滍陽

滍陽

滍陽,位於滍水之陽,自古為繁華之地。商、周、秦三代均為應國,漢代為父城縣應鄉,後魏末為雉陽縣,隋代為湛水縣,唐代改為滍陽縣並呼為“應城”,現為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已有3000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滍陽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平頂山市
  •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部
  • 氣候條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千年古鎮滍陽,神秘的古國,古應國文明,義務教育雛形,

千年古鎮滍陽

據傳說,應國早在黃帝時已是一個強大的部族,叫應龍氏,大概由東夷族的雁氏和炎帝族的句龍氏結合而成,他們助黃帝族打敗蚩尤氏,定居于山西。後遷至魯山縣之應鄉。滍水即因黃帝打敗蚩尤而得名,滍陽因在滍水的北岸而得名。
史料記載:應,商代已建國,周武王滅殷商後,封其子於應國,周代應國為姬姓侯國。據考證,應人是以鷹為圖騰的氏族部落。《太平寰宇記》卷八汝州魯山縣云:“應國在襄城父城縣西南。”這裡所說的襄城父城縣,即指現在寶豐縣李莊鄉境內的古城。有關資料顯示,商周時代應國管轄的大致範圍是如今的襄城縣、郟縣、寶豐縣、魯山縣、葉縣和平頂山市區。
種種史料和遺蹟證明,目前新華區滍陽鎮鎮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許、新城區西南三四公里處,白龜山水庫西北的萬畝魚蝦養殖區即古應國國都所在地。
事實上,歷史上的古應國國都和滍陽鎮原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地方,1964年因白龜山水庫建成使用,原滍陽鎮政府才搬遷到現在的新華區薛莊村。1964年前,繁華的滍陽鎮政府所在地被當地人稱滍陽街,由東滍、北滍、西滍三個行政村組成,當時已擁有人口10600人。這裡因有水旱碼頭,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經濟十分繁榮。當時該街東西南北各長1.5公里,有糧行、鹽行、煤行、油行等等,其繁榮景象在寶豐縣是一枝獨秀,有“旱洛陽、澇南陽,好不過滍陽”之說。同時街里街外河湖眾多,環境優美,是個魚米之鄉。
鷹城內八景-應水漁歌鷹城內八景-應水漁歌
原滍陽鎮1964年淹沒前,其西寨門左邊的寨牆曾鑲有一石碑,上書“古應”二字,後來該鎮的東滍村和西滍村還先後在原滍陽街中發現並搶救出兩塊碑刻,一塊上刻“古應國”;另一塊刻“藩滍屏香”4字。以上資料充分證明,原滍陽鎮舊址即是古應國國都。據我市史學界人士估計,應國大約在春秋時期被楚國所滅。
據市文物考古部門介紹,原滍陽鎮舊址西北1公里許的北滍嶺上分布著一處以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應國墓和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早中期的楚國墓為主體的兩周時期的貴族墓地。自1986年至今長達20年的發掘中,已發掘兩周兩漢時期的墓葬300多座,出土隨葬器物上萬件,其中應國墓地一號墓出土了一個玉石鷹,根據古文字“應”“鷹”通假,於是我市將鷹城作為別名,以紀念我市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光輝燦爛的古應國文明。

神秘的古國

應,國名,侯爵。應龍,古代生翼的龍。夏商時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帶有古應國,後來古應國的子民遷至今河南平頂山地區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應叔被封為應侯,因封地屬應國故地,國名仍為應國【西周初期應叔立國~東周早期滅國;歷350餘年歷史】。周初到春秋之時的應國,在周王朝所轄諸侯國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且具有一定的“監國”職能,因此,應國在周王朝建立之初,充當了開疆拓土,平叛伐逆的重要角色,也得到了周王朝的不斷嘉獎,以致有詩經上所記周王“媚茲一人,應侯順德”的讚譽。但是,隨著周王朝的沒落和連年征討,應國終於國力衰竭,又加上北有晉,西有秦,東北有齊,東南有吳,可謂列強四起。更處險境的是,被稱為荊蠻楚國在南方逐漸強盛起來,敢於“問鼎”於周王朝,自封為王,以方城為城,以漢水為池,屢屢入侵江淮小國。可以說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吞併了江淮諸國,如史籍所說“拓地千里,封畛於汝,江漢諸姬,楚盡有之”。應國也是在這一時期,在強楚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下,連史官都來不及記載,就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值得慶幸的是,應國長期隱於史載,但終於隨著滍陽嶺上的春秋應國貴族墓地發掘,使其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真實的歷史全貌逐漸彰顯出來。《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滍陽縣,後魏末置雉陽縣,隋改為湛水,又改為犫城,唐改為滍陽,尋省,今為滍陽鎮。”這裡說的湛水,即今橫穿平頂山市區的湛河。《括地誌》故應城,因應山為名,在汝州葉縣。武王代商,封其後於應,或謂弟。周公平武庚管叔之亂,封武王子叔韓於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邘、晉、應、韓,武之穆也”。應的分封,當在周公東征之後。應的地望,據引《水經注》,在河南省蚩水之北。在應國貴族墓地考古發現了許多珍貴文物,證實應都位於滍陽,證明應國與鄧、申等國以相互聯姻的形式結成政治聯盟的歷史事實。應都滍陽在明清時期,是宛洛間的交通要道,是物資貿易的中轉地,是商業發達的中州名鎮。史籍最早見於公元前 1324 年,《左傳》、《詩經》、《史記》等書皆有記載。
滍陽
滍陽

