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選修3

思想政治·選修3

《思想政治·選修3》是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編寫組。

基本介紹

  • 書名:《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政治·選修三: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
  • 又名:《高中思想政治選修三》
  • 作者: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編寫組
  • ISBN:9787107190797
  • 類別:思想政治教育-課本
  • 頁數:100
  • 定價:8.30元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4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
  • 試用地區浙江省上海市新高考課改區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專題一,專題二,專題三,專題四,專題五,編寫思路,重點和難點,專題一,專題二,專題三,專題四,

內容介紹

思想政治 選修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ISBN:9787107190797,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最新版出版年份:2014年,是(2017屆畢業生)新課改專版。

作品目錄

專題一

各具特色的國家國際組織
2 現代國家的管理形式
3 現代國家的結構形式
4 國際組織概觀

專題二

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國和法國為例
1 英國國王君主立憲制
2 英國的議會政府
3 法國的民主共和制半總統半議會制
4 兩國政體的異同

專題三

聯邦制兩黨制三權分立:以美國為例
1 美國的聯邦制
2 美國的兩黨制
3 美國的三權分立制
4 美國的利益集團

專題四

專題五

編寫思路

總起來說,《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是一門具有重要價值的選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將引導學生進一步樹立馬克思主義國家,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和理解國家的實質,認識不同國家性質,掌握國體政體的關係。懂得從我國國情出發,在借鑑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同時,絕不照搬西方政治體制模式,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認識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形成和發展,是主權國家為維護各自國家利益而進行競爭、較量和協調、合作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指導下,逐步學會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和寬闊的世界眼光,正確認識國內外大事和大勢,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可以說,這門課具有融知識性、理論性與思想性於一體的顯著特點。

