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區

天橋區

天橋區是山東省濟南市轄區,位於濟南市區北部,因境內有橫跨津浦、膠濟鐵路的天橋而得名。行政區域面積258.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06萬人(2017年末)。轄15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無影山街道堤口路53號。

天橋區地處泰山山脈北麓,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以平原為主,散布有鵲山、藥山、鳳凰山、標山、北馬鞍山、粟山等山丘。屬暖溫帶半濕潤區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8℃,年均降水量693.4毫米。“地上懸河”黃河蜿蜒而過,小清河橫穿濟南市區北部,五龍潭泉群為濟南四大泉群之一。主要景區有五龍潭公園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濟南動物園鵲山龍湖等。

天橋區是濟南中心城區之一,京滬、膠濟、邯濟鐵路在此交匯,濟廣、青銀高速和104、220、308、309國道穿境而過,濟南火車站濟南長途汽車總站濟南長途客運中心站濟南廣場汽車站等聚集,有服裝、家居建材、鞋類及果品等各類大型專業市場71家,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集散地。天橋區還是濟南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和濟南老工業區,形成了以機械、化工、建材、食品為主的工業體系,擁有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藥山科技園2個工業園區。農業區分布於黃河以北,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水稻為主,濟南市國有北郊林場坐落於境內。2017年,天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9.31億元,財政預算收入41.03億元。

2018年10月,天橋區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橋區
  • 外文名稱:Tianqiao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南市
  • 下轄地區:15個街道
  • 政府駐地:無影山街道堤口路53號
  • 電話區號:0531
  • 郵政區碼:250031
  • 地理位置:山東省中部,濟南市城區北部
  • 面積:258.97平方公里
  • 人口:52.06萬人(2017年末常住)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五龍潭公園濟南動物園百里黃河風景區
  • 火車站濟南站大明湖站
  • 車牌代碼:魯A
  • 行政區劃代碼:370105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形,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公路,鐵路,公共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治安,歷史文化,文物遺蹟,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建置沿革

