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夏

神秘的西夏

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確定的寧夏重大文化項目,也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的年度重大選題之一,由北京上造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具體承制,著名導演金鐵木擔任本片的總導演。

西夏(1038-1227年),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由党項人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少數民族的封建王朝。公元1038年,元昊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建國,國名大夏,大夏在西夏文,意譯為大白高國宋朝稱為夏國,《宋史》中有《夏國傳》,因為在中國西部,故又被稱為西夏。西夏國統治地區很廣,“東臨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北抵大漠”。包括今寧夏、陝西、甘肅、青海內蒙古新疆等地區。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滅,西夏有十個皇帝,西夏王朝總共189年。

基本介紹

節目形式,分集簡介,主題歌,作品評價,影響與評價,專家評析,存在的問題,

節目形式

歷史題材電視紀錄片
神秘的西夏

分集簡介

《神秘的西夏》共有10集,每集50分鐘,這是以電視紀錄片的形式對西夏文化最全面、最綜合的一次展現。
神秘的西夏四位史學顧問圖片神秘的西夏四位史學顧問圖片
第一集: 《失落的國度》
一個消失的民族,一段失落的記憶。在故紙中顯露,在廢墟中被發現。他們是誰?他們從哪裡來?他們創造了怎樣的文明?
劇照劇照
公元1227年,是中國戰爭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對蒙古人來說,這一年的春天格外寒冷。在中國西北高原的六盤山深處,他們有史以來最傑出的領袖,偉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什麼人能夠重創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抵擋成吉思汗征服腳步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第二集:《高原的孩子》
這是一群高原的孩子,高原給了他們強健的體魄,堅定的意志。在血與火的磨練中,他們長大。為了生存,他們不斷地遷徙。為了心中不滅的夢想,他們不屈不撓。
青藏高原的東南,四川省甘孜地區,生活著一群自稱為“木雅”的人。他們住著高大直立的碉樓,穿著獨一無二的服裝,說著別人聽不懂的木雅語。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木雅”被稱為 “彌藥”。唐代的史料記載,彌藥人就是党項人。一千多年前,党項人在最輝煌的時候,曾經建立過一個將近兩百年的國家,史稱西夏。西夏是如何建立的?党項人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他們最早的源頭究竟在哪裡呢?
劇照劇照
第三集:《崛起之路》
一個神秘的民族,從青藏高原出發,一路顛沛流離,終於來到廣袤的黃土高原。遼闊但並不富饒的土地,卻是他們眼裡的天堂。
他們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堅強地站起來,只為心中那個不滅的夢想。
劇照劇照
公元十世紀後期,新生的宋帝國秣馬厲兵,党項人平靜的生活突然被打破。就在這個時候,年輕的党項貴族李繼遷舉起了對抗大宋的旗幟。面對強大的宋帝國,李繼遷能否保住祖先的基業呢?
第四集:《大白高國》
他是一個王,一個年輕的
他是一個王,一個年輕的王,僅僅28歲。他創造了一種文字,這種文字使用了數百年。他建造了一座城池,至今還遺留著他的影子。他讓一方土地富饒,他帶給一個民族久久不忘的榮耀。這是一個被遺忘的傳奇。
公元1032年,党項人的領袖李德明離世,兒子元昊繼承國王之位。老國王臨死前一直擔心,個性張揚的元昊會給党項人帶來災難。
神秘的西夏
神秘島西夏總導演與總撰稿圖片神秘島西夏總導演與總撰稿圖片
先王的擔心似乎很快就應驗了。新國王元昊下令,所有党項人必須禿髮。三日之內,如有未禿髮者,格殺勿論。党項人久居黃土高原,很多人的髮式已和中原人一樣。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禿髮,無異於一場地震。元昊頒布禿髮令預示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
第五集:《以戰求生》
一個偉大的帝王,一支神勇的軍隊,鐵鷂子似雷霆萬鈞,步跋子越溝壑如履平地,神臂弓的威力無人阻擋,在黃土高原上,他們締造了戰爭奇蹟。
劇照劇照
在党項民族的一首史詩中,歌頌了一位神勇的帝王。他出生的時候,就有兩顆牙齒。長大後,十種吉祥集於一身。他帶領無敵的軍隊,開疆拓土。
史詩中描繪的這個帝王是否有跡可尋,他究竟是誰呢?
第六集:《後宮麗影》
這是一些謎一樣的女人,為了愛情,她們可以奮不顧身。當戰爭來臨,她們像男人一樣衝鋒陷陣。在信仰前,她們又是那樣虔誠。一個什麼樣的國度,讓女人擁有如此飽滿的生命?
神秘的西夏
從青藏高原到黃土高原,三百年臥薪嘗膽,三代人勵精圖治。一個雄心勃勃的西夏,崛起在巍峨的賀蘭山腳下。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西夏帝國,在元昊之後,有幾十年的時間被女人統治著。在中國歷史上,這是極其罕見的現象。西夏的女人擁有與男人一樣的天空。她們的權力從何而來?她們創造了什麼樣的歷史?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呢?
第七集:《文明之光》
一個神秘的民族,塵封千年,它的密碼鮮為人知。一個消失的王朝,創造了璀璨的文明。遊牧出身,卻尊孔子為帝。馬背上長大,但信奉儒家文化。
劇照劇照
1908年,俄羅斯人科茲洛夫在中國西北的黑水城打開了一個神秘王朝的大門,這裡簡直就是一座埋藏了八百年之久的地下圖書館。陌生的文字,精美的佛像,絢麗的繪畫,不計其數的典籍文獻。
俄羅斯聖彼得堡,漢學家發現這些文獻出自古代中國一個叫西夏的王朝。 這些文獻的背後是一個神秘的文明,一個失落的文明。西夏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它究竟創造了什麼樣的文明呢?
第八集:《普通人的王朝》
他們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就是他們構建了一個帝國的基石。當他們的臉上看不到笑容的時候,帝國的未來已經難以預測。
公元1162年, 蒙古高原上各個遊牧部族之間征戰不休。 一個小部落的首領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兒子, 取名鐵木真。與此同時,在一千多公里外,西夏的皇帝李仁孝剛剛頒布了一個重要的法令——《禁奢令》。
劇照劇照
皇帝頒布這道法令事出有因。在當時的西夏,貴族和官員們普遍奢靡成風。這些縱情聲色的精英們根本想不到,遠在漠北草原,那個叫鐵木真的嬰兒將會決定整個國家未來的命運。
第九集: 《銘記》
高大的土堆,矗立在賀蘭山下,深埋著一個民族的信念和理想。他們渴望被歷史銘記,但命運總是神秘莫測、撲朔迷離。
在寧夏的賀蘭山腳下,屹立著一些巨大的土堆。這些土堆是什麼人修建的?又為何要修建這些土堆?這些殘破的身軀會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故事呢?是誰讓這些宏偉的建築面目全非,它們曾經遭受了怎樣的破壞呢?
神秘的西夏
這是一個古老王朝保留下來的最後印記,這裡銘刻著一個皇室家族永恆的傳奇。
第十集: 《生生不息》
面對強悍的蒙古鐵騎,倔強的党項人選擇了奮起抵抗。最終,一個曾經雄踞西北的西夏國被滅國,党項人消失在了歷史的深處。
一個國家滅亡了,一個政權消失了,但是文明不會消失,西夏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 創造了燦爛文明的党項人也未曾消失,他們以另一種形式融入到了中華的血脈之中,今天的中華大地上遍布他們的影子。
劇照劇照

