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縣誌

興寧縣誌

興寧建縣於東晉鹹和六年(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轄區有今五華、興寧全境以及龍川縣東部和紫金縣東北部。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數次析古興寧齊昌縣(府),轄境多次變遷。自宋熙寧四年(1071年)分設長樂縣(今五華縣)後,縣境相對穩定。1958年冬,平遠縣併入興寧,兩年後復置平遠縣。1985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興寧隸屬梅州市。1994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寧撤縣設市,為縣級市,由梅州市代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興寧市
  • 外文名稱:Shin nien
  • 行政區類別:廣東省東北部
  • 所屬地區:廣東梅州市
  • 下轄地區:龍田鎮、合水鎮、黃陂鎮
  • 政府駐地:興城鎮
  • 電話區號:0753
  • 郵政區碼:514500
  • 地理位置:廣東東北部
  • 面積:2104.85平方公里
  • 人口:111.34萬
  • 方言:客語
  • 氣候條件:南亞與中亞熱帶過渡氣候
  • 車牌代碼:粵M
興寧概況,縣誌版本簡介,晉朝,南朝,隋朝,唐朝,五代時期,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時期,解放至今,

興寧概況

興寧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東北部興寧盆地扼東江韓江上游,地跨東經115°30′至116°,北緯23°50′至24°37′。北部與江西省尋鄔縣毗鄰,東北部與梅州市平遠縣梅縣區相接,東部與梅州市梅縣區交界,南部與梅州市豐順縣梅縣區相連,西北部與龍川縣相鄰,西南部與梅州市五華縣接壤。全市總面積2104.85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興城鎮位於300多平方公里的寧江盆地中部,是三省陸路交通樞紐,在廣梅汕鐵路,梅河高速線上,粵東北部主要商品集散地,梅州市次中心城市,興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規劃面積51.9平方公里,至2003年建成面積12.8平方公里。興城距梅州市區(梅城)57公里,至廣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至汕頭185公里,至韶關407公里,至江西尋鄔縣128公里,至福建龍巖282公里。全市年平均氣溫21℃,降水量1540毫米。全市人口中絕大部分為客家人,當地民居、民俗方言都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  古代屬龍川縣地。東晉興寧縣,以境內寧江而得名。此後這裡逐漸發展成廣東江西福建交界處的地區性重貿中心,曾有“小南京”之稱。1994年撤縣設市,由地級梅州市代管。 宋末元初,文天祥曾在興寧組軍抵抗元軍。明代才子祝枝山55歲時授廣東興寧知縣,63歲任京兆應天府通判。由於不滿官場腐敗之風,一年後他就藉故辭官,回故里度殘年。晉置縣,因興寧江而得名。一說縣內興旺無內患而得名。

