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社會學思想)

社會主義(社會學思想)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社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種社會學思想,主張整個社會應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的概念在西歐廣為流傳,發展出不同分支。

馬克思恩格斯對社會主義發展出了他們的理論體系,亦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社會形態。

基本介紹

理論發展,流派,民主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理論基礎,基本原理,實現條件,社會主義國家,

理論發展

空想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的最初形態是空想社會主義,時間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30—40年代,其影響幾乎遍及歐洲,並達於美洲。社會主義最早產生於英國。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撰寫了一部《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 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由此莫爾而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
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是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現實前提。16世紀的西歐,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勞動分工的細化,促進了商品生產;新航路的開闢,新大陸的發現,擴大了世界市場。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生產方式開始瓦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步形成;手工業者和農民的兩極分化速度加快,資產者和無產者兩支新生的階級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繫了。”
緊隨英國之後的,是法國、德國等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從簡單協作手工業到工場手工業,再到大機器工業階段,期間經歷了地理大發現、德國宗教改革法國啟蒙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有力催生和促進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並綿延經歷了不同階段。特別是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關係,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然而,在新的社會制度下,廣大勞動民眾處於新的枷鎖之中,仍然是政治上無權,經濟上更加貧困。資本主義社會活生生的現實,打破了啟蒙學者對這個新社會的華美預言,無異於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的:“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在那個時代,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和《大衛·科波菲爾》等作品,都以辛辣尖銳的筆法,無情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偽、貪婪、兇殘,描寫了下層民眾的悲慘處境,反映了勞苦大眾的抗爭。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改變社會現狀的願望和要求日益強烈。
空想社會主義是適應早期無產階級渴望改變現狀的需要產生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利益根本對立的兩大階級,它們從一開始就存在著矛盾與鬥爭。最初,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的認識和鬥爭是表面的,他們並不理解資本主義的本質,不理解自己遭受剝削和奴役的真正原因,他們採取的鬥爭方式,多是本能的反抗和消極的抵制,往往把工廠和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採取破壞工廠、搗毀機器的行動。這些行動表明,當時的無產階級還非常幼稚,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鬥爭的序幕從此拉開了。在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發展狀況下,不成熟的無產階級渴望改變自身生存條件的需要,導致產生了空想社會主義。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論,是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還隱藏在不發達的經濟關係中,所以只有從頭腦中產生出來。”
資產階級啟蒙思想也是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直接思想材料。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的一些代表人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即啟蒙運動。他們運用理性論的思想武器,對封建專制制度和維護這種制度的宗教神學進行猛烈批判。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不僅為資產階級革命做好了輿論準備,而且促進了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意識的覺醒。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如讓·梅葉、摩萊里、馬布利、格拉古·巴貝夫等,就深受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影響,他們的著作中充滿了“理性”、“平等”、“公平”、“正義”、“和諧”等詞句。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也受啟蒙思想家的影響。恩格斯指出,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學說,“就其理論形式來說,它起初表現為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學者們所提出的各種原則的進一步的、據稱是更徹底的發展。”
羅伯特·歐文羅伯特·歐文
19世紀初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其主要特點是:批判矛頭直接對準資本主義制度;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狀況是政治制度的基礎,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等觀點,並用這種觀點去分析歷史和現狀,從而預測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在設計未來社會藍圖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使社會主義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1824年羅伯特·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
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
19世紀30―40年代後,馬克思、恩格斯科學總結歐洲工人運動的經驗,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會主義特別是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成果,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並使之與國際工人運動緊密結合起來,得以在工人階級中迅速傳播,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逐步走向衰落。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寫下的著作主要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猶太人問題》、《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神聖家族》、《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主義原理》、《共產黨宣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資本論》、《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還有他們寫的其他一些重要文章和書信。在這些主要著作、重要文章和書信中,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全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實現條件,形成了十分完備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共產黨宣言》
社會主義運動的展開
19世紀60年代,歐洲工人運動重新高漲。無產階級的第一個國際聯合組織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於1864年9月28日在倫敦成立。
