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

碑文

碑文,是指刻在豎石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是專為刻碑而作。碑文這種體裁有文,有銘,又有序。立題時,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題為某某碑,或題為某某碑銘,或題為碑並序、銘並序之類,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題碑銘等字,直書文章題目了。有些文章雖刻在碑上,但不是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碑文
  • 碑文指:刻在豎石上的文字
  • 體裁格式:墓碑\功德碑
  • 出現年代:最早出現春秋戰國時期
詞語概念,基本信息,引證解釋,基本介紹,發展歷程,分類,體裁,舊式墓碑,定製,題目,體制,體裁格式,墓碑,墓志銘,功德碑,例文,賞析,博物館,簡介,碑林價值,孔廟,碑林,石刻藝術,碑文還原,

詞語概念

碑文

基本信息

詞目:碑文
碑文碑文
拼音:bēi wén
注音:ㄅㄟ ㄨㄣˊ
英文:inscription on a tablet
詞義:刻在石碑上的文詞

引證解釋

1. 刻在碑上的文字。《後漢書·盧植傳》:“專心研精,合《尚書》章句,孝《禮記》失得,庶裁定聖典,刊正碑文。”《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艾﹞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中山王御碑跋》:“臣等不敏,幸得同侍經筵,欽覩御製,不勝感激流涕,謹拜手稽首,書於碑文之左。”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努爾哈赤不見猶可,見了碑文,暗覺驚詫異常。”郭小川《三門峽》詩:“你呀,一不刻碑文,二不錄詩篇,只記下:巨人的腦汁汗液埋葬了萬險千難。”
碑文碑文
2. 文體名。《後漢書·孔融傳》:“﹝融﹞所著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凡二十五篇。” 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蔡邕銘思,獨冠古今。
橋公之鉞,吐納典謨;朱穆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長也。”金松岑《文學上之美術觀》:“碑文有辭,皆為韻語, 中郎 《郭有道碑》已有之,即志銘之濫觴也。”

基本介紹

墓碑,是碑文的一種。這類碑文是讚頌死者的,贊其人,不涉及成神顯靈等怪事。寫這類文章,往往溢美過譽。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個寫墓碑的大師,一個是漢朝的蔡邕,一個是唐朝的韓愈。
蔡邕曾對盧子乾、馬日碑說:"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唯郭有道無愧於色矣!"因為只有《郭泰碑》是頌當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則都頌非其人,可見他作墓碑大多是對人溢美過譽的。
韓愈撰《柳子厚墓誌銘》,轉彎抹角地批評柳宗元參加王叔文改革集團一事。
這批評雖然全是出於韓愈保守的個人偏見,很不持平,但是,作為碑文,他採用褒貶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稱人之善、不稱人缺點的傳統做法,卻是值得提倡的。總之,不管褒也罷,貶也罷,以不失實為貴,以公允持平為美。

發展歷程

碑文的概念顧名思義,凡是為制各種碑上寫的文字都叫碑文。我國制碑的俗習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碑的出現,當時的碑,如宮館中的測影碑,宗廟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後來有人刻上相應的文字,就逐漸形成各種碑文。
碑文書法藝術碑文書法藝術
碑和碑文的種類我國從漢朝以後,刻碑的風氣逐漸普及,幾乎處處可碑,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宮室之碑,橋道之碑,壇井之碑,家廟之碑,風土之碑,災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觀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實行,後人效法,中國的名勝古蹟,竟形成獨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範圍極廣的實用文體。

分類

體裁

碑的種類繁多,碑文的體裁各具特色,歸納起來,可分以下三類: 1、功德碑。這類碑是為活人歌功頌德的。舊功德碑一般有三種形式。有的全用韻文寫成,如
殘缺的碑文殘缺的碑文
公元前的二一九年秦始皇泰山頂,李斯刻石頌揚他的武功文治。
有的前序後頌,序為散體,頌為韻文,如李白寫的《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並序》。有的全是散文,沒有頌之類的韻文,如《敦煌太守裴嶺紀功碑》。
這類碑文是為活人寫的,解放後,我國已沒有人立這種碑了。
不過,在中國以外華僑聚居的地方,立功德碑的還是不少。2、廟碑
解放後,破除迷信,沒有人再為神靈鬼怪立碑,但我們國家的古代寺廟建築頗多,都是難得的名勝古蹟,需要修補或重建,修建時立碑記事,以垂示後人。
不過,作這類碑文應側重敘述古蹟的興廢歷史,古蹟確定的依據以及重建過程中的有關事項。

