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禮(成丁禮)

成年禮

成丁禮一般指本詞條

成年禮是為承認年輕人具有進入社會的能力和資格而舉行的人生儀禮,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成年禮一般會舉行隆重儀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年禮
  • 地區:雲南
  • 分類:男子冠禮、女子笄禮
  • 意義:最為重要、並且具有多重特性
  • 紀念:當事人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
  • 國家:以色列、加拿大、多哥等
節日簡介,各地風俗,具體活動,男子冠禮,女子笄禮,歷代冠禮,歷史淵源,重要性,現代轉型,外國篇,以色列,加拿大,多哥,巴薩族,坦尚尼亞,剛果,澳大利亞,秘魯,萬那杜,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節日簡介

《淮南子·齊俗訓篇》說:“中國冠笄,越人劗發。”劗發即斷髮。中國男子成年實行冠禮,女子成年實行的笄禮。古人成年光行冠禮,然後才行婚禮。所以冠婚二字常常一起使用。《黔書)說鑿齒是為了不“妨害夫家”,即女子要先鑿齒,後出嫁,否則必害夫家。《管子》說,越國青年熱愛祖國,當敵人入侵時,紛紛鑿齒表示成人,參軍打仗。因此,斷髮文身和拔牙、鑿齒都是表示成年的標誌,而不是避蛟龍之害或裝飾美觀及便於灌進藥水等。這是母系氏族社會“成丁禮”的遺俗。揚寬的《冠禮新探》說,“冠禮”是由氏族制時期的“成丁禮”變化來的。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對的。由“成丁禮”到“冠禮”斷髮文身或鑿齒拔牙表示成丁禮、以及血緣復仇、父仇不共戴天、女子結婚不落夫家等等,都是由氏族公社遺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參考黃現璠撰《試論百越和百濮的異同》 思想戰線, 1982年 01期)
亦稱"成丁禮","成年式"。舊時青年跨入成年階段時舉行的儀式。形式因民族不同而各具特點:
漢族男子20歲行加冠禮,女子15歲行加笄禮。

各地風俗

雲南寧蒗彝族地區行換裙禮。
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永寧納西族女子、男子則分別行穿裙子、穿褲子禮。雲南西雙版納布朗族行報告禮。
成年禮成年禮
雲南麻栗坡瑤族行“度戒”禮。
藏族女子行戴巴珠禮
台灣高山族男子16至19歲舉行的成年禮儀。包括齋戒、長老訓示,舉行賽跑、歌舞,宴會等活動。台灣東海岸、中央山脈高山族各支系都有此俗,但儀式的內容、年齡各有差異。
普米族習俗
普米族少年兒童到了13歲,便舉行"穿褲子"、"穿裙子"儀式,這一習俗稱為"成丁禮"。
普米族的成丁禮大多於過年(即春節)時舉行。儀式多由母親或舅父主持。屆時,全家人圍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圍,懷著喜悅的心情注視著這一場面。成年兒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豬膘象徵財富,糧袋象徵豐收,意味著長大後有吃有穿,生活美滿幸福。
如果是男孩,還要右手握尖刀,左手拿銀元。銀元象徵人生的軌跡,尖刀象徵勇敢。如果是女孩,則要右手拿耳環、手鐲等裝飾品,左手拿麻紗、麻布等。象徵著可享受的家庭權力和應承擔勞動義務。接著由巫師向灶神及祖先祈禱,由舅父或母親換下他(她)的長衫,給他(她)穿上短上衣、長褲(百褶裙)。
換裝完畢,大家都要贈送給他(她)一點禮物,以示祝賀。小伙子(姑娘)也要向灶神和親友們一一叩頭,敬酒致謝,並希望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上繼續得到他們的保護與幫助。此後,成年的小伙子或姑娘可以參加集體的生產勞動和各種社交活動了。
據說普米族為年滿13歲的孩子舉行"穿褲子"、"穿裙子"儀式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當年忽必烈攻打雲南,路過川西時,有兩位年僅13歲的普米族少年隨軍南下,出生入死,英勇善戰,深得忽必烈的賞識。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同時也為了教育後代,便於每年的新年為13歲的兒童舉行成人禮,祝福他們健康成長,將來成為有志之士。從此,這種活動便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具體活動

基諾族傳統的交遊節日。基諾族認為男女青年在十五、六歲前,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不能承擔和享受公社成員的義務和權利,晚上不得隨便出門,禁止談戀愛,下地勞動只能算半勞力。只有到了十五、六歲,舉行了成年禮以後,他們才取得村莊正式成員的資格,才可以談戀愛。成年禮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儀式中舉行。有些村寨對要舉行成年禮的男青年進行奇襲式的捕捉。上新房的那天,男青年的組織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後,乘其不備突然襲擊,然後把他挾持到上新房家的竹樓上,與大家一起吃喝,賀新房的人要給他敬酒,上新房的主人要送給他用芭蕉葉包成四方形的三塊牛肉。他收下這份肉,表示樂意參加“繞考”(基諾語)。突襲的目的是使他在被抓的剎那間產生恐懼,增加接受“成年禮”的神秘感,使受禮儀式在一生中留下難忘的印象。參加“繞考”組織的第二天,父母要送他全套的農具,銅製的裝檳榔的盒子,裝石灰的盒子還有背上繡有月亮花紋的新衣褲,繡著幾何圖案的筒帕、包頭巾、包腳布等物。在上新房的儀式上,長老們帶領大家歌唱史詩,歌唱傳統的社會生活的習慣法規、生產過程和古老的生活,還對接受成年禮者進行民族的傳統教育。
成年禮成年禮

