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德國

聯邦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兩德統一前簡稱聯邦德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德語縮寫”BRD“)或西德

1990年8月31日,兩德政府簽署關於實現政治統一的“統一條約”;1990年9月12日,蘇、美、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莫斯科舉行第四輪“二加四”會談並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1990年9月21日,兩德議會批准兩德統一條約;1990年10月1日,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和兩德外長們在紐約簽署一項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蘇4國在柏林和德國行使權力;1990年10月3日,兩個德國實現統一。

聯邦德國(西德)建立於其初期範圍包括二戰後由美國、英國和法國所占領的德國領土而除了德國西部的領土外,東德境內、德國原本的首都柏林市區西半部在當時也屬於西德非法定的事實領土。如此一來,西柏林成為一個飛地,被東德領土所包圍。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史前時期,德意志立國時期,神聖羅馬帝國,普魯士崛起,德國統一,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分裂和重新統一,地理位置,自然資源,行政區劃,國家象徵,國旗,國徽,國歌,國鳥,政治,憲法,議會,政府,司法機構,政黨,外交,與東德關係,與中國關係,與蘇聯關係,著名景點,布蘭登堡門,無憂宮,科隆大教堂,

簡介

聯邦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和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約為35.7萬平方公里。地勢北低南高,可分為四個地形區: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東西走向的高地塊構成;西南部萊茵斷裂谷地區,兩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亞高原阿爾卑斯山區,
其間拜恩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萊茵河(流經境內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奧得河多瑙河。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爾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氣候較明顯,往東、南 部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平均氣溫7月14~19℃,1月-5~1℃。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則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據1982年國際海洋法協定,德國在北海和東海的領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約22公里),其面積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聯邦德國首都為波恩,兩德統一後,由波恩遷都到柏林,柏林同時也是一個聯邦州。位於哈弗爾河施普雷河畔的北德低地,有眾多的湖泊。柏林的地勢高低不同,從海拔30米到115米。面積882平方公里。人口342萬。有很多大學位於柏林,如1809-1810年成立的洪堡大學、1948年成立的自由大學柏林工業大學。柏林的戲劇學校也很有名。

歷史

史前時期

大約七十萬年前,德國境內便有人類的蹤跡。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缺乏文獻記載,因此並不十分清楚。公元前約1世紀,在多瑙河萊茵河流域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由於羅馬帝國在德意志地區的擴張,這些部落不斷同羅馬帝國發生衝突。
日耳曼人開始向羅馬帝國境內遷徙日耳曼人開始向羅馬帝國境內遷徙
公元9年,日耳曼人條頓堡森林戰役中戰勝了不可一世的羅馬軍隊,羅馬人在此役中損失了3個軍團,此後羅馬帝國再未入侵過該領域,萊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區得以獨立。公元376年,日耳曼人遭到匈奴人的襲擊,開始向羅馬帝國境內遷徙。從407年開始,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公元476年,日耳曼聯合部分羅馬人推翻了西羅馬帝國

德意志立國時期

5世紀末,延續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的統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稱為查理曼帝國。由於領地內各地區間缺乏文化和經濟的聯繫,封建割據勢力強大,王國在查理曼大帝死後陷入一片混戰。
公元843年,法蘭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後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來的德意志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後來法德爭鬥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創立德意志王國。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這是嚴格意義上德意志歷史的開始。

神聖羅馬帝國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在弗蘭肯王朝統治期間(1024年-1125年),義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聖羅馬帝國,但主教敘任權之爭使皇帝的權力被削弱。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統治期間(1138年-1254年),帝國勢力進一步擴張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德意志北部地區的城鎮因漢薩同盟而繁榮發展。
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了質問羅馬天主教的《九十五條論綱》,由此引發了宗教改革。1519年哈布斯堡家族的卡爾四世即位。他不單要對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還要捲入了對法國及教宗的長期戰爭。他在帝國的地位被削弱,無力阻止宗教改革。14世紀農民就因為生活困苦而爆發起義。在宗教改革期間的1524年至1526年,甚至發展為德國農民戰爭。1525年在閔採爾的領導下,法蘭肯豪斯的地主被廢除。
由於德意志是1618年至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其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令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黎塞留主政的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洛林,為以後德法爭戰埋下隱患。從1740年開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魯士王國之間的戰爭占據了18世紀的德意志歷史。
聯邦德國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上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同盟軍入侵法國的盟國巴伐利亞,另一隻同盟軍進攻拿破崙控制的義大利,但最終法軍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神聖羅馬帝國的摩拉維亞,同時將同盟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國援軍。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原來的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脫離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聯邦。帝國皇帝弗蘭茨二世被迫退位,神聖羅馬帝國徹底瓦解。

