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橋鎮

塘橋鎮

塘橋鎮東鄰蘇通長江大橋,南沿沿江高速公路,西接錫通高速、蘇虞張一級公路,北瀕長江黃金水道,204國道直貫南北,338省道橫跨東西,滬通、通蘇嘉城際、沿江城際三條鐵路交匯於此,並設樞紐站點,目前滬通鐵路正在建設中。全鎮總面積94.27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155360人(2017年),下轄2個辦事處、5個社區居委會、14個村委會。

2017年蟬聯“全國文明鎮”五連冠。

2018年10月8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塘橋鎮
  • 外文名稱:Tangqiao town
  • 別名:塘橋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妙橋鎮、鹿苑鎮
  • 政府駐地:張家港市塘橋南京西路16號
  • 電話區號:0512
  • 郵政區碼:215611
  • 地理位置: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
  • 面積:94.27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55360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東渡苑、鳳凰山、永慶寺、恬莊古街
  • 機場:無錫碩放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機場
  • 火車站:蘇州站、無錫站
  • 車牌代碼:蘇E
  • 學校:塘橋初級中學、塘橋高級中學
  • 道路:G204國道、常合高速、蘇虞張公路
建制沿革,人口,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野生資源,交通,經濟發展,行政區劃,社會事業,城鎮建設,衛生,文化,體育,教育,歷史文化,飲食,特產,名勝古蹟,東渡苑,東渡橋,徐家灣遺址,永昌寺,圍棋之鄉,榮譽成就,

建制沿革

據境內青龍村古文化遺址考證,塘橋地區在5000年前已有人類活動。
塘橋鎮
商末周族泰伯、仲雍(虞仲)自陝北周原讓國南來,建勾吳,塘橋屬勾吳。西周時屬吳國。
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地入越。公元前333年,楚滅越,塘橋歸屬楚。
秦始皇統一中國,建郡縣,塘橋屬會稽郡吳縣。西漢屬吳縣虞鄉;東漢屬吳縣南沙鄉。
西晉太康四年(283年)置海虞縣,塘橋屬海虞縣。
東晉鹹康七年(341年)置南沙縣,塘橋屬之。
金村金村
梁大同六年(540年),於南沙之地建常熟縣,塘橋屬常熟縣,隋、唐因之。
五代時,塘橋屬吳越王錢鏐封地,宋時仍屬常熟縣。
元元貞元年(1290年),升常熟縣為常熟州,塘橋屬常熟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熟州仍降為縣,塘橋屬常熟縣崇素鄉,清因之。民國初,推行市鄉制,常熟縣劃為35個市鄉,塘橋屬常熟縣塘橋鄉。這是境內第一次設鄉的建置。
民國18年(1929年)廢市鄉制,設區鄉制,塘橋屬常熟縣第四區。
韓山韓山
日偽時期(1937—1945年),塘橋屬常熟縣第九區。境內分為塘橋、韓山、祿陽(部分)、安莊、黃橋、聯浦、林涇、環水等8個小鄉。民國35年實行並鄉。韓山、黃橋、林涇、祿陽(部分)併入塘橋鄉,改稱塘橋鎮;環水鄉、安莊鄉併入長壽鄉;聯浦鄉併入慶安鄉,均屬常熟縣第四區。
1949年4月22日,塘橋解放,仍屬常熟縣。境地為塘橋鄉的全部和三塘、鹿苑、新莊、長壽等鄉的部分,有9個保。1950年2月,廢除保甲制,建立新鄉村,境內為塘橋、防汛、黃橋3個鄉的全部,新塘鄉大部,五角鄉部分和民主、翻身2個鄉的2個村,共建47個行政村,包括276個自然村和2個集鎮。
1956年並區並鄉,境內塘橋、防汛、新塘、黃橋4鄉的全部和五角鄉部分合併為塘橋鄉,把原屬塘橋鄉的塘橋集鎮包括街村、鎮東、鎮南3個行政村單獨劃出建為塘橋鎮,均屬塘橋區。
1957年撤塘橋區,將塘橋鎮併入塘橋鄉;同年9月,翻身鄉新龍村劃入;
1958年9月,民主鄉莊橋村劃入。
1958年10月1日成立塘橋人民公社,建立管理委員會,實行政社合一。
1962年建立沙洲縣,塘橋改屬沙洲縣。
1983年4月17日,撤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成立塘橋鄉人民政府,各大隊改為行政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1986年3月11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塘橋鄉,建立塘橋鎮,實行鎮管村體制。是年12月,撤沙洲縣建張家港市,塘橋屬張家港市。這一行政體制和隸屬關係直至現在未變。

