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醫學院

同德醫學院

1918年8月,中華德醫學會創辦同德醫學院。中華德醫學會是由同濟德文醫學堂同濟大學前身)畢業同學於1916年在上海成立的校友會性質的團體。1917年,該會會員沈雲扉應聘就任南通醫學專門學校主任。1918年沈因故辭職回滬時,該校有10多名學生隨沈來滬。沈為使他們能完成學業,於同年8月向中華德醫學會倡議開辦醫科學校。在該會的支持下,推舉幹事10人組成委員會,籌劃建校,募集基金,租麥根路(今淮安路)19號為校舍,定名為同德醫學專門學校。取名“同德”除了表明學校與同濟和德國的淵源關係,還因為“同德”是心臟聲音,寓意“同心同德”,當時的校徽上有一顆凸出的心臟。推舉江逢治為首任校長,沈雲扉為首任教務長。學制五年,學習德語,第一年招學生36名,於1918年9月16日正式開學。教員16人,其中12人是同濟醫科畢業校友,多數為義務兼課。這是同德醫學院的肇端。

1922年,學校經當時的教育部備案核准。1935年9月,學校更名為同德醫學院,學制改為六年。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同德醫學院與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合併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歷時34年,是由中國人在上海自辦的一所私立高等醫學院校,共培養畢業生1055人,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德醫學院
  • 創辦者:中華德醫學會
  • 類型:國人自辦的私立大學
  • 成立時間:1918年
歷史沿革,發展歷程,課程設定,戰爭時期,懷念同德,

歷史沿革

1918年,中華德醫學會會員沈雲扉倡議開辦醫科學校。同年8月建校定名為“同德醫學專門學校”。德醫學會會長江逢治任校長,沈雲扉任教務長。設醫療專業專科,學制五年。9月正式開學。
1919年,學校開設附屬同德醫院。
1920年,德醫學會決定,學校獨立,聘社會名流、學者組成董事會,原維新派領袖康有為任主席董事。
1925年,黃楚九出任主席董事,龐京周任校長。
1932年,學校改組董事會,邵力子任主席董事,顧毓琦任院長,同時開始建造新校舍。
在1918年—1935年間同德醫學院是一個醫療專業的專科學校,學制五年。
同德醫學院同德醫學院
1935年,竣工啟用新校舍,9月學校正式更名私立同德醫學院,學制改為六年。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同德醫學院與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合併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歷時34年,是由中國人在上海自辦的一所私立高等醫學院校。共培養畢業生1055人,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發展歷程