重點和難點

專題一

各具特色的國家和國際組織
本專題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基本理論,包括國家與國家性質,民主與專政的關係,國體與政體的關係,國家的管理形式和結構形式,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國家組織的形成、分類及作用等。本專題講授的理論知識是全書的理論基礎,在全書中起著開篇和統領的作用。
以下幾個問題應當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國家的定義和性質
在馬克思主義以前,一般認為,義大利政治思想家馬基雅維利最早用“國家”一詞表示“在政治上組織起來”這個意義。英國哲學家霍布斯認為,人們都在為私利而你爭我奪,因此必須由具有絕對權威的國家來統轄一切。英國哲學家洛克認為一切人都擁有生活、自由、財產等自然權利,人們建立國家或政權就是為了保護這些自然權利等。所有上述觀點都未能揭示出國家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關於什麼是國家的基本觀點可以從三個方面闡明:一是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二是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三是人口、領土、主權是一個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要素。
國家的性質即國家的階級本質可以從兩方面闡明。其一,國家的性質也就是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國家性質。其二,按照國家性質劃分,人類歷史上先後出現過四種類型的國家,即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
上述馬克思主義有關國家的論述本來是明白易懂的,但是不斷遭到歪曲和挑戰。例如,1961年蘇共二十二大上,赫魯雪夫提出了“全民國家”和“全民黨”的觀點,即所謂兩全理論。“兩全”理論根本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國家學說,產生了嚴重後果。幾十年來,由於“兩全”理論的長期流行,在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廣大幹部和民眾的腦子裡,已經完全失去對資本主義復辟的警惕。這些成為後來戈巴契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來源之一。當反共反社會主義勢力從國內外、黨內外發起進攻的時候,蘇共無法運用無產階級專政的武器進行反擊,反而採取妥協退讓的態度,把國家政權拱手讓給資產階級民主派,導致了蘇聯解體的結局。
由上可見,在國家性質問題上離開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就會在實踐中產生嚴重的後果。
2.國體與政體問題
國體與政體關係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個容易產生歧義的問題。
所謂國體就是指國家的階級性質,指哪個階級是統治階級,哪個階級是被統治階級。從國家的歷史類型來看,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就屬於不同的國體。在馬克思主義看來,首要的和基本的是從國體上來區分國家類型。
政體問題,說的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統治階級採取什麼形式組織自己的政府,實行自己的專政,管理自己的國家,屬於政體問題。
國體與政體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
首先,我們在觀察、研究國家問題的時候,必須把國體與政體區分開,把本質與形式區分開,不要只看國家的形式而看不清國家的階級本質。
其次,國體與政體又是密切聯繫著的。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必須與國體相適應,即必須根據國家的階級內容採取適應的政體組織形式。毛澤東說過,“沒有適當形式的政權機關,就不能代表國家”。例如,法國大革命後,建立起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國體問題可以說解決了。但是從1789年到1870年,卻反覆經歷了共和、帝制、共和、帝制、共和的演變。這82年的動盪,所要解決的就是政體問題。所以,我們在觀察、研究國家問題的時候,不僅要研究國體問題,而且要研究政體問題。同一類型的國家,可能採取不同的政體。例如,同樣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有的實行民主共和制,有的實行君主立憲制,還曾經有過法西斯。不同類型的國家,又可能採取相同的政體,例如,奴隸主階級專政的國家、封建主階級專政的國家、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這四種類型的國家,都實行過共和政體。但是,不管在政體上有多大區別,或發生過什麼變化,國家在本質上都是階級的專政,剝削階級建立的各種國家都是剝削階級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專政。資產階級思想家總是掩蓋資產階級國家的階級本質,把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描繪成“自由”、“平等”的樂園,而把社會主義國家誣衊為專制國家,以欺騙民眾、達到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政治目的。
3.如何認識西方的政治體制
教師教學用書中說,“通過我國與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的比較,進一步闡明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和優勢,使學生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絕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體制模式。這是教材對課程核心價值的把握”。這裡自然引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認識西方資本主義政治體制
