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寺鎮

岩寺鎮

岩寺鎮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東部,東經118°14′,北緯29°14′,素有“黃山南大門”之稱。鎮政府所在地岩寺既為黃山市徽州區委、區政府所在地,亦是徽州區的中心城區,是徽州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還是經省政府批准的黃山市規劃中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蔬菜基地及物資集散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岩寺鎮
  • 別名:岩寺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徽州黃山市徽州區
  • 方言:歙縣西鄉話
  • 火車站:黃山北站
鎮情概況,行政管轄,自然地理,文物古蹟,孫公橋,佘公橋,菜花橋,得濟橋,通濟橋,洪橋,鮑南堨,岩寺塔,鳳山台,雙烈廟,關帝廟,東嶽廟,大夫祠,廣惠祠,四大名園,小西天,九龍池,紫極宮,文會館,岳公生祠,進士第,龍章褒節坊,歷史文化,歷史事件,歷史名人,舒雅,呂溱,唐皋,金榜,爛肚寶,特產,地理交通,經濟發展,人口數據,

鎮情概況

岩寺,歷為皖南重鎮,也是皖南山區最大的盆地之一,現為徽州黃山市徽州區人民政府所在地。岩寺位於豐樂河畔,是南路登臨黃山的天然門戶,素有“黃山南大門”之稱。這裡歷史悠久、地理優越、文風昌盛、人才輩出,是徽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行政管轄

轄廣惠、上街、下街、永興、龍井5個居委會,信行、富山、洪坑、石崗、臨河、瑤村、虹光、上朱、羅田、翰山、祊塘11個行政村。205國道、蕪(湖)屯(溪)、徽(城)杭(州)公路及皖贛鐵路縱橫過境。為黃山風景區南大門。
境內有名勝古蹟10餘處,其中金宅、鮑宅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小練革命紀念地和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集中地舊址。

自然地理

豐樂河又稱“西河”,屬新安江二級支流,發源於黃山風景區興嶺。自西北向南流到山口附近,有桃源來匯;流至西山,有漕溪河來匯;流到牛頭口,有張村河來匯;流至容溪,有容溪河來匯;流至石川,有眾川河來匯;流至岩寺,有潁溪河來匯。豐樂河全長64.3公里,流域面積392.5平方公里,是岩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母親河”。
歷史沿革
岩寺,古稱岩寺鎮,1987年成立地級黃山市以前一直隸屬徽州歙縣管轄,現為黃山市徽州區所在地。從岩寺近郊桐子山新石器文化遺址可以證明,早在4500年前,岩寺一帶就有古人居住。據乾隆刻本《岩鎮志草》記載,豐樂河南五里處的山坡上有前賢開鑿的岩洞近10處。
人稱小岩寺、古岩寺。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唐朝名僧山蘊禪師奉代宗手詔,集四方參學者結廈於此,始創三摩聖地,建有東西序寺廟無數,殿堂鱗次錯落其間,當時曾駐僧侶500人之多,因寺廟建在石壁岩洞前,故唐王朝賜“岩寺”為名。寺後有“古岩寺泉”,被明人許芳城列為“歙縣四泉”之一,詩云:“古寺隈雲不計年,清泠一線瀉岩前。
提瓶只聽遊人取,未許山僧識玉川。”泉在鳳山東數里,古岩寺殿後,今已杳不可尋了。南宋高宗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詔命建鎮(舊名稱為永昌鄉)。
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改為永豐鄉清泰里,此時岩寺已有一定的規模。延至嘉、隆,這裡更是巨室雲集,百業俱興,輿馬輻輳,冠蓋麗都,成為“鱗次萬家,規方十里,商賈雲集”的繁華重鎮。
1958年建岩寺公社,1965年改鎮。1997年,面積90.9平方千米。2004年,將歙縣鄭村鎮上朱村劃入黃山市徽州區岩寺鎮。
2008年轄龍井居委會、下街居委會、廣惠居委會、上街居委會 、永興居委會 、坊塘村 、信行村富山村仙和村長源村臨河村 、瑤村村、羅田村、石崗村翰山村虹光村洪坑村、上朱村。2015年將徽州區岩寺鎮長源村、仙和村劃歸屯溪區新潭鎮管轄。