人口

塘橋人民以務農為主,世代定居者占多數。歷史上有少數商人自蘇北、浙江一帶遷入塘橋,開店定居。同時還有少數蘇北女青年婚嫁遷入塘橋。1960年3月,回響祖國支持邊疆社會主義建設的號召,全公社有169名男女社員遷往新疆落戶。1949年,境內人口18100人。1953年以後,將人口劃為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兩種。境內居民以往均為漢族,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始查出境內有哈尼族2人、土家族3人。
塘橋鎮塘橋鎮
截至2015年11月塘橋鎮總人口近2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9萬人。
截至2017年,該鎮(鄉)常住人口155360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塘橋鎮位於張家港市東南部,塘橋鎮東鄰滬通鐵路(在建),南沿沿江高速公路,西接錫通高速、蘇虞張一級公路,北瀕長江黃金水道。
塘橋鎮塘橋鎮

氣候

塘橋鎮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氣候區,季風環流是支配境內氣候的主要因素。境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年平均達242天,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日照2088小時,占可照時數的47%。年降水量平均1034.3毫米,年雨日平均125天。年平均溫度15.12℃,1月份平均溫度2.7℃,7月份平均溫度27.5℃。風向夏季多東南風,冬季多西北風,夏秋之交有過境颱風,平均每年1.9次。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塘橋鎮有農用地47646.67公頃,其中,耕地40915.47公頃,園地311.6公頃,林地479.53公頃,其他農用地5940.07公頃。全市有建設用地24283.6公頃,其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1736.73公頃,交通用地1980.4公頃,水利設施用地586.47公頃。全市有未利用地27917.8公頃,其中,河流水面26555.73公頃。
塘橋鎮
1993年,全鎮耕地18424畝,桑園55畝,果園78畝,居民住宅用地5519畝,集鎮占地2271畝,工廠用地2370畝,林地185畝,公路537畝,農村道路2304畝,河道4732畝,魚池947畝,未利用土地262畝。

水資源

塘橋鎮水資源比較豐富。地表水中河港蓄水量豐水年為2.5億立方米,中等乾旱年為2.2億立方米。年引長江水4.8億立方米,年利用地下水1250萬立方米。
塘橋鎮
水境內水資源比較豐富。水域面積5679畝,占全境總面積的15.07%。奚浦塘、青龍塘、三丈浦、黃泗浦和華妙河都和長江、太湖相通,年平均水位(吳淞零上)3米。年降水量1095毫米。有深井45口,年靜水位21米,井深115—120米,起水層為80米,10年來保持穩定。每口深井1小時抽水量為80噸,每天以抽10小時計算,年總出水量為1314萬噸,全鎮人均476噸。

礦產資源

塘橋鎮礦產資源較多,已發現的礦產品主要有:砂石、磚瓦粘土、礦泉水、煤炭、天然氣等。其中,探明儲量的有:砂石約6000萬噸,煤炭約2010萬噸,天然氣約8000萬立方米,礦泉水約8000萬噸。

野生資源

塘橋鎮野生動物資源中,魚綱類有鰣魚刀魚河豚鯽魚等30餘種,爬行綱類有龜、鱉、蛇等20餘種,鳥綱類有野雞、野鴨、鷹、雀等30餘種,哺乳綱類有野兔刺蝟、鼠等10餘種。另有野生無脊椎動物近百種。
野生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有百餘科近500個品種,分布在田間、山丘、河邊、灘地,可用於農、牧、漁業生產,手工編織及治療疾病。