西周,今天橋區境域屬譚國。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5年),屬齊國濼邑
戰國,改稱為齊國曆下邑,屬歷下邑。
秦代,秦滅齊為郡,屬齊郡;後從齊郡析出濟北郡,屬濟北郡歷下邑。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從濟北郡析出博陽郡,後以其地於濟水之南,改稱為濟南郡;文帝十五年(前164年),改置濟南國;景帝三年(前154年),濟南王伏誅,濟南國除為郡。景帝四年(前153年),始設歷城縣,屬青州濟南郡歷城縣。
東漢建武十五年(39年),復置濟南國,屬濟南國曆城縣。
三國魏,屬青州安平郡歷城縣,又屬青州濟南國曆城縣。黃初元年(220年),國除為郡。正始七年(246年),置濟南國。景元五年(263年),改為濟岷郡。此郡後自然消亡,今轄區黃河北地區屬此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濟南國除為郡,屬青州濟南郡歷城縣。
十六國後燕,屬齊州濟南郡歷城縣。
南朝宋,屬青州濟南郡歷城縣。
北魏,屬齊州濟南郡歷城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濟南郡除為州,改為齊州,屬齊州歷城縣。大業三年(607年)復改州為郡,稱齊郡,屬齊郡歷城縣。
唐初,沿隋置。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屬河南道齊州歷城縣。天寶元年(742年),改齊州為臨淄郡;天寶五年(746年)復為濟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又稱齊州。
五代,沿唐置。後梁時因避朱溫之父的名諱,歷城縣曾一度改為歷山縣。至後唐復稱為歷城縣。
宋初,改道為路。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屬京東路齊州歷城縣。熙寧七年(1074年),將京東路分為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屬京東西路齊州歷城。元豐元年(1078年),又將齊州劃屬京東東路,屬京東東路齊州歷城。政和六年(1116年),齊州升為府,屬京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
金天會六年(1128年)至崇慶二年(1213年),屬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天會八年(1130年),劉豫改濟南府為興平郡,屬偽齊興平郡歷城縣。天會十五年(1137年),齊政權廢,濟南府直屬尚書省。
元初,屬中書省直轄的濟南路總管府歷城縣;元末,屬山東行中書省濟南路總管府歷城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山東行中書省濟南路為濟南府,屬濟南府歷城縣。
清代,屬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
民國二年(1913年),山東省廢府改道,屬山東省岱北道歷城縣。民國三年(1914年),岱北道更名為濟南道,屬山東省濟南道歷城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存縣,屬山東省歷城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設立濟南市;今轄區制錦市、北坦、緯北路、官紮營、寶華街、堤口路、工人新村、天橋東街、北濼口、北園西部等地區由歷城縣析出劃歸濟南市,其他地區仍屬歷城縣,歷城縣仍直屬山東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濟南市劃分為10個區,今境域城區部分屬第四、五、六、八、九、十區。
日偽時期,濟南劃分為11個區,今境域城區部分屬城外西區、商埠東區、商埠中區、西鄉區、北鄉區、東鄉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濟南市設11個區,今境域城區部分屬第四、五、六、八、十、十一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濟南解放,成立濟南特別市。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濟南特別市改為濟南市。其間,區劃未變。
1951年1月,濟南市劃分為6個市區、5個郊區、2個直轄鄉(鎮),今境域城區部分分屬第三區、第四區、郊一區、郊二區、郊三區、郊四區和濼口鎮。
1955年9月,調整濟南市區劃並變更區名,因轄區內有橫跨津浦、膠濟鐵路之天橋,第四區改稱為天橋區。
1966年9月,天橋區改稱為向陽區。
1973年7月,復稱天橋區,隸屬濟南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濟南設市後,市轄10個區,制錦市一帶歸第四區;北坦、劉家莊、緯北路、西圩壕以西地區歸第五、六區;官紮營、寶華街、堤口路地區歸第八區;津浦鐵路以西北濼口、工人新村、天橋東街及北園西部地區歸第九區;津浦鐵路以東地區歸第十區。區下設坊,坊下設保,保下設甲。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裁坊並保。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2月,廢除保甲制,區政府下設街政府,街下設閭;農村建立鄉政府,下設村政府;8月,取消區政府、街政府,設立區公所。
1951年1月,濟南市行政區劃調整,北坦、北關、陳家樓、劉家莊、緯北路、天橋東街、官紮營、寶華街地區析置濟南市第四區,第四區機關駐天橋東街36號。
1952年,市區下設居,郊區下設鄉。第四區劃分為7個居。
1954年,撤銷居,改為街道。
1955年9月,第四區改稱天橋區,郊二區改稱北園區,原屬郊二區的工人新村鄉(濟南師範學校、工人新村、工人文化宮地區)劃入天橋區,工人新村鄉改為工人新村街道。天橋區轄北坦、陳家樓、劉家莊、小緯北路、天橋東街、官紮營、寶華街、工人新村8個街道。
1956年7月,撤銷濼源區,原屬濼源區的制錦市街道、估衣市街街道部分街巷以及槐蔭區所轄萬盛街劃歸天橋區;撤銷北園區,原屬北園區王府鄉的無影山建築職工宿舍地區劃歸天橋區。
1957年11月,北園鄉、新城鄉、黃崗鄉、藥山鄉、黃台鄉、濼口鎮6個鄉鎮合併成新的北園鄉和濼口鎮。
1958年1月,撤銷濟南市郊區,北園鄉、濼口鎮劃入歷城縣;同月,齊河縣梅花山村、山東村、山西村、月牙壩村由齊河縣大吳區劃入濼口鎮;8月,北園鄉、濼口鎮合併,成立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
1959年12月,撤銷市中區,將市區周圍25個廠企單位劃入天橋區。
1960年5月,成立天橋人民公社,9個街道分別改稱為濟南市天橋人民公社北坦、制錦市、曙光(陳家樓、天橋東街兩街道合併)、劉家莊、官紮營、火車頭(小緯北路街道)、寶華街、金牛(工人新村街道)分社;6月,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劃歸天橋區,稱天橋人民公社北園分社;設立天橋人民公社新城分社。
1961年7月,撤銷新城分社;北園分社復歸歷城縣,原北園分社地區分為北園、無影山、濼口、鵲山4個人民公社;11月,歷城縣設立北園區,區下設人民公社。
1962年2月,北園公社北部劃出,建立新城公社;3月,曙光分社分為陳家樓和曙光(天橋東街)2個分社;9月,北園公社東部劃出,建立菜市公社,歷城縣西郊區的東沙王莊、大魏莊、丁莊、太平莊、大魯莊和新徐家莊劃入北園區,並將無影山公社的藥山大隊、小魯莊大隊析出,組建藥山公社;12月,撤銷天橋人民公社。
1963年2月,各分社復改稱為街道。設9個街道。
1966年9月,天橋區改稱為向陽區;北坦、陳家樓、劉家莊、小緯北路、天橋東街、官紮營、寶華街、工人新村、制錦市9個街道分別改稱為東風、反帝、新風、紅旗、曙光、紅衛、革命路、工人新村、興無地區。
1968年7月,撤銷北園區和所轄7個公社,復建北園人民公社。
1973年1月,北坦、陳家樓、劉家莊、小緯北路、天橋東街、寶華街恢復原稱謂;3月,工人新村恢復原稱謂,官紮營改稱為天橋西街;4月,官紮營和制錦市恢復原稱謂;7月,向陽區復稱天橋區。
1974年7月,天橋區寶華街街道劃出7個居,成立堤口路街道。
1978年9月,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的堤口、畢家窪、官紮營、北坦、黃屯5個生產大隊分別劃歸天橋區堤口路、工人新村、官紮營、北坦、寶華街街道;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的東關、菜市2個大隊劃歸歷下區。
1980年1月,小緯北路街道更名為緯北路街道;3月,復設濟南市郊區,歷城縣北園人民公社劃歸郊區。
1981年3月,工人新村街道分設為工人新村北村街道工人新村南村街道
1983年5月,撤銷北園人民公社,分設為北園鎮和濼口鎮。
1984年2月,郊區設立北園辦事處,轄北園鎮、濼口鎮和藥山鄉;5月,設立無影山街道,將堤口路街道第一、二、三居,工人新村南村街道第十居,寶華街街道無影山居,官紮營街道第九居劃歸無影山街道。
1985年7月,天橋區轄制錦市、劉家莊、北坦、陳家樓、緯北路、天橋東街、堤口路、寶華街、官紮營、無影山、工人新村北村、工人新村南村12個街道,121個居;9月,撤銷郊區北園辦事處和北園鎮、濼口鎮、藥山鄉,設立北園鎮,轄47個行政村(94個自然村),8個居。
1986年3月,北園鎮下設北園、濼口、藥山、鵲山4個辦事處。
1987年4月,撤銷濟南市郊區,原郊區所轄的北園鎮劃歸天橋區。
1989年12月,齊河縣靳家鄉、大王鄉和桑梓店鎮劃歸濟南市歷城區。
1990年1月,歷城區桑梓店鎮的油坊趙村、大漠劉村劃歸齊河縣焦斌屯鄉。
1995年3月,撤銷大王鄉,設立大橋鎮,以原大王鄉行政區域為大橋鎮行政區域。
1997年5月,設立藥山街道,北園鎮黃崗、北辛、王爐、盧家莊、安樂鎮、小魯、張莊、太平莊、丁莊、大魯莊、洋涓、東沙、大魏、新徐14個行政村劃歸藥山街道。
2000年1月,歷城區所轄的大橋鎮桑梓店鎮靳家鄉劃歸天橋區。
2001年5月,撤銷陳家樓街道、劉家莊街道,併入緯北路街道;撤銷靳家鄉,併入大橋鎮;撤銷北園鎮,以原北園鎮邊莊村、楊莊村、聯四村、柳雲村、黃台村、板橋村、石橋村、獅子張村、水屯村、成大村、清河村11個行政村和黃橋、白鶴、標山、柳行、沃家、鳳凰山6個居設立北園街道;以原北園鎮袁莊村、北閘子村、李莊村、新城村、北徐村、南徐村、梅花山村、月牙壩村、鵲山東村、鵲山南村、鵲山北村11個行政村和濼口、趙莊、金牛、田莊、崔廟、香磨李、林橋7個居設立濼口街道。6月,街道所轄居民委員會改設為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2年1月,藥山、北園、濼口街道所轄村全部改設為社區。
2016年8月,撤銷大橋鎮,設立大橋街道;撤銷桑梓店鎮,設立桑梓店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7年,天橋區轄15個街道,142個社區、120個行政村。區人民政府駐無影山街道堤口路53號。
天橋區行政區劃表
行政區劃
代碼
街道面積(平方公里)所轄社區、行政村
370105001
1.76
無影潭社區、運輸新村社區、前黃屯社區、後黃屯社區、翡翠郡社區
370105003
0.54
天橋東社區、義和社區
370105004
2.13
標山中路社區、北村東區社區、北村西區社區、畢家窪社區、畢家窪西區社區
370105005
1.39
東區社區、西區社區、南區社區、北區社區、泉星小區社區、綠地社區
370105006
3.56
黃崗東路社區、無影山中路社區、勝利莊社區、礦院路社區、益康社區、堤口路南社區、濟齊路社區、堤口莊社區、金色陽光社區、彩世界社區、田莊東路社區
370105007
0.87
濟安社區、雙井社區、生產路社區、北關社區、華黎社區
370105009
0.66
福康街社區、朝陽街社區、制錦市街社區、銅元局后街社區、啟盛街社區
370105010
0.83
官西社區、寶華社區、萬盛社區、名泉春曉社區、寶華新居社區、寶華南社區
370105011
1.23
官紮營中街社區、官紮營后街社區、製革街社區、交通廳街社區
370105012
2.24
火車站社區、永和社區、聚賢街社區、劉家莊社區、茂新街社區、陳家樓社區、仁豐社區、康橋社區、館驛街西社區、經緯嘉園社區
370105013
19.24
小魯社區、王爐社區、北辛社區、黃崗社區、太平社區、大魯社區、丁莊社區、新徐社區、大魏社區、東沙社區、洋涓社區、盧莊社區、安樂鎮社區、張莊社區、西苑社區、天福苑社區、樂安社區、清雅居社區
370105014
12.74
黃橋社區、沃家社區、白鶴社區、柳行社區、標山社區、鳳凰山社區、石橋社區、水屯社區、板橋社區、楊莊社區、邊莊社區、清河社區、聯四社區、成大社區、柳雲社區、獅子張社區、黃台社區、黃台西區社區、梁府社區、楓景園社區、陽光社區、電建一公司板橋宿舍、雲錦社區、幸福社區、荷香村社區、霞侶市社區、水園社區、明園社區、石橋東社區、金鳳苑社區、舜清苑社區、新鶴社區、意福苑社區、匯源華庭社區、板橋東苑社區、鑫苑名家社區、匯源華庭第二社區
370105015
24.3
香磨李社區、林橋社區、濼口社區、趙莊社區、金牛社區、田莊社區、崔廟社區、新城社區、南徐社區、北徐社區、李莊社區、北閘子社區、袁莊社區、梅花山社區、月牙壩社區、鵲山南社區、鵲山北社區、鵲山東社區、金閣花園社區、濼東社區、濼西社區、濼南社區、金牛西區社區、尚品清河社區、天和園社區、金水岸社區、鼎舜趙苑社區、濱河社區
370105016
72.61
小馬村、桑梓店村、安莊村、北董村、北玉堂村、倉上村、草廟王村、大鄭村、大馬村、鄧營村、丁口村、丁莊村、東秦村、馮堂村、高王村、耿莊村、後房村、懷莊村、街後村、康辛村、老屯村、老寨村、劉廟村、南鄭村、彭莊村、前房村、邱岸村、三官廟村、三教村、沙李村、石門村、石廟村、田莊村、鐵匠村、西秦村、小鄭村、小呂村、小屯村、小吳村、小辛村、小寨村、小張村、姚呂村、袁賈村、張王堂村、周閆村、朱河圈村、左莊村
370105017
114.87
馬店村、八里村、大劉村、大王村、大王廟村、大吳村、大莊村、東車村、馮塘村、南高家村、韓家村、山後陳家村、後市村、胡家村、吉家村、賈家村、焦集村、毛家村、南車村、南范村、倪家村、坡東村、坡西村、齊家村、桃園村、甜水村、王家鎮村、西車村、香王店村、小店村、小蓋村、小劉村、小王村、小張村、辛家村、楊家村、尹店村、趙家村、平方朱村、陳家村、褚李村、丁屯村、東營村、范家村、北高家村、高李村、谷家村、谷廟村、後吳村、蔣家村、焦家村、靳家村、敬家村、劉光照村、盧家村、路店村、前吳村、雙廟村、司家村、太平村、魏梁村、西營村、邢家村、杏元店村、徐家村、楊家新村、姚店村、宅胡村、張公店村、張家村、祝家村、左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橋區地處濟南市區北部,跨黃河兩岸,東與歷城區毗連,東南與歷下區為鄰,南與市中區相連,西南與槐蔭區接壤,西北與德州市齊河縣交界,東北與濟陽縣相鄰。區境介於東經116°47′54″—117°04′47″,北緯36°39′50″—36°51′44″之間;東西最大距離19.8公里,南北最大距離22.5公里;行政區域面積258.97平方公里。
天橋區

