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庭

孫傳庭

孫傳庭(1593~1643年),字伯雅,號白谷,代州振武衛(今山西代縣)人。明朝末年名將。

一表人才,多有謀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及第,授永城縣令。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崇禎帝即位後,起為吏部驗封郎中,遷順天府丞。崇禎九年(1636年),出任陝西巡撫,組建秦軍,伏殺闖王高迎祥,平定河南農民起義。崇禎十五年(1642年),拜陝西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都督七省軍事,帶兵鎮壓李自成張獻忠起義。

崇禎十六年,戰死於陝西潼關,以馬革裹屍而還,時年五十一歲。著有《白谷集》六卷、《鑒勞錄》一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謚忠靖。

基本介紹

  • 本名:孫傳庭
  • 字號:字伯雅,又字白谷
  • 所處時代:明末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代州鎮武衛(今山西代縣)
  • 出生時間:公元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
  • 去世時間:公元1643年(崇禎十六年)
  • 主要作品:《白谷集》、《鑒勞錄》
  • 主要成就:擊敗高迎祥李自成,斬陳可新、謝君友
  • 歷經戰役:黑水峪之戰、柿園之役汝州之戰
  • 諡號:忠靖(清廷謚)
人物生平,家族淵源,初戰陝北,商洛剿寇,請辭入獄,柿園之役,激戰汝州,失關敗亡,主要成就,陝西軍務,圍剿流寇,人物評價,總評,史書評價,歷代評價,主要著作,家族成員,墓地,史書記載,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家族淵源

根據代縣孫氏 《代州孫氏家乘》記載孫傳庭始祖是明朝洪武初年遷居山西,其始遷祖孫成(生子:孫順)在洪武年間命為振武衛百戶,由河南省汝寧府光山縣孤樹里村遷居山西代州,後遂安家於此,自後子孫繁衍,被尊為遷代始祖。

初戰陝北

孫傳庭一表人才,多有謀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初授永城知縣。天啟初年進入北京任職,為吏部驗封主事,再升至稽勛郎中,兩年後因不滿魏忠賢專政,棄官回鄉。
崇禎八年(1635年)秋,孫傳庭出任驗封郎中,後越級升為順天府(今北京市)府丞。
崇禎九年(1636年)三月,請纓任陝西巡撫,負責剿滅農民軍。孫傳庭在榆林建軍,號為秦軍。此時洪承疇正與李自成戰於陝北盧象升調任宣大總督後,民軍首領闖王高迎祥湖廣復出,來到陝西,欲自漢中進攻西安。孫傳庭領秦軍鎮守,高迎祥無法攻克,遂意圖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孫傳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激戰四天后,高迎祥潰敗,後被俘,送往北京處死,而其部下李自成繼任闖王。

商洛剿寇

崇禎十年(1637年)初,馬進忠等部再渡西折入陝,進襲商州洛南藍田等地。孫傳庭率部與各路明軍以優勢兵力接連打擊了起義軍聖世王、瓜背王、一翅飛、鎮天王等部,才使關中以南地區趨於平定。
孫傳庭像孫傳庭像
崇禎十一年(1638年),過天星、混天星的起義軍從徽(今甘肅徽縣),秦(今甘肅天水市)等地經鳳翔將通向澄城時,孫傳庭指揮其部分五路合擊該起義軍於楊家嶺黃龍山一帶,捕殺二千餘人,又在(鄜)州(今陝西富縣)以西、合水以東的方圓三、四百里的深溝峽谷內採用分兵堵截,機動設伏的戰術再敗起義軍,並打退了馳援陝西起義軍的馬進忠、馬光玉所率領的宛、洛之部後,又與洪承疇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闖王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僅以18騎兵突圍而走。
至此,陝西境內的起義軍幾被鎮壓下去。此時明軍情勢大好,但因清軍在此時攻入長城崇禎帝急調洪承疇與孫傳庭回京防禦,李自成便得到喘息。

