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渡苑

東渡苑

東渡苑,古稱“黃泗浦”,是唐代高僧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啟航處,位於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西一公里處。東渡苑占地面積95300平方米,於1994年4月份動工,1996年12月底竣工,建成之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紀念唐代高僧鑒真的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渡苑
  • 地理位置: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08:00—17:00
  •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30元
  • 著名景點:鑒真東渡紀念館
創建年代,歷史背景,東渡寺圖冊,開光法會,東渡寺地址,

創建年代

鑒真,本姓淳于,廣陵(今揚州)人,14歲出家,22歲受“大戒”,後任大明寺住持,專宏戒律。唐天寶元年,鑒真應日本留學僧人榮睿,普照等邀請,出海東渡,因當時交通工具非常不發達以及種種社會藉口,故先後五次東渡都以失敗而告終。
東渡苑
天寶十二年初秋,當時已66歲的鑒真不顧雙目失明,不畏路途艱辛,毅然率弟子僧眾,於颯颯西風中在黃泗浦揚帆起航,開始第六次東渡,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第六次東渡成功,鑒真一行人在日本九州南部登岸,翌年,鑒真在東京東大寺建築戒壇,傳授戒法,從而成為日本律宗的的創始者,鑒真住奈良,直至辭世的十年間,所行所為,影響深遠,他不僅籌劃建立唐招提寺(後被日本尊為國寶),講述經法,弘揚釋教,介紹中國的建築,雕塑技藝,以及漢語聲韻文字,印刷術,醫藥學等介紹到東瀛,鑒真身體力行,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從而受到日本朝野的尊崇,和中日兩國人民世代相傳的景仰。

歷史背景

鹿苑鎮歷史悠久,文化古老,相傳在春秋時代(公元前七七零年——公元前四七六年),為吳王夫差豢鹿之所,故名鹿苑。沿襲至今,已有二千四百餘年歷史。鹿苑人材輩出,教育興盛。光緒二年(1876年)即由地方人士設立鹿苑書院,為會文之所,後來改為學堂,全國政協副主席錢昌照、清華大學副校長水利專家張光斗、電力部副總工程師錢人龍即畢業於該學院。唐玄宗開元年間,當時佛教在日本也很流行,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對佛教寺院和剃度僧尼的管理,準備取法中國,建立施戒剃度。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入唐後,積極訪求中國高僧到日本去完成這項使命。他們終於訪到了一位適當的人選,這就是揚州大明寺住持,著名的律學大師鑒真和尚,經榮睿、普照的懇切禮請,鑒真慨允東渡日本。鑒真俗姓淳于,武則天垂拱四年(公元六八八年)出生於廣陵郡江陽縣,即今揚州地區江都縣,十四歲出家,在揚州大雲寺為沙彌。青年時代到長安、洛陽遊學求師,究學三藏,鑽研律宗,兼通天台,在佛學上很有造詣。回揚州後,擔任大明寺住持。唐天寶元年(公元七四二年),鑒真決定東行,歷經五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未成功。 鑒真的多年夙願,終於在天寶十三載(日本天平勝寶五年、公元七五三年)實現了。這一年,鑒真六十六歲,帶領他的弟子思托、日僧普照和其他僧尼、工匠二十餘人,乘日本使臣的歸舟,於十一月十六日從張家港市的黃泗浦出發,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於十二月二十日順利到達日本,在九州秋騎屋浦登入。鑒真抵日後,受到日本政府和俗僧民眾的熱烈歡迎。第二年春,鑒真在奈良東大寺建築戒壇,傳授戒法,從而成為日本律宗的創始者。鑒真住奈良,直至辭世的十年間,所作所為,影響深遠。他不僅籌劃建造唐招提寺(此寺後被日本尊為國寶),講述經法,宏揚釋教,並將中國的建築、雕塑技藝以及漢語聲韻文字、印刷術、醫藥學等介紹到東瀛(其衣缽弟子記錄整理的《鑒真上人秘方》就是一部極有價值的醫藥學文獻)。鑒真身體力行,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從而受到日本朝野的推崇和中日兩國人民世代相承的由衷景仰。整個景區主要由牌樓、東渡寺廟區、東渡紀念館、東渡橋、碑亭和經幢等建築組成,占地約100畝。東渡苑的入口處是寫著“東渡苑”三個大字的古牌摟,它是由蘇州寒山寺性空方丈書寫的。鑒真東渡紀念館,占地面積1700多平方米,仿唐風格,造型與揚州大明寺內鑒真紀念堂相同,正面上方懸掛著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題寫的“鑒真東渡紀念館”匾額,走進門廳便是一座屏風,上面鐫刻著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孫平化題寫的“東渡滄桑”。正殿建築風格仿日本唐招提寺金堂,殿正中是一座彌壇,上面供奉著揚州大明寺贈送的鑒真銅像一尊,像高2.16米,重380公斤。鑒真大師跏踞閉目,神態凝重。殿內有七幅壁畫,記錄了鑒真大師六次東渡日本的艱難行程、鑒真生平簡介和東渡線路圖。正殿後面牆壁上掛有六塊木刻書屏,內容為《東征傳》節選,計1342字,記載了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的經歷。書屏的下面陳列了許多文物,展出了鹿苑徐家灣及許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紅燒土等實物,同時也展出了有關鑒真和尚的一些資料、書籍、照片及日本友人贈送的紀念品。正殿後門,“東渡橋”橫跨黃泗浦兩岸,橋長18米、寬4.8米、高5.2米,單孔直徑6米,東西各21級台階。橋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碑亭,南面碑亭上刻唐代日本友人阿倍仲麻呂在黃泗浦起航時所創作的一首詩:“萬里長空色紺青 舉頭一望起鄉情 遙懷今夕舊日野 叄笠山顛皓月升”。北面碑亭內刻有郭沫若同志為鑑真和尚圓寂1200年紀念題詩:“鑒真盲目航東海 一片精誠照太清 捨己為人傳道藝 唐風洋溢奈良城”。東渡橋西邊有一座八柱歇山式亭子,內有石經幢一座,建於20世紀60年代,正面篆刻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題寫的四個大字“古黃泗浦”,右側為“唐鑒真和尚第六次東渡起航處”,左側落款為“鑒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年紀念委員會 1963年”。全苑種有雪松林、桂花林、紅楓林、櫻花林、翠竹林等,並植有龍柏等50多個品種,把東渡苑裝扮得一片生機。東渡苑已成了連線中日友好往來的江南名勝景點。