1919年2月,學校設附屬同德醫院於青島路,供學生臨床實習,推張近樞為醫院院長。同年學校建立解剖、化學、病理等實驗室,添置各項教學設施。
同德醫學院
1920年2月,德醫學會決定,學校獨立,由江逢治、沈雲扉、張近樞、黃鐘等組成學校委員會,主持校務。江逢治聘請社會名流康有為錢新之陳光甫周宗良、江上峰、黃季植、袁履登、袁觀瀾組成董事會,康有為為主席董事,呈北洋政府教育部備案。
1924年秋,學校委員會因校長人選問題,意見不一,發生矛盾,經董事會調停,改推黃鐘為校長,黃鐘聘周宗琦為教務長,龐京周為事務長,鄭邦彥為附屬醫院院長。因原址被江逢治改稱“崇德醫學專門學校”,乃另租麥根路33號為校舍。不久,崇德醫專宣告結束,校政重行統一。
1925年秋,黃鐘辭職,由龐京周負責。龐重組董事會,聘中法藥房經理黃楚九為主席董事,董事會推龐京周為校長兼附屬醫院院長,曾立群為教務長,朱仰高主持醫院業務。經不足,乃向黃楚九商借同孚路(今石龍一路)67弄1號房屋一幢作為校址,並自行籌款在其空地上添造教室及病房,1927年6月新屋落成正式啟用。
1930年,教育部頒布新制,同德醫學專門學校申報改為醫學院,但因校舍不符合規定要求而未能獲準。龐京周無奈於1932年辭職,時值“一·二八”事變,無法召開董事會,乃由教務長曾立群召集教師商議,成立由吳憶初、沈謙金問淇尤彭熙顧毓琦、曾立群6人組成臨時校務委員會,推顧毓琦為主任委員暫維校務。
顧毓琦聘請邵力子李大超潘公展吳敬恆顏福慶、虞洽唧、毛和源、王心如、陳星五、余雲岫、周邦俊、程慕頤、李元善、范守淵、龐京周暨院務委員共22人組成新校董會,推邵力子為主席董事,顧毓琦為院長。1934年成立同德醫學院新校舍募建委員會,校董、教職工、校友、學生家長紛紛捐資相助,並向銀行借貸一部分,購得江灣翔殷路五畝土地建造新校舍。於1935年夏竣工,是年9月經批准立案,正式改為私立上海同德醫學院,學制為六年。新學年開始,一、二、三年級學生遷入新址上課,四、五年級仍在同孚路附屬醫院。
1937年“八·一三”戰事起,同德師生辛苦建設起來的校園除教學樓外,在日軍炮火下蕩然無存,勉強擠在同孚路附屬醫院,另租附近樂群中學四間教室上課。1937年11月,國軍西撤,同濟大學、上海醫學院(今上海醫科大學)奉命內遷,但兩校教授學生因往內地交通阻塞而留滬者仍不少,重慶教育部囑令學生到同德借讀,以完成學業。當時上醫留滬教授周誠滸樂文照粟宗華高日枚張鋆李亮鄒仲等也到同德兼課。1941年底日軍進入市區,上海與內地交通隔絕,滬上高中畢業生到同德報考者甚多,學校盡力擴增新生名額,當年在校學生為551人。
1945年抗戰勝利後,教育部派員來滬辦青年輔導班,即指令借同德翔殷路校址。青輔班結束,該部又令同濟大學借用,同德因此而未收回江灣院址進行重建。
戰後,改組董事會,仍推邵力子為主席董事出有因。同德醫學院得到了善後救濟總署分配的美制100張病床的野戰醫院全套設備以及撥款擴建病房,添置20架顯微鏡。
1949年解放後,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頒布《華東區私立高等學校董事會組織暫行綱要》,顧毓琦與學校工會、校友會協商,推薦新的董事會人選,報華東教育部審核。新董事會成員有邵力子、榮毅仁吳蘊初、朱恆壁、余氵賀 、陳邦典陳王善繼蘇復、鄭定竹、錢士良、陳建晨王世偉、馬永江、林有泉、高日枚、蘇祖雯、黃鐘強、楊保俶、李元善、龐京周、沈謙、吳憶初、曾立群、顧毓琦等24人組成,仍推邵力子為主席校董。
1951年1月,邵力子到上海,召開院董事會議。根據華東教育部的指示,仍由顧毓琦任院長,並改組行政機構,設教務處、總務處、取消訓育處、進行人事調整,由楊保俶任教務主任,童致棱為副主任,謝大任為總務主任。華東教育部還撥款給同德醫學院,用以購置教學設備、藥品、器材和圖書,以改善教學條件。解放後,1952年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同德與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等合併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6月改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課程設定