交通

204國道直貫南北,338省道橫跨東西,將來滬通、通蘇嘉城際、沿江城際三條鐵路交匯於此,並設樞紐站滬通鐵路(上海-南通)按國鐵I級、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建設。
塘橋祿盪村設客運站。2014年3月1號,滬通鐵路長江大橋正式開工,建設工期為5年半。
塘橋鎮塘橋鎮
滬通鐵路與規劃中的沿江城際鐵路、通蘇嘉高鐵相交會於塘橋(張家港總站)

經濟發展

2014年,塘橋鎮瞄準打造“現代化新城區、高端化新產業、素質化新市民”的“三新塘橋”工作目標,加速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建設,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8億元,工業開票銷售287億元,入庫稅收16.87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5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85億元,到賬外資6100萬美元,新增創新創業載體面積1.5萬平方米,成功引進“千人計畫”專家產業化項目3隻、“千人計畫”專家工作站(研究院)4家、省“雙創”人才1名。塘橋紡織、電子、機械、金屬製造等傳統產業加速提檔升級,新能源產業園獲評“中華環境友好園區”稱號;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等新興產業企業迅速崛起。現有工業企業2000多家,擁有華芳、鹿港、銀河等6家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21家,目前,紡織、電子、機械、金屬製造等傳統產業正加速提檔升級。“江蘇張家港新能源產業園”載體建設全面加強,張家港市東城科技創業園獲評江蘇省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城鄉一體建設縱深推進,新城區建設、老鎮區改造齊頭並進,鎮村面貌持續靚化;全鎮擁有1座少年文化宮、4所醫院,14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0個農貿市場,14所學校等公共設施,區域性變電站、污水處理廠、熱電廠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村級平均可用財力超5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5517元。。
塘橋鎮經濟基礎雄厚,產業結構日趨合理。2013年,塘橋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6億元,同比增長4.7%;工業開票銷售收入292.86億元;新興產業產值75億元,完成入庫稅收12.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53億元,完成重點技改升級項目8隻、竣工重點工業項目8隻,竣工重點服務業項目9隻。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517元。塘橋鎮工業發達,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700多家,擁有固定資產100多億元,職工9萬多人,2010年獲批“江蘇張家港新能源產業園”,正申報省級開發區配套園區,主要行業有紡織、電子、機械、金屬製造等,其中紡織產業占工業總量的74%,建成了規模較大的紡織產業集群,年產各類紗線近40萬噸,精紡呢絨4000萬米,色織布和印染布1.5億米,羊毛衫等服裝1億多件,無縫鋼管、焊管12萬多噸,機頂盒200多萬台,以吉陽新能源、華程光電、恆宇太陽能、力天動力鋰電池為主的新興產業正強勢崛起。全鎮擁有華芳、鹿港、銀河3家上市企業,高新技術企業12家,國家火炬計畫6項,中國馳名商標3隻。塘橋鎮始終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放在重要位置,全鎮土地規模經營面積超過90%,現代高效農業快速發展,建立了花卉果品、蔬菜、苗木、奶牛、獺兔等種養特色區和無公害養殖基地,14個村全部建成江蘇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全年服務業增加值42億元,東渡苑為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
工業產業
工業是塘橋鎮的支柱產業,全鎮現有工業企業1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資企業90多家,投資總額4億美元,並擁有華芳、銀河、普坤、鹿港等7家集團型企業,塘橋鎮工業固定資產68億元,職工8萬名,形成了以紡織為主,電子、機械、機電、冶金、精細化工、建材、輕工等較為齊全的行業結構,塘橋鎮現有棉紡紗錠170萬枚,精毛紡紗錠45萬枚,劍桿噴氣織機2000台,棉毛織機2600多台,針織大圓機1200多台,進口全自動電腦橫機1300多台,微電腦針織橫機3000多台,手搖橫機超過2萬台,年產各類棉紗40萬噸,精紡呢絨2600萬米,色織布和印染布8600萬米,針織布1.5萬噸,羊毛衫1.2億件,是蘇南著名的紡織之鄉。2003年塘橋鎮被列為江蘇省重點培育的毛紡(針織)產業集群基地。塘橋鎮還獲得了“中國棉紡織毛衫名鎮”的榮譽稱號。
塘橋鎮塘橋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11月塘橋鎮下轄2個辦事處、4個社區居委會、14個村委會。
鎮中社區、周巷村、何橋村、青龍村、韓山村
妙橋社區、橫涇村、顧家村、歐橋村、蔣家村、金村村
鹿苑社區、巨橋村、灘里村、花園村、牛橋村、劉村村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塘橋鎮城鎮化水平較高,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2009年被確立為“蘇州市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鎮”,以建設“充滿活力、富有特色、可持續、現代化的塘橋”為指導思想,不斷加快城鎮規劃建設步伐,擁有1座少年文化宮、2個星級賓館、3所醫院,9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3個農貿市場,16所學校等公共設施,區域性變電站、污水處理廠、熱電廠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鎮區文化娛樂設施齊全、供水供電充足、郵電通訊便捷。農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9230元。