地質

天橋區地處華北地層區魯西地層分區,區境以南由太古界泰山群變質岩系組成基底蓋層總體北傾,傾角5°—12°,由南往北依次展布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岩岩層一般為單斜產狀,褶皺不顯,斷裂發育,至山前逐漸隱伏於第四系之下。各地層自南向北由老到新依次排列。各地質時代地層發育齊全,在中生代岩漿活動新生代造山運動以及第四紀以來的外營力水流剝蝕、風化、搬運、堆積等作用下形成現在的基本形態。
境內出露地層較少,僅有中生界和新生界。中生界岩漿岩系(白堊系)分布面積廣,厚30—100米,大部埋於地下,被第四系鬆散沉積層覆蓋,有部分出露於地表,形成鵲山、藥山等山峰;岩漿岩為中生代侵入岩,其中閃長岩分布在轄區東部、南部,未出露,輝長岩分布在城區西北部。新生界沉積岩土系(第四系)不整合基岩上,廣布于山前傾斜平原和黃河沿岸平原,厚度變化大,黃河兩岸厚300米,往南逐漸變薄,大部分覆蓋於白堊系岩漿岩上;山前殘積和沖洪積、洪積地層分布在膠濟鐵路以南,河流沖積層和湖相沉積層分布在膠濟鐵路和黃河兩岸平原地區。在地質構造上,區境南部屬魯西隆起區,北部為濟陽凹陷區,為泰山單斜構造。北臨齊(河)—廣(饒)大斷裂,中生代燕山運動使古生代沉積的水平岩層傾斜和斷裂,千佛山斷裂通過境內。

地形

天橋區地處泰山山脈北麓,地勢南、西兩面略高,北、東兩面稍低,海拔在21—120.8米之間。南部為以石灰岩為主的山地丘陵區,北部為山前傾斜平原和有典型黃泛微地貌的黃河沖積平原區。
平原
山前平原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地域,海拔24米以上,地勢南高北低;由於岩漿岩的侵入和地表徑流的沖刷,局部地帶由東至西地形呈波狀起伏。
鵲山腳下的黃河沖積平原鵲山腳下的黃河沖積平原
河流沖積平原分布在黃河兩岸。黃河與小清河之間海拔低於24米,最低處約21米,是濟南市區最低洼地帶,雨季排泄不暢,易澇;地面一般由南向北傾斜;但濼口一帶略高,西北高,東南低。黃河以北地區標高23—27米,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自然坡降約1/6000;歷史上受黃河多次決口泛濫沖積作用的影響,地貌主要為緩平坡地、淺平窪地、決口扇形地,有局部低洼地帶。黃河、小清河沿岸曾分布著眾多的淺平窪地,大多被近年引黃泥沙淤高填平,成為建設用地和旱作良田。
山丘
城區北部由於燕山期岩漿岩的侵入體局部突出地面,形成獨有的星點形小園山地貌。境內有14座山丘,黃河以北有鵲山、梅花山、南小山;黃河以南有藥山粟山北馬鞍山、金牛山、無影山、黃岡、標山鳳凰山、紫荊山、黃台山、狗屎山。除黃台山為石灰岩變質的大理石外,其餘均為輝長岩(俗稱黑砂石),質地堅硬不透水,有光澤。

