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芹菜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食用價值,栽培技術,1、育苗,2、定植,3、定植後的管理,4、早熟栽培,

基本信息

學名:Sanicula chinensis Bunge
山芹菜
英文名:
科名:傘形科 Umbelliferae

形態特徵

野生山芹菜又叫大葉芹、短果茴芹,是假茵芹屬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分布500~1000米的山地混雜林緣、灌木叢中、山坡草地、山溝濕地和山地溪流旁。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莖上部重複叉式分枝。根生葉和基部葉有柄,葉柄扁平,長約30厘米;葉片近圓形,通常3裂很少5裂,中間裂片楔狀倒卵形,兩側裂片各有一深缺刻,邊緣有重鋸齒;莖生葉逐漸變小,近於無柄,通常3裂。花序2回至3回叉式分枝,側枝向兩旁開展伸長,中間的分枝較短縮。總苞片羽狀分裂,長約8毫米;小總苞片倒披針形或線形,長約1.5毫米;傘輻2—3,小傘形花序有花8—10朵;花黃白色,雄花5—7朵,有柄,兩性花3—4朵,無柄。果實球狀圓卵形,長5厘米,寬4厘米,頂端有隘狀的尊齒,果刺直立,頂端鉤曲,基部略膨大,分生果的橫剖面近圓形,胚乳的腹面略凹陷,油管5條,或僅合生面2條大而明顯。花期4月。 分布於東北、華東、中南各省。

食用價值

山芹菜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山野蔬菜。維生素C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十幾倍乃至幾十倍。可涼拌、炒食、制餡、醃漬。目前山芹菜已經成為長白山地區野菜中最具有集約化栽培潛力的野生菜種。

栽培技術

1、育苗

山芹菜的種子在自然條件下萌發率比較低,為提高種子發芽率,在播種前需用40毫克/千克(ppm)赤黴素液浸種2小時。3月份播種的山芹菜,至4月中旬可見前發的幼苗,4月下旬幼苗基本出齊。幼苗出土後採用控制溫濕度、逐漸增加光照的管理措施,經2個月的生長,幼苗株高達到10厘米時,即可定植。
採摘的山芹菜種子,宜選擇籽粒飽滿,未被蟲卵寄生的種子,否則會影響出苗率。

2、定植

山芹菜的適應性非常強,無論是山坡或是平地,是壤土還是砂壤土,栽後只要澆透緩苗水,成活率基本能達到100%。
野生的山芹菜萌發的很早,在長白山地區一般4月上中旬萌發,4月中下旬到山裡挖根,邊挖根邊定植,5月上旬定植完。5月中旬後不宜再到山中挖根定植,因為定植時期越晚,挖回的山芹菜長得越大,定植後緩苗時間越長,且母株易枯死。定植後再萌發的新株,因營養積累不足,影響第二年山芹菜的產量和質量。山芹菜若播種育苗,播種時間宜在3月上中旬,定植日期可推遲至5月中下旬。
家植山芹菜直採用1米寬的畦,一畦內4行,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每平方米定植27株左右。這種栽培形式及密度,有利田間管理,獲得較高的產量。育苗移栽的山芹菜因植株小而柔嫩,定植後必須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澆水、鬆土和鋤草,在緩苗後半個月左右,追施一次以氮為主的速效化肥,促進幼苗生長。定植後第二年要加強管理不採收,第三年再開始收穫。

3、定植後的管理

山芹菜定植緩苗後,要及時拔除雜草,雨後或澆水後要及時鬆土,防止板結,保持疏鬆的根系環境。大雨過後,要及時排水防止漚根死苗。山芹菜喜歡陰濕的環境條件,因此人工種植山芹菜應保待畦面濕潤,乾旱天氣要及時澆水,促進根系和植株生長。高溫對山芹菜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在七、八月份應採取遮陽措施。可在栽培山芹菜的畦邊稀植豆角、黃瓜等作物,遮擋部分的光照。到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時,需將地上部殘株齊土面割掉,並清理乾淨,及時在行間鬆土,並每667平方米增施充分腐熟有機肥2000千克。

4、早熟栽培

利用薄膜小拱棚栽培技術,可使家植山芹菜比野生山芹菜的收穫期提前半月左右,具體做法是:3月上旬開始扣拱棚,先在床面兩邊插上架條,形成拱架,然後把膜扣在拱架上,兩邊要用土封嚴,過半月山芹菜生長到10厘米高時,晴天中午要注意放風,以免高濕對芹菜產生傷害。採用拱棚栽培山芹菜,4月上旬就可上市,經濟效益也可提高。拆下的薄膜和架材還能用於早春其它蔬菜生產,提高薄膜的利用率。對二次萌發的山芹菜不要再採收。當植株生長10厘米左右高時,適當追施硝態氮肥,促進植株的生長。整個生育期應及時澆水,鬆土和鋤草。只要加強管理,老株還可分生出新的株,產量可一年比一年有所增加。
全草藥用,可治療毒蛇咬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