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維克多·雨果著長篇小說)

巴黎聖母院(維克多·雨果著長篇小說)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

《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該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巴黎聖母院
  • 外文名稱:Notre-Dame de Paris
  • 作品別名:鐘樓駝俠、鐘樓怪人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法】維克多·雨果
  • 首版時間:1831年1月14日
  • 字數:34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爭議,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卡西莫多是一個棄嬰,在復活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即卡西莫多日,在聖母院門口被人發現。由於相貌奇醜無比、面目猙獰,當時有許多人圍觀,卻沒有人願意收養他。正巧克洛德·弗洛羅經過,看見嬰兒棄置在棄嬰木架上,他立即想起了從小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可憐的弟弟,於是憐憫之心油然而生,遂將嬰兒抱走。弗洛羅決心將嬰兒撫養長大。他為嬰兒取名卡西莫多,將他收為養子,讓他留在聖母院內做敲鐘人。命運悲慘的卡西莫多,天生獨眼、駝背、跛足,十四歲上又被鐘聲震破了耳膜,成了聾子。原本造化為他向外界敞開的唯一門戶也被永遠關閉了,這一關閉也截斷了他唯一歡樂的光明,他的靈魂從此墜入無邊的黑夜,他開始變得乖戾、瘋狂。周圍人的歧視、嘲諷、譏笑使他對一切事物充滿了敵意。只有一個人被他排除在所有的惡意和仇恨之外,那就是克羅德·弗洛羅。自幼便遭社會擯棄的卡西莫多把克羅德看做是自己的恩人,十分地敬重這位副主教,對他的話也是言聽計從。但其實,這位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實際上卻是蛇蠍心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虛偽、奸詐、好色之徒。
“愚人節”那天,流浪的吉卜賽藝人在廣場上表演歌舞,其中有個叫埃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更是吸引了來往行人的目光,她長得美麗動人,舞姿也非常優美,令大家讚嘆不已。這時,她的表演也引起了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的注意。他和其他人一樣,也一下子對美麗的埃斯梅拉達著了迷,他內心燃燒著情慾之火,瘋狂地愛上了她。一心想得到埃斯梅拉達的克羅德於是命令教堂敲鐘人——相貌奇醜無比的卡西莫多去把埃斯梅拉達搶來。一向十分信賴他的卡西莫多聽從了他的差遣,一路跟隨吉卜賽姑娘準備將她劫持。
流浪詩人格蘭瓜爾在街上看到埃斯梅拉達的表演,也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不知不覺跟著她進了小巷,正巧撞見前來綁架吉卜賽女郎的卡西莫多。格蘭瓜爾上前阻止,卻被強壯的卡西莫多打昏過去。卡西莫多抱起女孩準備回去交給副主教,宮廷弓箭隊隊長菲比斯聞聲趕來,將埃斯梅拉達救下,並逮捕了卡西莫多。這一舉動觸發了少女的愛情,美麗的姑娘被這位外貌俊朗的年輕隊長所打動,對他一見鍾情,深深愛上了他。但其實埃斯梅拉達是被他的外表所騙了。菲比斯事實上是個無情無義、只知道到處尋歡作樂、十分輕浮和淺薄的傢伙。
被打昏的格蘭瓜爾這時慢慢醒來,恍恍惚惚地闖入了光怪陸離的乞丐王國——“奇蹟王朝”。那裡住滿了被社會歧視的無賴漢和乞丐們。膽戰心驚的格蘭瓜爾被三個壯漢抓到了“王上”面前。長期受“正派市民”刻薄對待的乞丐們堅持要以同樣的方式來報復,決定吊死擅自闖入的詩人。而他唯一可以脫險的機會就是與那裡的某個女人結婚,以此成為乞丐王國的一員,倒霉的格蘭瓜爾懇求了好幾位女孩都沒有成功。正在乞丐們準備行刑之際,埃斯梅拉達出現了,出於同情,為了救這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善良的吉卜賽女孩自願接受格蘭瓜爾作為自己的丈夫,使他免於一死。