第一國際成立大會第一國際成立大會
巴黎公社是法國無產階級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後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在法國同普魯士之間爆發戰爭,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極端激化的情況下產生的。巴黎公社是在馬克思理論日漸成熟的情況下無產階級革命奪取資產階級政權成立無產階級專政社會的一個嘗試。
1870年7月,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崙三世)為爭奪歐洲霸權,發動了對普魯士的戰爭(普法戰爭),結果法軍慘敗。於1870年1月28日同普魯士簽訂了《停戰和巴黎投降協定》。2月17日,梯也爾組織了新政府,繼續執行出賣民族利益和反對無產階級的政策。2月26日,梯也爾同俾斯麥簽訂臨時和約,把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割讓給普魯士,並賠款50億法郎。激起人民民眾的極大憤慨。巴黎民眾紛紛要求成立公社,以監督政府。
1870年3月26日,巴黎人民進行了公社委員的選舉。28日,新當選的公社委員朗維埃宣布:“我以人民的名義,宣告公社成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誕生了。巴黎公社成立後的兩個月里施行了許多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措施:宣布公社委員會是取代舊政府的唯一政權,新建10個委員會(執行、軍事、財政、司法、治安、勞動與交換、糧食、教育、社會服務、對外聯絡)以取代過去政府的各部;取消徵兵制和常備軍,宣布以工人為主體的國民自衛軍是唯一的武裝力量;實行民主選舉與民眾監督相結合的民主制度;廢除高薪,實行兼職不兼薪的制度。公社還頒布了一系列保護勞工的法令。這些措施為無產階級政權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5月28日,政府軍反攻取得勝利,巴黎公社被終結。
巴黎公社宣布成立巴黎公社宣布成立
19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形勢和國際工人運動發生巨大變化。資本主義經過一段時間的和平發展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各國無產階級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任務是建立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積聚和訓練本階級的力量,準備迎接未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在馬克思、恩格斯指導和幫助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旗幟的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和組織相繼建立起來。1869年成立的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於1875年與拉薩爾派合併,改名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又改名德國社會民主黨。它經歷了反抗俾斯麥政府的社會黨人法的艱巨鬥爭,是當時最有影響、走在前列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19世紀70年代,在丹麥葡萄牙、美國、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19世紀80年代,在匈牙利、義大利、俄國、英國、挪威、奧地利、瑞典和瑞士等歐美國家,先後建立社會主義政黨或團體。
1889年7月14日,在恩格斯倡導下,有22個國家的393 名代表參加的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召開,創立無產階級新的國際組織第二國際。它是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和工人團體的國際聯合,一開始就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之上,比第一國際有較為廣泛的民眾基礎和較為一致的思想前提。但它相當龐雜和鬆散,沒有明確的綱領,它以每隔幾年召開一次代表大會為其主要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從成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瓦解,共召開 9次代表大會。第二國際,特別是它的前期(1889~1900)在組織、積聚革命力量,團結教育工人階級;積累議會鬥爭經驗,開展反對資本主義和軍國主義鬥爭;傳播馬克思主義,清除無政府主義影響;加強國際主義團結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20世紀上半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嚴峻考驗而進一步壯大,社會主義首先在俄國、隨後在歐亞一系列國家贏得勝利。
修正主義的泛濫和列寧主義的形成 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隨著資產階級策略的改變,國際工人運動內部發生新的分化,出現伯恩施坦修正主義。自1896年起,E.伯恩施坦在一系列文章和著作中從理論上篡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否定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修正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國際現象,各國的機會主義者麇集在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旗幟之下。各國無產階級政黨中的革命左派,首先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 A.倍倍爾、W.李卜克內西、R.盧森堡、F.梅林、K.李卜克內西、C.蔡特金等人,在不同程度上對修正主義進行了鬥爭。其他一些國家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人,如法國的J.蓋德、俄國的..普列漢諾夫、保加利亞的.布拉戈耶夫等人,也對伯恩施坦及其實踐中的同夥法國的米勒蘭分子進行了批判。
列寧為代表的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從思想上粉碎了小資產階級的民粹主義以及伯恩施坦主義的變種──經濟主義,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 2次代表大會上制定了黨章和黨綱,為建設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奠定了基礎。俄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了帝國主義時代第一次人民革命運動──1905~1907年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見俄國1905年革命)。
社會主義國家的產生
參見:十月革命、蘇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1915年 9月齊美爾瓦爾德和1916年4月昆塔爾兩次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見齊美爾瓦爾德會議和昆塔爾會議)所形成的短暫的、過渡性的國際聯合,被稱作齊美爾瓦爾德國際(齊美爾瓦爾德聯盟)。由這次會議開始的活動,被稱作齊美爾瓦爾德運動。1915年12月,歐洲和美國28個社會民主黨中有13個黨和兩個黨內的8個反對派聲明加入這個國際,其後還有一批社會主義政黨和團體參加。考茨基中派在這個組織中居主導地位。由於以列寧為首的革命左派堅持鬥爭,該國際宣言指出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譴責社會沙文主義,批評社會和平主義。齊美爾瓦爾德運動最重要的成果是鍛鍊和加強了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組成齊美爾瓦爾德左派集團,為創立新的國際組織第三國際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1917年5月12日列寧在紅色普梯洛夫工廠演講1917年5月12日列寧在紅色普梯洛夫工廠演講
列寧在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和孟什維克的鬥爭中,在指導俄國革命實踐和進行理論總結的過程中,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帝國主義論、社會主義將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勝利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民族解放運動、戰略和策略、黨的建設以及在小農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都作出了光輝的理論貢獻。