縣誌版本簡介

廣東興寧,踞東韓二江上游。自韓江流域,轉東江以赴粵會,必經行其地;自東江流域,轉韓江上游,起陸經閩以赴杭州,亦必行其地。故自宋明,以至清嘉道之間,實扼內地交通要衝,商貨殷聞,人文興盛。縣政措施,歷稱繁劇。而縣誌修撰之頻仍,亦幾與通都大邑相埒。雖宋以前,如《齊昌文獻》一類志書,今已無存,然明清二代所修邑志,則仍多可稱述者。
蓋自朱明奄有區宇,成祖嘗命廷臣,督修各地府州縣誌,興寧即曾應命撰述。惟其書疑未付刻,歷年既久,自多殘佚。迄明成化十六年庚子(西年1480年),樂清侯爵知興寧縣事,始命貢士殷輿,類次續成,鋟版以行,是為《興寧縣誌》有刊本之始。其後至弘治九年(1496年),長樂余泰知縣事,復為附益,惟編刻苟忽,不為時重。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年),長洲祝允明知縣事,復為纂修,勒為四卷,題目《正德興寧志》。今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尚存江陰繆荃孫舊藏本一部,溫州市立圖書館亦藏該志原刊殘本一冊。而祝氏手稿本,舊存王世懋家,後歸顧氏過雲樓收藏,則尤為世人所貴重,蓋由其書法亦直逼鐘王也。其後至嘉靖七年戊子(1528年),有知縣吳悌續修九卷本,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年),有知縣崇仁方述續修本,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年),有知縣廬陵黃國奎續修本,崇禎十年乙亥(1637年),有知縣武進劉熙祚續修六卷本,今日本東京圖書館,藏有該志原刻足本,文辭淵雅,刻工亦隹。蓋明代自永樂以至崇禎,《興寧縣誌》嘗八修焉。
滿清入關,依明舊制,於修撰志乘,亦頗倡導。康熙十一年(1672年),特詔各府州縣,分輯志書。而興寧亦於康熙十六年(1677年),以江寧王綸部知縣事,有意修志,於二十年壬戌(1681年),成書八卷,又卷首一卷,是為清修《興寧縣誌》之始。今日本內閣文庫藏有該志楷書原刊本,字型朴雅,信善本矣。越數年,又有知縣奉天李清鋐附益本。其後至乾隆四年(1739年),有知縣宣城施念曾續修十卷本,嘉慶十六年(1811年),有知縣泰州伸振履續修十二卷本,鹹豐六年(1856年),有知縣桐城張鶴齡續修十二卷及卷首一卷本。而邑先達胡曉岑先生曦,亦於光緒八年壬午(1882年),撰《興寧圖志考》十二卷,義例嚴明,考據精審,為地方志中絕作。惟手刊僅卷一《沿革圖說》,其餘各卷,稿多散佚,輯刻惟艱。此則《興寧縣誌》清代六次修撰情形也。
茲就明清二代興寧所修各志,略予考釋如次。
永樂《興寧縣誌》卷數作者俱未詳,原書久佚。
王璉序成化《興寧縣誌》:“皇明奄有天下,太宗命廷臣督修天下地誌。歷年已遠,不無殘闕。成化庚子,侯公拜命知縣事,首訪志書,惜無刻本,傳寫訛謬,罔有依據”。是永樂間,興寧縣嘗創纂縣誌,特未付剞刻,歲月稍更,傳寫多偽。疑自成化志成後,永樂志即不復存矣。
惟成祖初期所敕修《永樂大典》,當曾采載有關興寧縣事跡,如今日殘存之永樂大典第七千二百三十五卷,堂字(堂名二十一)(翰林堂)下,引惠州府龍川縣循陽志,載南宋蘇升《重修翰林堂記》,謂:“予宰興寧,有山日神光,巋然峭峙,騰焰燭天,斂英聚華,產尤植奇,群峽阜麓,分環拱堵。一日修蔓而前,十里余間,有故屋僅存,左右僉日:邑人羅孟郊讀書室也。其泉混混於石竇,流於匯。即之,冷然可掬。而曰:羅公讀書洗硯池也。昔隱於是,莫啼歲月。考其歷翰林,陟諫垣,名與此山俱傳。……”是其顯例。雖其所載羅孟郊年代,頗與孟郊先世五代時之羅昌儒相混,然謂孟郊事跡與神光山有關,則無可疑者。惜自《永樂大典》散亂後,存帙無多,既不易於殘卷中將興寧明以前文獻,為輯佚還原耳。
成化《興寧縣誌》卷數未詳,侯爵修,殷輿等纂。阮元修《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雲佚。
殷輿成化《興寧縣誌》序:“成化庚子,清戎監察御史梅公江,按邑詢志,以稽政治,驗民俗。令求弗獲,速命司訓葉君正纂修,弗就而卒”。以知成化侯志,實梅江所倡修。又王璉成化侯志序謂:“庚子,侯公拜命知縣事,暇日偕司訓蒲田鄭君,參之史傳,考其事實,正訛補闕,增益未及。屬諸貢士殷輿,類次成編。復得幕賓余君如魁,相侑鋟梓”。是此志實葉正、殷輿及蒲田鄭某所纂輯,以侯爵知縣事,遂以修志之功歸之。按侯爵知興寧縣事,以治績著稱。鹹豐《興寧縣誌》卷四《官師志名官傳》:“侯爵,樂清監生。成化十六年任。勤慎廉明,民懷吏戢。修學宮,孜孜然以培養文風為念”。而據祝允明修正德《興寧縣誌》卷三《人材科第傳》,亦謂:“殷輿、字弘濟,成化十六年舉人,上石西州知州。好學文雅”。是成化侯志之所由為世所重,亦以秉筆者之頗得其人耳。
弘治《興寧縣誌》卷數未詳,余泰修。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雲佚。
祝允明正德《興寧縣誌》序:“惠興寧之志,……成化末,邑人知上石西州殷君輿始為之。……正德乙亥,余來知縣事。問之士庶,獨有殷書木刻本,存其家。即閱之,脫簡甚多。又其中復重錯糅益甚。極厭觀覽。蓋弘治初,又為縣令余泰附益之。而編刻苟忽”。按余泰為福建長樂舉人,弘治九年,知興寧縣事,其時距成化庚子侯爵修志,僅十六年耳。意其於侯志不過附益補刻,非必曾將全書纂改也。又按泰任興寧知事,時值諸生薛緒與王天與,被誣久系,泰為申釋其冤,時人稱其廉明。則泰又不僅以修為事者也。
正德《興寧縣誌》四卷,祝允明修,劉天錫、張天賦等纂。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雲佚,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存江陰繆荃孫舊藏本,溫州市立圖書館藏原刊卷一殘本,蘇州顧氏過雲樓藏祝氏手稿本,一九六二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祝氏手稿影印本。
祝允明自序:“……正德乙亥,余來知縣事’………思欲稍為繕葺未暇。會方伯吳公牒郡縣,令修補地誌。允明亦以是應命期且勉為之。丙子冬,承台省檄治通志,辭不獲,將自縣趨召。因以意授弟子員劉天錫、王希賢、李庠、張天賦,使以殷書為本。征扣見聞,補漏匡誤,迄於今事,為編以歸。余舟中稍為之芟除比聯,以成書四卷,題日正德《興寧縣誌》,以別於舊。立義述文,皆出余意,獨惜永樂之書未見也。纂事如追亡搜匿,唯力不足;刊繆若理疾,恆病不得其情,矧乏日力,焉免遺恨。茲亦姑云爾爾。……是歲冬十二月二十九日,長洲祝允明序”。按祝志成於正德十一年丙子,蓋為允明蒞官第二年。允明字希哲,自號枝山,長洲人。文章有奇氣,弘治五年舉於鄉,久之不第,授興寧知縣。與邑人王天與、張天賦相友善。曠達不拘,案無留牘。暇輒屬文賦詩,興至揮毫作草書,人珍庋之,事跡見《明史·文苑傳》。所修撰邑志,卷一為郡縣建置、沿革、分野、疆域至到、城隍、鄉都、山川,卷二為官署、學校、廟蟬、宮室、坊陌、津梁、步寨、寺觀、古蹟,卷三為戶口、風俗、人材、科第、物產、征賦,卷四為職官、文辭、雜記。雖採錄未盡詳備,然文章雅潔,要自可法。惟此志,粵中自明末,似已罕見,故崇禎十年魏浣初序劉熙祚修《興寧縣誌》,即云:“吾吳之茂苑祝希哲,……曾加搜輯,……假掌故之手,……五卷之略,即不必盡無遺憾,而一種晉人風致,文采跌宕,定有可愛可傳者。惜乎並供蝕,所存者寥寥兩記而已”。阮氏修《廣東通志》,其《藝文略》注錄雲“決(缺)”,則更無論矣。今祝氏手稿本印行,足補正諸目錄學家注錄之脫失。
