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禮

吳忠禮,男,漢族,研究員。1941年出生於安徽省肥東縣湖濱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忠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肥東縣湖濱鄉
  • 出生日期:1941年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寧夏大學政史系
  • 主要成就:曾應邀赴美國、香港等地參加學術考察活動
  • 代表作品:《寧夏近代歷史紀年》
基本信息,個人作品,成就及榮譽,人物生平,寶貴的10年,拓荒寧夏地方志,忙碌的晚年,

基本信息

1965年畢業於寧夏大學政史系,原任寧夏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寧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副主席,任寧夏地方志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兼任《寧夏通志》、《寧夏年鑑》副主編、總纂。長期從事西北和寧夏地方史、地方志研究工作。

個人作品

199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任自治區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委員。先後出版(含合作、主編)的研究成果有:《寧夏近代歷史紀年》、《清實錄寧夏資料輯錄》、《明實錄寧夏資料輯錄》、《寧夏史話》、《寧夏曆代方誌萃編》、《寧夏通史·近現代史》、《寧夏歷史地理考》、《西北五馬》、《寧夏當代著名人物傳略》、《寧夏志箋證》、《寧夏經濟地圖集》和《百年寧夏》等,約計700萬字。其中,《寧夏志箋證》、《寧夏通史·近現代史》、《清實錄寧夏資料輯錄》等榮獲省級社科和修志成果評選專著一等獎;《寧夏近代歷史紀年》、《寧夏歷史地理考》、《西北五馬》等榮獲省級社科評獎專著二等獎。發表論文80餘篇、40餘萬字,並有多篇榮獲省級各種評選論文一、二、三等獎。國內外出版的《當代中青年社會科學家辭典》、《中國當代歷史學學者辭典》、《中國當代方誌學者辭典》、《當代中國志壇群星集》和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書以及一些報刊雜誌,均先後對吳忠禮作過專訪和報導。

成就及榮譽

曾應邀赴美國、香港等地參加學術考察活動。世界有影響的英國劍橋傳記中心出版的《國際名人錄》(1978~1999,第十三版)也將他收錄介紹。
2006年4月,被評為“國家修志先進工作者”並成為其中的“二十一佳”,受到特別嘉獎。
吳忠禮不僅在學術研究方面有所建樹,碩果纍纍,而且在社會實踐方面也肩負重任,他雖然年事已高,但仍擔負著寧夏全區範圍內自治區、市、縣(區)三級新方誌和年鑑的學術指導、業務領導和編審出版的總責,而且又長期兼任中國民族志指導組成員,對全國各民族地區的修志工作進行檢查指導。

人物生平

寶貴的10年

1941年,吳忠禮出生在東望南京、南臨巢湖的皖中腹地——肥東,或許是這片史稱“吳楚要衝”的人傑地靈之地讓他骨子裡早早浸染著濃郁的文人氣息,他此後一生都與史、志結緣,與讀書、著書密不可分。
1958年,吳忠禮的父母回響號召支援寧夏,次年吳忠禮來到寧夏,就讀於銀川二中高中班,1961年考入寧夏大學政史系。
1965年到1975年的10年間,吳忠禮自己總結為:終生難忘的10年,也是終生無悔的10年。
大學畢業後,他被分到中寧渠口農場當幹事,這是個有8000多人的大農場,白天人們忙忙碌碌,晚上各自離去時,只有吳忠禮一人住在場部。孤獨的黑夜陪伴了他3年多,這3年裡,每個晚上他都發了瘋似地讀書,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1968年,他的妻子從石嘴山來到渠口農場,吳忠禮不再像往常那么孤獨。每天回到只有10平方米大小的陋室,在土屋裡唯一的土炕上,吳忠禮還是像過去一樣苦讀不止。
從24歲到34歲,吳忠禮生命中最寶貴的青春時光留在了渠口農場,雖然那個時候的清苦讓他難忘,卻也讓他打下了極其堅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使他得以在今後的學術研究中從容穿梭。1974年,寧夏軍區組織軍地人員編寫《兵要地誌》,吳忠禮第一次接觸到寧夏地方史志。但在進一步學習和研究中,他深感資料不足。此後,借出差等機會,他四處蒐集有關寧夏地方史的資料。1979年底,寧夏社科院恢復建院。這時的吳忠禮因為有此前的深厚積澱,加之掌握了一些地方史資料,寫出了專著《寧夏近代歷史紀年》。這本專著成為改變他命運的敲門磚,令他得以在寧夏社科院招考研究人員時免考入院。

