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溪

芷溪

芷溪位於福建省連城縣南部,東經116.6度,北緯25.3度,玳瑁山系西側,屬東南丘陵丹霞地貌,為其間小盆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芷溪村
  • 地址福建省連城縣南部
  • 東經:116.6度
  • 地形:東南丘陵丹霞地貌
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歷史建制,文化教育,祠居建築,經濟發展,民俗風情,自然風光,歷代先賢,

地理位置

東臨廟前鎮,南接豐圖村與上杭縣蛟洋鄉毗連,西倚上杭縣南陽鎮,北靠新泉鎮,距連城縣城52km,距龍巖市區48km,距廈門200km,319國道、廈蓉(龍長)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並建有互通和服務區,距冠豸山火車站28km,距冠豸山機場48km。

氣候特徵

芷溪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光熱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冷無嚴寒,夏熱無酷暑,四季分明,夏長冬短,春夏濕潤多雨,秋冬少雨乾燥,日氣溫差稍大。年平均氣溫22.3℃,無霜期308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896毫米。

歷史建制

芷溪歷史悠久,因古時村邊溪流兩岸長滿芷草而得名,蕪山崗中心坪曾發現新石器時期和西周時期的陶罐,是第二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南宋以前屬新羅縣、長汀縣,南宋紹興三年置蓮城縣,屬古田鄉表正里。元代、明代汀州升為路、府,芷溪屬連城縣表席里。明清至民國時期,芷溪設保屬連城縣,後為崇新鄉政府駐地。蘇維埃時期,先後設新泉縣、新杭縣、新汀杭縣,芷溪均為區政府駐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連城縣成立,設芷溪鄉,後拆為芷溪、芷民兩鄉。1958年,芷溪設建制鎮,為連城縣5鎮之一。同年改為人民公社,次年撤銷公社劃入新泉公社。1972年,廟前公社成立,設芷溪、芷紅、芷星、芷民、坪頭、芷聯等大隊。1984年9月,廟前公社改設鎮,芷溪、芷紅、芷星、芷民、坪頭、芷聯設為行政村,即目前之建制。一般來講,芷溪包括芷溪、芷紅、芷星、芷民、坪頭、芷聯6個行政村,下轄店背、水井背、華屋、邱坑、草坪、寨上、背園等11個自然村,村落面積約10.8平方公里,共2994戶11930人,主要聚居黃、楊、邱、華四姓客家人,黃、楊兩姓居多。

文化教育

芷溪歷來重視文化教育,過去曾為連城、上杭、長汀一帶的文化中心,據不完全統計,明清至民國時期,出了文進士4人,武進士2人,舉人40多人,秀才數百人,赴法國留學3人,赴日留學2人,黃埔軍校學員5人。孫中山創建中華民國以來,先後有20多人提任廳處級以上官員。明朝中葉創立了首家書院“桃源精舍”,至清朝康乾盛世,陸續創建種石山房、琢玉山房、躡雲山房、北溪草堂、仙高崬書院等多家書院和10多家私塾。二十世紀初,洋人傳教士在救世堂創辦仁智國小。民國初年,創辦作人學堂、崇實學堂、萃新學堂、成美國小和育德學堂5所新式國小。1929年冬,紅四軍又在峻亭公祠和宗旺公祠創辦2所工農子弟學校。1935年整合部分國小創辦正規國小鎮立芷溪國小,1937年建胡文虎校舍。抗日戰爭時期,省立龍溪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曾遷到芷溪辦學。1943年創辦連城縣第二所中學連南中學。建國後先後增加國小4所,後幾經調整,芷溪現有連南中學、芷溪中心國小和多所幼稚園。