同德的專業課程設定。在1918年—1935年的17年間是一個醫療專業的專科學校,學制五年。和德國人早年所創辦的同濟醫科相似,前期二年,設解剖、組胚、生理、物理、化學、生物及外國語(德語及拉丁文)等基礎科目;後期三年包括臨床實習在內,科目有病理、細菌、寄生蟲、診斷、放射、衛生、藥理、處方學以及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皮膚性病、精神神經、眼、耳鼻喉等科。第五年除聽力外在附屬醫院實習。五年期滿考試及格者予以畢業。
1930年,同德醫專受江蘇高等法院之委託,特設法醫專修班,定名為“同德醫學專門學校附設法醫講習所”,學習期限為一年,辦了一期結束。
同德醫學院
後階段的同德醫學院,即1935年—1952年的17年間,學制改為六年,在科目上前期添了高等數學、普通化學、生物學和國文,後期增設實驗診斷、物理診斷、泌尿科、骨科及整形外科。
同德醫學院附屬醫院病床不到100張,只能供部分學生分批見習。臨床實習基本由學生自找醫院,大部分到市立醫院和有一定基礎的私立醫院實習,也有一些學生去南京中央醫院、鼓樓醫院、蕪湖弋磯山醫院實習。實習一年結束考試及格者準予畢業,並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同德醫學院有教職工58人(其中教學人員38人,職工8人,工友12人)、學生429人,師生一起合併到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同德醫院仍維持私立性質,仍由顧毓琦任院長。1955年該院與浙紹醫院、尚賢堂婦孺醫院合併成立上海北站醫院,顧毓琦任北站醫院院長。
同德建校後就成立學生會,參加了“五四”學生運動。1925年“五卅”運動,共產黨人惲代英曾兩次借同德開會發動工人罷工、學生罷課,抗議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1940年學校開始有了中共地下黨員,他們在學生中廣交朋友,培養積極分子,發展進步力量。1944年成立學生自治會,學生會成為黨領導的全校性公開合法組織,為開展學生運動創造了條件。1945年初建立黨支部,同年夏建立學生自製會黨團,進一步加強黨對學生運動的領導。同德學生參加了全市性一系列愛國民主運動,經受了鍛鍊和考驗,不少學生如王希孟、吳滌蒼等解放後成為上海市衛生局的黨政領導。
同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一九四三級師生聯歡會合影同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一九四三級師生聯歡會合影
同德醫學院是一所國人自辦的私立學校,在坎坷中發展,34年總共培養畢業生1055人,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戰爭時期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時任同德醫學院院長兼附屬醫院院長顧毓琦將同德醫院充作安置傷兵的場所,並組織救護隊參與救援,得到了19路軍軍長蔡廷鍇將軍的嘉獎。
1937年“八·一三事變”後,同德醫學院翔殷路新校區除教學樓外,均毀於日軍炮火。但學校師生仍積極參加戰時救護,並加入了上海市救援委員會。自8月21日到9月9日,同德共接收819名傷兵、181名傷民;此外,還先後有王錦春率領的88師528團一營三連、秦知正率領的98師294旅588團一營一連等18個連隊在同德休養。之後,在同德的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動員與支持下,全校師生堅持開展了長期的抗日鬥爭。
1937年11月,國民黨軍隊西撤,在滬的部分高校也奉命內遷。由於同德是私立學校,無法承擔內遷的高額費用,只得留在上海。於是,重慶教育部指示留在上海的同濟大學、上海醫學院等學校的醫科學生到同德就讀,未內遷的教授也到同德授課。1941年,日軍進入市區,同德醫學院就主要負擔起淪陷區上海的醫學教育任務,成為了學校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

