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陽劉毛筆

汝陽劉毛筆

汝陽劉毛筆是河南省項城市孫店鎮汝陽劉的傳統手工藝品。據《項城縣誌》342頁記載,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有名諱的制筆工藝傳承人至今有66代,汝陽劉村素有“毛筆之鄉”、“妙筆之鄉”的美譽。“汝陽劉”毛筆選料考究,僅兔毫的選擇標準是秋毫取健,取尖,春夏毫則不要;狼毫的選擇就必須要到東北去採集過冬的黃鼠狼尾毛來製作。工藝流程主要有:分毛--脫脂--去絨—裝毛—齊毛—墊毛—切毛—梳毛—修毛—成頭等128道工藝,其工藝具有獨特性。成品要具備尖、圓、齊、健“四德”,軟硬適中的標準;其外飾,尤其是筆桿的裝飾上更極為講究,根據筆的形狀和高、中、低檔的要求配之,既美觀又大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汝陽劉毛筆
  • 出產地點:河南省項城市孫店鎮汝陽劉村
  • 歷史記載:項城縣誌
  • 歷史年份:約2000年
簡介,傳承人,蒙恬墓,淵源,

簡介

汝陽劉毛筆製作精細,主要工藝流程有:分毛--脫脂--去絨—裝毛—齊毛—墊毛—切毛—梳毛—修毛—成頭等128道工藝,其工藝具有獨特性。成品要具備尖、圓、齊、健“四德”,軟硬適中的標準;其外飾,尤其是筆桿的裝飾上更極為講究,根據筆的形狀和高、中、低檔的要求配之,既美觀又大方。
汝陽劉毛筆
“汝陽劉”毛筆生產歷史悠久,品質優秀,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文房上等佳品。歷朝歷代該制筆業都拉動和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和書畫事業的繁榮昌盛(見《河南省項城市地名志》記載)。汝陽劉毛筆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不斷研製和改進,現已開發出單只筆、禮品筆、書畫用筆、學生用筆等120多個品種和規格,使毛筆不僅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

傳承人

劉好友汝陽劉毛筆第66代傳承人
陝西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好友以先生個人肖像為主體,象徵著品牌的向心力和親和力。繼承了家族制筆業的劉好友先生作為劉氏家族的後人,同時承擔起了以追求品質、精益求精的態度,一個家族六十六代能持續地擁有一個品牌的產品,這對於一個品牌生命力的延續意義非常重大作為汝陽劉毛筆的後繼者不斷地為品牌增加新的內涵,注重創新的特色的同時添加了國際視野和觸覺。使得每個人都可以直觀地了解汝陽劉毛筆的歷史,並在工作和品牌運作中將這種獨特的汝陽劉文化發揚光大。
劉好勤汝陽劉毛筆第66代傳承人
現任項城市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好勤同志,自幼師從於其父親劉家祥學習制筆技術。1986年1月至1992年11月任項城市汝陽劉傳統筆刷廠技術員;1992年12月至1996年11月任該廠副廠長、助理工程師,1996年12月至2005年3月任副廠長、工程師;2005年3月至2005年6月任廠長;2005年7月至今任項城市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2005年7月,河南省民營經濟研究會聘請為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2007年4月,被項城市人民政府授予項城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2007年5月,被項城市委宣傳部、文明辦、文聯、美術家協會、地稅局評為特別貢獻獎;2008年3月,被文化時報《旗幟》編輯部聘請為副主編; 2008年9月,在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正清和文化發展中心聯合舉辦的相約重陽夕陽紅大型書畫聯誼會愛心捐助活動中,被授予愛心企業家稱號;2009年1月,河南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河南省技術交流站、河南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中心授予河南十大傑出技術創新人物;2009年2月,在全民創業活動中,被中共孫店鎮委員會、孫店鎮人民政府評為創業之星;同時連任項城市人大代表。
劉好奎汝陽劉毛筆第66代傳承人
從事筆業研究21年,現任河南汝陽劉筆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口美術館館長,周口市政協常委。
1989年獲得河南省優質產品證書1990年獲得國家農業部優質產品證書,1991年獲得“興豫杯”名優產品特等獎,1992年獲得全省鄉鎮企業出口創匯先進企業獎,2004年開封首屆文房四寶藝術珍品博覽會“仁義為友,道德為師”套筆榮獲金獎“翰墨緣”套筆獲得金獎,2006年11月26日被河南省技術監督局命名為“河南名牌產品”的稱號,2007年先後獲得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汝陽劉村被評為河南特色文化產業村,河南省“一村一品”示範基地和“周口三寶”等榮譽稱號2009年10月為中國文字博物館送“中華第一筆”公司書畫展覽廳長期接待來自全國書畫界的藝術家們,為周口的書畫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創公司現產值500萬元,產品銷售全國各省、市。為擴大周口市知名度和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2010年12月河南汝陽劉筆業開發有限公司註冊的商標萃文及圖被河南省工商總局評為河南省著名商標。2011年河南汝陽劉筆業開發有限公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准為中華老字號。2012年河南汝陽劉筆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好奎被河南省文化產業辦評為2011榮獲2011河南省文化創意產業傑出貢獻獎。