祠居建築

宗祠建築芷溪居民重視宗祠建築,緣於客家人慎終追遠、敬祖睦宗的傳統美德。明清以來,芷溪先民先後建了74座古宗祠,139幢古民居,這些規模宏大的明清時期建築,被客家研究人士譽為“客家大宅門”(Hakka's Great Old Mansions )。 這些古建築除一部分是專門作祭祖聯宗用外,其他都是祠居合一的複合型建築,普遍採用客家地區“九廳十八井”結構布局建造,門廬威嚴,庭院舒暢,雕樑畫棟,飛檐翹角,雄偉壯觀,氣勢恢宏,美輪美奐。這些建築設計科學,實用性極強。宗祠門窗眾多、空氣對流較好,加上合理的天井,通風采光良好,熱天不覺悶熱,雨天不潮濕。與此同時,古宗祠在設計上還兼顧了防火與實用。宗祠內有月池、水井,圍牆外水溝環繞,常年有從村外引來的溪水流過。這些設定既利洗滌排污,又利蓄水救火。月池還可種植荷花以供觀賞。芷溪古宗祠祖屋內文化內涵極為豐富。不僅有黃庭堅、何紹基、邱振芳、孟超然、伊秉綬、廖懷清、林則徐等名賢墨寶,而且有眾多朝廷所賜的功德牌匾。這些古建築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黃氏家廟、楊氏家廟、楊輝公祠、集鱣堂、澄川公祠、翠疇公祠、孝友祠、孔懷堂公祠、華岳公祠、隱軒公祠、耀南公祠、峻亭公祠、培蘭堂、餘慶堂、永裕堂、萬斯堂、敦安堂、慎修堂、喬蔭堂、怡慶堂、寶善堂、凝禧堂、樂善堂、紹德堂、躡雲山房和多座大夫第等。
芷溪

經濟發展

芷溪明清時期商業發達,繁榮達到鼎盛。特別是清康熙時期,至潮州的航運開通後,一方面芷溪當地拱橋店、涼棚街、三角坪和十字街等街道興建起來,另一方面外出經商的人也逐漸多起來。芷溪的繁榮使其成為連南一帶的商業中心之一,每月逢五逢十的圩市至今不衰,吸引著方圓幾十里的商客。在外的芷溪商人,多為從事經營木材和紙品,並出現了許多巨商大賈,比較出名的有“兩代三個百萬公”。現今,芷溪的經濟支柱為竹蓆、竹筷加工,原料主要來自莒溪和上杭等地,據統計,有竹蓆加工企業20多家,竹筷加工戶10多家,同時擁有連城縣最大的藤竹木器批發市場。

民俗風情

芷溪的民俗文化也獨具特色。農曆正月有出遊花燈、犁春牛、十番音樂、走古事、漢劇演出等。特別值得稱道的是芷溪花燈,由蘇州引進,迄今已有三百年歷史。芷溪花燈分兩部分,上部分為六角閣樓狀的寶蓋,里外、上下各三層,內層繪花鳥魚蟲等字畫、裝制羅漢古裝人物等,外層裝有牡丹花燈、鳳鸞燈、鰲魚燈;下部分為花燈主體,分里外三環,裝有寶傘紗燈、花壺燈、花籃燈和宮燈或牡丹燈,總共有99盞小燈。點燈用特製琉璃杯裝蒸過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曬精選的燈芯。點上火時,色彩斑斕、美輪美奐,被稱為“紙包火”的奇蹟。每年正月,芷溪按姓氏輪流出燈,花燈由各自房屋抬出,配以蘇州鑼鼓和十番樂隊,走街入巷,前呼後擁,在漆黑的夜晚,形成一道精美的火樹長龍,花團錦簇,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自然風光