抑祝氏所載亦有與明代制度有關而為極可重視之史實,如卷三《征賦屯田》條謂:“甘塘屯,在縣北十里。洪武壬申,長樂守御千戶所百戶黃陵部軍一百十二人屯種,人授官田二十畝。永樂甲申,奉紅牌事例,續撥壩地官田,每名三十畝,通家人五十畝,共為田五十六頃,一人歲納子粒一十二石,共一千三百四十四石。吉昌屯,在縣南二十里,同前壬申歲,百戶蔣守忠部軍隊百有十人,來屯種,畝數及後事例,皆同甘塘,通為田五十頃,人歲納子粒一十二石,共一千三百二十石”。又注云:“殷志云:郡志舊有大隴田、甘塘、龍婆、魚梁、吉昌五屯。歲久軍亡,今並為甘塘吉昌二屯耳”。此為明初衛所制度施行下,興寧駐屯設定,與演變情形。欲考明代各衛所實況者,不能不取資於此類記載也。
嘉靖《興寧縣吳志》九卷,吳悌修,戴玉佩、張天賦等纂。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雲佚。
鹹豐《興寧縣誌》卷十一《藝文》,載嘉靖吳志自序:“嘉靖戊子冬,予承乏茲邑。政余嘗閱舊志,每有補輯之懷,越歲庚寅,督學次崖林公希元,遍牒郡邑,偕綜祀典,吾寧幸事纂輯。於是敦延鄉士戴玉佩,弟子員張天賦就館,會同教諭侯位共校。首沿革,而複雜志,厘為九卷,遵檄令也”。此志想已久佚,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未注卷數,蓋未見原書也。按吳悌,南靖舉人,嘉靖七年知縣事,九年庚寅修志,阮志《藝文略》雲壬辰修,非也。張天賦為增城湛若水弟子,少負盛名,淵淳虛白似黃叔度,英秀朗察似楊德祖。凡三與修邑志,一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皆有法度可觀。所自著有《葉岡詩集》,今有《興寧先賢叢書》第二冊影印明刊本,事跡見該影印本附傳,及余所作跋文。嘉靖吳志之得完成,意得天賦之力為多也。戴佩玉為正德九年選貢,授賀縣訓導。
嘉靖《興寧縣方誌》卷數未詳,方述修,張天賦等纂。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雲佚。
鹹豐《興寧縣誌》卷十一《藝文》有兵備道雍瀾方誌序謂志成於嘉靖十九年庚子。考方述為崇仁舉人,嘉靖十五年知縣事,十七年戊戌修志,則其書實遷延二年始殺青也。此志之實際纂述者有教官張衢、黃輝,與弟子員張天賦等。首沿革,終外志,卷數不詳,阮志《藝文略》注佚。按此志修撰,距嘉靖吳志,僅十年耳,疑其間實無甚損益也。
嘉靖《興寧縣黃志》卷數未詳,黃國奎修,盛繼等纂。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雲佚。
鹹豐《興寧縣誌》卷十一《藝文》,載張希舉嘉靖黃志序,謂:“邑令黃子國奎,以舊志是非頗謬,且近世未詳,禮延文學盛子繼,開局纂修,補其未備。余覽其三善焉:一日明天時,志分野、災祥、氣候之類是也。二日因地性,志沿革、封域、食貨,學校之類是也。三日經人事,志歷官、進士、遺佚、烈女之類是也。至於田賦、兵防、均役、驛傳,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按黃國奎,江西廬陵人,嘉靖二十九年,知縣事,三十三年升荊州知州。是黃志當修於黃氏蒞任之次年也。此志今佚,阮志《藝文略》,未注卷數(編者按,此志四卷,今存)。
崇禎《興寧縣誌》六卷,劉熙祚修,李大則、李永茂、陳衷等纂。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雲未見。日本東京圖書館藏原刻本。
明人修《興寧縣誌》,現存者,以崇禎間劉熙祚所修者為最詳備。此志,清嘉道間,粵中既甚罕見,故阮元修《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雲“未見”。惟幸日本東京圖書館,漢籍門地理類,尚存原刻本一部,蓋為明治八年由文部省所交附者。書首有魏浣初、劉熙祚、李大則三人序文,次為凡例,又次為目錄。其編次為地紀卷之一,政紀卷之二,禮紀卷之三,獻紀卷之四,文紀卷之五,雜紀卷之六。尤以獻紀一卷為視其他縣誌為標目嚴正。且各卷敘事,亦每於首尾系以論釋而標明作者名字,如雲“劉熙祚曰”,“李大則日”,“李永茂日”等,而尤以題“李永茂日”者為多。故其志於纂修姓氏下亦明標:“興寧縣知縣晉陵劉熙祚裁定,署教諭舉人昭武李大則,訓導湞陽許應甲訂正,邑庠生李永茂論者,彭邦瓊、陳衷、王所湞、劉奎昌分編,主簿李嘗泰、典史朱繼祖董刻”。而全書文體,亦頗覺統一,大抵志稿成後,曾經劉氏統為刪定也。故魏浣初序文亦云:“惠之興寧不至如武城之蕞爾,……未嘗不可以鄒魯之治也。邑志備外史,古職方氏之遺意,固長吏所宜問焉。……而吾吳之晉陵劉君,來令茲土,……不以折腰為卑,不以炎陬為遠。下車,即詢父老因革之宜,凡城郭要害,倉廩積貯,乾掫防禦,學宮形勝,田疇水利,肯綮之所在,莫不次第舉行,底績乃已。越兩期而邑大治。……乃因進多士,弦歌之暇,慨然斯役,……沿故續新,闕疑訂信。未幾以成帙告,且索余言弁簡端矣。……余益以喜,實心為政者之果,可以知無不為,為無不效,效無不悅且服,而非敢以吳人之私吾桑梓,輕引希哲之名公,並君先後掩映,沾沾誇示於粵也。因樂觀斯志之厥成,不獨嘆其纂述之周,筆削之善,於以嘉其政,而紀其實,俾異時傳名宦者知所考,倘有取於余言焉。”
而劉熙祚序,則自謂於崇禎八年乙亥,始知興寧縣事,即有志修志,而政繁未遑。越三年丁丑,將欲報政,乃毅然為之,閱兩弘望,遂脫稿以付剞劂。則劉志實成於崇禎十年,蓋距正德祝志,已後八十餘年矣。按熙祚字仲緝,武進人。天啟甲子舉人,崇禎八年謁選,得興寧縣令。丰采峻整,以文章飾吏治。先是,縣學額在下縣之列,熙祚請於提學魏浣初,升為中學,復修學宮,文風丕振。課最,征授浙江道御史,巡按湖南。張獻忠陷衡州,遣賊追桂王及吉惠二王至永州,熙祚督水師御之,遣兵護三王入廣西,而自入州死守。奸人開門迎賊,熙祚被執遇害,時崇禎十六年九月十七日也。事跡見‘明史忠義傳》,及計六奇《明季北略》。是熙祚行誼,不特頗影響於興寧文風,且於明季士氣之振奮,亦不無激導之功也。
康熙《興寧縣王志》八卷,卷首一卷,王綸部修,王銘彝、鄒濤等纂。康熙二十年刊本。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未見,國立北平圖書館及日本內閣文庫藏原刊本。
王綸部自序,謂:“綸部稱家督寧邑者,五年於茲矣。竊不自揣固陋,故舉而葺之,於是徵集老成,采輯分編。其義則仿省志而加詳,其文則因祝志、劉志而增飾。其體裁則以家君所修《程鄉縣誌》為式。八志為綱,眾條為目,條分縷晰,端若貫珠。於是觀輿地沿革,而山川風土之形勝悉矣。觀規制秩祀,而尊卑幽明之等列照矣。由官守而知吏治之得失,由版籍而知賦役之重輕,於人物而念鐘毓之有自,於藝文而見著作之美備,後之人,一披閱而事類昭然,因時而施修救,成於是乎取之。時受校訂分編之任者,則有山陰勞子清,梅州侯子畿,邑庠王子銘彝、易子以履、鄒子濤、張子其駿,例得並書,以告厥成焉。”按綸部字玉掌,江寧縣監生。初隨父王仕雲任於程鄉,即今梅縣。康熙十六年,題宰興寧,捐俸於文昌廟後創教思堂,與多士講文課藝,所識拔皆獲雋。其後主修邑志,至康熙二十年辛酉,遂脫稿付梓。今日本內閣文庫所藏,為初印珍本,紙墨乾淨,古色盎然。正文,半頁九行,行二十二字,四周雙闌楷書甚佳。里封面刻題“本縣藏版”。卷七《藝文》,有王天與《和山麻石岩記》,曾榮科《盤石庵修成記》,皆為醇雅古文。並有大埔名翰林蕭翱材所撰《則思橋記》,謂該橋為“邑人蕭奮六所經始”。則知余故居村南之則思橋,與村西之文峰橋,皆為明代所遺也。又按鄒濤字慕山,能古文,嘗序何南風《訒堂余稿》,甚淵雅可喜。疑王志初稿,頗經慕山手也。