主題歌

《西夏之歌》(《神秘的西夏》主題歌)
作詞: 唐榮堯 戴修揚
作曲: 羅天澤 張鎰麟
編曲: 羅天澤 張鎰麟
演唱: 羅天澤
神秘的西夏
神秘的西夏
神秘的西夏
黑黑的頭髮,紅紅的臉龐。
神秘的西夏
銀白的肚子,金色的乳房。
祖先的石頭城,就在白河邊上。
高彌藥啊,遙遠的故鄉。
高大的羅都,眼望著遠方。
嵬名兒郎,騎馬上戰場。
神秘的西夏
越過大河,河水忘記流淌
翻過高山,雲彩四處躲藏。
大白高的王,有十種吉祥。
號角吹起,天神軍隊無人抵擋。
四方朝賀,帶來遍地牛羊。
願麥苗青青,大地花香。
高大的羅都,眼望著遠方。
嵬名兒郎,騎馬上戰場。
越過大河,河水忘記流淌。
翻過高山,雲彩四處躲藏。
大白高的王,有十種吉祥。
號角吹響,天神軍隊無人抵擋。
四方朝賀,帶來遍地牛羊。
願麥苗青青,大地花香。
大白高的王,有十種吉祥。
號角吹起,天神軍隊無人抵擋。
四方朝賀,帶來遍地牛羊。
願麥苗青青,大地花香。
願麥苗青青,大地花香。
讓刀劍生鏽,平安久長。

作品評價

《神秘的西夏》以近些年對西夏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以西夏王朝從興起到滅亡的發展過程為歷史線索,運用當今最先進的電視表現手段,生動詳實地為觀眾展現一個短暫卻又神秘的西夏王朝。
電視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是一部精心之作,誠意之作,是中央電視台2015年推出的又一部歷史文化大片。

影響與評價

為了讓今天的觀眾了解真實的西夏歷史,金鐵木導演和主創團隊研讀了大量的西夏文獻,還邀請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建築學家、甚至測繪學家、服飾專家等參與創作。攝製組跨越8個省,15個自治州、26個縣,耗時兩年之久,攝製組還遠赴俄羅斯聖彼得堡拍攝了大量珍貴的西夏文物,採訪了國外的西夏研究專家。在策劃階段,金鐵木導演就確立了“用電影思維打造高端紀錄片”的原則和目標。在忠實於史實的基礎上,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以“故事化”的方式,充分運用各種影像語言,對某些細節進行了再度創作。
電視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以歷史記載和考古取證為依據,通過對世界唯一性的西夏文明的探索,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党項族的源起,全面地展示了西夏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輝煌成就和西夏研究的最新成果。《神秘的西夏》是通過電視紀錄片的形式對西夏文化 最全面、最綜合的一次展現,是金鐵木導演繼《復活的軍團》、《圓明園》、《大明宮》、《玄奘之路》後創作的又一部歷史文化大片。
神秘的西夏
據悉,紀錄片《神秘的西夏》片名由著名作家張賢亮生前題寫。
中央電視台副總編輯李挺表示,將充分利用中央電視台國際文化交流的平台,將這部紀錄片推向國際。
中國西夏史研究權威專家史金波表示,10集紀錄片《神秘的西夏》的播出,無論對西夏研究,還是對寧夏乃至對西北地區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都會產生更大的影響,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專家評析