拓荒寧夏地方志

有人說,吳忠禮是寧夏地方志研究的拓荒者。在那個沒有電腦等現代科技手段的時代,從浩如煙海的史料典籍中搜尋關於一個偏僻省區的史料,其難度遠遠超出人的想像。上世紀80年代初期,抱著一種披荊斬棘的精神,憑著一股堅韌不拔的毅力,吳忠禮硬是“掃”過了一個又一個圖書館,親筆輯錄了無數關於寧夏的史料。當年快筆寫下的潦草記錄,如今早已出版成書,成為後來的研究者們輕鬆借鑑的寶貴資料。
1984年,吳忠禮擔任寧夏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1985年又擔任區地方志編研處處長,他多年心愿終於得以實現:可以一心一意地研究西北和寧夏地方史和地方志了。有了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吳忠禮每天都像是充足了電,研究熱情空前高漲。然而,在偏居西北一隅的寧夏,經濟文化的相對滯後成了制約地方史和地方志研究發展的瓶頸,資金、人才等多重困難一一擋在了他的眼前。
沒有路也得趟出條路來!吳忠禮暗暗給自己鼓勁,他下定決心,無論困難多大,自己都要帶頭去闖這條崎嶇艱難之路。
地方史和地方志的建設全憑資料,但當時的寧夏這方面的資料少得可憐。為了全面而詳實地掌握關於寧夏的各類記載,吳忠禮跑遍了北京、南京、蘭州等地的專業圖書館。資金短缺,為了節約經費,他專門選擇在學校寒暑假時出差,因為寒暑假時能夠住進不需多少費用的大學生宿舍里。
在一座座圖書館裡,面對浩瀚的中國史籍,想從中找出所有有關寧夏的史料,不僅費時費力費神,更重要的是要有極其頑強的毅力。上世紀80年代初期,許多圖書館既沒有複印設備,也沒有檢索系統,資料蒐集全憑手工勞動。吳忠禮整天坐在圖書館查書、抄書,手指肚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為了加快抄錄的進度,那段時間吳忠禮連中午吃飯的那點兒時間都不放過。他的精神感動了甘肅圖書館、甘肅檔案館的管理員,他們主動為他提供了不少方便。
一晃幾年過去了,吳忠禮的一番努力結出了累累碩果。他把有關寧夏的史料系統地整理出來,彙編成《廿六史寧夏資料輯錄》、《明實錄寧夏資料輯錄》、《清實錄寧夏資料輯錄》和《寧夏曆代方誌萃編》等書籍。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料,不啻是一座寧夏的史料庫,給後來的研究者提供了最基礎的共享平台。
箋證古《寧夏志》
除了那幾年在各個圖書館搜尋關於寧夏的歷史記載外,吳忠禮平時也不放過任何此方面的訊息。有一次,他無意中聽說日本國會圖書館收藏有一本我國明朝最早的北方方誌古書——《寧夏志》,該書為明太祖朱元璋第16子朱梅所著,記述了西北元末明初許多在史料中未曾記載的事情。這個線索令吳忠禮頗為激動,對研究地方史志的人來說,能發現未曾見過的珍貴資料可是件天大的喜事。然而畢竟書在異國,怎么得到它?吳忠禮先通過寧夏社會科學院向日本國會圖書館發正式公函,接著又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發函,但都杳無音信。1984年4月,恰逢日本著名西夏學專家西田龍雄教授到寧夏考察,吳忠禮在陪同中試探著問西田教授能否幫忙找到《寧夏志》。西田教授回國後,不久就把這本明代志書從國會圖書館複印出來並寄到吳忠禮手中。拿到這本近4萬字的古志,吳忠禮如獲至寶,一頭就扎了進去開展研究,結合中國國內的史料,這項工作進行了5年。他糾正了書中多處各類差錯,對書中各種研究成果和新發現予以注釋,總計30萬字,出版了《寧夏志箋證》。在自治區社科和修志成果評選中,《寧夏志箋證》與《清實錄寧夏資料輯錄》均獲得專著一等獎。
在常人眼中,修志是件幾無樂趣可言的工作,但吳忠禮卻數十年如一日地鐘愛於此。他身體不好,卻跑遍了寧夏山川甚至祖國各地。1987年,吳忠禮擔任寧夏地方志編委會副主任兼地方志辦公室主任。1994-2001年,他擔任寧夏社科院副院長。除了自己的科研工作之外,吳忠禮肩負著寧夏全區範圍內區、市、縣三級新方誌和年鑑的學術指導,由他擔任顧問兼責任編輯的《固原縣誌》、《中衛縣誌》、《寧夏水利志》等多部志書都獲得了全國大獎。啟動的《寧夏通志》、《寧夏年鑑》編寫出版工程,吳忠禮擔任編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總撰,這是一個規模浩大的文化工程,吳忠禮為此耗費了許多心血。
在學術上的孜孜以求使吳忠禮贏得了各界的肯定,他的名字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錄》、《當代中青年社會科學家詞典》等大型詞典收錄,他先後被選為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地方志協會常務理事、全國民族志指導組成員和寧夏地方志協會會長等。1993年,他獲批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忙碌的晚年

晚年的吳忠禮名氣越來越大,這不僅是因為他著作等身,更因為他做了許多地方史文化的普及工作。2004年起,他在繁忙工作之餘,堅持在《新訊息報》開闢連載專欄“大話寧夏”,向廣大讀者介紹寧夏的歷史掌故、軼聞大事與歷史名人,許多寧夏人看了這個專欄,才得以窺見寧夏的過去,了解了寧夏的歷史。
在吳忠禮看來,退休並不意味著停止工作,他的工作強度和任務的艱巨性甚至遠遠勝過他退休之前。
在吳忠禮的書房案頭,放著厚厚3本待印的書稿,這是他接手自治區50大慶的特殊任務,分別是《圖說寧夏歷史》、《寧夏歷史地理變遷》和《塞上江南》。由吳忠禮負責編撰的獻禮圖書有4種,除了上述3種之外,作為我區中國小讀本的《寧夏古今名人故事》已經出版。
吳忠禮曾對記者說過,自己的成就和老伴密不可分,她是自己的“學術助手”。在吳忠禮的工作流程里,他自己手寫初稿是第一道工序,此後老伴則要負責全部抄錄和校對等工作,退休後的這幾年,這對“學問夫妻”始終保持著這樣的工作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