芷溪新九景
崬高近仙(仙高崬):仙高崬位於芷溪西南群山間,地僻人蹤遠,崬高仙語近,建有白雲寺,明朝崇禎建書院,同邑名賢多在此講學,更為納涼避暑勝地。
桃源探幽(桃源山):桃源山地處幽境,建有鹿苑寺,寺前有仙泉,為“良田美池桑竹之屬”。芷溪先民曾在此建書院——桃源精舍,為先賢講學讀書佳處。
嶙石飛瀑(狐狸洞):狐狸洞怪石嶙峋,山泉飛瀑,水影清淨,綠樹叢生,芳草環繞,常有小童嬉水其間。
神樟庇蔭(神樹山):神樹山有百年樟樹數十棵,又因供奉洪福公王的安民庵建於此而得景名。樟樹庇蔭方圓之內長年蔥鬱陰涼,清清溪流樹下靜流,曾為芷溪耕牛市場和古戲台,是去往桃源山的起點。現安民庵已修葺一新,庵前亦開闢出一片廣場。
芷水清流(竹坑橋頭):清清芷水,綠樹低垂,浣衣少女,娉婷婀娜。
古寨清風(寨上):寨上為黃姓始祖庚福公開基種茶之地,幽幽古寨,古樹斑駁。
清泉映月(滾隴井):滾隴井天然形成,周圍一帶皆為裸露岩石,月圓之夜,影落深澗,映入井中,頗有“對影成三人”之境。
田原古松(埯坪):埯坪地域寬闊,有八百年古松和百傾良田,此處良田肥沃,松下為埯坪太伯神王,其側建有路亭,曰“兼山亭”,為上山路人和耕作農人休息之所。
金石夕照(金石寨):金石寨為芷溪境內西北方向能見的最高峰,金石寨形似金字塔,落日餘輝斜抹寨頂,偶有彩霞滿天,為觀日落之佳處。