文物古蹟

有水就有橋。在岩鎮範圍內,豐樂河上有孫公橋、佘公橋;潁溪上有菜花橋、得濟橋、通濟橋和洪橋。為化豐樂之水為灌溉之利,前人又在豐樂河上興建了“鮑南堨”。

孫公橋

“孫公橋”又稱下渡橋,此處原為自蔭山往下的第三個渡口,原用竹筏渡河。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里人孫仕銓投資建成石橋,橋長110米,寬15米,高5米,橋上建有橋廊40多間,左側為營業商店,右側置飛來椅,供行人休息。民國24年(公元1935年)青(青陽)—屯(屯溪)公路建成,改為公路橋。

佘公橋

“佘公橋”,在文峰塔下,又名新橋。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里人佘文義獨資建造,比文峰寶塔早建八年,文峰塔、佘公橋、長坦山、鳳山台被後人喻為筆、墨、紙、硯。該橋毀於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
據許承堯《歙事閒譚》卷14《佘公橋》載:“佘文義,字邦直,岩寺人。晚種梅以自娛,因號梅莊。
少貧,操奇贏,辛勤起家,性不好華靡,布衣游名卿大賈間,泊如也。置義田、義屋、義塾、義冢,以贍族濟貧,所費萬緡。
又捐四千金,造石橋於岩鎮水口以利行人,人謂之佘公橋。年逾八十,行義不衰。橋今尚存。見《岩寺鎮志草》。”

菜花橋

“菜花橋”,建在岩寺通往翰山的穎溪河上。長6米,寬1.4米,中間一垛。橋面為四塊青石板,上有一磚刀形狀的深凹,據說埋有二隻元寶,被一放鴨人無事之中用鐵柄撬開取走。

得濟橋

“得濟橋”,俗稱“齋堂橋”,也叫“寡婦橋”,是南山到蔭山的通道。明正德年間,里人汪世昂妻胡氏所造。橋單孔,長10米,寬3.7米,拱高3.4米,紅紫石砌築。胡氏年輕守寡,孝順公婆,將平時積蓄拿出建橋積善,為里人稱頌。

通濟橋

通濟橋”在岩寺國小邊上,是前往上街的必經之橋,又稱“市心橋”。穎溪水從南山穿過上街村舍,經“通濟橋”流入豐樂河。這裡原先是一座木橋,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周知府敦促里人建造石橋,由里人汪用木建成單孔石拱橋。清康熙時,汪氏後裔宏佐、宏用奉母程氏之命重修。

洪橋

“洪橋”坐落在岩寺后街,原名“洪福橋”,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鄭榮彥所造,四垛三洞,上置五間廊屋,設佛龕。清雍正鄭為翰重修,民初方德重修。橋面改為石塊,上面蓋有薄磚和屋瓦,橋上有木柱24根,全部用紅漆漆成,橋東有小屋1間名“香積”。該橋為前往新四軍軍部舊址必經之路,小屋曾為新四軍機要室、電報房。當年葉挺將軍常在橋廊與民眾促膝談心。

鮑南堨

“鮑南堨”坐落在孫公橋與文峰塔之間,是一條攔河蓄水壩。東晉鹹和二年(公元327年)新安太守鮑宏創建,是中國歷史上興建最早的堨壩工程之一。壩長160丈,乾渠由岩寺潛虬山下入口,流至路口(今歙縣化肥廠)分南北兩支渠,灌溉3700畝。歷史上曾多次修葺。