當代資產階級國家的特點是,表面上不同於奴隸制封建制國家採取公開的暴力形式,表面上也不是按公民財產數量決定其政治權利,而是在法律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普遍實行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資產階級國家的這一特點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反映。資本主義在經濟上要求自由競爭、等價交換,在政治上就要求民主和自由。資本主義國家的這一特徵和封建國家專制制度比較起來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在反封建鬥爭和解放生產力、促進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曾經起過進步作用。
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制度西方政治體制的特徵,一般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行代議制。它的基本特徵是:由通過普選產生的議員組成議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議會享有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由於代議制是資產階級民主的主要特徵,所以資產階級民主也稱為代議制民主。第二,實行分權制。即實行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別由三個機關獨立行使,並相互制衡的制度。第三,實行政黨制。就是通過議會選舉或總統選舉,由資產階級政黨輪流執政、聯合執政或單獨執政,以實現資產階級的統治。由於各國的國情不同,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表現為兩黨制、多黨制和一黨制三大類型。第四,實行法治。即實行以資產階級法律治理國家的原則。它是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為反對專制的封建統治而提出來的主張。幾百年來,西方國家形成了一整套較為完備的治理國家的法律制度。以法治國的基本含義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儘管這在實際上很難實現。這也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要求在法律觀念上的反映。依法治國的本質要求是對國家權力和政府權力的運用必須依照明確的法律,而不能由掌權者隨心所欲地進行統治。也就是說,政府也要受法律的限制。
資本主義國家代議制民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歷了兩方面變化。一方面,為滿足社會現代化過程中公民參政意識日益增強的要求,作為公民權利表現形態的民主,諸如政治上的普選權和參政權,以及各種社會經濟權利都在進一步擴大,如進一步取消和降低了對選民的種族、性別、財產和教育程度的限制等。另一方面,為加強國家的政治統治和對社會經濟事務的干預,代議制政府內部權力關係發生了變化,表現為行政高度集權和空前擴權。這種代議制民主是資產階級實行專政最理想的政治組織形式。它沒有改變民主的資產階級性質,沒有也不可能給人民帶來真正的民主。
4.關於國家主權問題
我們知道,人口、領土和主權是一個國家存在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幾個基本要素。主權,是指一個國家所擁有的獨立自主地處理其內外事務的最高權力。主權又分對內屬性和對外屬性兩方面,也稱對內主權和對外主權。主權的兩重性緊密相關、不可分割。
一般地講,每一個思維正常的人和政府,都會高度重視國家主權問題。舊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到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1901年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時,中國主權已喪失殆盡。清政府不僅被迫向列強賠款謝罪,而且按照列強的要求,將一切反帝愛國人士包括主張反對聯軍侵略的大臣一律處死。上海外國租界公園門前的牌子“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集中反映了喪失主權的中國人民的屈辱地位。沒有了主權,哪裡還有人權?!
近些年來,我們在主權問題上遇到的一個挑戰是,西方一些人拚命鼓吹“人權無國界”、“人權高於主權”,企圖把自己信奉的價值觀、人權模式和社會制度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針對這種情況,鄧小平指出,“國家的主權、國家的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西方的一些國家拿什麼人權、什麼社會主義制度不合理不合法等做幌子,實際上是要損害我們的國權。”他還說:“人們支持人權,但不要忘記還有一個國權。談到人格,但不要忘記還有一個國格。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沒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獨立,國家是立不起來的。”
蘇聯解體就是深刻的教訓。1987年11月,戈巴契夫推出了《改革與新思維》一書,提出“全人類的價值高於一切”,“全人類生存高於一切。”在此基礎上,1990年召開的蘇共二十八大形成了“人權優先於主權”的觀點,主張“人權優先於任何民族主權民族自治的利益”。結果,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紛紛舉起“人權”和“自決權”旗幟而宣告獨立。蘇共和蘇維埃共和國聯盟在這個浪潮面前徹底喪失了戰鬥力。