康熙《興寧縣李志》卷數未詳,李清鋐修,佚。
乾隆《興寧縣誌》施念曾自序,謂本朝有王志一編,李志一編。考鹹豐《興寧縣誌》卷四《官師志》,縣令李清鋐,奉天人,二十二年任,修邑志。李清鋐後,則屈孟祥於二十八年任,是所謂李志,即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知縣李清鋐所修者。惟此志諸書皆未注錄。蓋李氏知縣事,距王志付刻,僅二年耳。疑其修志,或僅就王志略加附益而成,非曾更張舊志,置局修撰。惟施志既雲有李志一編,則李氏當日,似曾鋟版,故並為敘錄如此。
乾隆《興寧縣誌》十卷,施念曾修。乾隆四年刊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原刊本。
鹹豐《興寧縣誌》卷十一《藝文》,載乾隆《興寧縣誌》施念曾自序,謂:“愛於戊午二月之吉,集諸紳士,開局編修,紳士請發凡起例。予惟前明有劉志一編,本朝有王志一編,李志一編,其中分類卷,各不相襲。今因時制宜,乃定疆輿、建置、賦役、學校、職官、選舉、人物、風土、事物、藝文,為十卷,卷共八十則。命紳士按則,先錄諸志所有者,以剪裁優劣而去取,以應刪應增者,以事無闞漏,文無繁冗為準繩。四月孟夏,志局告竣。聽訟稍暇,親自釐正,芟繁潤略,務從雅馴。並總書總目於十卷之首,分書分目於各卷之前,以分領之,作弁言十章於前。是役也,矢願於甲寅抵任之初,乃今而始告成,未知視劉王諸舊志何如”。此於施志修撰內容,已能統括。按施念曾。字得仍,一字櫱齊,宣城人,侍讀施閏章孫,拔貢生。雍正十二年知縣事,乾隆元年丙辰,由巡撫揚永生薦,舉博學鴻詞,試而未用,二年回任。清采絕俗,慈惠利民。修學宮t葺城壕,建書院以祀韓蘇。事跡見李富孫《鶴征後錄》,及嘉慶《興寧縣誌》。其所修志,成於乾隆四年。綱舉目張,文質斐然。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未見”。殆嘉道間粵中已罕見也。
嘉慶《興寧縣誌》十二卷,仲振履修,陳一峰等纂。嘉慶十六年刊本。阮氏《廣東通志藝文略》注錄存興寧希山書藏藏殘本。
鹹豐《興寧縣誌》卷十一《藝文》,載嘉慶《興寧縣誌》仲振履自序,謂:“爰及簿書之暇,集僚友,召紳士,詳加採訪。於舊志之闕者補之,繁者刪之,混合者分之而列之,訛誤者改而正之。選及門士陳生一峰,傅生畹,黃生澄,分為編次,而予董其成,共得若干卷,急付諸梓,以存七十年之梗概”。按仲振履,字柘庵,泰州人,嘉慶十三年進士,十五年知縣事,多所興作,尤愛士,辟韓蘇書院為墨池書院,捐俸倡設文峰書院修脯,一時文風稱盛,事跡見鹹豐《興寧縣誌》。其所修志大體尚佳。
鹹豐《興寧縣誌》十二卷,卷首一卷,張鶴齡修,陳丙章等纂。鹹豐六年刊本,民國十六年興寧書店排印本,台灣省立台北圖書館及香港崇正總會藏鹹豐六年原刊本,興寧希山書藏藏舊鈔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民國十六年排印本。
張鶴齡自序,謂:“鹹豐二年壬子,鶴齡奉檄調署興寧縣篆,未幾而鄰匪蠢動,星檄交馳,擾我邊陲,踐我疆圉,三年之內,迭起滅。鶴當軍務倥傯之日,方朝夕不暇,故有志未逮。比來元兇授首,疆宇肅清。鶴追蹤視事以前,其有待於增訂者已多,及視事以後,連年掃除醜類,迅奏膚功,其有待於增訂者更非昔比。因命曾孝廉士梅,陳生其藻,及炳章,以襄纂輯,而鶴總其成。將仲志原本訛者正之,漏者補之,而續辛未以後事於卷末”。此於修志目的及經過,已為統述。按張鶴齡字琴甫,桐城人。其志成於鹹豐六年,分十二卷。首封域,次形勝、三規制、四官師、五賦役、六典禮、七學校、八選舉、九人物、十風俗、十一藝文、十二外志,為現存《興寧縣誌》之最通行者。其卷首所列修撰諸人,雖分編有黎紹高、羅明光等七人,校訂者有曾士梅等五人,然實際多出陳炳章手。炳章字爍林,為道鹹間興寧朴士,於修志見解及態度,不無可述。胡曉岑先生曦嘗代饒光輔作《陳爍林先生誄並序》,謂:“先是,甲寅乙卯之歲,邑土寇數廓清,當道知先生能,議開志局,以纂修請。先生聞而瞿然曰:縣誌雖百里書,然準此而郡而省而朝廷,即與國史相表里;且今之修志乘者比比矣,非阿私所好,即紀事多誣,是故穢吏縉紳家乘之譏,古今一轍,矧傳聞不一辭,紀載不一手,書出,嘖有煩言,某敢辭也。既當道請益力,先生恐重違其意,乃力謝開局,獨自一室中,鱗次編比,星纂露鈔,凡缺者補之,訛者正之,未志者續之。無糜費、無曠日,更六閱月,而告厥成。稿出,同事稱善。惟是時寇難甫平,當道欲鋪張一二,邀功上游之地,所有敘述戰事處,稍稍增飾。先生輒乙所易,以原稿付手民,當道卒無以難也。其膽識卓絕,毅然自立者,又如此”。以此知鹹豐《興寧縣誌》之所由取貴於時矣。又此志道光十二年壬辰以前事,多之采揚兆彝《消炎錄》,本志卷八《選舉》貢選,嘗提及之。
《興寧圖志考》十二卷,胡曦撰。光緒刊本僅卷一,興寧希山書藏藏原刊卷一。
先達胡曉岑先生曦所撰《興寧圖志考》十二卷,今所見僅卷一《沿革圖說》,及《沿革表》。光緒八年刻於廣州。其餘未刻各稿,多已散佚。余家希山書藏,舊藏胡先生雜稿,中有《圖志考》卷一卷二目錄。卷一目錄,除沿革圖說及表外,尚列《封建表》、《職官表》、《選舉表》等三目。卷二《輿地略》,列疆里、都鄙、晷度、分野、氣候、戶口、風俗、物產、方音等九目,山川略列山水、水利、關隘、圍寨等四目。另有零稿一紙,亦《圖志考》擬目,山川略下有古蹟、建置、藝文、金石、前事等五略。又另稿一紙,則為《圖志考列傳》擬目。據此,則胡先生《圖志考》,實分圖說、表、略、及列傳等四門,蓋大要亦如阮氏《廣東通志》分類焉。茲即就已刊之卷一《歷代沿革圖說》及表論之,其考據之詳明,排比之適當,文辭之醇雅,即方之洪亮吉《涇縣誌》等負名地誌,亦無多讓。蓋胡先生自幼秀敏,齠齔即能為詩,自登同治十二年拔萃榜後,以屢困場屋,即一志改治樸學,發奮著書,所撰著各書,以關於鄉邦文獻者為多。參證既閒,發明自富,《興寧圖志考》卷一之特為精審,有由來也。
綜上所述,可知明清二代,興寧所修邑乘,今世仍可得見者,清志有康熙王志,乾隆施志,嘉慶仲志,鹹豐張志,胡氏圖志考卷一等五種,明志則有正德祝志,崇禎劉志等二種,總計七種(編者按:明志應補嘉靖黃志一種。此外,胡瞰撰《興寧山志》及羅獻修撰《興寧鄉土志》亦可列入。上兩書均成書於清光緒末年。則今存於世者,總計應為9種)。雖篇幅未見特豐,而現存種目,則或視其他縣邑舊志為不弱也。
入民國來,興寧人士,僉以縣誌年久失修,屢議設局重撰。至民國六年,邑令王虢,乃聘邑清內閣中書羅公翔云為總纂,先君子希山公與胡公錫侯為分纂,釐訂志例,積極撰修。會戰亂頻仍,局務中輟。民國十九年,值蕉嶺丘輯甫瑞甲為縣長,頗擬徵集地方文獻,余嘗致書,倡議續修縣誌,謂縣乘為一邑人文地文之總匯,不以時纂修,則一邑文物,無可表達,而民生狀況,土地異宜,與夫得失之經,消長之統,胥無由檢討,先民之經歷與功業,不克為今人所知,今人之知識與活動,不克為後人鑑戒。會丘氏未幾去官,卒未果行。其後數年,邑人士複議修志,主其事者胥碩學宿彥,然時局驟更,新志卒無由完成。撫今思昔,爾可慨也。
民國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寫定
(錄自羅香林輯校《明清興寧縣誌》第六卷)

