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春牛

犁春牛

犁春牛,也稱犁牛春,傳統歲時風俗。流傳於福建省連城縣璧洲、新泉、芷溪一帶的“犁春牛”,古時由中原傳入,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主要是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犁春牛”一般在每年的“立春”前後3天舉行。每年“立春”前後,璧洲、新泉、芷溪一帶的村莊都以家或片為單位舉行“犁春牛”活動,具有濃厚的傳統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犁春牛
  • 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 歷史:至今已有五百多年
  • 時間:每年的“立春”前後3天舉行
民俗簡介,犁春牛,

民俗簡介

“犁春牛”隊伍在農舍門前和街市兩邊巡遊,走在隊伍前面的人高舉松明火匝,後面緊跟著舉著吉祥語燈箱的青年;隨後是化了裝的農夫(婦)牽著披紅掛彩的耕牛;耕牛後面跟著戴斗笠、打赤腳的犁手;跟在犁手後面的是挑牛草、送午飯的村姑,以及一群荷鋤、挑谷、扛鐵器的農婦,再後面就是表現歷史典故的人物化裝造型。此外還有反映農村社會風貌的漁翁、樵夫、商人、讀書人以及裝飾華麗的“古事”,最後是鑼鼓隊、十番隊和春牛隊的組織指揮者。
據新泉張氏族譜記載,開基始祖榮興公有兄弟六人,因上祖在戰亂年間得罪皇上,兄弟遭受株連,於南宋末期分散逃難而遷至漳州、寧化、連城等地,榮興公則遷居於新泉村。當時不敢承認自己姓張,傳至第七代,時際太平,才全部恢複姓張。榮興公遷至新泉時,隨身帶了尊“土地伯公”神位,每天伺奉。定居後,他以農為業,帶領家人和兒孫開荒種地。過去從事農業生產,要靠耕牛翻犁土地;還要靠老天恩賜,風調雨順、無蟲無災才能五穀豐登。時逢盛世,全族人恢復張姓,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耕牛健康,四季平安,於是就選擇了一年廿四個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組織“遊春牛”活動。
璧洲犁春牛的畫面璧洲犁春牛的畫面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農事活動的安排,一般從此開始。因此,古時十分重視“立春”這個節令,官府每年都要舉行“迎春”儀式,借“迎春牛”、“鞭春牛”、“遊春牛”和“犁春牛”民俗活動,告誡農民冬閒已過去,農事就此開始,務須辛勤耕作,不誤農時。“犁春牛”活動是用頭戴碩大紅花的犍壯耕牛表演犁田、耙田等各種動作編排而成的。相傳此俗系由中原傳入,至今流傳於連城新泉、芷溪一帶。“立春”時,全村耕牛齊出動,頭戴大紅花,脖系書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牌匾,由牧童提有吉利語的燈籠前導,背後跟著化裝成扶犁人、樵夫、釣魚翁、秀才等各色人物,邊走邊舞。 整個隊伍,由七人的鑼鼓隊開道,二位童男女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吉利燈。牽牛僮牽著用紅綢布扎花絮披頭的健壯耕牛,後接犁田、送飯、釣魚、挑柴、抬農具、讀書、擔牛草、挑穀子及抬松明火等20餘人組成。牽牛僮和犁田者扮丑角,即興表演,伴以“嘿、嘿”的喝牛聲。他們捲袖、赤腳、戴斗笠,男排扎腰,女的系圍裙。觀眾多時還唱山歌,儼然是一幅模擬春耕勞作的熱鬧非凡的春耕圖。 由幾隊犁春牛舞蹈隊組成了大隊遊行隊伍,民眾在家門前用鞭炮迎接,便開始表演,各種農耕的誇張動作,配以鑼鼓、樂曲聲,引得圍觀民眾樂而忘憂,熱門非凡。據傳,裝扮犁春牛的犍牛一年無災無病,依仗耕牛勞作的農民也就豐收有望了。現今犁春牛活動已經變成了民間民眾組織的一種娛樂活動,“犁春牛”活動的組織比較簡單,一般是以房族為主組織,只需具備三個基本條件:有一條健壯的牛;有一付鑼鼓(主要是鑼、鼓、鈸、銅鐘等);有一人為頭組織。組織過程是由發起人(一般是房族中比較喜歡娛樂的中年人)先找同房族中的幾位中青年協商,選誰家的牛,由那些人組成鑼鼓隊,由什麼人扮裝犁田的農民、牽“春牛”的“勾芒神”(當地人稱迎春者)、送飯送草的農婦、書生、漁夫和挑柴的婦女等等。耕牛,一定要選體魄健壯的牛牯。扮迎春者要選最有表演丑角藝術的中青年人。持木犁者也要有一定的表演才能。扮演書生者則選長得英俊的少年、扮農婦者,舊時一般男扮女裝(因封建社會客家閨女不許公開參加社會活動),新中國成立後,實行男女平等,多數選未出嫁的閨女扮裝。扮漁夫者,老中青均可。若本房能參加演出的人數較多,還可選一些扮演郎中、商人和古裝漢戲中的主要人物,如岳飛、關雲長、鐘馗等等。人員確定後,由發起人和參與協商者分頭互相通知扮演者。出遊前到發起人家中或本房祖屋集中化妝。此外,還要安排5-7人準備松火把或火籠(用鐵線織成網狀,用於點松光火,可用人提著的。)活動一般是在“立春”節前後三天的晚上。如果是在農曆臘月底“立春”,則安排“立春”前一天晚上、“立春”當日晚上和年初一、初二晚上進行。出遊前,安排扮演角色的,要各自事先借到合適服裝,集中在指定地點化妝。化妝比較簡單,不象古裝戲上台演出的演員那么認真。此時,鑼鼓隊則由一個打松光火的人引路,先敲鑼打鼓到牛寮將選定出遊的耕牛“請”到化裝地點。出遊的耕牛要用3尺紅布纏在牛角上,牛角之間要紮成一朵紅花。據說,被選出來游的牛,一年都不會生病,所以誰家養的牛都願意選來出遊。出遊時的佇列安排除點松花火者按一定距離安排外,其餘的排列依次是:鑼鼓隊、放鞭炮者(本房長者,用一紅布袋裝香燭、鞭炮)、裝牽牛迎春者(其動作相擬跳神)、耕牛(有套上犁田時鎖鏈等)、犁田的農夫(身穿棕衣,頭戴斗笠,手扶一把木梨,把鐵鑄的犁頭、犁劈拆除,表演犁田的動作)、送飯、送草的農婦、(身穿客家妹子服裝,用紅布扎頭或頭戴涼笠,用一根又薄又軟的竹扁擔挑著)、男女鋤田手(荷著鋤頭,表演鋤田姿勢)、挑谷籮者、看書的書生(身穿長衫,手拿書本)、釣魚的漁夫、“挑柴”的婦女(頭戴涼笠,挑著一擔雜木柴)、郎中(身穿長衫,手提四包中草藥,外面寫“四季平安”四個字)、商人(身穿長衫,手拿算盤賬簿)、古事人物(按古裝戲化妝)、“十番”樂隊或鑼鼓隊(若一房宗親只有一付鑼鼓,則安排在隊伍後邊或隊伍前面均可)。
犁春牛
遊行時,領隊者帶出遊行隊伍先到開基祖祠堂點燭、焚香、燒紙、放鞭炮,先敬老祖宗。然後按事後商定線路週遊全村。新泉村遊行路線是按村民居住區的大街小巷走大中小三圈;其他小村子一般按商定線路游兩圈。有的還游到鄰近村子,互相往來。
游完後,整支隊伍要回到出發前的集中點,還要敲鑼打鼓將耕牛送回牛寮。大家卸妝後,發起人都有請參與者吃點心。點心比較簡單,有麵條和下酒的幾盤炒菜便可,但少不了要喝酒、猜拳。席間,有人商討新年生產計畫,有的互相祝福,常常一鬧就到三更半夜。