十月革命的勝利和歐亞革命浪潮 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集合點。它參加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導致矛盾的激化和人民民眾革命情緒的高漲。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大規模罷工鬥爭,很快發展為武裝起義,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專制統治。俄國二月革命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列寧及時提出由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血腥鎮壓示威民眾的七月事變之後,革命和平發展的可能性業已消失。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彼得格勒工人和革命士兵舉行武裝起義,在1917年11月 7日(俄歷10月25日)勝利地奪取政權。革命從首都向外地、從城市向農村擴展,到1918年 3月,全俄廣大城鄉基本上建立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宣告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開始了人類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進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全面的經濟政治危機,激起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歐洲和亞洲出現國際性的革命浪潮。在歐洲,主要有芬蘭1918年人民起義,1918~1919年德國革命,1919年 3月匈牙利革命,先後建立為時短暫的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斯洛伐克蘇維埃共和國以及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
在其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革命民眾鬥爭,1919~1920年義大利爆發工人占領工廠、農民奪取土地的運動,1918年8月日本掀起“米騷動”,直到1923年還發生保加利亞反對贊可夫政權起義,德國薩克森、圖林根工人政府建立和漢堡工人起義以及波蘭克拉科夫工人起義等。所有這些革命鬥爭都衝擊了資本主義制度,但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武裝干涉和血腥鎮壓之下先後遭到失敗在亞洲,許多國家興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把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階段推進到了新民主主義階段,即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1927年展開轟轟烈烈的反對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革命運動。朝鮮在1919年爆發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三一運動”在土耳其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相繼以不同的規模和方式掀起以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為主要內容的革命運動。
聯共(布)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的爭論 蘇維埃國家在列寧領導下取得1918~1920年國內戰爭和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勝利以後,從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是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以糧食稅代替餘糧徵集制,在一定程度內允許私有經濟存在,利用商品貨幣關係溝通城鄉和工農之間的聯繫,鞏固工農聯盟,發展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這是一條在俄國這樣一個小農經濟占很大比重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1924年列寧逝世後,圍繞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路線,蘇聯共產黨內多次發生重大爭論。以..史達林為首的聯共(布)中央多數成員1924年批判了托洛茨基反對派,1925年批判了所謂..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對派,1927年批判了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盟。這幾次爭論對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施加政治壓力,以至採取極端的組織措施,在黨內鬥爭中開創了不好的先例。1928~1929年,從如何看待和解決糧食收購危機開始,史達林與..布哈林之間發生嚴重分歧聯共(布)開展了批判所謂“布哈林集團” 右傾錯誤的鬥爭。其結果過早結束新經濟政策,強制推行農業全盤集體化,並在階級鬥爭越來越尖銳的錯誤觀點指導下於30年代進行了大規模鎮壓運動,殺害和囚禁了大量無辜的領導人、幹部和人民民眾。
這一時期,蘇聯實行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高速度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儘管存在不少問題,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蘇聯人民還是以極大的革命熱情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的成就。蘇聯的強大及其影響,不僅保證了它在以後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的勝利,而且極大地鼓勵和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在十月革命勝利和歐亞革命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國際共產主義隊伍在世界範圍迅速發展經過多年努力,在新的基礎上實現新的國際聯合。191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改名俄國共產黨(布),7個歐美國家成立共產黨,另外一些國家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19年3月,共產國際第1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有歐洲、亞洲、美洲21個國家35個政黨和左派組織的52名代表參加。中國、朝鮮和其他東方國家的代表作為觀察員列席。這次大會正式成立各國共產黨的聯合組織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共產國際是統一的世界性的共產黨,總部設在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的各國共產黨是它的支部。它強調集中的領導和嚴格的紀律,共產國際有權決定各國支部的綱領、策略和組織問題。各支部要定期向共產國際報告工作,執行它的決議。
共產國際前期,列寧在世期間,舉行過 4次代表大會。共產國際團結和鞏固了各國革命左派的力量,在它的幫助和指導下,到1922年已有40多個國家建立共產黨。它在繼續批判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同時,開展了反對左傾機會主義和宗派主義的鬥爭。它提出建立工人階級統一戰線以及“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號召,有力地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1924年以後,共產國際在史達林的實際指導下進行活動,共舉行過 3次代表大會。為適應資本主義進入暫時相對穩定的形勢,共產國際總結各國革命運動的經驗教訓,加強各國共產黨的建設。同時滋長了“左”的傾向,把一國黨的經驗絕對化,提出各國共產黨實現布爾什維克化的方針,並在一段時間內把社會民主黨作為主要打擊目標。1935年7、8月間,共產國際第 7次代表大會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強調在共產黨同社會民主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有農民和其他民主派別參加的人民陣線,批判關門主義傾向,等等,對糾正某些“左”的錯誤起了積極的作用。共產國際中後期活動的主要偏向表現為片面強調高度集中的統一領導,不顧各國的具體情況,任意干涉各國黨的事務,在各國黨內進行過火的鬥爭,動輒採取極端措施,以及要求各黨在自己的行動中服從蘇聯外交政策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以後,世界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集中統一的國際組織形式,不適合各國革命事業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廣泛的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3年 6月,共產國際正式解散。歷史證明,這一決定有利於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創造性地套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本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解決所面臨的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初期的勝利 各國共產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譜寫了光輝篇章。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蘇聯人民發揮了反法西斯戰爭主力軍的作用,為戰勝德意日法西斯作出偉大貢獻。中國和南斯拉夫等國的共產黨獨立自主地領導本國人民抗擊侵略者,勝利地進行了民族革命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法國、義大利等國的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推動本國反法西斯力量建立統一戰線,組織大規模的抵抗運動和武裝鬥爭 東歐和其他各國的共產黨人分別進行了建立人民軍隊、開展游擊戰爭、組織抵抗運動、發動武裝起義以及各種形式的反法西斯鬥爭。在世界範圍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歷史條件下,原美國共產黨總書記E.R.白勞德在1943年1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之後,宣揚德黑蘭協定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長期的信任和合作提供了保證,主張美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長期實行階級合作,放棄社會主義目標,並在1944年 5月解散美國共產黨,另組共產主義政治協會。白勞德修正主義給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也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1945年,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共產黨人批判了白勞德主義。在此基礎上,W.Z.福斯特於同年7月重建美國共產黨。
