的影視劇改編權還被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買斷。曾創作了《活著》《霸王別姬》等經典作品、有華語王牌編劇之稱的蘆葦根據《農民日記》撰寫了了史詩風格的劇本《歲月》。
4. 編輯薦書:《農民家書》。
《農民家書》是一部平常人所反映的歷史。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侯永祿長子侯勝天徒步串聯路過大寨,寫下了這個大家庭的第一封家書。後來兒女相繼參加工作,往來信件逐漸增多。侯永祿去世後,兒女挑選部分編成本書。書信中侯永祿對子女學習、工作、人品、生活上的殷殷教導,更是體現了農民淳樸的人生信條和哲學理念,堪稱農民版《傅雷家書》。書信體的樸實親切、情真意濃,家常話的人間煙火、隱秘細節,其中所蘊含的“不足為外人道”的榮辱故事、奮鬥意志、情感智慧,讓我們看到一部十分珍貴的農民親歷、感受並記錄的家族與社會歷史!讀來屢獲感動和教益。
5. 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了《農民家書》。
6. 《農民家書》見證農村50年之變。
7. 農民家書,持續暢銷
8. 《莽原》雜誌選載了《農民家書》。
9. 2013年1月6日《包頭晚報》和2013年1月23日《石家莊日報》發表《傳承千年的家書文化——以閱讀的名義認識家書》一文,向讀者介紹推薦《農民家書》。
10. 越界回歸帶來的文學新貌。
……這種以毛主席語錄開頭的家書今天看起來非常可笑,卻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農民家書》的吸引人之處正在於它在真實與質樸中所反映的歷史與時代的變遷。
11. 農民家書。
12. 《農民家書》:一部家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
13. 農民家書。
14. 讀《農民家書》有感。
15.共識網選摘了《農民家書》。
16. 2012年4月17日《河北日報》發表《書香瀰漫的“世界讀書日”》,向讀者推薦《農民家書》。
17. 2011年10月20日《濟南時報》報導《農民家書》。
18. 《徐州日報》2011年10月11日介紹《農民家書》。
19.農民日報:農村文化建設需多方努力。
20.中國教育報越界回歸帶來的文學新貌。
21. 《農民家書》講述農家五十年的故事。
22..大眾網連載了《農民家書》。
23. 收藏《農民家書》的圖書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圖書館、吉林醫藥學院圖書館收、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圖書館(5本)、上海圖書館(5本)、廣州圖書館重慶圖書館
24. 《太行日報》2012年2月12日報導了《農民家書》。
25. 《長江信息報》2011年9月19日18版報導了《農民家書》。
26. 《農民家書》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3-2014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在推薦的545種文化類圖書中位列第3。

相關評論

1、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農民家書》(2012年3月30日中央電視台10頻道《讀書》欄目
下面是中央電視台10頻道這段視頻的文字實錄:
畫外男音:作者侯永祿是祖祖輩輩生活在陝西關中的農民,1966年大兒子串聯路過大寨,寫下了第一封家書。後來其他5個子女相繼到外地學習工作,侯永祿一家的往來書信便逐漸增多。2000年,老家安裝電話,通信開始減少。侯永祿去世後,兒女清理遺物,發現了這些父親保留的50年來的千餘封書信。農民寫作的價值何在,對生活細節的記載,給了我們哪些啟發?本期讀書,社會學者顧俊、書評人蘇小和犀利對談,帶您進入一部真正的家族與社會史。
農民家書
張紹剛(主持人):各位好,歡迎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和大家分享2011年大眾喜歡的50種圖書。今天我們要說的這本書叫《農民家書》。《農民家書》的作者叫侯永祿,是個農民。《農民家書》它真的是被大眾評選出來的2011年最受歡迎的書之一,50本。價值究竟在哪裡?是在於農民寫作呢,還是在於家書的積累?