衛生

解放前,境內醫生大多是個人行醫。民國22年(1933年)3月,鎮東北前莊(今青龍村六組)西醫孫科在塘橋東街開設健康醫院,這是境內第一家西醫診所。40年代初,塘橋有16名個體開業醫生,絕大多數是中醫。較有名望的有韓山的顧殿良、塘橋的邵康蓀、蔡舍的龐養周。顧殿良擅長內外科,尤精內科。邵康蓀長於內科,治傷寒較有名。龐養周長於外科,治婦女乳癤較拿手。解放前開業醫生醫療設備甚為簡陋,中醫外科有幾把開瘡刀,西醫診治就憑聽筒和針筒。民國35年由3名醫生聯合在塘橋西橋西街莊涇浜開設聯合醫院,購置1台千倍顯微鏡,開展簡單的化驗業務。那時中藥較多而西藥奇缺,且價格昂貴。請醫生要付診金,還要支付醫生坐的車轎費。窮苦人民無錢延醫,只好聽天由命。顧殿良自備車馬,出診或騎馬或騎腳踏車,對貧苦者免收診金。解放後,人民政府把關心人民健康作為一件大事,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1950年初,建立塘橋區醫工協會。1993年,全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醫衛人員100人;村、廠衛生室28個,醫衛人員56人;個體開業醫生5人。
塘橋鎮

文化

舊時,境內文化活動,集中在春節、農曆正月十八、秋收之後。每年春節,各個街坊、村落除舊換新,調龍燈、舞獅子,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持續數日。農曆正月十八的李王廟會,隊伍龐大,名目繁多。加之耍猴、賣傷膏藥、賣梨膏糖和各種買賣,熱鬧非凡,四鄉八鎮,方圓數里的民眾鹹集於此。每年農曆5月16日,總要延請戲班在城隍廟前戲樓演出,叫“日腳戲”。每當農業豐收之年,秋熟之後,由地方集資延請戲班在戲樓義演,四鄉觀眾,雲集市上,長達半月之久。平時,鎮上“雅園”等茶館,常聘請評書、彈詞藝人登台表演,有時也請攤簧、清唱(錫劇)等小型劇社演出,但聽觀者多為市鎮居民,很少有農民參與。解放後,文化事業不斷發展,文化設施逐步增添、改善,那些帶有封建迷信和腐朽沒落的文化逐漸消失,代之以進步、文明、健康的新文化,而且遍及鄉村。以後雖有“文化大革命”的10年曲折,但經撥亂反正,迅速得到恢復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時代氣息更加濃郁,整個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塘橋鎮

