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龍氏

應龍氏

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應龍分有兩種,一為毛犢與羽嘉所生,生鳳凰麒麟;二是龍修煉一千五百年所化,五百年為角龍,角龍千年為應龍。

基本介紹

應龍氏就是千年龍,應龍、應龍氏與應國,應龍是古代生翼的龍,應龍氏是遠古的氏族部落,應國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古國,應國是西周時期的四大監國,

應龍氏就是千年龍

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華氏一族則為應龍氏的化身,華氏乃神將一族,性情溫順慷慨,天生焗灼鬼神,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應龍、應龍氏與應國

平頂山市的歷史,自古至今,可以說是波瀾壯闊,異彩紛呈,其傳承源遠流長,文化底蘊豐厚,所謂古地新城,概非虛談。她以市區北平頂山為名,別稱“鷹城”。此別稱,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內涵,它蘊涵了平頂山數千年的文化發展史。
應龍氏

應龍是古代生翼的龍

如果到過南陽漢畫像石博物館,你就會在古代藝術寶庫中看到鳥翅龍身的動物形象,它們或為神人的馭騎,或為勇猛征戰的鬥士,或是穿梭碧空巡天者。這種動物被古人稱為“應龍”。按照進化論的觀點,它應該是恐龍時代——鳥龍、角龍等進化的後裔,現代鳥族中鷹、雁、鶴、鷂等的祖先。《辭源》中對應龍也有解釋:一曰古代神話:“有翼的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於是成了江河,使水流入大海。《楚辭》屈原《天問》:“河海應龍,何畫何歷??何所營,禹何所存?”《史記·司馬相如傳》“大人賦”中也有“駕應龍”之說;二曰神名:《山海經·大荒東經》有記載:“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黎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夸父。”《史記·五帝紀》:“遂擒殺蚩尤。”《索隱》引皇甫謐的解釋說:“黃帝使應龍殺蚩尤於凶黎之谷。”從《辭源》之中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應龍與黃帝統一九州大禹治理洪水有著極其重要的關係。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袁珂編著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也對應龍作了解釋:“應龍,黃帝神龍。《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風伯雨師,從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有山名曰凶黎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郭璞註:‘應龍,龍有翼者也。’據上所引,是應龍者,當為黃帝之功臣。亦為禹之功臣。《楚辭·天問》云:‘應龍何畫?河海何歷?’王逸註:‘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當決者,因而治之也。’晉王嘉《拾遺記》卷二云:‘禹盡力溝洫,導川夷岳,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此黃龍當即應龍。《巫山縣誌》卷三十‘斬龍台’云:‘相傳禹王導水至此,一龍錯行水道,遂斬之。’神話演變至此,遂由應龍導水而為群龍行水。”
由以上諸典所載,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有關應龍的清晰輪廓,即應龍是一種生有雙翼的龍。而且,它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被一步步神化了。神話是人類在童年時期面對大自然的巨大力量,尚沒有科學的認識,只能訴諸神靈庇護,而創造出來的傳說故事。我國有關三皇五帝時期的傳說,經過古今漫長的比較、梳理和研究,已經有許多神話傳說,被學界或考古發現認定就是當時的歷史記載。後世的人們只是依據前人口耳相傳加上簡單的記錄,把那時的特大事件保存下來。在流傳的過程中,對於還不能解釋清楚的東西,就加入了神話的色彩,從而成為一種神話傳說。從現代大量的考古和研究成果看,應龍形象是一個遠古氏族的圖騰。這個氏族就是應龍氏。