經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的奮鬥和戰後初期的較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東歐的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德國東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亞洲的朝鮮北半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北半部(越南民主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國取得政權,建立了人民民主國家。連同蘇聯、蒙古在內,約占世界人口1/4的近8億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49年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繼十月革命之後又一個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20、30年代克服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開創了堅持革命武裝鬥爭、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的結果。
歐洲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
赫魯雪夫執政之後,在1956年召開的蘇共二十大上對蘇聯的對外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制定了新的對外戰略,強調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和平過渡的“三和路線”,其目標是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20世紀50年代初,南斯拉夫首先走上改革道路,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自治制度模式。50年代中後期,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開始醞釀和實行改革,但起步並不順利,頗有波折。
1985年戈巴契夫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開始在蘇聯推行改革。戈巴契夫對現存的社會主義模式進行了全面的批判,提出要對蘇聯整個社會進行根本改造,確定把“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作為蘇共為之奮鬥的目標,宣揚社會主義異化論,倡導社會主義多元化、多黨制,提出全面民主化綱領。
1986年蘇共二十七大對蘇聯幾十年來的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反思,重新估計了蘇聯的發展狀況,提出了新的全面改革路線,並為實施這一路線準備了新的領導機構。在對外政策方面,戈巴契夫於1986年提出了“新思維”概念。1988年6月蘇共第19次代表會議後啟動了以“公開性”、“民主化”為導向的政治改革,後局勢失去控制;1991年8月19日,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為首的八人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宣布為了拯救國家的統一,實行緊急狀態,並取代戈巴契夫的權力,對戈實行隔離。“8·19事件”之後,局勢迅速變化。一方面,各共和國獨立勢頭無可挽回,蘇聯注定要解體;另一方面,反社會主義勢力無法遏制,蘇共與社會主義制度難以為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隨之解體了。
在戈氏新思維的指導下,蘇聯的改革逐漸背離社會主義方向,在蘇聯造成嚴重的後果。最終使蘇聯走向解體,而他也從此被逐出政治舞台。1989年至1990年間,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發生的一系列政局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共產黨領導的政權紛紛倒台,反對派上台執政,東歐各國放棄了原來的社會主義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轉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可能通過資本主義走向現代化。鴉片戰爭前,中國已經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也有了一定的現代性因素,但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啟動現代化的程度。
當中國社會發展陷入困境時,社會主義在俄國的勝利使苦苦探索中國出路的先進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從而認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誕生尤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開闢一條現代化新路奠定了基礎。毛澤東同志曾明確指出:“關於中國的前途,就是搞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要完成的一個歷史任務,就是要“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
從1956到1966年,中國共產黨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中積累了許多新的經驗,形成了建設社會主義的初步理論和實踐成果。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也出現了曲折失誤,尤其是在工作的指導方針上出現了嚴重錯誤。
1966年5月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但是,黨和人民同“左”傾錯誤特別是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一直沒有停止過。由於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鬥爭,“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並最終糾正了這個錯誤。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走到了一個歷史轉折關頭。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出要破除長期形成的僵化觀念,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走出一條建設社會主義的新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順應人民的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翻開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嶄新的一頁。3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堅定不移、接力探索,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社會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鄧小平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鄧小平
1978年12月18—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實現了黨的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鮮明提出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同時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黨在政治路線上的撥亂反正。這次會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取得了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鄧小平在大會開幕詞中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正式提出。
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唯一出路,現代化是中國人民始終不渝的追求。歷史的出路與人民的追求集中在一點,就是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結合。經過長期努力,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義作為當代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成功之路,已不僅是一個情感認同或價值判斷,而是一個被社會實踐充分證明的歷史必然。

