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針(固定紙片的回形針)

別針(固定紙片的回形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別針,一種有彈性的針,多為金屬材質。一端固定,另一端鋒利且可開合,多以金屬固定。用以將布片、紙片等固定在一起。

分為別針、和曲別針(回形針,又叫安全別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別針
  • 外文名:Pin
  • 起源:公元前14世紀
  • 結構:一段固定,另一端鋒利可開合。
  • 作用:將布片、紙片等固定
別針起源,別針小故事,

別針起源

安全別針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14世紀的麥錫尼文化(麥錫尼第三時代晚期)。那時被稱為“Fibulae”(眾數,單數為fibula),其用法和今日的安全別針相同且外觀也相似。但之後安全別針就失傳了。
一直到1849年時,近代的安全別針才由美國發明家瓦特·杭特(Walter Hunt)重新再發明,當時它的專利權售價是四百美金
其實別針發明源於19世紀中葉,為了方便快速地從一大堆檔案尋找出一張有用的資料,人們開始用裁縫用大頭針在紙張一角將檔案別起來,可是又時常扎破手指。發明一種安全有效的辦公用品的想法,幾乎同時在三個人腦中產生,但現如今,人們普遍認為曲別針的發明者是挪威數學家約翰·瓦勒,因為三人中他的設計草圖上標註的日期是最早的——1899年。
在挪威,這件事總是令其國人特別自豪。二戰期間,德國占領軍禁止挪威人使用帶挪威國王姓名首寫字母的紐扣,為了強調對民族傳統的忠實,他們在衣服上別上曲別針。不僅如此,1990年2月,還在首都奧斯陸市中心豎起了一個高5米的曲別針形不鏽鋼紀念碑。

別針小故事

關於別針,還有這么一則小故事:曾經,我國召開過一次研究創造的會議。會上,日本的創造學家進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曲加緊針,同時提出一個問題。他問:“這些曲別針有多少用途?”當時在場的一位中國學者說有三十多種。村上信雄自己證明有三百多種。大家為他熱烈鼓掌。這時台下有人遞上來一個條子,條子上寫道:我明天將發表一個觀點,證明這些曲別針有億萬種用途。這個人叫許國泰。他提出的這個方案後來被稱為魔球現象。根據他的論證,曲別針由於相同的重量可以做各種砝碼;作為一個金屬物,曲別針可以和各種酸類及其他的化學物質產生不知道多少種反應;曲別針可以變成1、2、3、4、5、6、7、8、9和加減乘除;可以變成英文、拉丁文、俄文字母,於是,天下所有語言能夠表達的東西,曲別針都可以表達。此外,曲別針是金屬還可以導電,在磁場中有磁性反應;在藝術中,把它繃直了,可以起到琴弦的作用;它還可做夾子、繩索、掛鏈、項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