顧俊:這本書它最大的價值要看人的。就是說讀者看的時候他看到的是什麼,像研究者看的時候看到什麼,完全不一樣。我第一個感覺是什麼?一下子就感覺到我當年寫信的時候的那種情景。比如說最簡單的,所有的人前面都有個親愛的。現在我們不寫這個了。
張紹剛:對,叫親。
顧俊:淘寶體。這個親愛的,馬上你就有當時的時代感了,一下子就感覺到好像我當年我自己在寫信。因為我們那時候寫信,我記得我第一次寫信,出國的時候在美國,寫一封家書來回的話差不多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所以信裡面要寫好多東西,要寫的緊湊,裡面既要有流水賬,還要有感覺,還要體驗到對方看信的時候會是怎么樣的,把該寫的都要寫上。所以那時候寫家書的話,經營這個概念很強,加上信還有分量、重量,當時是規定的幾克,超過了幾克又要開始加錢了。所以這些東西進去以後你會發現,信的風格特別有意思。
2、2012·書香中國(中央電視台10頻道)
有一位普普通通的陝西農民侯永祿,在1966年收到了長子從大寨寄過來的第一封家書,從此殷切地盼望來信,及時地回信,就成了侯永祿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女們相繼離家,往來信件逐漸增多。兒女們告知身邊的事情,父母講述著家裡村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相互牽腸掛肚,唯有這家書報平安。雖然後來出現了電話網路,但侯永祿依然堅持一筆一划地書寫家書,直到2005年老人去世。俗話說,家書抵萬金。三十多年來,侯永祿一直都珍藏著這近千封家書。它不僅記錄這個大家庭的點點滴滴,也反映了中國農村面貌和農民命運的巨大變遷。《農民家書》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四十年間沒有間斷過。四十年的時間,寫的已經不僅僅是家書了。這本書,完全我們可以把它看成,中國農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的生活史。
3、《農民家書》出版 見證農村50年巨大變遷(2011年09月29日,作者:張弘,來源:《新京報》)
五年前,根據陝西農民侯永祿的日記精選而成的25萬字版《農民日記》出版後引起了廣泛關注。近日,收錄侯永祿夫婦與子女往來信件的《農民家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中國農村50年巨大變遷得到了真實見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侯永祿長子侯勝天徒步串聯路過大寨,寫下了這個大家庭的第一封家書。後來兒女相繼參加工作,往來信件逐漸增多。2000年,侯永祿家安裝了電話,通信開始減少。2005年,侯永祿去世後,兒女清理遺物,發現幾十年的書信父親一直保存著,總共有千餘封。2007年,侯家開始整理、挑選信件。最終,形成了《農民家書》的初稿,共收入家書900多封,侯永祿夫婦的書信400多封。
5、《農民家書》:一部農民版的《傅雷家書》
《農民家書》最近入選由新聞出版總署組織15家中央媒體和網站評選推薦的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該書是陝西合陽縣路一村農民侯永祿和他的子女們來往信件的合集,去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感動了廣大不同階層的讀者,被稱為一部農民版的《傅雷家書》。這些家書以親情為亮點,充分展現了侯永祿一家父嚴母惠、子孝女賢、婿順媳淑、家和萬事興的精神風貌,深刻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巨大魅力和深遠影響。
《農民家書》真實記錄了從上世紀60年代到本世紀初40年來的歷史,每封信無不打著時代的烙印。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1966年到1976年的家書中,信的正文上方一般都有“毛主席語錄”、“最高指示”的字樣。例如,1970年12月20日,俊傑、引玲在給父母親的信里首先把“最高指示”放在開頭:“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這種體例,正是那個特殊年代裡個人崇拜的真實寫照。1999年12月7日,侯永祿在給兒子豐勝、兒媳李萍的一封信里寫道:“咱村上今年的農林特產稅徵收得很緊,還有以物頂稅的行為,引起民眾強烈不滿,降低了黨在民眾中的威信。不過催收人員對咱們家還是尊重的,沒有越軌的言行,我想是你的軍裝相片的作用吧!”這段話,客觀地記錄了上世紀末國家沒有免除農業稅之前,一些地區向農民強徵稅收的具體情況。
《農民家書》生動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侯永祿的幾個兒子也大學畢業參加了工作,全家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89年春節,6個子女籌錢為父母以1741元的價格買了一台“長風”牌14吋彩色電視機。5月,老兩口第一次坐上了飛機。8月,兩人又去北京旅遊。2001年1月27日,侯永祿老家安上了電話,隨後又安裝了暖氣爐。2004年4月3日,他在給豐勝、李萍的信中說:“很多當父母的人都很羨慕咱家的情況。豐勝在信上寫的《快樂歌》、《養生歌》、《養生百子銘》、《養生一字訣》,不少人不但看,有人還抄下回家念。”我們可喜地看到,幾十年過去了,這時的中國農村的老人,也已經開始注意“養生”了,這與上世紀70年代“吃的是紅薯、黑饅頭、蘿蔔菜”的窮苦生活實在有天壤之別。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侯永祿的6個孩子中,起初皆為普普通通的農家子弟。後來,引玲通過招工,勝天通過招工函授學習,豐勝通過參軍、參加高考,萬勝、爭勝通過參加高考,陸續跳出了“農門”,成了具有“商品糧戶口”的“城裡人”,並且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顯著的成績。筆者聯繫到現為電影導演的侯永祿的長孫侯亮,從他那裡得知:侯永祿的9個孫輩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者4人,大學本科學歷者5人。“知識改變命運”。也許,侯永祿一家人的生活經歷,能給我們提供一個中國廣大農民改變自己命運的啟示。
《農民家書》是一個普通農民和他的子女們的往來信件選編,《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摘編。從內心講,我實在不能斷定它們之間有沒有可比性,更不能準確判斷它們各自的社會價值。然而,我要告訴大家,要了解中國40多年來的真實歷史,要揚起自己青春理想的風帆,要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要滋潤關愛親人的美好心靈……請認真地讀一讀這部充滿真情實感的《農民家書》吧!