流派

世界社會主義影響最為深遠的有三大流派:
〔2〕民主社會主義〔又稱“社會民主主義”〕
〔3〕國家社會主義〔又稱“拉薩爾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是社會黨國際及其所屬社會黨的理論旗幟。作為社會民主主義的一支分支,一種對資本主義的改良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早在19世紀國中期的國際工人運動中就存在。後來,在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的基礎上,歐洲國家建立的工人政黨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主張,同時又自稱為“社會民主黨”和“社會民主主義者”。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又一次經濟繁榮,歐洲政治形勢發生變化,普選權的推廣,工會力量的擴大,人民獲得更多的民主權利。在這一情形下,隨著布朗基主義突擊式的暴力革命已不可能獲得成功,而新的革命形勢又遠未到來,恩格斯開始提出新的歷史形勢下的革命戰略,在不放棄暴力革命的基礎上,有效的利用普選制度,實行議會鬥爭
1895年恩格斯逝世後,在議會中獲得多個席位的社會黨不願意放棄既得的利益,希望通過修改綱領,來鈍化革命性質,融入現實制度,於是伯恩斯坦等人以民主社會主義修正了馬克思主義,將恩格斯的和平鬥爭理論片面化、絕對化,這種社會改良主義就逐漸成為社會民主黨的主導思想。經過上世紀初期的歷史分野,民主社會主義在百年來的發展演變中,與科學社會主義愈行愈遠。
非暴力,即否定革命,是民主社會主義中最被推崇的理論部分之一,但不過是民主社會主義者向我們吹出的泛著光彩的肥皂泡,經不起現實的輕輕一擊,嚴峻的形勢必將使一切非暴力的幻想破滅。
民主社會主義者並不向我們指出,一切真正的革命都是在統治階級的逼迫下發生的,民眾從未放棄過和平鬥爭的機會,但統治階級是用刺刀來回答民眾非暴力的善意的。發動革命是民眾捍衛自身利益的最後的武器,革命民眾不可能放棄這一權利,因為統治階級並未放棄發動侵略和內戰的權力。民主社會主義者要求民眾放棄自己的自衛手段,卻對統治階級的武裝閉口不談。
1914年世界大戰前夕,民主社會主義者大多淪為社會沙文主義者或護國主義者,用集體叛變的方式表明了非暴力的實質。
隨著謝韜所著《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與中國前途》一文在中國首開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北歐社會主義被民眾所了解,相對於蘇式社會主義的失敗,北歐社會主義高效的行政權力、發達的社會福利、寬鬆的社會環境無疑更具有吸引力。民主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思潮泛起最終迫使官方媒體作出回應來表明態度。
儘管學術界對民主社會主義大加溢美之辭,也不否認民主社會主義對於中國這個保留了太多舊制度殘餘的國家具有相當的進步意義,但還是需要指出,北歐社會主義最根本的缺陷在於希望不改變資本主義的整個經濟基礎,即立足於資本的整個生產關係,而寄希望於有限的國有化和由政府實行的高福利政策來緩和。然而自由競爭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最高級、完備的形態,任何不根本改變資本的經濟關係,而實行立足於限制競爭的社會改良,也就是將私有制限制在不完全的形態上。其最終的結果,就是被迫向自由市場低頭。
如今,西歐的國有化和高福利政策已經走向了盡頭,為了捍衛已得的利益,法德工人罷工已進行了數月了,然而只要這場鬥爭沒有促使西歐向社會主義走向一步,那么工人就要向自由市場低頭。北歐的形勢比西歐稍好,但北歐也已經成為反對高福利政策的最佳理由了,他們的政府已經陷入到財政赤字的危機之中。如今民主社會主義已經行進到了歷史的拐點上。

