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正義

論語正義

《論語正義》有二,其一為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解的《論語註疏》,其二為清代劉寶楠所著《論語正義》。

劉寶楠《論語正義》講述了:自漢至清,經學在各門學術中占有統治的地位。經學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則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個階段。清代經學家在經書文字的解釋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證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這對我們利用經書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經濟、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論語正義
  • 作者:(清)劉寶楠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1990-03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目錄,四庫提要,

版權資訊

叢書:十三經清人註疏
書名:論語正義
作者:(清)劉寶楠
論語正義
校者:高流水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1990-03
開本:32
字數:486千字

內容簡介

《論語正義》(套裝上下冊)講述了:自漢至清,經學在各門學術中占有統治的地位。經學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而清代則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個階段。清代經學家在經書文字的解釋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證上,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這對我們利用經書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經濟、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論語正義
清代的經學著作,數量極多,體裁各異,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體寫作的書,一般是吸收、總結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現在文史哲研究者較普遍地需要參考的書,因此我們在十三經清人註疏這個名稱下,選擇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陸續整理出版。所選的並非全是疏體,這是因為有的書未曾有人作疏,或雖然有人作疏,但不夠完善,因此選用其它注本來代替或補充。禮書通故既非疏體又非注體,但它與體記訓篡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選。大戴禮記不在十三經之內。但它與禮記(小戴體記)是同類型的書,因此也收進去。對收入的書,均按統一的體例加以點校。
清代的經學著作還有不少有重要參考價值,這有待於今後條件許可時,按新的學科分類,選擇整理出版。

目錄

凡例
卷一學而第一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卷二為政第二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卷三八佾第三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卷四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卷五里仁第四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卷六公治長第五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卷七雍也第六
卷八述而第七
卷九泰伯第八
卷十子罕第九
卷十一鄉黨第十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先進第十一
卷十五顏洲第十二
第十六子路第十三
第十七憲問第十四
第十八衛靈公第十五
第十九季氏第十六
第二十陽貨第十七
第二十一微子第十八
卷二十二子張第十九
卷二十三堯曰第二十
卷二十四何晏論語序
附錄鄧玄論語序逸文
劉恭冕後敘
清史稿劉寶楠
……

四庫提要

《論語正義》(亦名《論語註疏》,非劉寶楠本)·二十卷(內府藏本)。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昺字叔明,曹州濟陰人。太平興國中擢九經及第。官至禮部尚書。事跡具《宋史》本傳。是書蓋鹹平二年詔昺改定舊疏,頒列學官,至今承用,而傳刻頗訛。《集解》所引十三家,今本各題曰“某氏”,皇侃《義疏》則均題其名。案《奏進序中》稱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侃《疏》亦曰:“何集注皆呼人名,惟包獨言氏者,包名鹹,何家諱鹹,故不言也。”與《序》文合。知今本為後來刊版之省文,然周氏與周生烈遂不可分,殊不如皇本之有別。考邢昺《疏》中亦載皇侃何氏諱鹹之語,其疏“記其姓名”句則云:“《注》但記其姓,而此連言名者,以著其姓所以名其人,非謂名字之名也。”是昺所見之本已惟題姓,故有是曲說。
《七經孟子考文》稱其國皇侃《義疏》本為唐代所傳,是亦一證矣。其文與皇侃所載亦異同不一,大抵互有短長。如《學而篇》“不患人之不己知”章,皇《疏》有王肅《注》一條,《里仁篇》“君子之於天下也”章,皇《疏》有何晏《注》一條,今本皆無。觀顧炎武《石經考》,以石經《儀禮》校監版,或並經文全節漏落,則今本《集解》傳刻佚脫,蓋所不免。然蔡邕石經《論語》於“而在蕭牆之內”句,兩本並存,見於《隸釋》。陸德明《經典釋文》於諸本同異,亦皆並存。蓋唐以前經師授受,各守專門。雖經文亦不能畫一,無論注文。固不必以此改彼,亦不必以彼改此。今仍從今本錄之,所以各存其舊也。昺《疏》,《宋志》作十卷。
今本二十卷,蓋後人依《論語》篇第析之。晁公武《讀書志》稱其亦因皇侃所采諸儒之說,刊定而成。今觀其書,大抵翦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義理。漢學、宋學,茲其轉關。是《疏》出而皇《疏》微,迨伊、洛之說出而是《疏》又微。故《中興書目》曰:“其書於章句訓詁名物之際詳矣。”蓋微言其未造精微也。然先有是《疏》,而後講學諸儒得沿泝以窺其奧。祭先河而後海,亦何可以後來居上,遂盡廢其功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