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

《孟子二章》出自孟子之手,別稱《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體可參考八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裡面就有明確的敘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現《孟子二章》已修改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和《富貴不能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孟子二章
  • 作品別名:《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作品出處:《孟子·公孫丑下》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孟子
原文,文章注釋,問題探究,簡析,譯文,簡析,中心論點,寫作特色,作者介紹,孟子思想,仁政學說,生平閱歷,歷史地位,擴展閱讀,注釋,譯文,文學賞析,

原文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
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文章注釋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2)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三十歲時,被堯起用,後來繼承堯的君主之位。發,起,指被任用。畎畝,田地、田間。畎,田間小溝。
(3)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原在傅岩為人築牆,因以傅為姓,殷王武丁用他為相。舉,被任用,舉用。版築,古人築牆時在兩塊夾版中間放土,用杵(chǔ)搗土,使它夯(hāng)實。版,打土牆用的夾板。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5)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名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士,獄官。 舉於士,從獄管(手中獲釋)並得到任用。
(6)孫叔敖舉于海: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被俘後,他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所以說舉於市(集市)。百里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後)任用。
(8)任:責任,使命。
(9)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頓,後半句加以申說。
(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感情痛苦。心志,意志。
(11)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12)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以至肌膚消瘦)。
(13)空乏:貧困,資財缺乏。空,使……窮。乏,使……絕。這裡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4)行拂亂其所為:他的每一行為都不能如他所願。行,指每一行為,每做一件事。拂(fú),拂逆,違背。亂,擾亂。其所為,指其隨心所欲,意即願望。
(15)所以:用來
(16)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忍,通“韌”,使……堅韌。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
(18)恆過:意思為常常犯錯誤。恆,常常。過,過失,這裡用作動詞,指犯錯誤。
(19)困於心:心意受到困惑。
(20)衡於慮:思慮受到堵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21)作:奮發,這裡指有所作為。
(22)征於色:把心情表現在臉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征,徵驗,顯露,表現。色,臉色。
(23)發於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發,顯露,流露。
(24)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曉,了解。
(25)入:裡面,此指在國內。
(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拂(bì),通“弼”,輔佐,輔弼。
(27)出:外面,此指在國外。
(28)敵國外患:指來自於敵對國家的憂患。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9)生於憂患: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
(30)死於安樂: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31)於: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32)發:被任用
(33)舉:被舉薦
通假字
1、曾,同“增”,增加。
2、衡,同“橫”,梗塞,不順。
3、拂(bi),同“弼”,輔佐。
4、忍,同“韌”,堅韌。(課文課下注解中沒有此通假)
5、畔,通“叛”,叛變。
詞性活用
使動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
勞:使……勞累 例如:勞其筋骨
餓:使……飢餓 例如:餓其體膚
空乏:使……經受貧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堅韌 例如:動心忍性
亂:使……受到阻擾。例如:行拂亂其所為。
動詞用作名詞:
入:在國內 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
出:在國外 例如: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名詞用作動詞:
過:犯錯 例如:人恆過
特殊句式
倒裝句 狀語後置: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於心困,於慮衡)
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於色征,於聲發)
一詞多義
1.拂(f)違背 例如:行拂亂其所為。
2.拂(bi)同“弼”,輔佐 例如:入則無法家拂士。
3 發 (fa) 起,被任用 例如:舜發於畎畝之中
4 發 (fa) 表現 例如:征於色,發於聲。
中心
逆境造就人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選自《孟子·公孫丑下》。標題是編者加的。《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典之一。
(2)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
(3)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牆
(4)環:圍
(5)池:護城河
(6)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甲冑,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
(7)委而去之:意思是棄城而逃。委:放棄。去:離開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規定的邊疆的界限。域:這裡是限制的意思
(9)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10)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11)至:極點
(12)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13)畔:通“叛”
(14)順:歸順,服從
(15)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君子:指上文所說的“得道者”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詳解
舜從田地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被選拔,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薦,管夷吾從獄官手裡被釋放並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的海濱被任用,百里奚從買賣奴隸場所被選拔用為大夫。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樣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身受貧困之苦,在他做事時,使他的每一行為都不能如他所願,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波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一個人常常是犯了錯誤,以後才能(注意)改正;內心困惑,思慮堵塞,才能奮起,有所作為;憔悴枯槁,表現在臉上,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看到他的臉,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 在國內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這個國家時常有滅亡(的危險)。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在憂患中得以生存,在安樂中衰亡。