十集大型史詩電視紀錄片《神秘的西夏》3月23日起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該片是自治區黨委確定的寧夏重大文化項目,也是中央電視台的年度重大選題之一,由著名導演金鐵木擔任總導演。紀錄片播出後,其對歷史的探究與尊重,恢宏大氣的場景,電影般的畫面質感,贏得了廣泛好評。該片的史學價值、藝術價值更是在學術界颳起一股“西夏風”。
重現中國歷史上的華彩篇章
——紀錄片《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寧夏博物館館長、研究員 李進增
一個神秘的民族,塵封千年,它的光彩鮮為人知;一個湮滅的王朝,曾經創造了璀璨的文明,卻在歷史長河中化為泡影;他們遊牧為生,卻尊孔子為帝,信奉儒家文化;他們馬背上壯大,勇猛彪悍,縱橫西陲,卻崇信佛教。這是一群怎樣的人,又是一個怎樣的王朝呢?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用物、用景、用詩、用畫,告訴世人:這個民族叫党項,這個王朝就是西夏。
公元1038年,党項首領李元昊建國稱帝,國號大夏,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其鼎盛時期疆域包括現在寧夏的全部、甘肅大部、陝西北部、青海東部和內蒙古西部地區。先後與兩宋對峙鼎立,共歷十主,歷時189年。西夏地處絲綢要衝,周圍有漢、契丹吐蕃回鶻等民族,因而其兼收並蓄、蕃漢並存、多元包容的文化,獨樹一幟,尤其是西夏文字的創造和頒行,更是中華文明史的奇蹟。然而,蒙古人因成吉思汗命隕征夏途中,建立元朝後獨不為西夏撰史,所以中國 “二十四史” 中唯獨沒有西夏史。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以百餘年來對西夏學的重大考古發現和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將西夏王朝從興起到滅亡的發展過程作為歷史線索,運用當今最先進的電視表現手段,對西夏的歷史文化做了一次最全面、最綜合的展現。
全片由10集組成,展示了一個古老王朝從源起到滅亡,直至它保留下來的最後印記的全部歷程,場面之恢弘,歷史再現之逼真,藝術手法之新穎多樣,堪稱是一部空前的作品。
從視覺效果來講,這部紀錄片畫面視野開闊,大氣磅礴,雄渾優美。視覺上給人很大的衝擊力和震撼力;鏡頭構圖精緻巧妙,用光虛實相映。每一個鏡頭都極為講究,富有藝術感染力,如風掃沙飛、夕陽古堡、長河落日等畫面,給人以蒼涼古樸的美感。敘述張澍開啟涼州清應寺涼亭、發現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科茲洛夫發現黑水城寶藏,都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身臨其境。紀錄片的配音厚重,旁白精彩,將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出去。故造懸念、引人入勝,使影片的內涵變得更深刻和耐人尋味。
值得稱道的是該紀錄片史學嚴謹,言之有物,持之有據,史學稿本創作團隊不僅梳理大量原始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還輾轉數省區蒐集實物資料。《神秘的西夏》打破了史料加採訪的表現方式,突破了以往紀錄片以大段解說詞配以古舊照片式畫面的傳統手法,建構起史書記載、考古發現、場景還原和專家訪談的四層結構,既讓觀眾始終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又為歷史留下了一個註腳和探索的空間。
本片遵循紀錄片客觀真實性的原則,在整體不違背科學性的前提下,進行故事化的情節設計,使影片更具戲劇性和歷史懸念。影片的每一集都有精彩的故事情節,但它又不是故事的堆砌,而是史料考證的客觀再現與主觀故事介入的完美結合,從而使觀眾達到更深層次的感悟和對西夏歷史文化的認知。客觀表達與主觀介入在影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實現,既將西夏歷史文化真實客觀地表現在觀眾面前,又使影片在主觀介入的方法中不顯呆板和無趣。特別是在《後宮麗影》一節中,客觀公允地表現了西夏傑出女性對國家和民族的獨特貢獻,摒棄了傳統史書關於“後宮干政,皆為不祥”的慣性思維,為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評價,開闢了新視窗。
《神秘的西夏》緊扣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西夏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的貢獻,突出思想性、紀實性、生動性、藝術性,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大眾。生動詮釋了西夏文明對中華文明不同層面的傳承與發展,彰顯了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傳統特質和生生不息的奧秘,播出後不僅對寧夏,甚至對西北地區的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弘揚,都是巨大的正能量,對西夏學的發展也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相信這部紀錄片使世人對党項民族、中華民族、中華文明都將會有一個更豐富多彩的認識。
值得回味的歷史大片
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 段玉泉
著名導演金鐵木執導的歷史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最近在央視科教頻道黃金時段播出,這是一部讓人非常有感覺的作品。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告訴我們,歷史題材的紀錄片到底應該要記錄些什麼?
歷史故事的客觀講述。故事性往往是最能吸引觀眾的,但似乎又與紀錄片強調的紀實性相衝突。紀錄片要有吸引力,離不開講故事。善於講故事、講好故事,又不背離歷史真實,是一部歷史紀錄片必不可少的。《神秘的西夏》就是這樣一部紀錄片。早在拍攝之前,史學稿本創作過程中,創作團隊在收集史料、加工史料過程中就在考慮故事性、形象化的問題。經過一次次凝練,故事化的情景設計,使許多原本枯燥的內容也開始變得鮮活生動起來。紀錄片的導演更是講故事的高手,善於設定矛盾、捕捉細節,將故事講述與史料解說交叉並行,投放出一個又一個看點。第六集《後宮麗影》講的是一群後宮女人,故事分別圍繞著沒藏氏、大小梁太后羅太后等幾任太后展開,她們各自的恩怨情仇、權力野心以及像男人一樣奔赴戰場,都是通過設定一系列矛盾和細節講述出來,再配上生動的畫面,後宮的爭鬥因此表現得淋漓盡致,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紛呈。有些故事雖然也加入了一些想像和推測的成分,但都是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有文獻依據的。
背景或關鍵材料的巧妙處理。不像《玄奘之路》,有《大唐西域記》《三藏法師傳》這樣現成的材料可以依據。西夏,將近200年的歷史,正史不見專門記載。西夏史,還只是處在研究的進行時,許多事件、許多觀點還處在探索之中。例如,關於興慶府的形制,史書留下來的材料極少,考古實踐中的遺蹟、遺物也不多見,城牆周圍的長度學術界意見也難得一致。因此,要復原這座古城,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我們也曾構想,影片中所要呈現的興慶府,是隨便找個地方拍一下?還是做個特效呢?最終影片中拍攝出來的城牆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會不會引起外界更多的非議?紀錄片在這一問題上顯然處理得非常巧妙,它並不只是直接給我們展示出一個復原的古城,而是擺出已有資料的不足、觀點的不同,將攝製組特效部門實際的工作、遇到的困難一一記錄出來,並讓特效製作人員現身說法,如何一步一步地復原。嚴格地講,這似乎不應該是這部紀錄片所要記錄的內容,但是這樣認真巧妙地處理,帶來一個最大好處就是,延續了人們對古城復原真實面貌的興趣。
學術探索與發現的記錄。對西夏王朝的認識是伴隨著學術探索和發現一步步深入的,紀錄片將大量精力用於記錄學者的探索與發現,既呈現了紀錄片的客觀,又增加了一個又一個興奮點。開篇張澍發現“涼州碑”,到偉烈誤將居庸關西夏文字識為女真文字,再到二十年後戴維利亞等人作出正確修正,學術探索過程中的艱難曲折,通過一個個故事生動地展現出來。而活字印本的認識也是一個逐步探索的過程,牛達生先生從《吉祥遍至口合本續》不經意地發現了一兩個文字橫著排列,進而經過細緻地摸索,發現了木活字不同於雕版印刷的一系列特徵,從而用實物證據有力地捍衛了中國對印刷術特別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權。孫壽齡先生為了印證西夏泥活字的存在,竟然親自燒制字模,“復活”了西夏泥活字,印製出西夏文《維摩詰經》。紀錄片對這些探索與發現的記錄,不亞於對西夏史本身的記錄,正是因為學術界嚴謹的探索與發現,西夏的神秘面紗才慢慢揭開。