劉好亮汝陽劉毛筆第66代傳承人
現任鹿邑縣汝陽劉筆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家排行老小,自幼跟隨父親劉家祥學習制筆技術,深得“制筆齊家、立德做人”之家祖真傳。1988年1月至1995年11月在自家開作坊生產毛筆;1995年12月至1998年11月調任汝陽劉傳統筆刷廠車間主任、工程師,2005年與劉好友,劉好勤,劉好奎合資創辦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任車間廠長主抓生產。2007年公司先後獲得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在河南鹿邑老子故里創建了鹿邑縣汝陽劉筆業發展有限公司。2013年洛陽市舉辦中原旅遊商品博覽會“道德經套筆”獲得銅獎。
河南周口項城汝陽劉氏村莊是中國毛筆的重要發祥地
中國是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不斷開拓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承體系,而維持這個體系正常運轉的工具便是被古人譽為“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之一,是中華文明的載體,是承接華夏民族優秀燦爛文化的紐帶,也是推動世界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房四寶”毛筆居首,而毛筆最能彰顯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也是最重要的譜寫歷史的工具。
秦代是毛筆工藝發展的開端,這一時期確定了毛筆的基本形制,為後世毛筆製作奠定了基礎,拉開了中華民族書寫歷史的新篇章。秦代毛筆最大的特點是“以竹為管”,是由秦朝大將蒙恬所創,然後由其部下隨從傳承下來,逐步推廣到全國,其間,出現了一些以製作毛筆著稱的地方,汝陽劉氏莊就是其中之一。
汝陽劉氏毛筆----源於東漢宮廷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導致中原大亂,王莽為將劉氏族人趕盡殺絕而四處用兵,時值南頓(今南頓鎮東及沈丘一帶)縣令劉演(劉演)繼任不久,只好前往湖北棗陽春陵老家避難,途中經過汝陽鴻隙陂畔(現有鴻隙陂遺址,西漢時是一個大水庫,以產水稻為主),到一農家避難(即今汝陽劉村)。王莽追兵趕到時,恰風劉演之子劉彥生病行動不便,於是劉演只能忍痛棄子攜家眷南去。在農人照顧下,劉彥病癒後與農人之女結婚。後劉演與劉秀於春陵起兵舉事,經昆陽之戰後,遭更始帝猜忌被殺。後劉秀建立東漢,四處尋找哥哥劉演後裔,終於在汝陽鴻隙陂畔找到劉彥。劉彥因避亂而長期居於鄉野,不能習慣險惡官場,對仕途深感厭惡,卻精通技藝。對毛筆大感興趣,光武帝即封之為“御筆王”,管理皇家制筆之事。而後因疏於宮廷禮節屢受排擠,心情鬱悶,隨即向光武帝請辭,帝問其有何要求,劉彥表示別無他求,只欲回鄉農耕,帝準其所請。 後帶家眷回到鴻隙陂畔, 此後便傳授子孫毛筆技藝,並且世代相傳。後人為紀念劉氏祖先,就把劉彥所在的村子城為“汝陽劉氏村”。 幾經戰亂周折,時代變遷,兩千年來,汝陽劉氏村仍沿襲至今。
從此漢劉邦第十代孫劉彥隨帶子孫繼承、精研、發展毛筆技藝,世代相傳,至今已傳六十七代。兩千多年來汝陽劉氏村莊經歷了多少戰爭風雲、朝代更替但始終流傳有續,從沒間隔,而且工藝質量更加爐火純青。
劉寅隨秦朝大將蒙恬南伐楚中山,平息楚地叛亂。在蒙恬進軍途中,路經汝陽劉氏村莊,即今項城一帶駐紮下來。劉寅當時的職務是軍中文書,記載軍中事跡,傳達命令,幫助主將處理軍務。那時候還沒有使用紙和毛筆,書寫文字是用硬筆,即“字刀”將文字刻寫在竹簡上的,既費時又費力。蒙恬看到劉寅整天辛苦疲憊,很是心疼,總想製作一種書寫文字的新工具。一天,一隻野兔跑進軍營附近的一個石灰池裡淹死了。蒙恬巡察到此,看到石灰池裡的野兔,突發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書寫文字?於是,他讓劉寅將兔子的尾巴割下來,試著在竹簡上寫字。寫著寫著,劉寅覺得既順手又輕鬆,比用“字刀”刻寫文字方便多了。在隨後的日子裡,蒙恬不斷對筆進行改進,用動物毛髮和麻共同浸泡於石灰水中,然後用絲繩纏繞紮緊,將竹管的一端鏤空,將筆頭插入竹管之上使用,書寫更加流暢。從此以後,劉寅就用“蒙恬筆”書寫文字了。
“蒙恬筆”即為秦筆。在春秋戰國時期,書寫工具尚無統一的名稱,直到秦代,“筆”才正式成為書寫工具的稱謂,這正好與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筆的解釋相互印證。其文曰:“秦謂之筆,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由此可知,筆的叫法自秦以後方始統一。