問題探究

1、文章開頭列舉的六個人物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這六個人物都出身貧賤,在經歷了艱難的磨練之後,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2、文章第一段寫舜、傅說等六人的經歷,是為了證明:生於憂患
3、本文指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從三個方面經受艱苦磨難。內心“苦其心志”、身體“勞其
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為“行拂亂其所為”。
4、作者認為一個國家走向衰敗滅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5、孟子認為,一個國家要想避免“亡”的命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入則有法家拂士,出則有敵國外患
6、說出就“國”而言,“死於安樂”中的“安樂”指的是什麼。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
7、2008年5月23日,溫家寶總理為震後復學的北川學子題下“多難興邦”四個字,它與
本文表達的什麼觀點相類似?
8、選文中孟子主要講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國家。短文先列舉六位從卑微貧窮而成為聖君賢相的典型事例後,從理論上歸納了逆境對個人成才的重要性,接著又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述,由個人的成才規律推及到國家的興亡, 在此基礎上顧理成章地得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中心論點。
9、勾踐滅吳的故事,印證了孟子的哪些說法?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說法是否還有現實意義?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言之成理即可
10、孟子說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長短錯落,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你以選文第2段為例加以具體分析。
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領起“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構成一組排比,讀起來一句緊似一句,非常有氣勢;且這組句子句式較整齊,以短句為主,和前後較長的句子搭配起來,使全段句式富於變化,讀起來節奏感很強。
11、孟子在選文第①段中以六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告訴人們:人要成大器,必須經受磨鍊。下面列出的名言中,與之意思相近的是
A. 古人大業成,皆自憂患始。 B.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
12、這些磨難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的?
答:思想、身體、行為。
13、“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前提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答:前提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目的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簡析

“人恆過,……”解釋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一句,課文注釋及教參翻譯均欠妥當,特不揣冒昧,提出來向大家請教。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應是解說“人恆過,然後能改”的。“然後能改”後的分號,應改為句號。
教參把“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譯為“心意受到困擾,思慮受到阻塞,才能奮發有所作為”,基本上是對的。但“困”在這裡應作憂愁解。“於”是介詞,“在”的意思,把它譯作“受到”是欠妥的。譯為“心裡憂愁,思緒阻塞,然後才能奮發有為”就恰切多了。
至於“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課文的注釋是“看到他的顏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教參譯為“表現在面色上,吐發在言語中,才能被人了解。”我以為“征於色,發於聲”這裡應指別人對他的錯誤行為形之於色,發之聲,然後使之警覺起來,有所省悟,從而改正錯誤。把它譯作“(別人對他的錯誤行為)露出不愉快的臉色,發出譏責的聲音,然後使他省悟。”這樣,句子間的邏輯聯繫就很清楚了。
這個句子說明了“人恆過,然後能改”的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內因“而後作”,二是外因“而後喻”。這樣就解說得較為恰切了。如果按照教參等的翻譯“表現在面色上,吐發在言語中,才能被人了解”,不僅意思十分含糊,而且也是無法論證“生於憂患”的。
這句話還得從“喻”字講起,《說文解字》“諭”義,“其人因言而曉亦曰諭,或作喻。”《中華大字典》“喻”字第二義,曉也;第六義,明也。根據這些解釋,把它釋作“省悟”是恰當的,這樣才能排除“被人了解”的說法,也才能使這層文字邏輯嚴密,說理透徹,而不至產生歧義了。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詳解

譯文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方圓三里的內城,方圓七里的外城,包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著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運,然而不能取勝(的原因),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的原因。
城牆並不是不高,護城河並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也並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棄城而逃,是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不如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的原因。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夠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夠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這一點,攻打被內外親屬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簡析

我們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來表示:合乎正義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與幫助,違背正義的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在這裡,我們把“道”理解為“正義”。那么,什麼叫“正義”?《現代漢語詞典》中說:“正義”是指“公正的、有利於人民的道理”。這是富於現代氣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義一脈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個著名論斷。《孟子·公孫丑下》中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裡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對的意思。這段話是說,對得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對失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就連親戚都會反對他;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拿全天下都順從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要么不戰,一戰必勝。
孟子在這裡說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個人,而是指一國之君。一國之君既是戰爭的總指揮,也是政治上的領袖。孟子通過論述戰爭勝負的問題,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觀點,然而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關愛和保護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們聚積起來,人民所厭惡的,不要強加給他們。人民所希望的是什麼呢,當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認為,這是行仁政的根本著眼點。做到了這一點,然後民心歸服、天下歸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戰必勝矣”的主要原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中心論點

