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曲(蕭綱詩作)

採蓮曲(蕭綱詩作)

《採蓮曲》是樂府詩舊題,又稱《採蓮女》、《湖邊採蓮婦》等,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所作的《採蓮曲》寫出了江南美麗風光,全詩情韻流動。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註解,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晚日[1]照空磯[2],採蓮承[2]晚暉[4]。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5]。
棹動[6]芙蓉[7]落,船移[8]白鷺[9]飛。
荷絲[10]傍[11]繞腕[12],菱角[13]遠牽衣[14]。

註解

[1]晚日:夕陽。傍晚的太陽。
[2]空磯:空曠的石磯。磯,突出江邊的岩石或小石山。
[3]承:承接。承受。
[4]晚暉:傍晚的餘暉。傍晚的日光;斜陽。
[5]摘未稀:摘下蓮蓬也沒有顯得稀疏。蓮蓬,蓮花開過後的花托,倒圓錐形,裡面有蓮子。又稱“蓮房”。
[6]棹zhào動:船棹搖動。棹,長的船槳,泛指船槳或船。
[7]芙蓉:荷花的別名。
[8]船移:舟船移動。
[9]白鷺:白色的鷺鷥。鸛的一種,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10]荷絲:荷葉折斷後扯出粘絲。【漢典】即藕絲。
[11]傍:在旁邊。
[12]繞腕:纏繞手腕。
[13]菱角:菱的果實。亦指菱。
[14]遠牽衣:遠遠地牽扯衣服。

作品賞析

採蓮曲》是樂府舊題,多描寫江南女子採蓮的情景。蕭綱此詩則襲用舊題,用清麗淺顯的語言,描繪詩人泛舟湖上採摘蓮蓬的圖景,表現了他悠然閒適的情趣。
起首四句,淡淡敘來,並不著意刻畫。“晚日照空磯,採蓮承晚暉。”薄暮時分,清波粼粼,蓮葉田田,夕陽餘暉灑落於空曠的石上,主人公興致盎然準備蕩舟去採蓮了。“晚日”、“空磯”不僅點名了時間和地點,而且勾畫出一片空闊、寂靜的背景。“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詩人的視線由岸邊轉至湖上。泛舟湖面,晚風陣陣,水波蕩漾,小舟也隨之起伏搖盪。漸漸地,舟入蓮塘,此時闖入詩人眼帘的,便是那一片茂密叢生的蓮花。“蓮多”句是寫作者乍入蓮塘第一眼所得的總體印象。雖是籠統的總寫,卻是一篇之關鍵,全詩就是圍繞著這一句展開的。從章法上看,這第二句在全篇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面緊挽上文筆觸,由岸而湖再轉蓮塘,一面又開啟下文,展現在詩人眼前的蓮塘,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這樣,就自然地帶出了下文。
緊接第四句,承上“蓮多”一句加以生髮。詩人的鏡頭漸次推進,把焦距對準了蓮塘深處,集中描寫小船在蓮花叢中穿行之狀。作者從細處落筆,分別從行船之艱與主人公置身其間的感受兩個角度加以描繪。“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前句意在表現蓮花之密,卻避免從正面來寫。他只寫了一個細節:置身蓮花叢中,行動不易,稍一划動船槳,便弄得蓮花紛紛墜落。後句仍然從側面烘托,暗示蓮塘之深。小楫輕舟微微前移,驀地,撲稜稜驚起了一群白鷺,打破了這裡平和靜謐的氣氛。這才令人領悟到,原來這兒已是蓮塘深處了。二句中雖不見“密”、“茂”“幽”、“深”等字面,然其情景、神韻卻宛然如在眼前。“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這是著重寫主人公置身其間的感受。在蓮塘中行船既如此艱難,嗎船上人當然就格外小心。可是,四周蓮絲蔓布,纏繞糾結,橫生阻礙;水中菱角飄浮,又不時地攀鉤住主人公的衣裳,真是進退兩難啊。這四句詩,都是抓住了幾個最具典型特徵的細節,具體而微地刻畫了“蓮多采未稀”的特定情景。倘用繪畫作比,這四句可稱得上是“點刷研精,意在切似”,是一幅精微細緻的工筆畫了。再加上四句皆為對偶,每聯不僅對得非常工整,而且自然圓熟,如出天籟,略物刻意求工的生澀感,成為全詩中溶情鑄景的名句。
全詩通篇寫景,然而詩人的閒情逸緻、閒適意趣卻恰是通過一個畫面含蓄且委婉地流露出來。詩風清新自然、平易流暢,有濃郁的民歌風味。

作者簡介

蕭綱(503~551),梁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於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為侯景所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