體育

境內民間體育主要是武術活動,宋代已盛行。喜愛者自發組織,師徒相傳,閒時苦練,逢節日、廟會進行演武和打擂比賽。清末民初,陶家宕(今青龍村)的陶瑞芸,愛好武術,生6子,由長子陶友良帶領30多人,常年在家練拳,練石鎖、石擔、刀槍劍戟等。周巷的青年農民,閒時苦練拳術,防身護家。民國初期,恬莊地主楊某,一次派人把抗租的1個農民抓去,周巷農民數十人趕到恬莊把抓去的農民劫回,嚇得地主下次不敢再到周巷逼租抓人。民國初期,練拳的人逐漸減少,學校體育開始轉向農村。抗戰勝利後,境內青年自發組織學習拳藝,聘請拳師陳維賢等到塘橋傳授拳藝,參加者30多人,學習期半年。50年代,市鎮職工和農民都自發組織籃球隊,常邀請附近鄉鎮的籃球隊進行錦標賽。1984年9月23日,全鄉舉行第一屆農民運動會,參加者600餘人。比賽項目有籃球、拔河、象棋、負重跑等,優勝者分別發給獎品。1985年10月13日,全鄉首次舉辦“千人圍棋賽”,參賽者1806人。上海《新民晚報》記者特至塘橋採訪報導棋賽實況。1986年10月1日,塘橋鎮第一屆圍棋大獎賽在華光毛紡廠開幕。參賽者86人,歷時1月,塘橋中學學生肖景堯榮獲冠軍。1992年3月2日,全鎮召開“三八”婦女運動會,參賽者903人,觀摩代表61個單位、2008人。比賽項目有100米、1500米賽跑,30公斤負重60米賽跑,跳高、跳遠、鉛球、腳踏車(慢車)、桌球、羽毛球、籃球、康樂球、桌球、拔河、圍棋共14個項目,優勝者分別發給獎品。是年10月3日,全鎮舉辦首屆老年人運動會,參賽者200餘人,觀摩者500餘人。比賽項目有象棋、圍棋、桌球、籃球(投籃)、康樂球、桌球、腳踏車(慢車)等,歷時1天。優勝者分別發給獎品。
塘橋鎮

教育

一、書院清光緒初年,境內建有書院,因位於常熟西北,定名虞西書院。地址在東觀音堂廟弄(今人民中路6弄)孫姓家裡。《常昭合志·學校志》有此記載。書院學員研習四書五經,為科舉考試培育人才。戊戌變法以後,清政府迫於內外輿論的壓力,終於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宣布廢除科舉制度,興辦新學,虞西書院隨即停辦。
二、私塾民國前,境內兒童讀書除少數富裕家庭延聘家庭教師外,絕大多數兒童上私塾。30年代末,境內先後有20多所私塾。私塾都由塾師公開設館,招收學生,一般收數名,多者20多名。根據塾師的水平和學生的基礎,分別教讀方塊字、《百家姓》、《三字經》、《幼學瓊林》、《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常年授課。新宅基的孫紹環、莊涇浜的孫禪伯等,都是在校教師,利用暑假招收國小中、高年級的部分學生到家授課,讀古文,習寫毛筆字。少數私塾是由學生自願相約到共同仰慕的塾師處求學而創辦的。塘橋鎮上的孫伯修曾接受數名學生的要求,利用暑假在家授課,教讀《左傳》。個別的以一戶為主,把塾師延聘到家中,教自己的子女,附帶收幾名本族子弟。塾師的收入由學生家庭付給學費,多少不等。進入40年代,隨著國小教育的發展,私塾逐漸衰落,解放前夕全部消失。

歷史文化

塘橋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有蔡墩、徐家灣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以及明代建築肖家橋、弘濟橋等歷史遺產;鎮北的古黃泗浦是唐代高僧鑒真第六次東渡成功到達日本的吉祥寶地;清朝末年探花龐鐘璐、當代水利專家張光斗、原政協副主席錢昌照等先賢名流都誕生於塘橋。

