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至旅遊景點

東至旅遊景點

東至縣擁有眾多歷史遺蹟和人文景觀。境內歷山,又名舜耕山,相傳舜帝躬耕於此,堯聞其賢,千里來訪。存有堯渡之河、舜耕之地,素有“堯舜之鄉”之美譽。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曾在東流種菊吟詩,存有明代陶公祠。宋代詩人梅堯臣曾在此任縣令,留有梅城。全年旅遊總收入45.5億元,增長36.8%,接待國內外遊客570萬人次,增長26.5%,其中接待入境遊客5萬人次,增長14.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至旅遊景點
  • 4A級景區:3處
  • 3A級景區:12處
  • 2A級景區:28處
  • 其他景區:135處
  • 五星級酒店:2家
  • 四星級酒店:5家
景點目錄,主要景區,主要景點,東至新八景,梅山桃園,歷山禪宗,雙塔奇蹤,陶祠菊香,黃湖秋風,堯渡霓虹,張灘古風,龍泉煙柳,

景點目錄

名稱相關景點
風景區
度假區
公園
歷史遺蹟
歷史建築
地標
堯渡霓虹歐式建築觀光區、匯金商業廣場東至商業步行街、鑫林河畔商業街、金字牌寶塔、東至二中早期建築、東流路、美食街建德、東至三中早期建築、蘭水澄波、雲峰寺觀音菩薩雕像

主要景區

簡介圖片
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永久性淡水湖泊濕地,位於安徽東至縣境內,是水禽賴以生存的天然場所。升金湖保護區是中國主要的鶴類越冬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種群數量最多的白頭鶴天然越冬地,因此升金湖亦有“中國鶴湖”之稱。升金湖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生態環境及越冬水禽。
升金湖升金湖
九天仙寓,國家AAAA級景區。以皖南最大的瀑布群而得名。九天仙寓景區有數個相迭的多迭瀑布,有高達百米單迭瀑布,水流四季不斷,這裡山高林深氣溫低,冬季更有外冰內水的冰瀑奇觀。同時這裡還有古徽道、高潮村古建築、同春茶號、韓世忠-梁紅玉歷史遺蹟、紅軍洞等人文景觀,雁落坡、紅旗嶺、魚龍洞等自然景觀。
九天仙寓景區九天仙寓景區
東流古文化區,位於東至縣東流鎮,是省級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東流古文化區原為東流縣治所,因瀕臨長江,取“大江東流”之意為名。東流古文化區是國家AAA級景區,是以古祠堂、古塔、古街、歷史名人為特色的歷史文化旅遊區,其中著名的景點有陶公祠天然塔秀峰塔東流古街等。
東流古文化區東流古文化區
南溪古寨,2005年被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金氏宗祠(大成祠)整個建築面積有1200平方米,前後三進,88根柱子落地,門楣高大,山牆聳立,天井庭院寬敞,兩旁有花鳥麒麟浮圖座廂,後廳是祖宗牌位,內懸“南溪鯤化”等匾額,整體組合氣勢恢宏。2008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南溪古寨南溪古寨
大曆山,集“堯舜遺蹟、佛教文化、岩溶景觀”於一山。山上歷史文化悠久,唐貞宗二年始建草規庵、隱龍庵、真人觀,明建堯舜詞,今存法藏寺、堯池、舜井、 堯舜望江台、堯憩石、舜耕地。山有伏虎洞、堆雲洞、 八公洞、白龍洞、燕子洞,洞內鐘乳懸掛,造型奇異。 主峰仙人掌海拔372米,松蒼柏翠,竹海深深。
大曆山大曆山
香口溫泉,國家AAA級景區,它由300米以下的地下水,沿結構斷裂隙縫上升而形成。溫泉水溫均衡,流量穩定,水質清澈透明,無色無臭,可飲可浴。溫泉測定為礫砂泉,含有大量的砂、鈣、鎂、硼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經常用此泉水沐浴,對治療皮膚病、風濕病、腸胃病均有一定療效。
香口溫泉香口溫泉
東塢山瀑布群,形態各異,十分壯觀。有的飛流直下,雷聲轟鳴;有的一個套一個,浪濤激涌;有的婉轉慢淙,水花四濺;有的涓涓細流,幽靜輕音。攝影家們把它們形象地冠以“山間飛瀑”、“疊泉如紗”、“天河瀑布”、“銀緞輕瀉”、“飛泉流磬”、“孔雀飛瀑”、“珠簾壁合”、“幽谷聽泉”、“金線吊蛤蟆”、“清泉石上流”等等美名。
東塢山瀑布東塢山瀑布
黃泥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江南山水名勝之一。黃金湖。湖上流傳“七仙泛舟湖上;衣冠談論而已”的神話。一傳是天宮的鳳凰下凡人間,羨慕此地湖光山色,佇立湖中點化而成;又傳是巨石迸裂,有金雞飛鳴而去。
黃泥湖黃泥湖
金字牌森林公園,位於縣城木坑山,一期占地55公頃,木棧道、觀景亭、摩崖石刻、休閒平台、景觀燈鑲嵌在木坑山上,整個山體綠樹環抱,翠色慾滴。綠化整治面積15萬平方米,綠化里程達5公里,樹種以紅葉碧桃、杜鵑、石楠、櫟樹、檜柏為主,綠化覆蓋率達95%.
金字牌森林公園金字牌森林公園
堯渡河長江在安徽省的右岸支流。傳說因堯就在這裡乘船順水至大曆山訪舜而得名,亦名前河、江口河。歷史上,堯渡河流域曾是水豐土肥、農業耕種條件優越的地區,是堯舜歷史文化發祥地。堯渡老河也曾經是縣城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堯渡河堯渡河