懷念同德

懷念同德醫學院(摘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慶60周年專網)
二十世紀初,舊中國經過100多年滿清腐敗,國際上受盡列強帝國主義欺侮壓迫、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淪為次殖民地,國內軍閥割據、民不聊生,三座大山壓迫著全國人民。那時,同濟大學第二屆少數幾位畢業同學,出於愛國熱忱,激於義憤,要創辦一所具有德國醫學一流水平的醫學校,培養中國醫學生,不再受洋人蔑視,輕視華人,以彌補當時缺醫少藥的困境。在當時,人們習慣把西醫分為三派,英美派如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國立上海醫學院、仁濟醫院、宏仁醫院、中山醫院;德日派為同濟大學寶隆醫院(今長征醫院)、福民醫院(今第四人民醫院);法國派如震旦大學廣慈醫院(今瑞金醫院)、公濟醫院(今第一人民醫院)。三派中以英美派勢力最大,德日派名氣一流,而當時同濟畢業生要創辦的醫學校是德語的德日派醫學校。
1918年9月,在上海淮安路18-22號(今恆豐路橋堍處)由同濟第二屆部分畢業同學沈雲扉、江逢治、黃鐘、龐京周、周宗琦等數人租房建校,定名為上海私立同德醫學院專門學校,學制五年,學習德語,屬德日派。第一批學生招收36名,第一任校長江逢治,教務長周宗琦,經濟來源完全獨立自主,主要依靠各界愛國熱心人士慷慨解囊捐助,當時由無錫巨商榮德生(即榮毅仁之父)慷慨捐巨款助學,再次有社會名流如康有為義賣楹聯(每聯20大洋),再有收入的學費,至於教師十多位都盡義務不受薪金,對國外教會津貼、政府資助一概拒收。一座初具規模的私立大專醫學校呱呱墜地了,這就是我們的母校:取名“同德”是心臟聲音,寓意“同心同德”,當時的校徽上有一顆凸出的心臟。
1922年經當時的教育部備案核准,1930年秋,申請轉為醫學院(六年制),1935年秋,江灣翔殷路校舍建成。1918年至1952年34年中,共有四任校長:1918年-1924年,江逢治;1924年-1925 年,黃鐘 ;1925年-1932年,龐京周;1932年-1952年,顧毓琦。
1918年-1935年夏為私立同德醫學專門學校。當時1919年在青島路建立附屬醫院——同德醫院作為同學實習醫院,1927年向社會名流黃楚九商借同孚路(今石門一路)67弄1號作為同德附屬醫院,原青島路同德醫院改為同德產院。1932年“一二八”淞滬之戰,駐滬十九路軍浴血抗擊日本海軍陸戰隊的無故鬧事和侵占,上海醫界紛起支援,組織紅十字會救護傷兵,龐京周校長一面要支援前線,一面要解決學校經濟困難,憂急成疾,肺病復發臥床不起,申請辭職,校董會推舉顧毓琦為第四任校長兼附屬同德醫院院長、內科主任。顧公受命於危難之際,一面改建附屬醫院為紅十字傷兵醫院並自任院長,又要組織救護隊出入前線。當時同德同學劉祁瑞奔赴前線參加救護工作不幸中彈,光榮犧牲。顧院長一面要求籌措經費維持校務,一面為了積極完善教學設備,爭建擴大校舍,校董會發起師生捐款活動,又向銀行貸款在翔殷路買田五畝,於1934年籌建教學大樓、大禮堂、實驗室、學生宿舍,以及一切附屬設施,並添置顯微鏡等設備。1935年夏,江灣新校舍落成,該年教育部批准改為同德醫學院六年制。於是前期一、二、三年級同學即安置在新校舍上課,後期四、五年級在同孚路同德附屬醫院上課。一所具有現代規模校舍的醫學院終於完成。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是祖國未來的醫界新生力量,為眾多醫界前輩、社會熱心人士苦心經營的成果,多少人為之歡欣鼓舞,刮目相看。1935年-1952年為私立同德醫學院。自1935年江灣翔殷路新校舍建成被教育部批准為六年制醫學院,校方辦學方興未艾,教務蒸蒸日上,不到二年,1937年“八·一三”中日戰事又起,江灣校舍地近閘北,首當其衝,新校舍除教學樓外都毀於炮火,十多年經營的學校毀於一旦,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眼淚救不了學校,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在顧院長帶領下,師生們擦乾眼淚,挺起腰背,繼續奮鬥辦學。一、二、三年級同學在同孚路上課走讀,校舍不夠,向附近樂群中學借了四間教室,勉強湊合上課。1937年11月國軍西撤,國立上海醫學院同濟大學醫學院都奉命內遷,部分留滬同學借讀問題亟於解決,留滬教授都為臨床名醫,亦樂於兼課同德,顧院長胸襟豁達,早有遠見,摒棄各派門戶之見,接納許多英美派教授及臨床名醫來同德兼課,使同德教學質量更為提高不少,後期逐步改為英語教材。被邀請的名教授如谷鏡研、樂文照、錢慕韓、應元岳、鄒仲、葉衍慶、高日枚、陳邦典、馬永江、蘇祖斐、宋傑、黃銘新、萬福恩、李瑞林、程慕頤、李元善、顧綏岳、孫桐年、粟宗華、謝大任等等。另外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租界地區成為孤島,附近地區就讀同德醫學生逐年增多。顧院長適應形勢,籌措捐款31萬大洋,增建同孚路教室及病房,當時敵偽勢力猖獗,狐假虎威,頻施壓力要同德向敵偽高教部備案登記,且要學習日語,但這些無理要求都為顧院長藉故婉拒。1945年抗戰勝利,同德醫學院獲得聯合國救濟總署分配,得到了野戰病床100張及全套設備並擴充病房設備,又增數十架顯微鏡。
34年中,同德培養同學共有1055名,他們對我國醫療衛生教育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臨床醫學實踐或科研工作中湧現出不少有名望的校友及優秀人才,其中有陳中偉(顯微外科骨科專家)、陳王善繼(放射科專家)、薛漢麟(職業病防治專家)、鄭定竹(防癆專家)、吳松昌(胸外科專家)、施維錦(肝膽外科專家)、黃元偉、謝文嵐(心血管防治專家)、繆廷傑(泌尿外科專家)、金百祥(小兒外科專家)、匡雲飛(外科專家)、蘇信生(寄生蟲病學專家)、江魚(泌尿科專家)、周永昌(超音波專家)、董金瀚(婦產科專家)、吳繼琮(核醫學專家)、王欽堯(外科專家)、張崇清(婦產科專家)、陳維真(眼科專家)、胡婉英(心血管專家)、沈樨芳(計畫生育學專家)、朱葆倫(小兒外科專家)、,還有其他許多校友成為我國醫學界的各級行政領導,為母校爭了光。1952年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同德醫學院與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等合併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6月改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