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人姓(聞人(中國複姓))

聞人姓(中國複姓)

聞人(中國複姓)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聞人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複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少正氏,屬於以世稱名號為氏。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五霸爭雄,大國兼併小國,奴隸起義反抗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等激烈的階級鬥爭,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也揭開了中國歷史上儒法鬥爭的序幕。傳說,到了春秋晚期,魯國的孔子和少正卯兩個人都在開班講學: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說,主張“克己復禮”,維護奴隸主階級禮治”的奴隸社會;而以少正卯為代表的法家學說,主張變法革新,建立新興地主階級法治的封建社會。後來聽少正卯講學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孔子的學生也來了一部分,孔門出現了“三盈三虛”,氣得孔子大罵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少正卯在講學中很快成為了當時文人學士公認的“聞人”(名人)。後來,孔子當上了魯國的司寇,代行宰相職務,傳說他給少正卯加上了“聚眾結社,鼓吹邪說,淆亂是非”等罪名,把他捕殺了,並把他的屍體示眾三天。但少正卯變法革新的進步思想已經傳播開了,推動了奴隸制滅亡、封建制興起的浪潮,成為一代法家先驅。後來,新興建制地主階級的傑出代表秦始皇推行法制,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大地,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制地主階級中央集權制的統一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聞人姓
  • 複姓名稱:聞人
  • 讀音:wén rén
  • 注音:ㄨㄣˊ ㄖㄣˊ
基本介紹,複姓名稱,讀音,姓氏源流,源於姬姓,源於地名,源於姬姓,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聞人宏,聞人敻,聞人滋,聞人耆年,聞人銓,聞人徽音,聞人夢吉,聞人通漢,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八言通用聯,聞人姓氏略考,孔子誅殺少正卯,

基本介紹

複姓名稱

聞人

讀音

wén rén(ㄨㄣˊ ㄖㄣˊ)]

姓氏源流

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少正氏,屬於以世稱名號為氏。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五霸爭雄,大國兼併小國,奴隸起義反抗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等激烈的階級鬥爭,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也揭開了中國歷史上儒法鬥爭的序幕。傳說,到了春秋晚期,魯國的孔子和少正卯兩個人都在開班講學: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說,主張“克己復禮”,維護奴隸主階級禮治”的奴隸社會;而以少正卯為代表的法家學說,主張變法革新,建立新興地主階級法治的封建社會。後來聽少正卯講學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孔子的學生也來了一部分,孔門出現了“三盈三虛”,氣得孔子大罵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少正卯在講學中很快成為了當時文人學士公認的“聞人”(名人)。後來,孔子當上了魯國的司寇,代行宰相職務,傳說他給少正卯加上了“聚眾結社,鼓吹邪說,淆亂是非”等罪名,把他捕殺了,並把他的屍體示眾三天。但少正卯變法革新的進步思想已經傳播開了,推動了奴隸制滅亡、封建制興起的浪潮,成為一代法家先驅。後來,新興建制地主階級的傑出代表秦始皇推行法制,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大地,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制地主階級中央集權制的統一國家。
少正卯是當時聲譽宏然、遠近聞名的人,被世人譽為“聞人”,所以在他的後代支庶子孫中有以先祖“聞人”之號為姓氏者,後再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聞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於地名

出自春秋時期鄭國聞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聞邑,春秋時期鄭國之地,故址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滎陽市虎牢關一帶地區,亦稱汜水關、汜水鎮
周定王姬瑜二十年(晉景公姬孺十三年,鄭襄公姬子堅十八年,公元前587年),晉景公因鄭國違盟投靠楚國,大怒之下出兵伐鄭國,連續擊敗鄭國軍隊,奪取了鄭國的聞邑,改為晉國的汜邑(今河南汜水),並一度包圍鄭國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後鄭國得到了楚軍的協助才擊退晉軍,但聞邑已經收不回來了。失國的原聞邑之鄭國人,在成為晉國汜邑之民後,有以故邑“聞邑之人”名號為姓氏者,稱聞人氏,到了春秋後期有省文簡化為單姓聞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聞人氏、聞氏同宗同源。