晉朝

興寧建縣於東晉鹹和六年(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轄區有今五華、興寧全境以及龍川縣東部和紫金縣東北部。

南朝

齊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數次析古興寧齊昌縣(府),轄境多次變遷。
梁天監年間(約503年),撤銷齊昌、雷鄉兩縣,併入興寧縣,縣治由雷公墩徙至今龍川佗城

隋朝

開皇十一年(591年),裁撤龍川縣建置,置龍川郡,郡治設於歸善縣(今惠州市東北)。興寧隸屬龍川郡。

唐朝

武德五年(622年),在原齊昌地復置齊昌縣,縣治仍設於洪塘坪。武德年間,龍川郡改名循州。
天寶年間易名海豐郡
乾元元年(753年),復名循州,興寧屬循州。
貞觀元年(627年),廢齊昌縣,置寧昌驛,隸屬興寧
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年),復置雷鄉縣。興寧保留東晉所劃轄境,縣治由佗城遷回雷公墩。

五代時期

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廢雷鄉縣,恢復龍川縣建置。循州府治移至龍川興寧隸屬循州。同年,南漢王劉?於原齊昌縣址置齊昌府,兼轄興寧,府治設於洪塘坪。興寧縣治由雷公墩徙至今龍川境丫下圩附近。

北宋

開寶四年(971年),南漢王劉?降宋。廢齊昌府為寧昌驛,隸屬興寧縣。
天禧三年(1019年),興寧縣治由丫下圩遷回雷公墩。
嘉釣年間(1056至1063年),在縣城南7里神光山興建壽慶寺,後經歷代重建,改名神光寺。
自宋熙寧四年(1071年)劃出興寧興寧江(今五華河)及右別溪(今琴江)流域地,設定長樂縣(今五華),有戶二千。以原齊昌縣地為興寧縣,有戶四千,治所設於洪塘坪。興寧、長樂同隸屬於循州
宣和五年(1123年),邑人羅孟郊中舉,翌年登進士一甲第三名(探花)。

南宋

建炎四年(1130年),原宰相李綱由貶謫地雷州回鄱陽訪家,路經興寧,曾作《通衢夜坐有感》、《過黃牛嶺》、《宿興寧驛》等詩。
慶元二年(1196年),邑人王廷堅登進士榜。自後至南宋末,本縣登進士者還有楊杞(1208年)、曾固(1214年)、陳南一(1238年)三人。
嘉定年間(1208至1224年),在縣治(洪塘坪)東百步建宣聖廟。
成淳四年(1268年),主學盧龍躍重修。元末毀於兵火。
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江西抵抗元軍失利後,率勤王軍撤至粵東,宿營興寧城西郊,號召勤王,重整軍備。因懷念宋王朝,每晨五更具袍笏,北向朝拜。清成豐年間,邑人於其地建“朝天祠”以祀。