劉寅和秦代文字學家程邈相交甚厚。程邈獲罪入獄,殫精竭慮,十年之功創隸書3000字。秦統一六國後,實行“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把原秦國使用的小篆這種文字,作為全國統一的文字。程邈又在小篆的基礎上,創立了隸書。隸書比小篆更為先進。後來,隸書取代了小篆,秦隸便普及到了全國。丞相李斯奏請秦始皇赦免程邈,讓其用隸書寫御史,劉寅便以“蒙恬筆”贈之。於是,“蒙恬筆”便在朝野得到傳播和光大。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東巡的途中病死沙丘,就在這個時候,趙高拉攏李斯,合夥製造了“沙丘之謀”,篡改秦始皇讓大兒子扶蘇繼承皇位的旨意,卻讓小兒子胡亥繼承皇位,號二世,發矯詔,逼令扶蘇、蒙恬自盡。蒙恬死後,漢高祖劉邦非常重視文化發展,將秦朝蒙恬的參軍、精熟制筆人劉寅請入宮中,專司制筆,並命劉氏族人跟其學習研究,進一步精化,並將其所制之筆納入宮廷專用毛筆。後來毛筆製作就做為漢宮的一門絕技,世代相傳,傳男不傳女。把“蒙恬筆”的製作工藝傳之於劉氏子孫。從劉氏筆祖劉彥開始,一代傳承一代,一直傳到2014年的今天有了第66代孫----當代制筆大師、劉好友、劉蘭亭、劉好榮、劉好勤、劉好奎、劉好亮及其弟劉學成這一代。
《史記》載:“蒙將軍拔中山之毫,始皇封之管城,世遂有名。”蒙恬帶兵南伐楚中山,就是現在的安徽涇縣一帶。秦始皇根據蒙恬南伐楚中山,平定了楚地叛亂,又創製了秦朝第一支筆,功勳卓著,就把管城這一地帶封為蒙恬的封地。管城就是現在的鄭州市,商朝早期的都城就建在那裡。黃河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而處於黃河流域中心的管城更是中華璀璨文化的綻放之地。從此,世人皆知蒙恬是伐楚的英雄而名揚天下。因管城是蒙恬的封地,於是“蒙恬筆”首先在管城和中原一帶得到廣泛傳播,而後由中原再傳播到全國各地。世人皆知蒙恬就是中國制筆的鼻祖。因蒙恬的封地在管城,為紀念和頌揚蒙恬這位制筆祖師,後人又把毛筆稱作“管城侯”、“管城子”。“管城侯”、“管城子”便成了毛筆的代名詞而延續至今。
項地是西周時分封的子爵國,叫項子國。公元前225年,楚遷都於陳,以項為別都。秦時屬潁川郡。漢初置項縣,南朝劉宋改為項城縣。千百年來,這塊土地一直是古代中原腹地的政治、軍事、文化活動中心之一。根據《項城縣誌》的記載,項城古文化遺址頗多,到2013年為止發現的已有13處。這些古文化遺址,有的屬於龍山文化遺址,有的屬於裴里崗文化遺址、汝陽劉氏村莊附近就有一處古遺址,叫孫店遺址。孫店遺址於縣城西南35公里,靠孫店集東北,北靠周莊村,遺址現為農耕地,稍高於周圍地面,東西寬180米,南北長200米,文化層厚70厘米,面積36000平方米,屬龍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遺存。該遺址經過多次勘查,發現有石斧、石鑿、石箭頭等遠古石器。採集陶片以龍山文化為主。遺址中還發現有鬲足,罐口沿等殘器,紋飾有繩紋和附加堆紋,屬商代文化遺物。1978年,該遺址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見,位居中原腹地的項城也是中國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汝陽劉人為紀念制筆祖師蒙恬和“蒙恬筆”劉寅,於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在汝陽劉氏村莊東頭修建了蒙恬廟和劉寅祠。民國23年(公元1934年),又進行了重修擴建。“文治毫毛安天下,武修長城定太平”,就是鑲嵌在蒙恬廟大殿門口兩側的朱漆對聯,充分表達了蒙恬的歷史功績和汝陽劉人對蒙恬的崇敬和懷念。汝陽劉人不忘先祖,世代景仰,還把每年農曆的3月3日(蒙恬的誕辰日)定為廟會,並作為拜師授徒的吉日,歷久不輟,一直延續到上世紀的60年代初。蒙恬廟和劉寅祠被毀於60年代後期破舊立新的“文革”年代。廟院遺址內,截止今日尚存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由制筆藝人劉嵩山栽植的一株倒栽古槐,現仍枝葉繁茂,巍然屹立,象徵制筆人愛藝精神與壽槐長存。
在汝陽劉氏村西北30公里處,現商水縣舒莊鄉境內有蒙恬墓,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汝陽劉氏制筆藝人每年的清明節都到蒙恬墓朝拜祭奠,上香添墳,這也充分證明了汝陽劉氏毛筆與蒙恬的歷史淵源之深厚。

蒙恬墓

蒙恬墓的由來
蒙恬,祖籍齊國人。他的祖父蒙驁從齊國投靠秦昭王,官至上卿,先後多次為將,率軍攻打諸侯國:伐韓,奪取成皋、滎陽兩地,設定三川郡;攻打趙國,占領趙國37座城池;第二次討伐韓國,奪取韓國13座城池;攻魏,奪取魏國20座城池。蒙驁常年為秦國征戰四方,攻城略地,戰功顯赫。蒙驁之子蒙武,曾做過秦始皇裨將,隨同大將王翦伐楚,大敗楚軍,殺死楚將項燕。之後,蒙武又討伐楚國,俘虜了楚國國王。蒙恬的祖父、父親都屢立戰功,深受秦始皇的信任。
蒙恬少時從師學習獄法,作過獄官,負責文書一類工作。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蒙氏家族世代為秦將,富有戰功,蒙恬被任命為秦將。蒙恬率軍攻齊,大敗齊軍,拜官為內史。秦國兼併六國,統一天下後,國內戰事減少,可以全力對付北方匈奴。於是秦始皇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占領了河套地區以南大面積的領土,設定了四十四個縣,遷徙內地居民屯墾戍邊。同時,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蒙恬又把北方原來由秦、趙、燕等國各自修建的長城連結起來,並根據地形的起伏變化,因險設固,添造了部分城牆和要塞。這樣,一道西起臨洮,東至遼東,長達萬里的長城修築起來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萬里長城”。之後,蒙恬率領大軍渡過黃河,占據陽山,逐步開發北部疆土。
蒙恬率軍駐紮在上郡(今陝西省綏德縣),威震匈奴。蒙恬之弟蒙毅任上卿,隨侍秦始皇左右。蒙氏一家盛極一時。蒙恬率軍隊在外,蒙毅運籌帷幄於內,當時的文武大臣沒有人敢與之爭高下。
扶蘇秦始皇的大兒子,賢能溫厚,體恤民情。當秦始皇大開殺戒,“焚書坑儒”之時,扶蘇挺身而出,勸諫他的父親說:“天下剛剛平定不久,遠方的百姓黔首還很混亂。儒生們都是效法孔聖人的,現在要把他們處以極刑,恐怕人心不服,天下益發不安,請父皇仔細想想吧!”