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太史左丘明,屬於以世稱名號為氏。戰國時期,魯國有一位著名的大夫,職掌太史,即左丘明,他撰著的《春秋左氏傳》流傳千古,至今也是人們考證春秋歷史的重要史料,因稱“古之聞人”、“魯之君子”。在古代,“聞人”就是專指眾所崇敬的名人,世稱“聞人”者,在中國歷史上寥寥無幾。
左丘明,約公元前500~前428/408年,一說其姓左,名丘明;一說其複姓左丘,名明;另有一說其姓丘,名明,“左”是“左史”之官職簡稱,左史重記事;春秋末期魯國人,是與孔子晚年同一時代的著名學者、史學家,也是儒家代表之一。左丘明的家族世代為史官,並曾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他根據魯國以及其他各諸侯國的大量史料,以《春秋》位歷史背景,編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並參與編著了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中國歷史學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左丘明的思想屬於儒家思想,在這兩部重要的著作中較多地反映了“民”的利益和要求。據著名學者劉向所著《別錄佚文的判斷,左丘明的出生年代約與孔子弟子曾參公孫龍相當,那么左丘明在年齡上應為孔子的孫輩;而據《左傳》、《國語》二書對於歷史人物的稱呼上來看,可知左丘明當逝世於魯元公姬嘉在位時期,即周考王姬嵬十三年~周威烈王姬午十八年(公元前428~前408年)之間。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就是對士子們十分挑剔的孔子也對這位晚生十分推崇,曾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在左丘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聞人”之名號為姓氏者,稱聞人氏,後再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聞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聞人氏、聞氏同宗同源。

得姓始祖

少正卯。據《風俗通》上考證,少正卯 ,魯之聞人,是聞人氏的祖宗。聞人得姓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其老家魯國,即今山東省。傳說古代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學都叫少正卯,他講學進,孔子的學生中都有不少人去聽講,他的名聲聞名遠近,於是文人學士們就給了他一個雅號,叫聞人。聞人的後代將此引以為榮,就以聞人為姓,世代相傳,因為只有這個姓,才能令人聯想起少正卯當年指點江山,議論古今,意氣風發,從學者如流的那種榮耀。而且少正卯與孔子後來矛盾極大,以聞人為姓,大約也是少正卯後代以少正卯的學術思想獨樹一幟為榮,望族居河內郡(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一帶),故聞人氏後人奉少正卯為聞人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聞人氏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排列在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重排序為第四百十五位。傳說春秋時,魯國有大夫少正卯聚徒講學,幾次將孔子的學生都吸引過去,被眾人稱為“聞人”,意為讚許其知識淵博、才華出眾、聞名於世,後因與孔子政見不一,被當上魯國司寇的孔子以“危言亂政”的罪名處死,其子孫為繼承祖先的達名即以“聞人”為姓。也有一說魯國大夫左丘明是古之聞人,其後人有以聞人為姓的。聞人氏族人早期主要居住在山東地區,漢、唐時期逐漸西移河南洛陽,五代之後開始南下江蘇、浙江等地,並以河南郡為郡望。宋朝以後,聞人氏族人在浙江餘姚、金華、嘉定等地有少量分布。
今浙江省的寧波市餘姚市、杭州市蕭山區嘉興市、金華市,江蘇省宜興市無錫市南通市,湖北省的武漢市,山東省的德州市夏津縣,上海市,陝西省,安徽省的六安市臨泉縣太和縣蚌埠市固鎮縣,台灣省的台中市,美國的舊金山市等地,均有聞人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聞人宏

字君度,浙江省嘉興人,二十歲人太學讀書,大觀年間進士,歷官通州司法、天台兵曹、宣城知縣、常州通判。有才名,善政,人高其德誼。著有《中興要覽》、《周官通解》、《經史旁闡》等。 聞人詮:浙江省餘姚人,明朝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的學生。聞人詮和王陽明有親族關係,是同輩,歲數小於王陽明,然在學業上是師生。聞人詮舉為進士後,嘉靖年間做了御史官,巡視邊疆,在山海關那一帶修了近千里的長城。校補有《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
東漢臣。字定卿,沛國(今安徽宿縣西北)人。建寧元年(168)十一月以太僕代劉矩為太尉,翌年五月罷。三年(170)四月以太中大夫代郭禧復為太尉,次年三月以日食免。

聞人敻

南朝宋、齊時將領。祖籍吳興(今屬浙江)。年十七,結客報父仇,為高帝所賞,位至長水校尉。

聞人滋

南宋藏書家。字茂德。官德興丞,至進賢令。與陸游曾同在勅局為書籍、文書刪定官。精於國小,人稱“老儒”。喜留賓客,然而飯菜不過蔬、豆而已。家多蓄書,貯於“南湖草堂”中,並樂於借人。施晉錫曾為作有《南湖草堂記》。

聞人耆年

南宋針灸學家。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人。行醫四五十年,認為“惠而不費者,莫如針灸之術”,又謂“針不易傳,凡倉卒救人者,惟艾灼為第一”,因將所集之方,於1226年撰成《備急灸法》。書中載有常見二十二種急證灸法。

