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大學

震旦大學

震旦大學,原名震旦學院,由馬相伯神父於1903年2月27日在上海徐家匯天文台舊址創辦,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一詞出自梵文,意即中國,在英語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義。馬相伯將震旦學院喻作旭日東升,擔負著以教育開啟中國曙光的重任。1905年春,由於天主教耶穌會幹涉校政,馬相伯帶領震旦愛國師生出走成立復旦公學。馬相伯是震旦大學的首任校長、董事長和終生校董,儘管同耶穌會有矛盾,仍然是震旦的主要捐助人,並在有生之年運用他的影響支持震旦。1908年遷址盧家灣。1928年改稱震旦大學。英、法文校名分別為Aurora University和Université l'Aurore。

震旦大學為中國近代著名教會大學,曾經有“東方巴黎大學”美譽,是中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校,擁有中國第一家博物館“震旦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館前身)。至1947年,震旦大學設有醫學院、理工學院、法學院、文學院、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和兩所附屬中學,並附設兩所高級護士學校。

1952年秋,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震旦大學被撤銷,其醫學院和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在原址合併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其餘系科分別併入復旦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華東師範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化工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政經濟學院、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學院;震旦附中和震旦女附中在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原址合併改為上海市向明中學。震旦大學原址現為重慶南路227號和280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校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震旦大學
  • 外文名:Aurora University(法文:Université l'Aurore)
  • 簡稱:震旦
  • 校訓:從震旦到光明
  • 創辦時間:1903年2月27日
  • 類別:私立綜合性大學
  • 知名校友胡文耀翁文灝高平子馬君武戴望舒徐悲鴻何振梁
  •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
  • 主要院系:醫學院、理工學院、法學院、文學院
  • 主要獎項:中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博碩學位的學校
    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
    擁有中國第一家博物館
    被譽為“東方巴黎大學”
  • 首任校長馬相伯
  • 末任校長胡文耀
歷史沿革,建校背景,復旦出走,復校,脫離教會,院系調整及後續,院系設定,附屬機構,聖瑪利亞醫院,震旦大學傷兵醫院,震旦高級護士學校,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震旦大學附屬中學,震旦博物院,圖書館,學校簡介,震旦創始,震旦新生,學校檔案,歷史影響,校友簡介,歷任外籍校長,

歷史沿革

建校背景

震旦大學的創辦,淵源於19世紀末,當時奉諭辦理譯書局事務的梁啓超,於1898年7月奏請在北京創建翻譯學堂,擬請馬相伯出任院長。馬相伯提出將學堂設在上海,並讓徐家匯法國耶穌會傳教團參與校務,戊戌政變使這項辦學計畫夭折。1900年,他將自己的全部家產——松江、青浦兩地的3000畝田產,捐獻給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為創辦“中西大學堂”(即日後的震旦大學)的辦學基金,並立下“捐獻家產興學字據”。
1902年11月5日,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文科教習郭鎮瀛因“墨水瓶事件”宣布開除五班全班學生,引起全校學生公憤,校方卻無意收回成命。班主任蔡元培說服學生暫緩罷課,然與校方幾番交涉,卻仍無成效,終致一百四十五名學生退學。蔡元培也憤而辭職,與學生一同離校。離校後部分學生經蔡元培介紹,向閒居在南洋公學附近的天主教神父馬相伯請求創設一所講授拉丁語、法語和數學的學校。馬相伯答應了這些要求,遂制訂創辦新學校的計畫,將學校定名為震旦學院,並於1902年12月公布課程設定草案。
馬相伯馬相伯
1903年2月27日,受法國天主教耶穌會獎學基金的資助,馬相伯在法國天主教區主教姚宗李、耶穌會會長丁紹明支持撥給的徐家匯天文台舊址(今蒲西路221號)創辦震旦學院,自任監院(即院長),項驤任總幹事,鄭子漁為會計幹事。震旦是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乎(梵文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佛經中譯作震旦)。英、法文校名分別為Aurora Academy和L'Académie Aurore。耶穌會為震旦提供食宿處,並派出一些傳教士擔任教師。1903年3月1日,震旦學院開始上課,有學生20人。初設“文學”、“質學”(即科學)兩門專業,學制為兩年,不久後發展為文學、象數(數學)、形性(理科)、致知(哲學)四大學科。建校初始,馬相伯主持校務,實行學生自治,編寫教材,躬親執教,其創辦的震旦學院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梁啓超獲知此事後,欣然寫道:“今乃始見我祖國得一完備有條理之私立學校,吾欲狂喜。”震旦學院開辦當年,教會不干涉校政,只派遣教士用部分時間教學。次年震旦蜚聲四起,學生倍增,有翰林8名、舉人20多名。
徐家匯天文台舊址徐家匯天文台舊址