應龍氏是遠古的氏族部落

氏族社會是人類脫離原始部落邁向古代文明社會必經的社會形式,古代神話中的女媧盤古夸父蚩尤鬼方、龍、鳳等等都是一個個氏族,他們以自己的標誌物作為本部族的圖騰,應龍氏族就是一個以翼龍為圖騰的部落。
李中華在《中國文化概論》中對氏族社會問題曾有非常明確的論斷:“在遠古的中國大地上存在著許多氏族部落。所謂三皇五帝,多是部落神或部落稱號。它們所以被記載下來,是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一部或全部通過較長時期的相互融合而產生了共同的部落和部落文明,它們因而也就成了華夏族的共同祖先和華夏文明的開拓者。”“史前大融合後出現的繁榮景象,標誌著華夏文化共同體的形成,並以此為中軸繁衍出整箇中華民族的文化。”在這個氏族大融合中,有三個重要的史前文化區,即海岱文化、河洛文化和江漢文化。泰山周圍形成的海岱民族,又稱泰族;以黃土高原東進平原,沿黃河、伊洛河形成的河洛民族,又稱黃族;圍繞江漢平原形成的江漢民族,也稱炎族。這三大文化區和三大部族進一步則形成了炎黃集團、東夷集團和苗蠻集團,這些都是華夏民族與中華民族的主要力量。
在這些部族融合中,有一支在炎黃集團融合及與東夷集團融合中起著很重要作用的力量,這就是應龍氏族部落。在遠古流傳下來的神話故事中,有關應龍的傳說,其實就是氏族社會應龍部族發展的歷史。它是由泰族與黃族的某一支系融合而成。泰族多以鳥為圖騰,黃族則多以龍獸為圖騰。圖騰就是一個氏族的族徽和標誌,在古代氏族融合中,形成一個新的氏族,就必須要有一個新的圖騰標誌,新的圖騰又必須具備融合各方原有圖騰的鮮明特徵,這樣才能顯示其地位與公平。應龍部落的圖騰,就是龍與鳥的融合。這充分說明,應龍氏族是一個古老的部族。
應龍氏族還是一個比較強大、英勇善戰和充滿智慧的部族。它是黃帝統一戰爭的有力支持者,受黃帝調遣,打敗了蚩尤夸父兩個與黃帝勢均力敵的部落,成為光榮的勝利者。黃帝把它派往南方,即現在的中原一帶,進行氏族間的領導與管理。到大禹時代,應龍氏族又是治水的先鋒,佐助大禹打通阻塞,疏浚江河
,導水入海,成就了千萬年的偉業。僅“擒殺蚩尤”、“追殺夸父”、“導水入海”這三件奇功,應龍氏就當然地在古代氏族之林中占據突出位置。隨著部族的不斷發展,應龍氏族與其他氏族一起,進入更高一級的社會形式,這就是國家——古應國。

應國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古國

應國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古國,因為它在古代史書典籍中極少有記載,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第一冊所附“東周列國存滅表”中曾說應國“不知為何國所滅。”有關應國的最早記載是在《春秋左傳》中:“於阝、晉、應、韓,武之穆也。”《逸周書·王會解》載:“周武王滅商,諸侯來朝,應侯立內台西面正北。註:應侯,成王弟。”《詩經·大雅·下武》也記載周成王與應侯的關係:“媚茲一人,應侯順德。”《國語·鄭語》載史伯鄭桓公說:“當成周時,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鄧韋昭註:“應、蔡、隨、唐,皆姬姓也。應,武王子所封。”這些可以說明在西周時期或更早的時候,古應國確實是存在的,而且,西周應國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的封地,應侯在王室中的輩分與地位也是相當高的。只是到了春秋時期,應國這個顯赫的侯國,突然在史籍記載中消失了。以致在兩三千年後的今天,成為史學研究中的謎團。
古應國消失之後古應國消失之後
1974年,隨著陝西藍田的考古發現,《應侯鐘》及其銘文的出現,對應國這個古國的研究重新受到史學界的重視。其鐘與日本人中村不折所收藏的《應侯鐘》為一組,雙鐘連銘,兩銘連讀,得見“見工”乃應侯之名,是初封應國武王之子應叔的曾孫。銘文中有“雁侯見工遺王於周。”“朕皇祖雁侯。”“子子孫孫永寶用”等語。此鐘為周昭王時所鑄,按照何光岳先生的考證,是周昭王準備移封應侯見工之時,舉行了隆重的移封典禮,並在鎬京附近鑄鐘紀念。《應侯鐘》銘文多“雁”字,《路史·國名記·戊》釋:“雁,今作應。”從中國古文字“六書”的造字方法來說,依清代學者王國維的解釋,“雁”與“膺”、“應”是互通而同意的,都從鳥從月(肉)。從古音韻方面講,它們是同音同聲,是符契約音同韻相轉的音變規律的。從古文字考古學的角度看,郭沫若同志經考證甲骨文及1958年出土的《應監?》之銘文“雁監作寶尊彝”也認為:“雁即應國之應”。“應國之器已見著錄者”,如《應公鼎》、《應公彝》等,其字皆作應,是知周初第一代應侯之後,應君有稱應公的。“膺”字在其後的演變中,又把下面的“肉”換為“鳥”字,衍生出“鷹”字來。這一字型的演變,在其後的考古發現中,又多次得到佐證。1986年,在平頂山市新華區薛莊鄉北滍村西滍陽嶺上,發現了以兩周時期應國和楚國貴族墓地為主兼有兩漢時期的墓地,經過連續十年的發掘,出土了上萬件文物,其中大多數是周代青銅器。該墓地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特別是在墓冢內出土了大量有關應國貴族婚嫁、封賞、往來、葬禮等器物以及上面的銘文,其中有“應伯壺”、“應伯盤”、“應公鼎”、“應事爵”、“應事鼎”、“應事簋”、“應事觶”,以及有關古鄧國國君的銘文銅器,為研究古應國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依據。
史籍殘存史料和近年大量的考古證明,古應國的立國時代應該追溯到夏末商初。這是因為,在黃帝時代,應龍氏族就是一個比較強大的部落,並在黃帝氏族聯盟中舉足輕重。成為聯盟首領黃帝統一戰爭的重要力量。到大禹時代,應龍氏族又為大禹治水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個時代,也是私有製得到確立,家天下的國家雛形已經形成的時代。但牢固的中央集權社會尚未建立,各個部族之間也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相對獨立的公侯國,古應國也應在此時建立。到了商代,已經有應國的記載,馬世之先生考證:“商代已有應國,《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史記》等書註疏中,都提到《汲郡古文》云:“殷時已有應國。”今本《竹書紀年》亦載盤庚七年,“應侯來朝”。在殷墟出土的武丁、帝乙和帝辛的卜辭里,也有應侯的信息,並且可知商代應國君長是可以稱“王”的。當時應國的國土,按照史學界考證,應該在今山西應縣雁門關一帶,其地北有龍首山,南有雁門山,正應了應龍的氏族名稱。

