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谷地

漢江谷地

漢江谷地即漢水谷地,位於陝西省秦嶺以南秦巴山區,是陝西省歷史悠久的農耕區,氣候和食物條件優越,棲息的鳥類比較繁盛。秦嶺山地一向被認為是我國大陸動物區劃的重要分界線,漢江各地則成為各種地理分布類型鳥類向南北方擴展的通道,該地的鳥類資源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江谷地
  • 地區:陝西省秦嶺以南秦巴山區
  • 人口:大概有4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為200-500人/平方公里
簡介,氣候,人文景觀,民族發源,文化發源,成因,

簡介

陝南漢水谷地,包括漢中、洋縣、城固、石泉、漢陰、恆口、安康、紫陽等河谷地區,以及旬陽、白河等狹窄谷地。它位於陝西省秦嶺以南,是有“中國萊茵河”美譽的漢江沖積而成的平原和殘丘,西起陝西勉縣的西界,東至陝西與湖北交界的白河縣東界,南邊和北邊在西段的漢中部分是以海拔在700米以下的低丘和平原為界,在東段的安康部分則是以海拔500米以下的低丘和平原為界,整個陝南漢水谷地的總面積在8000平方公里到1萬平方公里左右。漢江谷地人口大概有434萬人,人口密度約為200-500人/平方公里 ,其中西部漢中盆地人口密度約為700人/平方公里,明顯大於東部,經緯度大約為108°E 32°N。

氣候

秦嶺像一座屏障,擋住了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和黃土高原的風沙,使谷地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4攝氏度以上,年降水在800毫米左右,無霜期210-270天。農作為稻麥一年兩熟,農田灌溉歷史十分悠久,僅漢中附近盆地就有大小水庫數百座。

人文景觀

漢水谷地是大西北的“另類”,無論就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恰似陝西的一隻腳伸到了南方,一掃西北的荒涼貧瘠,滿目是青山綠水。漢水是長江最大支流,發源於秦嶺,從西向東緩緩流過,似一條玉帶鑲嵌在陝南大地。作為北亞熱帶濕潤季風地區的一部分,谷地是陝西省水、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聚集了陝西全省60%的水資源,人均占有水資源量4000立方米,遠高於全國人均2685立方米的水資源擁有量,成為西北地區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農業生產和自然景觀具有顯著的南北過渡色彩,且以南方特色為主。盛產亞熱帶農林產品如茶葉、柑橘、油茶、桑蠶、生漆等。

民族發源

漢水谷地是漢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幾十萬年前的遠古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這裡是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碰撞和交融帶,漢水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江南的秀美和靈氣,百姓性格雖不及北方漢子的粗獷豁達,卻透出南方人的精細睿智。這裡遠離大城市的喧囂,溫度適宜,降水充沛,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集中,生活勞作習俗具有顯著的南方色彩,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精耕細作,成為陝南農業生產的精華地帶,素有“魚米之鄉”、“小江南”,秦巴山區的“明珠”之稱。
自古以來,漢水谷地就是連線西北與西南、東南的通道和輻射川陝甘鄂的主要物資、信息集散地之一,並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歷來是兵家爭奪之要地,在上世紀60-70年代又曾經是中國重要的三線建設基地。今天這裡又成為隴海經濟區和長江經濟區的對接帶。

文化發源

漢中是漢文化的發祥地,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早在2300多年前,漢中就已設郡。安康古稱金州,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南依大巴山,北靠秦嶺,地接重慶、湖北十堰等地,是重要的商貿集散之地。白河谷地為鄂陝門戶,故有“秦頭楚尾”和“小武漢”的稱謂,紫陽是中國七大茶區之一,出產的紫陽茶因含有大量的硒元素,被冠以“富硒茶”的美譽。

成因

簡言之,漢水谷地的成因是漢江衝擊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