男子冠禮

冠禮的主體部分,是由正賓依次將緇布冠皮弁爵弁等三種冠加於將冠者之首。 緇布冠實際上是一塊黑布,相傳太古時代以白布為冠,若逢祭祀,就把它染成黑色,所以稱為緇布冠,這是最初的冠。冠禮先加緇布冠,是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輩創業的艱辛。周代貴族生活中已經不戴緇布冠,所以冠禮之後就擱置不用。其次是加皮弁,皮弁的形制類似於後世的瓜皮帽,用白色的鹿皮縫製而成,與朝服配套穿戴,地位要比緇布冠尊。最後加爵弁,“爵”通“雀”,爵弁所用質料與雀頭的顏色(赤而微紅)相似,故名。爵弁是協組國君祭祀等莊重的場合戴的,地位最尊。三次加冠,將地位最卑的緇布冠放在最前,地位稍尊的皮弁在其次,而將爵弁放在最後,每加愈尊,是隱喻冠者的德行能與日俱增,所以《冠義》說:“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加冠之前,三種冠分放在三個竹器中,由三位有司捧著,從西階的第二個台階依次往下站立。加冠者在堂上有專門的席位,其位置因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嫡長子的席位設在阼階之上,庶子(嫡長子的同母弟和異母兄弟)的席位在堂北偏東的地方。堂的面向都朝南,堂前有東、西二階,東階供主人上下堂專用,所以稱為主階,也叫阼階;西階供來賓上下堂,所以稱為賓階。《儀禮·士冠禮》說:“嫡子冠於阼,以著代也。”“著”是彰顯的意思,“代”是替代,阼階之上是主人之位,讓嫡長子在此加冠,意在突出他將來有資格取代父親在家中的地位。 加冠之前,先由贊者為冠者梳頭,再用帛將頭髮包好,做好一切準備。為了表示潔淨,正賓都要先到西階下洗手,然後上堂到將冠者的席前坐下,親手將冠者頭上包發的帛扶正,然後起身,從西階走下一級台階,從有司手中接過緇布冠,走到將冠者席前,先端正其容儀,然後致祝辭說:“月份和時日都很吉祥,現在開始為你加冠。拋棄你的童稚之心,慎養你的成人之德。願你長壽吉祥,廣增洪福。”(“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徳,壽考惟祺,介爾景福。”)祝畢,親手為他戴上緇布冠。接著由助手為冠者系好冠纓。冠者進房,脫去采衣,換上與緇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面朝南,向來賓展示。
男子冠禮男子冠禮
再加、三加之禮的儀節與此基本相同,只是第二次加冠時,正賓要從西階走下兩級台階;第三次加冠時要走下三級台階,因為捧持皮弁和爵弁的有司站在不同的位置。此外,每次加冠的祝辭略有變化,但意思相同,無非是勉勵加冠者拋棄幼小嬉戲惰慢之心,而樹立進德修業之志。(如: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徳。黃耉無疆,受天之慶”。意思是:第三次加冠時,賓致祝辭說:“在這美好的歲月,三種冠依次都給你加上。兄弟們都來參加你的冠禮,以成就你的成人之德。祝你長壽無疆,享受天賜的福慶”。)這是前輩對冠者的衷心祝願,是成年教育的重要內容。祝辭之後,冠者都要應答。每次加冠之後,冠者都要進房換上相應的服裝,然後出房,向來賓展示。始加緇布冠,表示有治人的特權;再加皮弁,表示從此要服兵役;三加玄冠,表示今後有權參加祭祀。