6、《泥土中刨出來的明珠》
從侯永祿的信中,我還找到這樣一段話:“我……覺得平時的積累素材非常重要。……我的意思是指今後你們都要記日記,特別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時間、過程要記準。因為我總覺得你們中要出大有作為的人,所以來往信件必須妥善保存,千萬不要被‘文革’嚇壞了人,抹殺了歷史,毀壞了文化。寫《家史》不是我一個人所能完成的,將來必須你繼續寫下去!”可以看出,侯家的寫作和資料留存,並不是無意、偶然的,而是有著非常明確的歷史責任意識。陝西秦地,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文化之根,深藏民間。一脈斯文,至今不絕。誕生過《史記》的土地上,如今誕生了農民自己撰寫的史詩性作品,也許並非偶然。這是民間力量第一次有意識的史詩性寫作,意義非凡。
7、為“大峰”找到一本好書
在“花山”發現了這本《農民家書》就想起了“大峰”。農民家書》是陝西一家人從1966年到2005年的通信集。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的封底說“農民版《傅雷家書》 真實見證中國農村五十年巨大變遷。”當時,我猶豫了一下,沒有給他買。回到辦公室想:還是給他淘到手,他不看我看看也好。我回到家,餐後,腐敗地吃了一枚蘋果,就躺在床上看書。寫的真好,父愛如山。他家的孩子侯豐勝幾乎和我一年入的伍,都是坦克部隊,他進了機關,我進了師醫院手術室。入黨也是一年。他的書信里所表達的思想也是我有時想的,很真,很純……
8、《農民家書》的特點
侯永祿是陝西省合陽縣路井鎮路一村五組農民,1931年出生,2005年去世。他一生中與兒孫們的來往家書達2000多封。《農民家書》收錄了其中的500多封,總計52萬餘字。侯永祿以一個農民純樸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著他的6個兒女和9個孫輩,堪稱農民版的《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單向道”,只有傅雷給兒子的信,沒有兒子給傅雷的信。《農民家書》則不同,他是“雙向道”的,不僅有侯永祿給兒孫們的信,也有兒孫們給侯永祿的信。《農民家書》除具有及其珍貴的原始資料的寶貴价值外,還具有許多獨到的特點。看完後感觸頗深。
如果給現在的孩子們說,二十世紀六十、七十年代農村的生活是如何艱苦,物質是多么匱乏,勞動強度是多么大,別說是城市的孩子,就是農村的孩子也不一定相信,會認為是“天方夜譚”。如果讓現在的孩子們看看《農民家書》,他們肯定是會改變看法的。通過書中許許多多的“憶苦”,會使孩子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產生出強大的學習動力。
侯永祿有4個兒子,1977年恢復高考後都先後在5年時間內考上了大學,現在都是高級知識分子。1977年到1982年期間,高考錄取率只有4%左右。在如此低的錄取率下,一個農民的4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在當時的農村引起了極大的震動。這與侯永祿獨特地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是密不可分的。侯永祿在家書中給兒孫們以諄諄教導,要他們在政治上積極進步,尊重領導,團結同志,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在工作上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不能有一點差錯;在生活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永葆勞動人民的本色,自覺抵禦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
對孫子的教育,侯永祿摒棄“隔輩親”的舊習俗,嚴格要求。他從不溺愛嬌慣孫子。他的9個孫子外孫全部考上了大學或名牌大學,其中3個孫子已研究生畢業。在書中,也可以看到侯永祿教育孫子的方法,比如對孫子進行學前教育,讓孫子背誦他親自編寫的兒歌等等。
他教導兒女們熱愛國家熱愛人民,堅信黨的領導,要看到我黨的絕大數幹部是好的,是為人民服務的。讓兒女們不要計較個人得失,多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找對象時主要看對方的人品,而不是看對方的家庭地位、父母的官職大小,對對方要“以誠相待,決不哄人”。
通過《農民家書》,可以看到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農村和城市發生的巨大變化。可以看到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如何在新中國一步步地變成興旺幸福的大家庭。可以感受到家庭成員之間濃濃的親情,團結和睦、互相幫助的精神。使得讀者在讀完這本書後認識到:一個家庭的興旺與否,與社會的富強息息相關,又和家庭中的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與付出緊緊相連。