張溪老街,據1997年張溪鎮六聯窯廠發現古墓,墓內有銅鏡、銅壺、銅盤、銅獅、銅鼎等文物。出土的器皿還有青銅兵器、禮器、生活器皿、雕塑及珍貴玉器,據專家鑑定是西周時古墓葬,可佐證張溪老街歷史之悠久。
張溪老街張溪老街
堯渡老街,號皖南第一街,距今已有2400年歷史。長約5公里,開有300多家店鋪,建有1000多幢房屋,且大多是馬頭牆、魚懸樑,前開店後住房,一進幾深帶天井的徽派建築。其中有著名的有林、張、朱、汪、陳、胡、錢、黃“八大家”老字號店鋪。舊城南半里,有繡花樓24間,丹陽、尋陽、鄱陽等地商賈經常來此置辦酒會,故有“江南茶飯、建德先知”的諺語廣為流傳。
堯渡老街堯渡老街
堯渡霓虹,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與世紀廣場、和平音樂廣場、兒童遊樂場穿插、融合在一起。世紀廣場、和平音樂廣場和兒童遊樂場把整個街區勾勒成了3個巨大的板塊,既自成風格,又完全敞開。“都市變奏曲”等三座雕塑點綴其中,將堯渡河優美的風光引入步行街,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創造了“湖街一體”的迷人景觀。
匯金廣場匯金廣場
四角尖,位於東至縣官港鎮西。四峰並列,氣勢磅礴。早在元末群雄逐鹿期間,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以此為根據地,招兵買馬建立驛站,祭天地問計蒼穹,後大獲全勝。朱元璋登基後在此建寺廟一座,賜名“明王禪寺”,以報山神天公之助。主要景點有四角尖、仙姑排、亭子腰、仙水池、飛來龍等十餘處。山上茂林修竹,泉水潺潺。
四角尖四角尖
玉峰霽石,位於東至縣梅城的玉峰山。一進入山內,一個巨石映入人的眼帘。上面刻著朱熹題的詞。它證實了這顆化石的歷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一個活化石。這顆巨石已被列入安徽物質文化遺產。高8米,重3.2噸。上面長滿了青苔。千瘡百孔,見證了歷史的滄桑。
玉峰霽石玉峰霽石
天台山,距東至縣城東北2公里,公園分天台山、西山、避暑山莊三大景區。境內山勢峻峭、怪石嶙峋、洞奇色秀、林木蔥鬱,石刻、廟宇點綴其中。主要景點有:雲中寺、玉屏瀑布、鎮龍洞、斷馬腰、文廟大成殿、梅公亭、鎮狐洞、銅魚山石刻、“壽”字摩崖石刻、洞山岩、南門嶺牌坊群、梅山寺、普門嶺、寶衣圩石刻、梅山庵、雲峰寺、石印洞等26處。
天台山天台山
參考資料來源