犁春牛

2006年9月13日晚,來自台灣高雄縣仁武鄉的50名鄉親首次來到連城縣新泉鎮,與當地村民共同進行“犁春牛·牛犁陣”民俗交流活動。新泉村民表演了歷史悠久的民俗活動“犁春牛”,台灣鄉親表演了“牛犁陣”、“車鼓陣”等舞蹈節目,雙方互相切磋,彼此取長補短,交流獲得圓滿成功。正如高雄縣仁武鄉鄉長沈英章說,“犁春牛”使得兩岸人更親、情更深。
此次交流活動由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高雄縣仁武鄉民俗運動委員會主辦。史載,“犁春牛”習俗由中原傳入客家地區約有500年歷史,明清之季,每年開春時節,從官府到民間都要舉行開犁儀式,民間以自然村或房族為單位組織開展,祈求一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四季平安。盛行於台灣高雄一帶的“牛犁陣”民俗是由閩南人移民台灣時從大陸帶入的,迄今亦有五六百年歷史。
為了更好地與大陸開展文化交流特別是面對面地開展民俗交流,仁武鄉鄉長沈英章提出創意,希望與大陸的“犁春牛”這一古老習俗對接交流,還跑遍漳州、泉州,但都因當地這一習俗失傳而沒有成功。後台灣鄉親多方打聽得知,連城縣新泉鎮民間完好地保存了“犁春牛”這一習俗,且幾百年來長盛不衰。經福建省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牽線搭橋,並經前期諮詢、考證、聯繫,這個創意得到我市有關部門和連城縣及新泉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新泉鎮民眾的熱烈回響。
在民俗對接交流現場,上萬名民眾前往觀賞,像過年一樣高興,把寬闊的操場擠得水泄不通。暮色時分,當新泉鎮兩支民俗隊伍牽著兩頭披紅掛彩的牛巡遊路邊人家或店面時,當地民眾情不自禁地燃放鞭炮和“高升炮”,有的燒香膜拜,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當台灣鄉親表演“牛犁陣”舞蹈時,觀眾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犁春牛”與“牛犁陣”同根同源,隔海相望,成為綻放在海峽兩岸的並蒂奇葩,為閩台交流歷史留下了一段佳話。交流團領隊、高雄縣“議員”錢聖武說,台灣人絕大部分來自福建。大陸的犁春牛,台灣叫牛犁陣,但在台灣難得見到了,這就要我們組織起來,回到大陸來體驗、交流、尋根,讓更多的下一代知道我們的根在大陸,共同感受中華文化的古老與美好。副領隊黃常志則即興吟誦了一副對聯,以表達此次民俗交流的心聲,聯曰:尋根源萬里乘風來祈兩岸和順,慶豐年春秋耕收穫祝幸福平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