從《農民家書》中可以看出,侯永祿是一個有一定文學修養的農民,他寫的詩歌、春聯、畫的漫畫不僅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而且反映了農民的心聲。其中有反映農民疾苦的,有歌頌黨的富民政策的,等等。另外,家書極具陝西關中地區的語言特色。
在《農民家書》中可以看到,侯永祿的兒女、女婿、媳婦們對老人(父母親)是多么的關心多么的孝敬。1988年,侯永祿的6個兒女先後成家。從1992年起,每個兒女都把自己月收入的10%給父母親,作為父母親的養老金(生活費)。他們爭先恐後地給父母親錢,給父母親買東西,你給100元,我給200元,他給300、500元…。上世紀八十年代,兒女們在自己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共同出資給父母親買了一台高價彩色電視機。2000年元月,兒女們給父母親安裝了電話……兒女們讓父母親游北京、逛西安,浪蘭州,上延安;讓父母親乘飛機,坐臥鋪;讓父母親住新房,吃好的,穿暖的……
通過《農民家書》,讀者感受到的是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父子、父女、爺孫之間的感情因家書而得以升華。可以讓讀者知道,只要有感情,就是平庸無常的小事在親人的眼中也值得紀念。
9. 黃映安部落格:看《農民家書》隨感。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經歷了文革,或感受了文革給我國帶來的災難,看到的改革開放而產生的巨大變化,也可從不同的地方看到其演變的軌跡。文字是記錄歷史的聲音。侯永祿先生不畏其煩,一手拿鋤頭,一手拿鋼筆,精耕細作,育人育苗兩不誤。農民本色,無意成為時代的弄潮兒,還將維持很久,也許是永遠。其精髓是用教育來振興家庭,用親情來維繫家庭,以感恩回報社會。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國家也如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靠的是教育普及,也肩負著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責任。
侯先生與子女的通信內容有點像一部生活百科全書,雞毛蒜皮事也金光閃爍。真實記錄了歷史,力量無窮,源於侯先生對家庭、社會的高度責任感,還有超視距的眼光。看問題,看得遠,看得全,幾人能有?不愧為一位偉大的中國農民。
詩言志。剛看此書,發現侯先生喜歡寫對聯,有思想性,特意標出。他家的供龕的對聯:“信馬列菩薩信仰自由;奔共產奔極樂奔向幸福。”1990年的大門上的對聯:“乘飛機游聖地延安精神不能丟;上大學進漢中勤學傳統要發揚。”“艱苦奮鬥”。東院門上的對聯:“年花甲孫高中青春常在;兒得獎女升級洪福不淺。”“樂在其中”2001年的對聯:“常存好心才能遇難呈祥;多做善事方可逢凶化吉。”從侯先生寫的對聯判斷,他是一位具有藝術天賦的農民。
勤勞、有眼光,懂藝術的農民給世界留下了一本傑作。
10. 《農民家書》:一部家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
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了陝西農民侯永祿的洋洋53萬字的第二部著作《農民家書》(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該書入選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在侯永祿給兒孫的家書里,每封信都充滿了對孩子的教育、關愛、牽掛。《農民家書》是一部家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在我們國家,幾乎所有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一個優良的親職教育至關重要,但有多少家庭能夠以正確的方法教育好孩子呢?許多家庭由於教育方法不恰當,家長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了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致使孩子誤入歧途;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要學會用正確的親職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讀讀《農民家書》。另外,子女們也有必要看看,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感知父母的恩情和“良苦用心”。可以說,該書也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父愛的教子名篇。