請辭入獄

崇禎十一年(1638年)八月,多爾袞岳托率清兵分路從牆子嶺(今密雲東北)、青山口(今遷西東北)入長城,明京師戒嚴;督各路入京勤王之兵的總督盧象升巨鹿陣亡。明廷遂召孫傳庭、洪承疇主持京師防守,升孫傳庭為兵部右待郎兼右僉都御史,指揮各路援軍。孫傳庭抵達京郊後,由於他和主和派的楊嗣昌及中官高起潛矛盾頗深,崇禎帝降旨不準他入京朝見,而洪承疇則在京郊受到慰勞,並奉旨進殿拜見崇禎帝。孫傳庭對此不平待遇自然大為不滿。楊嗣昌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並主張將陝西軍全部留下,用於守衛薊遼。孫傳庭對此極力反對,認為“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楊嗣昌對孫傳庭的意見置之不理,孫傳庭對此不勝憂鬱重重,以致耳聾。
崇禎十二年(1639年),朝廷調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南軍務,孫傳庭立即上疏請見皇帝,但因楊嗣昌的百般阻撓而未成。孫傳庭心中慍怒,引病告休。但楊嗣昌仍不放過,言孫傳庭稱病乃推託之舉。崇禎帝大怒,將孫傳庭貶為平民後,又將其禁囚,以待判決。
崇禎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移軍河南,時河南大飢,史載:饑民“惟恐自成不至”,“從自成者數萬”。在孫傳庭下獄的三年期間,熊文燦、楊嗣昌在鎮壓起義軍的戰爭中連遭敗績,闖王李自成在河南打開了局面,擁兵數十萬。

柿園之役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第二次圍開封之時,崇禎帝從監獄中提取孫傳庭,令他率勁旅往援開封。不久形勢發生了變化,李自成解圍開封,擒殺汪喬年,於是孫傳庭改赴陝西,接替汪喬年出任三邊總督,回到了他闊別三年的崗位上。農民軍擊敗汪喬年後,又恢復了對開封的包圍,孫傳庭在陝督的位置上屁股還沒坐熱,崇禎帝就命令他出關救援開封,同時崇禎帝還他一道密令——處死賀人龍。賀人龍是有名的長腿將軍,崇禎十三年,楊嗣昌圍剿張獻忠羅汝才之時,他從開縣“噪歸”陝西,以致張獻忠突破重圍,從容進入四川,一發不可收拾。在項城戰役和襄城戰役中,他兩次拋棄主帥逃跑,導致戰事失敗,兩位督師被殺。賀人龍與李自成、張獻忠是老鄉,都是陝西米脂人,崇禎懷疑他暗中通敵,因此密令孫傳庭捕殺賀人龍。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五月初一,孫傳庭在西安召集眾將開會,會上突然逮捕賀人龍,然後宣布崇禎帝旨意,將其斬首。處決賀人龍後,孫傳庭提拔其部下副總兵高傑接替賀人龍,高傑是李自成的死對頭,他原本是李自成的部下,後來私通李自成之妻,事發後拐帶李自成之妻投降官軍。此時官軍手中有三張王牌:一是陝西兵;二是湖廣兵;三是保定兵。陝西兵的總督先後是傅宗龍汪喬年和孫傳庭,湖廣兵的總督先後有丁啟睿侯恂,保定兵的總督是楊文岳。陝西兵的主將是賀人龍,湖廣兵的主將是左良玉,保定兵的主將是虎大威。此外官軍還有孔貞會的四川兵、劉澤清的山東兵,朱大典的南京兵等,力量小而分散。崇禎帝力求三股勢力聯合圍剿民軍,但是在民軍的巨大壓力下,三軍主將尾大不掉,三軍不能協調配合,導致戰事慘敗。
襄城戰役中,汪喬年率領的陝西兵解救左良玉的湖廣兵,沒想到湖廣兵解圍後不配合作戰,這個不義之舉導致陝西兵潰逃,結果是汪喬年戰死,孫傳庭接任。三個方面軍兩兩組合,均遭失敗。朱仙鎮戰役後,楊文岳逃到汝寧療傷,左良玉逃到襄陽喘氣,孫傳庭則在陝西閉門休息。三軍都己傷痕累累,無力再組織救援開封,只能在躲在遠處觀望。無怪乎侯恂會說出放棄中原,以江山社稷為重的話,然而崇禎不僅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反而再次將他投入監獄。
孫傳庭在陝西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小有積蓄,崇禎帝不斷催促孫傳庭進軍,孫傳庭於十月份帶著新募的士兵出征。官軍一路上偃旗息鼓,潛行於山中,偷偷接近民軍,打算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河南郟縣,官軍潛至民軍附近,孫傳庭令部將左勷率左軍,鄭嘉棟率右軍,高傑率中軍設下埋伏,牛成虎率前軍挑戰民軍,誘敵深入。雙方接戰不久,牛成虎佯裝失敗,將民軍引入包圍圈,四面伏兵突起,民軍猝不及防,向東逃竄,官軍追殺三十里。孫傳庭在力不如人的時候,以智取勝,官軍取得了久違有勝利,然而由於此時天降大雨,官軍又餓又冷,沒能繼續擴大戰果。
農民軍雖初戰失利,但畢竟人多勢眾,在官軍打掃戰利品之際,民軍主力殺了個回馬槍,官軍抵擋不住,兵敗如山倒,孫傳庭率殘兵敗將狂奔回陝西。官軍此戰原為長途奔襲,試圖以戰養戰,糧草供應不上,士兵們不得不採集沒有成熟的青柿充飢,因此河南人將此戰稱為柿園之役