復旦出走

1905年春,法國天主教耶穌會試圖拿下震旦,將其變為教會學校,以讓馬相伯“養病”為由,委任法國神父南從周為總教習,改變辦學方針,另立規章,學生大嘩,摘下校牌,全院132名學生有130名退學。馬相伯看到退學學生的簽名簿時,決意站在學生一邊,率一眾中國教員辭職離校,另圖他處。幾天后,葉仲裕、沈步洲、邵力子、于右任等7人組成震旦復校幹事會,推馬相伯為會長,將震旦學院校牌及校具、圖書、標本等全部搬出暫存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某宅。馬相伯誠邀熱心教育事業的社會名流張謇嚴復熊希齡袁希濤等28人擔任校董,協助籌集復校資金,共同管理學校。馬相伯舊交兩江總督周馥也撥出官銀兩萬兩,並出借吳淞提督衙門作為震旦復校後的臨時校舍。
馬相伯帶領學生脫離震旦之後,仍有部分震旦教習出面維持學校。1905年6月29日,教會仍用“震旦學院”名義招收學生,並在《時報》上刊登招生廣告,當時《時報》的創辦人狄葆賢事先將此情況告知了馬相伯,於是馬相伯決定在該報同一天也刊登廣告以正視聽。《時報》第1張第l頁同時刊登出兩張廣告:1.《徐家匯震旦學院》稱:“震旦學院前因學生誤會意旨解散,而本學堂及各教員於中國教育之前途,熱心未懈,即院中書籍,標本等亦一切無恙”現擬“商訂學科規則,定期招生,於七八月間開辦,先此廣告”。2.《前震旦學院全體幹事,中國教員、全體學生告白》宣布,震旦解散後,“一應器具暨書籍標本,早經遷出”與教會毫無糾葛,“舊時院名,久已消滅,此後倘有就舊基重行建設者,無論襲用舊名與否,與舊時震旦絲毫無關”“現暫借吳淞提轅,定7月下旬開學,更名復旦公學”。“復旦”二字含有“恢復震旦,復興中華”之雙重寓意。馬相伯任復旦首任校長兼法文教授。
國立復旦大學畢業紀念刊中的學校簡介承認“本校前身系震旦學院”國立復旦大學畢業紀念刊中的學校簡介承認“本校前身系震旦學院”