氣候

天橋區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區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徵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寒夏暖,雨量集中。年平均氣溫14.8℃,最冷月為1月,最熱月為7月。年均降水總量693.4毫米,冬、春季降水較少,夏、秋季降水頗多,7月降水較集中,屬水分不足的半濕潤氣候區。年均日照總時數2347.1小時,≥10℃積溫4907.8℃。風向隨季節而變化,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南風或偏南風,春、秋季風向多變;全年以4月份風速最大且最多,平均最大風速在18—28.1米/秒之間。

水文

地表水
天橋區境內河流主要分屬於黃河、海河、小清河三大流域。地表水徑流中,黃河水系占53.7%,小清河水系占46.3%。大氣降水河川徑流最主要補給來源,年平均徑流量0.33億立方米,徑流深127.43毫米。南部城區年徑流係數為0.2—0.3,北部平原區為0.1。徑流季節變化明顯,全年75%—85%徑流量集中在6—9月。
黃河流經天橋區北部,右(南)岸上起藥山街道新徐社區,下至濼口街道趙莊社區;左(北)岸上起桑梓店街道西秦村,下至大橋街道高韓吉家村。境內長25.2公里;自西而東高程漸低,縱比降萬分之一;河面平均寬1.5公里,河槽狹窄,屬典型的彎曲型窄河段;多年平均徑流量175.0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54.5立方米/秒;河水水質較好,礦化度低,硬度不高;含沙量14.43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2.47億噸,為世界河流之冠。槽灘泥沙淤積嚴重,河床逐年抬高,主河槽年均淤厚約0.05米,灘地年均抬高約0.1米,堤頂高出地面10餘米,成為“地上懸河”。沿黃設堤防30.2公里,險工5處,控導工程2處,涵閘8處。4月上旬和中旬有桃汛,7月—10月有伏汛秋汛,12月至次年2月時有凌汛。非汛期主河槽水深3—5米,汛期平槽水深一般5—10米。河道內有新徐莊、大魯莊、趙莊、鵲山、丁口、八里6處灘區,總面積13.54平方公里。
小清河境內長12.15公里,主河道寬50—60米;多年平均徑流量3.69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1.69立方米/秒,是濟南市區主要排水河道。支流呈不規則羽狀分布,南側有工商河、前(後)引河、生產渠、柳行河、柳行河西支邊溝、北護城河、西圩子壕、東濼河西濼河興濟河、三角線溝、萬盛大溝、萬盛大溝無影山支溝、邊莊溝等15條河道,北側有濼林溝、徐李溝、藥濼河、虹吸乾渠、北太平河南支、北太平河北支、山化溝等7條河道。
大寺河和齊濟河屬海河流域徒駭河水系,具有排、灌雙重功能。大寺河南起鵲山水庫,向北穿越大橋街道,在張公店村東北出境,境內長12.3公里,流域面積111.17平方公里,有大王廟東乾溝、魏梁支溝、青銀高速公路溝3條較大支流。齊濟河南起桑梓店街道朱河圈村,貫穿桑梓店街道,在石門孫村出境,境內長11.4公里,流域面積64.6平方公里。
小清河小清河
鵲山水庫位於黃河北岸,建於1999年,為引黃調蓄水庫,儲水面積6.07平方公里,總庫容4600萬立方米,設計蓄水位30.4米。鵲山龍湖位於黃河北展區內,始建於2005年,面積1.33平方公里。金牛湖位於濟南動物園內,面積2.2萬平方米,水深2.5—3米。
地下水
區內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水碳酸鹽岩裂隙岩溶水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水主要賦存於砂礫石層中及砂礫石類黏性土中,主要分布於北部黃河沖積平原和城區山前沖洪積平原地帶,相對貧水,水化學類型較為複雜,具雙層或多層結構,礦化度1—2克/升,屬微鹹水、弱鹼性水、微硬水或硬水。碳酸鹽岩裂隙岩溶水水量富集,主要分布於轄區南部,為岩溶水徑流排泄區,地下水具有承壓性質,水位埋藏淺,地下水上升常形成泉,單井出水量1000~5000立方米/日,屬重碳酸鹽水、弱鹼性水、軟水或微硬水,為區內主要含水層,具有供水意義。五龍潭泉群位於濼源橋以北,護城河西側,有泉池29處;平均涌量3.29萬立方米/日(1959—1977年),流量在濟南四大泉群中位居第三;主泉眼溢水標高25.80米,流量440—608升/秒。
五龍潭月牙泉“月牙飛瀑”五龍潭月牙泉“月牙飛瀑”
天橋區泉水名錄
五龍潭水系諸泉
五龍潭東蜜脂泉回馬泉、淨池泉、玉泉西蜜脂泉金泉醴泉赤泉天鏡泉七十三泉潭西泉、青泉、井泉、顯明池泉、官家池泉、睛明泉、聰耳泉、裕宏泉、濂泉懸清泉灰池泉混沙泉、灰灣泉
東流水水系諸泉
古溫泉、洗心泉、淨水泉、東流泉月牙泉、北洗缽泉、虬溪泉濼溪泉漪泉
無影山諸泉
無影潭、小無影潭、鐵匠泉、田莊葦塘
其他泉水
迎仙泉、雲錦泉、五柳泉、鵲山泉、洗硯泉
註:①灰池泉、混沙泉、灰灣泉:乾隆《歷城縣誌》記載位於五龍潭東,今所在不詳。②漪泉:清代王鐘霖《濟南七十二名泉考》中記載漪泉位於溫泉東北,今所在不詳。③田莊葦塘:2005年被《濟南名泉名錄》收錄,今已填埋。④雲錦泉、五柳泉、鵲山泉、洗硯泉:今所在不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天橋區分為黃河以南市區和黃河以北引黃灌區兩個水資源分區。南部山前平原地下水富集,北部地區富水性微弱。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524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537.6萬立方米,地下水986.4萬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4228.1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537.6萬立方米,地下水690.5萬立方米。水資源主要是降水及黃河、小清河側滲補給的天然水。黃河水是農業灌溉和城鄉飲用水的主要水源,鵲山水庫總庫容4600萬立方米,調節庫容3930萬立方米,主供天橋區生產、生活和東郊地區工業用水,占濟南市總供水量40%。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建成後,長江水成為第二大客水資源。
鵲山水庫鵲山水庫

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天橋區土地資源總面積258.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802.42公頃,園地面積92.79公頃,林地面積1856.53公頃,草地面積157.97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8978.68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1268.38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3870.08公頃,其他用地面積270.21公頃。
天橋區土地利用結構天橋區土地利用結構

礦產資源

天橋區主要礦產資源有砂、石、黃河淤泥及地熱、煤。黑砂石,又名“濟南青”,堅硬色黑,研磨後有美麗光澤,是堅固名貴的裝飾材料,主要分布於北部孤山丘中。青砂儲量豐富,是重要的建築材料,主要分布於無影山、黃崗嶺一帶。黃河淤泥分布於黃河河道兩側,是燒磚用的重要材料,可有效減少耕地資源的開採。地熱是區內的清潔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適用於旅遊開發、療養、養殖、娛樂休閒。煤炭分布於黃河以北的桑梓店、大橋地區,與濟陽煤礦分布區一起形成濟北煤田,總儲量12億噸,為特大型煤礦。