國家社會主義

作為一種理論,國家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是拉薩爾,在德國人看來,國家是代表一切階級利益的超階級的存在,實現社會主義不應該寄希望於革命,而應該企求國家的恩賜,所以他的要求是實行普選,國家扶持建立工人合作社,實行國有化等。
儘管科學社會主義和國家社會主義都提出了國有化的主張,但在科學社會主義看來,國有化不過是資本主義走向崩潰時所必然導致的結果,而國家社會主義卻將它看作救世良方。
而在實踐上,國家社會主義要求的國有化是在資本主義不發達的情況下實行的,作為對市場的限制,科學社會主義要求的國有化建立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它所導致的必然是市場的消亡,而國家社會主義卻將使市場停留在不發達的形態上 ,在這樣的基礎上,將使國家機器在社會生產中發揮中心作用,而為了維持這種局面,國家機關就必將竭力限制市場的發展,壟斷一切經濟資源,內在地迫切需要進行專制統治和對外擴張。
法西斯主義利用了一定國家社會主義元素,尤其是納粹將法西斯化的國家社會主義異化為了民族社會主義,而蘇聯也被一部分西方社會主義者視為國家社會主義,然而由於蘇式社會主義在社會主義流派中取得了正統地位,這一說法並沒有獲得廣泛認同,持有這一觀點的典型代表是英國的社會主義者伯特蘭·羅素喬治·歐威爾
法西斯化的國家社會主義(民族社會主義或者納粹主義)強調:國家是絕對物,所有個人和集團都是相對的,國家是個人真正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的體現,個人必須絕對服從國家。
法西斯化的國家社會主義包含種族主義的影子,比如在《我的奮鬥》一書中說到:“人種有優劣之分,優等人就是主人,主宰者,統治者,劣等的人就是奴隸,被統治者,日耳曼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應該他統治世界。”體現了國家社會主義的民族主義的一面,說明了為什麼國家社會主義反對國際主義
在最響亮的民族利益的口號的包裹下,掩藏著最卑鄙的利益追求,法西斯難道真的是為日耳曼民族爭奪生存空間嗎?不,是為資本爭奪生存空間;實證的太仇視猶太民族嗎?不,是太渴求他們的財富。對資本的攫取,由於軍事專制機器的介入而更為血腥。
納粹政權聲稱自己代表一切人的利益的,但它卻這樣對待自己的人民,它的統治特點是政治上控制社會的一切方面——(一體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種族(雅利安人,北歐白種人)、社會和文化的純淨。納粹黨通過迫害被認為是不純的事物來達到他們的目的,特別針對少數人群如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政治敵人。這一時期的政治反對派,參見德國抵抗運動。
這種迫害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了高峰。大約六百萬猶太人、一千萬南斯拉夫人及各種各樣的其他人被有組織地殺害。這種滅絕種族的罪行在英語中稱為Holocaust(意為“大屠殺”),在希伯來語中稱為Shoah,納粹委婉的在德語中稱其為“最終解決方案”(Endlösung,一般將猶太人殺死就叫“最終解決”)。
它還組織了一個混雜各種職能的“精英組織”——黨衛隊(Schutzstaffel,縮寫SS,其標誌為兩個閃電型的字母S),其中包含準宗教職能、情治單位職能、準警察職能和一支武裝力量(稱作“武裝黨衛隊”等。這支部隊原本由經過嚴格挑選具有雅利安血統的人組成(但後期隨著局勢惡化而成分混雜),號稱納粹武裝力量中的精英,在戰爭後期常常充當戰場消防員的角色。
這無疑是一種諷刺,在一個個人權利最無法得到保障,人的尊嚴遭到無情摧殘的國度里,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卻大言不慚地宣布自己代表了一切人的利益。
作為一種歷史實踐,後來的法西斯化國家社會主義和拉薩爾的國家社會主義(拉薩爾主義)已經沒有太多的聯繫,但都反映出德國所具有的社會因素。不管是作為理論還是制度,國家社會主義是小農和小市民等小資產者階級的產物

科學社會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不是一般意義的社會主義,而是共產主義。共產主義於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之後壯大。共產主義不是各種社會主義思潮的一個分支,由於其直指階級社會的根源——私有制,也就超越了一切社會主義 。作為私有制的對立運動的產物,早在奴隸制——私有制的第一個形式出現時,就出現了最早的社會主義——原始基督教,而此時社會主義卻浸淫這小生產者的宗教狂熱和平均主義,不是改造世俗世界,而是期盼天國美景。伴隨資本主義的曙光,所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儘管已經到達空前的高度,但他們熱衷於建設頭腦中的城市,還不足以消滅私有制。科學的共產主義,是在現代工業和世界市場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只有當私有制最終發展到其最完備、最高級的時期,發展為資本主義私有制,也就是關於私有制的對立運動走向最終階段時,共產主義才能獲得消滅私有制的歷史任務,只有在這時,共產主義才不是表現為對一種理論的實踐,而是關於歷史實踐的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為開端產生了科學共產主義。

基本理論

理論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首先是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空想社會主義理所當然地成為直接的理論來源。馬克思恩格斯不但借鑑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有益成分,而且批判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根本缺陷。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它的根本缺陷在於:第一,不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不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矛盾運動的客觀規律。第二,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使命,找不到能夠埋葬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的社會力量。對此,馬克思明確指出,“‘科學社會主義’也只是為了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立時才使用”。為了使社會主義擺脫虛幻的性質,不是建立在空想的基礎上,而是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發現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為整個社會主義大廈,奠定了堅如磐石的科學基礎。
唯物史觀的偉大發現,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唯物史觀提出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個最基本的觀點,並在這一基本觀點的基礎上,闡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作用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方式的變革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唯物史觀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劃分出經濟領域,從社會關係中,劃分出生產關係,並把它作為受生產力制約的社會一切關係中的最基本的關係,從而使人們在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解釋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的時,擺脫了空想社會主義的唯心史觀窠臼,掌握了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找到了科學的路徑。社會發展不再像空想社會主義者那樣,是主觀臆斷的、雜亂無章的,而是有客觀依據的、有規律可尋的。
剩餘價值學說的發現,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剝削秘密。它科學地論證了資本家付給工人的工資,形式上是償付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全部價值,實際上只是工人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的一小部分,其餘的部分就是剩餘價值,卻被資本家無償占有了,這使資本家利用占有生產資料剝削工人的秘密暴露無遺。對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空想社會主義者雖然知道它是壞東西,猛烈地批判它、咒罵它,卻不能說明它壞在哪裡,空想社會主義愈是義憤填膺地反對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就愈不能明白指出這種剝削從哪裡產生和怎樣產生。剩餘價值學說通過闡述剩餘價值的生產過程,剖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剝削事實,證明了現代資本家也像奴隸主、封建主一樣,是靠占有他人無償勞動而發財致富的。所謂“公道”、“正義”、“平等”,完全是虛偽的空話。因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如同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一樣,有它產生、發展的必然性,也有它滅亡的必然性。
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具有劃時代的功績。首先,它們使社會主義驅散了空想的迷霧,揭示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隨著資本主義社會大工業的出現和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資本主義社會並不是理性的王國、幸福的樂園,不過是和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形式不同的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新的奴役制社會。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已成為必然的要求。其次,它們找到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對立和鬥爭的經濟根源,闡明了無產階級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實現社會變革、推動社會前進的決定力量。實現社會主義的希望,決不可能寄托在個別“天才人物”身上,以為這種人物一旦出現,人類社會就會免除迷誤、痛苦和災難。只有無產階級人民民眾,才是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掘墓人和建設者。從此,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了科學,並邁開了科學發展的大步。

