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英(哲學家)

張世英(哲學家)

張世英,哲學家。1921年生於湖北武漢一書香門第,從小熟讀論孟,中學時修理科,1941年秋考入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經濟系,後轉入哲學系,1949年畢業,取得哲學碩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世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武漢
  • 出生日期:1921年
  • 職業:哲學家
  • 性別:男
人物介紹,學術講座,黑格爾哲學,融通與批判,整體性哲學,

人物介紹

曾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轉入北京大學任教至今。其中1959-1966年負責《光明日報》哲學副刊。現任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教授,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黑格爾全集》編委。張先生的主要著作有:《論黑格爾的哲學》、《論黑格爾的邏輯學》、《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評述》、《黑格爾〈小邏輯 〉譯註》、《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歐洲哲學史稿》(合編)、《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進入澄明之境》、《哲學導論》等。張先生還創辦並主編了《德國哲學》和《中西哲學文化》兩種哲學輯刊。以下分三個方面對張先生的學術思想進行介紹。

學術講座

《我和我們——關於自我和個性的一點哲學思考》、《西方現代繪畫的哲學思考》

黑格爾哲學

張先生系統研究了黑格爾哲學體系的幾乎所有部分。他認為,黑格爾的全部哲學體系的最高峰是他的精神哲學,黑格爾哲學是關於人的哲學,精神哲學部分應比他的邏輯學部分受到更大的重視。黑格爾哲學作為傳統形上學的頂峰,又蘊涵和預示了傳統形上學的顛覆和現當代西方哲學的一些思想。他的《論黑格爾的邏輯學》和《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都是中國較早系統論述黑格爾哲學體系中這兩個部分的專著。

融通與批判

自80年代始,張世英先生有感於國內學術界對“主體性”討論時概念不清,對西方現當代哲學進行了深入探討,根據對西方哲學的整體理解,張世英先生認同西方哲學大體經歷三次革命的觀點。第一次是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轉向,即從具體事物中尋找事物之根源轉向到在人的“心靈世界”即“理念”中尋找根源,從而開啟了西方傳統形上學的先河。第二次是笛卡兒所開創的以“主客二分”和“心物二元”為基礎的主體性哲學。而第三次即胡塞兒所代表的西方現代和後現代哲學,其特徵是主客融合或超越主客關係。而對於中國哲學,張先生認為“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中國哲學的主導思想。在《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中,張先生認為中國哲學缺乏主客二分的思想和主體性原則,基本上是以前主體性或前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為原則的哲學。而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批思想家們主張向西方學習,直至近年來中國哲學界對主體性問題的探討都可以看作是對西方近代哲學中主體性原則的探求。

整體性哲學

在《進入澄明之境》一書中,張先生認為,現代西方哲學已擯棄了傳統形上學對現實世界的漠視,從抽象虛幻的概念世界重新轉向可以觸摸的人的生活世界。但這種轉向並不是主張停留於當前在場的東西中,而是要求超越當前,只不過不是超越到抽象的永恆的世界當中,而是其背後的未出場的東西,而這種不在場亦是真實的。此時哲學的最高任務不是達到同一性或相同性,而是把在場和不在場,顯現和隱蔽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這種融合的整體亦即達到了天地萬物之相通相融。此時的天地萬物回復到了無盡整體之本然,從無限的整體的視角看待有限的存在者(包括自我),而不執著於當前的有限之物,達到一種融當前的東西與無盡的未出場的東西為一體的境界。張世英先生在他的《哲學導論》中更加系統化和理論化地對整體性哲學進行詳細地構架。通過兩種在世結構,人--世界和主體--客體,來揭示哲學史上的本體論的建構特點,並通過這種在世結構的分析,對精神發展的階段 、真理觀作一種結構性的分析。通過這種分析,張先生認為此時的“萬物一體”是真 、善 、美的統一體。在萬物一體的普遍聯繫中才能把握真,而只有超越主客關係才能達到物我兩忘的美,而萬物一體的審美意識使人有“民胞物與”的責任感和同類感即是善。而這種意在突破傳統 、超越現實 、展望未來的整體性哲學被張先生作為“希望的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