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現代流通業發展的意見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現代流通業發展的意見》是山東省為加快現代流通業發展而制定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現代流通業發展的意見
  • 省份:山東
  • 關於:加快現代流通業發展
  • 類型:意見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流通業是我省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具有明顯的公益性,在引導生產、促進消費、增加就業、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總體看,我省流通業仍處於粗放型發展階段,市場體系不完善、網路布局不合理、產業集中度偏低、流通現代化水平不高等問題突出。為適應新形勢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需要,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國務院關於促進流通業發展的一系列部署,現就加快我省現代流通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深化流通體制改革為動力,以轉變流通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為核心,著力完善城鄉市場體系,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培強做大流通主體,提升服務功能,提高流通效率,營造誠信環境,全面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
(二)目標任務。到2017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6萬億元,年均增長13%以上; 流通業增加值達到1.2萬億元,年均增長10%;全省連鎖化率達到20%以上;商品統一配送率達到75%;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其中網路零售額達到6000億元。到2020年,流通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貢獻度進一步提高,主體競爭力明顯增強,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城鄉一體、便民惠民的現代流通體系。
二、構建現代流通體系
(一)最佳化城鄉流通布局。立足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戰略規劃,圍繞建設完善現代市場體系,依託交通樞紐、生產基地、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構建全省骨幹流通網路,規劃建設一批集批發物流信息服務於一體、能夠輻射全國全省的商貿中心、專業市場和配送中心,整合提升一批規模小、層次低、同質化明顯的商品市場,遷建關閉一批不符合城鄉規劃、影響環境或日漸萎縮的商業設施和市場。打通制約流通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打造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暢通、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市場配置齊全、內貿和外貿相互融合、線下交易和線上交易方式互補、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共同繁榮的市場格局。
(二)提升城市服務功能。結合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構建城市中心商業區、城區區域商業圈、社區便民商業圈和特色商業街層級分明的城市商業服務體系。按照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品牌集聚的要求,改造提升城市商業中心。結合新區開發、舊城改造和園區建設,培育發展城市區域商業中心。發揮商業旅遊文化綜合效應,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城市特色商業街(區)。
(三)完善城鄉社區商業。推進便民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雙進工程”,合理布局城鄉社區便民店、早餐店、菜市場、家政服務點、郵政和快遞服務等日常生活必需的商業網點,最佳化資源,完善功能,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
(四)健全農村流通網路。深化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路工程,開展城鄉市場統籌示範縣(市)創建,推動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向農村拓展,強化配送中心和鄉鎮商貿中心建設,構建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區域連鎖、雙向流通的農村現代流通網路。
(五)建設農產品高效流通體系。打造一批全國性農產品交易、集散、物流中心,培育一批特色農產品專業市場,升級改造一批農貿市場、社區菜市場。完善產地預冷、銷地冷藏、溫控運輸、保鮮加工等冷鏈基礎設施,深入推廣農超對接、區超對接、農批對接、農校對接等產銷銜接方式,支持批發市場開展集中配送,積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拍賣等現代流通方式。鼓勵各市積極探索公益性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保障城市農產品供應。
(六)構建山東商品省外銷售網路。依託省內有影響的市場集群,搭建山東產品公共行銷平台,拓展省內產品走向省外的便捷通道。探索在國內重要商品節點城市、重要商品集散地設立山東名品展示中心,擴大山東產品省外市場影響力。支持大型零售企業到省外建立行銷中心、連鎖賣場。發揮展會促銷功能,推動省內製造業與省外商貿流通企業對接,提高省外市場占有率。支持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和企業開設齊魯專區,集中展示、宣傳、推介山東產品。
(七)構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規範發展城鄉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合理布局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和集散市場,打造回收、分揀和交易一體化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鼓勵發展網路收廢、電話收廢等模式。規範家電和電子廢棄物回收拆解,積極推進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升級改造。
三、完善生活服務網路
(一)促進餐飲業健康發展。推動餐飲企業標準化、品牌化發展。鼓勵名牌、老字號、名小吃餐飲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做強一批跨區域、全國性品牌餐飲連鎖企業。實施早餐示範工程,培育早餐示範企業,支持建設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完善早餐連鎖服務網路。推進魯菜傳承創新,培育魯菜名師、名菜、名點、名店。
(二)提升發展住宿業。推動住宿業連鎖經營,促進連鎖化、集團化發展。開展綠色飯店創建,積極發展經濟型酒店、家庭旅館等大眾化住宿業態。大力實施住宿業標準化,推動節能環保綠色發展。
(三)提升家庭服務業水平。著力推進家庭服務網路平台建設,整合家庭服務資源,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完善家庭服務業標準化管理體系,打造一批家政服務品牌。強化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和經營管理者素質。