歷史不只有故事,更有經驗、教訓或啟示。紀錄片的拍攝都有個主題,每一部分也會有一個小的主題。本片第七集《文明之光》選取了文字、經籍及印刷術這幾個點,抓住了西夏文明的核心點。但影片似乎沒有停留在這一層面,它們之間好像還隱藏著一條暗線。西夏文字在外形上與漢字有別,內在構造規律卻是漢字具有的;西夏文字書寫印刷的經籍,內容實際上是漢文的儒家典籍;活字印刷則是沿著畢昇發明的泥活字之路前行。影片所要啟示的,西夏無論是在文字的創製、經籍的翻譯與傳承、活字印刷術的運用等方面都創造出了高度的文明,但這一文明的趨向還是在緊緊追尋漢地文化。
客觀地講述歷史故事、巧妙處理部分背景或關鍵材料、真實地記錄學術探索與發現、從歷史材料或事件探索中獲取經驗或啟示,這正是我從歷史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中所看到的,或許也是他們所要記錄的。它們是這一紀錄片記錄的內容,同時也是記錄的技巧。
貼近真實歷史的影像文獻
——評紀錄片《神秘的西夏》
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台聯合拍攝的紀錄片《神秘的西夏》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以後,激起了觀眾的熱烈共鳴,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從民族史學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其成功的基石就在於最大程度貼近了歷史的真實。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是尊重文獻記載和研究共識。歷史題材紀錄片的特質在於客觀真實地反映歷史的脈絡和印記。如何做到這一點呢?《神秘的西夏》有兩條經驗值得學習。一是從基本的文獻記載出發。比如關於“哈拉浩特黑將軍的傳說故事”有很多種,究竟哪一個是較為原初的版本呢?《神秘的西夏》告訴我們說答案就隱藏在19世紀初來此探險的俄國軍官克茲洛夫的日記里。二是從普遍認同的結論出發。比如党項的族源問題,過去學界是有很大爭議的,有主張鮮卑的,有主張西羌的,但是近年來出土的夏州拓跋氏系列墓誌不斷印證著党項源於西羌的說法,這也得到了絕大部分學者的贊同。因此,《神秘的西夏》在講述西夏祖先的歷史時就非常明確地提出了西羌是党項根源的主張。再比如西夏歷史上的蕃學問題,表面看來它似乎是西夏大力推行西夏文和遊牧文化的機構,但是從其教授的教材即儒家各類經典來看,本質上蕃學卻是傳播忠孝觀念,強化中央集權的重要場合。這也是學界長期以來的共識。於是,《神秘的西夏》就把蕃學教育的情況做為背景,闡釋了西夏尊孔子為帝的舉措。
其次是注重情景再現和細節展示。怎樣讓靜態的物體靈動起來,呈現一段鮮活的歷史,需要運用多重綜合的電視手段。《神秘的西夏》在真實、嚴謹的基礎上,通過抓取歷史斷面中的精彩故事或具體細節,經過藝術升華和高度濃縮,向觀眾傳達了一個生動地、人性的、符合情理的西夏。當然,這個故事化或者細節並不意味著編造,而是真實還原。這裡可以舉黑水城出土文獻《黑水守將告近貼》為例,這其實是一封邊關守將請求調動的書信。《神秘的西夏》通過解讀文字本後的隱含信息刻畫了一位含著熱淚挑燈夜書的西夏戍邊將軍的形象。毫無疑問,這樣的描述有著合理的根據。再有西夏特有的軍種、兵器和科技發明,如“鐵鷂子”、“步跋子”、“神臂弓”、“木活字”等等,過去人們並不了解它們的面貌和原理。這次《神秘的西夏》通過鏡頭的特寫第一次展示了這些事物及其運行的細節甚至是原理,讓人非常震撼。
第三是開放性敘事和大眾化審美。雖然是歷史題材紀錄片,但也是為了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神秘的西夏》採取了開放性的敘事構架,把那些沒有文本記載的、沒有明確結論的,暫時搞不清楚真相,或者歧義很多的歷史謎團,直觀地呈現出來,不去武斷結論,留下餘地和空間,讓觀眾參與,讓觀眾思考。比如西夏遺民與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關係問題,《神秘的西夏》只是通過情景列舉事實,把多民族國家融合共生的道理放在觀後的議論和體悟之中。
第四是認知上源於歷史高於歷史。紀錄片必須有歷史觀、價值觀。歷史是一面鏡子,關照歷史就是關照現實,反映歷史也就是更好地為現實服務。這個觀念與認知實際上源於歷史,高於歷史。就西夏的歷史地位而言,《神秘的西夏》牢牢把握住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這兩個思想主軸,從而給予了西夏客觀公允的評價。它認為西夏是絲綢之路的維護者,是中華文明的延續者。西夏人雖然消失了,但是西夏文化及其中華情結卻傳承了!
《神秘的西夏》所採取的情景再現、專家訪談、文本解讀等多種記錄方式,和影像調查的理念非常一致。也由於它的全面系統、生動真實,所以具備了很強的史料性質。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影像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甚至是商業價值會逐漸提升,會真正稱得起“珍貴”二字。
腳踏實地的印象西夏
——紀錄片《神秘的西夏》評析
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博士 尤樺
由著名導演金鐵木擔任總導演的紀錄片《神秘的西夏》,在央視科教頻道與全國觀眾見面。該片是西夏學走向社會的一次閱兵,更是西夏學、紀錄片藝術界集體智慧的結晶。西夏走向社會,這個在中國古代正史中消失多年的孩子,可謂一路艱辛,一路蹣跚。當它緩緩揭開自己的神秘面紗時,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無比靜謐與恬美。
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是一次超越想像的視覺享受。它突破了以往只採用歷史影片數據、歷史照片、文物、遺蹟或美術作品等進行拍攝的局限,大膽地採用了電影故事的拍攝手法,使故事更加生動,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一幅幅色彩瑰麗的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再通過充滿渾厚磁性的解說與影像的完美組合,讓觀眾產生強烈的現場感,完全融入影片所營造的氛圍之中,隨著攝像頭一起和攝製組去探索,去發現,去一步步揭開西夏的神秘面紗。
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是一幅緩緩展開的歷史畫卷。以往也曾有過一些關於西夏歷史的影視作品,在1997版的《天龍八部》影視作品中,除了溫柔賢淑的西夏公主和廣招天下豪傑的西夏一品堂外,還有用吐蕃文撰寫的西夏城門和一位名叫赫連鐵樹的西夏將領。2011年徐克導演拍攝的《龍門飛甲》里,西夏文字石碑和寶藏的傳說,極大地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儘管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不需要嚴格遵從社會歷史,但是紀錄片要對歷史負責,要對傳統歷史文化負責。《神秘的西夏》無論是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還是獨特的禿髮重耳這些微小細節的表現,都更加接近歷史原型。
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為了讓“影像還原歷史”,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專門設立重點委託項目,組織一支由9名教授博士組成的史學稿本創作團隊,八易其稿,並請史金波李範文陳育寧牛達生聶鴻音李華瑞等專家學者審核把關。考古學專家牛達生先生2013年12月18日在參加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史學稿本研討會上曾指出:“過去中央電視台和寧夏電視台也做過一些反映西夏歷史的片子,但都比較零散,不夠深、不夠全。這個本子是目前我見到的認識最深刻的本子,超越了過去任何一部影視作品藍本,是一個成功的本子。”