基本原理

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科學社會主義,主張社會主義應該是怎樣的社會時,採取的態度是十分嚴謹的、認真的。他們以畢生的精力對身臨其境的典型的、發達的資本主義,進行了最確切、最縝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建立在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向社會主義發展的分析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闡明了一系列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這些原理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一般規律和發展趨勢,因而對於非典型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也具有指導意義。這些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也是社會主義必須具有的基本特徵。
第一,社會主義必須擁有發達的社會生產力。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前提條件和物質基礎.是大工業的充分發展和發達的社會生產力。馬克思指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客觀的物質根據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大規模發展。恩格斯也指出,在英、美、法、德這些國家裡,共產主義革命發展得較快或較慢,要看這個國家是否工業較發達,財富積累較多,以及生產力較高。他們還指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社會主義使生產力獲得更大的發展。經過這樣的發展後,生產力將達到極高度發展的水平。
第二,社會主義必須建立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公開申明:“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消滅私有制,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規律。《資本論》透徹地闡明:“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作為與資本主義私有制對立的社會主義,將實現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即建立社會公有制。
第三,社會主義必須實行個人消費品的按勞分配。馬克思認為,要對社會成員生活資料實行“等量勞動時間領取等量報酬”,即實行按勞分配原則,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經濟規律。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把未來新社會劃分為“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原則。而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生產力高度地發展了,所有的產品充分涌流,實行的則是按需分配原則。
第四,社會主義必須消滅了階級、階級差別和階級鬥爭。階級、階級差別和階級鬥爭不是從來就有的,階級的出現,僅僅是與生產力有所發展而有發展不足,存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或不同所有制的一定階段相聯繫的。社會主義由於生產力發達,消滅了私有制,也就消滅了階級。階級沒有了,也就沒有了階級差別和階級鬥爭。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隨著階級鬥爭的停止,擺脫了階級對立和階級壓迫,便發展成為互相合作的、友愛和諧的關係。
第五,社會主義必須使國家的政治職能消亡。馬克思恩格斯探討了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國家的演進問題,認為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制度下,某些同現代國家職能相類似的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職能會保留下來,而國家的權力將失去政治性質,並最終使國家走向消亡,回歸社會。為了促使國家消亡,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必須利用民主共和國這種“現成的政治形式”,實現自己的政治領導,開創穩定的、民主的政治局面。
第六,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教育事業。馬克思明確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並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未來的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在強調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同時,馬克思還強調教育必須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為此,他特別提倡開辦各種類型的學校,不僅要辦正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學校,而且大力發展工藝學校、農業學校和各種形式的職業學校。
第七,社會主義必須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就是為了徹底解放全人類,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共產黨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社會主義就是“自由人聯合體”,人們獲得了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條件和機會。當然,由於社會主義比起共產主義來說,還存在著差別,生產力還未高度發展,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還沒有消失。在社會主義結成“自由人聯合體”的人們,只有到了共產主義才會得到徹底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實現條件