岩寺塔

“岩寺塔”又名“文峰塔”、“水口塔”,建於明嘉靖23年(公元1544年),從奠基到竣工整整15年完成。在明崇禎和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年間均有修葺。“岩寺塔”系參照紹興的“大禪寺塔”和南京的“報恩寺塔”式樣建成,塔高二十五仞(一仞為八尺),為七層八面神龕塔。乾嘉年間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有游塔的習慣,以取“登高”之意。
其時遊人如織,拾級而上,能遠眺黃山、紫霞雲煙。晚上人們將點燃的塔燈從七層塔頂連珠下懸,五彩繽紛,光亮照人。塔下更是熱鬧非凡,聚集著打鼓說書的、變戲法的、賣野藥的、抽糖菩薩的、打字條的、設攤賣小吃的,更多的是玩耍看熱鬧的,五花八門,大有京城“天橋”之場面。
“岩寺塔”為里人鄭雙溪先生(明正德甲戌進士,官至貴州右參政)倡建。據稱:豐樂溪水順流東注,非此不足以障也。以鳳山台為硯,以文峰塔為筆,象徵吾鎮水口之高雅,名師巨匠來自蘇州、無錫。
物資專人分赴外地採購,近到杭州,遠至四川,選料相當講究。僅塔心木一項,走訪歙縣全縣山場,未獲合適之材。後來輾轉休寧、黟縣,在漁亭大聖山方覓得一株,長十三丈,伐倒利用河道春汛流放,三年才運到岩寺,可見工程之浩大。為使塔頂堅固美觀,資助人不惜血本帶著師傅,蒐集紹興府大禪寺塔、南京報恩寺塔及泗州諸處塔圖樣,汲取眾美,總而成之。
“岩寺塔”的第一層,由胡太榮、胡應星、胡顯達、胡保佑捐資建造,第二層由桂聰捐資獨造,第三層由方富禎捐資獨造,第四層由鮑道迪、鮑道達捐資建造,第五層由汪通保捐資獨造,第六層由眾姓捐資所造,第七層並頂,由吳寬捐資獨造。
“岩寺塔”共花費白銀四萬餘兩。塔頂1914年因遭雷擊而毀。在塔周圍還有不少古樹參天聳立,與古塔交相輝映,古韻悠悠,生機勃勃,成為古徽新城的標誌和象徵。

鳳山台

“鳳山台”又稱“點將台”,在“文峰塔”南側,是襯托塔景的裝飾性建築。此台也是里人鄭雙溪先生倡建。整個“鳳山台”全部用石條砌成,台上有樓閣三間,左右兩間供遊客休憩,中間一間塑有玉虛神君像,系道家供奉場所。
上題匾額“中天積翠”四個大字。台前圍砌院牆,朝南開一大圓門,門上有“鳳山靈境”匾額一塊,為潘緯所書。抗日戰爭時期,葉挺、項英曾在“鳳山台”檢閱部隊,所以又稱“點將台”。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市井繁華,岩寺素為南來北往的僧侶、道士的留駐之所,也是民間祭祀活動的薈萃之地。

雙烈廟

歷史上各類廟宇宮觀多達百餘處。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始建於南宋的“雙烈廟”,供奉唐朝御使中丞張巡、睢陽太守許遠二公神像。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率部堅守睢陽,為禁止江淮作出巨大貢獻,終因糧盡援絕而犧牲,其可歌可泣的事跡為後人所敬仰,故設“雙烈廟”以祀之。民間傳說二公殉難的日子是正月初九,故岩鎮一帶舉辦“上九”廟會來紀念他們。
“雙烈廟”位於上街上九坦,供奉唐御史中丞張巡、睢陽太守許遠二公之神象。“雙烈廟”前後兩進,飛檐翹角,建築富麗堂皇,大門之木柵石欄,雕刻精緻。該廟始建於南宋,明萬曆、清乾隆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

關帝廟

離“雙烈廟”不遠,上街村頭建有“關帝廟”。據說該廟快竣工時,主持其事的鄉紳請狀元公金榜書寫匾額,正好大書法家鄧石如來到徽州,金榜就差人拿了16兩銀子作為潤筆之資,請鄧代寫“關帝廟”三個大字。不想派去的人回來稟報說:“鄧先生的潤筆是一兩銀子一筆,這‘關帝廟’三字須交48兩銀子才好寫。”金榜沉思了一會兒道:“你仍拿這16兩銀子去,請他寫‘方中日午’4個字。”鄧石如笑道:“金狀元真不愧為奇才,我不願寫3個容易的字,卻換來了4個難寫的字。”說罷,一揮而就將“方中日午”四個字交給差人,並把16兩銀子也一齊退了回來。兩人從此成為莫逆之交。

