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淺靜脈炎

血栓性淺靜脈炎是位於人體體表的可視靜脈的急性非化膿性炎症,常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種血管血栓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四肢淺靜脈。血栓與炎症互為因果。本病與感染、外傷、靜脈內長期置管、注射高滲溶液和硬化劑、長期臥床者、術後恢復期患者、血液凝固性增高等因素有關。位於小腿的淺靜脈離心較遠,壁較薄,靜脈曲張嚴重,血栓性淺靜脈炎多見於下肢。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thrombophlebitis
  • 就診科室:心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四肢淺靜脈
  • 常見病因:血流緩慢淤滯,血管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壁彈性降低等
  • 常見症狀:靜脈區呈紅腫索條狀,明顯疼痛和壓痛,局部皮溫升高,低熱,血沉加快,皮肉腫脹,紅熱,觸痛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1.血流緩慢淤滯
肢體活動減少或活動受限,血流緩慢,凝血因子濃度增高,長期臥床,肌力降低,對血管壁支撐力減弱,血管受壓,導致血液回流不暢而誘發。
2.血管壁損傷
機械損傷如長期反覆靜脈穿刺、置管,輸注各種刺激性強的高滲性溶液。
3.血液高凝狀態
手術外傷、燒傷心肌梗死輸血、腫瘤等導致高凝可誘發。
4.血管壁彈性降低
如高齡、吸菸、糖尿病、肥胖、肢體水腫、心衰等也可誘發。

臨床表現

有反覆靜脈穿刺、靜脈內注射藥物、高滲溶液或下肢靜脈曲張病史。病變靜脈區呈紅腫索條狀,明顯疼痛和壓痛,局部皮溫升高。急性炎症消散後,索條狀物硬度增加,皮膚留有色素沉著,一般無全身症狀。反覆發作者稱遊走性血栓性靜脈炎,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以小腿和足部淺靜脈炎多見,發生於大腿和上肢者少見。發作時的表現和一般血栓性淺靜脈炎無明顯的不同。
受病變累及的都是中小淺靜脈,管腔內雖有血栓形成和堵塞,但也不會引起靜脈血液障礙,整個肢體腫脹少見。臨床表現是在肢體或軀幹淺靜脈附近的一個區域內,驟然出現多數散在紅色結節,有疼痛和觸痛並與周圍有炎症的皮膚粘在一起,病變呈線狀,較短,有病變的靜脈段偶爾可長達30厘米左右,病變靜脈觸之堅硬似索狀物,可分批出現,有些部位病變剛出現而其他部位則已消退。本病的特徵是:結節消退快,大多數僅持續7~18天,索狀物逐漸不明顯,最終消失,留下局部棕色色素沉著,結節無化膿、壞死,受累肢體也無水腫形成。全身可出現低熱,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加快等反應,每次結節消退後間歇數周或數年,身體其他部位的淺靜脈又可同樣發作,屢次反覆。長期患病後,遺留的色素沉著和索狀物可布滿全身。
體檢患肢活動受限,病變局部以隆起條索狀或粒狀結節狀靜脈為中心的皮肉腫脹,紅熱,觸痛和觸及質地硬韌的條狀、柱狀、結節狀靜脈腫區。急發期過後,腫脹漸消退,局部呈暗紅色色素沉著,條索、粒狀、結節狀靜脈隆起更明顯,質地更硬,如靜脈曲張引起則呈暗褐色團塊狀隆起區,置導管引起者,拔管時可帶出膿汁。

檢查

1.白細胞計數可達20x109/L,對可疑病人行病理檢查。
2.靜脈造影可見患肢深靜脈血管狹窄或堵塞。
3.超聲檢查示局部靜脈曲張,管徑增寬明顯,管壁不均勻增厚,管壁回聲增強,腔內可見低、等回聲團,探頭加壓管腔不變形,病變區域內無明顯血流信號,皮下組織水腫

診斷

1.有反覆靜脈穿刺,靜脈內注射藥物,高滲溶液或下肢靜脈曲張病史。
2.病變靜脈區呈紅腫索條狀,明顯疼痛和壓痛,局部皮溫升高,急性炎症消散後,索條狀物硬度增加,皮膚留有色素沉著,一般無全身症狀。

治療

1.一般治療
(1)以預防為主,病後及術後儘早進行肢體活動。
(2)長期靜脈輸液者應定期更換注射靜脈。
(3)已發生血栓性靜脈炎者,需臥床,抬高肢體30°至疼痛及水腫消失。
2.藥物治療
(1)抗凝治療,局限性淺靜脈炎者一般不需要抗凝治療,廣泛或進行性淺靜脈炎及深靜脈血栓應給予抗凝治療。
(2)疼痛嚴重者,給予止痛劑治療。
(3)有炎症者可給予抗生素治療,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應給予大量抗生素治療。
(4)中藥治療。
3.局部治療
(1)給予局部熱敷、熱療等治療。
(2)慢性靜脈淤滯引起水腫者可穿彈性襪。
4.手術治療
(1)發生肺栓塞危險者可行近端靜脈結紮。
(2)出現肢體壞疽者需行截肢(趾)手術。
(3)四肢有殘留結節條狀物而時常疼痛者,可以手術切除。

預防

適當保暖。防止創傷,及時治療。患肢鍛鍊。降低血液黏稠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