專題二

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國和法國為例
英國和法國,不僅在近代資產階級革命中,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體中,英國採取的君主立憲制,法國實行的民主共和制都具有典型意義。關於這兩種政體的不同特點、成因和實質,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中都作了明確交代和分析。這裡只講兩點。
1.英國君主立憲制形成的原因及實質
英國君主立憲制又稱議會君主立憲制,它的建立是進行革命的英國資產階級、新貴族面臨封建勢力和下層民眾反抗這兩方面的威脅,為了重建秩序而對已存在了若干世紀的君權傳統的利用,因為它們認為君權容易被社會各界接受。這實際上是對封建勢力的妥協。當然,英國政治文化傳統比較保守,善於妥協,政體變革往往採用漸進方式,也是英國君主立憲政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最後確立是在1689年不流血的“光榮革命”之後。國會於同年3月通過了《權利法案》,規定國王必須是新教徒,國王須尊重國會,只有得到國會下院同意方可徵收新稅和招募常務軍等。這種由國會制約王權和政府的體制,是典型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光榮革命”是這一制度在英國確立的標誌。馬克思說:“正是隨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在英國才開始了資產階級社會的巨大發展和改造。”由此可見英國議會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實質。
這種制度今天在世界上仍有相當影響,值得重視和研究。資本主義較為發達,資產階級力量較為強大但仍保留君主制傳統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典挪威丹麥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
2.法國的民主共和制和半總統半議會制
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到1946~1958年的第四共和國時期,法國實行的是議會共和制。議會擁有選舉總統、決定政府組成、任免總理和批准政府施政綱領等權力。當時法國是典型的議會制國家。其所以實行這種制度,與法國大革命比較徹底地摧毀了封建專制制度有關。但是,到了第四共和國時期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經濟發展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國有化政策產生的低效率和巨額虧損開始困擾法國經濟,加之不斷進行的保護殖民地利益的戰爭,使法國軍費空前增長,給經濟發展帶來更為沉重的負擔。為了擺脫危機,政府不斷更換。從1946~1958年的12年間更換了19次。第四共和國不可避免地迅速走向瓦解。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由戴高樂出任總統,共和國改由總統加議會的一種混合制度來治理,總統成為共和國權力中心,因此人們稱法國為“半總統半議會制”的國家。這以後法國國民經濟獲得明顯的進步與發展。整個20世紀60年代,法國工業生產年增長率達到6.9%,不僅高於英、美兩國,而且超過了聯邦德國殖民地問題也獲政治解決。
由此可見,這種政體的更迭,完全是為法國國體即為鞏固法國資產階級的國家政權服務的。