冠禮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進行容體、顏色、辭令的教育,內中有很深的含義。《冠義》說:“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君臣正、父子親、長幼和而後禮義立。”人之所以區別於禽獸,是因為人懂得禮儀,而禮儀是以容貌端正、神色莊敬、辭令恭順為基礎的。要責以成人之禮,首先要從容體、顏色、辭令的教育開始,惟其如此,贊者、正賓才不厭其煩地為之梳理頭髮、扶正帛巾,並且讓他展示體貌。《冠義》說“冠者,禮之始也”,正是這個意思。劉向在《說苑》中說,冠禮的意義在於“內心修德,外被禮文”,是“既以修德,又以正容”,又引孔子的話說:“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可謂深得其旨。
三加之禮完成後,舉行醴冠者的儀式。冠者的席位在堂上的室門之西,正賓向冠者敬醴酒,並致祝辭:“甘美的醴酒醇厚,上好的脯醢(hai,醬)芳香。請下拜受觶(zhi,飲酒器),祭獻脯醢和醴酒,以奠定你的福祥。承受那上天的美福,長壽之年猶不忘懷。”冠者按照規定的禮節飲酒,然後起身離席,為冠禮圓滿完成而拜謝正賓,正賓答拜還禮。 冠禮完畢,冠者要拜見有關的尊長。先從西階下堂,折而東行,出廷院的東牆,面朝北,拜見在這裡等候的母親,並獻上乾肉,以表敬意。母親拜受後準備離去,冠者拜送,母親又拜。這一過程中,作為兒子的冠者只對母親拜一次,而母親卻拜了兩次,這是上古時代婦人對成年男子的拜法,稱為“俠拜”,這一禮節如今在我國已經失傳,但在韓國依然保留著。冠者又去見站在堂下的親戚。親戚向冠者行再拜之禮,冠者答拜還禮。然後出廟門、進寢門,去見姑姑和姐姐,儀節與見母親一樣。冠者拜見母親、兄弟等,是表示在家中從此以成人之禮相見,所以《冠義》說:“見於母,母拜之;見於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為禮也。”冠者回家脫去爵弁服,換上玄冠、玄端和雀色的蔽膝,手執一隻雉,前往拜見國君。見面時,要將雉放在地上,不能親手交給國君,因為親手授受是尊者與尊者之間的禮節。禮畢,再執雉分別去拜見卿大夫和鄉先生。所謂“鄉先生”,是指退休還鄉的卿大夫。這是冠者首次以成人的身份拜見國君、鄉大夫、鄉先生,所以《冠義》說:“玄冠、玄端,奠摯於君,遂以摯見於鄉大夫、鄉先生,以成人見也。”冠者拜會尊長完畢,主人用醴酒酬謝正賓,用的是一獻之禮。所謂“一獻之禮”,包括獻、酢、酬,即主人先向賓敬酒(獻),賓用酒回敬主人(酢),主人先自飲、然後斟酒再敬主人(酬)。為了表示對正賓的感謝,主人以五匹帛和兩張鹿皮相贈。冠禮至此結束,正賓告辭,主人送到門外,再拜,並派人將盛有牲肉的禮俎送到正賓的家中。
在姓名之外取表字,為了表示對父親所起之名的敬重。在古代的社會交往中,只有長輩對晚輩或者尊者對卑者可以直呼其名。平輩之間、晚輩對長輩則要以字相稱,以示尊敬,否則就是失禮。也就是說,“字”是成人交際時使用的,所以《冠義》說:“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正賓冠者取字有嚴格的儀式。正賓從西階下堂,站在正對西序之處,面朝東。主人從東階下堂,站在正對東序之處,面朝東。冠者站在西階下的東側,面朝南。正賓為冠者取表字,並致祝辭:“禮儀已經齊備,在此良月吉日,宣布你的表字。你的表字無比美好,宜為英俊的男士所有。適宜就有福佑,願你永遠保有。你的表字就叫‘伯某甫’。”周代的表字,首字表示排行,用伯、仲、叔、季表示,視情況而定;末字“甫”,或作“父”,是對男子的尊稱;中間的“字”,一般與名的字義有聯繫,如孔丘,字仲尼父,仲是排行,尼與丘對應,丘是山丘,尼是尼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末一字可以省略,所以孔子的字通常可以稱仲尼。