中心論點應該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注釋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釋是:“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了“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寫作特色

(1)文章善於運用設喻的方法。從文章末端看,孟子雖反對戰爭,卻多次提到戰爭。這是為了迎合諸侯們的心理打個比方,以便有機會向諸侯們宣傳自己的“仁政”主張。
(2)文章析理精微,議論恢宏,氣勢奔放,闡明引申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還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使文章生動形象。

作者介紹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子典範。生於周烈王四年,死於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一般來說是師承自孔伋的學生),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
孟子孟子

孟子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構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採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恆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孟子把倫理和政治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種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的政治主張是“仁政,性本善,民本”。

生平閱歷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約百年左右。 孟子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拜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為師時姓曾名參(孔子亦有徒名曰曾參,即曾子),後更改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的身份遊說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像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因而從魯國遷居鄒國
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不敢去婦”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韓詩外傳》載有孟母“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孟母“三遷”和“去齊”等故事。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種說法是,孟子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孟子出生時子思已逝世三十載。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就連孟子自己也曾說:“予未得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 離婁下》)無論是否受業於子思,孟子的學說的確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孔子逝世後,儒家分為八派)

歷史地位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政論家散文家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傳弟子。他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聖,孟子被稱為亞聖。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後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彙編於《孟子》一書,是儒家學說的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擴展閱讀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1)我所欲(2)也。二者不可得兼(3),舍(4)魚而取(5)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6)(7)生者,故(8)不為苟得(9)也;死亦我所惡(10),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11)有所不辟(12)也。如使(13)人之(14)所欲莫(15)甚於生,則(16)(17)可以得生(18)者何不用也(19)?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20)也?由是則生而(21)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22)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23)賢者(24)有是(25)(26)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27)耳。
一簞(28)食,一豆(29)羹,得之則(30)生,弗(31)(32)則死。呼爾(33)而與之(34),行道之人(35)弗受;蹴(36)爾而(37)與之,乞人不屑(38)也。萬鐘(39)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40)焉!為宮室(41)之美,妻妾之奉(42),所識窮乏者(43)得我(44)(45)?鄉(46)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47)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48)乎?此之謂失其本心(49)

注釋

亦:也
欲:想要
苟得:苟且取得,這裡是“苟且偷生”的意思。得,獲得
兼:同時具有
舍:放開,放下
取:選取
生:生命
義:正義,道義
甚:超過,勝過
於:比
故:所以,因此
惡:厭惡
患:禍患,災難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莫:沒有什麼
則:那么
凡:凡是
得生:保全生命
者:……的方法
何不用也:什麼手段不可用呢?
為:做
是:代詞,指這種方法
而:但是
是故:因此
非獨:不只,不僅
賢者:有才德的人
是:這
勿喪:不丟掉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豆:古代一種木質的盛食物的器具
則:就
弗:不
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
行道之人:路上的普通人
蹴:用腳踢
不屑:認為不值得。在這裡是因輕視而不願意接受的意思
萬鐘:高位厚祿
辯:通“辨”,分辨
何加:(有)什麼益處
已:停止,放棄。
本心:天性,天良
一詞多義
1、呼爾與之:表承接
由是則生有不用也:錶轉折
2、所欲有甚生者:比
萬鐘我何加焉:對
3、非獨賢者有心也:這種
亦不可以已乎:這種做法
則生而有不用也:某種辦法
4、二者不可兼:能夠得到
所識窮乏者我與:通“德”,感激
故不為苟也:取得
5、鄉身死而不受:情願
宮室之美為之:為了,表目的
今為宮室之美之:做,接受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也:採用
6、如使人所欲莫甚於生:取消句子獨立性
人皆有:代詞,它,文中指羞惡的本心
則生:代詞 它 文中指一簞食一豆羹
呼爾而與:代詞,它,文中指行道之人,乞人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代詞,它,文中指萬鐘的俸祿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代詞,它,文中指接受俸祿的行為
謂失其本心:結構助詞,它,指不辨禮義而受之的行為
7、舍而取義者也:生命
由是則而有不用也:獲得生命
8、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語氣助詞
呼爾而之:給
9、患有所不辟也:所以
所欲有甚於生者:因為
10、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那么
得之生:就
萬鐘不辨禮儀而受之:連詞,這裡表假設,如果
詞類活用
得:名詞作動詞,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生:動詞作名詞,可以獲得生存的手段。 例: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通“避”,躲避
萬鐘則不禮義而受之:“辯”通“辨”,辨別
所識窮乏者我與:“得”通“德“,感激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語氣助詞
為身死而不受: “鄉”通“向”,從前
古今異義
1.可以,古:能夠用來,今:能夠
2.,古:這,指示代詞,今:判斷動詞
3.,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
4.,古:古代的量器,今:計時器具
5.,古:益處,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起
6.,古:通“辨”,辨別,今:辯論
7.,古:通“向”,從前,今:農村
8.,古:通“德”,恩惠,這裡是感激的意思,今:得到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下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辦法,什麼手段不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乾呢?採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採用;採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採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可是呵叱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美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從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願接受(別人的施捨),如今(有人)卻為了讓所認識窮困貧乏的人感激他們的恩德而接受了它。這種(行為)難道不可以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本來的羞惡廉恥之心。