聞人銓

明史學家。餘姚(今屬浙江)人,字邦正。嘉靖進士。授寶應知縣,遷御史,巡視山海關,後為南京提學御史。曾從學外兄王守仁校刻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與訂《陽明文錄》。官至湖廣按察司副使。有《南畿志》六十四卷,采總志、分志之法,開各省通志之先河。另有《東關圖》、《芷蘭集》等。

聞人徽音

清才女。餘姚(今屬浙江省)人。太守聞人氏孫女。生性穎異,能琴善弈,博通書史,工於吟詠。著有《樊謝詩選》、《醉鶴樓詩》並行於世。

聞人夢吉

元朝人。其父誢曾在王柏門下學習。夢吉受學家庭,手抄《其七經傳疏》,閉戶10年,洞究奧旨。泰定時在鄉里中貢生,被薦為校官,累遷泉州教授。至正中授福建等處儒學提舉,辭不赴。

聞人通漢

字子方,浙江省嘉興人,漢代學者,官太子舍人、中山中尉,習禮於孟卿,孟卿受禮於后蒼。見漢書儒林孟卿傳,類稿作“聞人通”,脫“漢”字。其他聞人姓名人有晉大臣聞人?;;宋官吏聞人宏、聞人松,學者聞人祥正、聞人符;明畫家聞人益、聞人紹宗等。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吳興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漢朝時有中山中尉聞人通漢後倉曾說《禮記》數萬言,寫成著作《後氏曲台記》,後教授給聞人通漢。通漢以太子舍人身份,在石渠閣(閣名,漢入關時所得秦國圖籍皆藏於此,漢朝是名儒講經的地方)講學。
超卓堂:明朝時候,聞人良輔(聞良輔)才能和德行都特別高超。初為監察御史,後來升大理少卿,出使暹羅,權操虎節。“節”是古時出行官員所拿的表示身份的符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水國用龍節。後聞人良輔官至廣東按察使

家譜文獻

浙江餘姚聞人氏族宗譜,存卷為祝文、記、序等,卷五系圖,著者待考,清朝年間襲桂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三卷、第五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鳳山街道永豐村聞人氏宗祠、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河南世澤;校經家聲。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聞人詮校補《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 聞雞起舞;人傑地靈。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聞人複姓“聞人”二字的嵌字聯。 集句行世;治禮傳家。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史人聞人祥正,著有《集句宮詞》等。下聯典指漢代名人聞人通漢事典。 名聞北宋; 譽起東宮。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嘉興聞人宏,字君度,二十歲人太學讀書,大觀年間進士,歷官通州司法、天台兵曹、宣城知縣、常州通判。著有《中興要覽》、《周官通解》、《經史旁闡》等。下聯典指西漢沛人聞人通漢,字子方,曾跟從後倉學《禮》。後以太子舍人在宮中石渠閣講論,官至中山中尉

七言通用聯

慈孝兼至傳名遠;德才兩全播惠長。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名人聞人誾,聞人詮之弟,詮嘗病危,誾祈死求代,未幾誾死。母王氏悲慟欲絕王守仁曰:“聞人氏慈孝兼至矣!”下聯典指宋代常州通判人宏,字君度,嘉興人。有才名,善政,人高其德誼。

八言通用聯

解周官書,文傳南宋;洽後氏禮,譽起東官。 ——佚名撰聞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聞人宏,著有《周官通解》。下聯典指漢·聞人通漢東官太子舍人習禮於孟卿,孟卿受禮於后蒼

聞人姓氏略考

簡介
中國姓氏繁多,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比較少見的複姓。但和司馬、歐陽這些常見的複姓相比,“聞人”這個複姓就更加冷僻了。不過說出來可能嚇你一跳,在全寧波市,複姓聞人的市民多達千餘人,其中絕大部分都住在餘姚。餘姚退休法官聞人昆波,近幾年一直在研究、考證“聞人”這個複姓。

