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十子

清十詩人的並稱。《清史稿·文苑·尤侗傳》:“曹禾,字頌嘉,江陰人。……與田雯、宋犖、汪懋麟、顏光敏、王又旦、謝重輝、曹貞吉、丁澎、葉封齊名,稱詩中十子。”又稱“金台十子”。“十子”曾在北京以詩詞唱和,為世注目;作品多抒寫個從生活,清淡閒適。詩風又各有特點,而以曹貞吉有名。其詩後學蘇軾、陸游,以七古為好,悲歌慷慨,名重一時。余者,曹禾詩多感慨之篇,田雯詩平易近理,顏光敏以近體見稱,丁澎多為七律,王又旦詩才清麗,別具品格。宋犖、汪懋麟也有佳作傳誦。“十子”中,謝重輝、葉封文學影響不大。王士禛編有《十子詩略》傳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詩中十子
  • 出生日期:清代
  • 職業:詩人
主要人物,生平及文學成就,

主要人物

曹禾、田雯、宋犖、汪懋麟、顏光敏、王又旦、謝重輝、曹貞吉、丁澎、吉封。

生平及文學成就

1.曹禾,於康熙三年(1664年)中癸巳科三甲進士,歷官內閣中書。康熙十八年(1679年)應試博學宏詞,獲二等,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國子監祭酒。因事罷歸。曹禾喜縱酒,酷愛圍棋,工詩文,與顏光敏田雯宋犖等稱“詩中十子”,著有《未庵初集》、《峨嵋集》等。
2.田雯,(1635—1704),清初大臣,詩人。字紫綸,一字子綸,亦字綸霞,號漪亭,自號山姜子,晚號蒙齋。山東德州人,田緒宗之子。康熙三年(1664)殿試二甲第四名進士。授中書舍人,十九年(1680)提督江南學政,二十六年(1687)為江蘇巡撫,三十八年(1699)奉旨督修淮安高安堰河工。以病辭職歸里。詩與王士禛施閏章同具盛名。著有《山姜詩選》、《古歡堂集》、《古歡堂集》、《黔書》、《長河志籍考》等。田雯天資聰穎,博覽群書,工詩善文,自成一家,與文學大家王士禛、施閏章等人同享盛名。一生著述甚豐,有《古歡堂集》36卷、《長河志籍考》10卷、《黔書》2卷、《黔苗蠻記》1卷、《蒙齋年譜》4卷、《幼學編》4卷、《詩傳全體備義》等行於世。
3.宋犖,(1634~1713)字牧仲,號漫堂、西陂、綿津山人,晚號西陂老人、西陂放鴨翁。漢族,河南商丘人。商丘雪苑六子之一,著名詩人,書畫家、文物收藏家和鑑賞家。順治四年(1647),應詔以大臣子列侍衛。逾年考試,銓通判。康熙三年(1664),授黃州通判,累擢江蘇巡撫,官至吏部尚書。康熙帝譽為“清廉為天下巡撫第一”。宋犖著作有《西陂類稿》50卷、《漫堂說詩》及《江左十五子詩選》等。宋犖與王士禛有交往、“性嗜古,精鑑賞”,在慈仁寺所購得《十六國春秋》殘本。清代邵長蘅曾選王士禎與宋犖詩為《王、宋二家集》。宋詩不及王詩的超逸,而清剛雋上,亦自可觀。其詩多贈答、題畫、詠物、記游之作。其中如《盤山詩》、《黃山松石歌寄金仁叔將軍兼索子湘和》、《烏江》、《石盆峪龍潭歌》、《椰子》等詩,含蓄醞藉,標格雋上,頗見特色。宋犖有論詩著作《漫堂說詩》,他論詩主張尊杜甫,認為韓愈蘇軾黃庭堅陸游元好問都是學杜而成家的。但他對蘇軾“彌覺神契”(《漫堂說詩》)。他和王士禎是好友,但論詩主張有異。論者認為他是清代學宋詩派中的重要詩人,比他晚生10餘年的查慎行則為學宋詩派中成就最高的詩人。宋犖善畫水墨蘭竹, 疏遠絕倫。同時亦擅長山水畫。