女子笄禮

古代男子有冠禮,女子則有笄禮。《禮記·曲禮》說:“女子許嫁,笄而字。”可見女子是在許嫁之後舉行笄禮、取表字。笄禮的年齡小於冠禮,《禮記·雜記》說:“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如此,則許嫁的年齡是十五歲。如果女子遲遲沒有許嫁,則可以變通處理,《禮記·內則》鄭玄注說:“其未許嫁,二十則笄。”笄禮的儀節,文獻沒有記載,學者大多認為應當與冠禮相似。
到了宋代,一些學者為了推行儒家文化,構擬了士庶女子的笄禮,司馬光的《書儀》以及《朱子家禮》都有專門的儀式。《書儀》,女子許嫁,笄。主婦女賓執其禮。笄禮行之於中堂,執事者用家內的婦女婢妾充任。席以背設椸櫛總首飾置卓子上,冠笄盛於盤中,上面蒙以帕,由執事者執之。主人於中門內迎賓。賓致祝詞後為之加冠、笄,贊者為之施首飾,賓揖笄者,適房,改服背子。既笄,所拜見者僅限於父及諸母、諸姑、兄姊。其餘儀節都與男子冠禮相同。《朱子家禮》的笄禮與《書儀》大體相同。女子許嫁,即可行行笄禮。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沒有許嫁,也可以行笄禮。笄禮由母親擔任主人。笄禮前三日戒賓,前一日宿賓,賓選擇親姻婦女中賢而有禮者擔任。陳設,在中堂布席。厥明,陳服,如冠禮。序立,主婦如主人之位。賓至,主婦迎入,升堂。賓為將笄者加冠笄,適房,服背子。為笄者取字。笄者見尊長,最後禮賓,儀節與冠禮相同。
女子笄禮女子笄禮
公主的笄禮,文獻語焉不詳,《政和五禮新儀》的《冠禮》沒有提及,而《宋史》有之,皇帝親臨於內殿,估計是仿照庶子冠禮製作的,不過,主持人用女性,負責加笄者是女賓。宋代的公主笄禮較為典型,《宋史禮志》記載詳細:笄禮在宮中殿庭舉行,皇帝親臨。笄禮始加冠笄,再加冠朵,三加九翬四鳳冠。祝辭和取字之辭也都套用男子冠禮。取字後,公主拜見君父,聆聽訓辭:“事親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順,恭儉謙儀。不溢不驕,毋詖毋欺。古訓是式,爾其守之。”公主再拜,向父皇保證道:“兒雖不敏,敢不祗承!”之後,公主去見母后。最後,公主回到座位上就坐,接受皇后、妃嬪和參加典禮的掌冠、贊冠官等的祝賀。
女子行笄禮,古代多稱“上頭”。梁簡文帝蕭綱《和人渡水》詩:“婉婉新上頭,湔裾出樂游。”唐李何《觀妓》詩:“向晚小乘游,朝來新上頭。”又花蕊夫人《宮詞》詩云:“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雲鬟便上頭。”這些詩句中的“上頭”,均為女子參加笄禮。宋代,女子上頭多安排在清明前兩日舉行。吳自牧《夢粱錄》記:清明交三日,節前兩日謂之寒食……凡官民不論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 至明代,笄禮即廢而不用,但其影響卻並未消逝。在民間,笄禮逐漸消泯或與婚禮合併,使婚禮有了成年禮儀的涵義,女子出閣時理妝被稱為“上頭”,且“修眉”、“開臉”都是婚典前的理妝,都標示了成年這一意思。而大婚之禮本身就宣告了當事者的成人。作為婚禮的一部分,上頭遲則在嫁娶之日,早則在婚前一兩日進行,多是請年輕有全福之婦人為其梳成年髮髻,梳妝上頭。至今,許多農村女子婚嫁時,將頭髮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與婚前髮式明顯不同。這也算保留了些許笄禮遺風。受漢族古“冠笄禮”的影響,朝鮮族男子行“三加禮”,同冠禮,女子成年禮同樣也稱為“笄禮”,盤發插簪。在漢族女子已不專門舉行成年禮的今天,一些少數民族卻保留著形式不同的女子成年禮,如藏族的“上頭”,瑤族的“包頭帕”、“牛達”禮,彝族的“換裙禮”,納西、普米族的“穿裙子禮”,等等。
如今,漢族原始的笄禮已不復存在,但漢語言中仍有“待 字”、“不字”、“字人”的詞語留存,這雖然是女子年齡的別稱,“待字”即待嫁之意;“不字”即未有許嫁之意;“字人”即許配有人之意,但取義仍在笄禮的“取表字”,可以看作是未成年與成年的同義語。看來,這發笄插上沒有,是怎樣插上的,對古代女子至關重要。