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要獲得解放,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回答什麼是共產主義即科學社會主義時明確指出,它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當然,無產階級的解放、科學社會主義的實現,需要包括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社會的方方面面的條件,而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研究來說,則主要集中於研究科學社會主義實現的政治條件。
一是實現社會主義必須組織無產階級政黨和堅持黨的領導。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只有建立起本階級的革命政黨,並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才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因此,他們歷來非常重視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和建設,並親自創立了第一個國際性的共產黨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後來,又組織了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在指導歐美社會主義政黨的活動中,馬克思恩格斯闡述了一系列重要的建黨原則。例如,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制訂一個正確的理論綱領,才能擔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無產階級政黨只有堅持民主原則,充分發揚黨內民主,才能發揮自己的領導作用。
二是實現社會主義必須進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並奪取政權。在《共產黨宣言》里,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了暴力鬥爭的思想,明確指出:“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但是,除了通過暴力鬥爭奪取政權的道路之外,馬克思恩格斯也主張無產階級應當充分利用其他鬥爭形式,包括和平的、合法的鬥爭形式,為奪取政權服務。尤其是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資本主義進入和平發展時期,無產階級的鬥爭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在有可能利用和平方式的地方,無產階級就利用和平方式反對資產階級,以實現自己的目的。
三是實現社會主義必須實行工農聯盟並建立最廣泛的反對資產階級的統一戰線。早在1848年歐洲革命爆發之前和革命期間,馬克思恩格斯就談到過農民同盟軍問題。之後,馬克思恩格斯全面論述了工農聯盟的原理,認為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工農聯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並通過這個聯盟把廣大勞動民眾和小資產者階層團結起來,無產階級革命才能得到“一種合唱”,有效地對抗反動勢力的鎮壓,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實現社會主義。
四是實現社會主義必須堅決支持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正義鬥爭。馬克思恩格斯歷來把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爭取獨立、解放的鬥爭看作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認為,被壓迫民族的解放、獨立是和社會的進步、政治的民主密切聯繫在一起的。
社會的進步、政治的民主是民族解放、獨立的先決條件。在1848年歐洲革命中,馬克思恩格斯堅決支持義大利、波蘭、匈牙利等歐洲被壓迫民族爭取獨立解放的鬥爭。他們闡明了被壓迫民族是無產階級的天然盟友,無產階級政黨要堅決支持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正義鬥爭。
五是實現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獨立自主的原則是隨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鬥爭的深入發展以及各國革命組織的成長壯大而逐漸形成並提出的。社會主義事業是國際的事業,必須通過國際聯繫,促進科學社會主義的廣泛傳播,實現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組成浩浩蕩蕩的革命大軍。但是,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各國無產階級組織應當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獨立自主地探索本國的道路和制訂自己的方針政策。建立無產階級國際聯合組織是必要的,但國際聯合組織應當尊重各國革命組織的獨立自主權利,反對把自己作為一個發號施令的中心,指手畫腳,干涉各國革命組織的方針政策和內部事務。
六是實現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要實現自身的解放並解放全人類,首先必須推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為此,馬克思提出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他指出:“這種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差別,達到消滅這些差別所由產生的一切生產關係,達到消滅和這些生產關係相適應的一切社會關係,達到改變由這些社會關係產生出來的一切觀念的必然的過渡階段”。這就是說,實現社會主義必須經歷一個過渡階段,在這個過渡階段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鎮壓資產階級的反抗,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改造,並實現消滅或改變四個“一切”,從而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1875年,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更明確指出,在轉向社會主義的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

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就一般定義而言,就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或實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國家。但對於何謂“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何謂“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存在爭議。
中國將“社會主義國家”定義為“無產階級專政”(在中國的具體形態的名稱是“人民民主專政”)、奉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國家(不同於民主社會主義國家,北歐的挪威,瑞典,丹麥等一些國家自稱是民主社會主義國家,以高稅收、高福利、低人口增長率和相對較小的貧富差距為特點,這個和中國的社會主義本質是不同的)。
現有的社會主義國家:
前社會主義國家: 
由於至今為止的社會主義國家普遍採用一黨制,且是共產黨執政,因此西方又稱“共產主義者的國家”(communiststate)。從而,又有“共產主義國家”、“共產黨國家”的稱呼,但實際上這一稱呼不是很確切,也從來沒有社會主義國家說自己是“共產主義國家”。  另外,也要區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具體關係。雖然絕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都聲稱以馬克思主義為最高信仰,但有不少西方學者認為他們信仰的根本不是馬克思主義,或者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而是史達林主義,這也是蘇式社會主義這一名稱的由來。
根據列寧個人的思想,他更傾向於建立一個多黨制的社會主義國家。但他完成這一目標之前就逝世了,實際上這種希望也是不可能的,對於一個國家機器對社會經濟進行全面調節的國家來說,多黨制會破壞國家的統一權威,進而使國家對經濟的控制造成干擾,蘇式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排斥民主制度的。所以在列寧生前,蘇維埃機關已經蛻化為官僚機關。之後,史達林建立了一黨制的國家,並將這一制度推及所有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後,大多加入了蘇聯陣營。共產國際一度曾經是最大的國際組織之一。
1989年到1991年間,蘇聯和蘇聯控制下的東歐發生劇烈的政治動盪,共產黨或者共產主義政黨紛紛失去政權。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使得社會主義國家急劇減少,也令其餘的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空前的危機。因此使得剩餘社會主義國家也開始分裂,以朝鮮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繼續實行過去的方針政策,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開始進行改革。對於進行改革的社會主義國家,在西方人眼中已經不再屬於社會主義國家,認為這是“共產主義失敗論”的根據之一,甚至於朝鮮和古巴已經向市場讓步了。
二戰後的民族獨立浪潮中,除部分國家走上蘇式社會主義的道路,還有相當數量的新獨立國家也曾宣布自己是某種特殊類型的“社會主義國家”,總共約有50多個。這些國家的“社會主義”往往具有民族主義或宗教的色彩,如:“國大黨社會主義”、“綱領黨社會主義”、“復興黨社會主義”、“佛教社會主義”、“伊斯蘭社會主義”、“阿拉伯社會主義”、“烏賈馬(村社)社會主義”、“非洲社會主義”、“桑地諾社會主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