4.汪懋麟,[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甪,號蛟門,江蘇江都人。生於明思宗崇禎十三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歲。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因徐乾學薦,以刑部主事入史館充纂修官,與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罷歸,杜門謝賓客,晝治經,夜讀史,日事研究,銳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與汪楫同里同有詩名,時稱“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閣集二十六卷,《清史列傳》行於世。
5.顏光敏,官員、詩人、書法家,康熙六年進士,由中書舍人累遷吏部郎中,充《一統志》纂修官。書法擅名一時,尤工詩,為金台十子之一,顏回之六十七世孫,與其兄顏光猷、弟顏光斅(xiào)系同胞三兄弟。明末河間知府顏胤紹之孫,清廩生顏伯璟之子,曲阜城西北龍灣村(今顏家河口)人。後遷居曲阜城內天官第街。“曲阜三顏”均為清康熙年間進士。“顏氏一母三進士”曾在曲阜傳為佳話。著有《樂圃集》、《未信編》、《舊雨堂集》、《南行日記》。
6.王又旦(1636-1687),字幼華,號黃湄,明郃陽(今陝西省合陽)縣百良鄉百良村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進士,由潛江知縣歷官戶科給事中,戶部都給事。擅詩,善絺章繪句,文採風流,官聲詩名並重,時與詩壇領袖王士禛並稱“二王”。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康熙七年(1668年)起任湖廣潛江知縣6年。當潛江正值兵災水患之後,力革除弊政,招集流亡,獎勵農桑,變亂為治。潛江居漢水下游,常因決堤成災,其除率眾修堤外,又建議上級改各縣聯合修堤為分縣劃段管修,以防敷衍推諉,使湖北免除漢水之患20餘載。同時於潛江建立“傳經書院”和“說詩台”,培育人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病卒,終年僅51歲,葬於郃陽縣百良村南。著有《河渠》、《黃湄詩選》、《黃湄集》(10卷)等傳世。
7.謝重輝(1639-1711),字方山,又字千仞,號匏齋,又號杏村,山東德州人,清初康熙朝著名詩人,是清初山左詩壇的一位重要作家,他與田雯並駕齊驅,位列“金台十子”,還是王士禎神韻說的唱和者,以具體的詩歌創作踐行了神韻理論,推動了神韻詩學觀的發展。謝重輝以蔭起家,為官京里期間與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如顧炎武、王士禎、顏光敏、孔尚任等有過密切的交往,文學交遊活動十分豐富。在文學創作上,謝重輝著有《杏村詩集》七卷,語言真朴、意境高淡,名重當世,占據山左詩壇重要一席。
8.曹貞吉(1634~1698) 清代著名詩詞家。字升六,又字升階、迪清,號實庵,安丘縣城東關(今屬山東省)人。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進士,官至禮部郎中,以疾辭湖廣學政,歸里卒。嗜書,工詩文,與嘉善詩人曹爾堪並稱為“南北二曹”,詞尤有名,被譽為清初詞壇上“最為大雅”的詞家。
