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家川(甘肅省天水市下轄回族自治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甘肅省天水市下轄回族自治縣)

張家川(甘肅省天水市下轄回族自治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東北部,東接陝西省隴縣,南鄰清水縣,西連秦安縣,北毗華亭莊浪縣。總面積1311.8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332496人(2011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2011年,張家川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6576萬元。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有關山秦家塬風光、小麥積花果山水簾洞等著名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外文名稱:ZhangjiachuanHuizuZizhixian
  • 行政區類別:自治縣
  • 所屬地區:中國甘肅省天水市
  • 下轄地區張家川鎮
  • 政府駐地:張家川鎮
  • 電話區號:0938
  • 郵政區碼:741500
  • 地理位置:位於甘肅省東南部
  • 面積:1311.8平方公里(2010年)
  • 人口:332496人(2011年)
  • 氣候條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關山寺灣風景名勝區等
  • 車牌代碼:甘E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草地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當地特產,旅遊景點,

建制沿革

夏商時境內為西戎地。
周代時為秦國的發源地。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秦設隴西郡,郡治狄道(甘肅臨洮),張家川縣屬隴西郡。
西漢沿襲秦制,實行郡縣二級制。
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天水郡,轄16縣,其中隴縣(治張家川縣城)在縣境。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監察性質的刺史部13州,隴縣屬涼州刺史部天水郡轄。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改王莽所置州牧為刺史,涼州刺史部駐隴縣(張家川縣城)。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天水郡改稱漢陽郡,轄13縣,撤清水、戎邑道併入隴縣。靈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涼州刺史部由隴縣遷冀縣(甘谷)。
三國魏實行州、郡、縣三級制。三國初,魏復置清水縣,撤隴縣併入清水縣。屬廣魏郡。之後張家川再未置縣,縣大部屬清水縣、秦安縣轄。
金太宗天會八年(公元1130年),張家川縣分屬秦州之冶坊(治清水縣黃門鄉)、隴城(治秦安縣隴城鄉)二縣。
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撤隴城縣併入秦安縣,撤冶坊併入清水縣。張家川縣分屬秦州之清水、秦安兩縣轄。明清時,張家川大部仍屬秦州之清水縣、秦安縣轄。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3月,推行省、縣兩級制,暫存道制。張家川縣大部分屬甘肅省隴南道之清水、秦安兩縣轄。民國24年(公元1935年),甘肅省設立行政督察區,張家川縣大部屬省第四行政督察區之清水、秦安縣轄。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家川縣分屬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之清水、秦安縣轄。
1951年4月,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改稱天水區。
1953年7月6日,析清水、秦安、莊浪、陝西隴縣37鄉合併成立張家川回族自治區(1955年6月改稱縣),屬天水區。
1958年12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清水縣合併,置清水回族自治縣。
1961年12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清水縣分設。
1969年10月至2006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先後屬天水專區、天水地區、天水市管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3年7月6日,張家川回族自治區成立,以清水縣北部的張家川、木河、宣化、恭門4區的1鎮25鄉,秦安縣龍山區的龍山、北河、連五、高廟、天寧、趙坡鄉,隴城區的五方鄉,莊浪縣金鎖區的清真鄉和新隴區石橋鄉的張棉驛等村以及陝西省隴縣馬鹿區的馬鹿、長寧驛、寶坪鄉為張家川回族自治區的行政區域;時,自治區設6區1鎮37鄉。7月20日又增設17個鄉,全區共轄6區1鎮54鄉。
1955年12月縮區並鄉,撤銷張川、木河兩區。經調整,全區設4區1鎮29鄉,即縣直屬3鄉1鎮、龍山區10鄉、宣化區7鄉、恭門區5鄉、馬鹿區4鄉。
1956年8月至9月,將清水縣白駝區松樹鄉的高家、劉山、劉坡、郭灣、楊坡、候吳6個自然村,秦安縣連柯鄉的榆樹、高莊、大陽家、中莊、小陽家、窪子、南山、河李家、閻家、那坡里、梁家堡子、梁家灣12個自然村,華亭縣店子峽鄉的上堡子、石窯子、趙銀子3個自然村劃歸張家川回族自治縣。10月,撤銷龍山、恭門、宣化3個區,增設龍山鎮,並將大麻、峽里兩鄉合併。撤併後張家川設1區2鎮27鄉,即縣直屬2鎮23鄉,馬鹿區4鄉。
1958年8月撤銷馬鹿區,合併部分鄉,張家川縮編為2鎮12鄉。9月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體制。經調整,張家川轄張川鎮、龍山、馬關、大陽、恭門、峽里、馬鹿7個人民公社,28個管理區。12月20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清水縣合併,置清水回族自治縣,轄13個人民公社、55個管理區,331個生產隊。1959年5月改管理區為生產大隊。
1961年12月15日,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清水縣分設時,將原屬清水縣傅堡、朝陽、後川3個生產大隊劃歸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將原屬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盤龍、蒲魏等14個生產大隊劃歸清水縣。時,張家川政區設張川、馬鹿、恭門、龍山、馬關、劉堡6區、32個人民公社、342個生產大隊、1125個生產隊。
1965年3月調整社隊規模,撤銷6個區工委,張家川縮編為張川鎮、馬關、梁山、連五、龍山、大陽、木河、川王、張良、胡川、張棉驛、劉堡、恭門、平安、馬鹿、閆家16個人民公社、191個生產大隊、1090個生產隊。
1980年6月,增設渠子人民公社。張家川共設17個人民公社、266個生產大隊、1294個生產隊、2個居民委員會。
1981年改張川鎮人民公社為張川鎮。時,張家川政區轄1鎮、16個人民公社、266個生產大隊、1294個生產隊、3個居民委員會。
1983年12月改變“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人民公社改為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下設行政村,村下設村民小組。張家川設1鎮、16鄉、266個行政村、1294個村民小組、3個居委會。
1984年2月,析張川鎮為張家川鎮、上磨鄉,析龍山鄉為龍山鎮、四方鄉,龍山鎮增設南街居民委員會。張家川設2鎮、17鄉、266個行政村、1294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委員會。
1992年12月,將大陽鄉太原村委會分設為太原和陽灣村委會。1996年8月,將木河鄉店子村分設為店子、毛家、水溝三個村委會。時,張家川轄2鎮、17鄉、269個村委會、4個居民委員會。
2003年12月,調整行政區劃,撤銷四方鄉,將該鄉的馬堡、韋溝、東山3個行政村併入馬關鄉,將榆樹、馬河、連柯、四方、韓川、李山6個行政村併入龍山鎮;撤銷上磨鄉併入張川鎮;撤銷張良鄉,將該鄉的納溝、上溝、大堡、楊店4個行政村併入張家川鎮,將陰山、袁家、張巴、海河、毛山、袁河、仁灣7個行政村併入恭門鎮;撤銷渠子鄉,將該鄉的水灘、下渠、東溝、雙廟、吳家、高溝、寨子、陳陽8個行政村併入大陽鄉,將大地、圓樹2個行政村併入張家川鎮,將上渠、八卜子2個行政村併入木河鄉,將深坷、後灣2個行政村併入胡川鄉。經撤併,張家川設3鎮、12鄉、258個行政村、1296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委員會,至2006年底行政區劃未變。