應國是西周時期的四大監國

周滅商後,應國的土地為周兼併,周成王改封其弟於應,應國便成為姬姓封國。周初,應侯由於其身份尊貴,被封監國,享有與管、蔡、霍三監同樣的監國權力。到了應侯見工時,周王朝的勢力不斷向南方推進,在征服南方諸族之後,也把原有的封國改封於新的封地,同時也把原封國號帶到那裡。應侯見工就是
此時被改封到古葉地,《漢書·地理志·潁川郡》:“父城。應鄉,故國,周武王弟(子)所封。”《水經注·滍水》:“牛蘭水,又東南經魯山南。闞?解曰:魯陽縣,今其地魯山是也。水南注入?。滍水東經應城南,故應鄉也。”《括地誌·魯山縣》:“故應國,因應山而名,在汝州魯山縣東三十里。《左傳》云:於阝晉應韓,武之穆也。”《太平寰宇記·汝州·魯山縣》:“應國在襄城父城縣西南”。從以上記載看,春秋應國包括今葉縣、魯山、寶豐郟縣襄城縣部分和平頂山市區。其都城按照史籍記載方位,應該在平頂山市區西南滍水以北。滍水俗稱沙河,發源於魯山縣西南的堯山,即今石人山風景區,東流注入淮河,是淮河的一大支流。滍水的“滍”字,即是應國從山西南遷至中原後,為弘揚其應龍氏族祖先幫助黃帝打敗蚩尤的榮耀,而把沙河名為滍水,把濱河而建的新國都定名為“滍陽”,又把周圍的山水定名為應山、應河。此即為史籍上所說葉縣、魯山為“古應鄉”的來歷。滍陽鎮是一個千年古鎮,也是中州名鎮,曾是南北通衢,古鎮城門原有“應濱”、“古應”等名。經過對滍陽嶺古墓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史學界已經形成共識,認定此滍陽古鎮,正是春秋應國的國都,至此,應國的神秘面紗才逐漸被揭開。
前文所述,周初到春秋之時的應國,在周王朝所轄諸侯國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且具有一定的“監國”職能,因此,應國在周王朝建立之初,充當了開疆拓土,平叛伐逆的重要角色,也得到了周王朝的不斷嘉獎,以致有《詩經》上所記周王“媚茲一人,應侯順德”的讚譽。但是,隨著周王朝的沒落和連年征討,應國終於國力衰竭,又加上北有晉,西有秦,東北有齊,東南有吳,可謂列強四起。更為嚴峻的是,被稱為荊蠻的楚國在南方逐漸強盛起來,敢於“問鼎”於周王朝,自封為王,以方城為城,以漢水為池,屢屢入侵江淮小國。可以說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吞併了江淮諸國,如史籍所說“拓地千里,封畛於汝,江漢諸姬,楚盡有之”。應國也是在這一時期,在強楚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下,連史官都來不及記載,就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值得慶幸的是,應國長期隱於史載,但終於隨著?陽嶺上的春秋應國貴族墓地發掘,使其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真實的歷史全貌逐漸彰顯出來。應國故都雖然被淹沒於水下,但在大湖側畔,應都之旁的平頂山腳下,又崛起了一座新的現代化工業城市,這就是今天別號“鷹城”的平頂山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