舊式墓碑

有兩種:(1)標名碑。墓碑的正面標名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這種碑多是死者子孫所立。也有學生給老師、女婿給岳父岳母、夫給妻、妻給夫、朋友之間立墓碑的。現將墓碑文中對亡靈的稱謂簡介如下:(2)簡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這種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最後是銘文,多為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大多數是死者後代請託別人撰寫的。
碑文欣賞碑文欣賞
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也有介紹死者介紹得更簡單的碑文和簡短的墓誌銘。顯祖考某某太府君之靈(對祖父)顯祖妣某某太夫人。

定製

古人的墓碑、墓誌都有定製。碑多是長方形,螭首龜趺。碑頭用篆體書寫某朝某
官某人墓碑,叫做"篆額"。墓誌較小,多為方形,刻石加蓋,上寫某官某人墓誌,叫做"書蓋"。有了"篆額"和"書蓋",碑文、志文的前面就不必再刻題目了。

題目

稱墓碑銘並序的,是先序,次碑,後銘;稱墓誌銘並序的,先序,次志,後銘;稱墓誌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無銘;稱墓銘的,有銘而無志;也有雖只名志或碑,卻各項都具備的。

體制

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文章著作、逝世時間,然後是某年某月葬於某地,最後是銘文。墓誌的內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貫、行為事跡、年壽、逝世年月、子孫大略、葬時、葬地,最後是銘文。銘文是總括性的贊語,多為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墓碑、墓誌所包括內容大體相同,只是志求簡明而碑尚豐麗 。

體裁格式

碑文自古以來,在形式上可以說不拘一格,下面僅就格式相對穩定的幾種常用碑文的寫作作一簡單介紹。
書法

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墓志銘

墓誌銘常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
碑文碑文
1.標題
標題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種名組成。如《柳子厚墓志銘》。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銘正文內容由三個方面組成。一是要簡單介紹死者的主要生平經歷;二是要評價死者主要的成就業績及其社會價值;三是要寫出立碑的意義,同時對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註明立碑的單位名稱、撰文者姓名,同時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誌銘立碑單位名稱或撰文者個人姓名已寫在標題下,所以落款只註明成文日期即可。

功德碑

古代歌頌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絕跡,但今天為了表彰一些先進的個人,比如捐資建校等也會立碑以紀念,這可以稱作當代功德碑。這類功德碑通常也有標題、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稱謂和文種名稱構成。如《某某先生捐資建校紀念碑》。
2.正文
正文敘述在何時、何地、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麼好人好事,同時正文也要闡明立碑單位或個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稱或姓名,並署明立碑日期。

例文

碑文例文,青島,能逆睹也先生做。銘 記
拭淚執筆,拂涕銘文,勒石慰痛,記吾慈親!
五四年秋,九月二四,莊浪柳族,吾母臨世。
生不逢時,野菜為稀,五歲失恃,飄蓬無依。
及至成年,地貧災荒,飢人背井,弱女離鄉。
移徙彬縣,識吾尊父,從此以沫,冷暖相濡。
寒舍不富,國運不昌,上孝公婆,食菜省糧。
餓腹操勞,縫織綴補,愛我家姊,如同己出。
七九年後,伊始包田,瘠土創業,蜚譽區縣,
經緯有方,刻苦勤勉,三八紅旗,屢授模範。
禍福旦夕,慈母罹恙,堅強抗病,三載疴床。
彌留之際,猶思遠方,為兒不孝,累母牽腸。
回天乏術,零五永別,音容杳杳,人天相隔。
蒼天兮,不待皓首,怨隆地兮,嗚咽之秋!
五旬遺德,百年流芳,劬勞修身,賢孝名揚。
養育千恩,海闊天長。銘記於斯,喻嗣不忘!