專題三

聯邦制、兩黨制、三權分立:以美國為例
教材上說,“當今世界,如果說有哪個國家最集中、最充分地體現著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特質,並把它發揮到極致,那就是美國”。美國政體突出地表現為聯邦制、兩黨制和三權分立。那么這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我們又應如何評價這些制度呢?這裡結合教材內容作進一步探討。
1.從《聯邦憲法》產生的過程及內容看美國政治體制的實質
17世紀初英格蘭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開始建立殖民地。1776年美國獨立後,面臨著13個殖民地如何聯合成一個新國家的問題。由於各州在當時都具有獨立性,1777年通過的起憲法作用的《邦聯條例》保留了各州的主權、自由和獨立,各州實際上都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但這種邦聯政治體制既不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不利於對外貿易和鞏固國防。特別是1786年爆發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民起義──謝斯起義,一批被債務逼得走投無路的農民在謝斯的領導下起來反抗政府。儘管這一自發的反抗很快被鎮壓下去了,卻給統治者以有力的警告,使他們感覺到人民的力量。當謝斯起義的訊息傳到喬治·華盛頓那裡,他驚呼,“每個州都有可能引發大火的易燃物存在。我感到一種比我所能表達的遠為巨大的動亂已經出現。”類似的恐懼迅速傳遍各州,人們匆忙進行改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代表富商、債權人和大土地所有者利益的聯邦黨人深切地感到,只有加強中央的權力才能維護富人的統治。他們力主建立強大的中央政府。1787年舉行了制憲會議並制定了新的憲法,於1789年生效。
聯邦共和制本身是妥協的產物,既強調中央權威,又允許地方分權。憲法第十條修正案明文規定:“舉凡憲法未授予合眾國政府行使,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種權力,均保留給各州政府或人民行使之。”這是在當時中央集權制尚未成熟和各州分權又顯然不能適應美國發展的局面下產生的政治體制。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指出,聯邦制度的目的在於把領土大的長處與領土小的長處結合起來,美國因此而從聯邦制度中獲得好處。但是托克維爾同時指出,在一個大國中實行中央與地方分權的聯邦制也是由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也就是說美國與歐洲大國遠隔重洋,而南北兩邊與之為鄰的是墨西哥、加拿大這樣的比它弱小的國家。
至於採用分權制和相互制約的制度,在制憲過程中,在討論政府三大部門──立法、司法、行政的關係方面,建國先驅們作了精心設計。他們特別害怕較能反映下層民眾意志的立法機關成為最高權力機關,而特意在憲法中加強行政和司法機關的獨立地位及其權力。憲法中明確規定,行政、立法、司法三個部門相互獨立,各自執掌一部分權力。這便是所謂權力分立。同時,三部門沒有任何一個能不受其他部門牽制而行使自己的權力。這便是所謂“制衡”,憲法對三部門的制衡作了詳盡的規定。一些美國學者指出,“分權制……目的是要設定防止多數主義(即大多數民眾統治國家)的障礙和為傑出人物的自由和私有財產提供雙重保險”。“這種權力交錯,各為其主的體制至今仍發揮作用……相互牽制和平衡等基本安排方式沒有變,總統、參議員、眾議員和法官仍是由不同的選舉人選出,各自的任期長短也不相同,其所負責任和所忠對象也各有所別。所以,在這一體制下,永遠也不能實現人民民眾的多數人統治。”
當然,在統治階級內部,這種“相互牽制和平衡體制的原理可以理解為複審思想的體現,它也是建國先驅們對政府科學的一種貢獻”。美國這一套權力分離與制約的原則為穩定資產階級國家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我們考察美國這套民主政治體制時,不能忘記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這種體制一開始就是建立在對印第安人的排斥、殺戮,特別是對黑人的長期奴役基礎之上的。曾任美國歷史學家組織主席的埃德蒙·S·摩根教授指出,“在我國,自由和平等是伴隨著奴隸制而興起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這兩種彼此矛盾的發展過程並駕齊驅,從17世紀一直延續到19世紀,成了美國歷史上的主要悖論”。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國實力的增長,這種悖論今天正在向全世界擴展──美國特殊利益集團企圖通過槍炮推廣美國式民主,從而把它們的自由建立在奴役世界人民之上。
總起來說,美國以三權分立權力制衡為特徵的政治體制模式對於反對封建專制,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持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有其積極作用。但是,廣大勞動人民不可能在這種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雖然三大權力機關之間互相制約、平衡,卻沒有一個代表人民意志的權力機關,因而不可能實現人民民眾的多數人統治。
2.如何理解美國的兩黨制
美國是實行資產階級兩黨制的典型國家。建國初期有過民主黨和輝格黨,即後來的共和黨,前者代表奴隸制種植園主利益,後者代表工業資產階級利益。但兩黨制正式形成是在美國內戰之後。在這個時期中,由於奴隸制的廢除和南部種植園主的逐漸沒落,兩黨由原先主要代表不同階級的利益變為代表美國資產階級內部不同集團的利益;隨著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兩黨又分別代表了美國壟斷資產階級不同集團的利益。在這一時期,最初20年即1865~1885年一直由共和黨持續執掌政權,直到1885年,民主黨人克利夫蘭才通過大選入主白宮。這標誌著近代美國兩黨制正式形成,從此開始了兩個資產階級政黨輪流執政的歷史。這種狀況當然有利於資產階級穩定政局、發展經濟。
為什麼美國沒有第三黨執政呢?教科書上不是講目前活躍在美國政治舞台上的還有綠黨進步黨近30個小黨嗎?這裡關鍵在於輪流執政的共和黨和民主黨總是想方設法把其他可能威脅到他們執政地位的政黨力量消滅於萌芽狀態。例如,“19世紀90年代出現了農場主組成的新的政黨──人民黨,它清楚地表達了農場主的抱怨,提出了他們的議題並在國家、州和地方一級提出自己的候選人,在1892年和1894年選舉中獲得了給人以深刻印象的進展,在某些社區取代了一個或兩個主要政黨的地位,許多成員被選入州和地方政府。”人民黨的崛起引起了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上層的恐慌,為了防止更多的下層選民轉而支持人民黨,兩黨均在其綱領中點綴一些改革條款以圖改變它們保守僵化的形象。特別是1896年民主黨吸收了人民黨大部分有爭議的觀點,其結果是,人民黨與民主黨合併,人民黨作為一種重要的政治力量不復存在。美國統治集團在維護其根本利益上是很有一套策略的。