歷代冠禮

周代實行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在位的帝王去世,嫡長子無論年紀長幼,都可以即位。但是,只要即位的新王沒有成年,就不能執掌朝綱。例如,周武王去世時,成王尚在襁褓之中,雖然入承大統,但不具備親政的能力,只能由周公攝政。直到成王成年之後,周公才返政於成王。原因很簡單,未成年者不具備南面之資。又如贏政十三歲就即秦王之位,據《史記·秦始皇本紀》,直到九年後的四月巳酉,也就是二十二歲時,才“冠,帶劍”,開始親政。可見,對於帝王而言,冠禮具有特殊的意義。不僅如此,一般的士人如果沒有行冠禮,也不得擔任重要官職。據《後漢書·周防傳》,周防十六歲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椽史試經,見周防“尤能誦讀”,欲拜為守丞。周防因尚未行冠禮,不能從命。 西漢王朝對於帝王的冠禮非常重視。據《漢書·惠帝本紀》,漢惠帝行冠禮時,曾經宣布“赦天下”,這是歷史上因帝王行冠禮而大赦天下的開始。其後,又有因太子行冠禮而賜民以爵位的,據《漢書·景帝本紀》,景帝後三年正月,“皇太子冠,賜民為父後者爵一級”。又據《漢書·昭帝本紀》,元鳳四年,昭帝加冠,“賜諸侯王、丞相、大將軍、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賜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賦。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頗似普天同慶的節日。
為了與臣下的冠禮相區別,漢昭帝的冠禮還專門撰作了冠辭。據《博物記》(《續漢書·禮儀志》注引)所記,其冠辭為:“陛下摛顯先帝之光耀,以承皇天之嘉祿,欽奉仲春之吉辰,普尊大道之邦域,秉率百福之休靈,始加昭明之元服,推遠沖孺之幼志,蘊積文武之就德,肅勤高祖之清廟,六合之內,靡不蒙德,永永與天無極。”這是後世帝王另撰冠辭之始。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次子馬防,在肅宗時擔任過衛尉,其子馬鉅常跟從左右。據《後漢書·馬防傳》,肅宗六年正月,馬鉅年及冠齡,特拜為黃門侍郎。肅宗親至章台下殿,“陳鼎俎,自臨冠之”。可惜,史書中皇帝親臨臣子冠禮的記載僅此一見。
《南史·孝義傳》記有東晉義熙(405-418年)末的一件事:無錫有個叫華寶的人,其父臨去長安服役,行前對他說:“等我回來,替你上頭。”“上頭”即行冠笄禮的俗稱。時華寶年方八歲。可是,不久長安淪陷,華寶的父親也陣亡了。結果華寶70歲也沒婚冠。每當有人提及此事,華寶總是“號慟彌日,寶至不忍答也”。
從南北朝到隋唐,冠禮一度廢而不行。柳宗元在答韋中立的書信中談到,“冠禮,數百年來人不復行”,說當時有一位名叫孫昌引的人,“獨發憤行之”,冠禮畢,仿當年趙文子見欒書等的故事,次日上朝,希望眾卿士能對他有所教導。到外廷後,孫氏薦笏對卿士說:“某子冠畢。”不料眾卿士莫名其妙,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說:“這與我有何相干?”文武大臣哄然大笑。可見,朝廷的大臣已不知冠禮為何物。
從唐到宋,“品官冠禮悉仿士禮而增益,至於冠制,則一品至五品,三加一律用冕。六品而下,三加用爵弁”。(《明集禮》)可知唐宋時代曾在品官中實行過冠禮,按照品階高下,加不同的冠。
宋代的一些士大夫痛感佛教文化是對大眾層面的強烈衝擊,造成固有文化的迅速流失,主張要在全社會推行冠、婚、喪、祭等禮儀,以此弘揚儒家文化傳統。司馬光痛心疾首地說:“冠禮之廢久矣。近世以來,人情尤為輕薄,生子猶飲乳。巳加巾帽,有官者或為之制公服而弄之。過十歲猶總角者蓋鮮矣。彼責以四者之行,豈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長,愚騃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朱子家禮》引)認為廢除冠禮,使得人情輕薄,自幼至長不知成人之道,從而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司馬光在他的《書儀》中,制訂了冠禮的儀式,規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歲,只要父母沒有期以上之喪,就可以行冠禮。為了順應時變,司馬光將《儀禮》的《士冠禮》加以簡化,使之易於為大眾掌握。此外,還根據當時的生活習俗,將三加之冠作了變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頭。《朱子家禮》沿用了司馬光《書儀》的主要儀節,但將冠年規定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並從學識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經》、《論語》,粗知禮義之方,然后冠之,斯其美矣”。
程頤也極力倡導冠禮,認為“冠禮廢,則天下無成人”。《左傳·襄公九年》載,晉悼公宴請魯襄公時,問及魯襄公的年齡,季武子說只有十二歲。有人援引此例,主張將冠齡提前到十二歲,遭到程頤的堅決反對,說:“此不可。冠所以責成人,十二年非可責之時。”認為,既行冠矣,就必須責以成人之事,否則就成了虛禮;如果冠禮之後不能責以成人之事,則終其一身都不能期望他成人,因此,“雖天子諸侯,亦必二十而冠。”(《二程遺書·伊川先生語一》)
元朝滅南宋時,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元軍攻破潭州(今長沙市)時,身為衡州(今衡陽市)知州的尹谷和他的兩個兒子舉行冠禮。有人問尹谷:當此緊急危難之時,還行此迂闊之事幹嗎?尹谷回答說:這樣才可以使兒子戴冠見先人於地下。結果城破落於元軍之手,尹谷和他的匆匆行過冠禮的兩個兒子誓不降元,自焚而死。這正和子路“君子死,冠不免”的認識如出一轍。
據《明史》,明洪武元年詔定冠禮,從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訂了冠禮的儀文,《明史》中有關皇帝、皇太子、皇子行冠禮的記載很多,說明在皇室成員中依然保持著行冠禮的傳統,“然自品官而降,鮮有能行之者,載之禮官,備故事而已”。(《明史·禮志八》)可見在官員和民間已經很少有人行冠禮了。清人入主中原後,政府頒定的禮儀制度發生很大變化,雖然還有五禮的名目,但長期作為“嘉禮之重者”的冠禮不再出現在“嘉禮”的細目之中。

歷史淵源

遠古氏族社會時代,曾流行過一種“成丁禮”。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參加生產、狩獵活動,也不必參加戰爭,氏族對他們有哺育和保護的責任。但在他們到達成人的年齡後,氏族則要用各種方式測驗其體質與生產、戰爭技能,以確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員的資格。隨著社會的發展,成丁禮在絕大多數地區都消失了,而中國的儒家看到了它的合理核心,將它加工改造為“冠禮”,作為人生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儀禮》有《士冠禮》一篇,詳細記載士之子舉行冠禮的詳細儀節。《禮記》有《冠義》一篇,說解冠禮的含義。