歷代先賢

黃位斗(約1804~1870),男,福建省連城縣芷溪人。少小時,其父督教甚嚴。有一天,黃位斗跟其大哥在家塾院內桂花樹下玩耍,位斗爬樹不上,而他大哥已敏捷地爬到樹梢。父見後,即以竹鞭抽打位斗,而其大哥倒只受到父親輕微責罰。位斗母見此,感到丈夫不公正,甚是疑惑不解,位斗的父親解釋說:“伯雖長,他日繼述吾事必季也!”所以要嚴加管教,方能使其品德、學習逐步納入正軌。不久後,位斗兄弟二人皆考中秀才入縣學學習。這時,位斗的父親教他學習經書,要求甚嚴,不僅必須按照古意熟透經文,而且還要寫出自己對經文內含主旨的理解並加以闡發其哲理。如有不合要求,則立即嚴加斥責,所以位斗對經學鑽研非常認真,頗有獨特見地。清道光九年(1829)中進士,被派往四川任知縣。在任期間,常以父親的訓誨、教導,鼓勵當地士人。四川人民深感其德行,而不捨他離去。如溫江、新寧等縣,在他離任調動時,士民寫了很多詩歌為他餞行,以示懷戀。
致仕歸田後,遇事能明大義,性格柔中有剛,處理問題果敢善斷。當太平天國起義時,長汀、連城一帶,有一些人,借保護行人商旅安全為名,在長汀轄境內的南嶺抽過境稅,若是不給,則唆使黨徒搶劫而去。汀州知府聞悉後,發文地方予以埋伏捕捉,結果捕獲十八人,經審訊供認屬實後,即處決埋於作案地界路旁,以警告其他不義之徒。這種做法,有人議論認為未免過於苛殘,但位斗則認為,對於這些攔路打劫過往行人客商財物的不義之徒,應予以從嚴處理。他說:“除暴所以安良,姑息適以養禍”。
同治九年(1870),位斗病逝於家,時年約66歲。
黃穎成(1877-1955),字佩囊,號栗園,連城縣芷溪人,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自幼聰慧過人,13歲中秀才入縣學深造,時人譽為神童。他精通六藝,尤擅長史學,議論精闢,文章流暢。穎成深受孫中山革命理論的影響,宣統三年(1911)赴省應試時,革命思想不覺形諸筆端,結果試卷被淘汰,後房師知府張某查閱落選試卷中,發現穎成所寫文章,盛加讚賞,而薦於學使,收為秘書。
辛亥革命後歸里,先後任文亨培英國小校長、連城縣立中學教導主任、代校長等職。縣中停辦後,應友人邀請赴廣東南雄任萃英國小校長。回鄉後,任芷溪國小校長和明恥中學、縣立國中、省立連城師範、清流簡易師範等校教師。
穎成品學兼優,言傳身教,對學生健康、校舍安全尤為注意。教學與生活乃至學生一言一行,無不嚴格要求。他秉性慈和,善於誘導,雖少疾言厲色,然師生莫不敬畏。他自編教材,多聯繫實際,繼承“格物致知”,尤重“即知即行”,要求“知行合一”、付諸實踐。授課廣徵博引,深入淺出,見解精闢,語言簡潔形象,表達準確。易於學生理解和掌握重心,提高學習興趣。
民國25年(1936),連城續編縣誌,穎成擔任“山川志”主筆,夙夜以赴,評審嚴核,其認真負責,堪為後人表率。
1955年病卒於家,享年78歲。
黃肇河(1878~1948),字潤軒,福建省連城縣芷溪人,清光緒四年(1878)出生於當地名門望族之家。幼讀詩書,勤奮好學,酷愛書法,光緒二十六年中舉人。民國初年曾任眾議院議員,因目睹北洋政府官場腐敗而辭退回家,並焚毀證件以示決裂,從此居家以書法自娛。由於其知識淵博,尤其是文學素養根基頗深,而名重朋輩之間。民國24年經友人介紹,受聘為中山大學國學教師。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家鄉廟前。他心懷愛國之忱,欲從教育救國入手,培養抵禦外侮、振興國家的人才,而出任芷溪國小校長和縣立中學語文教師等職。
肇河中年時期,書法已聞名鄰縣。其書法臨蘇東坡體,豐潤雄勁,秀逸挺拔,為閩西一代書法名家,各地求書者,絡繹不絕。抗日戰爭時期,為支援抗日前線,肇河與李雲霄等進行書法屏條展出義賣,將所得酬金全部捐獻給國家補助抗日前線軍人給養。抗戰勝利後,閒居在家,經常往來於縣城與豐圖之間,與李雲霄等地方名士詩酒唱酬而怡然自得。民國37年病逝於家,享年71歲。
楊懷祖(1881.2~1978.2),字孝蓀,連城縣芷溪人。幼年受業於同鄉名士黃穎成,13歲中秀才,入縣學為廩生,被稱為神童。懷祖除精通古典文學外,還自學數理,著有《微積分》一書(未付印)。連城縣立中學成立時,任國文教員,兼教數學、物理。同時還在縣教育局兼任初等教育課課長。民國重修縣誌時,懷祖為黃穎成得力助手。他工楷書,字秀麗瀟灑,人多稱善。《連城縣誌》刊印時,石印藍本大半為其手跡。民國32年(1943)5月1日,城關創辦《連城實驗簡報》(1947年改為《連城民報》),懷祖被聘任為編輯。新中國成立時,懷祖已年近花甲,閒居在家。1978年病逝,享年87歲。
黃海(1896-1926年),乳名永煌,號曉滄,又名執中,福建省連城縣芷溪人。民國3年(1914年),僅18歲的黃海與學友傅柏翠等東渡日本留學,就讀於日本東京法政學院。在日本求學期間,先後參加孫中山組織的中華革命黨、中國同盟會、中國國民黨,從事救國救民的革命工作。取得政法學士學位回國後,即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北伐革命軍,任以陳肇英為師長的援閩浙軍補充二團團長。北伐途中軍費奇缺,戰士屢遭斷炊。黃海則以“軍閥不滅,國將不國,何有餘家?”函告家中兄弟將祖父祭田賣出得數千銀元資助軍餉。