東嶽廟

“東嶽廟”,原名東嶽道院,是岩鎮歷史上最大最具規模的廟宇。廟前有大院,後有月台丹墀,中有甬道,建築寬敞雄偉。該廟為里人呂午感念國恩,於宋紹興二年興建,明景泰丙子毀於火災,成化丁亥重修,清乾隆年間重修,並在左邊擴建忠靖廟、夫人殿、五福祠。解放後曾改成糧站倉庫。現為徽州區第二中學。

大夫祠

下街“大夫祠”,祠不大,但卻流傳著感人的故事。傳說明朝天啟年間,西溪南有個富翁,叫吳養春,他有個僕人叫吳榮。因得罪了吳養春,無顏見人,便投靠魏忠賢,並仗其權勢藉黃山山場舊案控告吳養春。朝廷派工部主事呂下問來歙查辦。呂下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株連甚廣,吳養春的族人吳獻吉亦被牽連。獻吉見情況不妙,“三十六計走為上”。他走後,公差跑到岩寺向吳獻吉的親戚潘漠要人,恰巧潘漠外出,公差們就張冠李戴,跑到鄰居潘家彥家敲竹槓。恰巧潘家彥也不在家,家中只有婦女一人。這兩個公差破門而入,婦人驚喊公差強姦,民眾憤憤不平,趕來搭救。公差嚇得魂不附體,踩著門口一塊青石滑倒。眾人一哄而上,乘機將兩名公差活活打死,並焚屍滅跡。因余怒未消,又大書“殺部安民”的標語到處張貼。知縣倪元珙(祁門人,天啟壬戌進士)見狀去見呂下問,告以其情可憫,眾怒難犯,宜思善策以疏導為佳。呂下問不聽。是夜初更時分,民眾萬人擁至察院,並焚燒察院大門,呂下問逃之夭夭。
事後,徽州巡按御史楊春茂獲悉,緊急召見倪無珙。倪如實陳述,楊深感同情,加上寧國府推官鄧啟龍從中周旋,震驚徽州的“黃山山場大案”始得平息。岩寺民眾為紀念這三位大夫的功德,特地造了一個“大夫祠”,立楊春茂、倪元珙、鄧啟龍為長生牌位,供後人祭拜。

廣惠祠

“六街燈火無雙鎮,十里笙歌第一橋。”這是唐皋狀元的手筆,用朱紅漆描金於“廣惠祠”的兩側柱上。“廣惠祠”在通濟橋東,建於明嘉靖年間,坐南朝北。祠前有門亭,後有閣樓神龕。旁邊有一古塔,建於南宋紹興三年,造型似佛家圓寂浮屠。該地原有“五顯行祠”、“閔氏尊聖閣”,均於萬曆戊子年臘冬失火燒毀。
傳統的“上九”廟會時間為初八、初九、初十三天。相傳初八夜晚,大王、二王菩薩上閣。所謂大王、二王菩薩,是張、許二公手下兩員大將,一個叫雷萬春,
一個叫南霽雲。眾人高舉紙紮的大王、二王模擬神像(分別有一丈多高),敲鑼打鼓放鞭炮,送至下街大夫祠過夜。正月初九開始游神。兩個菩薩,持刀分別挺立在紙紮的龍舟之上,由道士牽引龍頭,向前緩緩而行。前頭用金鼓鑼10對、大小鈸18對和眾多龍、鳳、虎旗開道,後頭緊跟著幾十面五彩刀旗和杏黃旗座傘帳,沿途鳴放火銃助威,散發利市紙,可謂盛況空前。游神結束,將菩薩及龍舟在文峰塔下焚化。晚上善男信女,打著燈籠前往廣惠祠頂禮膜拜,祈求福壽。
廟會期間,岩鎮十里長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賣“上九”貨的商販初七開始就從四鄉八鎮來到岩鎮,沿街市兩側一條龍擺開陣勢,竹、木、鐵器及日用小百貨樣樣俱全,應有盡有。
入夜,廟會的主要活動是嬉燈。岩寺各村組成分會蜂擁而至,爭奇鬥豔,各顯其技。著名的有永興村蔭山的梅朵燈,韭菜園的白菜燈,廣惠村牛市坦的蟠桃燈,后街的刀板燈,正街的鳳燈和獅子燈等。四鄉十處煙火香,形成岩寺“上九”廟會眾星拱月的浩大場面。後來,游神賽會等民俗活動逐漸淡化,“上九”廟會逐漸演變成民間自發的盛大物資交流活動。
每年的元宵佳節,廣惠祠都要舉行燈會,下六管、中六管、上六管(“管”相當於村民組)輪流主辦。從茆田廟迎來汪越國公神像,供奉於祠內。張燈五夜,並邀請當地徽劇票友演唱,熱鬧非凡。《歙事閒譚》卷18《歙風俗禮教考·歲時禮》載:“元宵並前後三日為燈節,村落游燭龍於社,為汪越國壽,竹馬秧歌,亦以隊從。”可見此俗源遠流長,與古禮相合。