秦始皇一聽,怒氣頓生,喝斥道:“反動儒生們一貫標榜私學,復古亂今,蠶食天下,你怎么不過問過問,偏要為他們來求情呢?”於是,秦始皇罰扶蘇離開鹹陽,到上郡去作蒙恬的監軍。扶蘇到了上郡蒙恬軍中,與蒙恬共謀軍機,往來友善,關係密切,交情甚厚。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東巡途中,因旅途勞頓,突發中暑,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平鄉縣東北)。在臨死之前,他囑咐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掌管皇帝車馬的官)兼行符璽令(保管皇帝玉璽、分發詔書的官)趙高說:“快寫信給扶蘇,叫他立刻動身回鹹陽。萬一我好不了,叫他主辦喪事。”詔書寫好之後,還沒有發出去,秦始皇就晏駕了。
秦始皇的死訊只有李斯、公子胡亥(秦始皇的小兒子)和趙高等幾個人知道。李斯等密不發喪,外面連眾大臣也不知道。本來蒙恬的弟弟蒙毅也陪同秦始皇一道出巡的,隨侍在秦始皇身邊,恰巧在秦始皇病重時,蒙毅受命禱祀山川,暫時離開了秦始皇。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顆深埋在秦王朝內部的“定時炸彈”,卻惡性發作起來,那就是混在秦始皇身邊、潛伏在秦王朝心臟的趙高
趙高原來是趙國貴族的後代,為了報趙國被秦國滅亡的仇恨,他閹割了自身,混入秦宮,當了一名宦官。由於他善於偽裝,常以假象出現,投機鑽營,投秦王所好,逐步騙取了秦始皇的信任,於是青雲直上,除所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外,還兼任了公子胡亥的老師,取得了胡亥的好感。由於趙高的弟弟趙成私自處死兩個家奴事發,事情牽扯到趙高。趙高為了保住弟弟趙成的活命,私自放走了趙成。這件事被人告發,秦始皇下令逮捕了趙高,並讓蒙毅審理趙高一案。蒙毅按律審理,趙高當斬。由於胡亥向秦始皇哭訴求情,秦始皇養癰遺患,最終沒有處死趙高,反而很快又官復原職,為秦帝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也使趙高和蒙恬兄弟結下了深仇大恨
秦始皇一死,趙高頭頂的“泰山”搬掉了。他覺得改朝換代、“興滅國、繼絕世”、為趙國復仇的時機已經成熟,自己可以為所欲為,大顯一番身手了。於是便懷著仇恨心理,展開了瘋狂的反攻倒算。
首先,他利用秦始皇的玉璽和詔書在手的機會,挑唆年幼的公子胡亥說:“皇上喪前沒有給各王子發詔,而只賜書給長子扶蘇。如果扶蘇襲了帝位,你連尺寸封地都沒有,怎么辦呢?”
胡亥說:“父皇在世的時候,就取消了“分封”制,先生提它是什麼意思呢?”
“不!”趙高說:“我的意思是要告訴你,目前正是抓權的機會。權柄在手,你就可以號令天下,失去機會,你就會為人臣下,受制於人。回想一下昔日商湯殺桀,不為不義;武王伐紂,不為不仁;衛君弒父,實行德治,連孔夫子也拍手稱讚。你今天如果能先於扶蘇,代父即位,實行“仁政”,恢復“禮治”,那誰還不說你好啊!”
胡亥果然被趙高說動了心,向他探問奪權的辦法。
趙高說:“這個事不把李斯拉過來,還辦不成,我替你去說服他。”
於是,趙高找到李斯,說:“陛下死前賜給長子扶蘇的璽書,還沒有發出,現都在胡亥手中,這事誰都不知道,定太子全在丞相和我一句話,你說該怎么辦?”
李斯奇怪地問:“既然陛下賜書長子,咱們作臣子的只有謹遵遺命,為什麼又要議論這個事呢?”
趙高碰了釘子,賊心不死,眼珠“骨碌”一轉,又想出一條“毒計”。他裝出關心李斯安危的神情,說道:“君候冷靜地考慮一下吧,你的能力是不是比得上蒙恬?功勞是不是比得上蒙恬?深謀遠慮是不是比得上蒙恬?不結怨恨於天下是不是比得上蒙恬?取得長子扶蘇的信賴是不是比得上蒙恬?”
李斯說:“你說的這五個方面,我都比不上蒙恬。可是你說這些是何用意呢?”
趙高孤注一擲地說:“用意很明了,如果扶蘇繼位,一定要用蒙恬為相,請問君候,那時你將置身何地?自我受詔教習胡亥以來,深知他“德”、“才”兼備,秦諸公子沒有誰能比得上他的。因此,為使君候不失重任,我想正好趁此機會立胡亥為太子,讓胡亥繼位,望君候三思!”
李斯堅決地說:“我原是上蔡一個平民百姓,多虧皇上信任,才青雲直上,直至擢升丞相,進爵通候,子孫都是高官厚祿。陛下臨終,又以安危存亡之言叮囑於我,我怎能背叛?請你再不要說了,免得我得罪了你!”
趙高一聽,不禁打個寒顫,只好使出最後一招,對李斯進行威脅恐嚇說:“你能隨我的意願,不但能保住爵位,而且不失代代封侯;如若執迷不悟,災禍馬上降臨,不但自身難保,還要累及子孫,何去何從,請君候再仔細思量一下吧!”