飲食

主食 境內居民向以大米、麵粉、麥粞、麥片為主,輔以雜谷、薯類、南瓜。民國時期,一般農戶,農忙時一日三餐,冬季和農閒季節一日二餐。貧苦人家到了“荒春三,苦七月”,青黃不接,以瓜菜充飢。少數富戶終年一日三餐,農忙時節還加點心。解放後,鎮鄉居民一日三餐,粥飯中摻入瓜菜漸少。國民經濟三年暫時困難時期,多數農戶仍以瓜菜代糧。1973年以後,多數農戶糧食有餘,餛飩、饅頭、糰子、糕餅之類作為花色,調節口味。菜餚 解放前,貧富懸殊極大。富者食有魚肉等葷菜,講究烹調。普通人家都以素為主,粥菜多半是自製的鹹蘿蔔、醃菜、鹹瓜。平時餵養雞鴨生蛋、捕撈螄螺蚌蜆改善生活,有的出售換取零用錢。春季多數農戶煮曬各種菜乾,夏季自製甜醬或鹹醬,一作食用,一作調味,或醬漬黃瓜、生瓜。不喜辛辣。解放後,乾菜、豆製品、葷菜增加,家常菜亦多炒炸。1980年以後,大半人家每天都有葷菜。醬瓜、鹹菜、菜乾和醃製的魚、肉、雞等仍為傳統菜餚。親友來訪,一般添幾個葷菜,遠道至親或貴客來家則沽酒買肉,殺雞款待。宴席菜餚 解放前,一般人家以每桌8碗(俗稱老八樣頭)或10碗菜為準。富戶則有四湯四炒,有冷盆、熱炒、點心、水果、大菜(魚肉、雞鴨)等。解放後,提倡節儉,一度宴席簡便。進入80年代,興冷盆、熱炒、大件(整鴨、整雞)、甜菜(圓子、八寶飯、果湯)、點心(炒麵、春卷、燒買等)。每桌菜一般在14道以上,熱炒有海參、魷魚、蝦仁魚肚、鮮貝等。桌數視各家情況而定,少則幾桌,多則數十桌。壽宴略簡,增壽糕或生日糕一道。喪事菜餚,解放前以豆製品為主,全部素食,俗稱“吃大豆腐”。解放後,逐步葷素兼用,1980年以後,菜增至十幾道,與一般宴席相似,但必有一碗大豆腐,不設甜菜、點心。節日菜餚多為時鮮水產及瓜菜。

特產

拖爐餅 塘橋鎮大餅店烘製的特色點心拖爐餅,歷史較久,馳譽遠近各地,是特製的時令佳品。自春節至元宵上市,四鄉客商到達本鎮者,無不購買嘗新,往往讚不絕口,本地人也用來作為饋贈親友之禮物。製法:用香油漬透的麵粉揉捏和勻,以豬油、白糖、薺菜等為餡,作成圓餅,外粘芝麻,放入爐中烘烤。烘烤特點:因餅餡油多,用特製烘屜交換烘烤,兩面金黃,酥脆不焦。內餡以葷油薺菜為佐,油而不膩,鮮甜適口,香氣襲人,名不虛傳。
雪臉瓜 早年境內出產白瓤紅子西瓜,本地人稱其為“雪臉瓜”,多汁,鮮甜如蜜,實為消暑解渴之妙品,在常熟四鄉,頗負盛譽。以後由於不注意培植純種,品種混雜,尤其70年代受“左”的思潮影響,這種西瓜幾乎絕跡。近年來調整政策,西瓜種植已在恢復。
嘔血糯 嘔血糯紅芒長桿,成熟時穀粒皮殼顯淺紫色,脫皮精碾為血紅米粒,比白糯貴重,有養血滋陰的功能。用血糯做酒釀、粉圓、八寶飯、紅米酥等食品,色澤美觀,香糯可口,昔日為塘橋特產之一。但因產量不高,種植很少。
花姑魚 形如塘鯉魚,嘴扁而闊,紅鰓四翅,識者謂即“松江四鰓鱸”,而鮮如鯽,為塘橋特異水產之一。
塘橋白酒 塘橋家釀白酒有“菜花黃”、“十月白”,均負盛名。酒色各異。“菜花黃”略呈黃色,“十月白”色如玉液,均清冽醇厚。有些農家在酒中投放“紅花”,其酒呈碧綠色,鮮艷悅目。塘橋還有“桂花白酒”,於清冽醇厚中透出濃烈的丹桂香味,尤為可口。“桂花白酒”以精桂花放入白酒中而成。