四大名園

岩鎮的佛事活動久負盛名。據記載,南天佛國暹羅國(今泰國)王子曾慕名出訪徽州岩鎮,並下榻在四大名園(娑羅園、菜園、檀園、會心園)之一的娑羅園,還親自種了一棵娑羅樹(又名紅豆樹)。娑羅樹開花似白鳳仙花,幽香遠聞,秋天結紅豆,人們視之為“聖樹”。據許承堯《歙事閒譚》卷10《岩鎮娑羅園》記載:“《紫石泉集》中,有《娑羅園燕集序》,略言:‘里之東偏,有娑羅園,明里人潘氏所建。潘氏既貧,國朝吳祭酒苑因售而游息之。祭酒逝,而園又移於方氏。園之木既古,而地尤曠,北臨豐樂之溪,水鳴鏘鏘,石露拳拳。當祭酒盛時,遠近無不知此園者。甲辰秋,金修撰輔之先生,集朋儕詠游於此。翼日,旌德王君聞之,即其地,敷席以待,修撰復往游。修撰以經術顯當世,招延之眾,亦皆碩士魁人。視祭酒當日賓客之盛殆軼之,而其地亦少荒涼矣。已而乘筏濟河,北經佛寺,南眺鳳山。會日暮,王君裁楮為鐙,廣張叢木。’按:《吳次集》有《娑羅園記》,言園額為王青羊舊題,汪司馬所常至。樹植庭中,乾分檐際,種來梵國,不類凡材。再進為虬山草堂,以潛虬山名。上有樓,曰橫川閣,取‘三十六峰橫一川’之意。是此園在岩鎮,自晚明迄乾、嘉,皆為名流文酒地。今園已毀,惟娑羅樹尚存。”
娑羅園、菜園、檀園、會心園”為古岩寺四大名園,園內迴廊曲徑,樓台亭閣,各有千秋。“娑羅園”前已述及。“菜園”有文漪軒,軒之四壁,一繪蒼松、一寫修竹、一畫山石、一圖滄海,為書畫家鄭千里所作。“檀園”有檀山文社,四方英賢以此為校藝之場。“會心園”有澡玄閣,藏書萬餘卷,經典名著無一不備,是遐邇聞名的藏書樓。可惜這四座園林均遭毀壞,今已蕩然無存。

小西天

“小西天”坐落古岩寺(小岩村)附近,是通往古岩寺的必經之路,此處原有“孝思庵”,供奉慈航大士塑像。每年二月十九日觀音會,此處香火旺盛,香客雲集,遊人絡繹不絕。此庵為里人程大約所建,後來傾圮重修,改名“小西天”。

九龍池

九龍池”在上街村蔭山下。明嘉靖年間,這裡出了一位名醫,名叫吳洋世,自幼學醫,遍讀神農、仲景之書,學識淵博,醫德高尚,被岩寺人尊稱為“池上公”。為什麼叫“九龍池”泥?因為吳洋世挖掘了九個方形洗藥池,故後人稱蔭山下一帶為“九龍池”。