與此同時,可憐的卡西莫多則因綁架而遭到懲罰,代人受過,成為犧牲品。在一番鬧劇般的審判之後,敲鐘人被判處到廣場中央受鞭笞之刑。行刑當日,他被綁在恥辱柱上,至於烈日下忍受鞭刑。疼痛難當、口渴難耐的卡西莫多大聲喊著要喝水,圍觀的眾人對他不但沒有同情,反而都像看馬戲表演一般不停地嘲笑他,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還用石塊、罐子砸他。他的養父,罪魁禍首弗洛羅經過之後也只當沒看見,掉頭就走。心地善良的埃斯梅拉達卻在此時出現了,她沒像其他人一樣責怪、嘲笑綁架自己的卡西莫多,反而不計前嫌,取來水餵他喝。埃斯梅拉達的做法令卡西莫多感動不已。敲鐘人外貌醜陋,但內心純潔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達,也深深地愛上了她。
天真的埃斯梅拉達對菲比斯一見鍾情,便與他約會。二人約定見面的當天,副主教克羅德悄悄尾隨。出於嫉妒、報復心理,克羅德用刀刺傷了菲比斯,受驚過度的埃斯梅拉達當即昏倒,克羅德立即逃跑,並將罪行嫁禍給可憐的女孩。於是,無辜的吉卜賽女孩因殺人罪而被逮捕,她還以為菲比斯已死,也陷入了無比痛苦中。接受審判的時候,埃斯梅拉達起先當然不肯承認罪名,但後來被屈打成招,她受不了“穿鐵靴”的酷刑,承認了罪行,因此被法庭判處絞刑。當晚,案件的真兇——陰險的克羅德來到監獄,向可憐的埃斯梅拉達表達了自己的愛意,並以帶她離開為條件,想逼埃斯梅拉達就範,但是被女孩斷然拒絕。
第二天,埃斯梅拉達被押赴刑場時,看見曾對自己情意綿綿的菲比斯跟一個女子在路邊冷眼旁觀,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沉重的打擊使她幾乎昏倒在地。此時,一直默默愛著她的鐘樓怪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劫了法場,把埃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上救下,抱進了巴黎聖母院內蔽了起來,並對她照顧有加。陰險的克羅德對埃斯梅拉達仍不死心,他找到女孩房間的鑰匙,半夜潛入屋子準備姦污埃斯梅拉達。緊急關頭,女孩吹響了卡西莫多交給自己的哨子。敲鐘人及時趕到,黑暗中將潛入者扔出屋去。月光下,他猛然發現這個企圖侮辱埃斯梅拉達的男子竟是他一直敬重的克羅德副主教。惱羞成怒的克羅德氣沖沖地離開,嫉妒之情在他心中越發強烈。他下定決心:如果自己得不到女孩就將她毀滅。
法庭得知死刑犯被劫的訊息後大為惱火,又受到教會的挑動,於是揚言一定要捉拿少女,派官兵到處搜捕。乞丐們聞訊後,都紛紛前來營救,決定衝進聖母院救出埃斯梅拉達,殺死卡西莫多。一心想要鞏固王位的國王路易十一得知暴動的真正目的後,下了一道“把平民殺盡,把女巫絞死”的詔令,堅決鎮壓暴動,致使聖母院門前橫屍遍地,周圍變成了一片血海。無賴漢們圍攻主教堂的時候,埃斯梅拉達正在睡覺,驚醒後看見面前站著兩個黑衣人。一個是她的“丈夫”格蘭瓜爾,另一個則一直默不作聲,帶著他們來到灘邊坐船離開。靠岸之後,格蘭瓜爾帶著女孩的山羊離開,而埃斯梅拉達則被陌生人拉著,一路狂奔,來到了廣場中央的絞刑架前。陌生人掀起風帽,女孩這時才認出這正是屢次企圖侵犯她的副主教克羅德。這位副主教對埃斯梅拉達進行最後威脅:要她在自己和絞刑架之間作選擇。又一次被拒絕後,他把女孩交給一位隱修女看管,自己則去找禁衛軍告密。年邁的隱修女無意間發現眼前這位漂亮的姑娘竟是自己尋找了15年的女兒。軍隊也在這時趕到,領隊的正是菲比斯。百感交集的母親奮力保護自己的女兒,在一陣混亂中,頭撞石板而死。而無辜的姑娘最終也沒能逃脫被絞死的厄運。
卡西莫多發現埃斯梅拉達不見了,焦急地四處尋找,他想起只有副主教克羅德有通到塔上的樓梯的鑰匙;他又記起副主教那天黑夜對少女的偷襲;他記起了成千的細節詳情,斷定埃斯梅拉達被副主教劫持了。可是長期以來,他對於那牧師是這樣的崇敬,他對這人的感恩、崇拜和愛慕,已經深深印到心裡。疑惑、失望、痛心,種種感情糾結在了一起。正在此時,他發現了克羅德的身影,於是尾隨他來到塔頂,親眼看見埃斯梅拉達被絞死。傷心欲絕的卡西莫多明白了一切,他無比憤怒,從背後用力將這位虛偽、邪惡的副主教從聖母院的塔頂推了下去。
大約兩年之後,人們在埋葬死刑犯的地穴發現了兩具骷髏。一具是一個女子的,另一具骨骼歪斜,以奇特的姿態抱著女屍骨。人們想把他從他所摟抱的那具骨骼分開來時,他霎時化作了塵土。