古應國文明

中國歷史文化中,在炎黃文明的典籍史冊記載中,想看點應國歷史真是困難。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沒有古應國的半點影子。因為作為炎黃文明的肇始——古應國文明已經早就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但歷史掩蓋不住真實,寒流擋不住春風。輝煌燦爛的應國文明終於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呈現在世人面前。
滍陽
周代應國從應叔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歷經350餘年。然而古應國的歷史自黃帝時期應龍氏朔州市應縣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已歷數3000年之久。古應國文明隱藏著我國古代方國中最神秘,最深厚,最具魅力的精彩和燦爛。古應國是中華文明從傳說到記載的歷史見證,是黃河長江文明的交融地,是中華失落文明的中軸線,是中華文明的肇始,是中華文明的真正中心所在。
應國歷史面目的全揭開使炎黃文明不被疑惑,不受指摘。使擁有5000年歷史文明的華夏文明和人類最古老的古埃及文明並列成為全人類的文化瑰寶和驕傲。應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燦爛篇章,是炎黃子孫的共同財富。尋找失落的應國文明是是新世紀的重大工程,是中華文化復興的關鍵所在。應國文明不在是歷史的盲區,因為應國文明正在受到國內外無數的歷史學家探測研究。

義務教育雛形

平頂山市滍陽鎮考古碑文記載著滍陽街紳士們捐款捐地修建義學的經過,整個義學占地一百二十餘畝,剩餘的一百餘畝地供先生們自行支配,但所有收入必須用於教育之上,凡來求學者,除購買必備書籍外,將不在另行出資,且吃住全在學校。這可能就是後來所謂的義務教育的雛形。若按碑文記載的時間即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算來,比世界上記載的實施義務教育最早的德國(公元1619年)還早上977年。滍陽街,就憑這一點,足可以讓國人驕傲,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驚嘆。全世界實施義務教育最早的國家是中國!是中國的河南!是河南的滍陽街!
芝英應氏的義務教育
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名大田。東晉時,汝南有應詹者,從晉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鎮南大將軍,封觀陽侯,其子應元,招為駙馬,以功任御史大夫,後隨父遷家於此。“此則南宗應氏之始。”後因族屬繁衍,更村名為諸應。“宋有傅岩者,自大田徙仙居,其後裔又自仙居徙縉雲。嘉熙間曰九二府君者,乃自縉雲還諸應家焉。”其後有靈芝產墓之祥,乃更村名為芝英。永康市芝英是芝英應氏根源地, 芝英應氏已有1670多年輝煌歷史。
滍陽
【應氏大宗祠】從明清至民國,芝英有應氏祠堂72幢。多為二三進建築。上進安放木主和香案,中下兩進一般空著,作聚會之用。子孫住房遇有不幸,也可暫作居住。每個祠堂,都置有田地山房等常產。常田租給子孫永佃耕種,租谷收入作祭祀之用。祠廳管事會負責收租、祭祀。每年清明前後舉行祖祭。祭祀異常隆重,祭品非常豐盛。參加祭祀子孫要臨場“接籌”。以“紅籌”之多寡,把祭祖的“份子”散發給參加祭奠的男姓子孫。各人“紅籌”的多寡,和年齡、學歷、功名的高低有關。按民國時期分散份子的標準,一個應氏男姓子孫至少可分到1份。如果年滿60歲,可加1份;年滿70歲再加1份,逢十累加。如果初小畢業,可加1份;高小畢業,再加1份;國中畢業,又加1份,逢級累加。多者可拿到10份以上“份子”。為了安排祭祀,事先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其中一項,就是要匡計好“份子數”,搞好籌劃。
應氏大宗祠是祭祀芝英應氏始祖的場所。大宗祠管事會由族內功名最高、輩份最長、年齡最大、最有權威的人組成。從明嘉靖年間開始,至1949年,歷年管事成員保持18人。大宗祠管事會在族內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合族訂有二十條《家規》,其標題為:建祠宇、守封塋、撫群從、事尊長、端心術、慎言語、養童蒙、行冠禮、議婚姻、嚴內外、謹稱謂、崇節儉、治喪葬、時祭饗、貽世業、黜異端、厚宗?、馭群小、供賦役、殖資產。男女老幼,以此律己。若有違者,合族共討。諸如清明祭祀、劃田資助學宮義學、纂修省志訪核人物、議立社倉、籌建義莊、義會、開創義市、建立文會,創辦學校、競選國大代表、選拔校長鎮長保長、成立消防水龍會乃至元宵活動、打更防盜等等事宜,一般都通過大宗祠管事會討論議決或贊允。遇有族人違犯家規公德,大宗祠則採取“開大宗祠”的辦法予以嚴肅懲治。開大宗祠時,總管事端坐於正堂,族人旁聽於堂前兩側,違者罰跪於堂前。大宗祠裁決之案,縣衙一般不再更改。由於這樣,非應姓鄰村也間有乘開大宗祠之便,委託應氏大宗祠裁決事端。宋明而後,芝英人文蔚起。明代,有應仕濂獨建縣學,應尚道家設私塾,應屏山創建善林書院。至清代,又有應修創建西園書院,應孟義建造洞靈書院,應鼎和營建培風書院。由是文教興隆,芝英應氏中舉者39人,登進士者有應典、應廷育、應煒、應振緒、應德完、應濟川、應鳳儀等7人。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西園書院為培英高等國小堂以後,培英國小經費全由應氏大宗祠包攬。凡是應姓,學雜費全免。
應氏大宗祠管事會的族權直至1949年5月解放時逐步解體,其儒禮遺風直至實行土地改革後廢除。村鎮建設和公益事業轉由人民政府主持興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