名勝古蹟

古往今來,塘橋名人輩出,經濟繁榮,文化底蘊深厚,素有“金塘橋”之美稱。唐代著名高僧鑒真大師在塘橋鎮鎮鹿苑古黃泗浦第六次啟航東渡日本成功。清代開始,即為四鄉貿易中心。
境內南部和西部,屬長江三角洲的古代沙嘴區,成陸年代約在7000年以上。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以前,就有人類活動。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構成了沙洲悠久的文化歷史,留下了吳王夫差鑒真大師、韓世忠、蘇東坡、徐霞客等名人的遺蹟,出現了古廟、古橋、古園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築物。沙洲的土壤養育造就了明清御史、大學士,民國時期的音樂家、篆刻家,近代和現代的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一大批人才。沙洲的人民是勇於戰鬥、敢於勝利的人民,從明代抗倭、清代抵禦外來侵略,到近現代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志士,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人生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永載史冊的光輝業績。文明的歷史激勵著後人的奮發向前,先烈們的英勇業績,後人將永遠銘刻在心,古今文明歷史的發展,將繼續在這塊土地上延伸。
塘橋鎮塘橋鎮

東渡苑

東渡苑位於塘橋鎮區域二0四國道和338省道交匯處,是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啟航處,古稱黃泗浦。《沙洲縣誌》載:“唐高僧鑒真東渡日本連續五次失敗後,第六次於黃泗浦口啟航東渡成功。”1963年,鑒真大師逝世1200周年紀念委員會在黃泗浦口設石質經幢一座,以志紀念。常有日本友人前來瞻仰。1994年市政府決定擴建東渡苑和鑒真東渡紀念館。東渡苑規劃面積15公頃,總投資2000萬元,由東渡紀念館、東渡橋、碑亭和經幢等建築組成景區。全園突出水景,體現江南水鄉田園風光。2001年,東渡苑一期建成。苑內主體建築“鑒真東渡紀念館”占地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70平方米;匾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仆初題寫。正殿大廳內,安放了鑒真大師銅像一尊,高2.06米,重380公斤。殿內有7幅壁畫,記錄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艱難行程和鑒真生平簡介及東渡路線。正殿後面牆壁上掛有6塊木刻書屏,內容為《東征傳》節選,計1342字,記載了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的經歷。正殿兩側,展出了鹿苑徐家灣及許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紅燒土等實物,同時還展出有關鑒真的一些資料、書籍、照片及日本友人贈送的紀念品。
塘橋鎮塘橋鎮

東渡橋

走出正殿,後面是一座唐代風格的拱形石橋“東渡橋”,橫跨在黃泗浦兩岸,橋長18米、寬4.8米、高5.2米,單孔直徑6米,東西各21級台階。橋東西兩側,各有1座碑亭:一塊碑上刻著郭沫若在1963年3月書寫的“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捨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另一塊刻著日本詩人阿倍麻呂在陪伴鑒真第六次東渡時,在船上創作的“萬里長空色紺青,舉頭一望起鄉情。遙懷今夕春日野,叄笠山巔皓月升。”黃泗浦上還建有石質經幢1座、古碼頭、遣唐使船等。全苑種有雪松林、桂花林、紅楓林、櫻花林、翠竹林等,並植有龍柏等50多個品種,把東渡苑裝扮得一片生機。
1999至今,共接待各界人士30多萬人次,其中日本友好代表團50多個。僅2001年就有21批日本代表團226人前來瞻仰和膜拜鑒真大師。東渡苑已成了連線中日友好往來的江南名勝景點。