人口

1958年,天橋區人口202792人,1973年增長到25萬人,1984年突破30萬人,1990年達到35萬人,1999年人口390245人,人口密度5323人/平方公里。2000年劃入大橋鎮、桑梓店鎮、靳家鄉後,人口增加8萬人,達到472178人(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據為570296人)。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天橋區總人口688415人,其中男性347853人,女性340562人,性別比102.14人;0—14歲82852人,占總人口的12.04%,15—64歲547424人,占79.52%,65歲及以上58139人,占8.45%,人口年齡中位數35.25 歲;民族構成漢族為主,占97.1%,少數民族中,回族17336人,滿族1023人。
截至2017年末,天橋區常住人口52.06萬人。

經濟

綜述

2000年以來天橋區主要年份經濟數據
年份生產總值(億元)三次產業比重財政收入(億元)
2000年
31.74
6.08:35.10:58.82
2.05
2005年
124.00
1.65:34.57:61.77
4.46
2010年
226.11
1.33:26.50:72.18
10.12
2015年
384.89
1.04:24.94:74.02
39.05
2017年
479.31
0.88:24.97:74.16
41.03
2017年,天橋區實現生產總值479.31億元,同比增長8.0%,三次產業比例為0.88:24.97:74.16。一般財政預算收入41.03億元,同比增長13.2%,占GDP比重8.6%;一般財政預算支出37.05億元,同比增長8.7%。稅收總額57.54億元,同比增長18.8%;其中,國稅32.92億元,同比增長48.7%;地稅24.62億元,同比下降6.5%。固定資產投資203.81億元,同比增長20.3%,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69個,三次產業投資結構0.2:19.9:79.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物價水平總體平穩。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31元,同比增長8.4%。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17萬元,同比增長11.2%。總體來看,天橋區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現代服務業基礎薄弱;工業經濟有所好轉,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發展明顯加快,但產業培育發展周期較長,工業總體規模較小,支撐作用不強。
天橋區

第一產業

1958年8月9日毛澤東視察北園鄉水屯村1958年8月9日毛澤東視察北園鄉水屯村
天橋區位於濟南近郊,農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蔬菜為主,耕作制度主要是小麥、玉米兩作和小麥、水稻兩作。過去,城北到鵲山一帶均為農業區域,北園大米和蓮藕為特產。農業合作化時期,北園是人民公社的先行者,1958年8月9日毛澤東到北園鄉水屯村視察,提出“還是辦人民公社好”的指示,8月20日即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個農村人民公社——北園人民公社。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統農業逐漸向城郊型特色農業、都市型高效農業發展。2000年區劃調整後,黃河以北地區成為糧食主產區,農業生產規模擴大。隨著城市不斷擴張,耕地面積逐漸縮小,至2003年,黃河以南蔬菜種植基本消失。
桑梓店街道西部有濟南市國有北郊林場,始建於1956年,1995年劃歸天橋區,占地面積871.6公頃,屬生態公益型國有林場。
2017年,天橋區有第一產業法人單位136個,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0家,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15家,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5家,都市農業園區發展到13個,有“鵲山金寶”有機蓮藕、“焦集”綠色蘿蔔、芹菜、“湖源”有機大米、“荷蓮”無公害蓮藕、“驕點”生菜球等10餘個優質農產品品牌,認證綠色食品26個、無公害農產品13個、農產品地理標誌1個(北園大臥龍蓮藕)。實現農業增加值4.23億元,同比增長2.8%;糧食播種面積19.3萬畝,同比增長4.9%;糧食總產量8.1萬噸,同比增長2.5%;蔬菜產量2.05萬噸,同比減少4.4%;畜牧業穩定發展,肉類產量4252噸,蛋類產量4231噸,奶類238噸;豬存欄6696頭,牛存欄597頭,羊存欄7367隻。農產品產量基本穩定。第一產業投資額0.47億元,同比增長23.9%;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4.20億元,同比增長2.7%,對經濟成長貢獻率0.3%。

第二產業

2017年,天橋區有第二產業法人單位4083個;第二產業投資40.56億元,同比增長55.5%;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119.67億元,同比增長9.6%,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30.2%,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
工業
天橋區是濟南的老工業區,濟南近代工業的發源地。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濼口趙莊創辦的山東機器局,是濟南和山東的近代工業開端。自清末至民國初年,陸續開辦了銅圓局、造紙廠、肥皂廠、麵粉廠、紡紗廠、印染廠等現代工廠。20世紀20年代規劃建設北商埠,日偽時期又開闢北郊工業區,北商埠成為濟南工業相對聚集的地區。新中國成立後,山東省製造的第一輛汽車、第一艘內河船舶、第一架直升飛機,以及高級紙張、重要化工原料、特種紡織產品等,均首創於區內。90年代,紡織業衰落,工廠相繼破產,天橋區工業陷入困境;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鎮村工業迅猛發展。1993年,設立天橋區經濟開發區(今藥山科技園)。2000年後,化工企業相繼轉型或外遷。2003年,設立濟南市天橋工業園(今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隨著工業園區逐步建成,全區工業體系逐步恢復,形成了以食品、化工、機械、建材、輕紡行業為重點的工業門類。
濟南北郊熱電廠濟南北郊熱電廠
2017年,天橋區有工業法人單位176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0個;實現工業增加值43.39億元,同比增長12.0%;主營業務收入73.23億元,同比增長25.2%;利潤-4.36億元;利稅-2.32億元;工業投資39.04億元,同比增長56.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19.2%。過億元工業企業有15家,主營業務收入56.5億元。設備製造業、化學製品製造業、石油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收入的74%,重點行業企業支撐作用明顯。全區有高新技術企業24家,實現產值29.41億元,同比增長35.8%,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38.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快速增長。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和藥山科技園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家,主營業務收入43.82億元,同比增長46.7%,占規模以上工業收入的59.8%。
建築業
2017年,全區有建築業法人單位2322個,其中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42家;實現建築業增加值76.28億元,同比增長7.8%;建築業總產值355.81億元,同比增長23.6%;利稅30.74億元,同比增長115.6%。房屋施工面積926.9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6%;房屋新開工面積334.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2%;房屋竣工面積227.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9%,其中住宅154.9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6%。