趙高這一恐嚇,果然見了效。李斯這個人,雖然曾經是秦始皇的得力助手,但他有著濃厚的自私心理,關鍵時刻背叛了秦始皇,最終導致了他自己的毀滅被殺,也導致了大秦帝國的滅亡。
在陰謀家、野心家、反動復辟勢力的總代表趙高的脅迫、威逼下,李斯終於屈服了。本來握有實權,能夠左右局勢,卻顧及自身的利益而放棄鬥爭,屈服於邪惡,結果與趙高、胡亥沆瀣一氣,助紂為虐,狼狽為奸,上演了一出歷史上最慘烈、最卑鄙、最骯髒、最令人惋惜的悲劇。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由於李斯姑息養奸,趙高的陰謀得逞了。他接著偽造秦始皇的詔書,立胡亥為太子,昭告天下,進而立為二世皇帝,又私寫假詔,以“不忠”、“不孝”、“不盡職守”的罪名,派使臣去上郡,逼令扶蘇蒙恬自殺。隨後,蒙毅也被趙高陷害致死。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沙丘之謀”。這是趙高一手導演的顛覆秦始皇政權的一場令人切齒的政變。
蒙恬死後,其部下親密隨從劉寅,親眼目睹了這一悲劇的發生。自己跟隨蒙恬征戰多年,深知蒙恬是一位戰功卓著、光明磊落、親密友善的官長親朋,對於蒙恬蒙冤屈死,劉寅萬分悲憤和痛情。於是,劉寅串聯了同是蒙恬帳下的親密隨從,陽城(今河南商水縣)人陳武張賢等,把蒙恬和扶蘇的屍體掩埋起來。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又把蒙恬和扶蘇的屍骨移到了陽城安葬,就是劉寅、陳武、張賢的家鄉地。這就是現在仍存留在河南商水縣舒莊鄉的蒙恬墓和扶蘇墓。劉寅解甲歸田後,就為蒙恬守墓,還把蒙恬的制筆技藝傳承了下來,繼續完成蒙恬未竟的制筆事業,使毛筆文化得到發揚光大、流傳千古。
秦二世元年7月(公元前209年),陽城的貧苦農民900人,被調作戍卒到漁陽(今北京郊區密雲縣)去戍守。在這900人的隊伍里,有個叫陳勝的人,和陳武同是陽城陳莊村人氏。還有一個叫吳廣的人,是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他們同被任命為這個900人隊伍的屯長。陳勝和吳廣成了知心朋友。
他們這900人,由兩名身帶利劍的軍官押運,不分晝夜地向漁陽方向趕路,這時正是中原多雨的夏季。他們走到蘄縣大澤鄉(今安徽省宿縣東南劉村集)的時候,正趕上瓢潑大雨,雨水把道路給淹沒了,到處是泥濘一片。他們只有停下來,等天晴了再走。按照秦朝的法律,誤了日期是要全部殺頭的。陳勝、吳廣計算了一下時間,無論如何賣命地趕路也是要誤期的,他們這900人都有被殺頭的危險。於是,兩人悄悄地商量對策。陳勝說:“現在繼續趕路,到達後也是送死;想辦法逃跑,被抓住也得死;起來造反,即使奪不了天下,失敗了也頂多是個死。與其等死,還不如起來造反為奪天下而死,這樣死,還死得轟轟烈烈,死得其所!”吳廣也覺得是這個道理。陳勝又說:“秦朝建立以來,天下的老百姓已經被折騰得沒辦法活下去了。這個秦二世胡亥本來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當立,應該繼承皇位的是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公子扶蘇現已被胡亥和趙高害死了,同時遇害的還有蒙恬將軍。他們兩個人的屍骨被俺陳莊村的陳武、劉寅張賢等幾個人,從上郡運回來了,就安葬在俺村的東邊。老百姓都聽說扶蘇是一個賢明的人,但還不知道他已經被胡亥害死了。現在,如果我們假借公子扶蘇的名義,起來號召天下,反對殘暴的秦二世,那么一定會有許多人起來回響的。”
陳勝的主張,吳廣完全贊成,情願拼出性命,一乾到底。二人堅信,900壯丁和他們一樣,都是受苦人,只要招呼一聲,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都會跟著乾的。於是在陳勝、吳廣的號召下,900戍卒揭竿而起,掀起了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起義軍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摧枯拉朽,革舊布新,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場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大戲來。陳勝的隊伍很快發展壯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下了蘄縣,然後乘勝進軍,十天左右,連續攻克了銍(今安徽宿縣西南)、酇(今河南永城縣西)、譙(今安徽亳縣)、苦(今河南鹿邑縣)、柘(今河南柘城縣北)五座縣城。當打到陳縣(今河南省淮陽縣)的時候,起義軍已經發展到擁有七百輛戰車、一千多名騎兵、幾萬名步兵的大部隊。陳勝在陳縣稱了王,國號“張楚”。一場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農民起義烈火就在蒙恬和扶蘇的埋葬地迅速地燃燒起來,並成為燎原之勢。起義軍勢如破竹,銳不可當,一直打到了離鹹陽(當時秦朝的都城)只有100多里地的戲亭(今陝西省臨潼縣境內),使秦二世的反動統治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後來又在劉邦和項羽的繼續攻伐下,終於在秦二世三年,即公元前207年,推翻了秦二世暴政,秦王朝壽終正寢。秦二世胡亥從繼位到滅亡僅存續了短短的三年時間,由秦始皇創建的大秦帝國就斷送在了短命的二世胡亥之手。

淵源

羲之妙筆天下揚
王羲之是我國晉代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楷書、行書、草書都寫得非常好,特別是草書有很高的造詣,一直被認為是晉代書法家的代表。
王羲之7歲開始,便跟著叔父學習寫字,先學三國時期著名書法家鐘繇的楷書。他學得非常用心,一個筆劃往往練習好幾張紙。後來,他又跟傑出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楷書,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他的父親名叫王曠,又指導年少的王羲之鑽研書法理論專著《筆說》。王羲之邊讀邊練,像著了迷似的,常常廢寢忘食。他為了練好字,每天要花費好多時間。他家後園裡有個池塘,叫他涮筆涮得水都變黑了。
王羲之一生的經歷很不平坦。他10歲的時候父親便死了,他被伯父王導接到京城(今南京市)。在一次官場交際的宴會上,當時的吏部尚書對客人讚揚王羲之的書法說:“這個少年不光有才氣、有膽識,就憑他的一手好字,我們也該敬他幾分。”客人見尚書如此敬重這個少年,也都對王羲之刮目相看。
