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頭

幞頭

幞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因幞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俗稱為“烏紗帽”。幞頭是中國隋唐時期男子的普遍服飾。

幞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幞頭腳,開始稱為“垂腳”或“軟腳”。後來兩根垂在腦後的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幞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幞頭
  • 解釋:古代男子用的一種頭巾 
  • 作用:首服
  • 興盛時期:隋唐
  • 拼音:fú tóu
特點,分類,歷史發展,演變,穿著風俗,沈括文章,基本信息,原文,注釋,譯文,出處,

特點

相傳始於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為幞頭。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幞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為乾,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
幞頭幞頭
唐時皇帝所用幞頭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趨平直。至宋,幞頭以藤織草巾子作里,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為“幞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身份不同,式樣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腳幞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長,身份低的公差、僕役則多戴無腳幞頭。

分類

平式幞頭
是一種軟裹巾式,頂上的巾子較低而平,亦稱‘平頭小樣”,為一般 士庶與官吏宴居(閒居)時戴用。
軟腳幞頭
軟腳幞頭是在幞頭之下襯以“巾子”(即假髮),或“木圍頭”使幞巾的外型乎整固定,幞巾的兩腳加厚並塗漆;使其平展下垂,行動時則飄動爾雅,為文官與學士所愛戴用。
幞頭形制幞頭形制
圓頂直腳幞頭
這是一種硬裹幞頭,用“木圍頭”襯在額前,再用幞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內型,外糊皂紗,塗漆而成,其兩直腳用鐵絲織成,外罩漆紗,使其向左右平伸,為朝臣與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歷代皆有採用。
方頂硬殼幞頭
這是一種硬裹的巾帽,用鐵絲或藤草編成內型的硬殼,再糊絹或羅,並塗於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兩腳用鐵絲製成,並糊漆紗,向兩側乎伸或上翹,為宋代官員所好戴,宋代帝王也常戴用,但其兩腳平直而長,向左右平伸,長至二尺。在造型時可參考採用。
結式幞頭
結式幞頭也是一種軟裹巾式,在幞頭之上加一巾子,將其兩腳繫結在頭前,呈同心結狀,將另兩腳反結在腦後,為將尉、壯士所好戴用。

歷史發展

秦漢時期華夏地區身份高貴的人,男子二十而冠,戴的是冠帽,身份卑賤的人戴,幘本是一種包頭布,用以束髮。在關西秦晉一帶稱為“絡頭”,南楚湖湘一帶稱為“帕頭”,河北趙魏之間稱為“幧頭”,說或稱之為“陌頭”。使用時就是用一塊巾布從後腦向前把髮髻捆住,在前額打結,使巾布兩角翹在前額作自然的裝飾,這在當時青年男子中間,認為是一種美的打扮,所以樂府詩《日出東南隅行》有“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之句。東漢以來有些有身份的人士,則用較完整的幅巾包頭。
壁畫上的幞頭壁畫上的幞頭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將幅巾戴法加以規範化,並以皂紗為之,作為常服。《周書·武帝紀》說,“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折角巾就是將幅巾疊起一角從前額向後包復,將兩角置於腦後打結,所餘一角自然垂於腦後。
但在陝西三原隋孝和墓、湖南湘陰隋墓、河南安陽馬家墳201號隋墓出土的陶俑,頭上所裹幅巾,有兩角於腦後打結自然下垂如帶狀,另兩角則回到頂上打成結子作裝飾,這種形式就成為初期的幞頭了。俞琰席上腐談·卷上》說:“周武帝所制(幞頭)不過如今之結巾,就垂兩角,初無帶。”正與上述的情況相符。
更進一步的幞頭是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所說:“幞頭一謂之四腳,及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幞頭為什麼要在四角接上帶子呢,原因是先前的幞頭戴在頭上,頂是平而起褶的,四角接上帶子,兩角在腦後打成結後自然飄垂可成為裝飾,另兩角反到前面攀住髮髻,可以使之隆起而增加美觀。武漢東湖岳家嘴隋墓出土陶俑的幞頭,已可見到髮髻隆起的外觀。到了唐代,社會上流行高冠峨髻的風尚,所以又在幞頭內襯以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五》:“幞頭之下別施巾;象古冠下之幘也。”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巾子裹於幞頭之內。”這些幞頭式樣,在出土唐代陶俑和人物畫中都可找到。如西安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壽墓壁畫、鹹陽底張灣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獨孤開遠墓出土陶俑的幞頭,頂部較低矮,裡面襯的可能就是平頭小樣巾。
禮泉馬寨村麟德元年(公元664年)鄭仁泰墓及西安羊頭鎮總章元年李爽墓出土陶俑,幞頭頂部增高,似襯高頭巾子。高而前踣的式樣,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戴令言墓出土陶俑中可以見到。天寶年間幞頭頂部像兩個圓球,該式樣在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豆盧建墓出土陶俑身上也能見到。到晚唐時期,巾子造型變直變尖。至於包裹巾子的幞頭,唐以前用繒絹,唐代改用黑色薄質羅、紗,並且有專門做幞頭用的薄質幞頭羅、幞頭紗。這種巾子1964年已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發現,就是一種帽坯架,它可以決定幞頭的造型,開始是平頭小樣,《舊唐書·輿服志》談到唐高祖武德時期流行“平頭小樣巾”。以後幞頭造型不斷變化,武則天賜朝貴臣內高頭巾子,又稱為“武家諸王樣”。唐中宗賜給百官英王踣(bó箔,仆倒)樣巾,式樣高踣而前傾,這種式樣與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所用巾子“魏王踣”相似。唐玄宗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賜供奉官及諸司長官羅頭巾及官樣巾子,又稱官樣圓頭巾子。