紫極宮

紫極宮”是岩寺著名的道教聖地,又名“南山觀”,在今南山路邊上。南宋紹興元年,道士章思道奉敕由舊郡遷建於岩寺。“南山觀”周圍古樹參天,元末遭兵燹,明初復立後又被毀,清乾隆年間王真人捐資重修,並增塑玉虛、二十四諸天,又新建閻王殿、祝融廟。後無人管理倒塌。

文會館

“文會館”,原名南山文會,明嘉靖年間裡人鄭雙溪捐資創辦。由於當時岩鎮文風鼎盛,一些文人墨客便結社立會、交流學術。後又有南山書院,江慎修、劉海峰、戴東原曾來此講學。金榜就是在南山書院從師後考中狀元的。

岳公生祠

“岳公生祠”,座落在中街唐家坦。傳說當年岳飛帶兵征討楊么,半夜從鄭村向杲來岩寺,自行搭灶燒水燒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岩鎮人民感其恩澤,建“岳公生祠”以表紀念。

進士第

“進士第”坐落在岩寺后街“洪橋”西頭,是進士鄭佐(雙溪)的府門坊。鄭佐為明朝正德甲戌(公元1514年)進士,正德丙子(公元1516年)建“進士第”。門樓為仿木結構磚砌牌坊,通寬9米,殘高5.85米,四柱三間,惜樓頂已毀。枋和匾全用燒雕青磚砌築,雕刻精美。門樓上有飛禽走獸和怪角獸,形態飽滿,栩栩如生,對研究明代燒制半圓雕藝術有著很高的價值。柱腳有抱鼓石金剛腿。丁字斗拱雕成鯉魚吐水。中間二柱處枋斗拱三跳,邊間兩柱頭坐平盤頭,承六開斗拱,接榫處飾元寶榫。正間和次間共飾高浮雕石獅八隻、鳳凰六隻、鯉魚雀替六個。正間匾額由五塊大方磚拼成,刻“進士第”三個大字和“大明正德丙子歲孟冬吉日”、“甲戌進士鄭佐立”及其他官員名字等字樣。

龍章褒節坊

“龍章褒節坊”坐落在岩寺下街村東頭韭菜園邊,跨路而立,由岩寺方元彥興建。方元彥曾任監察御史,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立坊。坊由青石建成,三間三樓,四柱沖天,高12米,寬9.35米,中間兩柱前後共飾蹲獅四隻,柱中部錦紋,上部雲紋,月梁有梅花包袱錦圖案,平板枋有四方連續圖案。上方龍鳳榜上刻有“恩榮”二字。南面樓匾上書“龍章褒節”、“欽奉明旨表揚故儒方鉞妻汪氏貞節”,款“監察御史方元彥立”、北面樓匾刻書“豸繡承恩”、“雲南道監察御史方良儒暨配孺人程氏”,款“萬曆二十八年六月吉日”。這是岩寺僅存的一座牌坊,保存完好。

歷史文化

岩寺周邊盛產茶葉、木料、糧食及其它山貨土產,岩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皖南主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重鎮。過去,商品進出以豐樂水運為主,岩寺人便在豐樂河上做起了鹽商木客。當地流傳一句話:“養七不養八,養八就要殺。”這和徽州普遍流行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俗諺是一脈相承的。一般人家的孩子長到8歲時,就要幫父母分擔家務,或外出學藝謀生,這也是徽商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明汪道昆《太函副墨》中有“岩鎮什七賈而什三儒”之說,可見此地多徽商,教育蔚然成風。經濟的發達、文化的繁榮,帶來岩鎮經濟社會的全面鼎盛。明清時期,岩寺逐漸成為附近經濟、文化、貿易中心,並建有十景:
“一台文幾翠中天,二廟忠烈上九源。
三摩聖地古岩寺,四賢集燕娑羅園。
五顯靈官大橋上,六逸娘娘小西天。
七層寶塔保水口,八柱牌樓在路邊。
九洞橋接黃山水,十里長街萬萬年。”

歷史事件

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1938年2月,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及陳毅、張雲逸等同志率領7000官兵在皖南重鎮岩寺集中整編,軍部及政治處設在岩寺后街的金家大院內。新四軍在岩寺點燃了東進抗日的燎原之火,極大地鼓舞了廣大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和勇氣。