激戰汝州

參見:汝州之戰
孫傳庭自柿園之役敗歸陝西後,到處招兵買馬、發展生產、置辦武器,經過大半年的努力,陝西官軍實力有顯著增長。孫傳庭還發明了一種戰車,上面裝載火炮,車廂里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糧食,名叫火車。這種火車共打造了二萬輛,組成一個火車營,由總兵白廣恩統領。五月,崇禎命孫傳庭兼督河南、四川軍務,不久又封他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加督山西、湖廣、貴州江南、北軍務,並賜予尚方寶劍。八月,在崇禎的一再催促下,孫傳庭在西安關帝廟誓師,統率總兵白廣恩、高傑、牛成虎等部十萬眾東出潼關,同時檄調各路人馬夾攻李自成。李自成得知陝西官軍出關的訊息,親統大軍北上河南迎敵。由於河南境內赤地千里,缺少糧草,李自成採取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把主力部隊部署在郟縣以南的地區,把後勤問題留給長途跋涉的官軍。
由於民軍放棄了潼關到郟縣的廣闊地帶,陝西官軍一路上“勢如破竹”,八月上旬占領洛陽,九月八日攻占汝州,民軍督尉四天王李養純投降。李養純的投降後向官軍泄露秘密,給民軍帶來很大損失,他報告說:民軍的老營在唐縣,精銳部隊在襄城,地方上任職的文武官員屯聚在寶豐。孫傳庭根據這個情報採取了有針對性的行動,首先攻破寶豐,斬偽州牧陳可新等,然後揮師唐縣,將安置在那裡的民軍家屬斬殺殆盡。九月十四日,官軍和民軍主力在郟縣進行激戰,民軍戰敗逃跑,官軍緊追不捨,果毅將軍謝君友被俘殺,李自成本人也差點被擒。後來民軍逃入襄城,官軍也尾隨而至。面對危局,一些民軍將士產生的投降的念頭。這時大雨整整下了七天,城外露舍的官軍苦不堪言,由於道路泥濘,官軍的糧車難以移動,官軍的後勤出現問題。官軍希望破郟縣獲取給養,但是郟縣早己坐吃山空,破城後只得到一些騾馬,很快就被士兵們分食殆盡。這時李自成派大將劉宗敏率一萬名騎兵從小路抄到官軍後方,切斷官軍的糧道,為了麻痹官軍,李自成用大牌寫下戰書,約定日期同官軍決戰,以此牽拌官軍。
士兵們有雨淋沒飯吃,情緒開始浮躁起來,孫傳庭無奈之下,只好決定回師迎糧,他命令河南總兵陳永福留守軍營,自己統率嫡系陝西官軍分路回師打通糧道。陳永福部下士兵看到陝西官軍走了,自己卻被留下來忍飢挨餓充當替死鬼,都憤憤不平,也都跟在陝西官軍後面撤退(前軍移,後軍亂),陳永福無法控制局面(永福斬之不能止),官軍隊伍大亂,民軍乘機發起進攻,官軍全線崩潰。官軍逃到南陽才緩過神來,調頭迎戰民軍,雙方展開大戰。民軍戰陣共有五重,第一重是饑民,第二重是步兵,第三重是騎兵,第四重是精銳騎兵,第五重是家屬。
官軍攻破了民軍前三重戰陣,與第四重戰陣的精騎相持不下,鏖戰中,白廣恩部火車營招架不住,率先潰敗。火車營的潰敗引發連鎖反應,騎兵也招架不住逃跑,戰場形勢瞬間發生巨變,由雙方互相廝殺變為一方追殺另一方。民軍傾巢而出,窮追不捨,一日一夜追殺四百餘里,官軍死亡四萬餘人,損失兵器輜重數十萬。此役,大明僅有的“一副家當”損失殆盡,成了待宰的羔羊,民軍的戰略問題也迎刃而解,擴大戰果,乘勢奪取關中。
汝州之戰松錦大戰一樣,都是決定明朝命運的戰略決戰,在這兩場戰役中,明軍並非沒有機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歸於失敗。