復校

1905年8月,震旦復校,規定為兩年制,南從周仍為教務長。入學人數1905—1906學年為94人,1906—1907學年達到172人。
1907年10月8日,震旦學生因紀念孔子誕辰,在校內張燈結彩。此舉被天主教神父視為迷信,遭到制止。部分學生因而罷課離校。
1908年,由耶穌會接辦的震旦學院擬定遷址前往盧家灣建新校舍,馬相伯仍以辦學為重,不計前嫌,捐現金4萬大洋,為震旦購盧家灣地基103畝,當時地價每畝400元,又捐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地基8處,當時約值現金10餘萬元,馬相伯將全部家產都捐給了震旦。震旦學院遷至盧家灣呂班路(今重慶南路)之後,耶穌會任命法藉教士韓紹康(H.A11ain)為院長。韓把預科、本科共4年的肆業期改為6年,設文、理兩科,授予畢業生學士學位,參照歐洲大陸學制,開始走上正式大學(Université)辦學的軌道。教師多為教士,少數為翰林、舉人,講授均用法語。
1918年震旦大學院紀念冊1918年震旦大學院紀念冊
1912年,孔道明(DeLapprent)任院長,按法國大學體制,改稱震旦大學院,並作為天主教大學,在羅馬教廷立案登記。同年震旦首屆文、理科學生畢業,中華民國教育部請馬相伯代行監考,6月30日舉行畢業典禮,授予12名學生學士學位。
從1913年開始,法國政府每年貼補震旦1000法郎,期間有幾年補貼略多些。偶爾或給5千到1萬法郎的特殊補貼。上海法租界當局曾給江南教區銀6萬兩,以支持震旦建設,震旦修建新教學樓時,則另予部分資助。
1914年,南道煌(G.Fournier)任院長,僅一年,死於任期之內。他把本科分成三科:法政文學科(3年),算術工學科(3年),博物醫藥科(4年)。另設2年制工程特科,招算術工學科畢業生,從而奠定了震旦大學醫、法、理工三學院的基礎。授課均用法語。學生來源多為徐匯公學(今上海市徐匯中學)以及各地天主教會所辦學校之畢業生。
1914年,震旦大學開始研究生教育,在三年之內完成法國文學、國文、英文、哲學、法學通論、法制源流、民法、憲法、刑法、商法、經濟學、財政學、筆記學、經濟學史、訴訟法、海商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行政法、中國經濟地理、中國法律史事批評、歷史、地理、翻譯等法科的課程學習即可獲得“碩士學位”(由於法國學位體制的特殊性,MAITRISE相當於通常的學士學位),此基礎上繼續學習兩年,則可獲得博士學位(1920年起,授予法學博士學位)。震旦所授予的學位種類包括法學博士、法學碩士、醫學博士、工程師學位、文學碩士、理學碩士等法文證書,皆由法國駐華公使署派員“副署”,是中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校。
1915年,姚纘唐(Henry)任院長。是年起,院長需由羅馬耶穌會總部任命。
法國視震旦為“在華之法國大學”,法外交部與教育部直接向震旦提供各種經費,僅1919年就一次撥給約60萬法郎。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學生決定從5月26日起罷課。校方於26日上午命令學生即日複課,並叫來法國巡捕予以彈壓,165名同學憤然離校。
1927年,震旦學生要求收回教育主權,法租界派巡捕駐紮在學校,開除並逮捕了一批學生。
1928年前後,傳說中國政府將收回租界,耶穌會擬將震旦遷往安南(越南)西貢。幸得此事為馬相伯家屬所聞,遂請于右任出面干涉,此事作罷。同年,依照中華民國之政府章程,改稱震旦大學。
1929年,上海天主教耶穌會決定將所屬的中國第一家博物館徐家匯博物院併入震旦大學,新博物館1930年就造在盧家灣震旦大學旁,中文名稱為“震旦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館前身),包括圖書館、植物園。院內設生物研究部和古物部,有中國自然史展覽館、中國古文物展覽館、動物展覽館,另有若干研究室、實驗室。該院當時儲藏中國所產的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
1931年,震旦大學成立董事會,有校董9人,其中3人為法國人(法國駐華公使韋禮敦、上海主教惠濟良、震旦院長才爾孟),其餘6名為中國人(馬相伯、陸伯鴻、王一亭等)。教會表面上承認馬相伯是震旦創辦人,奉其為震旦的董事長,卻不讓他過問校務。校董會推舉胡文耀任校長,常務校董才爾孟總攬學校最高行政和財政權。同年,震旦博物館大樓落成,原徐家匯博物院遷入,後於1952年8月移交給中國科學院
1932年1月28日,日軍突然向閘北的國軍第十九路軍發起攻擊,隨後進攻江灣和吳淞,史稱“一·二八事變”。醫學院20多名學生冒險奔赴前線救治傷員,震旦大禮堂西宿舍闢為傷兵醫院,共收容傷兵300名,宋國賓教授率部分學生於安當醫院開設第18傷兵醫院。
1932年12月,民國政府教育部批准震旦大學立案,註冊校名為“私立震旦大學”。學校下設法學院(法律學系、政治經濟學系)、理工學院(化學系、生物學系、數理學系、土木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醫學院(普通醫學系、牙醫學系)3個學院。同年,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其附屬中學立案,校長鬍文耀兼任附中校長。同年,可容千人以上的聖伯多祿教堂在震旦大學落成。
1936年,震旦大學進入全盛時期。大操場以南的新教學樓竣工。不少國內外著名教授們前來授課,其中外籍耶穌會士任院長的有法學院院長兼教授彭廉石神父,他是法國巴黎大學的法學博士,曾任凡爾賽學院的教授。還有理工學院院長雁月飛神父,他是法國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醫學院院長是富來梅神父,他是法國里昂大學病理學博士。另外還有不少畢業於該校又出國深造的校友,在學成後也回校任教。
1937年,美國天主教聖心會於蒲石路(今長樂路)創設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原址今為上海市向明中學及上海社會科學院總部所在地),分設文學院和理學院,下設文學、教育、歷史、經濟、藝術、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地理等系,是天主教在中國設立的唯一一所女子大學,院長由胡文耀兼任。經費則由天主教美國“聖心會”修道院提供,名義上從屬於震旦大學,是其女生部,實際上經濟、行政、教學均完全獨立。實權為美國修女能理院長獨攬,教學語言使用英語。
1937年前後,震旦大學醫學院附設兩所高級護士職業學校,一所在廣慈醫院,一所在聖心醫院,統稱為震旦高級護士學校,校長都由胡文耀兼任。
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役爆發後,震旦大操場西北隅搭建難民收容所,收容難民2千多人,大禮堂開辦臨時傷兵醫院,收治傷員14l0人。還將新樓一部分供給交通大學
1938年,被震旦大學選派赴法國巴黎大學牙醫學院進修3年並留比利時的牙醫系首屆校友沈國祚醫生回國主持牙醫系工作,1940—1951年任震旦大學醫學院牙醫系系主任兼廣慈醫院牙科主任,是牙醫系的實際創始人和當時震旦大學唯一的中國人擔任的系負責人。
1938年9月,震旦大學開始收錄女生,第一年15人;至1949年,有女生157人,其中天主教徒65人。
1945年3一8月,日軍侵占震旦西院大樓,直至戰敗投降。
1947年,增設文學院,由巴黎大學文字學博士、徐匯中學校長、中國神父張伯達兼任院長。1948年夏改稱文理學院,實際只設中國文學一系,當時聘請了上海著名學者任教,如鐘泰施蟄存朱雯唐弢周子美王元化賈植芳程石泉何滿子錢鐘書趙國材黃朴等人。1948年,牙醫學系改稱牙醫學院。