第三產業

2017年,天橋區有第三產業法人單位30796個,占法人單位總數的87.9%;第三產業投資162.79億元,同比增長13.9%;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355.44億元,同比增長7.5%,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為69.5%,拉動GDP增長5.5個百分點。
國內貿易
濼口服裝城濼口服裝城
明末,濼口已發展為繁榮的商鎮;清光緒年間,制錦市一帶成為濟南府商業中心。由於天橋區工業和交通運輸集中的獨特環境,具有客貨流量大的優勢,20世紀80年代末,境內陸續建成了多個商業街區,開辦了濟南濼口服裝城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山東省(金牛)建材市場等數十家大型批發專業市場。至2014年全區共有商品交易市場66個,其中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12個,成交額143.99億元。2017年,天橋區有批發和零售業法人單位20026個,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403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0.48億元,增長10.2%,其中批發零售業零售額379.28億元,增長10.9%,拉動零售額總額增長8.9個百分點;住宿餐飲業零售額71.2億元,增長6.7%。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單位216家,零售額64.85億元,增長9.1%。消費市場較為活躍。網路銷售額346.48億元,位列山東省各縣市區第一。
房地產業
2017年,天橋區執行濟南市房地產限購、限貸政策,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運行;缺少大型房地產項目,房地產市場動力不足,房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全區共有房地產業法人單位697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6家;全年實現房地產業增加值45.03億元,同比增長12.8%。
寶華街新貌寶華街新貌
2017年,天橋區房地產在建項目32個,同比下降8.6%;房地產開發投資73.24億元,同比下降5.2%,占全區固定資產比重由2016年的45.6%降至35.9%;新開工房屋面積110.39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4.10萬平方米;商品房新開工面積7.2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4.0%。房地產項目數量較少,房地產賣方市場投資熱情降低,房地產業對經濟支撐力有所減弱。
2017年,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06.7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2.4%;銷售額93.65億元,同比增長85.6%;其中房地產銷售面積81.1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74%,銷售面積呈持續平穩增長態勢。由於天橋區大部分房地產項目位於城區北部的城鄉結合部,地理位置相對偏遠,房價相對東部和南部偏低,吸引了一部分剛需購房者,且基本不受學區房因素的影響,銷售面積合理增長,限購政策並沒有對天橋區造成太大影響。二胎政策促使大戶型住宅銷售大幅度上漲,大戶型住宅轉變角色,成為住房剛性需求。
在各項房地產調控政策作用下,天橋區房價得到有效控制,除4、5、6月份價格有所回落外,其餘月份均保持在8000—8600元/平方米的合理區間內,2017年房屋銷售價格同比增長1.8%,商品房價格總體保持穩定。
對外貿易
2017年,天橋區實現進出口總額33.39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出口總額31.09億元,同比增長24.4%。內資企業出口約占出口總量的92%;生產型企業出口約占出口總量的44%;裕興化工、集鑫汽車、華爾重型汽車等29家年出口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出口量占全區出口近88%。全年新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8家,契約利用外資3.23億元,同比下降66.1%,實際到賬外資2.73億元,同比增長19%。

交通

公路

天橋區高速公路簡表
編號高速公路名稱境內長度途經地區備註
10.3公里
大橋街道、桑梓店街道
設靳家立交(互通104國道)、表白寺立交(互通濟南繞城高速)、天橋服務區
17.1公里
大橋街道、桑梓店街道
設靳家立交、表白寺立交,
表白寺立交以東路段為與G20合併段
9.3公里
濼口街道、藥山街道
設濟南北立交(互通順河高架路)、
天橋立交(互通二環西路)
天橋區國道、省道簡表
國(省)道全線起止點境內起止點境內長度
北京—福州
北起大橋街道東營村,南至濟南黃河大橋
11.6公里
東營—鄭州
東北起大橋街道吉家村,南至濟南黃河大橋
3.6公里
青島—石家莊
東起大橋街道吉家村,西至桑梓店街道北郊林場
14.8公里
榮成—蘭州
東起濼口街道北徐莊,西至桑梓店街道西秦村
15.7公里
101省道
濟南—德州
南起黃河濼口浮橋,北至張龍圖村東
4.58公里
天橋區城區主要道路
主幹道
經一路、明湖西路、明湖北路、無影山中路北園大街堤口路濟齊路、黃崗路、天成路濟濼路、歷山北路、無影山路、無影山北路、濱河南路、小清河北路、二環西路、二環北路
次幹道
幸福街、站前路、歷黃路、順河西街、生產路、師範路、標山南路、西工商河南路、舜馨路、車站街、順河東街、藍翔路、鳳凰山路、汽車廠東路、水屯路、小清河南路、水屯北路
城市支路
粟山路、大魏莊東路、永鼎路、北關北路、北馬鞍山西路、標山路、堤口南路、東工商河東路、東工商河西路、東西丹鳳街、工人新村中街、後陳家樓街、花店街、筐市街、環城路、濟安街、交校路、馬家莊南路、啟盛街、三孔橋街、沙廠西街、少年路、無影山東路、西工商河東路、西工商河西路、新黃路、義和北街、製革街、東濼河東路、東濼河西路、聯四路、七一路、西濼河路、楊莊路、影山花園路、堤口莊北路、東宇大街、大魏莊路、礦院路、汽車廠西路、藍翔中路、新趙路、田家莊東路、天橋街、天橋東街、濼口南路、銅元局前街、標山北路、紫金山路、無影山西路、新菜市街、無影山南路、通普巷、濼安路、寶華街、周公祠街、英賢街、朝陽街、焦家隅首、制錦市街
境內長途汽車站有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北區、南區)、濟南長途客運中心站濟南火車站廣場汽車站、濼口汽車站。

鐵路

天橋區境內鐵路及站點
濟南站,位於天橋區南部,隸屬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為特等站。濟南站始建於1904年,原為德國哥德式建築。1992年拆除原濟南站,並在原址上重建,1995年竣工。2012年,有候車大廳8個,站台7個,線路10股。據12306網站查詢數據,每日停靠濟南站的客運列車有179趟(2018年10月)。
大明湖站,在膠濟線上行方向距離濟南站3公里處,建於1904年,曾用名北關站、濟南東站。隸屬濟南鐵路局,為一等站,是濟南站的副站,主要為濟南站分流。2018年6月1日起,站名由濟南東站更名為大明湖站。據12306網站查詢數據,每日停靠大明湖站的客運列車有12趟(2018年10月)。