四、加快流通業電子商務發展
(一)建設一批聚集度高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開展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認定,支持有條件的城市依託其產業、區位優勢,培育企業集聚發展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支持有條件的批發市場發揮倉儲、配送、採購優勢,形成以市場為依託的網商集聚區。
(二)打造一批全國領先的電子商務平台。依託大型零售企業供應鏈優勢,打造知名綜合電子商務平台。依託產業優勢,重點打造紡織、服裝、陶瓷、家電、建材、化工等行業電子商務平台。依託市場優勢,打造煤炭、鋼鐵、塑膠、木材、糧食、棉花、水產、畜禽等大宗商品電子商務平台。
(三)培育一批商業模式成熟的電子商務龍頭企業。開展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創建工作,打造一批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品牌。吸引國內外大型電子商務企業總部、區域總部、服務中心和營運中心落戶山東。
(四)發展一批特色鮮明的電子商務網店。鼓勵中小商貿企業及個人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開設網店。支持大型零售企業發展 “線上行銷、線下成交”、“線下體驗、線上交易”等經營模式。
五、大力發展商貿物流
(一)完善商貿物流設施。依託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建設一批集散能力強、輻射範圍廣的區域物流中心。推動大型流通企業和商品市場加強配送中心、分撥中心建設,提高物流作業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強城際配送、城市配送、農村配送的有效銜接,規範貨物裝卸場站建設和作業標準。支持末端配送網路建設,鼓勵快遞物流和農村郵政物流發展。
(二)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鼓勵現有運輸、倉儲、貨代等企業採用多式聯運、貨櫃運輸、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方式,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推動物流企業整合物流供需雙方、物流中介、物流園區、物流信息平台等資源,搭建“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物流交易電子商務平台,探索發展第四方物流。
(三)推進供應鏈一體化管理。依託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培育一批在供應鏈一體化管理中起主導作用的企業,提高從原材料採購、庫存管控、分銷配送、回收等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服務能力。
(四)構建城市共同配送體系。開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搭建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整合城市物流資源,構建低成本、廣覆蓋的系統化配送網路。
六、培強做大流通主體
(一)培育流通大企業。繼續實施十百千流通骨幹企業培育工程,支持企業通過兼併、收購、上市等形式,實現低成本快速擴張。引導企業加強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明確戰略定位、發展方向和目標措施,實施集團化、連鎖化經營。推動企業轉變經營模式,提高商品自采自營比重,著力打造知名服務品牌。
(二)發展中小商貿企業。搭建中小商貿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提供金融、信息、法律、諮詢等綜合服務。引導中小商貿企業細分市場,開展特色經營,提高組織化、專業化程度。強化銀商合作,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商圈融資,助推中小商貿企業抱團發展。
(三)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鼓勵流通領域信息技術研發、集成和創新。加快推進物聯網、網際網路、雲計算、移動通信、電子標籤、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套用。
七、深化流通業改革開放
(一)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制定和完善商業網點規劃、市場體系建設、重要商品流通、特殊行業監管及規範市場主體經營行為等方面的規章,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現代流通綜合改革,建立分工明確、權責統一、協調高效的流通管理體制,強化政策制定、執行與監督的銜接,提高管理效能。
(二)加快流通國際化進程。堅持高端引進,重點引進國際知名零售商和戰略投資者,鼓勵跨國零售企業在省內設立地區總部、採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海外分銷、展示、交易平台。
(三)大力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創新通關監管模式,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支持濟南、青島等市創造條件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有條件的電子商務園區建立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台。鼓勵流通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鼓勵電子商務企業“走出去”,在境外設立研發、物流和行銷中心。
八、整頓規範市場秩序
(一)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發揮各級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完善績效考核,深入開展各項專項整治行動。加快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
(二)建設誠信商務體系。強化商務綜合行政執法,開展誠信經營承諾,建立自律他律相結合的制約機制,創建誠信商貿企業。建立肉類、水產品、蔬菜、水果等商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完善信息採集、利用、查詢、披露等制度,推動行業管理部門、執法監督部門、行業組織和徵信機構、金融監管部門、銀行業金融機構搭建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平台,建設覆蓋全省的誠信商務徵信體系。
(三)保障市場供應。最佳化政府儲備品種結構及區域布局,擴大地方儲備規模,提高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能力,健全市場應急保障供應體系。擴大城鄉市場監測覆蓋面,加快監測信息成果轉化套用。完善壽光蔬菜價格指數,建立生薑、大蒜等特色產品價格指數,健全主要農產品監測和預警預報制度。
(四)規範網路交易市場秩序。推進身份認證、網站認證和電子簽名套用,加快電子支付集成服務,保障交易、商品和個人等信息安全。加強網路可信交易環境建設,強化網路經營信用監管。
九、加強政策扶持
(一)強化規劃引領。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鄉鎮商業網點建設納入小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各地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中充分考慮商業網點建設需求。完善社區商業網點配置,新建社區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築面積的比例不得低於10%。嚴格社區商業網點用途監管,不得改變必備商業網點的用途和性質,拆遷改建時應保證其基本服務功能不缺失。研究制定電子商務、商品市場、冷鏈物流等專項發展規劃,啟動新一輪設區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修編, 2015年完成縣級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各級城鄉規劃委員會吸收同級商務主管部門參加。各級政府要積極探索建立部門會審、公開聽證、專家評估機制,確保商業網點合理布局。