賞析

匾額
教思維水,佑啟後人,餘蔭澤後,青史永垂,德音永響,風範遺世,澤被後世,昭明日月,治世久遠。
墓志銘墓志銘
千秋楷模,功德永昭,源遠流長,明德維馨,祀事孔明,流芳百世,繼序不忘。
墓碑聯
牛山迎龍水,青冢伴佳田。
吉人眠吉地,佳偶奠佳城。
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孫賢。
銀子鳳凰福地,金童虎仙山。
慎終須盡三年禮,追遠常懷一片心。
倒騎龍本牛眠地,須坐虎是馬鬣封
伴牛山眠千秋祿,與虎形居萬代福。
香田萬頃奔眼底,高峰千座來胸前。
萬家燈火依山堞,百轉灘頭繞石樓
祖德無窮千秋常祀典,兒孫百代萬古紹書香。
遠水繞玉帶狀對鬣,泰岱列名堂穴起牛眠
法祖尊親佑起萬代興隆,酬功報德培植百年仁義。
現代碑文欣賞
程硯秋墓誌銘,程硯秋的靈柩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墓碑上鐫刻著由馬少波同志撰稿的碑文,全文如下:
程硯秋同志,滿族,北京人,生於一九零四年。六歲時學習京劇、崑曲。曾受業於名師王瑤卿之門。十七歲即成班演出。他在歌唱和表演方面刻苦鑽研,勇於革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中國的戲劇藝術上獲得了卓越的成就。三十餘年來,他的藝術一直為廣大觀眾所喜愛。

博物館

簡介

西安碑林博物館,原名陝西省博物館,始建於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築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占地31900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11000餘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

碑林價值

碑林價值主要在於其歷史價值及所包含的書法價值,十分有利於歷史研究、文化旅遊、書法流傳等方面的發展。

孔廟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廟舊址,其建制可追溯到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泮池、欞星門、華表、捍門、碑亭、兩廡等多為明清的建築,並遵循著孔廟固有的建築格局,組成了一個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建築群。陳列於小殿兩側的唐景雲鐘、大夏石馬都是國寶級的藝術精品。前者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已有1200多年歷史。

碑林

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最初是漕運使呂大宗等人為保藏唐末五代戰亂而委棄市井的唐《石台孝經》、《開城石經》及顏真卿柳公權等所書的著名石碑而興建的,經歷了金、元、明、清、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規模不斷擴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刻藝術

石刻藝術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漢唐盛世,造型藝術因反映時代精神而大放異彩。

碑文還原

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支研究隊伍向人們展示了如何用X光螢光(XRF)成像技術來還原古代石刻文字。他們的這種新方法使已經腐蝕了的兩千多年前的石刻文字重見天日。據了解,該項研究套用了在地質學、考古學和物質科學等領域廣泛使用的一種非破壞性化學分析方式,即XRF成像技術。據介紹,X光螢光成像技術有很大的潛力成為碑文研究領域的一個主要工具。
同步加速器同步加速器
同步加速器
“同步加速器是一種高強度的X光儀器,它比醫學成像中使用的管道X光儀要強烈一百萬倍。”康奈爾大學套用物理系教授唐納德-比德貝克說道。康奈爾高能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將電子和正電子放入同步加速器內,並使它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高速運轉,由此產生一道高能的極端強烈
的X光。這道強烈的X光隨即被用於從哥倫比亞大學巴特勒圖書館借出的三塊刻著文字的大理石上面。大家也許對螢光管道比較熟悉,在一根螢光管里,無數原子高速旋轉在表層,從而將較高能量的紫外線轉變為較低能量的可視光。類似的情形發生在了大理石上面。被照射了螢光X光的大理石內部,無數原子高速運轉,隨即將石頭的表層照亮了。在其中一塊幾乎被完全腐蝕的大理石中,XRF成像技術清晰地描繪出了原有文字的輪廓,甚至在那些人眼已看不到的地方,文字的輪廓也顯現出來了。而對於另兩塊磨損較小的大理石來說,XRF成像技術將幫助科學家解密原始語篇,並提供新的信息來研究那些文字是如何刻上去的。康奈爾大學的凱爾·柯林頓教授說:“這意味著我們將能夠還原數以千計的石頭上的碑刻文字,也有可能包括德拉古法典的一部分。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新技術將能運用到任何一種公眾檔案,包括許多法典、法令、宗教文獻及金融資料。”所選的三塊碑石中有兩塊雕刻著拉丁文,另一塊為古希臘文,它們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磨損情況。X光螢光成像技術在這三塊大理石的刻字區域中探測到了微量的鐵、鋅和鉛。鉛制的鑿子通常被用來雕刻石頭,而刻上去的文字則往往會使用含有金屬氧化物和硫化物的色素來染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