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順河

通順河

通順河古名旗鼓堤河,是漢水支流蘆洑河的一條分支,成河於清康熙五年(1666年)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順河
  • 別名:旗鼓堤河
  • 水系:漢水
  • 成河時間:清康熙五年(1666年) 
  • 河長:曹廣晶 
水系概況,歷史變遷,

水系概況

漢水於潛江楊林洲分流名蘆洑河,至排沙渡分為三支,其中一支為通順河自楊林口入沔陽(今仙桃市)境,經深江站、毛嘴、三伏潭、胡場、袁家口、新里仁口、王市口、彭場,於四方河口分二支。北支名納河,流經王場、杜窯後於華家灣併入南支,南支為主河道,續經尤拔、沙湖、王家台入漢陽縣境遇長江,全長191公里,沔陽境內長115公里,為市內最長的一條內河,是境內排水、灌溉、航運的動脈。

歷史變遷

清同治十年(1871年),蘆洑河口楊林洲堵塞,通順河遂與漢水隔絕,成為內河。1956年喻家台改道,廢除原自喻家台經太陽腦、火老溝的彎曲故道。1959年,在潛江澤口鎮輪船碼頭東側建成漢南進水閘。通順河復與漢水連通。
1971年,開挖湯台至渡泗湖人工河道,在漢陽三合垸入江,下游仍由沌口入江。通順河現分段,澤口至深江站為漢南灌溉總乾渠,深江站至袁家口為北乾渠,建有毛嘴、夏市、袁家口三處節制閘,分層灌溉,袁家口以下仍稱通順河,為全縣排水幹流。湯台新河在大垸子東荊河堤上建有防洪排水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