作品目錄

雨果原序
一八三二年勘定本作者附告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1. 大廳
  2. 彼埃爾·格爾古瓦
  3. 紅衣主教
  4. 雅克·科柏諾
  5. 卡西莫多
  6. 埃斯梅拉達
  1. 從夏里德到席拉
  2. 河灘廣場
  3. 以德報怨
  4. 夜裡盯梢美女的諸多麻煩
  5. 還有麻煩
  6. 摔罐成親
  7. 新婚之夜
  1. 聖母院
  2. 巴黎鳥瞰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1. 善心的人們
  2. 克洛德·弗洛羅
  3. 不得民心
  4. 狗的主人
  5. 克洛德·弗洛羅(續)
  6. 不受歡迎
  1. 聖馬丁修道院主持
  2. 這個將要扼殺那個
  1. 對於古代司法的公正一瞥
  2. 老鼠洞
  3. 玉米餅的故事
  4. 一滴水,一滴淚
  5. 玉米餅的故事(續完)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1. 把秘密透露給山羊的危險
  2. 教士和哲學家
  3. 大鐘
  4. 命運
  5. 兩個黑衣人
  6. 空地上咒罵的後果
  7. 莽和尚
  8. 臨河窗子的妙用
  1. 埃居變枯葉
  2. 埃居變枯葉(續)
  3. 埃居變枯葉(續完)
  4. 拋卻一切希望
  5. 母親
  6. 三顆人心各不相同
  1. 熱昏的瘋狂
  2. 又駝,又瞎,又跛
  3. 又聾
  4. 黏土和水晶
  5. 紅門的鑰匙
  6. 紅門的鑰匙(續)
第十卷
第十一卷
  1. 貝爾納僧侶街上格蘭古瓦妙計連生
  2. 你就去當流浪漢吧
  3. 歡樂萬歲
  4. 好朋友幫倒忙
  5. 法蘭西的路易先生的祈禱室
  6. 衣兜里的小攮頭
  7. 夏多佩援救來了
  1. 小紅鞋
  2. 美麗的白衣少女
  3. 菲比斯
  4. 成婚
  5. 殉葬的愛情

創作背景

在法國,被資產階級革命政權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國外封建勢力的支持下,於1815年復辟。直到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結束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封建統治。
在復辟王朝統治下,法國宮廷和教會狼狽為奸,欺壓人民。當時的巴黎,宗教勢力邪惡黑暗,封建等制度十分殘酷,封建主義壓抑下的人性扭曲墮落。社會各階層,特別是下層人民,處於令人深切同情的境地。飽受壓迫的人民民眾奮起反抗,與兩股勢力展開英勇的鬥爭,最終取得勝利。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與殘忍,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實生活。
《巴黎聖母院》標題所指正是故事的發生地——巴黎聖母院。1829年維克多·雨果著手創作《巴黎聖母院》,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們了解這座哥德式建築的價值。

