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是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社會制度,與社會主義制度有著本質區別,在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方面,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資本主義制度是高度發達商品經濟,商品經濟是以社會分工為基礎,以生產資料和產品屬於不同的生產者為決定條件的,是直接以市場交換為目的的經濟形式。它繼承了以往社會所創造的生產力,並且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本主義制度
  • 外文名:Capitalist system
  • 解釋: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社會制度
  • 性質: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
歷史地位,簡介,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刺激市場的全面競爭,促進科學技術進步,促進人類社會管理的不斷進步,促進社會生產力,相關問題,實物經濟和符號經濟嚴重脫節,導致了金融加速擴張,加劇了階級矛盾,貧富差距加大,基本矛盾,矛盾概述,矛盾表現,矛盾根源,發展特點,簡介,資本更加集中,石油行業成為經濟的壟斷者,西方式的國有經濟,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總體評價,

歷史地位

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和競爭規律,為社會化大生產和廣泛套用科學技術開闢了道路,促使了科學勞動組織和管理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加之剝削形式和調節機制的作用,這些都極大地推 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資產階級適應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要求,推動了勞動方式的變革,開拓了世界市場,不斷進行占有制形式的調整,對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另外,資產階級在政治、法律和意識形態領域也有一定的革命建樹。

簡介

馬克思在他的政治經濟學著作中,對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的歷史地位,一方面進行了徹底地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對它們在歷史上的進步作用也給予了充分的讚譽和肯定。但是,在我國現有的馬克思主義教學和研究中,基本上採取了完全批判的態度,沒有把馬克思的思想全面反映出來,這種態度顯然是不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過程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歷史地位進行再認識。

促進社會分工的發展

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和競爭規律促進生產力迅速發展。市場是商品經濟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條件,因為商品生產者只有通過市場的交換,才能把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才能確定和實現商品的價值,從而確定是否為其生產者帶來物質利益。如果商品賣不出去或只賣出去一部分,商品的價值就不能全部實現或只能實現一部分,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也就不能全部轉化為社會勞動或只能部分地轉化為社會勞動,勞動耗費就得不到全部補償,這樣很容易導致生產者的賠本或破產。
如果商品能夠全部或及時地賣出去,體現在商品中的價值才能全部實現,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才能全部轉化為社會勞動,勞動耗費才能得到全部補償,商品生產者才能發財致富。所以,市場的需求狀況同商品生產者的物質利益和命運密切聯繫在一起,因為只有適合市場需求的商品生產者才能獲利,這樣商品生產者之間必然會為爭奪有利的生產銷售條件展開劇烈的競爭。同時,由於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生產者就必然要使自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縮短。

刺激市場的全面競爭

首先在於,促進了因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展開的良性競爭局面。
再者,由於商品交換的比例是以價值為基礎,而供求關係的變化必然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商品生產者又必然為市場上供不應求的商品展開競爭。
可見,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不論是生產領域還是流通領域,社會經濟到處都是劇烈的競爭,生氣勃勃,蘊含著不斷發展和前進的動力。

促進科學技術進步

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為創造新的生產力和廣泛套用自然力和科學技術開闢了道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前,在社會經濟中占統治地位的是小私有制個體經濟。個體經濟是以生產資料的分散為條件的,它不僅排斥協作和分工,而且排斥對自然的統治和社會生產力的自由發展。只是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小商品生產者兩極分化的基礎上產生出資本主義經濟,又經過資本原始積累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迅速建立和發展起來,這樣,社會生產力便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一方面,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以社會分工的存在和發展為前提的,而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又必然反過來推動社會分工的更大發展。社會分工的發展、擴大,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誌。
另一方面,資本主義在自由競爭時期所經歷的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三個階段,是資本主義勞動生產力發展的基本階段。簡單協作的勞動者協同勞動本身就創造出了新的生產力——集體力。以分工為特點的工場手工業使工具專門化、勞動操作簡單化,不僅有利於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熟練程度和推動勞動工具的改進及革新,而且為機器大工業的出現準備了必要的條件。
機器大工業的發展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使生產過程中利用巨大的能源和動力、廣泛運用科學成就有了可能,從而擴大了人們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促進人類社會管理的不斷進步