主要景點

東至二十八景
天台仙境
雲中霧寺
鎮龍奇洞
斷馬腰台
白象秀山
文廟成殿
梅公縈亭
古縣城牆
鎮狐奇洞
銅魚石刻
朝峰名亭
摩崖石刻
烈士陵園
西山仙景
梅山佛寺
普門山嶺
寶衣石刻
梅山大庵
雲峰仙寺
石印奇洞
玉峰霽石
蘭水澄波
升金湖景
西秀斜陽
東塢瀑布
仙寓山色
梅亭古木
三洞煙霞
註:主詞條為東至縣二十八景

東至新八景

梅山桃園

桃園在東至縣城東側,分南桃園和北桃園,雖處海拔500米的山頂,但草木茂盛,土質肥沃,駿馬秋風,大漠風光。相傳這裡是鬼谷子觀星象、看日出的地方。
桃園有十四座石屋,屋名與鬼谷子十四篇的篇名相吻合,是蘇秦、張儀苦練說服術的場所。南部有太陽洞,傳說太陽神因躲藏於此方避過后羿的利箭。仿生坡是徐福、茅溕跟隨鬼谷子養生練功之處。桃園有數片桃林,據傳西王母每逢三月三在此召開蟠桃盛會。

歷山禪宗

大曆山又名舜耕山,1998年大曆山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級風景區。位於東至縣城堯渡鎮北12公里處的206國道旁,歷山又名舜耕山,後人為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跡,命此山為舜耕山,命堯帝渡河處為堯渡。
唐宋以後,道、佛兩教徒來此建廟立祠,先後建造了堯祠、舜祠、尋真觀、草規庵等廟,供奉堯舜塑像。1998年在山上有法藏寺,殿內常住僧尼10餘人,終日佛燈高照,香菸繚繞,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10萬人以上。1998年大曆山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雙塔奇蹤

天然塔坐落在鎮北回龍山上,因地勢“培婁卑伏,形家短焉”而建塔,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三月,三載而成。塔高十一丈,周6丈6尺,五層六方,磚石結構。每層門開六扇,內設樓梯,拾級登攀,可至塔頂。“上頂以金,下底以石”,飛檐翹角,規制壯觀。清人馮荃寫道:“一塔天然俯碧流,登臨四面景全收。山連吳楚開雲日,江涌瀟湘過客舟。遠村煙浮元亮圃,近城風扇謫仙樓。春光到處都成畫,茅屋人家隔水洲。”因建塔籌款施工一帆風順,又巧逢邑人李承祚鄉試中舉,大家認為是天然盛事,便名之為“天然塔”。登塔俯瞰,大江東去,孤帆遠影,長江落日盡收眼底。
秀峰塔與天然塔相對,矗立在東流鎮南牛頭山上,與陶公祠相毗鄰,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為候選刑部司獄金城所建。塔5層6方,高10餘丈,磚石砌成,似彩筆插天。《東流縣誌》載,建塔是為“增補文樞,更增秀氣”。 1996年,省、縣有關部門和人氏出資修繕。其規模略小於天然塔,結構大致相同,差異在於塔頂裝飾。天然塔沿用佛教相輪飾頂,秀峰塔則飾之以斗筆,有“彩筆乾霄氣象”。金城認為:“縣學之脈發自歷山,少聳拔之勢,雖東有迎龍寺,北有天然塔”,“若南關當學宮之巽再峙一峰”,就可以“增補文樞,更添秀氣”。建成後取名“秀峰塔”。

陶祠菊香

陶靖節祠,門朝彭澤縣城方向而開,門前植柳五株,象徵“五柳先生”,祠左是碧光粼粼的學湖;祠右是煙波浩涉的七里湖。立祠門遠眺,大江東去,波涌浪飛,輪帆穿梭,令人心曠神怡。據《東流縣誌》載:“祠內四面通達,中為龕,供奉崐靖節神像,前設香案。祠前為廠亭,亭前為月台,寬廣各數丈,周圍壘磚為垣,台下兩南為
大門,階級直上數十蹬。臨江為坊,坊外叢植菊。祠亭門窗枋柱,俱塗丹青,規制壯麗、環境清幽。”隔岸雲山斜暮里,遠村煙樹隱橫淵:“虛無車馬喧人境,剩有 魚媚客舟”。宋、元、明、清歷代名流、學者、詩人前往拜謁者不乏其人,如朱熹、王十朋、梅堯臣、楊萬里、陸游、湯顯祖、于謙等人,自過東流,或吊菊圃,或謁陶祠,留下了許多詠菊尊陶詩章。明兵部尚書于謙詩曰:
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擅晉文章。
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