專題四

民主集中制: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這是全書重點之一。教學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讓學生認識到這是最適合我國國情、具有巨大優越性的制度。
必修課《政治生活》已對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了全面的講述。這門選修課進一步論述這個問題,更多地是從與西方制度的比較中來認識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請大家特別注意教科書第74頁鄧小平的那段話。鄧小平指出,“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權分立多黨競選,等等。我們並不反對西方國家這樣搞,但是我們中國大陸不搞多黨競選,不搞三權分立兩院制。我們實行的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制益處很大,很有助於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
為什麼說“最符合中國實際”?我們可以從“民主集中制”談起。“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這項制度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突出體現出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
西方議會制相比較,儘管就政體而言,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西方議會制同屬代議制,兩者之間具有某些歷史繼承性和一定共同性,在實踐中可以互相借鑑,取長補短。但兩者又有根本區別。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多次指出,資產階級議會只代表少數有產者的利益而非代表民意;具有虛假性,往往陷於“清談”;選舉是少數有錢人操縱的,實際上排除了勞動人民,是根本不平等的。針對這些問題,他們認為,新的政權必須是代表民意的,真正掌握國家一切權力的、一元化的權力機關;這個機關應該在普遍、平等、直接、秘密投票的條件下產生。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就具有這樣的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是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也是中國人民管理自己國家的組織形式。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定期選舉產生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並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構,以實現人民對國家的管理。
我國人大制度作為一種民主共和制政體,所依存的國體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它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民主基礎極為廣泛。我國人大制度下享有的政治權利的“人民”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如此廣泛的基礎,不僅資本主義國家根本不可能做到,就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代議民主制,像蘇聯的蘇維埃制,都沒有這樣廣泛的基礎。
第二,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使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際運作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一般說來,人大開會時,同級政協也同時召開會議,對人大討論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對人大的決定發揮重大的積極影響,並有權對國家機關和工作人員進行批評監督,因而在我國國家生活中起著重要的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作用。
第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緊密相連。在國家政權領導方面,我國的政黨制度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多黨制兩黨制不同,也同某些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黨領導制有所不同,我國是一黨領導、多黨參政、共同合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形成的,集中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人大制度的一項基本原則。而中國共產黨也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在國家政權中發揚民主的最好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憲法規定的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地統一起來。
綜上所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代議民主共和制政體。它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實現形式,直接關係到中國政治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政權的行使問題。它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一樣,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政治體制。
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堅持和改善對國家事務的領導。這同樣是由我們國家的性質所決定的。
黨的領導包括哪些內容呢?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包括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進行思想宣傳,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執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