文學賞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
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孟子·告子上》)又說:“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萬章下》)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捨棄生命而要義。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捨生取義”的主張。這個主張是全篇的中心論點。
孟子從三個方面論證了捨生取義的意義。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這幾句論證說:生命是我珍愛的,但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珍愛的(指義),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厭惡的,但還有比死亡更為我所厭惡的(指不義),所以有時對禍害(死亡)不願躲避。這是從正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這幾句論證說:如果沒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來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樣不能用呢!如果沒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來避免禍患(死亡)的事情哪樣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這樣下去,人們的行為不是會變得無所不為、卑鄙無恥了嗎?這是從反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其三,“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這幾句論證說:通過這樣的手段(指不正當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願意採用;通過這樣的辦法(指不正當的辦法)就可以避免禍患(死亡),而有的人不願意去乾。所以,還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愛的(指義),還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指不義);不單是賢人有這種重義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賢人沒有喪失罷了。這是從客觀事實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有人捨生取義。通過論證,文章開頭提出的中心論點就成立了。
為了使這種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著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簞”是古代盛飯的圓形竹籃,“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爾”是大聲呼喝著,“蹴爾”是用腳踢著。這幾句說:只要得到一小筐飯、一小碗湯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餓死,如果是輕蔑地呼喝著叫別人吃,哪怕是飢餓的過路人都不願接受,如果是用腳踢著給別人吃,那就連乞丐都不屑要了。《禮記·檀弓》有一段故事與此相類似:“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人厭惡,所以寧願餓死也不願接受別人侮辱性的施捨。連無人認識的路人和貧困低賤的乞丐都能這樣做,常人更不用說了。這一事例生動地說明了人們把義看得比生更為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就會捨生取義。
在孟子看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這種重義之心,人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之時都應捨生取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並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窮困危急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別人侮辱性的施捨,而在和平安寧的環境中卻見利忘義。文章第三段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會上確實存在“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有人不問合不合禮義而接受萬鐘俸祿呢,萬鐘俸祿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是為了住房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因為給了所認識的窮朋友以好處而使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嗎?華麗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與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當初寧肯餓死也不願受侮,卻為了這些身外之物而不顧廉恥,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認為這種人原來也有捨生取義之心,後來因為貪求利祿而喪失了。孟子警告說:“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不辯禮義而受之”的可恥之事應該罷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附權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經在齊國任客卿,後來因為與齊王的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齊王托人挽留孟子,條件是準備在首都的中心地區建一座房子給孟子住,並送給孟子萬鐘糧食作為弟子們的生活費用,結果遭到孟子的嚴辭拒絕。(《公孫丑下》)可見,孟子在本篇中所說的“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是有所為而發的,表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孟子在本篇中對捨生取義精神的頌揚,對“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批判,對後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捨生取義”奉為行為的準則,把“富貴不能淫”奉為道德的規範,對國家和民族作出了貢獻。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現代無產階級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義詩》中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這都是與“捨生取義”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生動活潑,充分體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他喜歡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如:“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本來,這話用一句就可以說完,即“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來,加強了氣勢,增強了感情,顯示出說話人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其次,為了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孟子喜歡使用比喻,本篇以具體的魚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捨生取義”,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魚與熊掌對比,把生與義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與貪利忘義的人對比,把“鄉為”與“今為”對比,這樣互相比較,道理說得更加清楚,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