黃湖秋風

黃泥湖距東至縣城12公里,也稱皇帝湖、黃金湖。因湖周山丘土壤均呈黃色,湖裡的泥土也是黃土,有泥皆是黃,故稱黃泥湖;又因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曾在湖上練兵,湖畔牧馬,至今仍留有"系馬樁,飲馬灘,古渡,井泉,磨刀石"等遺蹟,又稱黃帝湖;湖面面積1.1萬畝,有大小半島和湖心島8個,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古時江湖相連,水產豐富,湖周谷香,古有港曰梅子港,商貿繁榮,美其名曰黃金湖。
黃泥湖流傳“七仙泛舟湖上;衣冠談論而已”的神話,後人謂之“仙湖皎月”,為東流縣舊八景之一。現湖中有一石突兀湖中,人稱金雞石。唐詩人羅隱作《題金雞石》曰
青山隱隱望長溪,獨墩無伴只孤樓。
草堂不見婁羅漢,金雞不向五更啼。
黃泥湖波光粼粼,晶瑩閃爍,山水合一,水天一色,一碧萬頃,煙波浩淼。湖中行舟,人歡魚躍。觀山湖秀色,看雁鶴飛舞,賞梨結二度,令人心曠神怡。岸邊有長漢廟,湖中有蚌蛤山、月形山。湖邊山坡綠樹成林,林間曲經通幽,湖周山巒起伏、青蔥翠綠、碧水藍天,湖光山色渾然一體,讓人流連忘返。

堯渡霓虹

商業步行街是東至建設史上的大手筆。
步行街既是商業集聚帶,又是休閒生活好去處。每當入夜,步行街華燈齊放,火樹銀花,流光溢彩,蔚為壯觀。陣陣晚風,聲聲音樂,仿佛把人帶到一個夢境中。
市民廣場是承載東至縣悠久文化歷史內涵,是反映東至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最富藝術魅力與文化品位的城市"客廳",是東至市中心的一顆璀璨明珠

張灘古風

張溪鎮老街位於雲霧繚繞的大曆山北麓,煙波浩淼的升金湖之濱,背靠龍山嶺,面朝張溪河,地理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人脈資源豐厚。
宋英宗時,隨著江南的開發,人口的增多,老街漸具規模,“市面平曠、屋舍儼然、商賈接踵”,朝廷曾在此設有驛站。元朝末年,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曾在老街河灘屯兵養馬、操練水兵。清代康乾盛世,老街成為池州、饒州、九江三府交通要道,東流、至德兩縣設定的四條官道,其中東池(東流經長安、蘭橋、唐田至貴池)、景池(景德鎮到貴池)兩條官道都從這裡經過,這時老街更加興旺繁華,一度成為東流縣的首鎮。
悠久的歷史遺韻不僅增添了老街神秘色彩,更使老街成為人們追逐嚮往的地方。早在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流放陵陽時曾幾度遊歷老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彭澤縣令陶淵明,利用東流蒔菊的閒暇常到邑下老街觀賞;昭明太子曾在老街書院苦讀詩書;明初大將許山曾為朱元璋在老街屯兵養馬,操練水兵;清雍正時八品修職郎土橋徐堃為老街修建楊家橋;清嘉慶恩科解元馮雲露常徜徉老街觀景覽聖、賦詩作對。

龍泉煙柳

翻開安徽地圖,撲入眼帘的是東至縣南部,宛如一根木楔,偏西斜插贛北,這根木楔的頂端處就是全省十三個重點邊界貿易集鎮----龍泉鎮。98年底,龍泉鎮被批准為安徽省綜合體制改革試點鎮。從此,這塊改革的熱土上再次掀起貿易高潮,邊貿市場進一步走旺,個體經濟蓬勃發展,兩個文明齊頭並進,呈現出“煙柳繁華地溫柔寶貴鄉”的盛世之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