資本主義生產適應並促進了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也促進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科學勞動組織和社會管理制度的不斷發展及完善。
社會生產力只有在人與物即勞動力同勞動資料實現有機結合的時候,才能成為現實的生產力,因而社會生產力中必然包括勞動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制度,簡單協作是許多人在不同的但互相聯繫的生產過程中協同勞動的一種勞動組織形式,這種勞動組織形式擴大了勞動的空間範圍和生產的規模,從而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工場手工業是一種由許多單個的局部工人組成的社會生產機構的勞動組織形式,這種勞動組織形式是根據產品的特點和手工勞動的操作程式組成的。機器大工業時期,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中的廣泛套用,勞動者的技巧更加片面化、專業化,生產工具普遍專用化,生產過程更加複雜,各環節的聯繫也更加密切了,這在客觀上就要求建立同這種生產特點相適應的科學的勞動組織。如果勞動組織不符合生產過程的要求,生產力的提高將會遇到阻礙。
可見,機器大工業時期勞動組織已經成為生產力的直接的主要因素,在直接生產過程具有社會結合過程的形態時,不僅需要科學的勞動組織,而且需要對勞動過程進行有效的指揮和管理。馬克思指出:“凡是直接生產過程具有社會結合過程的形態,而不是表現為獨立生產者的孤立勞動的地方,都必然會產生監督勞動和指揮勞動。”[1]馬克思還認為,生產過程需要指揮與管理, 就像戰場上需要將軍的命令和一個樂隊需要指揮一樣,它本身就是一種生產勞動。在現代社會中,資本主義企業積極開展經濟民主化活動,吸收職工參與企業的決策,建立工人參加企業管理的制度,這種勞動組織和管理的變化,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向前發展。

促進社會生產力

資本主義生產制度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必須在生產資料上是一無所有的人,同時又必須是擺脫了一切人身依附關係的自由人,他們作為勞動力商品的出賣者出現在市場上,同以勞動力購買者的身份出現在市場上的資本家一樣,在人格上和在交易活動中都是平等的、自由的買賣關係。儘管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資本對勞動的需求相對甚至絕對減少,但平等、自由的買賣關係卻依然保持著。人們在這裡不能不承認,勞動者作為生產力中的人的因素,在資本主義剝削下,同奴隸制、封建制相比,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獲得解放了。另外,在勞動力商品的價值中,除了勞動者及其家屬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以外,還包括為適應資本主義生產的需要,勞動者應受的教育和專業訓練的費用。這種教育和訓練的費用無論怎樣受到削減,但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生產中日益廣泛地被使用,它總是呈不斷增加的趨勢,這種狀況同以往剝削制度下勞動者只是被強迫地從事笨重的體力勞動相比,是前進了一大步。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所固有的微觀經濟和巨觀經濟的調節機制對社會生產的促進作用。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運行過程中,價值規律始終充當著調節經濟的角色,資本家從追求更多的剩餘價值出發,都在爭取較好的生產和銷售條件。這樣一來,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不僅使資本主義經濟各部門的主要比例關係在大體保持平衡的狀態下運動和向前發展,而且推動了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同時,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的不斷發展中,社會生產有計畫地發展不僅有客觀的要求,而且科學技術的進步又為實行計畫化提供了可能性條件。半個多世紀以前,列寧就曾經認為,龐大的壟斷組織能夠估量到國內乃至世界生產和銷售的情況來組織生產活動,現在大多數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都在制訂並實行著經濟計畫。另外,經濟危機除了確是資本主義矛盾尖銳的表現外,它還強制性地緩和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著比例關係失調和不平衡的問題,這就為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和經濟的更加繁榮創造了條件。
總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由於其固有的內在的各種條件的作用,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生產力極其迅速地向前發展,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2 ]世界進入二十世紀以後,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生產力遠遠超過了馬克思一百多年以前所估計的狀況。