歷史名人

徽州素有“東南鄒魯”的美譽。岩寺地處古徽州的中心要地,更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流傳著“書聲喧兩市,一鎮四狀元”的佳話。據不完全統計,岩鎮出了舒雅呂溱唐皋金榜4名狀元,此外還有進士36人,其中任州府以上之職者47人,授予“府學”、“縣學”之官職者58人……湧現出一大批有影響的高官顯宦、巨商大賈、文人墨客以及制墨家、醫學家乃至民間故事中的傳奇人物,可謂人才輩出,不勝枚舉。這裡把名望較高的岩寺人作一記述。

舒雅

字子正。初與南唐吏部侍郎韓熙載結為忘年交。以狀元及第。入宋為將作監丞。先後參與編纂和校訂《文苑英華》、《史記》、《論語正義》、《七經疏義》等書。累遷職員外郎,知舒州。致仕後,就掌靈觀。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復入直照文館。善詩文,文與吳波齊名,詩為西崑體派,存《西崑酬唱集》中。卒年70餘。

呂溱

字叔濟。宋寶元(公元1038~1040年)間進士,歷任蘄州舒州、楚州、杭州、徐州、開封知州,升龍圖閣直學士樞密直學士

唐皋

字守之。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進士第一,授修撰,參與修撰《武宗實錄》,進而為侍講學士,未幾卒於官。所著有《心庵文集》、《史鑑會編》、《韻府增定》諸書。

金榜

(公元1735~1801年),字蕊中、輔之,又字檠齋,號敬齋。少與戴震程瑤田同師江永。31歲時,清高宗召試詩賦,特賜舉人,授內閣中書。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廷試第一,授吏部稽勛司主事,改翰林院修撰。曾任山西鄉試副官、會試同考官。丁父憂歸里,不再復出,著書自娛。曾學詩、古文於劉大櫆。著有《禮箋》10卷,《周易考占》1卷。

爛肚寶

“爛肚寶”的故事在岩寺一帶婦孺皆知,他究竟姓甚名誰,無從查考。但從其故事傳聞中,可知此人詼諧豪放、剛直不阿、頗有學問、愛打抱不平,是一個富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傳奇人物。

特產

徽墨在“文房四寶”中位置顯赫。從唐末直到明、清,徽墨生產主要集中在歙縣、岩寺。明嘉靖萬曆年間,岩寺著名的制墨大師程君房、方於魯和呈坎羅小華三足鼎立,各顯神通,標新立異,使徽墨達到新的水平。羅小華成功地採用桐油煙和漆煙的制墨方法,改進了配方,使徽墨濃塗淡抹,韻致橫生,成為質地精良的書畫墨。而程君房、方於魯則在桐油煙和漆煙中,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瑪瑙、公丁香等名貴原料,創造了質地更好的超漆煙墨。方於魯所研製的“九玄三極墨”被稱為“前無古人”的妙品,但據後人公論,他比起程君房終究是要略遜一籌。程君房曾炫耀說:“我墨百年之後可化黃金”。的確,他家所制的“玄元靈氣”、“寥天一”兩種墨,後來的鑑賞家以一、二倍於黃金的價格買走。與他同時代的大書畫家董其昌說:“百年之後,無君房之人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後,無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程君房、方於魯兩家又很講究墨譜的圖式和墨模的雕刻。他們分別編著了《程氏墨苑》十二卷、《方氏墨譜》六卷(380個圖譜),繪畫多出自當時名畫家丁雲鵬、吳廷羽之手,由著名刻工黃璘、黃應泰等手刻。尤其是《程氏墨苑》開我國彩印版畫之先導,二妙匯流構成藝術佳作。從此,徽墨開始用作文人祝壽、喜慶、交友的寶貴禮品,不但有實用價值,而且有欣賞和收藏價值。
到了清代,徽墨的生產趨向實用美觀,集錦套墨盛行起來。岩寺的曹素功繼承了我國悠久的制墨工藝,專為權貴和名流定板制墨。康熙皇帝南巡江寧,曹素功所制貢墨受到康熙讚賞,賜題“紫玉光”三字,一時名聲大噪,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說。曹素功與稍後的汪近聖汪節庵,以及乾隆年間崛起的胡開文,並稱為清代制墨“四大家”。後來,曹素功把墨莊遷到上海、福州等地,世守其世,迄今三百多年,聲譽不衰。岩寺鎮廣惠村仍有“曹素功墨廠”,生產的曹素功墨銷往全國各地及海外。