人物介紹

卡西莫多Quasimodo)
卡西莫多是當時社會窮苦大眾的典型代表。卡西莫多從小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口,他是一個有著“幾何形的臉,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參差不齊的牙齒,獨眼,耳聾,駝背,難聽而忠厚的聲音”的畸形兒,作者通過誇張的外貌塑造凸顯出他的性格特點。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第一階段,他被克洛德收養,每天負責敲鐘,為報恩,他對克洛德言聽計從,包括去綁架埃斯梅拉達;第二階段,在遇到埃斯梅拉達之後,他真誠善良、忠實勇敢的本性被復活了,奮不顧身地去救處於危險中的埃斯梅拉達,並且不圖任何回報,與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埃斯梅拉達Esmeralda)
埃斯梅拉達是雨果筆下集真、善、美於一體的完美的藝術形象。她在小時候被吉普寨人從妓女母親的呵護下偷走,流浪街頭以賣藝為生,雖然飽嘗人世的艱辛與苦難,但是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純真、樂於助人的心。埃斯梅拉達美麗善良,當乞丐國王要絞死格蘭瓜爾時,她承諾要與格蘭瓜爾結婚救下了他的命;當卡西莫多接受刑法口渴難耐時,只有她站出來以德報怨為他送水。她又是勇敢執著的,當克洛德威脅她,只要接受他的愛就能夠獲得自由時,她斬釘截鐵地拒絕了;當菲比斯不顧她的安危死活時,卻依然痴心執著的愛著他。作者在埃斯梅拉達的身上寄託了理想和希望,但是宗教貴族和黑暗勢力是不可能允許美好事物的存在的。
克洛德·弗Claude Frollo)
克洛德展現了人性的本質。克洛德從小接受了良好的宗教教育,是一個勤奮好學、積極向上、知識淵博的青年,他收養醜陋的卡西莫多、照顧年少的弟弟,能夠看出他是有些許善良的。在成為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遇到美麗的埃斯梅拉達後,克洛德真實的人性開始表現出來,內心強烈的占有欲迫使他去跟蹤、綁架、強搶埃斯梅拉達,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情,只是人性中的貪婪和欲望而已。他對埃斯梅拉達的占有欲已經超越了教會思想的束縛,不顧任何人的想法採用極端的做法只能造成悲劇的結局。雨果用克洛德的形象代表了一部分貴族階級的形象,表面上維護正義、保護弱小,實則道岸貌然、自私自利,揭示了貴族階級的黑暗和罪惡。
菲比斯Phoebus de Châteaupers)
菲比斯是典型的無情無義、冷酷醜惡之人的形象。他是一個外表英俊瀟灑、看似美好的皇家衛隊隊長,深受女孩子的歡迎和喜愛,但是內在卻是一個口蜜腹劍、風流成性的偽君子。一方面,菲比斯並不愛他的表妹,卻因為表妹的豐厚嫁妝和貴族地位,而同意和表妹結婚,這是一個將金錢、地位擺在第一位的人;另一方面,他虛偽地愛著埃斯梅拉達,因其美麗的外表才一時興起去追求。單純地埃斯梅拉達卻死心塌地愛上了這個男子,當克洛德因嫉妒襲擊菲比斯時,他僥倖逃脫一劫,埃斯梅拉達卻冤死在了絞刑架上。作家雨果正是通過刻畫菲比斯的外貌更襯托出了人物心靈的醜惡和骯髒,外表與內心形成了強烈而鮮明的對比。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巴黎聖母院》是善良的無辜者在專制制度下遭到摧殘和迫害的悲劇。女主人公埃斯梅拉達是一個善良純潔的少女,她富有同情心,敢於捨己救人。當那個賣文為生的詩人格蘭瓜爾深夜誤人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的聚集所、即將被殺死的時候,她挺身而出,表示願意與他結婚,把這個詩人置於她的保護之下,雖然她並不愛他。當卡西莫多在烈日曝曬的廣場上遭到鞭撻,口渴得發出痛苦的呼號時,只有她對這個醜怪異常且深夜又劫持過她的敲鐘人表示了同情。她熱情天真,以為世人像她一樣純潔,至死還對負心的菲比斯保持熱烈的愛情;她品格堅貞,面對克洛德的淫威而寧死不屈。她是巴黎流浪人和乞丐的寵兒,但自食其力、清白無瑕。雨果把這樣一個鮮亮的形象放在中世紀陰森黑暗的背景上,描寫那個專制主義統治著的、教會勢力極為猖獗的社會,如何像一個巨大的羅網威逼她、迫害她,以令人恐怖的手段把她置於死地。以波希米亞少女為迫害對象的宗教狂熱,教會人物為滿足卑鄙的獸慾而施展的惡毒陰謀,專制國家機器的野蠻與殘暴,所有這些都被雨果以浪漫主義的筆法描寫得像噩夢一樣可怕。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現了封建專制主義社會的黑暗,突出了作品的反封建的主題。
這本書是為了敘說“命運”一語而寫作的,雨果尋求的是命運的真實內涵。無論是克羅德,還是卡西莫多,他們歸根到底是社會的人,他們內心的分裂、衝突,反映的是他們那個時代神權與人權、愚昧與求知之間,龐大沉重的黑暗制度與掙扎著的脆弱個人之間的分裂、衝突,終於導致悲劇中一切人物統統犧牲的慘烈結局。