此後王羲之遊歷了許多名山大川,並潛心學習晉朝以前許多有名書法家的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王羲之練字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天到了吃飯的時候,夫人給他送來他最愛吃的饃饃和蒜泥。過了一會,夫人再來看時,只見他滿嘴烏黑,手裡還拿著一塊沾了墨水的饃饃,夫人不禁笑起來。原來王羲之錯把墨汁當成了蒜泥。當他被夫人提醒時,也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提起王羲之當初訂婚的事,也有一段佳話,可以證明王羲之對書法的迷戀程度。當聽到太尉要來挑選女婿,許多少年公子有的回去換新衣服,有的端端正正地坐著等侯相看,只有王羲之滿不在乎。他衣服也不換,扣子也不扣,很隨便地倒臥在床上,一邊吃大餅,一邊用手指在床頭上劃字,就像根本沒有招親這回事似的,誰知就是他的隨便和對書法的痴迷,被太尉挑中成為佳婿。
王羲之23歲那年,曾經出任過一段臨川(今江西臨川縣)太守。那是個很偏僻的地方。他到任之後,除了處理必要的公務外,常到郊外的新城山讀書寫字,使他的書法又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到半年時間,又把屋前小池塘的水染黑了。
公元351年,王羲之接受朝廷的任命,當了右將軍,從此人稱他為王右軍。
一天,王羲之辦完公事,換了便服,想散散心,體察一下民情。他看到橋頭旁邊有家茶館,便走過去坐下來,正好有一隊車馬走過來。高大的駿馬拉著華麗的車子,招來許多圍觀的人,只見一個差役拿著竹鞭向這些衣衫襤褸、形容憔悴的圍觀者抽打。
人群中有一位老太婆,抱著一捆六角扇叫賣,喊了半天也沒有賣出一把。王羲之看見覺得奇怪,因為此時還是春天,天氣不熱。他把老婆婆叫到跟前,關切地問道:“老人家,現在天氣還不熱,為什麼就開始賣扇子啊?”老婆婆嘆了口氣說:“唉,大兒子被徵調勞役修錢塘江去了,二兒子給大戶人家幹活去了,家裡還躺著個病老頭子,上頓不接下頓,我編了幾把扇子賣點錢,也好掙口飯吃。”
王羲之看到這個情景,心情異常沉重。他又問道:“一把扇子能賣多少錢?”老婆婆回答:“能賣五個錢。”王羲之借來筆墨,在每把扇子上都寫了五個字。寫完後王羲之說:“你就說上面的字是王右軍寫的,每把扇子要一百錢!”說完就走開了。老婆婆半信半疑,按照他說的話試了試,果然有很多人來買題過字的扇子,不大一會兒就賣完了。至今紹興市一直有個題扇橋,據說那裡就是王羲之題扇的地方。
回到衙門,王羲之心情難以平靜,就給皇上寫了一篇奏摺,要求減免苛捐雜稅,減輕百姓的勞役負擔。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王羲之憂國憂民的思想舉動。
東晉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謝安,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和王羲之志趣相投,情同手足,並且又是兒女親家。有一年的秋天,謝安回太康老家省親,路過項城汝陽劉村。因其早聞“御筆坊”大名,便購得數管上乘汝陽劉毛筆。回到南京後,送給王羲之幾支。王羲之揮筆寫下了《黃庭經》,頓覺灑脫流暢,婉轉自如,拍額稱奇,連聲贊曰:“妙筆!妙筆!妙筆是也!”王羲之從此與汝陽劉結下了不解之緣。王劉兩家常有書信往來。為表謝意,王羲之為劉氏先人劉天運抄了一份《黃庭經》送之。這份王羲之為劉天運所書的《黃庭經》,本為劉氏傳家之寶,不幸毀於隋末的兵火之中。劉氏族人世代相傳,記憶猶新,“羲之妙筆”的故事流傳至今,汝陽劉村也被世人譽之為“妙筆之鄉”。
韓愈贈文《毛穎傳》
韓愈,字退之(公元768-824),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25歲中進士,29歲開始做官,曾多次上書指陳時弊。任監察御史時,因上書請求減免關中災民的賦稅,被貶為陽山(今廣東陽山縣)令。後因隨裴度平淮西有功,升為刑部侍郎,不久又因上書反對皇帝迎拜佛骨,觸怒了唐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以後曾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
韓愈不是政治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學方面。在中唐時期,以韓愈、柳宗元為首的一些作家,為了復興儒學,倡導了古文運動。這個運動,反對自六朝以來占統治地位的駢文。所謂駢,即二馬相併的意思。駢文要求字句對稱,上下成對,講究音韻。最初它本是為了便於朗讀,根據漢語的特點組織成美觀的、對偶的形式,讀起來容易上口。這對我國古典文學藝術技巧的提高曾起過作用。特別是一些優秀的駢文,至今仍給人以美的享受,有借鑑價值。但是發展到後來,它便成了僵死的形式主義、唯美主義的東西。尤其是六朝時期,一些貴族文人,用駢辭麗句來掩蓋他們生活的空虛,拋棄思想內容,追求典故的堆砌和音韻的和諧,使它不能起到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抒發情感的作用,成為文學發展道路上的障礙,與整個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
中唐時期,唐王朝雖然已經走向沒落的道路,但由於剛剛平定安史之亂後不久,出現了相對穩定的局面,因此,一些志士文人,如韓愈、柳宗元等,為了使中央集權能夠加強,封建統治能夠鞏固,階級矛盾能夠得到緩和,除了在政治上主張改革外,在文學上也要求革新。要求建立一種更為實用的文體,以便宣傳政治和思想的改革主張,提倡恢復秦漢以前的那種內容充實、自由活潑的文風。這就是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古文運動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散文革新運動,從而開創了我國自中唐以後所流行的、以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洵蘇轍曾鞏,其中唐兩位:韓、柳;宋六位:歐、王、三蘇、曾)為代表的散文傳統。這個傳統影響深遠,一直延續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
韓愈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不是復古,而是革新。他的基本主張是:
1、文要志道、明道。所謂的道就是指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志道、明道就是指文學作品必須要有一定的思想內容,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文以載道。