普魯士崛起

1701年1月18日,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自此,普魯士作為一個王國才正式存在。
聯邦德國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併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再度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
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失去保護的聯盟內各邦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10月31日,聯盟正式解體。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德國統一

1848年巴黎的二月革命推動了德國城邦的三月革命的發生。普魯士皇帝腓特烈·威廉四世迫於民間壓力,修改憲法並且承認人民有集會和言論自由。自由主義運動暫時得以平息。
聯邦德國
聯邦德國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威廉一世即位。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衝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
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俾斯麥出任首相,這標誌著德國統一的開始。1864年普魯士打敗丹麥,收回北方近丹麥邊境的多個領地。1866年普魯士打敗奧地利,迫使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併合並數個邦,組成北德意志邦聯。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國南部幾個邦脫離法國控制,至1871年德國宣布完成統一,德意志帝國成立,也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聯邦德國
1884年初,德意志帝國開始在歐洲以外建立殖民地。在柏林會議後,德意志帝國獲得了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多哥和喀麥隆在內的非洲多塊土地。瓜分非洲使得列強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並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魏瑪共和國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線。作為被協約國戰勝的同盟國的成員,德意志帝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魏瑪共和國成立。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國被迫簽署《凡爾賽和約》。此次談判與以往的戰後和談不同,作為戰敗國的德意志帝國被排除以外。由於條約被認為過於苛刻且令德國蒙羞,促進了納粹主義的興起。
聯邦德國
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開始的幾年,魏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敵人們的關係逐漸緩和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了些好轉。盟國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秩序和繁榮,全靠總理兼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聯邦德國
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了魏瑪政府。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SDAP,簡稱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都歸罪於所謂的猶太人的陰謀,甚至宣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的。

納粹德國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以希特勒為領袖的納粹黨在1933年1月30日開始掌握了德國的政權。
聯邦德國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殘酷鎮壓異己分子,通過衝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及其遍布各地的勞動營和集中營實行法西斯專政。希特勒是通過鼓吹強烈的民粹主義上台的,上台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爾賽條約的封鎖,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畫”,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
聯邦德國
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1938年3月德國吞併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蘇德台區以後,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以及英法的綏靖政策的驅使下簽訂《慕尼黑協定》。10月,德國背約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兩天后法國和英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很快就直接或間接地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1941年,德國開始了大屠殺,有組織地殺害了約600萬猶太人、約1000萬斯拉夫人和吉普賽人以及約25萬德國籍傷殘人士等。
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1942年冬,史達林格勒戰役開始,德軍失利,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第登入,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分裂和重新統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雅爾達協定,蘇美英法分區占領德國,柏林作為特殊單位由4國共同管理。1949年5月,美、英、法3國占領區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蘇聯占領區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1961年,為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民主德國在東西柏林邊界自己的一側修建柏林圍牆,並且切斷西德與西柏林的交通運輸,冷戰達到了最高峰。美國靠空投物資支援西柏林,即是空中橋樑。
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較快。70年代,德國出現“經濟奇蹟”。到統一前,聯邦德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第四大國,貿易第三大國。民主德國在東歐國家中經濟是發展最健康和快速的,統一前,東西德國都被世界銀行列為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由於東歐劇變等各種因素,東德於1989年11月9日下令開放柏林圍牆,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

地理位置

西德位於歐洲中部,東鄰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接丹麥,瀕臨北海波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西德在歐洲的地理位置西德在歐洲的地理位置

自然資源

西德自然資源較為貧乏,除硬煤褐煤和鹽的儲量豐富外,在原料供應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2\3的初級能源需進口。天然氣儲量約3820億立方米,能滿足國內需求量的1/4。硬煤、褐煤豐富;其他礦藏的探明儲量為:鉀鹽約130億噸,礦石16億噸,石油5000萬噸,天然氣約5000億立方米。東南部有少量鈾礦。德國森林覆蓋面積為1076.6萬公頃,占全國面積約30%。水域面積86萬公頃,占全國面積占2.4%。

行政區劃

德國行政區劃分為聯邦、州、市鎮三級,共有16個州,12229個市鎮。各州的名稱是:巴登-符騰堡州、巴伐利亞州、柏林市、布蘭登堡州、不萊梅市、漢堡市黑森州、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
行政區劃行政區劃
下薩克森州、北萊茵-威斯伐倫州、萊茵蘭-普法耳茨州、薩爾州、薩克森州、薩克森-安哈特州、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和圖林根州。其中柏林、不萊梅和漢堡為市州。