公共運輸

  • 公共汽車
截至2014年,天橋區有公交線路80條,站點485個。
  • 軌道交通
其中,濟南軌道交通R2線為東西向市域快線,兼具市區線路功能,串聯濟南西部新區、東部新城和中心城區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向東預留延伸至章丘的條件,全長36.39公里。R2線天橋區段總長度約8.9公里,主要沿堤口路、北園大街方向走行,設八里橋站萬盛北站寶華街站、長途汽車站、生產路站歷黃路站歷山北路站7個站。2016年11月開工建設,計畫2021年9月30日試運行。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明清時期,境內教育以書院、私塾、社學為主。清末,新式中國小堂興起。解放後,相繼創辦了一大批中國小校。“文革”後,教育事業恢復正常發展。1985年在北園水屯創辦山東師範大學北院。1994年,在黃台村創辦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北院;同年,天橋區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1999年,濟南煤礦學校更名為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2001年起適度撤併中國小校。2002年,組建山東交通學院。2003年設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定點學校。至2005年,企業辦學校先後轉為公辦學校。2006年山師北院停止辦學。2011年引入“愛生學校”實驗項目。2017年,天橋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56584人,同比增長3.1%。普通中學在校生16206人,同比增長6.3%;國小在校生40378人,同比增長4.1%;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65人,與2016年持平。年末專任教師3535人,同比增長0.8%;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265人,同比增長0.8%;國小、幼稚園專任教師2237人,同比增長2.2%;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33人,同比增長9.1%。
天橋區主要學校名錄
幼稚園
天橋區實驗幼稚園、濟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幼稚園、濟南軍區總醫院幼稚園天橋區教工幼稚園、天橋區幼教中心第二實驗幼稚園、天橋區幼教中心第三實驗幼稚園、濱河幼稚園、鶴琴英華幼稚園
國小
制錦市街國小、北坦國小、無影山國小、新苑國小、堤口路國小、交校路國小、天成路國小、濟洛路國小、天橋區實驗國小、師範路國小、明珠國小、博文國小濟南市清河實驗學校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國小、芙蓉國小、黃台國小、明湖國小、藥山國小、北苑國小、濱河國小、泉星國小、行知國小、寶華國小、錦纏街國小、大橋街道第一中心國小、大橋街道第二國小、大吳國小、王家鎮國小、司家國小、東營國小、杏元國小、桑梓店街道中心國小、桑梓店回民國小、劉廟中心國小、周閆國小、高王國小
國中
九年一貫制學校
濟南匯文實驗學校、錦苑學校、濟南第二十九中學、濟南匯才學校
高中
職業教育
特殊教育
高等教育
山東藍翔技師學院,其前身是1984年河南虞城農民榮蘭祥在濟南第五十七中學創辦的天橋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最初開設油漆與沙發製作技術、縫紉、美容美髮3個專業。1989年被部隊收購,成立藍翔職業培訓學校。1997年,與部隊脫開關係,繼續承擔一些為軍隊培養技工的任務,包括挖掘機、烹飪等。2001—2005年,先後建成東院、西院、北校。2005年9月,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啟動招生。2008年建成山東藍翔職業培訓學院。2017年11月,山東省政府批覆將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改建為山東藍翔技師學院。

科技事業

2017年,天橋區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2家;擁有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省、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市級各類科技項目15項,共獲項目資金389萬元。申請發明專利595件,授權發明專利189件。

文化體育

1952年,第四區文化館成立。1955年,濟南第二工人文化宮在標山下建立。1964年,在大明湖西畔成立濟南市青少年宮。1976年成立天橋區少年宮。1990年,天橋區圖書館成立。1996年開始舉辦北園街道楊莊社區花燈展。2005年,北園街道被授予全國先進文化社區。2005年始,每年中秋節向外來經商務工人員舉辦“第二故鄉情”文藝演出,並獲“濟南市十佳宣傳文化品牌”稱號。2007年啟動農家書屋工程。2008年,天橋文體中心建成投用,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2009年起,各鎮、街道陸續建成綜合文化站。2011年開始舉辦北坦美食節。2017年,天橋區有民眾文化活動隊伍181支,舉辦各類節慶、大型廣場文化活動252場次,其中開展惠民戲曲演出進社區、進農村、進老年公寓194場;免費為農民放映公益電影1440餘場;舉辦書畫展覽13期,藝術培訓班12期。培養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17人;體彩銷售量4.39億元。天橋籍運動員在亞洲青年武術錦標賽、亞洲杯、全運會等比賽共獲獎牌3枚。組隊參加濟南市第七屆青少年運動會,共獲78.5枚金牌、38枚銀牌、46枚銅牌,位列濟南市青少年組金牌總數第三名,團體總分第四名。
天橋區廣場文化活動天橋區廣場文化活動

醫療衛生

濟南軍區總醫院濟南軍區總醫院
194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渤海軍區醫院成立,1951年更名為山東省第一康復醫院。1954年,山東軍區直屬醫院與華東軍區第二〇陸軍醫院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〇醫院(1956年改組為濟南軍區總醫院)。1956年,建立天橋區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1957年,山東省第一康復醫院移交濟南市,更名為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1975年,天橋區衛生局成立,天橋區聯合診所更名為天橋人民醫院。1993年,《天橋區醫療制度改革試行辦法》實施。1997年,山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00年更名為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正式開診。1998年,實行衛生行政全行業管理。2005年,試點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8年,天橋區被確定為全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聯繫城市試點區。2011年,在濟南市首推社區家庭醫生簽約責任制服務。2017年,天橋區擁有衛生機構564個,其中醫院42個。城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50家。衛生技術人員987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889人,註冊護士5766人。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58.82萬份,建檔率85.5%。
天橋區主要醫療機構名錄
駐區醫療機構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濟南軍區總醫院、解放軍第456中心醫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山東省腫瘤醫院東院)、山東省交通醫院、山東交通急救中心、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
區屬醫療機構
天橋人民醫院、天橋第二人民醫院(濟南市精神衛生中心)、大橋街道衛生院、桑梓店街道衛生院

社會保障

2017年,天橋區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9萬人次,領取失業金人員1809人,領取期間實現再就業405人。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7萬餘人;完成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新農合併軌繳費,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8.9萬人。全年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5.6萬戶次、8.8萬人次;發放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金2775萬元。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1.5萬戶次、2.5萬人次;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30萬元。對城鄉低保及低保邊緣對象中的大病患者按照一定比例實施醫療救助,累計支出醫療救助金912.2萬元,其中城市763.2萬元,農村149萬元;救助1491人次,其中城市1005人次,農村386人次。農村五保供養人數407人。
順河高架路西側舊城改造順河高架路西側舊城改造

社會治安

2017年,天橋區刑事案件立案3252起,同比下降19.4%;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092起,破案率同比上升10.2%。受理社會治安案件8557起,同比上升8.0%;查處7959起,查結率8.0%。