失關敗亡

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朝廷命孫傳庭兼督河南、四川軍務,隨後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加督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北軍務,兵部侍郎張鳳翔“進言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崇禎帝不從。孫傳庭不欲倉促出戰,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傳庭不得已在八月親率白廣恩、高傑等部10萬人出師潼關,同時檄左良玉西上,總兵陳永福秦翼明分別將河南與四川兵互為犄角。九月,孫傳庭在汝州兵敗,李自成一日內追殺四百里地,直攆孟津,明軍四萬餘人戰死,損失大量兵器輜重。
明督師兵部尚書孫白谷先生遺像明督師兵部尚書孫白谷先生遺像
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關,總兵白廣恩、陳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萬軍圍攻孫傳庭,孫傳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孫傳庭戰死,時年51歲。崇禎卻認為他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

主要成就

陝西軍務

孫傳庭在主持陝西軍務期間,不斷擴充自己的軍力和糧餉。西安周圍原屯積軍隊2.4萬,田地二萬餘頃,後來田地都歸屬於豪門,兵丁只是虛設在花名冊上。孫傳庭接管這裡後,經過治理,得士卒1.1萬,年收稅計銀14.5萬兩,米麥1.35萬石。
為儘早徹底剿滅農民起義軍,明廷採納了兵部尚書楊嗣昌的“四正六隅”的全面圍剿方略(又稱“十面埋伏”),並為完成此計畫增兵12萬,加派餉銀 280萬兩。但孫傳庭對此持有異議,他認為:因軍兵屢戰,多經潰乏受挫之苦,況且連年征戰,民力疲竭,此舉未必能收到預期效果。由於孫傳庭料知他的計畫不會被採納,便著手清點私產,得銀兩4.8萬,並招兵買馬,自辦圍剿所需的人力及資財。當明廷匯集各處上報的招兵募馬的數額時,唯獨孫傳庭的奏疏未送到。素與孫傳庭有隙的楊嗣昌於是乘機發難,抱怨朝廷的軍法在陝西竟行不通。孫傳庭對此上疏申辯道:“讓我像其他撫,登記郡縣民兵的上,於是對及額,就我先前所報屯兵已滿額了。何況還有招募練馬步軍,數目超過一萬,怎么會不遵守部建議。到了一百天的時間,商、洛的訊問保持,我都不敢把。然而讓敵人進入商、洛,但我不能抵禦,則治臣的罪。如果我住商、洛,而逾期不能夠消滅寇賊,事情就一定不是我的錯。”

圍剿流寇

  • 擊敗高迎祥
高迎祥進入陝西以後,盧象升部官軍齊集河南西部,堵住了高迎祥東出中原的路子,形成關門打狗之勢,消滅高迎祥的任務就落到了陝西官軍的頭上,具體來說是落到了陝西新任巡撫孫傳庭的頭上。
孫傳庭孫傳庭
高迎祥進入陝南後,洪承疇與孫傳庭進行了工作分工,洪承疇重點對付陝北一帶的李自成等部,孫傳庭則重點對付高迎祥。高迎祥部退入陝南山區之後,在荒山野嶺無處覓食,人飢馬乏。為擺脫困境,他決定走小路進攻西安,給官軍來一個突然襲擊。孫傳庭對此早有預料,在闖王必經之路周至縣黑水峪設定伏兵,準備以逸擊勞。
崇禎九年七月中旬,高迎祥部果然出現在周至黑水峪,進入了孫傳庭的包圍圈,雙方展開了四天的激戰,此時天降大雨,高迎祥部已經連續多日斷糧,人馬處於半飢餓狀態,在大戰中漸漸招架不住,官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關鍵時刻,高迎祥部下乾公雞張二、一斗谷黃龍叛變。混亂中,叛徒將高迎祥的部卒和坐騎拉走,高迎祥被官軍包圍無法脫身,只好脫下盔甲藏到草叢裡,官軍搜山時將其活捉。
俘殺高迎祥之後,孫傳庭又乘勝在渭南和鹹陽北原打了兩個大勝仗,一時聲譽鵲起,威名甚至蓋過了總督洪承疇。高迎祥的敗亡對農民軍起到了震懾的作用,兩位著名的首領張妙手(張文耀)、蠍子塊(拓養坤)向明朝投降。不久蠍子塊復叛,被孫傳庭安插的武大定殺死。高迎祥是民軍中實力最強的,蠍子塊則是農民軍中人數最多的,這兩人都死於孫傳庭之手,這對農民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 轉戰陝豫
孫傳庭折衷了兵部“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議定,派重兵扼守商洛一帶的戰略要地。當大天王率領的民軍進襲慶陽寶雞時,孫傳庭迅速回師在合水將其擊敗。崇禎十一年(1638年)初,此時,只有河南民軍對明廷仍具威脅。羅汝才馬進忠賀一龍、左金王等十三部(即“革左五營”)聯營廣達數十里,待機進逼潼關。面對這一形勢,孫傳庭認為民軍主力都在河南,於是率部而東,在閿鄉(今河南靈寶縣西北)、靈寶的山地間大敗十三家兵馬,民軍窘境日甚,不得已向熊文燦請求受降。但自以“主剿”著稱的孫傳庭未採納熊文燦的勸阻,執意要進攻民軍,最終接到楊嗣昌的手書才停止進攻。民軍雖受詔歸降,但並未解除武裝,而是移兵易陣,伺機進襲商洛一帶。孫傳庭令部將王文清等率部數戰民軍,民軍餘部波迫轉移內鄉淅川