區劃詳情

截止2016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轄9鎮:張家川鎮、龍山鎮、恭門鎮梁山鎮馬關鎮、劉堡鎮、大陽鎮、川王鎮、胡川鎮,6鄉:張棉鄉木河鄉連五鄉平安鄉閻家鄉馬鹿鄉
2015年10月9日,根據《甘肅省民政廳關於天水市秦州區齊壽鄉等22個鄉撤鄉改鎮的批覆》(甘民復〔2015〕113號),張家川縣梁山鄉馬關鄉改為梁山鎮、馬關鎮。鄉改鎮後,實行鎮管村體制,其行政區域不變,政府駐地不變。
2017年1月經甘肅省民政廳研究同意,張家川縣劉堡鄉、大陽鄉、川王鄉、胡川鄉撤鄉改鎮。設立劉堡鎮、大陽鎮、川王鎮、胡川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 屬天水市轄縣,東接陝西省隴縣,南鄰清水縣,西連秦安縣,北毗華亭莊浪縣。西距省會蘭州市378公里,東經陝西省隴縣至西安市388公里。天水市東北,隴山西麓,屬六盤地槽與隴西陸台兩大地質構造單位的過渡地帶,為六盤山經向構造與秦嶺緯向構造接壤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4′至106°35′,北緯34°44′至35°11′之間,東西長62公里,南北寬48公里,總面積1311.8平方公里(2010年)。

地形

張家川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以山地為主,最高點為秦家塬石廟梁,最低點為龍山鎮馬河村,海拔在1486米~2659.4米之間。東北部隴山巍峨,峻岭重疊;西南部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源於隴山縱貫全境的六條山樑,宛如手指,自東北向西南伸展。境內地貌複雜,東北部為隴山石質、土石山地,中東部為紅土與紅砂岩粘土相間山地,中西部為黃土梁峁溝壑山地。張家川地貌大體上由梁峁、溝壑、川台、河谷四部分形成。