實現黨的領導,就要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科學規範黨委和人民代表大會的關係,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自己的職能。要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善於運用國家政權處理國家事務。黨關於國家事務的重要主張,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範圍內的,要作為建議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使之經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就是說按照依法治國的方略,通過制度和法律貫徹黨的領導,又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與此同時,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等對共產黨的執政績效進行評議監督,也通過對共產黨推薦的重要的幹部行使人事任免權來體現一種監督。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的讚揚,把這種領導看做是中國和平發展的根本保證。
對於我國來之不易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細心呵護。正如胡錦濤同志在首都各界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指出的那樣:“這個制度健康發展,人民當家作主就有保障,黨和國家的事業就順利發展,這個制度受到破壞,人民當家作主就無法保證,黨和國家的事業就會遭受損失。”
專題五 日益重要的國際組織
本專題是專題一中“國際組織概覽”的拓展和延伸。專題一的第四框是對國際組織的概述,本專題則具體地介紹了幾個重要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世貿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和歐盟。通過本專題的學習,可以了解這些國際組織的建立、宗旨和原則、作用和影響;了解中國與這些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深刻認識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國在國際交往中堅決維護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場。
“第一框 聯合國:最具普遍性的國際組織”和“第二框 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師教學用書中指出了這一部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這裡,只想著重講講有關聯合國改革的問題。
世紀之交以來,聯合國改革成為世人關注的一大焦點。聯合國改革包括以安全理事會為重點的機構改革和發展、安全、人權三大領域的改革。所有這些改革中的爭論,都反映了國際社會不同力量對21世紀國際秩序的不同看法和訴求。
安理會改革的主要之點是有關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問題以及他們的職權問題。
日本、印度、德國和巴西組成的“四國集團”急於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並企望與五個常任理事國一樣擁有否決權。它們的主張遭到大多數國家反對。美國一味強調安理會擴大的“大國”與“民主”的標準,一再表態特別支持日本“入常”,但許多國家批評日本在“四國集團”中是唯一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的國家,認為日本“沒有理由成為常任理事國”。中國一方面傾向於在增加常任理事國問題上採取謹慎態度;另一方面,堅決反對片面強調實力大小與“貢獻”,主張兼顧道義與政治標準,包括候選國應對二戰歷史有正確認識,奉行獨立與公正的外交政策。中國表達了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共同心聲。
在發展、安全與人權三大領域的改革中,爭議最大的是人權問題。美國對幫助第三世界發展一貫不予重視,唯恐因此增加其財政負擔,同時片面強調它所關心的安全與人權問題。而廣大開發中國家則從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的一貫立場出發,強調聯合國改革應扭轉“重安全、輕發展”的趨勢,重點應放在幫助開發中國家的發展上。在人權問題上,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占多數的人權委員會早就心存不滿,急欲以一個新的“人權理事會”取而代之。美國企圖將人權理事會成員總數控制在30個以內,並強調成員國必須在實踐人權最高標準方面有良好記錄。然而,2006年5月9日,當第60屆聯合國大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產生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首屆47個理事國時,中、俄、法、英4個安理會常任理事會均順利入選,唯獨美國在面臨可能落選的情況下,宣布放棄參選。這實在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一直以“人權領袖”自居的美國,原想用新成立的人權理事會來整治不聽話的國家,結果卻落得個可悲的下場。從聯合國內部的種種變化,可以看出國際社會的力量對比正在進一步朝著不利於霸權主義而有利於國際公平、正義和合作的方向發展。
“第三框 走進世界貿易組織”,關於世界貿易組織WTO,簡稱世貿組織),教師教學用書指出了其中兩個重點和難點問題,一個是該組織被稱為“經濟聯合國”的緣由,另一個是世貿組織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的角色和作用,可以說是抓住了要害。
關於“經濟聯合國”的提法,這裡講一點看法。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是1947年10月於日內瓦簽訂的《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當時由占世界貿易額五分之四的美國等23個國家參加,1948年1月1日協定正式生效。它不是正式的國際組織,而是一個政府間的多邊協定,是規定戰後國際貿易法律準則的基本檔案,事實上卻在總協定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國際組織。它與1945年建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一道,共同構成二戰後資本主義的國際經濟秩序結構,即布雷頓森林體系。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主要活動是組織並主持減讓關稅的多邊貿易談判,從而使每一個締約方從相互減讓關稅中受益,因此有世界經濟領域中的“聯合國”之稱。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與關貿總協定共存一年,1996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全球經濟貿易組織,關貿總協定不再存在。但是世界經濟領域中的“聯合國”的稱號卻由世界貿易組織繼承了下來,只不過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這一點表現得更為突出罷了。