2、文章應該針對現實,不平則鳴。所謂不平則鳴就是要求文章要褒貶現實,針砭時弊,要有真情實感。
3、強調作家的品德修養。就是說文章以德行為根本,作者首先應加強品德修養,思想要純正誠實,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世界觀的改造問題。作家應首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4、在形式上主張繼承我國優秀的散文傳統,學習秦漢以前的文體。要求創造一種文從字順、文道合一、自由抒發、新鮮活潑的文風,反對因襲和堆砌。
古文運動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影響是很大的。它摧毀了魏、晉以來駢文的統治,是我國散文發展的轉折點。從此以後,我國古代散文的形式基本上固定下來了,一直到清代。韓愈的文學理論不僅指導了當時的作家,而且指導著後來無數古文家的寫作和對文章的改革,並推動了小說的發展。宋代的古文運動更是直接繼承唐代的古文運動,形成了文學史上有名的“唐宋八大家”。明代的古文運動、清代的桐城派古文都繼承韓、柳,指導了中國一千多年,直到“五四”運動,出現了白話文為止。因此,韓愈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韓愈的代表作品是《師說》。這是韓愈在35歲時,剛進入國子監任四門博士時的作品。為了抨擊當時士大夫不重視師道的不良風氣而寫的。師道,就是求師學習。在今天看來是天經地義、極平常的事,可在當時卻是一件不很體面又擔風險的事,因為唐代是佛教和道教盛行的時代。一般士大夫,包括皇帝在內都崇信佛教和道教,對儒家思想不感興趣,對儒家的師道更不重視,甚至認為給人當老師或向老師學習是恥辱,風氣是很壞的。韓愈以振興儒學為己任,決心要改變這種壞風氣。他除了自任教師,招收學生,進行熱情細心的指導外,又寫了《師說》,來闡明教師的作用和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批判不重視“師道”的不良風氣,對那種恥於從師的社會惡習進行嚴厲的抨擊。文章傳世後影響很大,直到今天,韓愈在《師說》中所倡導的尊師重教、教學相長的教學關係,仍然是教師和學生時時遵守的不二法則。
公元792年,韓愈來到了汝陽劉,與劉氏27世先祖劉祺交情甚篤,曾居汝陽劉半月有餘。當他看到劉氏對毛筆的研究入道入微,由不聞而遐邇,感觸頗深,遂許劉祺,他日定要成文以褒之,被劉祺婉言謝絕:“言不出名”是祖上遺訓,不敢違抗,如對毛筆有情,可借物言志,亦是對朋友的知遇之心。韓愈後來就寫了《毛穎傳》寄予劉祺,使汝陽劉毛筆更賦有了傳奇色彩。
蘇東坡求制“雞狼毫”
蘇東坡(公元1036--1101),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他的名字叫蘇軾,號東坡居士。他出身官宦之家,少年有才,22歲中進士,26歲開始做官。曾任杭州、湖州、密州等地方官和中央的一些官職,過了四十年的政治生活。
蘇東坡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在文學方面。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他們父子三人都屬於“唐宋八大家”,這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蘇東坡的父母都是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他自幼就接受了歷史文化的薰陶,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十幾歲就能把幾十萬字的《漢書》從頭到尾熟練地背下來。
公元1056年,是宋仁宗做皇帝的時候,蘇洵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到京城參加考試。第二年,大文學家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被任命為主考官。他發現有一份試卷寫得好極了,就連聲稱讚,而且還拿給別的官員看。別人看了以後也認為很不錯,建議把這份卷子錄取為第一名。可是歐陽修害怕這份卷子是他的學生曾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做的,取第一名可能別人要說閒話,為避嫌疑,就把它判為了第二名。
不久,卷子被打開了,歐陽修發現是一個叫蘇軾的考生做的。公元1058年,仁宗皇帝親自在皇府金殿上考試,蘇軾和他的弟弟蘇轍都中了進士。
本來蘇東坡兄弟倆馬上就可以去做官的,但不幸的是,他的母親在這時突然病死在眉山老家了。得到這個訊息,他們父子三人急忙趕回去奔喪。按照當時的風俗習慣,兄弟倆便在家裡守孝三年,然後才能去京城接受封官。
蘇軾、蘇轍兄弟倆在政治上是比較保守的,與王安石實行變法的主張總是格格不入。蘇轍以與王安石對實行青苗法意見不合,被貶為洛陽推官。這時蘇家的老友張方平正任陳州(今河南淮陽)知府,就徵聘並推薦他為陳州府學教授(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局長)。他於宋神宗熙寧三年(1071年)初,帶著妻子兒女來陳州任職。過了幾個月,蘇軾也以與王安石意見不合,在三次上書神宗,陳述變法得失無果之後,請求外任,結果讓他到杭州去任通判。陳州正在他的行程之內,就順便到弟弟這裡來小住。正巧他的妹妹蘇小妹,妹夫秦觀也在陳州。兄妹相聚,歡天喜地。席間談詩論道,詩來詞往,極盡瀟灑。當蘇東坡聞知汝陽劉“御筆坊”離此只有百十里路程,於是兄妹幾人策馬來到汝陽劉。當劉氏族人得知名滿朝野的大學士蘇軾及其家人前來,大喜過望,熱情接待。蘇軾深諳筆之神奧,於是提出製作幾支“雞毛為被,狼毫為柱”的毛筆。劉氏族人按要求精製而成,獻於蘇軾。蘇軾隨即展紙揮毫,運筆自如,十分滿意,連聲贊曰:此筆真乃極品聖物也!從此汝陽劉毛筆系列又添新貴。後來,劉氏族人就把這種毛筆命名為“東坡雞狼毫”,流傳至今。
蘇軾任職杭州通判,就是幫助杭州的長官處理政務。在此任上,他兢兢業業,勤於職守,政績卓著,百姓讚譽。
杭州的西湖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名勝,可是在蘇軾剛到杭州時卻不是。西湖水經常在暴雨過後泛濫成災,淹沒附近的農田。蘇軾到任之後,召集當地百姓,在西湖邊上修了一道大堤,控制住了西湖水的泛濫。為了紀念他,人們把這條大堤稱為“蘇堤”,就是現在人們稱之為“蘇堤春曉”的勝景。
後來,有一次蘇軾在給皇帝宋神宗的答謝表里說了一些反對新法的話,遭到變法派和仇家的彈劾,說他攻擊新法,影射朝廷,因而被捕入獄。