《農民家書》中,侯永祿教育孩子主要涉及五個方面:學習、人品(思想)、工作、生活、婚戀。
學 習
(1) “四人幫”粉碎不久,侯永祿就要求孩子好好學習。
1977年元月28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40頁):“萬勝回到家說,他們現在考試是閉卷而不是開卷。我認為這樣做是完全正確的。過去由於‘四人幫’的破壞,把抓教育質量說成是‘智育第一’,這是極端荒謬的。我覺得,今後在教育戰線上國家可能還會有更大更多的變化。” 1977年4月9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42頁):“‘四人幫’被徹底粉碎了,各條戰線都換了面貌。華主席‘在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了1977年的戰鬥任務,指出各條戰線都必須整頓。從最近報紙上、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來看,教育界要反‘四人幫’的所謂‘常規’,恢復‘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教育制度。什麼批判‘智育第一’、‘師道尊嚴’將掃進垃圾堆,努力學習社會主義文化課的高潮一定要到來或者已經到來,課程安排的比以前也更緊,老師的要求也一定更嚴。堂堂的‘反潮流’戰士黃帥已從報紙上不點名的批判了。還有以前曾經是教育戰線上的反潮流‘英雄們’,這回也會得到揭發和批判。我聽說,今後的大學生50%要從高中直接招去。記得鄧小平曾經說過‘送中學生好的直接上大學。’‘文化大革命‘後的大學生水平太低了,只會拿鋤頭,不答卷,對著幹。理論知識、科學技術掌握得寥寥無幾。反動影片《反擊》不知你看了沒有?這部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名叫江濤,但現在批判的就是江濤。韓凌是省委第一書記,也是這個電影中的反面人物走資派。但現在他說的話不但不批判,反而提倡、肯定。韓凌給他的兒子舉過一個頗有意思的例子,他拿了一個大的、好吃的蘋果問兒子,這樣的蘋果市場上多錢一斤?兒子答:’四毛‘。他又拿了一個小的、不好吃的蘋果問。這樣的蘋果多錢呢?’兩毛‘,兒子說。韓凌聽後哈哈大笑說:’同樣都是蘋果,價錢卻不相等,大學生怎么能和工農劃等號?‘這也說明大學生是和工農不能劃等號,有知識的人和知識少的或者沒有知識的人是有差別的。萬勝、爭勝年齡都小,正是學知識、長才幹的時候,他倆現在應該認識到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自覺學習,刻苦學習,廢寢忘食地學習。我想,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是會大有用處的。你說我的看法對嗎?”
(2) 孩子考上大學或在學習上取得了好的成績,侯永祿在高興之餘更多的是鼓勵。
1978年10月24日侯永祿給三兒子侯萬勝的信里寫道(P81頁):“你這次能考上大學,完全是黨的政策好,是鄧小平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帶來的。咱們巷從來就沒有出過大學生,咱們家一次就出了你和你豐勝哥兩個大學生,真是可喜可賀。這也是你們倆十多年如一日,刻苦學習,發奮努力的結果,不僅為咱們家增了光,也為咱們村增了光。村上人見了我都豎起大拇指稱讚,我心裡也是樂滋滋的。希望你們到了新的地方,在新的學習環境中,繼續刻苦學習,奮發圖強,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將來為革命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1980年5月12日侯永祿在給二兒子侯豐勝的信里寫道(P113頁):“5月11日收到你5月5日的來信,接到了光彩奪目的兩張獎狀,全家人非常高興。你既是三好學生,又是先進幹部,怎能不令人自豪呢?畢業考試你得了99分,真好!你今天可能已經走上了講台,進行教學實習。在實習中你應該虛心接受老教師的指導,把他們多年的經驗,運用到你的實踐中去。也應該真誠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只有他們,才能知道你怎樣的講法他們容易聽懂。千萬不要自以為是,而影響教學效果。”1984年7月20日侯永祿在給三兒子侯萬勝的信里寫道(P242頁):“至此,你們弟兄四個已全部拿到了大學文憑,你哥在韓城、你豐勝哥在蘭州、你在延安、爭勝在西安工作,真可謂天南海北,這怎么能不令我和你媽高興呢?晚上,我心情激動,翻來覆去睡不著。