演變

幞頭起初由一塊中國民間的包頭布逐步演變成襯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前後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最後形成帽身端莊豐滿,展角於動勢中擴大視覺空間,使虛實動靜結合,於平衡中求變化,脫戴方便,華貴而又活潑的華夏民族冠帽,因此,它能歷久不變,一直流行到17世紀的明末清初,才被滿式冠帽所取代。明丘濬大學衍義補》胡寅注指出,“古者賓、祭、喪、燕、戎事,冠各有宜。紗幞既行,諸冠盡廢。稽之法象,果何所側?求之意義,果何所據?”幞頭從中國民間實用的包頭布起步,它的流行,沒有法象作什麼根據,也沒有什麼牽強的寓意,而它在中華服飾史中存在的時間竟那么悠長,這對於發掘民族服飾文化演變的規律,是能夠從中獲得啟發的。

穿著風俗

幞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幞頭腳,開始稱為“垂腳”或“軟腳”。後來兩根垂在腦後的帶子加長,打結後可作裝飾,稱為“長腳羅幞頭”。神龍二年(公元706年)章懷太子李賢墓石槨線雕人物中有這種形象。唐神龍年間(公元705年至706年)幞頭所垂兩腳形狀變成或圓或闊,並在周邊用絲弦或銅絲、鐵絲作骨,襯以紙絹,這種幞頭腳就是能夠翹起的硬腳,稱為翹腳幞頭。
五代時,翹腳幞頭廣泛流行,《雲麓漫鈔》說“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頭,二腳上翹,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翹上而反折於下,或如團扇,焦葉之狀,合把於前。偽孟蜀(公元934年至960年,後蜀)始以采漆紗為之,湖南馬希范二角左右長尺余,謂之龍角。至劉漢祖(公元917年至974年,南漢)始仕為并州衙役,裹幞頭左右長尺余,橫直之,不復上翹,迄今不改。”文中開始把幞頭腳改稱幞頭角,這種兩隻長角橫直平展的幞頭,叫作展角幞頭,展角並不固定在幞頭上,可以隨時裝卸。

沈括文章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幞頭》
【創作年代】北宋
【作品體裁】 文言文
【作者出處】《夢溪筆談
【作者介紹】沈括

原文

幞頭①,一謂之“四腳”,乃四帶也。二帶系腦後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故亦謂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腳②。晚唐方鎮擅命,始僭③用硬腳。本朝幞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④,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又庶人所戴頭巾,唐人亦謂之“四腳”。蓋兩腳系腦後,兩腳系頷⑤下,取其服勞不脫也;無事則反繫於頂上。今人不復系頷下,兩帶遂為虛設。

注釋

①幞頭:包頭軟巾。相傳北周武帝時裁定用四條帶子,謂之“四腳”。隋時加桐木骨子,使巾頂高起,後世或以藤、竹等為骨。“幞”字舊讀pú,今讀fú。《幞頭》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故事一》
②硬腳:用金屬線撐起的巾腳。唐代皇帝所服的幞頭用硬腳,稍上曲;五代晚期以後,硬腳漸趨平直。
③僭(jiàn):僭越,超越等級本分。
④直腳:指平直的硬腳。宋人多用鐵線支撐。局腳:即曲腳,硬腳彎曲者。交腳:指前後腳互相交叉者。朝天:指巾腳上曲者。順風:指一腳下垂、一腳上曲者。
⑤頷(hàn):下巴頦。

譯文

幞頭,又叫“四腳”,就是四條帶子。兩條帶子系在腦後下垂;另兩條帶子由下巴頦下折返,繫於頭頂上,所以幞頭又叫“折上巾”。唐朝制度,只有人主的幞頭能用金屬線支撐的硬腳。晚唐時,地方鎮守官專擅權力,開始僭越本分而用硬腳。本朝的幞頭,有叫做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的五種,只有直腳的一種是不論貴賤都通行服用的。又老百姓所戴的頭巾,唐人也稱之為“四腳”。大抵兩條帶子繫於腦後,兩條帶子繫於下巴頦下,是為了在勞作時幞頭不致脫落;若無事時,則都反繫於頭頂上。今人通行直腳而不復繫於下巴頦下,則前面的兩條帶子都成為無用的設定。

出處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藥、農學、工程技術、文學、史事、音樂和美術等。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的36%,其餘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
沈括像沈括像
就性質而言,《夢溪筆談》屬於筆記類。從內容上說,它以多於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並闡發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
《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