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是一次科學嚴謹的心路歷程。在撰寫的過程中,創作團隊從題目、結構、材料、理論等多個方面進行修改,有時為了一個字、一個詞會仔細推敲,為了找出一個故事,更是查閱典籍。在撰寫西夏文化教育部分時,為了在題目上追求與“以佛治心”押韻,該集撰稿人將“以儒治國”寫成“以儒立國”,為此還受到一向治學嚴謹的杜建錄教授的嚴厲批評。紀錄片在該部分以《文明之光》為題,講述了西夏尊孔為帝、狀元皇帝、大興教育和科舉取士的場面,將儒學在西夏發展過程中幾度存廢、儒學與番禮之間鬥爭及其儒學對西夏思想、禮法改變和西夏遺民對於元代的影響等問題作了一定的展現。
在創作的過程中,為了能將最真實、最精彩的部分展示出來,做到為稿本負責,為西夏歷史負責,創作組經常開會討論。有討論就有爭執,尤其是在材料取捨和結構調整時,爭執更是激烈。為了能夠讓大家圍繞在符合歷史真實性的前提下如何展開故事情節紛紛獻策,無論是史學稿本的研究整理還是紀錄片文學腳本的創作,都體現出嚴謹的治史精神。
一部西夏社會歷史的藝術畫卷
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研究員 楊滿忠
一部西夏社會歷史的藝術畫卷激昂面世了!一個曾經消失的神秘王國“復活”了!大型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是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與央視高端策劃,史學顧問和史學稿本創作團隊研究定位,拍攝團隊劇本編撰和藝術創造,最終完成的一部歷史大片,是在總策劃、總導演、史學顧問、史學稿本創作、劇本編撰、導演、攝像、演員、剪輯、劇務等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衷心地感謝他們還原了一段沉封千年的特殊歷史,為廣大觀眾奉獻出了一道空前豐盛的藝術大餐。衷心地感謝他們展現了西夏絲綢之路的歷史風貌,給了我們對西夏文明再認識、再思考。
西夏雖然在、遼、金三國之中勢力最弱、疆域最小,但其在立國的189年中,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吸收中原地區的儒、佛、道文化以及契丹、回鶻、吐蕃、女真等民族文化,融合創造了燦爛的西夏文化。號為“天書”的西夏文字,體現了党項民族的文化自覺;精湛的活字印本,使中國的活字印刷提前了一個朝代;聞名於世的“西夏劍”成為大宋皇帝的鐘愛寵物;靈活轉動、威力無比的“潑喜徒”旋風炮,元時傳到歐洲,被歐洲人稱為“波利徒”;豐富的西夏文書、完整的西夏法典、精美的繪畫藝術、迷人的瓷器文物、獨特的建築風格,繁盛了一個特殊而文明的西夏時代,成就了大西北文明發展一段多彩的歷史。《神秘的西夏》通過歷史的真實的鏡頭,一串串、一段段、一件件,真實而生動地展現出來,給廣大觀眾展現了一個完整而全新的西夏風貌。
中國的大歷史是在華夏文明一線穿的基礎上,由很多地域歷史文化板塊組成的,而每一個歷史文化板塊,都在各個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創造著獨具特色的文明。西夏治理大西北近200年中,社會秩序穩定,經濟文化交流頻繁,連通了大唐後的“絲綢之路”通道,無論在社會經濟還是思想文化,都有自己的建樹,成為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由分散走向統一的前奏,為大元王朝的統一奠定了重要的社會基礎。《神秘的西夏》站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與現實社會發展的高度,從巨觀歷史的角度,勾勒了一幅全面而清晰的社會歷史畫面,肯定了西夏對大西北開發建設的歷史貢獻,給了廣大觀眾一個十分滿意的說法。
由於元滅西夏,資料毀失殆盡,元也因西夏文字障礙等諸多因素,未給西夏修史,因而使雄踞大西北近200年的西夏輝煌歷史,湮滅在滾滾歷史的煙塵之中。一段久遠而神秘的古代社會歷史,在等待一個偉大時代的文化創新者們來共同解密復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西夏學研究發展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水平。西夏學研究中心,也逐漸由國外移到國內,移到寧夏,從而使寧夏的歷史文化因此濃郁而厚重。寧夏銀川曾是西夏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中國大西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理應承擔起解密西夏歷史、傳承民族文化、創新文化發展的重任。《神秘的西夏》正是站在歷史文化哲學的高度,站在實現中國夢的高度打造的。她給了我們繼承中的創新,發展中的思考。
《神秘的西夏》面世,是一個國家創新時代的文化展現,一個民族復興的文化聚合,一個“絲綢之路”的古今連線。她的出彩,是一群學習西夏、研究西夏、解讀西夏、還原西夏以及創新發展西夏文化的人辛勤勞作的結晶,也是這些人補寫西夏文明、光揚中華文明歷史責任的神魂凝聚,更是寧夏創新文化產業,譜寫絲路新歌、共築中國夢的圖畫篇章,相信《神秘的西夏》一定會生根開花。
走向大眾的神秘西夏
——電視紀錄片《神秘的西夏》觀後感
北方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楊蕤
檢閱中古時期的中國民族史,有兩件大事不可不提:一是公元840年漠北回鶻政權被黠戛斯推翻,回鶻被迫南下或西遷;另一件大事則是處於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的党項民族一路高歌猛進,遷徙北上,在河套地區生息紮根,並建立了與宋遼金政權並存的西夏王朝。兩個民族一南一北相向而行,給後人留下許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前者的遷徙奠定了西北地區民族分布格局的基礎,而党項民族則逐漸談出了民眾的視野,曾經稱雄西北的西夏王朝的歷史容顏也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因此落了一個“絲綢之路上神秘王國”的稱譽。
近些年來,雖然西夏及党項研究的學術大廈在不斷地添磚加瓦,取得了超越前人的進步,但如何讓這些看似高深的學問走進普通民眾,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期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紀錄片《神秘的西夏》無疑就是一座溝通學者與民眾、學術與藝術的橋樑。
歷史題材紀錄片的魅力之一在於其內容的真實性和對歷史的忠實性。每一個歷史斷面、每一個歷史情節都要經得住歷史的考驗,這一點必須建立熟讀歷史文獻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神秘的西夏》在製片過程中對西夏出土文獻和漢文典籍的記載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推斷都採取了十分謹慎的態度,同時也能充分吸收學術界的西夏研究成果,並將之融入到紀錄片中,從蒙古滅夏的大事件到地斤澤地望的確考,莫不體現著背後的學術提煉和支撐。拍片如繡花,處處皆用心!
當然,作為一種用藝術形式再現歷史的手段,我們無法苛求百分之百地還原歷史原貌。《神秘的西夏》通過充分合理的想像把零散的信息還原為一幅幅完整的歷史畫面或場景,猶如將殘缺的一件件文物修補起來一樣,考驗著文物修復工人的技術嫻熟程度和對器物形制的總體把握。《神秘的西夏》也十分注重對細節的把握。例如片中通過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藏的一件普通西夏契約文書關於土地買賣記載,勾勒出西夏時期一對母子的艱辛生活,進而放大到整個西夏底層民眾的視野,通過細節打動人心。《神秘的西夏》在關注成吉思汗、李世民、李元昊這些歷史英雄的同時,將鏡頭對準底層的民生,對準西夏社會的邊緣人群,通過小人物來敘述大歷史,傳遞的是股股流入心田的暖流。《神秘的西夏》能將人本主義的貫穿始終,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學術研究也好,歷史紀錄片也罷,都有一個時代的烙印,體現著一個時代民眾的基本訴求和價值取向。《神秘的西夏》也一樣,她承載了當今民眾渴望歷史走進他們生活當中的美好願望。梁啓超在《飲冰室自由書》中以“傳播文明三利器”為題闡述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關於傳播文明的三種方法即“學堂、報章和演說”。今天,電視等現代技術手段無疑也是傳播文明的另一種“利器”,如此看來,當《神秘的西夏》走進普通大眾,西夏王朝和党項民族不再神秘,我們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存在的問題