民國11年,廣東軍閥陳炯明部叛變,派兵圍攻總統府。孫中山在危急情況下,漏夜突圍脫險。黃海雖然深信孫中山的領導,但國事如此,憤而棄職,回家隱居。民國15年2月,黃海在鬱郁中英年早逝。
黃翼深(1897-1952),字鵬霄,又名黃金養,連城縣芷溪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
民國4年(1915)國小畢業後,考入連城縣立中學讀書。在中學期間,閱歷漸深,對國家的貧窮落後深為憂慮,加上當時社會盛行“教育救國”和“實業救國”的言論影響,認為科學技術落後,是國家積弱的主要原因。所以民國7年中學畢業後,翌年便赴法國留學,在加倫大學攻讀化學。在法國留學期間,與周恩來等人經常往來,切磋學業,探索未來。翼深側重於科技、實業救國之路,潛心學習化學,準備日後為國效力。1925年獲化學博士學位,同年受聘於法國某公司為化學工程師,次年回國。回國後,先在漳州龍溪職業學校任教,後回連城縣任私立明恥中學、連南中學等校校長。任職期間,他身為校長,主持全校校務已十分繁忙,但仍然親自堅持教授化學課。他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基礎理論和實踐,並結合教學實踐創辦日用化工廠,生產肥皂、雪花膏等化工產品。使學生在經過理論學習後,進入生產過程的實際操作,以鞏固和提高理論知識。學生對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十分高興,故學校的學習風氣非常濃厚,大家為掌握知識、掌握生產技能而奮發學習。民國28年抗日戰爭中,由傅柏翠出資,在上杭縣薴園村創辦日用化工廠,翼深為之主持廠務兼總技工師,生產建設牌肥皂及雪花膏,產品銷售閩、粵、贛鄰近省縣。
翼深為人忠厚誠實,不輕易接受別人錢、物,任明恥中學校長時,華僑校董周蔚文擬幫助他在城關建築幾間住房,他堅決謝絕,華僑界人士深為感動。
1949年6月,他參加閩西義勇軍起義,並任臨時行動委員會連城分會崇新鄉支會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他積極投入社會各種活動,做了不少工作。1952年病逝於家。未幾,其家鄉政府接周恩來邀請他到北京去工作的專函,但這時翼深已去世一個多月,民眾為之嘆息不已。
黃永滋(1905-1990年),福建省連城縣芷溪人。自幼賴慈母教督,勤勉力學。5歲人私塾,受儒學薰陶。數年後,轉人本鄉成美高等國小就讀,畢業後赴廈門投考集美師範,經一年預科畢業。後忽患惡疾,臥病半年,乃轉學長汀省立第七中學,4年後畢業,成績冠全校。因信仰三民主義,青年時即加入國民黨。不久,往福州公立法政專校研究政治經濟。民國17年(1928年)國民革命軍入閩,學校停辦,轉人國民黨省黨部舉辦的黨化教育訓練所,一年後畢業,即從事黨務工作。民國17年11月至民國19年8月,任福建省永泰縣國民黨黨務指導委員會常務委員。民國19年9月至民國21年7月,調任霞浦縣國民黨黨務指導委員會常務委員。民國21年8月至民國22年9月任永春縣國民黨黨務指導委員會委員,兼任省立永春中學、私立育賢中學三民主義及國文教員。民國23年5月至民國27年8月,任尤溪縣國民黨黨務指導委員兼任漳州日報社社長。民國28年7月至民國33年8月,任上杭縣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此後以黨工人員從政,擔任福建省社會處第二科科長,主辦人民團體組訓,社會運動及國民義務勞動等業務。民國34年9月任社會處秘書。民國35年9月奉省政府派任建寧縣縣長,至民國38年4月12日交卸。
建寧縣解放後,他經寧化回連城芷溪。1950年暮春,前往廣東興寧,旋即轉往潮州。是年臘月經由廣州到香港。初賃居九龍木屋區,1951年3月以經濟無法維持,乃遷居調景嶺難民營,貧病交加,痛苦不堪。歲暮由在台同鄉好友張福濱、賴文清保證,向中央黨部以黨工人員身份申請人台。初由台中縣政府主秘宋慶烈介紹擔任泰安國民學校校長一年。1953年2月受省立園林農校校長呂英明之聘,擔任國文教員。3月間,台灣省黨部上官主委招他到省黨部一組工作,負責人事業務。至1961年改調主辦訓練業務,至1970年1月退休。1990年在台病逝。
黃永滋畢生主要從事國民黨黨務工作,積其經驗,編撰成書並多次獲著作獎。主要著作:在福建期間,有《新縣制研究》、《總理遺教概要》、《社會行政概論》,由福建省政府改進出版社印行。在台灣時期,撰寫《地方自治與基層建設》在台北付印,還撰寫《宏揚孝道與復興文化》、《談當前青年的修養問題》等論文。閱覽《連城縣誌》後,有感於鄉梓掌故,寫成《憶我故鄉》一文和大量的掌故小品文章。