國家象徵

國旗

西德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金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三色旗的來歷眾說紛紜,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紀的古羅馬帝國,在後來16世紀的德國農民戰爭和17世紀的德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飄揚在德意志大地上。
國旗國旗
1918年德意志帝國垮台後,魏瑪共和國也採用黑、紅、金三種顏色的旗幟為國旗。1949年9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依然採用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三色旗;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也採用三色旗,只是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錘子、量規、麥穗等國徽圖案,以示區別。1990年10月3日,統一後的德國仍沿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國旗。三色國旗可在機場、賓館、宴會和其他場合懸掛。聯邦政府機構和駐外使館等懸掛帶有黑鷹圖案的國旗。

國徽

西德國徽以金色盾牌為背景,背景上是一隻黑色的雄鷹,雄鷹的喙和兩爪為紅色。據考證,這一雄鷹圖案的淵源可追溯到12世紀曾經統治過普魯士、後成為德國王室的霍亨索倫家族
國徽國徽
自古以來,德國人對雄鷹的崇敬都是虔誠而深沉的。早在古羅馬時代,雄鷹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上帝的象徵,它保護著上帝的子孫和信徒不受侵害。上帝把自己比作雄鷹,誰相信它,誰就可以像雄鷹一樣展翅高飛,不斷獲得新的生命活力。同時它又是太陽之鳥,它的銳眼能經受住太陽神的照射。在封建王朝時代,雄鷹是皇權的象徵,帝王們希望以此使皇位永固。以雄鷹入圖,早在九世紀就已經出現。據說,該圖案是由法蘭克國王查理一世的軍隊從羅馬帝國傳入德國的。

國歌

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歌詞是奧古斯特·海因利希和霍夫曼·馮·法勒斯雷本(1798年—1874年)於1841年撰寫的,曲調採用“交響樂之父”弗朗茨·約瑟夫·海頓(1732年—1809年)所創作的歌曲《上帝保佑弗朗茲皇帝》的旋律。
1922年在紀念魏瑪共和國成立三周年之際,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將“德意志之歌”升格為國歌。1952年,在聯邦總統豪伊斯和聯邦總理阿登納之間的一次通信中,這首歌重新被承認為國歌。聯邦總統魏茨澤克和聯邦總理科爾在1991年8月的通信中確認了“德意志之歌”對統一的德國的傳統意義。

國鳥

白鸛(學名:Ciconia ciconia)為鸛科鸛屬的大型涉水鳥。在歐洲,自古以來白鸛就被認為是“帶來幸福的鳥”,是吉祥的象徵,是上帝派來的“天使”,是專門來拜訪交好運的人的。白鸛被選為國鳥後,不少德國家庭特地在煙囪上築造了平台,供它們造巢用。
白鸛白鸛

政治

憲法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於1949年5月23日生效。基本法確定了德國五項基本制度:共和制民主制聯邦制法制國家和社會福利制度。1956年、1968年曾作過較大修改。1990年8月兩德“統一條約”對《基本法》某些條款又作了適應性修訂,10月3日起適用於全德國。

議會

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組成。聯邦議院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和通過政黨得票率按比例分配產生,任期4年,最重要的任務是立法、選舉總理和監督政府。
聯邦德國
聯邦參議院共69席,由各聯邦州代表組成,每州按人口比例擁有3至6個席位。各州通過聯邦參議院參與聯邦的立法和管理以及歐盟事務。參議院議長按固定順序由各州州長輪任,任期1年。當總統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務。

政府

內閣制。通常由聯邦議院最大的政黨牽頭組閣,其領袖經聯邦議院選舉擔任總理。總理負責制定和實施內外政策,直接對議會負責。

司法機構

聯邦憲法法院是德國憲法機構之一,主要負責解釋《基本法》,監督《基本法》的執行,並對是否違憲作出裁定。共有16名法官,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各推選一半,由總統任命,任期12年。正、副院長由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輪流推舉。
聯邦德國
此外設有聯邦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聯邦行政法院、聯邦財政法院、聯邦勞工法院、聯邦社會法院等。聯邦和州法院相應設有檢察院,但不受法院的管轄,不干預法院的審判工作,其任務主要是領導刑事案件的偵查並提起公訴。檢察院受聯邦或州政府法務部的領導,在行使職權時相對獨立。聯邦檢察院由聯邦檢察長和若干名聯邦檢察官組成。