由寧夏區黨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台聯合推出的《神秘的西夏》,10集電視紀錄片,2015年3月23日,由中央電視台10台科教台,開始在全國熱播,反映強烈。作為歷史題材紀錄片,吸收了多年來西夏學界,包括國內和國外專家學者研究的成果,把党項人及其所建夏國——西夏,定位為歷史上的中華民族統一大家庭組成一部分、中華文明文化一部分,給與客觀的應有的評價,體現中華民族民族大團結的觀點。觀眾總體評價,紀錄片是成功的,受歡迎的。該片讓觀眾了解古代少數民族党項人的歷史,了解以今寧夏為主題的轄西北廣大地區的夏國——西夏(1038-1227年)的歷史和文化,是一部難得的歷史文化教育的電視片作品,是繼1995年陳家林導演的電視劇《賀蘭雪》之後,又一部反映党項人和西夏的電視大片,告訴人們中華文明的一部不可遺忘的文化遺產。
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紀錄片,應該體現學術界新的研究成果,並且要把握真實性。《神秘的西夏》反映當代人對歷史的看法,體現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歷史觀念。該片邀請了歷史專家學者為顧問或參與創作,編導總體上把握了歷史的真實性,體現了西夏學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但是,究竟編導人員為非歷史專業出身,不熟悉歷史研究,因此,存在一些歷史方面的問題,有的地方,還沒有體現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也牽扯到紀錄片的真實性。
例如:
《神秘的西夏》10集電視紀錄片第三集,出現了下面的有問題的解說詞: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有一處古代城市遺址,一千多年前,這裡叫靈州,自絲綢之路開通,靈州一直是中原與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請注意看右邊圖片:
神秘的西夏
第五集再次出現關於古靈州在今靈武市的有問題的表述:
“公元1002年,党項拓跋部首領李繼遷攻占靈州,靈州在今天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請看右下方圖片:
在該片以上字幕上出現這些解說詞的同時,出現了今靈武市街道、古樓、城牆等畫面
作為歷史題材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上述關於宋夏時期古靈州、古靈州城遺址在今靈武市的兩段解說詞,已經是寧夏學術界已經過時的舊觀點,沒有體現學術界的近三十年來最新研究成果。
神秘的西夏
古靈州究竟在何地?今靈武市,究竟是明宣德三年(1428年)始建的靈州“新城”,還是始建於漢惠帝四年(前191年)的古靈州城遺址?古靈州城不在今靈武城,今靈武城不是古靈州城,這始終是學術界一致的觀點。早在1960年,已故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侯仁之(1911.12.06~2013.10.22)教授,到寧夏河東考察,就曾指出:“隨著黃河河床的遊蕩擺動,靈武城不得不隨之遷移。晚至明代,靈武城還‘三易其址’。現在的靈武城,正是明朝最後一次遷城時所奠定的。歷代遷城的情況很是複雜,無須在此細講,但是今城之決非唐城,已屬確鑿無疑。因而唐肅宗即位靈武的故事,雖然實有其事,卻不在今天的靈武城,這難道還有什麼疑問么?”
但是,古靈州城遺址,具體在什麼地方?學術界有古靈州在今靈武西南說和古靈州在今吳忠說:
從清初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開始,到民國、到解放後的學術界的歷史地理專家學者的論著,特別是包括一些沒有專門研究寧夏歷史的學者的著作,持古靈州城在今靈武西南說,即古靈州不在今靈武城,在今靈武西南,西南什麼地方,待考。
神秘的西夏
上世紀八十年代學術界有北京市歷史學者常征《楊家將史事考》以及寧夏學者論著提出:古靈州城在今吳忠說:即古靈州城址在今寧夏吳忠市境內古城村,今靈武市為明代遷建的靈州新城,今吳忠和靈武,究其根源,都是一個古靈州,都是古靈州的繼承者,都擁有古靈州的輝煌歷史,都可以繼承古靈州的歷史文化。古靈州城在今吳忠的觀點,得到“學術界一致比較認可”。之後,又得到2003年5月8日,吳忠市出土的唐靈州呂氏夫人墓志銘的佐證。寧夏許多專家學者論著,包括2007年,由十二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寧夏區黨委原書記陳建國題寫書名、國家公務員局原副局長、寧夏區黨委原常委、宣傳部長楊春光主編、副部長馬漢文副主編、寧夏區黨委宣傳部編、印數過百萬冊、當時寧夏大、中、國小學生人手一冊的《寧夏古今名人故事》一書,以及外地不少學者,均認同古靈州在今吳忠說。
第一、 靈武市編纂出版的《靈武市志》記載:“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靈州城又被河水淹毀,又去舊城東北五里修築新城,即今靈武城垣。” 靈武市是不是宋夏靈州城?《靈武市志》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今靈武城是明宣德三年(1428年)新建靈州“新城”,不是千年古城。
2014年10月21日,中新網、寧夏新聞網、新浪網、銀川日報等媒體,都發表了《靈武開修靈州古城牆》的報導,其中再次強調指出今靈武市城為建於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的明代古城:
神秘的西夏
“10月20日,記者從銀川市文廣局了解到,由於出現裂縫存在坍塌隱患,靈武市已開始對具有586年歷史的靈州古城牆落架維修。”;“根據史料記載,靈州古城牆修建於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當年,靈州城城池堅固,氣勢宏偉,是寧夏重要的州城之一靈州古城牆是寧夏境內唯一保存下來的明代州城城牆,2011年被列為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武市自己的市志和2014年10月寧夏、銀川當地新聞報導,都說今靈武市是明代所建之城,《神秘的西夏》還要說今靈武市是“一千年多前”就存在的’叫靈州”的古代城市嗎?。
第二、明代歷史文獻記載:明朱栴《寧夏志》記載:靈州“洪武間”,被黃河水沖圮,“今猶存其頹垣遺址,其西南被河水衝激崩圮”,“洪武間築城於故城北十餘里”,“永樂間亦被河水沖圮”;“宣德間”又被河水逼迫遷城於“今(宣德間)新城。”(靈武市志說:即靈武市)朱栴還記載:“石佛寺 古靈州城上”。說明古靈州曾因黃河水淹沒,洪武十七年(1384年)開始“城凡三徙”。宣德三年(1428年)第三次遷徙,遷至今靈武市。