脫離教會

1949年上海解放後,震旦大學在法律意義上還是一所私立大學,但不再受外國耶穌會控制。
1949年6月6日,中國工程師學會在震旦大學舉行集會,慶祝解放後的第一次工程師節。
至1949年8月,震旦大學下設牙醫學院、法學院(法律學系、經濟學系)、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醫學院、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5個學院。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高教處要求,震旦大學於1949—1950學年第一學期成立了校務委員會,校長鬍文耀兼任常任委員會主席,各學院教授代表輪值擔任主席,學校實際權力還是掌握在董事會手裡。
震旦大學震旦大學
1949年9月9日,校董會宣布震旦女大“獨立”,與震旦大學脫離隸屬關係,校名復原為“私立震旦女子文理學院”。
1950年,因國家急需大批口腔醫務人員,牙醫學院復稱牙醫學系,學制從六年制改為四年制。
1951年2月1日開始,所有傳教士退出學校,天主教會停止撥給震旦大學經費。

院系調整及後續

1951年8月14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批准成立震旦大學、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合校委員會及其名單,指定胡文耀、王國秀為正、副主任。9月,震旦女大(包括文理兩個學院7個系科)併入震旦大學。12月21日,成立了由校院領導、工會代表和學生代表十多人組成的校務委員會;校務委員會逐漸掌握了學校的實權,校董事會對學校的控制力度隨之減弱。同年,據華東軍管會高教處指令,將司徒博醫師主辦的上海牙醫專科學校併入震旦大學醫學院牙醫學系。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震旦大學被撤銷建制,院系歸併如下:
1952年10月,震旦大學醫學院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合併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留在震旦大學原址辦學,原震旦大學校長鬍文耀任副院長;
經濟系、中文系、外文系、化學系併入復旦大學
家政系的營養學組併入上海第一醫學院(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電機系併入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前身);
土木系併入同濟大學
教育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原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院長、震旦大學副校長王國秀1952年起主持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兼歷史系教授;
外文系的法文組併入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法語組;
化工系參與組建華東化工學院(今華東理工大學);
法律系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
銀行、會計、企業管理、統計等夜專修科併入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
託兒工作專修科參與組建南京師範學院(今南京師範大學);
新中國成立初期,原震旦大學同學會解散。在台灣的震旦大學校友後於台北市杭州南路成立震旦校友會,並興建“震旦中心”大樓(現為天主教震旦外語中心),以示紀念。
1985年6月,上海第二醫學院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同年6月9日,震旦大學校友會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成立,會址重慶南路280號。1992年經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上海震旦大學校友會(2004年因校友們年事已高而註銷改為震旦校友聯絡中心)。2005年7月,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學,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仍使用重慶南路227號和280號之校區。