政黨

德國實行多黨制,主要有以下政黨:
(1)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簡稱基民盟。主要執政黨。1945年6月成立。曾於1949~1969年,1982~1998年執政。
(2)基督教社會聯盟(Christlich- Soziale Union in Bayern e.V.):簡稱基社盟。執政黨。1945年成立。根據與基民盟達成的協定,該黨只在巴伐利亞州發展組織並開展活動,在聯邦議院與基民盟組成聯盟黨議會黨團。
(3)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簡稱社民黨。成立於1863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工人黨之一。1878年,被俾斯麥政府宣布為非法,1890年重新獲得合法地位。1933年,社民黨被納粹政權取締,戰後重建。1990年9月,東、西德社民黨合併。
(4)聯盟90/綠黨(Bündnis 90/Die Grünen):簡稱綠黨。在野黨。德國西部的綠黨成立於1980年1月。1993年5月與東部的聯盟90/綠黨合併。
(5)自由民主黨(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簡稱自民黨。在野黨。成立於1948年12月。
(6)德國的共產黨(Deutsche Kommunistische Partei):1968年成立,前身為1956年被禁止的德國共產黨

外交

與東德關係

西德從建國開始就提出“單獨代表要求”,拒不承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55年又提出“哈爾斯坦主義”,聲稱除蘇聯以外,其他國家若與民主德國建交,聯邦德國便可能與之斷交,旨在封殺民主德國的國際活動空間,孤立民主德國。
20世紀60年代,隨著民主德國地位的鞏固和提高,“哈爾斯坦主義”反而使聯邦德國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受到束縛。於是,聯邦德國開始考慮放棄“哈爾斯坦主義”。1967年,聯邦德國與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建交。為此,它提出了一個所謂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天生缺陷論”(即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與民主德國有同樣體制的國家,一開始就與民主德國有了外交關係,因此聯邦德國可以不顧及它們與民主德國的外交關係而同它們建交),從而為聯邦德國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確立和擴大自己在東歐地區的影響和活動範圍打開了大門。
1969年10月28日,維利·勃蘭特在其出任聯邦德國總理後發表的第一篇政府聲明中,就明確向民主德國提議,兩國領導人舉行互不歧視的會談。1970年3月19日,維利·勃蘭特與民主德國部長會議主席維利·斯多夫舉行了兩國第一次政府首腦會晤,為了體現互不歧視,雙方議定在兩國輪流舉行兩次會晤,第一次的會晤地點定在了民主德國的愛爾福特。這兩次會晤儘管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協定,最重要的是,這次會晤從此打開了兩國領導人交往的大門。1972年12月,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簽訂《基礎條約》,兩德關係恢復正常。
20世紀80年代初,北約通過關於在西歐國家部署中程飛彈的決議,東西方關係又呈惡化的背景下,聯邦德國總理漢姆·施密特主動寫信給民主德國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提議兩人在不提任何先決條件的前提下會晤。1981年12月,漢姆·施密特和埃里希·昂納克在民主德國境內舉行了會談。會談雖然成果不大,但雙方還是在東西方緊張的氣氛中強調兩德關係正常化是歐洲緩和的一個重要因素,雙方對保衛歐洲和平,確保在德國領土上絕不再次爆發戰爭都負有特殊的責任,並將此寫入了雙方的聯合公報中。
1980年底,在東西方關係和兩德關係依然處在中程飛彈危機的陰影下時,聯邦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接承漢姆·施密特的做法,於1981年邀請埃里希·昂納克訪問聯邦德國。1987年9月,埃里希·昂納克以民主德國元首身份訪問聯邦德國。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整體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重新統一,分裂達40多年的兩德統一。

與中國關係

1972年10月11日,聯邦德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與蘇聯關係

1955年,聯邦德國和蘇聯建交。

著名景點

布蘭登堡門

布蘭登堡門位於柏林市中心,東側是巴黎廣場(德語:Pariser Platz)和菩提樹下大街(德語:Unter den Linden)的盡頭,西側是三月十八日廣場(德語:Platz des 18. März)和六月十七大街(德語:Straße des 17. Juni)的起點,是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的國家象徵標誌,它見證了柏林、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1788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二世統一德意志帝國建造。
當時德國著名建築學家卡爾·歌德哈爾·閬漢斯受命承擔設計與建築工作,他以雅典古希臘柱廊式城門為藍本,設計了這座凱旋門式的城門,並於1791年竣工,曾被命名為“和平之門”,戰車上的女神被稱為“和平女神”。

無憂宮

無憂宮位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部布蘭登堡州首府波茨坦市北郊。宮名取自法文原意“無憂”(或“莫愁”)。無憂宮及其周圍的園林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1745—1757年)時期建造的。整個園林占地290公頃,坐落在一座沙丘上,故也有“沙丘上的宮殿”之稱。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位於德國科隆市中心的萊茵河畔。廳高42米,頂柱高109米,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這兩座157.38米的尖塔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蒼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