神秘的西夏
明《嘉靖寧夏新志》同樣記載了古靈州城三次遷徙,指出: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故城被河水崩陷”,古靈州被黃河淹沒以後,“編集原遺土民及他郡工役民夫之忘歸者,為瓦渠、棗園、苜蓿、板橋四里。” “石佛寺 古靈州城北”。里是村的意思。
特別是《寧夏志》記載:“石佛寺 古靈州城上”;《嘉靖寧夏新志》記載:“石佛寺 古靈州城北”。考寧夏其他市縣包括靈武市,都未發現有石佛寺,都沒有瓦渠、板橋、早元,只有今吳忠市有石佛寺,只有吳忠市有瓦渠村、板橋鄉、早元鄉。石佛寺在今吳忠市;瓦渠村、板橋鄉、早元鄉也在今吳忠市,都說明古靈州當在今吳忠市境內。因此,古靈州應在今吳忠市境內,今靈武市是城凡三徙之後,明宣德三年(1428年)所建靈州“新城”。
神秘的西夏
第三、寧夏 吳忠市出土唐代靈州考古文物佐證:2003年,寧夏吳忠市發現唐墓群,其中,2003年5月8日,寧夏吳忠市東區綠地園出土一方《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志銘並序》,墓誌記載:家住唐靈州城的呂氏夫人,“終於靈州私第”,“殯於回樂縣東原”。意思是:呂氏夫人,死於靈州家中,葬於回樂縣(靈州治所,與靈州同城)東原,即靈州東原。
回樂縣是靈州治所,州縣同城,回樂縣東原,就是靈州東原,而墓葬在吳忠市東區綠地園出土,因此,唐靈州當在今吳忠市綠地園以西的古城。此方墓志銘,是古靈州城在今寧夏吳忠市的考古文物佐證。2004年4月27日,吳忠市召開“吳忠市歷史文脈研討會”,寧夏著名專家學者吳忠禮薛亞平鐘侃白述禮楊森翔、許成、朱存世、馬振福八位歷史考古專家學者,聚會吳忠市,研討呂氏夫人墓志銘,“專家認定:古靈州就在今吳忠”。
神秘的西夏
已故寧夏著名考古專家鐘侃研究員特別指出:“墓誌的發現,具體指明靈州城址當在今(吳忠市)利通區綠地園以西的古城鄉境內。城址雖遭河水崩陷不復存在,但靈州城址所在的具體地方當可由此確定。”
正如鐘侃研究員所說,今吳忠市利通區以西黃河東岸古城鄉境內就是有古城村,村名“古城”一詞,也正是明代朱栴記載的“古靈州城”的簡稱。考寧夏北部其他市縣,包括靈武市、銀川市,都沒有古城,只有吳忠市有古城,因此,據呂氏夫人墓志銘,古靈州城在出土唐靈州墓志銘的今吳忠市綠地園以西古城
新華網,早在墓志銘發現20天的2003年5月28日,就發出報導:《唐代古靈州被確定在吳忠市》,接著,《人民日報》,2003年6月20日報導:《寧夏一項考古表明古代靈州在吳忠市》。
神秘的西夏
2004年5月15日,十一屆全國政協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原主席、歷史專業出身的馬啟智(回族),曾考察了吳忠市出土的呂氏夫人墓志銘,他異常興奮地說:“一石驚天。一座深埋地下的歷史古城因它而洗滌塵埃,慢慢浮現。”之後,馬啟智又指出:“吳忠、靈武本一母所生,那母親便是古靈州。”
古靈州城址問題,學術界已經出現新的研究成果,即古靈州在今吳忠說的新的觀點,已經被學術界廣泛認同,而《神秘的西夏》第三集和第五集的表述,採用的是過時的今靈武說的舊觀點,沒有體現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央視網2015年4月2日播出《神秘的西夏》第十集,其中關於古靈州城址,卻與第三集第五集不同,又出現了古靈州城遺址在今吳忠市的解說詞:同時配有古靈州城遺址在今吳忠市圖片:
神秘的西夏
“蒙古鐵騎很快抵達西夏最後一道防線靈州。靈州城依黃河天險而立,是都城中興府最後的一道防線。今天,在距離銀川市不到七十公里的吳忠市,還可以看到這座古城的遺址。”
同時配有古靈州城在今吳忠市的圖片,見右圖:
第十集這段解說詞,反映《神秘的西夏》的編導,應該已經了解到了上述史學界關於古靈州城址在今吳忠市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才有“靈州城依黃河天險而立”,“在距離銀川市不到七十公里的吳忠市,還可以看到這座古城的遺址。”的解說詞出現。說明《神秘的西夏》的編導第十集表述古靈州的城址,採用史學界新的研究成果,把古靈州城址定位於今吳忠市。只不過,同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紀錄片,第三集、第五集與第十集,前後出現歷史名城靈州遺址在今靈武市和今吳忠市的自相矛盾的說法,也應屬審查電視片中的重大疏忽。
神秘的西夏
又如:
《神秘的西夏》中提到靈州為塞上江南,該片有這樣的解說詞: “在唐代,靈州就被稱為塞上江南。” 見右圖:
關於靈州被稱為塞北江南,寧夏學術界已經有專家新的考證,例如寧夏史志專家吳忠禮研究員《寧夏歷史圖經》一書,指出:查遍歷史文獻記載,從隋唐到民國《朔方道志》,歷代評價靈州,只有塞北江南,沒有發現塞上江南,塞上江南是現代人的稱謂。“查遍南北朝以後的史書和詩品”,包括唐朝、明朝、清朝,“甚至直到民國年間編纂的《朔方道志》等地方志,都查不到‘塞上江南’的一點蹤影”,“看來,從‘塞北’到‘塞上’,一字之差,只不過是現代人所為。”
而且,唐代以前已有塞北江南。例如:唐代有詩人韋蟾的詩句:“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舊有名”,證明唐代以前,靈州就是塞北江南早有名氣了。並不是唐代才叫塞北江南。
塞北江南提出,最早於何時?據北京師範大學王培華教授研究指出:最早提出塞北江南是隋郎茂《州郡圖經》記載,南北朝時期就已經稱靈州為“塞北江南”了。並不是“在唐代靈州被稱為塞上江南。”
神秘的西夏
再如:
該片說:
“興州的北面有巍峨的賀蘭山”
這一表述也有問題。凡是稍有地理常識的人,看看地圖,都知道,西夏興州即今銀川市,在賀蘭山之東;賀蘭山,在銀川之西。就是從片子給與觀眾的地圖看,興州今銀川市在賀蘭山東面,賀蘭山在興州的西面,而不是興州的北面。寧夏有一首流傳甚廣的歌謠,歌詞說:“寧夏川,兩頭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年種年收,水澆田,金川,銀川,米糧川。”清清楚楚說明:寧夏川,黃河在東面,賀蘭山在西面,。
還如:
神秘的西夏
解說好水川戰役,片子中說:
“一千多年前,這裡發生過一場什麼樣的戰役”。
史書記載:歷史上宋夏之間的好水川戰役,發生在公元1041年,距今2015年是974年,應該是974年前,怎么會是“一千多年前”的戰役呢?第十集中再次出現:“賀蘭山腳下,有一大片壯觀的陵墓群,在風沙中聳立了一千年,上個世紀70年代,才被考古學者確定為西夏的王陵。”這裡,也是同樣的歷史年代的錯誤,西夏立國從公元1038年開始,到1227年為蒙古人所滅。從建國算,西夏距今2015年,應該是967年,即便是立國之日便開始修建王陵,也只能是967年,而不可能是“一千年”;好水川戰役,更不可能是“一千多年前”。說明《神秘的西夏》編導對歷史年代不太熟悉,沒有在意。