“第四框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的新形式”,教師教學用書在疑難問題解答中專門列出一個目“獨特的APEC方式”,強調該組織的獨特性。這恰好抓住了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該組織的一些新特點。亞太經合組織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它的多樣性等特點,如APEC成員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其中有最已開發國家,也有最窮困的國家。它的獨特性更多地表現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願等原則,體現在磋商代替談判。總之,APEC的原則和做法,照顧了合作夥伴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各成員的不同權益和要求得到較好的平衡。這些都反映了開發中國家的願望,更體現了中國有關國際關係的一系列正確主張。
中國是一個正在迅速和平發展的國家,在外交上必然要和500年來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強權政治劃清界限。不僅如此,中國非常明確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並認為和平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國在2005年提出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2006年又提出建設“和諧亞洲”的主張。這種外交主張和理念顯然與過去西方的信念迥然不同。這種理念反對干涉開發中國家內政,反對動輒使用武力,反對強行輸出價值觀和政治制度,而主張各國按照本國實際來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和價值取向。所有這些,都符合人類進步發展的要求。有的西方輿論也公開承認:“北京對亞洲傳遞的外交信息主要是讓它們放心,讓我們一起變富。只有中國的鄰國也變得繁榮,中國的現代化才能成功。”
有人說,19世紀世界帶有英國特徵,20世紀世界帶有美國特徵,而21世紀世界則會帶上中國特徵。如果說這話有一定道理,這決不是說,中國要走過去英、美等國家走過的老路,也像它們那樣稱霸世界;恰恰相反,中國正在走一條不同於西方國家的發展道路。中國強調世界各國和諧相處,這樣的主張不能不對亞太經合組織的特徵產生深刻影響。
“第五框 歐盟區域一體化組織的典型”,在教師教學用書中提出了這一部分兩個教學重點和難點:一個是“歐盟的誕生和發展”,另一個是“歐盟在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角色和作用”。關於其誕生和發展,已經講得很清楚了。現在所要解答的是,如何估計歐盟建立和擴大的意義?這裡結合近年來的一些新情況、新發展,談一點看法。
正如教材所說,歐洲歷史上早就有關於統一、聯合或一體化的各種主張,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禍,給了歐洲走向一體化以直接推動。歐洲一體化發展到今天實屬不易,至少在以下幾點上是應當予以肯定的。
一是歐洲27國聯合成為一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0萬億美元,對外貿易位居世界第一,官方發展援助世界第一的歐洲聯盟,使它成為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化組織。到2006年底,歐盟13國通用的歐元流通總值更首次超過了美元,成為歐元崛起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二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系列價值觀念如多邊主義、重視生態與環境、重視可持續發展、反對戰爭和動輒使用武力等,與我們看法一致或接近。而歐洲在二戰後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長時間的和平與經濟繁榮等,也影響到他們反對戰爭和動輒動用武力的立場,儘管中國和歐盟之間在有關人權、主權、民主的實踐方式等問題上都存在價值觀上的差異,但並非無法逾越。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中國和歐盟之間的政治對話,已經使雙方在有關多邊主義、可持續發展、法治、民主乃至人權領域都達成了較為廣泛的共識。經濟互利合作也有所加強。
三是歐盟外交美國外交有明顯差異。儘管歐美具有同根同種文化,但是二戰後雙方發展的經歷有很大差別。歐洲國家之間不斷進行整合和現代化,而美國則始終是一個霸權國家。經歷不同,認識世界的方式也就不同。所以,歐美對有關國際秩序、全球化、全球治理、主權、人權等方面的價值理念和政策並非完全一致。有評論說,歐洲人更喜歡信賴經濟、文化和政治工具來達到其全球或地區目標,而美國則經常運用其龐大的軍事優勢實現野心;歐洲傾向於多邊主義,美國則時刻準備轉向單邊方式;等等。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歐盟和美國在國際事務中不同的指導原則和政策立場。
儘管如此,在維護現有的國際體系,特別是規範舊的世界經濟秩序,共同約束髮展中國家行為等方面,歐美利益是一致的。在涉及全球戰略的重大問題上,歐盟難以與美國對抗,甚至有時追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已經發展起來的共同利益的基礎仍然比較脆弱,也不足以抵消西方意識形態因素造成的對中國的歧視和敵視。
至於歐盟自身發展的前景也不可過於樂觀。目前情況是,歐洲一體化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歷程,歐洲民眾對歐盟的關注和了解卻在減少,歐盟對民眾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出現了下降趨勢。據歐洲委員會2006年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只有20%的歐洲人知道歐盟當時有25個成員國。究其原因:一是歐盟幾十年的發展一直由各國精英主導,很多重大決定是各國領導人通過幕後妥協利益交換達成的,民眾並沒有發言權。二是歐盟許多“口號”未能兌現。如歐盟早在2000年就聲稱在2010年前將歐盟建成“最具競爭力和活力的知識經濟體”,但目前看來很難兌現。三是歐盟無法解決失業福利減少、非法移民等與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據2007年3月的一份民意調查統計,歐盟成員中有44%的公民認為他們的生活狀況在加入歐盟後變得更糟了。各成員國政治領導人為推卸責任,往往將它們歸咎於歐盟的一體化和擴大化等原因,更加造成民眾的不滿。
由於上述問題的長期積累,歐盟正面臨失去民意支持以及民眾“歐洲認同感”明顯弱化的困境。一方面,民眾對歐洲一體化是否能保障他們的利益感到不確定,因而寧願將其利益繼續交由民族國家來保障;另一方面,民眾對擴大政策本身產生了強烈的疑慮。大多數民眾認為繼續擴大會損害歐盟經濟,並且因不知歐盟的地理和文化邊界在哪裡而產生茫然情緒,這進一步弱化了“歐盟認同感”。
民眾對歐盟的認同感是建構一個政治和文化歐洲最重要的基礎。倘若歐盟各成員國不能有效地扭轉民眾當前的認同危機,歐盟未來深化改革和擴大的每一步,包括憲法條約的批准都將步履維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