徐家灣遺址

徐家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鹿苑鎮南、204國道21公里里程碑東側100米處。遺址處於較高的台地上,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5年4月和8月進行了發掘,共發掘425平方米,遺址遺存有墓葬13座、灰坑18處、房基3座以及水井、水溝、燒灶、紅燒土、獸骨、稻穀等。出土文物280多件,其中墓葬出土文物166件,探方出土文物103件,採集文物20多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地質礦產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地層古生物研究室分別進行了C14測定和孢粉化驗分析。經C14測定,該遺址距今5500年,屬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
出土稻穀經浙江農業大學游修齡教授化驗分析,14顆稻穀中秈稻5顆,占35.72%,粳稻9顆,占64.28%。這種秈粳型稻穀並存的現象,同崧澤、羅家角等遺址相似。由於徐家灣遺址的發現,原定的5000年前的海岸線要重新劃定,即由原來劃定的南岸在顧山一帶向北推移10多公里。該遺址對研究長江三角洲的地貌變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塘橋鎮塘橋鎮

永昌寺

位於塘橋鎮金村,始建於梁代普通年間,為江南著名古剎之一,距今有1700年歷史,寺院於1958年“大躍進”年代被拆除。1998年9月經市政府批准重建。2000年,永昌寺已建成4大佛殿、東西偏殿、齋堂宿舍等房34間,建築面積895平方米,設有寺前廣場、通寺大道,全寺占地面積為1.6公頃,成為本市南片佛教民眾舉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李王廟:塘橋鎮李王村。廟朝北,為硬山式建築,具北宋風格,現存二進,房高5.58米,進深10米;有七柱,為小八角石柱。柱礎為青石八角蓮花覆盆形。正殿後為兩廂房。院內尚存石香爐一隻。1984年經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文物鑑定小組確認,該廟建於南宋,是境內保留較完整的古建築之一。

圍棋之鄉

塘橋鎮還是一個聞名中外的“圍棋之鄉”。圍棋愛好者逾萬人,多次承辦過國內外大賽。與日本石川縣崑崙協會和關西棋院等保持經常友好往來。
張家港市塘橋鎮的民眾性圍棋活動始於一九八四年八月,當時塘橋中心國小開辦了第一期圍棋培訓班,一九八五年十月,塘橋鎮舉辦千人圍棋賽,一九八六年,成立塘橋圍棋協會,同年在國小開設圍棋課.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五日,棋聖聶衛平中國圍棋協會副主席郝克強專程訪問塘橋,聶衛平並受聘為塘橋圍棋協會顧問。一九八七年三月,全國首屆“天元杯”圍棋決賽和江蘇省一九八七年度圍棋賽先後在塘橋鎮舉行。一九九零年七月十七日,張家港市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圍棋之鄉”稱號。一九九一年五月,塘橋鎮被江蘇省體委授予“江蘇省圍棋之鄉”稱號。

榮譽成就

塘橋素有“圍棋之鄉”之美稱,還先後獲得了“國家衛生鎮”、“全國首批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中國棉紡織毛衫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重點鎮”等榮譽,榮膺“全國文明鎮”三連冠。
該鎮相繼獲得了“蘇州市信用鎮”、“江蘇省文明鎮”、“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全國第一批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棉紡織毛衫名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國環境優美鎮”等一大批榮譽稱號。張家港市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結合, 注重環境保護,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是首家“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還相繼獲得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全國環境優美鎮”等一大批榮譽。
塘橋素有“圍棋之鄉”之美稱,近年來還先後獲得了“國家衛生鎮”、“全國首批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中國棉紡織毛衫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重點鎮”、“江蘇省文明鎮”等榮譽,榮膺“全國文明鎮”三連冠。
2018年10月8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