孔子誅殺少正卯

“孔子誅殺少正卯”一事是一件懸案,歷史上懷疑此事子虛烏有的學者大有人在。又經現代學者的縝密考證,此事為戰國末期法家人物的虛構之例說。從史實上辨證,孔子根本沒有誅殺少正卯的機會與可能。記載此事較為詳細的《尹文子》、《荀子》、《孔子家語》等書,都說孔子當時的官職是“為魯攝相”、“攝魯相”、“為魯司寇”,最後定型為“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孔子曾任魯司寇,這是無可爭辯的史實。但《公羊》有言,“魯無司寇之卿”,按春秋時周制,列國之卿,都命自周天子,大夫命自諸侯。《韓詩外傳》有魯侯任命孔子為司寇的記載,則其司寇之位不過大夫,未能列為上卿明矣。《呂氏春秋·遇合》稱孔子“僅至於魯司寇”,一個“僅”字可以看出其官職不過如此。至於《史記》中說孔子“由中都宰而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則純然是無稽之談。說到“攝魯相”,葉適習學記言》認為:按《論語》“……公西赤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然則君在其國,而宗廟出其境而會朝,固皆有相,擇能而使,無常官,事畢而止。夾谷之會,孔子與齊人辯爭最著……而孔子及子路由此預魯政矣,故學者訛傳以為相魯也。……後世以虛言為實用,則學者之心術疏矣”。崔述也認為孔子相魯不過是“相禮”而已,此“相”只是“夾谷之會”一臨時官職,類似於今天某些臨時會議的主席,事畢即撤銷,並非後人心目中權傾天下的“相國”之位。毛奇齡《西河答問》云:“周時無‘相’名官者。上文所云‘相’,乃儐相之相,非卿相之相。且是時季孫以司徒兼冢宰,孔子以異姓平民,驟至司寇,已是異數,豈能代季孫攝行相國之事哉?”故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其官職不過如此而已。
少正卯”又何許人也?王士禎池北偶談》中云:“少正卯,其人名卯,而官少正也。當時魯鄭皆有少正之官,列於卿,故子產亦稱少正。按《氏族博考》雲,以官為氏者,有公正、宗正、少正、正令等。蓋卯官少正,其後列國為此官者,子孫因以為氏耳。”唐順之在《稗編》認為:“魯有少正卯。謹按《周書·康誥》‘少正案’,‘少正,御事酒誥’,蓋小宰小司徒之類。周制,六官之長曰正,則其貳謂之‘少正’。孔子誅卯,蓋其先必因官以少正為氏,不然則少正卯之官爾。”故魯如有“少正卯”其人,他起碼為一世卿或世家子弟,相關記載稱其為“亂政大夫”、“魯之聞人”,則其社會地位至少不比孔子低,甚至還要高一些。另外當時魯國實際的執政者為三桓,三桓手下又有許多極有權勢的家臣。由大權旁落之諸侯國君任命的孔子,怎么可能擁有不經任何請示、不用任何理由,就隨意誅殺國之世卿或大夫的權力,還公然暴屍三日以製造恐怖氣氛?歷史上有“資格”這樣做的屈指可數。
朱熹在《晦庵集》中認為:“若少正卯之事,則予嘗竊疑之。蓋《論語》所不載,子思、孟子所不言,雖以《左氏春秋》內外傳之誣且駁而猶不道也,乃獨荀況言之,是必齊魯陋儒,憤聖人之失職,故為此說以夸其權耳。”唐代學者楊倞在編纂《荀子》時,認為記載此事的《荀子·宥坐》篇以下,是“荀卿及弟子所引記傳雜事,故總推於末”,其內容以兩漢儒者所附入者為多,並不可信。《論語》中云:“季康子問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為政,焉用殺?”通觀《論語》中孔子的言行,他對不同道者如“避地”、“避世”的隱士等,都持尊重、同情的態度,即使對“異端”,也只是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閻若璩認為:“蓋聖人行誅,必其人有顯罪與眾棄之。未有出人不意,但為其宿昔奸雄案未具而遽行大戮者也。此穰苴、孫武行兵立威之法,豈聖人為政之道耶?”王若虛也認為:“以予觀之,(誅少正卯事)殆妄焉耳。刑者,君子之所慎,不得已而後用者,罪不至於當死,其敢以意殺之乎?故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殺一不辜,雖得天下而不為此,聖賢相傳以為忠厚之至者。若乃誣其疑似,發其隱伏,逆詐以為明,逕行以為果,按之無跡,加之無名,而曰‘吾以懲奸雄而防禍亂’,是則申商曹馬陰賊殘忍之術,而君子不貴也。”徐復觀先生認為:“他(孔子)的倫理思想,實際是以自由精神為基底的。這才賦予以中庸的性格,使‘道並行而不相悖’……在儒家思想中,絕找不出用殺來解決思想異同的因素。”所以從孔子及儒家一貫思想上講,他根本不可能做出如此殘暴的事情來。