便披衣下床,面對夏夜的一彎新月,滿天繁星,思來想去擬了一副對聯,以備春節時使用。其為:四張大學文憑耀眼紅,四子勤奮實難得;兩個學士證書捫心問,二老辛苦沒枉工。”1989年7月26日侯永祿在給二兒子侯豐勝的信里寫道(P365頁):“今早省上公布了高考錄取分數線,理工科為482分。下午,你姐從韓城打來電話,說江暉的總分數496分,超過了分數線14分,真叫人萬分高興。咱家第三代的第一名大學生出現了,為咱家這一代人帶了個好頭。”1990年8月29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396頁):“煒煒寫的水筆字真好!小小年紀,能拿水筆寫字,特別是“天大”兩個字,寫的非常工整真切,真是天大的好事。”1991年12月21日侯永祿在給外孫王江暉的信里寫道(P433頁):“你媽10月下旬到漢中看了你一下,10月31日回到了路井,把你校大學生科技協會舉行第三屆“百科知識”競賽中講給你的獎品給了我,我非常高興,把它珍藏於我的“百寶箱”中。你在這次競賽中獲得了鼓勵獎,真是可喜可賀!證明了你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不但專心學習學校所設的各門功課,而且能夠在課餘時參加百科知識競賽,並且獲了獎。”1993年4月15日給7歲的孫子侯煒的信里寫道(P474頁):“得知你在課堂上說對兩道題,同學們就給你鼓了四次掌,真好!咱們從火車站分手已四十天了,你的進步很快,已經得了兩個一百分,還得了兩個小紅旗,希望你繼續努力,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績!”1993年11月26日侯永祿在給二兒子侯豐勝的信里寫道(490頁):“得知煒煒期中考試算術100,語文99,居全班52名同學之首,得了第一名,令人非常高興。打響了上學的第一炮,在老師和同學中樹立起了第一個好印象,為以後取得優異的成績打下了堅實而良好的基礎。希望煒煒在期末考試中仍取得優異的成績。”1993年12月13日侯永祿在給二兒子侯豐勝的信里寫道(P494頁):“侯煒給我的信,我們看了非常高興。班上的數學競賽,得了120分,獲得第一名,真棒!給我編的繞口令真好。‘一二三四五,虎鹿豬兔鼠。’念起來真有趣!我們有這么聰明伶俐的孫孫,什麼氣,什麼愁全忘的乾乾淨淨。給我編的快板上再添上兩段:在‘期中考試得第一,在他全班冒了尖’後邊再寫‘班裡舉行數學賽,成績百二又領先。還會編寫繞口令,虎鹿豬兔一串串。’”1994年11月22日侯永祿在給大兒子侯勝天的信里寫道(P511頁):“得知這次期中考試,侯亮總分736分,獲得全班第一名,全年級212名學生的第二名,令人非常高興。這是他刻苦學習的必然結果,今後應毫不鬆懈地繼續努力。”1995年元月22日侯永祿在給孫子侯煒的信里寫道(P514頁):“你兩門都得了98分,並且評為三好,領到獎品獎狀,但還覺得沒有得滿分,是給我丟了臉,這種永不自滿的謙虛態度很好,爭取在95年的學習成績中奪得雙百分!”1997年12月24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564頁):“讓人高興的是,侯煒小小的年紀,能在《蘭州晨報》上發表文章,真不簡單!當然這與你倆培養教育得法是分不開的。”1999年元月22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587頁):“聽說侯亮在西安交大當了班長,還給他們學校辦的《大學》期刊寫了一篇稿子,題目叫《冷月無聲》。另外,他們學校舉辦‘抗洪救災徵文比賽’,他得了西安交大校黨委的一等獎,並得了40元的獎金。真了不起!”2000年5月1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606頁):“兩次來信均已收到,特別是侯煒投往報紙上登出的文章,看後令人非常驚奇、高興,心頭久久驚嘆不已。特別是豬八戒的一百七十三代孫,憑老祖宗的聲威來生活的下場,對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教育深刻而有趣!侯煒的學習刻苦認真,讓人非常的高興,將來是會大有作為的,在前進的道路上會創造出輝煌的業績的!”2001年6月12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612頁):“侯煒寫的文章《筆》和《假如會有三天黑暗》寫得真好!腦子怎么就想的曲曲彎彎那么多,真不容易。在目前咱們家這個27人的大家庭中可以名列第一的呀!希望再接再厲,永遠向前!他不但學習方面考試分數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看來對課內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影響,而且會有幫助。”