元朝

元初霍山東境地劃歸龍川縣。陳維賢為元代舉人(中舉時間失考)。元末,本縣僅存1697戶,仍隸屬循州。

明朝

本縣先後設立大龍田(今龍田)、坭陂、長興(今羅浮)、羅崗、龍歸洞(今黃陂)、石馬、大坪、蓮塘(今永和)、徑心、新陂、葉塘、水口等12個圩場。同期,設軍屯5處:大龍田屯(今龍田圩西北)、甘塘屯(今葉塘區東部)、魚梁屯(縣南15公里處)、吉昌屯(今坭陂篤陂鄉)、龍婆屯(縣西)。各屯田5000畝左右。
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周仕貴移縣治於今興城鎮地,築土垣200丈,圍公署、倉庫於城牆內。同年,縣丞劉淵置興寧驛,全縣設縣前、茅塘小洋、蓮塘、南木留田、徑心等7鋪。同年,裁撤循州,興寧改隸惠州府。
洪武三年(1370年),知縣周仕貴和縣丞劉淵秉承朝廷神道設教意旨,建立社稷壇(在西河橋西半里處)、山川壇(在城南半里處)、邑厲壇(在城北約1里處)。
洪武四年(1371年),縣丞劉昭輔奉朝廷設科取士詔令,始創廟學,重建學宮於縣治之東南。同年改陰陽學(元、明時地方設立的天文學校)為醫學(培養醫藥人才的學校,地址在今中山西路)。同年,設十三都巡檢司於縣北100里處(現羅浮鎮),委巡檢1名,設弓兵20名,常年駐守。同年,於縣南水口建河泊所,管理漁民,時有船隻400餘艘。同年,於城內東、北街口城隍廟。同年,於縣公署右側建嶺東道行台,接待來往官員。
洪武八年(1375年),設巡檢司於水口,委巡檢1名,設弓兵20名,常年駐守。
洪武十四年(1381年),知縣張助於城南始建養濟院,收容窮苦無依的老弱病殘百姓。
洪武十七年(1384年),儒學教渝、訓導奉頒“科舉條式”,令士子攻讀四書、五經,以應科舉考試。
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西安遠人周三率兵進興寧,與官軍交戰,持續3年。本縣人民或死於戰亂,或避難流亡,僅存20餘戶,編為2圖附於長樂,由長樂知縣習韶兼管。同年,興寧驛遷於長樂南門河邊,改名長樂驛。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知縣夏則中招攜流亡,佃耕官田,並上疏朝廷,請準減輕官田租稅,使農民得以安業,短時期內戶口大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遵朝廷令編制冊籍。全縣設7里、70甲、160保,有722戶、2626口(適齡賦役對象)。全縣有田地山塘48655畝,應納稅糧:秋糧米1280石,夏稅米8.1石。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大龍田、魚梁、龍婆三屯軍多逃亡,遂併入甘塘和吉昌兩屯,1392年分別由長樂守御黃陵領軍112名、蔣守忠領軍110名屯種,每名每年須納米12石。 永樂十年(1412年),全縣有1033戶、418l口,田地山塘117034.4畝。
正統五年(1440年),知縣朱孟德於縣前大街始建布政司行署。
正統六年(1111年),撤銷水口河泊所,?民歸併下六都編戶。知縣朱孟德奏準授張伯齡為水口巡檢,專事撫瑤,並準世襲。
正統十年(1445年),知縣蔡德義等於文廟內始建尊經閣。
正統十三年(1448年),在縣城南3里處建南嶽宮。
景泰五年(1454年),舒韶任知縣,在任9年。分別在和山、茅塘梓皋、陳坑建預備倉4所,儲糧備荒。
天順五年(1461年)九月,邑人羅劉寧聚眾千餘,先破興城,官署民居全遭焚毀;又續攻長樂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後受接察司副使陳廉招撫。
天順八年(1464年),楊輝、曾玉聚眾於縣北寶龍、梅西石坑等地起事,為按察司僉事毛吉率兵剿滅。
成化三年(1467年)冬,知縣秦宏奏報朝廷核准重建縣城,改土垣為磚城,翌年夏建成。城高1.85丈,周長626丈。雉堞903個。環城掘濠,深0.7丈,寬2丈。跨濠架橋,辟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公署、穀倉、學宮、城隍廟等的重建工程,費時較長,陸續完成。
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縣侯爵主修縣誌(已佚),邑舉人王璉作序,是為《興寧縣誌》有刊本之始。
成化十八年(1482年),改興寧至程鄉驛道。因東路山深林密,改由南路設鋪,隨地易名。共築刁坊、官陂、大水坑、水口、小峰等5鋪。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儒學教諭奉旨,敦促應考士子除攻讀四書五經外,必須揣摩八股制藝之文(其時科舉考試,開始用八股文)。
弘治十六年(1503年),流瑤首領彭錦、劉文玉、練成才聚眾,各據大望山、大信、上下畲、寶龍等地,朝廷統調大兵進剿。
正德七年(1512年)秋,張番壇於縣北大望山聚眾數千人,先後攻陷福建寧化、江西石城等地。朝廷命御史周南、參政方良率軍圍剿。
正德九年(1514年),邑人王天與登進士。明代本縣有進士3人,另二人為林廷庸(1466年)、林驥(1469年)。
正德十年(1515年)冬,林滿山在大望山率眾造反,知縣祝允明(號枝山)命軍剿捕。同年,重建城內老街關帝廟。
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縣祝允明主修縣誌4卷,題為《正德興寧縣誌》,為本縣現存縣誌中最早的一部。
正德十四年(1519年),興建和山岩寺。同年,葉塘烏池村紳吳法謙率眾興修水利,在烏池與大坪朱坑村交界處,築石陂1座,並開挖經龍躍、龍塘至坪埂村的灌溉渠1條,全長10多公里,可灌溉農田1500多畝。至今仍發揮效益。嘉靖元年(1522年),全縣有田地、山塘22.16萬畝,比永樂十年(1412年)增加10.45萬畝。
嘉靖二年(1523年),知縣應鵬?倡建西門浮橋,用鐵纜4根連結木船24艘,上鋪木板。十七年,知縣方述籌白銀5000兩,改浮橋為石撟。二十九年,橋被洪水沖毀,知縣黃國奎募資復造浮橋。
嘉靖四年(1525年),修葺城牆,加建4個城門樓,並更名東門為平遠門,西門為阜成門,南門為迎薰門,北門為拱辰門。
嘉靖八年(1529年),於城北2里處建東嶽宮。
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縣施乾於西門濠塘左邊建維城社學。
嘉靖三十年(1551年),邑人王天敘重建神光寺。是年,知縣黃國奎主修縣誌4卷,今存。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夏,大雨,數百間民房被沖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知縣陳其箴修建城牆,加建重門,東西兩門更名為朝陽門和觀瀾門。
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三十日晨,饒平陳村、鄭呂養等流寇竄犯本縣打禾坪、蛇塘等地,捉人勒贖。同日晚於黃嶺背紮營,次日離去。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賊寇葉舟樓等劫掠各鄉,占據民田,焚毀廬舍。濫殺村民,群情惶恐,寇去則趁隙耕作,寇來則閉壘而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瘟疫流行。
隆慶三年(1569年),邑人李松峰等遣反,總兵俞大猷設計招撫。嗣後,蘇繼杞、楊子亮、黃恆等又聚眾造反,破各廂圍寨。後內部互相攻伐,黃恆殺敗楊子亮,收編其部屬,據守黃坑。次年黃經官府誘迫而受招撫。
萬曆二年(1574年),於城南1里處赤崗墩建隆興塔。次年於縣西2里建隆興寺,寺後建七層寶塔。
萬曆四年(1576年),於水口建周塘驛,由水口巡檢司兼攝,接待來往官員。
萬曆八年(1580年),知縣孫夢龍奉令在全縣清丈土地,清出大量瞞地,使稅田從贏靖元年(1522年)的22.2萬畝增至37.81萬畝。
萬曆九年(1581年),水災。縣北大信地有巨石大10圍,高5尺,遭水沖徙移一里。
萬曆十三年(1585年),邑人劉青山等聚眾數百人在羅崗造反,後被官軍捕殺。
萬曆十四年(1586年),知縣石承芳設羅崗營,募鄉兵300名,每月初一、十五日在營,余日歸農。
萬曆十八年(1590年),知縣王棟建富谷社學於城北。
萬曆三十年(1602年),知縣史懋文明令禁服大茶葉等毒草,如有違者,咎其父兄子弟。是年,史懋文重建尊經閣,廣置經籍藏於閣內。三十三年史偕博士王學淵、連瓚等人,專程到江西臨川謁見明文學家湯顯祖。湯應史的請求,撰寫了《惠州府興寧縣重建尊經閣碑記》,全文長達1250字。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知縣陳應薦修南濟橋(浮橋)。該橋至20世紀80年代初方毀。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何南風中舉。明代本縣先後中舉者有30人(其中武舉5人)。
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二、三月,谷貴,附城貧民白晝破倉奪糧。知縣黃若雲派兵圍捕,擊斃數人。夏四月,陡發洪水,龍歸洞圩被沖,溺死127人,鋪屋廬舍,一盪而盡。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設水口渡。是年十月,彗星見於東南,墾長數丈,有如關刀,鄉人呼為“關刀星”。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縣奉文增派遼餉(軍費),每畝以2厘7毫3絲6忽計,共派銀1035.5兩。同年又加征田賦,共銀1627.4兩。天啟六年(1626年),每畝增至7厘3絲6忽,共銀2760.2兩。
崇禎四年(1631年)又增派遼餉,每畝9厘4毫3絲2忽,共銀3569.8兩。次年加派粵餉,每畝1厘3毫,共銀492.03兩。
崇禎二至五年(1629至1632年),災荒嚴重,官府加租逼稅,激起多次民變。起義首領陳文、王觀松、陳萬、鐘凌秀、賴大總等,均在與官兵交戰中犧牲。
崇禎八年(1635年),通查全縣煙戶,計有1.63萬餘戶(按每戶4.5口計,則明末全縣約有73350人)。是年,知縣劉熙祚以本縣人文日盛,申請經批准升興寧中縣縣學定額歲、科二試各入學30名(取得入學資格者通稱秀才)。
崇禎十年(1637年),全縣春大旱,夏大水。是年,知縣劉熙祚主修縣誌6卷,今存。
崇禎十四年(1641年),劉熙祚在縣東西南北邊界加強關隘防守,加固城牆,加深城壕,並於四城門外築護城營房,養兵140名,按保、丁攤餉,以為給養,整頓保甲制度,嚴格編定戶籍,每10戶編為1甲。