重要性

《禮記·冠義》說:“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將責四者之行於人,其禮可不重歟?”可知,舉行這一儀式,是要提示行冠禮者: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踐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為合格的兒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稱得上是人,也才有資格去治理別人。因此,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 冠禮是家庭繼承人的成年禮儀,是關係到家族的傳承和發展的大事。古時如此鄭重的儀式,必須在家廟進行。《冠義》解釋說:“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有著以祖先的名義行禮的含義,也就是《禮記·文王世子》所說的“冠、取妻必告(告廟)”的意思。
日期確定後,作為冠禮的主人(將冠者的父親),要提前三天通知各位同僚、朋友,邀請他們屆時前來觀禮。這一儀節稱為“戒賓”,戒是告知、通報的意思。
主人再次通過占筮的方法,從所通報的僚友中選擇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加冠的正賓,這一儀節稱為“筮賓”。冠禮之日,正賓必須到場,否則不能成禮,所以,人選一經確定,主人要提前一天前往正賓家中作特別邀請。除此之外,還要特邀一位“贊者”,即協助正賓加冠的助手。通過占筮來確定冠日以及正賓的人選,都是鄭重其事的表現,所以《冠義》說:“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
行冠禮之年,也就是進入成年的年齡,有一定講究。儒家認為,人的成長離不開學習,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學習內容。《禮記·內則》說,六歲,教以數目與四方之名;八歲,教以禮讓,示以廉恥;九歲,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十歲,離開家庭,住宿在外,向老師學習“書計”(文字)、“幼儀”(奉侍長者的禮儀),以及有關的禮的篇章和日常應對的辭令;十三歲,學習音樂、誦讀《詩經》、練習稱為《勺》的舞蹈(文舞);十五歲之後稱為“成童”,練習稱為《象》的舞蹈(以干戈為道具的武舞),以及射箭和御車。經過七年的學習,也就是到了二十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知識的基礎,而且血氣強盛,身體發育成熟,能夠獨立面對社會,《禮記·曲禮》說“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時可以為之舉行成年禮。成年以後,還要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學習的內容,《禮記·內則》有具體的記載。

現代轉型

據載,中國台灣自上世紀90年代每年舉辦一次古典式成年禮儀。孔廟大成殿前,參加成年禮儀的年滿20歲的男女 青年共300多名,男的穿藍色長袍,女的穿白衣黑裙。在鳴鐘鼓、上香、獻爵、獻饌、讀祝文之後,全體向至聖先師孔子神位行三鞠躬禮。然後,由12名代表走到鋪紅毯的受禮台上,由貴賓們將黑冠戴在男生的頭上,女生的長髮上則別上一支銀色簪子,象徵著“加冠”和“及笄”。
幾乎與海峽對岸同時,中國大陸的“五四”青年節里,南京在雨花台前,上海在陳毅廣場上,瀋陽在九一八廣場,還有其他城市,紛紛舉行歲成人儀式的訊息,不時見諸於報端。
對代表未來的青年,通過一定的儀式作為成人的標誌,社會予以承認又予以管理和約束,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成年禮儀培養起受禮者的社會責任心和義務感,其重要意義不可抹殺。在傳統冠笄禮消泯很長一段時間後,海峽兩岸幾乎是同時悄然興起了舉辦集體成人儀式。