地理交通

岩寺鎮,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捷,徽(黃山)-杭(州)高速、合(肥)-銅(陵)-黃(山)高速在此不遠均設有出口,蕪屯公路、205國道皖贛鐵路穿境而過。向東11公里為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古徽州府所在地),向西15公里為黃山市市府所在地屯溪,向北54公里為世界旅遊名勝黃山風景區

經濟發展

全鎮轄11個行政村。鎮域總面積約89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2500公頃,耕地面積1105公頃。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7.66億元,比上年增長10%,三次產業結構提升到10:55:35,第二產業主導型發展的局面繼續得到強化;鄉鎮企業營業收入7.15億元,比上年增長10%,財政收入3676萬元,比上年增長21.8%,農民人均純收入3540元,比上年淨增268元。鎮級綜合實力位於全市前列,並擠身全省發展鄉鎮企業“百強鄉鎮”行列。
2005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92487萬元,比2004年增6.8%;鄉鎮規模工業企業銷售收入70838萬元,同比增37%;鄉鎮工業企業總產值71739萬元,同比增34%,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20374萬元,同比增27%;財政收入5528萬元,同比增25.07%;農民人均純收入4246元,人均收入同比增收386元,增幅為10%。
2009年,全年完成財政收入8426萬元,增收1416萬元,同比增20.2%。其中,國稅完成4111萬元,增長11.6%;地稅完成4266萬元,增長28.4%。總量及增量均排名全區第一。全年新增投產工業企業10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戶,累計完成技改投入2.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2億元,同比增12%。工業總量不斷發展壯大。全年完成旅遊接待量22.5萬人次,旅遊經濟總收入2.4億元,同比分別增12.5%、14.3%。從事旅遊產品生產的農民,年人均增收5680元。積極編報旅遊招商項目,並取得實效,納尼亞小鎮項目成功落戶我鎮石崗村。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9.64億元,增10.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128元,增12.8%。2009年,我鎮位列全區鎮域經濟考核第1名。
2010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分別比“十五”末的增長了2.35倍、1.7倍,年均分別遞增27.7%和22.3%;“十一五”期間新增規上企業28戶,比“十五”期間增加3.5倍;2010年財政收入突破億元大關,比2005年淨增7391萬元,增長2.04倍,年均增幅25.1%,總量及增量連續五年排名全區第一。
到“十二五”末,全鎮工業總產值比“十一五”末增長了71%,年均遞增11.4%;“十二五”期間新增規上企業7戶,總數達到33戶;2015年財政收入達到2.32億元,比2010年翻一番,“十二五”期間總量比“十一五”期間淨增4.9億元,年均增幅15%。總量、增量連年排名全區第一,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2016年,全年實現財政收入2.48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6億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8.57億元,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億元,增長9.4%;外貿進出口總額5820萬美元,增幅高於全區平均水平;新簽項目到位資金1.5億元,增長33.9%;旅遊接待量146.2萬人次,增長11.2%;旅遊總收入10.02億元,增長1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34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45元,增長10%。
2017年,全年完成財政收入2.81億元,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69億元,增長17.7%;固定資產投資10.3億元,增長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億元,增長25.65%;外貿進出口總額9169萬美元,增長54.36%;新簽項目到位資金2.54億元,增長55.9%;旅遊接待量162.6萬人次,增長11.2%;旅遊總收入11.1億元,增長10.8%。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6061
18658
17403
家庭戶戶數
11582
家庭戶總人口(總)
34884
家庭戶男
17798
家庭戶女
17086
0-14歲(總)
7887
0-14歲男
4018
0-14歲女
3869
15-64歲(總)
25840
15-64歲男
13631
15-64歲女
12209
65歲及以上(總)
2334
65歲及以上男
1009
65歲及以上女
132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05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