人物評價

總評

孫傳庭自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至崇禎十六年(1643年)兵敗身亡的25年間,他由永城知縣,逐步升至兵部尚書,統領七省軍務,先後參與並主持了數十次對明末民軍的鎮壓活動,深得明廷賞識。不論是在“四正六隅”的聯合圍剿中,還是在“汛守要隘”的單獨行動中,他都以其獨有的狡黠、多謀、果斷,使農民起義軍多次處境艱險,成為明廷手中一張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傳庭死而明亡矣”的說法。

史書評價

《明史》評價
孫傳庭死,關以內無堅城矣。
流賊蔓延中原,所恃以御賊者獨秦兵耳。傅宗龍、孫傳庭遠近相望,倚以辦賊。汪喬年楊文岳奮力以當賊鋒,而終於潰僨。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傳庭敗死,賊遂入關,勢以愈熾。存亡之際,所系豈不重哉!

歷代評價

吳偉業《雁門尚書行》
雁門尚書受專征,登壇盼顧三軍驚。身長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叱風雲生。
急傳使者上都來,夜半星侈馬流汗。覆轍寧堪似往年,催軍還用松山箭。尚書得詔初呻吟,撅起長刀忽長嘆。我今不死非英雄,古來得失由誰算?

主要著作

孫傳庭著有《白谷集》六卷、《鑒勞錄》一卷行於世(《四庫全書總目》著錄)。

家族成員

孫傳庭戰死潼關後的第五天,西安失陷。繼妻張叔人率二妾二女投井,八歲的兒子孫世寧跳牆逃入民舍,被一老翁收養。長子孫世瑞奔波來到陝西,從井中找到張氏屍體並葬埋,老翁也把他的弟弟孫世寧交給了他。兄弟二人相扶而還。

墓地

參見:孫傳庭墓
孫傳庭墓址代縣陽明堡鎮下花莊村東,北屏青山南面綠水,占地7000平米,冢高4米周長約22米。四周紅牆環繞,遍植蒼松翠柏,有響堂,墓碑等,磚墁甬路修嚴,旁列石人、石馬、石豬、石羊,前建牌坊。崇禎十六年(1643)五月,皇上親自賜劍,孫傳庭以兵部尚書及督師銜出征,與李自成義軍作戰,天陝西潼關兵敗身亡,家人葬其衣冠與其妻妾遺體於此,墓毀“文革”現存清刑部員外郎馮去驤撰《大明督師七省兵部尚書白谷孫公馮淑人同葬墓志銘》,鐫刻於6塊石板之上,共6000餘字,詳載其生平事跡。
孫傳庭墓孫傳庭墓
孫傳庭墓誌是在“文革”期間,孫墓被挖掘出土的。志板石六塊,共六千餘字。從內容上說,大致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敘述孫傳庭祖輩的情況及孫傳庭之成長入仕;第二部分是孫參與軍旅帶兵抗擊闖王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和入侵的清軍,直至與農民軍戰死於潼關;第三部分是總述孫的功績及社會上對孫的褒貶議論。

史書記載

明史·卷二百六十二·列傳第一百五十》

藝術形象

電影《大明劫戴立忍 飾 孫傳庭。
電影《大明劫》中戴立忍飾演的孫傳庭電影《大明劫》中戴立忍飾演的孫傳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