外國篇

以色列

受誡禮照猶太律法,男孩從13歲、女孩從12歲生日那天起就算成人了,從這一天起就要加入到成年教徒行列中。古代猶太法學書說,猶太男子年滿13周歲後,就必須謹守猶太教的613條誡,因此,成年禮又稱受誡禮。受誡禮一般在安息日早晨的晨禱時進行。在儀式上,招喚受禮者上前,讓其誦讀《托拉》中有關安息日的部分。此外,也可以讓其主領誦讀《托拉》之前的晨禱,誦唱《哈費他拉》以及主持安息日晨禱活動的結束儀式等。但不同的猶太社團又各具特色,不過一般猶太社團都要求受禮的孩子在約櫃前用希伯來語作一次正式祈禱,隨後發表成年禮演講,宣誓自己將終身遵照猶太教教義生活,獻身《托拉》,並對父母的養育之恩表示特別感謝。
成年禮成年禮
在猶太習俗中,成年禮是慶祝一個人從青少年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慶典禮儀活動。
在希伯來語中,成年禮使用的詞是“Bar Mitzvah”[1],直譯為“誡命之子”,其真正的含義是“大到能夠承擔誡命的年齡”。根據猶太文化傳統,猶太男子年滿13周歲後就必須遵守猶太教的613條誡命。據此,亦有人將其稱為“受誡禮”。成年禮通常在猶太男孩滿13周歲時舉行。典禮之後,該男孩便被當作成人看待,可以加入成年教徒行列。根據猶太教規定,必須有至少10名成年男子才能自行組成教會,舉行公共祈禱活動。行過此禮的男孩即可以以成年男子身份計入此數。
成年禮並非古老習俗,大約到14世紀才開始逐漸形成今天通行的禮儀。然而,這一習俗被認為來源於猶太經典《密西拿》,因為《密西拿》指出:滿13歲零1天男孩所作的誓詞具有法律效力,年滿13歲的青年可以成為猶太教法庭的一名成員,還可以從事某些商品的交換。《密西拿》還在另一個場合指出“13歲始受誡命”。這樣13歲便被認為是一個人達到精神、道德、宗教成熟階段的年齡。
成年禮的慶祝儀式一般安排在受禮人滿13周歲後的某個安息日在猶太會堂內舉行。在慶祝儀式上,拉比要為受禮人進行一次特別布道,著重闡明受禮人今後應承擔的責任,尤其是對他的家庭和對猶太人社會的責任。同時;還要求受禮人終身遵守《托拉》的誡命,把律法知識向子孫傳授。受禮人要在慶典上登上誦經壇,用希伯來語誦讀《聖經》中有關章節,隨後發表成年禮講演,誓言自己將終身遵照猶太教教義生活,獻身《托拉》,並對父母的養育之恩表示特別感謝。成年禮的舉行象徵受禮人已經成年,並當眾表明他具有了作為這個猶太人團體的一名正式成員的新身份。
需要指出的是,成年禮並不像許多其他民族也舉行的類似活動,如在某一個場所舉行成年宣誓儀式,而是一個受禮人系統接受猶太教教育的過程,受禮人要在慶典前相當長的時間(通常至少1-2年)內為此作各項準備,每周定期進行猶太文化方面的學習,包括對《聖經》的研讀、對誡命的了解、和準備講演。
由於猶太人父母負有教育子女、把孩子領入對《托拉》的學習、將猶太人的傳統傳給下一代的義務,因此,成年禮對受禮人的父母親也很有意義,它的舉行意味著受禮人的父母完成了對子女應盡的教育義務,完成了對猶太民族的一項義務,同時也還是猶太社團對受禮人父母實現了自己對猶太民族允諾(要教育子女)的一種確認,是做父母可以引以為榮的一次慶典活動。這樣,成年禮成為猶太人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慶祝儀式像婚禮一樣受到重視。事先要向所有親朋好友發出正式邀請。慶祝儀式後還要設宴款待親友。所有客人都會在這時向受禮人贈送禮物,以示最美好的祝願。根據傳統,受禮人的父親要在這一日向受禮人贈送猶太祈禱披巾一條,並誦讀祈禱詞“讚美上帝從今解除我對這個人之義務”。祈禱披巾象徵受禮人今後肩負的宗教義務。這一祈禱披巾通常在擁有者逝世時伴隨擁有者一同下葬。而該祈禱詞則表明,做父母的從此不再對受禮人的罪負有責任,受禮人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完全的責任。
成年禮的思想還包含著責任和義務。孩子在未滿13歲時對誡命的遵守的非強制性的,但是一達到13歲,對誡命的遵守便成為具有強制意味的義務。《塔木德》教導說:“在有規定的情況下做某件事要比在沒有規定情況下去做要好得多。”成年禮實際上還將受禮人與猶太族長與上帝立的約聯繫了起來,與所有滿13歲的猶太人與上帝立的約聯繫了起來,因此是神聖的,是值得慶賀的。
歷史上,成年禮只為男孩舉行,因為根據猶太教傳統,宗教的義務主要由男子承擔。隨著男女平等思想的普及和深入,除極端正統派外,其他猶太教派的會堂都開始為年滿12周歲的猶太女子舉行成年禮儀式。使成年禮成為所有猶太男女接受猶太教傳統教育和慶祝跨入成年行列的一種過程和禮儀。
[1]該詞用於男孩的成年禮,為女孩舉行的成年禮使用“Bat Mitzvah”(誡命之女)一詞。

加拿大

蜥蜴洛基地區的印第安少年在成人儀式上鬚生吞一條活蜥蜴,望而生畏者即被取消成年資格。

多哥

摔跤、坐石
位於非洲西部的多哥有40多個部族,世代居住在北部山區的卡布列族是第二大部族。每年7月下旬,卡布列人都要為部族裡年滿18歲的男女青年舉行成人儀式:男的舉行摔跤節,女的舉行成熟節。
男子:長達一周的摔跤比賽集中在拉馬卡臘舉行,每個年滿18歲的小伙子要連續3年參加比賽,才算真正成為男人。比賽時,人們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敲著響板,吹著哨子,吶喊助威。姑娘們邊舞邊唱,使場上的小伙子更加精神抖擻。比賽結束,不論輸贏,他們都被認為是經受了考驗,部族則正式承認他們長大成人。
女子 :卡布列族待嫁姑娘參與的成熟節也很熱鬧,但卻有著幾分神秘,因為不允許部族男子和部族外人士觀看。在成熟節上,凡是閨閣待嫁的姑娘都要到山下參加坐“聖潔石”的儀式。姑娘們臉上用當地的黃泥顏料化妝,全身一絲不掛,面帶神聖,在家族中的成年婦女陪同下,載歌載舞,從山上來到“聖潔石”前。經過檢驗,不僅標誌姑娘已經成熟,可以出嫁,更表明待嫁的姑娘賢淑貞潔,四方君子大可放心求之。據說,如果已非處女的姑娘坐了“聖潔石”,在一生中將會遭到厄運。