清朝

順治三年(明隆武二年,1646年),知縣莊應詔修城池,重建西門樓。
順治四年(明永曆元年,1647年)正月,本縣民眾萬餘破北廂諸圍寨,集結於灌水塘,連亘數里,圍攻縣城。知縣莊應詔率兵固守,相持數月。直至三月十八日,惠州府派總鎮黃應傑率兵來援,城圍得解。
順治五年(明永曆二年,1648年),南明皇族滋陽王第三妹避難興寧,招本縣秀才陳文升為儀賓。次年,夫妻二人到端州(今肇慶市)行在謝恩。南明桂王朱由榔誥封滋陽王妹為興寧縣主,授陳文升為亞中大夫。
順治八年(1651年)五月三日,縣民3000多人舉事,襲破縣城。知縣石楚欽、教諭鄧吉士、訓導許仲翼、典史譚肇先被殺,庫藏被破。四日,城南義尚圍彭邦瓊、李開陽等率各鄉勇合力圍擊。五日早,舉事隊伍被擊潰,首領劉世俊被擒,解惠州府處死。五月中旬,鎮守惠州的中軍參將紀大雄率兵來興駐守,年余後返惠。1651年始,清王朝統轄興寧,本縣奉行順治年號。
順治十年(1653年),清朝廷於本縣舉行首次歲試,督學錢朝鼎調集龍川、長樂(今五華縣)、永安(今紫金縣)、連平、和平、平遠、長寧(今新豐縣)、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鎮平(今蕉嶺縣)等縣士子歲試於學富明倫堂。是年,重修雞靈山靈化寺。
順治十四年(1657年),清朝廷頒定賦役全書,以明萬曆四十八年會計為例,全縣土地山塘37.95萬畝,稅糧合計5234石,連男婦丁口共編派“一條鞭”銀8317兩,加新增人丁稅銀,總計1.1萬兩。同年,興建建德橋,後更名三聖橋。順治年間,福建上杭人傅耀祖,工於制擢扇,因打死糧差逃至興寧,隱居興城后街,以制扇為業。其後裔遷居永和欖子圍,扇業便在永和一帶興盛起來。
康熙十五年(1070年)正月十二日,耿精忠部萬餘人,奉清朝廷命令,由福建取遭潮州,路經興寧,進攻廣州,迫平南王尚之信歸順。
康熙十九年(1680年),知縣王綸部調整明代原設驛鋪,北路設羅崗鋪、十三都鋪,西路設茅塘鋪、中道亭鋪,東路設楓槭鋪、江坑鋪、鐵馬鋪、古樓鋪、徑心鋪。每鋪撥兵20名,負責文書傳遞。
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縣王綸部主修縣誌8卷,今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縣李清滏以“玉璧長松”旌表耆壽5人:李學良105歲,羅有瑾103歲,張可奇103歲,陳成良101歲,石秉鉞98歲。
康熙二十蘭年(1684年),李清滏奉旨設興寧義學。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修葺城牆,疏通濠池,並修築寬8尺的城腳馬路。
嘉慶七年(1862年)八月,博羅、永安等地天地會起義。十一月,本縣石馬溫石二集結會眾回響。謀泄,知縣莊自儀率兵圍捕,溫等數人被捕,解省遭殺害。
嘉慶八年(1803),大雨雹,大風拔樹掀屋。
嘉慶十年(1808年)春,隕石墜於西廂。夏,雷擊學宮戟門。冬,地震。
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建北城門樓。知縣仲振履重修韓蘇書院,並改名墨池書院;重修羅探花祠,並以祠設探花書院;又改水口司公館為養正書院,翌年改名文峰書院。是年,仲振履主修縣誌,12卷,今存。
嘉慶十九年(1814年),於縣城東南(今寧新橫湖長陂嶺)建文峰塔。是年,撤銷西河沿(今河唇街)米行,徙米市於老街,禁止米、谷私販出境。
嘉慶二十年(1815年),地震,年三次。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黃陂山洪暴發,水漲逾丈,沖崩山崗多處。1818年丁口數達262316。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春大旱;秋冬大疫,死者萬人。
道光五年(1825年)秋,彗星見於正南,長四五尺。
道光十四年(1834年)九月,地震。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大水沖潰西北城牆1丈多,城內倒塌祠宇房店甚多,知縣曾名芹呈準給資重建。鹹豐元年(1851年)冬,瘟疫流行。是年,小洋堡(今寧新區洋里村)人曾享奎從江西興國學得製造土紙技術,兄弟5人在家開業,後發展至全村12家。所產土紙、紗紙,遠銷汕頭梅州佛山等地。
鹹豐三年(1853年)冬,瘟疫流行。
鹹豐四年(1854年)八月,受太平天國革命直接影響,長樂縣役孔阿福、天地會首領李進春集結會眾萬餘,陷長樂縣城後,進攻興城。知縣張鶴齡調集永和、龍田、城南等團勇合擊,會眾潰散,斃、俘逾千人,遭殺害675人。
鹹豐五年(1855年)正月,雨雪,繼夏冰雹,大者如卵。是年,知縣張鶴齡改建城內寶成寺為呂祖廟。十月,修整城牆、城壕,城牆增高二三尺至六七尺。城壕加深一二尺至五六尺不等,用銀二萬餘兩。
鹹豐六年(1856年),知縣張鶴齡增修縣誌12卷,今存。是年,竹絲湖堡鴨橋人陳晃樓,陳擷仁到江西吉安學會高型織布機操作方法,並帶回高型織布機,改革了本縣織布技術。同年,壢陂堡民眾集資興建攔河石陂,灌溉農田978畝。
鹹豐八年(1858年),法國傳教士於寧新赤沙嶺建天主教堂。
鹹豐九年(1859年),太平軍石鎮吉部陷大埔、破嘉應州城後,於二月廿二日圍攻興寧城,久攻不克,至三月五日,不支而退,取道龍田、羅崗、羅浮,奔江西,入湖南。官紳恐其折回,飭令焚燒城西附廓房鋪。初六夜西風大作,城西11街延燒無餘。鹹豐年間,本縣布商開始在廣州、佛山設號,經銷興寧土布。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間,太平軍餘部康王汪海洋部由福建武平敗退入粵,占領鎮平(今蕉嶺),休整三月後向江西撤退;於八月路經本縣黃陂、羅崗、羅浮等地,遭清軍追擊。汪部在羅崗白水寨山伏擊追軍,殲滅關邦部,並重創其他迫軍。後入贛南,又遇清軍阻擊,敗退連平,復從連平翻山回師和平,經興寧大坪、羅崗、黃陂等地,十二月八日攻陷嘉應州(今梅州)城。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合邑重建學宮大成殿。
光緒七年(1881年),重建文峰塔,至今猶存。
光緒八年(1882年)二月,德籍教士黎力基與華籍教徒張學興、羅日壽在坪塘建立基督教崇真會,並興建教堂。
光緒十年(1884年),紫金“紫霞洞”先天道派人來興寧傳教.教徒李又勛於龍田雙溪寶善樓創設先天道堂。
光緒十一年(1885年),興寧督學何子淵創辦石馬(宇)雨南洞國小