劉敞在《公是集》說:“少正卯者,魯之聞人也,與仲尼並居於魯。仲尼之門人,三盈三虛,獨顏淵不去。夫言‘獨顏淵不去’,是閔子騫之徒嘗去之矣。少正卯能使閔子騫之徒去聖人而從己,是少正卯非細人也。夫以閔子騫之智,足以昭善惡、決去就,猶深悅少正卯之義,則少正卯之非細人審矣。……且仲尼與之並居,不能以義服其心,與之立教,弗能使弟子不叛己,是魯國之人,莫不以是人為賢也。民以為賢,仲尼始為政七日而誅之,百姓不知是仲尼嫉賢也?嫉賢而惑民,何以為政?”故曰,魯無少正卯而已矣,如有少正卯,仲尼必不殺也。王若虛在《滹南集》說:“少正卯,魯之聞人,自子貢不知其罪,就如孔子之說,亦何遽至於當死?而乃一朝無故而屍諸朝,天下其能無議?而孔子之心亦豈得安乎?夫卯兼五者之惡,借或可除,而曰‘有一於人,皆所不免’,然則世之被戮者不勝其眾矣。”如果少正卯真有能力讓孔門除顏回之外的所有學生都“背叛”孔子,則其智慧、道德必粲然可觀,孔子誅之,其弟子將如何看待孔子之為人?僅靠幾句莫名其妙的解釋,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心逆而險”、“行辟而堅”算什麼罪?誰定的罪?標準是什麼?實際造成了哪些傷害?刑法上有此條例嗎?……另外,百姓又怎么看待孔子之為政?所以即便真有少正卯其人其事,孔子為政始七日而誅之,必然會弄得人怨鼎沸,眾叛親離,怎么可能會在三個月後有“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的治相出現?且孔子平生最惱恨、傷悲的就是為政者誅殺賢者。故此事在情理上可推斷為極荒謬者。唐順之說:“按下文有父子訟者,同狴(獄)執之三月不決,其父請止,孔子舍之。夫父子訟其大罪,而孔子尚欲化之,使復於善;少正卯為國聞人,其罪未彰,而孔子乃先事設誅,(後)播散其惡。由後為夫子本旨,則其前為非,夫子本旨明矣。”唐順之提到的“父子同獄”故事,見之於《荀子·宥坐》篇中“誅少正卯”文字之後。他認為二者思想互相矛盾,後者接近孔子仁恕之道,而前者為非。王若虛則對此有另一種解讀,稱“父子同獄”一案,如果兒子有罪,就應加以處罰,無罪就應釋放,你關他們三個月不聞不問乾什麼呢?焉知父親請求撤訴,不是受不了監獄之苦被迫如此呢?如果父親就是不撤訴,孔子怎么辦?難道關他們一輩子?“誅少正卯”和“父子同獄”都不合乎人情事理:“荀卿因此設過正之事以驚世俗,以為眾疑於無罪者而遽誅之,疑於必殺者而卒赦之,操縱無常,開闔不測,此孔子所以異於凡人者。而不知聖人正不如是也。”故“誅少正卯”一事,“殆書生之寓言,非聖賢之實錄也”。王若虛言:“自三傳而下托聖賢以駕己說者,何可勝數?蓋不足盡信焉。”這句話說出了“誅少正卯”故事虛構成型的歷史內在動力:這是法家讓大名人孔子“粉墨登場”,做戰國時期刑法思想的代言人,尤其是在為秦朝之焚坑張目
先秦兩漢思想史研究專家徐復觀在《一個歷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進》一文中,經過對《尹文子》、《荀子》、《淮南子》、《說苑》、《孔子家語》、《史記》等書相關記載中語句、辭彙演進的縝密分析,認為此故事,“醞釀於戰國末期的以韓非為代表的法家思想,成立於秦政焚書坑儒之世,盛流傳於兩漢之間,一直到《孔子家語》,故事的演進才算完成。因把《家語》的同一材料竄入《史記》的《孔子世家》而故事影響更為擴大。這是與法家思想及專制政治有密切關聯的故事”。而且漢朝以後的儒生在引用此故事時,對少正卯形象的理解也與原始版本有很大出入。後來徐復觀更認為此故事中個別詞句的源頭來自《管子·法禁》,如云:“行辟而堅,言詭而辯,術非而博,順惡而澤者,聖王之禁也。”與《說苑》中孔子宣布少正卯之五大罪狀相類似:“一曰心辨而險,二曰言偽而辯,三曰行辟而堅,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順非而澤。”其他記載亦相仿。徐復觀認為:“必先有此篇《管子》之思想文獻,然後接上《韓非子》上所造之孔子、太公等人物,此故事乃得以成立……而誅少正卯故事系出於法家,乃成鐵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