氣候

張家川深居內陸腹地,地處東南、西南季風互動影響的邊緣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地形的複雜多樣性,形成了明顯的地域型立體小氣候環境,中西部為溫和半乾旱區、溫涼半乾旱區和溫寒半乾旱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但雨量較少;東北部為溫寒半濕潤區和溫寒濕潤區,氣候偏冷,光照較差,無霜期較短,雨量充沛。張家川氣候差異較大,年平均氣溫7.5℃,無霜期163天左右,全年日照時數204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其特點是:夏短而不熱,冬長而嚴寒,雨熱同季,夏潤冬燥,春暖遲,秋涼早,晝夜溫差大,夏季無酷暑。

水文

張家川境內有大小河流7條,總長度234.48公里,總流域面積1311.8平方公里(2010年),自東北部至西南部,可分為千河、長溝河、牛頭河和葫蘆河四大水系,均屬渭河北岸支流。7條河流均發源於隴山的涓涓細流,按照自然地勢,由東北向西南流去。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截至2010年,張家川境內水資源量為2.1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較為豐富,為1.7億立方米,境內河溪溝岔泉水分布比較廣泛,散布著大小泉池500多眼,年泉出露總量為150萬立方米。

森林資源

截至2010年,張家川境內有林地59.14萬畝,森林覆蓋率20.8﹪,占張家川面積的30﹪。木材總蓄積量達120.47萬立方米。生長著楊、椴、松、樺、櫟等128種木本植物。

生物資源

截至2010年,張家川林區有金錢豹毛冠鹿林麝獐子石貂鬣羚青羊水獺黃鼬紅腹錦雞等珍禽異獸57種,其中10餘種為國家二、三級保護動物。境內中藥材品種繁多,有38科、154種,主要有沙參、黨參、大黃紫苑獨活升麻、甘草、蒲公英豬苓、寄生、柴胡、冬花等植物藥材以及少量的鹿茸麝香牛黃等名貴藥材。經濟林木以蘋果、、核桃、山杏為主,尤以紅星、紅冠、紅元帥品種質量上乘。林區有野生植物600餘種。

草地資源

張家川縣境東北部有大片宜牧草山、草場,截至2010年,放牧草地面積達54.10萬畝,其中成片草地18.77萬畝。野生牧草有154種,均屬灌木草叢類,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為主。飼草年產量達1.4億公斤,載畜量折羊單位9.17萬隻。

礦產資源

張家川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截至2010年,已探明的有8個品種、18個礦點,其中:金屬礦主要有銅、鉛、鐵、鋅、銀等6種,非金屬礦有花崗岩、石灰岩石英石長石等7種。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張家川總戶數70467戶,其中:農業戶數62429戶,總人口332496人,其中:農業人口310500人,非農業人口2199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59‰。

民族

張家川民族以回族為主,2010年,總人口31.97萬人,其中回族20.69萬人,占69%。其他民族有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

政治體制

縣委書記:陳晰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筱寧
縣委副書記:夏草
縣委副書記:焦旭紅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蘇華
縣委常委、副縣長:趙東紅
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李國恩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薛林榮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海龍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高建平
縣委常委:蘇紅娟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張家川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657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1年增長12.2%,按現價計算,較2011年增長17.8%;固定資產投資240572萬元,比2011年增長4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0942萬元,比2011年增長19.8%;工業總產值63188萬元,比2011年增長28.8%,實現工業增加值32858萬元,比2011年增長15.9%;農業總產值71792萬元,比2011年增長7.9%,實現農業增加值42127萬元,比2011年增長6.7%;糧食總產量達到111312噸,較2011年增長1.8%。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第一產業

2011年,張家川共有農村戶數62429戶,農村人口310500人。農作物播種面積62.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7.93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4.27萬畝,糧經比為3.4:1,糧食總產量達11.13萬噸,較2011年增長1.8%。其中,小麥種植面積達18.57萬畝,產量3.28萬噸,較2011年下降12.6%;玉米種植面積12.33萬畝,產量4.4萬噸,較2011年增長0.2%;蔬菜種植面積5.53萬畝,產量8.23萬噸,較2011年增長7.1%;油料種植面積7.75萬畝,產量4712噸,較2011年增長21.1%;中藥材種植面積0.31萬畝,產量749.3噸,較2011年增長37.34%;水果種植面積4.59萬畝,產量37729噸,較2011年增長56.8%。新建塑膠大棚3210座1605畝,建設各類蔬菜生產園13個7200畝。實現農林牧業總產值71792萬元,較2011年增長7.9%,實現農業增加值42127萬元,較2011年增長6.7%,其中:農業總產值55433萬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6.2%;林業總產值1294萬元,較2011年同比下降15.3%;畜牧業總產值14566萬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17.4%。
2011年末,張家川大牲畜存欄13.52萬頭,其中:牛11.87萬頭。豬存欄1.2萬頭(其中:能繁殖的母豬0.26萬頭),羊12.01萬隻,家禽存欄35.7萬隻。2011年末大牲畜出欄3.94萬頭,其中:牛出欄2.56萬頭。豬出欄1.45萬頭,羊出欄3.85萬隻,家禽出欄28.6萬隻。