中華民國時期

1903年,何子淵、蕭惠長等人創辦興民學堂,聘革命義士丘逢甲擔任校長,何子淵親任學監。1906年,何子淵、蕭惠長等人創辦興寧縣立中學(興寧一中),開風氣之先,是為興寧新學之始。
1904年春,何子淵與丘逢甲、蕭惠長、江柏堅、姚竹英等革命黨人在石馬“箭竹頂”茶竂草堂策劃潮州黃岡起義。1907年5月,第二次黃岡起義失敗,蕭惠長、江柏堅、姚竹英等人身份暴露,被迫走避箭竹頂茶場半年有餘。1908年夏初,丘逢甲再次來到石馬順裕廬,與淵公商討營救對策和下一步行動方案,遇險黨人卒在何子淵、丘逢甲的疏通、擔保之下得以脫險。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何子淵蕭惠長張華谷等人組織民軍光復興寧,成立議會政府,蕭惠長被舉為縣知事,何子淵被舉為代議長,年底議會正式選舉時被公推為議長。後廣東省都督委派李汶萊(梅州市梅縣區人)為縣知事,興寧仍屬嘉應州(今梅州)。春,龍田人羅則桓集股興辦蓼塘羅族樹木公司。影響所及,相繼成立龍田學泗公樹木公司和車壢長崗埂樹木公司。春,創辦《寧江新報》(由《別溪雜誌》改名),同年9月停刊。是年,縣設立經收課,徵收賦稅,翌年改名為徵收局。同年,創辦縣立懿?女子國小,1920年改為縣立女子國小校。
民國2年(1913年)夏,興民學堂呈準改為興民中學校,仍由陳少岳任校長,何子淵任學監。
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題贈何子淵的花梨大匾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題贈何子淵的花梨大匾
民國3年(1914年)10月,蕭惠長、張花谷、何子淵等人回響孫中山的討袁號召,組織討袁軍。事泄,蕭、張被迫出走南洋,何子淵則繼續留守興寧與袁世凱爪牙龍濟光周旋。是年,劉俊盛在城鎮北門開辦振興布廠,有木製布機12台,工人36人。
民國4年(1915年)本縣改隸屬潮循道。是年,於西城外原較場興建新豐街,歷時3年而建成。街內商號多經營土布業。同年,劉象文、羅建沾等集資開辦興光電燈公司,在縣城內水關口建發電廠,裝機容量108千瓦,年發電量13萬千瓦時。
民國5年(1916年)刁坊區鼠疫流行,河塘村1天死亡8人。是年,本縣北廂鵝湖鄉人張振環在縣城內開設立盛藥房(張家園),生產濟眾水、肥豬菜等成藥出售。
民國16年1927年9月3日,在中共廣東興寧特支的組織領導下,興寧縣湖尾鄉等地義勇軍100多人在興寧縣城縣立中學何子淵等校領導和進步學生的配合下,成功地舉行了攻城起義,史稱興寧起義。此次起義,促進了興寧各區鄉武裝鬥爭的發展,建立了工農紅軍隊伍,為爾後建立五興龍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解放至今

1957年建成合水水庫,合水水庫是一宗以防洪為主,保障灌溉、照顧排澇、結合發電、養魚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庫,捍衛著興寧城區、國防軍事機場、鐵路、國道等重要基礎設施及下游50多萬人口、沿江兩岸23.26萬畝耕地。
1958年冬,平遠縣併入興寧,兩年後復置平遠縣。1985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興寧隸屬梅州市。
1994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寧撤縣設市,為縣級市,由梅州市代管。從此,興寧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拉開了農村經濟城市經濟邁進的序幕,為建成“經濟繁榮、科教領先、社會安定、生活小康、中等發達”的粵東商貿新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0年,興寧市轄28個鎮興城鎮寧中鎮寧新鎮、寧塘鎮、龍田鎮、壢陂鎮、坭陂鎮葉塘鎮新陂鎮刁坊鎮、龍北鎮、合水鎮石馬鎮羅崗鎮羅浮鎮黃陂鎮黃槐鎮、崗背鎮、坪洋鎮、大坪鎮、葉南鎮、永和鎮徑南鎮徑心鎮新圩鎮水口鎮下堡鎮、宋聲鎮。總人口871507人,各鎮人口:興城鎮86332寧新鎮39996寧中鎮38753 寧塘鎮 16623新陂鎮44889刁坊鎮35282 壢陂鎮 15312永和鎮33872徑南鎮11614徑心鎮13534坭陂鎮44514新圩鎮28238水口鎮28025下堡鎮12495 宋聲鎮 6751羅浮鎮38622羅崗鎮52973黃槐鎮30814 黃駛鎮 40429 崗背鎮 22544 坪洋鎮 10120 龍北鎮 15577合水鎮13304龍田鎮35350石馬鎮26227大坪鎮40348葉塘鎮40348 葉南鎮 22931 福興虛擬鎮24145 四望嶂礦務局虛擬鎮 154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興寧市轄28個鎮(興城、龍田、合水、崗背、龍北、黃陂、黃槐、寧塘、石馬、徑心、永和、寧新、瀝陂、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葉塘、大坪、羅崗、羅浮、寧中、徑南、下堡、寧聲、葉南、坪洋),470個村委會、58個居委會。
2003年,興寧市轄28個鎮(寧中、徑南、下堡、坪洋、宋聲、葉塘、興城、龍田、羅崗、羅浮、黃槐、黃陂、崗背、合水、石馬、大坪、葉南、新陂、寧新、徑心、坭陂、水口、刁坊、寧塘、壢陂、新墟、龍北、永和),共有27個居委會、470個村委會,10941個村民小組。面積2104平方公里,人口111.34萬。
2004年,撤銷宋聲、下堡鎮,併入水口鎮;撤銷壢陂鎮、併入坭陂鎮;撤銷徑心鎮,併入徑南鎮;撤銷崗背鎮,併入黃陂鎮;撤銷坪洋鎮,併入大坪鎮;撤銷龍北鎮,併入合水鎮;撤銷葉南鎮,併入葉塘鎮;撤銷寧塘鎮,併入寧中鎮;撤銷興城鎮、寧新鎮,設立福興、興田、寧新3個街道辦事處。撤併後興寧市共有17個鎮龍田合水黃陂黃槐石馬永和坭陂新圩水口刁坊新陂葉塘大坪羅崗羅浮寧中、徑南),興寧市轄3個街道(興田、福興寧新
2005年8月7號大興煤礦發生特大事故,123人全部遇難
2009年1月合水水庫加固擴建工程完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