此外,《神秘的西夏》記錄片中,第六集有一段解說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元昊之後,持續了190年的西夏帝國,有一半的時間被女人統治著。”
2015年4月7日,《神秘的西夏》首席史學顧問、著名西夏學權威專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史金波教授指出:這段話錯了,西夏女人沒有統治一半時間。有兩個問題:、
第一,在元昊之後,西夏帝國有沒有持續了190年?沒有!西夏建國1038年,滅亡1227年,總共才189年。元昊是1048年死去,元昊之後,持續的時間,應該是179年,不是持續190年;
神秘的西夏
第二、西夏女人統治,有沒有西夏帝國的一半時間?沒有!史載,西夏先後有十帝,其中三帝時期有三個母后掌權:1、沒藏太后:掌權時間為1048-1056年;2、大梁太后:掌權時間:1068-1085;3、小梁太后:掌權時間:1086-1099,三個太后掌權時間加起來不到40年,近40年,對179年來說,不到四分之一時間。因此,西夏女人統治時間,沒有西夏帝國的“一半時間”。
《神秘的西夏》記錄片中,還有,第二集說党項人移居慶州即今甘肅慶陽,實際上,還有其他地方:《新唐書.西域上.党項》有記載:“天授(691年)中內附,戶二十萬,以其地為朝、吳、浮、歸十州,散居靈夏間。”“靈夏間”,應為今陝北至今寧夏平原一帶第三集,青鹽之戰的青鹽,應為“青白鹽”,說青白鹽產於內蒙五原欠妥,應為產於鹽州五原縣,今陝西定邊第八集,說西夏人口20-30萬不妥,因為《宋史·夏國傳》西夏軍隊就50萬;還有,把火中取栗(huǒ zhōng qǔ lì),錯讀為火中取粟(huǒ zhōng qǔ sǜ);
神秘的西夏
多幅地圖,也存在問題:寧夏黃河、西夏興慶府(興州)、靈州的位置,不同的地圖中,都不標註一樣,大家可以把多幅地圖拿出來對比,看看,或者看看右面《神秘的西夏》中的四幅地圖,便可便一目了然。
當然,這些只是該片表述歷史問題出現的問題,只是該片的瑕疵,瑕不掩瑜,《神秘的西夏》仍不失為一部精心製作的比較受歡迎的大型歷史題材電視歷史記錄大片。(BSL2015.4.1-13.)
當然金無足赤,片中有些細節還需要斟酌,如科茲洛夫手中把玩的西夏文黑釉瓶,實為現仿贗品;西夏人建國後男子當為禿髮而非披髮或束髮;鐵箭頭應為熱鑄而非冷鍛等細節應當還原歷史。
神秘的西夏
神秘的西夏
神秘的西夏
以電視紀錄片的形式對西夏歷史文化進行多視角、全方位展示的10集電視專題片《神秘的西夏》,近來在央視熱播。然而,片中的一些疏漏卻令不少觀眾深感遺憾。在第八集《普通人的王朝》中,說到面對成吉思汗率蒙古鐵騎進攻,西夏向金求援,被金國拒絕,於是螢幕上的西夏學研究院研究員稱金國是“火中取粟”,而且字幕上竟也是“火中取粟”……
《神秘的西夏》還有一處讓人啼笑皆非的疏漏出現第八集,片中將“火中取栗(lì)”說成了“火中取粟(sù)”,而且字幕上竟也是“火中取粟”。第八集《普通人的王朝》講述並分析了羅太后如何幫助侄子李安全篡奪了皇位,甚至廢掉自己的親生兒子。在李安全篡位一年後,成吉思汗率兵攻打西夏,李安全向金國求援。金國回覆:“敵人相攻,我國之福。”因此李安全轉而向成吉思汗獻女求和,西夏和金國之間維持了80年的和平遂被打破。這時,螢幕上出現了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楊浣副研究員一段慷慨激昂的陳詞:“曾經的盟邦,曾經的臣子,你沒有採取一個維護的態度,你採取了一個推出去,然後呢,鬥爭,甚至呢屬於火中取粟,這樣的一個政治和軍事作為……”成語火中取栗典出法國寓言詩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和貓》,說的是一隻猴子和一隻貓看見爐中烤著栗子,猴子叫貓從火中取栗,栗子取出來後被猴子吃了,而貓爪上的毛卻被燒掉了。成語比喻為別人冒險,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處。電視片用“火中取栗”比喻當時金國的所作所為,顯然並不貼切,將“火中取栗”誤說成“火中取粟”就更是貽笑大方了。
在《後宮麗影》一集中表述公元1206年,夏仁宗被堂兄李安全推翻,幫助李安全的還夏仁宗的母親羅皇后,但是李安全推翻的不是夏仁宗而是夏恆宗,而羅皇后不是夏仁宗的母親而是夏恆宗的母親。

神秘的西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