相關問題

實物經濟和符號經濟嚴重脫節

為了緩解生產不斷擴大與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戰後西方已開發國家普遍採取金融自由化政策,大大刺激了金融投機活動。大量資本從實物生產和貿易領域轉向金融和房地產投機場所,導致有價證券、存款貸款、外匯等無實物載體的虛擬資本劇增。1980—1997年底,世界股票市場上的資本額增加了1388%,而同期西方已開發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僅增加了60%。90年代中期美國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年均增長超過20%,而其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只有3%左右。國際資本市場每天的外匯交易額高達2萬億美元,但其中用於生產的僅有10%。金融資本高度虛擬化,日益演化為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符號經濟系統。

導致了金融加速擴張

這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應當說,金融自由化的苦心沒有白費,金融擴張以及經濟泡沫化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掩蓋了生產過剩的矛盾,但是又在更大的時空範圍製造了新的矛盾。表面的繁榮與過度消費是建立在西方所謂“信用”以及第三世界大量的廉價商品向西方已開發國家的集中與轉移基礎上的。金融擴張使西方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透支經濟”,沒有實物經濟支撐的“透支經濟”遲早會發生信用危機,威脅到整個經濟的發展。

加劇了階級矛盾

資本主義無論怎樣變化,資本家階級的本性都不會改變。他們擁有巨額資本,無償占有和共同瓜分勞動者的剩餘勞動,仍然是名符其實的剝削者。與過去相比,家庭式資本和個人資本家控制企業的方式有所變化,其中有些不再直接管理企業,而是採取控制股權和僱人管理企業的方法,由直接控制改為間接控制。經理資本家的人數和作用增大,但是家庭資本和個人資本家的作用並未消失。他們憑藉巨額資本和廣泛的社會聯繫,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繼續起著“大吸血鬼”的作用。不參加實際生產過程的資本家,則利用手中的巨額資本,從事證券投機活動,成為純粹的食利者和“真正的社會寄生蟲”。
與戰前相比,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工人階級隊伍也發生了變化:體力勞動者減少,腦力勞動者增加,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藍領、白領的消長。白領的收入確比藍領高些,但也僅能達到維持小康生活的水平,其實並不富有,而且隨時面臨被解僱的威脅。一旦被解僱,生活同樣會陷入困境。當然,其中也有極少數人擔任了總經理、技術總監和主管之類的高級職務,收入豐厚,並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但是這些白領已經不再是普通的白領,而是變成了資產階級及其代理人。這個極少數怎么能夠代表那個絕大多數呢?對絕大多數工人來說,不管領子的顏色發生怎樣的變化,都改變不了他們僱傭勞動的階級地位。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早就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點,恰恰在於它把各種不同的勞動,因而也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或者說,把以腦力勞動為主或者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各種勞動分離開來,分配給不同的人。但是,這一點並不妨礙物質產品是所有這些人的共同勞動的產品,或者說,並不妨礙他們的共同勞動的產品體現在物質財富中;另一方面,這一分離也絲毫不妨礙:這些人中的每一個人對資本的關係是僱傭勞動者的關係,是在這個特定意義上的生產工人的關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冊第444頁)

貧富差距加大

人們看到,隨著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隨著資本主義的新發展,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在美國,1980年時,大公司經理資本家的收入相當於普通員工的40倍,而今已上升到400多倍。1973—1993年,全國工人的實際工資以年均0.7%的速度下降。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億萬富翁的數目卻一路上升。據《福布斯》雜誌預測,在下一個美國富豪的排行榜上,400箇中將有250個是億萬富豪。面對這樣的現實,即使是美國的《1999年總統報告》,也不得不承認:“競爭性的市場力量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造成的工資分配日益不平等,致使某些人發現,即使努力工作,仍然難以養家餬口”。目前,沒有財產的家庭占40%以上,許多家庭的負債超過微薄的資產,約有20%的人生活在全國貧困線以下,2000多萬人缺乏足夠的食物,200多萬人露宿街頭。500個城市中,每6個人中就有1個貧困者。死亡人口中,有一半死於貧困。當年的紐約州州長馬里奧·庫奧莫哀嘆道:與其如里根總統所說美國是“山頂上一座輝煌的城市”,毋寧說美國存在著“雙城”,一個富人的美國,一個窮人的美國。

