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漢字)

肉(漢字)

肉,rou,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動物肉形。“肉”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動物的肉。

〈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動物肉形。“肉”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動物的肉。

(2) 指供食用的動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說文》。段注:“胾,大臠也,謂鳥獸之肉。…人曰肌,鳥獸曰肉。”

公賜之食,食舍肉。——《左傳·隱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歸肉。——《禮記·曾子問》

辨體名肉物。——《周禮·內餉》

古文字的“肉”字,像一塊肋骨的牲肉,其本義即指動物的肉,如羊肉、豬肉等;由動物的肉又引申為指植物(如蔬菜瓜果等)去皮去而中間可食的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外文名: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部首
  • 字形結構:單一結構
編碼筆順,漢字釋義,常用術語,方言,遊戲術語,攝影術語,肉字組詞,古籍解釋,

編碼筆順

肉,rou,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動物肉形。“肉”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動物的肉。
〈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動物肉形。“肉”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動物的肉。
(2) 指供食用的動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說文》。段注:“胾,大臠也,謂鳥獸之肉。…人曰肌,鳥獸曰肉。”
公賜之食,食舍肉。——《左傳·隱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歸肉。——《禮記·曾子問》
辨體名肉物。——《周禮·內餉》
蜜醬雞腿------天然肉石蜜醬雞腿------天然肉石
五筆:U+8089 MWWI
倉頡:OBO
鄭碼:LDOO
四角:40227
筆順:丨フノ丶ノ丶

漢字釋義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象動物肉形。“肉”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動物的肉。
(2) 指供食用的動物肉 [Meat;Flesh] 肉,胾肉。――《說文》。段註:“胾,大臠也,謂鳥獸之肉。人曰肌,鳥獸曰肉。” 公賜之食,食舍肉。――《左傳·隱公元年》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不歸肉。――《禮記·曾子問》辨體名肉物。――《周禮·內餉》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醬);肉山脯林(積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極多,懸掛於林,形容窮奢極欲);肉腥(魚肉等類葷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濃湯)
(4) 指人體的肌肉和脂肪 [Skin; Muscle and fat] 治古無肉刑。――《荀子·正論》其親戚死,朽其肉而棄之,然後埋其骨。――《墨子·節葬》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戰國策·趙策》朽肉爛肉。――《韓非子·忠孝》肉袒負荊。――《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 又如:肉里錢(喻辛勤勞動得來的錢);肉肉髓([方]∶刺骨鑽肉);肉分腸斷(骨肉分離);肉麵對肉麵(臉對臉);肉山(戲稱人軀體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贅(即疣。一種皮膚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Pulp;Flesh(of fruit)] 取筍肉五六寸者。――《齊民要術·種竹》
(7) 又如:肉果(又稱多汁果,果實的一類。果實成熟時,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種)
(8) 指從口中發出的歌聲,對樂器之聲而言 [Voice] 廉肉節奏。――《禮記·樂記》
(9) 又如:肉竹(泛指音樂。肉,聲樂;竹,管樂);肉聲(沒有樂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間有孔的環狀物的體部 [Perforated disk] 肉倍好謂之璧。――《爾雅·釋器》。註:“邊也。”肉好皆有周郭。――《漢書·食貨志》。註:“體為肉,孔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圓形物體。孔稱為好,孔周圍的實體稱為肉);肉頭厚(方言:謂廣有錢財)
(12) 指泥土 [Earth;Mud]。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層;外表 [Exterior] 肉
(14) <方言>流行於安徽蚌埠等地,指人做事 慢吞吞猶豫不決,磨嘰。
(15)<遊戲>指玩家所玩的英雄血量多,生命力強,不容易死。那邊過來一個肉(英雄)。

常用術語

方言

  • 北方口語中常用來表達某人說話做事慢,或者拖延。
  • 客家話讀音:ngiuk1

遊戲術語

競技遊戲中為團隊吸引火力保護團隊的輸出主力的英雄稱之為“肉”,如:

攝影術語

看起來是指相片本身,其實一般用來評估所用鏡頭的成像效果。就是形容所拍攝畫面的清晰度不夠、成像不夠銳利、反差偏小、層次含糊、色彩還原不夠響亮等。有個術語叫作“明銳度”,大家可以查詢一下。與他相反的表現,就可以稱為“肉”了。