第二產業

2011年,張家川 完成工業總產值63188萬元,較2011年增長28.8%,實現工業增加值32858萬元,較2011年增長15.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917萬元,較2011年增長24.5%,增加值6269萬元,較2011年增長17%,銷售產值23286萬元,較2011年增長29.3%。

第三產業

2011年,張家川各類手機用戶達到14.86萬戶。張家川郵政電信業務收入達到2387萬元,較2011年增長12.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942萬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19.8%。城鎮完成消費品零售總額22646萬元,鄉村完成消費品零售總額1829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3.1%和16%。
2011年末,張家川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63781萬元,較2011年增長35.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165892萬元,較2011年增長30.9%;2011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67425萬元,較2011年同比增長19.9%。

社會事業

2011年,張家川累計發放城鄉低保9232.2萬元,發放城鄉醫療救助592.54萬元。張家川共有11.83萬人參加新農保,共發放養老金2329.55萬元。開發就業崗位708個,實現新增就業1950人。通過招錄分配和引導域外就業,解決了328名大學生就業。輸轉富餘勞動力6.51萬人(次),創勞務收入6.29億元。為住房困難家庭發放租賃補貼401.42萬元。
2011年,張家川完成縣政府確定的10件實事,縣財政籌措資金2000多萬元,實施城區優質教育資源提升“8+2”工程,張家川7所中國小校校安工程危房改造項目基本完工。高考本科上線608人,高考錄取887人。新農合門診參合率保持100%。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關山月》成功上演。13個鄉鎮文化站建設和自然村“村村通”工程進展順利,完成了18651戶廣播電視入戶工作和271個農家書屋建設。

當地特產

蠶豆
蠶豆,是張家川的優勢經濟作物之一,主要種植於東部5鄉,顆粒大、蛋白質含量高、味美質優、營養豐富。
大麻
大麻,種植於縣境內東部的馬鹿、閻家、平安、張棉、恭門5鄉(鎮),是張家川的傳統經濟作物。 大麻,俗稱“火麻”、桑科,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梢及中部呈方形,基部呈圓形,皮粗糙有溝紋,被短腺毛,大麻成熟後,割成捆、經水漚、晾曬,將大麻剝離。
蕨菜
蕨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蕨類鳳尾蕨科。產於張家川東部林區及林沿地帶。它有羊蕨、牛蕨之分,羊蕨長在陽山,桿細,色呈菜綠,又叫白蕨。
阿膠
阿膠,又稱“驢皮膠”。系驢皮去毛後用清水熬制而成的黑色膠質塊。阿膠是張家川縣特有的名貴中藥,性平、味甘,含有動物膠、蛋白質等。
鍋盔
張家川“鍋盔”厚且大,外乾內酥,味香可口,便於攜帶。張家川鍋盔的製作方法是:先用“酵子”和面成團,然後調上胡椒、苦豆、薑黃等佐料,再用棒子壓面,把它做成圓形模樣,印上各種花紋,放於凹鍋,溫火慢烤,直至烤熟。

旅遊景點

關山秦家塬風光
秦家塬,秦人的故鄉,秦人的生息地,曾經馬嘶魚躍的地方。關山北段秦家塬古道是歷史上最早翻越隴坂的幹道之一。
小麥積
小麥積位於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鹿鄉花園村附近,因形似農家麥垛而得名。這裡怪石林立,錯落有致,洞中有縫,縫中有洞。山崖間水蝕風化的淺洞,酷似天水麥積山石窟,山中的人工林,鬱鬱蔥蔥,秋季觀賞,猶如“天女散花”。舉目遠望,形似麥積山的兩座山峰對峙,高入雲霄,有人稱其為“小麥積”,亦有人稱其為“情侶峰”。
花果山水簾洞
花果山水簾洞,坐落於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閆家鄉王坪村曹家寺,是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遠近聞名的佛道教洞窟。洞窟開鑿在長約1公里、高30多米的山崖上,山上有桃樹、杏樹,每到春季,野花滿山,奼紫嫣紅,處處瀰漫著濃郁的花香。兩洞各深5米,高約4米,寬約10米。
關山風光
關山風景區,它位於張家川縣與陝西省隴縣相接壤地帶,距縣城45公里。風景區東鄰陝西省隴縣自然公園,南接麥積山石窟風景區,西可直達秦安大地灣遺址,北與平涼崆峒山接壤。景區內有壯美的草原和雲鳳山、喇嘛帽、尖石山等20多個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