(3) 侯永祿要求孩子把學習知識貫穿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1981年4月10日侯永祿在給二兒子侯豐勝的信里寫道(P138頁):“來信已經收到。知你在科里主管文化教育及電大班,這個工作也就很好,一上班就能看數學書籍和學英語,又能備課,是你自學的大好機會……你應趁此機會抓緊自學,以便今後有了機會好報考研究生。為了幫助學習,你可買一台攜帶方便的收音機,為了怕影響別人的辦公或學習,可以帶個耳機。你自學需要書和材料,蘭州找不到的話,你可來信,我好代找……更令人可喜的是,你的稿件被採用了,並給了稿費,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為以後投稿打開了通路。”1983年6月26日侯永祿在給二兒子侯豐勝和二兒媳李萍的信里寫道(P216頁):“你倆這次來信,字跡特別恭整,從頭到尾沒有一點潦草,使我內心十分滿意。因為字跡和人的面貌一樣,有人一看字跡好壞,便衡量了你文化程度和學識的多少。”1988年2月6日侯永祿在給二兒子侯豐勝的信里寫道(P319頁):“我在車上睡不著,想著編字謎,編下十幾個。我想咱家春節時開展一項編字謎、猜字謎的活動。我在你的書廚上見有一本《謎語集錦》,你回來時可以給咱帶上。”1989年4月2日侯永祿在給豐勝的的信里寫道(P353頁):“得知煒煒最近在託兒所已經習慣了,令人放心而高興。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有很多好處,能培養孩子的群體生活習慣,提高語言能力,特別是常用的國語,增長孩子的見識。有阿姨們專門教唱,會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等。”1991年12月21日侯永祿在給外孫王江暉的信里寫道(P433頁):“為了練好寫作、提高語文水平,我提議:今後再寄賀年片時可根據當年咱家的實際情況,編上一首詩寫上,或者擬上一副對聯寫上,這要比簡單地寫上兩句祝賀詞困難得多,但意義會更深刻而遠大!你說是嗎?”1993年元月10日侯永祿在給長子侯勝天的信里寫道(P467頁):“我的意思是指今後你們都要記日記,特別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時間、過程要記準。因為我總覺得你們中要出大有作為的人,所以來往信件必須妥善保存,千萬不要被“文革”嚇壞了人,抹殺了歷史,毀壞了文化。寫《家史》不是我一個人所能完成的,將來必須你繼續寫下去!”1996年10月6日侯永祿在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539頁):“煒煒的信寫的很工整,語句通順,應繼續努力保持這種學習態度!祝煒煒學習成績優異!”
4. 侯永祿在家書里,經常給孩子講學習的重要性
1989年10月7日侯永祿給外孫王江暉的信里寫道(P372頁):“得知你擔任FORTRAN語言的課代表,一定是你對此熱愛,並學得好。你有信心拿到英語的單科獎,讓人興奮,我們等著你的好訊息!在大學的學習,和高中不同,不擔心考不上落榜,全靠自覺。有人得過且過,混張文憑,這是害了自己,即使將來分上個好單位,而自己沒有真才實學,拿不動工作,仍受人鄙視,甚至拋棄。只有那些孜孜不倦、如饑似渴地認真學習的人,才真正有出息,才會受到人們的真心尊敬。才會在今後工作中作出優異的貢獻,我們應當向後者學習。現在是一生中最寶貴最關鍵的學習時期,千萬不能錯過。向後年齡一大,記憶力便差了,再則結婚生孩子,家務事千頭萬緒,要集中精力鑽研就太困難了。你二舅發表的一篇論文在教師節的評比活動中獲得了院校級二等獎,得了300元的獎金,最近又要到北京去參加“第六屆世界醫藥信息學處理大會”。他已是第三次赴京開會了。希望你現在好好學習,將來象他那樣,甚至更多的超過他,為人類科學作出更多的貢獻,為祖國為咱家爭得更多更高的榮譽才好!江暉,到大學結交的人漸漸地多了,結交的人也複雜了,認識人很重要,但也很難。俗話說“跟上啥人學啥人”,“近墨者黑”,這話很重要,你應結交的人是怎樣的人,心中要有個數,不要輕易受騙上當。總之以正直為好,以真誠為重。”1994年5月20日侯永祿在給豐勝、李萍、侯煒的信里寫道(P503頁):“煒煒:你爸小時候學習特別好,真的就沒有讓我說過。他們的樊老師曾經給我說:‘你豐勝的學習真好,反應特別快,腦子就像化學的一樣。’那時咱家很窮,連飯也吃不飽,根本就沒買過什麼果品、飲料、玩具等。晚上連油燈也點不起,更用不起電燈。為了多擠時間學習,他天不等明,半夜三更便起身去學校。學校門不得開,他就從學校圍牆下通向澇池的水道里硬鑽進去,獨自一人去教室,拉開電燈認真地學習起來了。他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一直保持到現在,所以才能評上副教授的高級職稱。希望你也能像你爸爸那樣,認真刻苦地學習。”
5、侯永祿在書信里叮囑兒孫,抓緊學習的同時要把身體放在首位。