肉字組詞

肉案ròu àn [Butcher shop] [方]∶賣肉的台案。也說“肉案子”
肉搏ròubó [Fight hand-to-hand] 近身相搏,常常是徒手或持短兵器。
肉凍ròudòng
(1)[Aspic]∶以魚或肉的碎料添加明膠及調味料後凝成稠厚的一種美味凍膏,冷配在肉或魚的菜餚上,作為裝飾;或者製成肉、魚或蔬菜的一種模型
(2)[Galantine;Galatine]∶一種冷菜,先將肉去骨,填入五香碎肉作佐料,燒熟壓實後,再澆上肉凍而成
肉豆蔻ròudòukòu [Nutmeg] 一種硬而芳香圓球形的種子,廣泛用為香料。又稱“肉果”
肉墩墩ròudūndūn [Stout and strong] 形容人胖或肌內厚實的樣子。也作“肉敦敦”
肉感ròugǎn[Voluptuousness] 肉體上給異性以誘惑感覺的(多指女性)
肉鴿ròugē[Pigeon for meat] 供食用的鴿品種。
肉冠ròuguàn[Comb] 鳥類頭頂長的肉質的凸起,形狀似冠。
肉桂ròuguì [Cassia] 常綠喬木,葉呈橢圓形,開小白花,樹皮可藥用,即桂皮。葉、枝、樹皮可加工製成桂油
肉類ròulèi [Flesh]肉食動物製成的食品,包括用作食品的任何動物的可食部分。
肉瘤ròuliú [Sarcoma] 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向鄰近組織擴散或經血流擴散。
肉麻ròumá
(1)[Nauseating]∶由輕佻的或虛偽的言語、舉動所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覺。
肉麻的吹捧
(2)[Dally with]∶輕佻地狎昵
和情人肉麻了一陣
肉皮ròupí [Pork skin] 通常指豬肉的皮
肉票,肉票兒ròupiào,ròupiàor [Kidnapped person] 指被犯罪分子綁架去的人質,用以向其家屬勒索財物。
肉色ròusè
(1)[Incarnadine] 淡黃色中略帶紅的顏色,近似皮膚色。
(2)[Carnation]∶人類肉體的可變的顏色,平均為小粒珍珠的顏色。
耶穌基督肉身走在人們中間
肉食ròushí [Meat] 以肉為食。或指肉類食品。古代高官厚爵者以食肉為常,故用肉食者稱享有厚祿的官員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莊公十年》
肉鬆ròusōng [Dried meat floss] 用牛、豬等的瘦肉加工製成的絨狀或碎末狀的食品,乾而鬆散
肉袒ròutǎn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脫去上衣,裸露肢體(古人在祭祀或謝罪時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肉袒負荊ròutǎn-fùjīng[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as a token of sincere apology――ready to submit to any punishment the other party may want to give] 赤裸上身,背著荊條請罪,表示願受責罰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肉體ròutǐ
(1)[Body]∶人的身體
(2)[Clay]∶死人的軀體,區別於不死的富於生氣的精神
肉刑ròuxíng [Corporal torture] 施加於罪犯或犯過者的肉體的懲罰,包括死刑、鞭笞和監禁
古來相傳孝女甚多,如女婧、緹縈之類,一使景公廢傷槐之刑,一使文帝除肉刑之令,皆能委曲用心,脫父於難。――《鏡花緣
肉眼ròuyǎn [Naked eye] 不藉助任何儀器的人眼
肉慾ròuyù [Carnal desire] 性慾(貶義)
肉質ròuzhì [Succulence] 生物學上指鬆軟肥厚的物質
肉質果ròuzhìguǒ [Fleshy fruit] 主要由柔軟、多汁的組織構成的果實(如漿果、核果或梨果)
肉中刺ròuzhōngcì [A thorn in one's flesh] 比喻最痛恨而急於除掉的人(常跟“眼中釘”連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宍《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𠀤音衄。《說文》胾肉,象形。本書作𠕎。《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為九竅。
《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揚子·太𤣥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肉𠛬。《史記·孝文帝紀》法有肉𠛬三。《注》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芝草名。《抱朴子·仙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注》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釋名》肉,柔也。
《集韻》《韻會》《正韻》𠀤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注》肉,邊也。好,孔也。《釋文》肉,如字。
如授反。
錘體為肉。《前漢·律曆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注》錘之形如環,體為肉,孔為好。
肥滿也。《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謂肥滿。《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注》肥也。《釋文》𠀤而救反。
《史記·樂書》寬裕肉好。《注》肉好,言音之洪美。
《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韻會》《正韻》𠀤而由切,音柔。邊也。
《正字通》音腴。《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