黃永滋一生尊從儒學,在建寧縣縣長任上頗有德政。離職之日,地方人士在孔廟舉行歡送大會,並以勤政愛民、潔己愛民綢嶂相贈。各鄉鄉長及代表等在大雨中徒步送至數里外。
黃際蛟(1906-1988年),字凌雪福建省連城縣芷溪人。出生於一個商人家庭,其父是清代秀才。他從小聰明好學,11歲就能幫助曾祖父寫有關商務往來書信。民國13年(1924年)畢業於連城縣舊制中學。
民國15年,黃際蛟在廣東省普寧縣工作。民國18-22年,他回到福建後,先後在廈門、金門、仙遊、莆田等地國民黨縣黨部工作。次年,調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幹事。在福州期間,他結識了上杭長輩傅柏翠和永定胡肇祥。民國24-26年,在國民黨閩侯縣黨部工作。民國26年,調任國民黨長汀縣黨部書記長。民國29-33年,先後任國民黨福建省黨部組織科長、第八區黨務督導員。民國34-35年,當選為連城縣第一任參議長。民國35年,調任福清縣縣長。同年,被連城縣選為國民黨國大代表,並赴南京參加國大會議選舉總統。民國38年,調任國民黨福建省民政廳秘書,被派往閩南督導團工作。之後去台灣。
黃際蛟在福建工作期間,生活儉樸,樂於助人,待人平易,積極參加抗日活動。他曾帶頭把自家日貨取出焚毀。他關心地方教育事業,通過胡肇祥的關係爭取到在家鄉辦一所胡文虎國小的名額,且幫助解決辦學的各種困難,於民國32年建成胡文虎國小。連南中學籌建時,他出任董事,為連南中學建成付出辛勞。他出任福清縣縣長期間,因地方發生饑荒,他親自到省政府請求撥給救濟糧,並採取措施,防止中間作弊,使救濟糧真正分到災民手中。
黃際蛟以國民黨“國大代表”身份滯留台灣40年。1988年10月在台灣病逝。
楊采衡(1909-1996),乳名佛水,福建省連城縣芷溪人。1929年11月參加紅軍,193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任紅12軍戰士、班長,1931年調閩北組建紅軍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1933年夏,在執行任務中被捕,關押在福州第一監獄。同年11月“福建事變”中獲釋,由中共福州市委派往閩東組織武裝鬥爭,歷任連江紅軍獨立十三游擊隊參謀長、閩東紅軍西南團團長,堅持閩東地區的游擊戰爭。1935年3月,敵軍調集重兵“圍剿”閩東連羅(連江、羅源)蘇區,楊采衡率紅軍西南團骨幹衝出重圍,轉移到閩中山區繼續開展武裝鬥爭,任閩中工農武裝游擊隊第一支隊參謀長,為開闢羅漢里游擊根據地做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爆發後,楊采衡代表中共閩中特委與國民黨地方當局談判,達成共同抗日的協定,閩中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80師獨立大隊,楊采衡任副大隊長。1938年3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泉州事件”,謀殺大隊長劉突軍,又把獨立大隊包圍繳械。面對突發事件,楊采衡臨危不俱,率部與國民黨地方當局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在黨組織和新四軍的營救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迫使對方歸還武器,並率獨立大隊編入新四軍軍部警衛營北上抗日。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軍部教導總隊軍事教員,司令部作戰科副科長,教育科科長,特務團參謀長。皖南事變後,調任二師抗大八分校訓練處處長,二師師部參謀處教育科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東軍區司令部參謀訓練大隊大隊長,華東野戰軍二縱教導團團長,第三野戰軍十兵團司令部參謀處處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南下服務團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漳州軍分區副司令員,華東軍區後勤部訓練處長,南京軍區戰史編輯室抗戰組組長。1962年調國家地質部,歷任地質部辦公廳副主任,水文地質研究所所長,水文局副局長、顧問。離休後,編輯撰寫了大量革命史料,為研究地方黨史提供了可靠資料。1996年因病逝世。
楊成武(1914-2004),又名楊能俊。福建省長汀縣張屋鋪人,祖籍連城縣芷溪背園。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