基本矛盾

矛盾概述

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對生產力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的 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也在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把從前個人的生產資料變為社會化的,即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生產本身也從一系列的個人行動變成一系列的社會行動,產品從個人的產品變成社會的產品。但是,這些社會化的生產資料和產品卻不是歸那些真正使用生產資料生產這些產品的勞動者所共有,而是歸資本家所有。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產生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矛盾和衝突的根源。

矛盾表現

這個基本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僱傭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馬克思通過剩餘價值的發現證明,僱傭工人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大大超過資本家購買勞動力所支付的價值,兩者的差額就是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剩餘價值。在資本的競爭中,剩餘價值轉化為平均利潤,不僅產業資本家,而且商業資本家借貸資本家都參加了剩餘價值的瓜分。在資本主義社會地租也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工人階級創造的剩餘價值是整個資本家階級發財致富的源泉,是資本積累擴大再生產的源泉。獲取剩餘價值或追求利潤,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是資本家進行生產和從事各種活動的唯一目的和動機。
一切提高生產力的手段,同時都是生產相對剩餘價值(即縮短再生產工人勞動力價值的時間,相對延長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的手段。機器的改進使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受到排擠,形成一支產業後備軍。這支後備軍是工人階級對資本家進行鬥爭的絆腳石,是資本家把工資抑制在合乎其需要的低水平上的調節器。機器的改進,科學技術成果的套用,本來是增加社會財富、縮短勞動時間的有力手段,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卻變成了提高勞動強度、增加失業人口、使無產階級陷於貧困的手段。所以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無產階級創造的社會財富越多,它自身受剝削的程度也越深。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一切提高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方法都是靠犧牲工人個人來實現的,不管工人的報酬高低如何,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是工人貧困的積累。

矛盾根源

整個資本主義的矛盾,歸根結底,是社會化生產和資本主義所有制存在的固有矛盾無法解決所致。大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資本家之間的鬥爭具有普遍性和空前激烈性。資本家為了占有更多的剩餘價值,同時也在競爭規律的支配下,竭力套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不斷改進機器,加強自己企業中社會化生產所具有的組織性,其結果是不斷加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資本主義大工業巨大的擴張遇到了資本主義占有所造成的市場相對狹小的限制,社會化生產所必需的客觀比例遇到了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衝突便成為不可避免。1825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周期性地爆發,就是這種衝突的突出表現。在危機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部機構在自己創造的生產力的壓力下失靈了。
周期性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性質。生產力的這種反抗,迫使資本家階級不得不在資本關係內部可能的限度內,部分地承認生產力的社會性質。由資本集中而產生的股份公司、壟斷組織以及國家占有就是這種趨勢的表現。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它的最高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即帝國主義)。但是,無論轉化為股份公司和壟斷組織,還是轉化為國家財產,都沒有消除資本的屬性。資產階級國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君主立憲制也好,議會共和制也好,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的機器,理想的總資本家。而工人仍然是僱傭勞動者、無產者。資本關係並沒有被消滅,反而被推到了頂點。
因此要真正解決資本主義的矛盾和衝突,真正在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必須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

發展特點

簡介

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努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暫時緩解了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對生產力發展的制約,但是這個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如果從更總體評價廣闊的歷史視野來看,資本主義世界呈現出以下的發展趨勢。其具體表現是:

資本更加集中

美國擁有10億美元以上資本的大工業公司,由1955年的22家發展到1992年的316家;擁有100億美元以上資本的特大公司,由1970年的2家發展到1992年的49家,分別增長了13.4倍和23.5倍。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擁有的資本在整個工業資產中所占比例,從1960年的23%增加到1990年的71.2%。30%的公司占據了製造業全部增加值的80%。由於資產增加,利潤大幅度增長。美國擁有10億美元以上資本的大公司所獲淨利潤在所有公司利潤中所占比例,從1960年的38%上升到1990年的73.2%。100家公司的利潤,超過了37萬家公司淨利潤的總和。英國、德國和日本擁有10億美元以上的大工業公司,由1965年的1家,發展為1991年的191家;擁有100億美元的特大工業公司,由1970年的1家發展為1991年的56家,分別增長了190倍和55倍。日本占0.9%的公司控制了86%的資本,德國109家大公司控制了64.7%的資本,英國42家公司中的3家最大公司控制了42.2%的資本。
在全世界最大的500家銀行中,美國銀行從1970年的185家減少為1980年的96家,存款卻從2960億美元上升為1.33萬億美元。10家最大商業銀行的存款,在整個銀行存款中所占比例,從1950年的15.5%上升為1982年的39%。日本5家商業銀行集中了全國存款的2/3,英國4家商業銀行則集中了全國存款的90%以上。少數壟斷寡頭牢牢控制著經濟命脈。美國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三大公司控制著美國汽車產量的90%,豐田、日產和本田控制著日本汽車產量的3/4,德國戴姆勒—賓士、大眾和阿佩爾公司控制著德國汽車產量的3/4。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電話電報公司等壟斷集團大量兼併企業,資本擴張了幾百倍。原有的一些大財閥也不甘寂寞。

石油行業成為經濟的壟斷者

洛克菲勒集團從石油行業伸展到軍火、電子、化學、原子能、機器製造業及運輸業;
摩根集團從鋼鐵工業擴張到石油、電子、汽車、原子能等行業;由製造軍火起家的三菱集團向銀行、保險、重工、化工、石油行業發展。一些家族式大資本家與大銀行、大財團相互持股,轉化為資本更加雄厚的壟斷財團,不僅壟斷生產,而且壟斷原料、設計、銷售網等各個環節。
在分工和協作更加細密,生產、流通和交換連成一體,而且科研、文化教育、第三產業也廣泛社會化的今天,生產資料的這種高度私人占有,無疑對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構成了嚴重阻礙。 所有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問題在於如何看待資本主義國有經濟的發展。

西方式的國有經濟

不錯,戰後幾乎所有的西方已開發國家都建立了國有經濟,其產值曾經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0%。但是,只要我們稍加留心,就可以發現,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國有經濟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電力、交通運輸、港口、郵電等部門。這些部門投資大、回收期長、利潤率低,單個資本家不願投資,但又是所有資本家增殖資本所必需的基礎設施。
於是,資產階級國家跑出來,充當起協調者的角色。它在這些部門投資,其實是代表了資本家的總體利益。另一類是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部門。這些部門由於技術落後,出現巨額虧損。部分資本家承擔不起這份虧損,而這份虧損引發的社會問題又要嚴重危及所有資本家的利益,那就只好由所有資本家共同承擔。於是,國家代表所有資本家把它收歸國有。

資本主義殖民體系

兩極世界理論分階段地回顧了外部壓力與資本主義內部社會形態變革的過程,將資本主義分為土地侵占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土地貢稅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和原料市場資本主義殖民體系三個發展階段。英國崛起到19世紀中葉是土地侵占殖民階段,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類似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的以侵占土地為目的的奴隸制;19世紀中葉到二戰結束是土地貢稅殖民階段,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期是土地貢稅殖民的第一環節,19世紀末期到二戰結束是土地貢稅殖民的第二環節,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類似於封建社會時期的以獲取基於一定土地上生存的人民上繳的貢稅為目的的農奴制;二戰後到21世紀上半葉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二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的第一環節,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上半葉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的第二環節,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以獲取基於國際不平等分工的原料和市場為目的的經濟殖民形態。

總體評價

綜上所述,對於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全面、正確、科學地認識和評價,是學習和利用資本主義的基礎。我們主張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比較上,應該把共性和個性結合起來,在二者交替的關係上應該把變革的意義和繼承性結合起來,這樣,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才不容含混,同時也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的相同之處。社會主義除了必須和應該否定的資本主義的方面以外,也還存在有繼承資本主義的方面,因此,吸收和借鑑資本主義有用的東西來發展社會主義,就成為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