歷史文化

文物遺蹟

天橋區有古墓葬10座、古建築20個、碑刻18個、古遺址1處、革命紀念地8個、近現代重要建築18座。
古墓葬
扁鵲墓張養浩墓、劉家莊商代晚期墓群、無影山戰國墓、天橋東街戰國墓、無影山西漢古墓群、黃台山漢墓、衛青墓李攀龍墓、德山王墓、姚文瑞墓等
古建築
秦瓊故里、關帝廟、小寨清真寺、標山鐘鼓樓、堤口莊清真寺、蜜脂殿、劉恩生故居、安閣寺、蘆氏宗祠、周公祠、藥山清真寺、東小楊家莊天主教堂、蓬萊院
古碑刻
重修張文忠公祠堂祝文碑刻、張養浩祭文碑刻、衛青墓志銘、丁莊萬曆碑刻、標山關帝廟碑刻、北辛壽星廟碑刻、堤口清真寺碑刻、劉家橋義學碑刻、濼口黃河大壩碑刻等
古遺址
劉家莊遺址(商周、宋元)
革命紀念地
中共山東省委秘書處舊址毛主席視察北園公社紀念地、周總理視察濼口黃河鐵橋紀念地、王士棟烈士紀念地、新華院舊址、中共濟南鄉師支部誕生地、中共山東黨史陳列館、五柳島黨史紀念地
近現代重要建築
膠濟車站舊址、王統照墓陳家樓天主教堂山東機器局舊址、濟南電報收發局舊址、成豐麵粉廠舊址、車站街府邸、北關車站舊址、山東鐵道公司舊址、山東鐵道公司房屋舊址、張東木故居、東元盛染坊舊址、通和塔、濟南濼口黃河鐵路大橋
扁鵲墓: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鵲山西麓;墓前存青灰石墓碑一通、鐘鼓石一塊;墓碑高158厘米,寬50厘米,碑文為楷書,上橫列“萬古不朽”,中豎列“春秋盧醫扁鵲墓”。
張養浩墓張養浩墓
張養浩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園柳雲社區,墓為土築,封土高1.9米,墓前有石供桌;另有張養浩親屬墓葬4座,元代四柱三門石牌坊一座,元代石雕雄獅一對、龜趺一尊,明清碑刻4通,太湖石一塊。
中共山東省委秘書處舊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東流水街,是一座前後兩進舊式樓、平房混合建築;舊址東面臨街,青磚小瓦,上下各3間,樓下為兩間店鋪及門房;磚築牆基,牆為石砌,一脊兩坡,頂施灰瓦,面積50餘平方米;前院東樓即中共山東早期省委機關秘書處所在地,1922~1927年中共山東地方組織均在這裡設秘書處。
新華院舊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堤口路67號,是日本陸軍總部參謀部直接管轄的殘害、關押中國戰俘的集中營。原占地面積25公頃,由東、西兩個大院組成,今僅存有一組建築物,為單層平房,磚木結構,清水磚牆,紅瓦雙坡屋頂,前檐設有外柱廊,紅色木柱,叉形支撐。
毛主席視察北園公社紀念地毛主席視察北園公社紀念地
毛主席視察北園公社紀念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明湖國小內,過去是歷城縣北園農業生產合作社水屯村農田,1958年8月9日毛澤東到此視察;建有花崗石毛澤東塑像及刻有毛澤東手書“公社好”五個鎦金大字的長20米、高7米花崗石坊和幸福槐。

非物質文化遺產

侯氏社火臉譜:起源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創始人歷城侯學林。臉譜構圖誇張、造型粗獷、色彩濃烈、特點明顯,受到社火表演者推崇,有“臉譜侯”之說。
侯氏社火臉譜侯氏社火臉譜
四蟹燈:流傳於堤口莊、濼口、北園及大明湖一帶的燈彩道具舞蹈,有200餘年歷史;“四蟹”指魚、蚌、蝦、鱉四種水生動物,演員在表演中穿戴對應動物的燈具戲耍起舞;舞者皆為習武的男性,全舞共分八段,以打漁佬捕魚不得為主線。
貓蝶富貴:流傳於北坦一帶的燈彩道具舞,有200餘年歷史;表演者分別扮演花瓶、蝴蝶、老鼠、貓,主要情節為貓捕獲破壞花朵的老鼠,貓與蝴蝶嬉戲。
洛口醋:起源於清代,建國後實現工業化生產,色澤呈琥珀色,酸味柔和,並有甜口,無異味,具有食醋特有的酯香味,液態澄清並亮澤;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非遺項目。
甜沫唐:創立於1981年,傳承自原“李家甜沫”;“甜沫唐”用料講究,味道正宗,特色是靠姜提味;被認定為首批濟南民間風味小吃。
甜沫唐甜沫唐
葡萄軟月”月餅:誕生於清末鄒縣,加有葡萄等輔料,具有松、酥、嫩、滑的特點,軟而不韌、酥而不脆,軟中有滑,滑而不膩。
郝友友烙畫郝友友對傳統烙畫藝術進行系統的挖掘整理,工具使用最接近傳統“油燈烙”的普通電烙鐵,選用木板等傳統材質,採用勾、勒、點、染、擦、白描等傳統技法創作烙畫。為濟南市級非遺項目。
匯極拳:首創於明末清初,將內家、外家多種拳種的精華匯集創編而成,形似外家,實為內家;拳法分為大拳、小拳,以抖、寸、崩、纏、墜、松、轉、彈為主要發勁特點,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器械有長、短、軟、雙各類20餘種。
此外,天橋區還有秦瓊府傳說、金牛傳說、黃崗傳說等民間文學類非遺項目。

風景名勝

五龍潭
五龍潭景
位於濟南舊城西門外,濼源橋北,景區建於1987年,面積7.8萬平方米,其中水面8000平方米,以潭、池、溪、港等景觀構成,主要有五龍潭、東蜜脂泉、官家池、月牙泉、玉泉、回馬泉、古溫泉、感應泉等20餘個名泉,主泉為五龍潭,號稱“蒼生霖雨”,泉池闊大,泓淵一灣,基本呈長方形,占地約4畝,深4米。還有中共山東省黨史館、潭西精舍、名士閣、秦瓊祠武中奇書法篆刻展覽館等景點。
百里黃河風景區
濟南百里黃河風景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黃河南岸天橋段;景區在長50公里的黃河大壩上修建而成,可以體會登臨“地上懸河”之感,欣賞黃河堤防、險工、水閘等工程景觀;景區內種植了銀杏、紅葉李、雪松、紫薇、芙蓉樹等花木,並建有黃河神獸、四瀆唯宗、龍澤海內、九烈士紀念碑等大型石刻、歷代治河方略、中日友好林、解放軍青年林等景點和沙灘跑馬、CS 搏擊、素質拓展等娛樂項目。
濟南動物園
濟南動物
始建於1959年,位於市區北部,占地面積70公頃;園內有一山(金牛山)、一湖(金牛湖)、兩河(小清河、工商河),按照動物進化順序,結合自然地勢,分別設有百鳥樂園、熊貓館、猩猩館、獅虎山、猴山、海豹池、鹿苑、河馬館、熊圈、大象館、寵物樂園等,有各類動物200餘種,3000餘只;金牛山山巔建有金牛閣。
鵲山龍湖
鵲山龍
位於黃河北展區濟南段,占地約17.5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為鵲山龍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分為商務休閒、運動娛樂、健康養生、文化教育、黃河體驗、生態居住6個板塊,具體項目主要有度假酒店、購物公園、濕地高爾夫;未來水世界、運動綜合體、婚慶公園;國際健康城、中醫文化養生小鎮、溫泉民宿、鵲山漁村;青少年營地、濕地公園、國際學校;黃河文化博覽園、黃河森林公園、黃河渡口;主題居住、安置區等。2015年開工建設新奇世界國際度假區·濟南鵲山項目,包含美猴王主題樂園、西遊小鎮、花果山、龍王灣、冒險谷等景點設施。
此外,天橋區還有濟南著名景觀“齊煙九點”中的鳳凰山、標山、北馬鞍山、粟山、藥山、鵲山等山峰。

榮譽稱號

授予時間獎項
2018年10月
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