東渡寺圖冊

張家巷東渡寺的景觀、法會等等

開光法會

2005年12月舉行了大雄寶殿全堂佛像開光法會,開光法會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明學大和尚,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無錫市佛教協會會長無相大和尚共同主法。鑒真東渡紀念館是東渡苑中的又一主要建築,它宏偉莊嚴,占地面積達1700多平方米。仿唐風格,造型與揚州大明寺內鑒真紀念堂相同,“鑒真東渡紀念館”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題寫。館內供奉著揚州大明寺贈送的高2.16米的鑒真銅像及部分鑒真東渡的史料。鑒真第六次東渡紀念經幢坐落在古黃泗浦西面的一座八柱歇山式亭子內。經幢建於20世紀60年代,為蓮花底座,六邊形,蓮花帽頂,高1.98米。正面篆刻四個大字:“古黃泗浦”,右側為:“唐鑒真和尚第六次東渡啟航處”左側落款為“鑒真和尚逝世一千二百年紀念委員會 1963年”。 在黃泗浦的東面樹立著郭沫若和阿倍仲麻呂的兩塊詩碑。一塊上刻著郭沫若在1963年3月書寫的“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捨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另一快上刻著日本詩人阿倍仲麻呂在陪伴鑒真第六次東渡時,在船上創作的“萬里長空色紺青,舉頭一望起鄉情。遙懷今夕春日野,叄笠山巔皓月升”,這首詩在日本廣為流傳。寺內常住僧人10多位,他們發揚鑒真東渡精神,艱苦創業,如規如律弘揚佛法,致力於提高四眾弟子素質,努力把黃泗浦道場東渡寺建成如法如律的佛教道場,為東渡苑的建設作出新貢獻。
鑒真第六次東渡成功啟航福地

東渡寺地址

寺院地址:江蘇張家港鹿苑東渡寺(204國道與338省道交處)乘車路線:張家港市區乘坐公車201路、202路、220路、221路、211路、15路東渡苑下車。
東渡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