藝術特色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豐富的想像,怪誕的情節,奇特的結構,就成為這部小說的重要特色。
小說藝術地再現了15世紀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真實歷史,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民眾,人民民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鬥爭。小說中的反叛者吉普賽女郎愛斯美拉達和面容醜陋的殘疾人卡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弗羅洛和貴族軍人菲比斯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慾。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巴黎聖母院》作為一部浪漫主義代表作,正是由於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畫中世紀的法國社會真實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據動人的情節發展,凝聚、精煉在這部名著中而呈現出它們的生動面貌和豐富蘊涵,贏得了繼《艾那尼》之後浪漫主義打破古典主義死板模式的又一勝利。這是一部憤怒而悲壯的命運交響曲。
愛斯梅拉達愛斯梅拉達
作者充分運用自己在《〈克倫威爾〉序》中提出的浪漫主義的美醜對照手法,把善與惡、美與醜、崇高與卑下對照起來描寫,並在環境、事件、情節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誇張地突出某些特性,造成強烈的對照。加西莫多外貌醜陋,身體畸形,五官失靈,但心地善良,行動勇敢,心靈高尚,與外表道貌岸然,內心卑鄙齷齪的副主教克羅德恰巧形成鮮明的對照。

作品影響

《巴黎聖母院》的文學價值以及社會意義,影響深遠。這部小說,打破了以往古典主義的桎梏,是浪漫主義作品中一座里程碑。《巴黎聖母院》面世之後,曾多次改編為電影、卡通片、戲劇等。

作品爭議

這部書遭禁是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的俄國,因為雨果思想活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傾向,又同情剛剛興起的無產階級的革命,因此保守頑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國禁止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

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時間
譯者
出版社
1980年
陳敬容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82年
陳敬容
1989年
管震湖
1994年
潘麗珍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5年
施康強
譯林出版社
陳宗寶
湖南文藝出版社
1996年
許文心改寫(縮寫本)
北京出版社
1998年
唐祖論
灕江出版社
1999年
胡宗泰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4年
倪維中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陳筱卿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05年
李玉民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6年
安少康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8年
蕭菲
哈爾濱出版社
林珍妮
重慶出版社
孫娟
農村讀物出版社
2009年
楊君
萬卷出版公司
2010年
李艷
哈爾濱出版社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資產階級民主作家,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
雨果雨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