1994年9月12日給萬勝的信里寫道(P507頁):“我總認為娃正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時期,身體更重要,應放在第一位,怎樣才能有好身體,決不是裹在被子裡能養出好身體的,必須是跑呀、跳呀鍛鍊出來的,奪冠軍的運動員,決不會光是高級營養吃起來了。必須是千錘百鍊,煉出來的。不要怕娃乏、怕娃累,娃乏了自己自然會休息的。”1994年11月22日給勝天的信里寫道(P511頁):“但對侯亮的眼睛,要特別注意保護,看一段時候書,休息幾分鐘,多作眼保健操。”1998年3月27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567頁):“見到了你與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書《中文Word7.0/WPS97使用技巧》,非常高興,速度之快出乎意料。你這種刻苦鑽研的精神,我和你媽都認為至少是咱們家現在的首屈一指的第一人。今後要不要繼續這樣乾,我想首先要把健康第一放在首位!這是至關重要的,好身體是金錢買不到的本錢呀!”1999年12月7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602頁):“聽說期中考試成績,侯煒名列前茅,也很不容易。希望一方面要努力學習,一方面注意身體,健康的身體還是第一。學習知識是無窮無盡無止境的。要刻苦努力學習,但不一定廢寢忘食。”2002年3月24日給豐勝的信里寫道(P629頁):侯煒今年六月就要考高中了,我相信咱家的下一代是很自覺而刻苦學習的。我看咱們年長的要注意的是,刻苦學習的同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生活上不要廢寢忘食,而是休息與學習並重,有了健康的身體,學到的東西才能發揮出作用的。”

獲獎情況

1.《農民家書》榮獲“2011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2012年1月18日《農民日報》在《<農民家書>等入選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作者:程天賜)一文中寫道:
由新聞出版總署發起,媒體推薦,網民參與投票產生的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1月17日在京揭曉,《農民家書》、《我的阿勒泰》等50種圖書上榜,為讀者奉獻一道“春節文化大餐”。最終入選的50種圖書導向正確,內容豐富,品種多樣,語言生動,貼近民眾,有文化、文學、生活科普和少兒四大類圖書,兼顧政治、歷史、軍事、教育、飲食健康等多種題材,能夠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要。
新華社北京2012年1月17日(記者璩靜)在《精心推力作 新春滿書香》一文中寫道:
從題材看,入選圖書既有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值得一提的是,入選圖書《農民家書》由普通農民的一封封真實家書編撰而成,樸實親切、令人感動。
2012年1月18日《光明日報》(記者吳娜)在《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揭曉》一文中寫道:
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今天揭曉,60萬讀者通過網路投票,評選出了50種他們喜愛的圖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農民家書》,由普通農民的一封封樸實親切的家書編撰而成,被稱為農民版的《傅雷家書》。
2.《農民家書》榮獲“2011年全國優秀暢銷書”
2011年12月23日《中國新聞出版網/報》在《回顧·2011,十大暢銷圖書》一文中寫道:
《農民家書》以時間為順序,真實地記錄了從上世紀60年代到本世紀初40年來的歷史歲月,每封信無不打著時代的烙印。全書以“豐勝”為主線,反映了一代農民通過招工、參軍、高考等不同途徑,經過艱苦奮鬥、努力拚搏而融入城市生活、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侯永祿長子侯勝天徒步路過大寨,寫下了這個大家庭的第一封家書。後來兒女相繼參加工作,往來信件逐漸增多。2000年老家安裝電話,通信開始減少。侯永祿去世後,兒女清理遺物,發現幾十年的書信父親一直保存著,總共有千餘封。此書便是這些書信的結集。
致敬理由:曾幾何時,書信是聯繫親情的絲線,一句“見字如面”,溫暖過多少離人的心。如今,電子郵件加快了人們之間聯繫的速度,而書信帶來的溫暖卻成為日漸久遠的回憶。在書信瀕臨消失的今天,侯永祿的《農民家書》讓我們重溫時代記憶,通過本書,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家庭的變遷,更是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變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