宋仁宗在世的時候曾經說過:我今天得到了蘇軾、蘇轍兩個文人,可惜我已經老了,用不上他們了,那么我把他們留給我的後代,不是很好嗎?因此,神宗皇帝決定免去蘇軾的死罪,把他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縣)任團練副使。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烏台詩案。
黃州,蘇軾一家生活過得很清苦,靠種一個朋友送給他的幾十畝地養活一家老小。他把這塊地取名為“東坡”,自己取號為“東坡居士”。這就是“蘇東坡”名字的由來。
蘇東坡在政治上雖然是保守的,但在文學上卻是一個革新家,其成就又是多方面的。他是宋代古文運動的主將。他的散文對形成宋代散文平易流暢的風格有著重大的影響;他的詩自由奔放,題材廣泛,是宋代詩壇承先啟後的作家;他對詞的發展所作的貢獻尤為突出,開創了豪放派的詞風,為詞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使詞這種體裁成為宋代文學的代表。中國文學史上常常稱“唐詩宋詞”,蘇東坡功不可沒。
黃州的西北靠近長江的地方有一座山,山靠著江邊有一面石壁,顏色呈褐紅色,被稱為“赤鼻磯”。蘇東坡經常和一些朋友到赤鼻磯那兒遊覽。因“赤鼻”與“赤壁”音同,人們就把它訛為赤壁之戰的舊地,把赤鼻磯也叫赤壁。實際上,赤壁之戰發生在湖北嘉魚縣的赤壁,不是黃州的赤壁。蘇東坡自然也是知道的。
蘇東坡和朋友們多次遊覽赤壁,每次都有詞賦流傳後世。他先後寫過《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還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是文學史上極富盛名的一首詞,最能代表蘇東坡的豪放風格,也是“宋詞”的代表作,一直為後人所稱頌。不妨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詞的意境和它所包涵的思想內容。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詞的上闋主要是寫景,由景生情,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懷念。一開頭,詞人就把祖國壯麗的江山和英雄人物聯繫起來,既表現出激越的感情,又蘊含著深廣的意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意思是說,滾滾長江,永不停息地向東流去,歷史上多少英雄人物,也隨著這滔滔江水而逝去。不僅寫出了不盡長江滾滾流的雄渾氣勢,而且像一幅英雄的畫卷一樣,浮現出無數的英雄人物形象,浸透了詞人沉鬱豪邁的思想感情。
緊接著:“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故壘指舊時的營壘。周郎即周瑜,字公瑾。他24歲為東吳中郎將,故人稱周郎。全句是說,在那舊時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期周瑜打敗曹操的赤壁。用“人道是”三字,表示了詞作者並不認為這是赤壁之戰的古戰場,只不過是借用人云亦云的說法,藉以
懷古論今而已。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向上看是無數巨石高聳入雲,雄奇險峻;向下看是波濤洶湧,拍打著江岸,發出雷鳴般的吼聲;向遠看浪花翻滾,如無數潔白的雪堆,連線天際。這三句是對赤壁景物的正面描寫,把赤壁的自然景色非常形象地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不僅寫出了自然景物的神態色彩,而且寫出了它的音響,使整個畫面有聲有色,精神飽滿,意態縱橫。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祖國的江山如此壯麗,猶如絕妙的圖畫一樣。在這如畫的江山中,有多少英雄豪傑曾經叱吒風雲、建功立業啊!
詞的下闋主要是抒情。通過對英雄人物的緬懷來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東吳喬玄有兩個女兒,稱大喬、小喬,都是國色天香、嬌艷無比的美女。大喬嫁給了東吳的國主孫策,小喬嫁給了周瑜。回想當年周瑜在指揮赤壁之戰時,剛剛結了婚,那是多么的年輕,英氣勃勃,才華出眾啊!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羽扇綸巾是描寫古代儒將風度的,檣櫓是指戰船。周瑜拿著鳥羽做的扇子,戴著絲織的儒巾,風流倜儻,從容不迫,在談笑之間,就把曹操的戰船燒個淨光。這幾句是表現周瑜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的。意思是說他鎮定自若,穩操勝券,在談笑間輕而易舉地就把曹操打得大敗,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面對這英雄的遺蹟,追憶往昔,緬懷古人,應笑我太多情了,因而使頭髮過早地變白了。詞人為什麼要“多情應笑我呢?”因為他想到當年的周瑜,很年輕就指揮赤壁之戰,而自己呢?卻空有滿腔熱情,不但不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建功立業,反而橫遭不測。如今已經是47歲的人了,仍被貶在黃州。壯志未酬,功業無成而鬢髮已斑白。面對古人,怎能不令人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呢?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樽是酒杯,酹是把酒灑在地上表示祭奠。意思是說,人生如夢非常短促,我們不要為了一些世事而煩惱了,還是舉起酒杯,把江水和明月當作知己,祭奠它一杯吧!這是詞人在無可奈何中發出的自我安慰。這種思想自然是消極的,但是也表達了詞人曠達的性格。
在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詞里,蘇東坡藝術地再現了當年赤壁大戰的壯觀景象,充分表達了對英雄周瑜的敬佩心情和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無比熱愛。
幾年後,新黨失敗,舊黨當政,司馬光上台,蘇東坡被召回京師任翰林學士。但他卻反對盡廢新法,因此又遭到舊黨的排斥。後來新黨再度執政,他又被貶到惠州、瓊州海南島)等邊遠地方,直到臨死前半年,公元1101年才被召回,病死在了蘇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