巴薩族

而多哥的另一個部族巴薩族的女子在月經初潮後要在肚皮上深深地劃上一刀,以此標誌她闖過了人生這一關進入成年。

坦尚尼亞

:割禮
包括坦尚尼亞在內的一些非洲國家,青年人在步入成人時要實施割禮手術,也就是去除外生殖器的一部分:男的包皮,女的陰蒂。對於後者,一些論者認為是為了讓女子保持忠貞,但這樣做很可能影響到性的快感。只有施行過割禮的人,才被公認已步入成年,才有娶嫁和繁衍後代的資格和能力。

剛果

:銼牙禮
少男在成人儀式上由族長用銼刀將門牙銼成尖刀狀。據說這種“銼牙禮”意味著少男已長成“男子漢”,可以與任何野獸搏鬥了。

澳大利亞

斷齒禮
澳洲土著人的有些成人儀式上,人們要把少男的門齒折斷,並讓他們斷食。儀式上還有當場考試:少男必須在大人製造的種種”恐怖音響”面前鎮靜自若。如能有幸通過此關,第二關便是接受3名成年男子的挑戰,在格鬥中即便負傷流血也要堅持到最後一刻。

秘魯

跳崖禮
男孩在成人儀式上須通過的唯一考試,是從約8米高的懸崖上跳下,膽怯者就永遠不能成為“大人”。儘管每次儀式上都有一些少年在跳崖時摔得鼻青臉腫,但這種古老的“跳崖禮”至今仍在秘魯盛行。 墨西哥:負重遊水
在海濱地區的某個部落,男孩的成人儀式非常奇特:每人須攜帶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游過一條海峽!

萬那杜

死亡跳
笨豬跳起源於南太平洋島萬那杜(Vanuatu)的一種成年儀式。居住在萬那杜其中一個名叫彭特科特島上的居民,每年都要在四五月份舉辦一次“死亡跳”活動。為舉辦這次活動,小伙子們先得花5周的時間用樹枝和樹幹搭建一個高約30多米的“跳塔”,並在跳塔的不同高度上鋪設木板作跳台,供競跳者選擇不同的高度起跳。為防止搭跳台的木頭被太陽曬乾,人們還在上面覆蓋了寬大的樹葉。跳塔建成後,準備參加競跳的小伙子們就開始到附近的密林中去尋找合適的藤條了。找到的藤條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藤條要足夠結實,以保證在競跳時不會崩斷;二是藤條的長短要合適,以保證競跳者在下落到最低點時頭部不會觸及地面。

圖書信息

書 名: 成年禮
成年禮(成丁禮)
作 者:筱敏
出版社: 鷺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6-1
ISBN: 9787545901849
開本: 16開
定價: 29.8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十餘年散文創作的自選集,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文學取向。 其常常借歷史,神話等來自別處的光束,折射當代婦女的命運。對於知識分子,她集中於自由和責任的追問,也從孤獨、弱勢的一面加以觀察和理解。她寫社會歷史,寫革命,寫自由,寫家庭和個人記憶,都來源於對自身困境的深切感知和深刻內省,都是痛感的釋放。
在作者的筆下,為了堅守個人權利——這高貴的基數“一”而逃亡、反抗,使脆弱都被迫地成了英雄。此中不但富有古典的莊嚴與崇高,而且充滿著現代的悲劇感。

作者簡介

筱敏,作家,1955年生,現居廣州。主要作品有:詩集《米色花》《瓶中船》,長篇小說《倖存者手記》,散文集《喑啞群山》《理想的荒涼》《女神之名》《風中行走》《陽光碎片》《捕蝶者》等。

圖書目錄

第一輯:風,火,道路和寓言
這是一場革命
1789年原則
被風支配的靈魂
一塊來自祭壇的紅炭
天平之上還有七弦琴
民眾汪洋
語言巫術
情感瘟疫
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
法西斯摧毀了什麼
理想的荒涼
遭遇奧威爾
扎米亞京的現實
救援之手
烏托邦隨想
第二輯:記憶:1966-1976
成年禮
詞的命運
一九六八年人
舊書記:《怎么辦?》
舊書記:《李白與杜甫》
聖地
遊行
晴朗
革命
看海
儀式
標本
第三輯:流亡與負重
知識分子的聲音
生存,加上一支筆
我必須
葉的骨骼
流亡與負重
堡壘還是庇護所?
書寫者
書的灰燼
科學技術的指向
草葉的背面
愛默生的弧線
請想一想遼闊和自由
在行與行之間遊蕩
致死的痼疾
一切障礙都在粉碎我
天鵝絕唱
風中行走
一隻空蕩的船
第四輯:血脈的回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