曹貞吉工詞,以南宋為宗。論詞與朱彝尊旨趣相近。集中詠物詞特多,有意學張炎、周密、史達祖諸家。如〔水龍吟〕《白蓮》、〔解語花〕《詠水仙同家弟作》、〔南浦〕《春水用玉田詞韻》、〔留客住〕《鷓鴣》、〔水龍吟〕《詠柳絮用坡公楊花韻》等首,都頗著名。陳維崧評《白蓮》一首說:“欲呼先生作曹白蓮矣。”抒情、弔古之作,如〔滿江紅〕《德水道中》,極為彭孫遹所讚嘆;〔風流子〕《京口懷古》、《金陵懷古》、《錢塘懷古》諸首,陳維崧以為有“跳蕩恢奇,激揚頓挫”之概。《四庫全書總目》說他的詞“大抵風華掩映,寄託遙深,古調之中,偉以新意”。吳綺選名家詞,推為壓卷張之洞書目答問》中所附“清代著述家姓名略”中,詞家獨以貞吉居首位。《近三百年名家詞選》中錄有曹貞吉詞5首。“小傳”和“集評”解說:《珂雪詞》雄渾蒼茫,,是其本色。而語多奇氣,有不可一世之意。《珂雪詞》在國初諸老中,最為大雅。國朝不乏詞家,四庫獨收珂雪,可見其文章之影響。
曹貞吉詩清新俊逸,近體最工,但被詞名所掩。如《小遊仙詩七首》、《日照道中觀海二首》、《望岱》、《金山四首》、《花朝得家弟過江訊息二首》,都可見其功力與情韻。《清詩別裁集》卷六有其詩3首。詩壇大家王士禛宋犖和著名思想家黃宗羲對其詩亦讚譽有加。
曹貞吉著有《珂雪集》及《二集》各 1卷,《朝天集》、《鴻爪集》、《黃山紀游詩》各1卷,《珂雪詞》2卷,有康熙《安丘曹氏家集》刻本。
9.丁澎(1622~1686)字飛濤,號藥園,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初著名回族詩人。其祖父丁鶴年是明朝(1368~1644)著名詩人。與同鄉吳百朋陸圻、紫紹炳、陳廷會孫治沈謙毛先舒、虞黃吳、張綱孫合稱為“西岸十子”、“西泠十子”。
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官刑部廣東司主事,遇冊立東宮典禮,改調禮部主客司,擔任朝廷禮部主客司職務的期間,經常與信仰伊斯蘭教的各國使節交往,國外的貢使,以紫貂、銀鼠、美玉、犀象等珍品從吏人易其詩以歸。通過與各國使節交流,深入了解了伊斯蘭地區的風土人情,從而對伊斯蘭教以及各派的淵源有了很多了解。在這種基礎上,撰寫了著名的《天方聖教序》和《真教寺碑記》。
順治十四年(1657)奉命典試河南副考官。典試河南時,科場案起,以違犯試場規例被劾,東謫戍奉天靖安(今吉林省洮安縣)5年,生活十分困苦,養牛,與牧人同臥起。塞上苦寒,秋季剛到,山林往往就被雨雪覆蓋,河水封凍,每因此而無水汲,無柴燒,以至幾日不得炊,將生米和著雪水吞咽。在靖安遷居5次,家日貧而詩日富。順治十九年(1662年)始獲歸。
康熙九年(1670)在禮部祠祭司為郎中,升儀制司員外郎。暇日與宋琬施閏章、張譙明、周茂原、嚴沆、趙錦帆、陳祥明唱酬日下,因又稱“燕台七子”。晚年回到家鄉。康熙二十二年(1683)參加了浙江省地方志的修輯工作。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仁和病卒,終年64歲。
著有《天方聖教序》、《真教寺碑記》、《扶荔堂集》、《信美軒詩集》、《藥園集》等傳世。
10.葉封(1624-1687)字井叔,號慕廬,又號退翁,先世浙江嘉善人,後遷居湖北黃陂。家貧,刻苦自學,中清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官登封知縣,有善政。遷西城兵馬司指揮。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儒,與試不第。尋擢工部虞衡司主事。為王澤弘所重。田雯、宋犖、曹禾、王又旦、顏光敏、丁重輝、丁煒、汪懋麟、曹貞吉等皆與唱酬,王士禛評次為十子,又定其集,取其嵩山諸詩序而刻之。以為格高韻古,不減古人晚年,居於武昌樊湖,以漁釣自娛,著書為樂。又工篆隸。著有《慕廬集》、《嵩陽石刻集記》、《嵩游草》並傳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