(二)完善用地保障。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流通業建設項目用地標準,在土地利用年度計畫和土地供應計畫中統籌安排流通業各類用地。鼓勵利用舊廠房、閒置倉庫等建設符合規劃的流通設施,涉及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或租賃的,經批准可採取協定方式供應。政府對舊城區改建需搬遷的流通業用地,在收回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後,經批准可以協定出讓方式為原土地使用權人安排用地。從城區遷出的市場應統籌規劃、整體布局、科學選址,形成集聚發展效應。鼓勵各市、縣(市、區)以租賃方式供應流通業用地。支持依法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發展流通業。支持基層供銷社按照城鎮總體規劃,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和改造流通服務設施。制定政府鼓勵發展流通設施目錄,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對納入目錄的項目用地予以優先安排。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用地參照工業用地或倉儲用地對待。
(三)落實稅收政策。制定具體配套措施,細化落實連鎖企業總分支機構匯總納稅政策。全面落實免徵蔬菜、部分鮮活肉蛋產品、部分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環節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對省重點扶持的電子商務、第三(四)方物流企業納稅有困難的,經審批可以定期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流通企業開發電子商務平台、信息系統等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發費用,符合條件的可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優惠。
(四)加大財政支持。省級財政商貿流通業扶持專項資金納入預算並逐步增加。省級服務業引導資金每年按30%的規模,專項用於支持流通業發展。各級財政要支持流通企業運用先進節能技術,鼓勵通過契約能源管理等方式加強節能減排,對企業新建商業設施同步配建蓄冷蓄熱設備且符合相關條件的,給予政策支持。各級政府通過參股控股、產權回購回租、公建配套等形式,支持建設改造一批農產品流通設施,發揮其在滿足消費需求、保障市場穩定、提高應急能力中的公益性作用。2014—2017年,每年支持10家大型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建設冷藏儲運設施。
(五)強化融資支持。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針對流通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開展倉單、應收賬款、股權、商鋪經營權、租賃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業務。大力發展融資租賃、商圈擔保融資、供應鏈融資、物流融資、網路融資、商業保理等業務。發揮典當行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的補充作用。拓寬流通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型流通企業通過首發上市、定向募集和發行各類債券等方式融資。鼓勵銀行和零售企業採用商業承兌匯票結算,引導流通企業使用電子商業匯票,解決供應商資金周轉問題。積極發展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保證保險,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提供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新的消費信貸產品,開闢新的消費信貸領域,改進消費信貸業務管理方式,培育新的消費信貸增長點。對年銷售過100億元的商品零售大企業,銀行貸款給予傾斜。
(六)降低流通費用。完善商貿流通業峰谷分時用電政策, 110千伏安以下的商場、超市、餐飲、住宿、冷庫等無法避峰用電的企業,不納入執行峰谷分時電價範圍,並儘快落實到位。進一步規範我省道路運輸行業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全面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選擇部分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生鮮加工配送中心,探索建立鮮活農產品運輸車輛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切實規範農產品市場收費、零售商供應商交易收費等流通領域收費行為。
(七)改進管理效能。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業市場主體,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為契機,實行“先照後證”登記。進一步簡化連鎖經營門店登記、辦證等審批手續。對年銷售過100億元的商品零售大企業,工商部門對服務商標依法給予重點保護。各類專營專賣商品和便民服務項目經營資格審批及證件辦理,由連鎖總部一併申辦含多個分支機構的批准檔案,直營連鎖分店可持總部的批准檔案或證照到所在地備案。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任何部門不得干預連鎖企業總部統一採購、跨區域配送各類商品。行政執法部門原則上只在配送中心進行質量、衛生等方面檢查,避免重複多頭檢查;審計、稅務等監管部門實行系統內“一家查賬、多家認可”的辦法,同一系統上下級監管部門原則上不得重複檢查。
十、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流通業的組織領導,研究制定支持現代流通業發展的配套措施,協調解決現代流通業發展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和跨部門、跨地區的重大問題。加強流通管理隊伍特別是基層流通管理部門建設,保證基層流通管理工作通暢有效。
(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堅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和依法完善政府職能相結合,科學界定市場功能和政府職能的邊界。加強對關係國計民生、生命安全等商品的流通準入管理。將城鄉商業網點、商品交易市場等納入省級立法規劃,形成基本涵蓋流通主要行業和重要商品的法規保障體系。加快社會組織發展,充分發揮其在行業自律、技術創新、交流、推廣等方面作用。
(三)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發揮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培養適應現代流通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利用省政府公派出國留學項目選派流通領域人才進修學習。對流通領域所需海內外高端人才引進,給予優先支持。
(四)加強統計監督考核。建立流通業發展績效考核制度,研究制定流通業統計指標體系,積極開展相關統計調查工作,建立統計資料庫,及時準確反映我省現代流通業發展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