院系設定

1903年2月27日,震旦學院正式成立。建校初始,所定學制為兩年,專業分為文學、質學(科學)兩類,沒過多久又發展為文學、象數(數學)、形性(理科)、致知(哲學)四門。1908年,學院分文、理兩科,文科設有拉丁語、法語、英語、德語、義大利語、哲學、歷史、地理和政治學等課程,理科設有數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以及簿記、繪圖、音樂和體操等課程。
1908年起,震旦採用了一套強化課程,以法國的學士學位教程為楷模,提出一套包括三年制預科和三年制高級教程教學體制,預科講授法語、英語、歷史、哲學、地理、初等數學、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學;完成了預科課程並考試合格後,可進入高級教程的學習,該教程分人文科學、法學、醫學和理學四大類(後來震旦在此基礎上形成文學院、理工學院、醫學院及法學院)。完成高級教程後,震旦的學生可獲得相當於法國碩士學位的證書。
原震旦大學學生宿舍原震旦大學學生宿舍
由於掌握法語知識的中國學生人數甚少,遠遠低於期望值,為了使總數不斷增加的學生與教學要求相適應,震旦大學在30年代實施一種特殊的教程,學生可以參加一年法語強化學習,為在震旦進一步深造打牢基礎。
震旦仿效法國學校的考試制度,比較嚴格,實行周考制度,每周六輪流考試一門課程。此外每學期舉行兩次月考和學期結束考試,到年終舉行年考。從預科二年級開始,除中國語文外,其餘各科都用法語教學。
1912年起,震旦開始授予理學學位,並從1916年起授予工程學學位。工程學畢業生在中國鐵道、礦務、化工、電力和船舶製造等工業部門獲取職位,理科專業畢業生進入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所,另有許多畢業生赴法國繼續深造。
1912年文科首次頒發學位證書,分為中國文學和法國文學兩類。據南京中央政府教育法有關規定,1932年震旦大學以私立大學名義註冊登記。此後,文科不再是一個教學獨立的學院。但是,震旦大學仍然給其他學院開設文科課程,尤其注意中國文學、法國文學、歷史、哲學和英語。應法學院學生請求而開設的英語課,通常由美國耶穌會教士講授,後來推廣到其他所有學生,受到很多學生歡迎。
震旦大學法科,1917年開始授予碩士學位,1920年起授予法學博士學位。辛亥革命後,清朝法規一度仍在起作用,這時震旦加強了法國式法學教學,以便使學生熟悉地道的西方法律文化。1928—1931年,當中國中央政府採用了吸取西方法律精神的新法規時,震旦則首創了四年製法學教學程。該教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用中文講解,由校內教職人員講課,其中不少人曾擔任過地方行政官員,他們的教學注重實踐,講授中國的法律、制度及其歷史。同時開設的第二部分課程用法語講解,就歐洲大陸系統為基礎的比較法學與法國法典進行嚴格培訓。這兩部分教程都使用實例研究的方法進行教學。在實施4年教學計畫的最後階段,要求學生提交一篇關於中國法學或比較法學的論文。
1932年起分設法、理工、醫三個學院。法學院包括法律與政治經濟兩學系,後者可授予政治學或經濟學學位,這個新建的系開設政治經濟學、社會經濟學、銀行金融學、會計學、經濟地理、商業管理、經濟史及經濟學史,全用法語講授,並為中國外交部門造就未來的外交官而增設了國際法和外交史等特別課程。理工學院分設化學、生物、數理、土木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六學系;醫學院分設普通醫學與牙醫兩學系。
1937年,美國天主教聖心會創設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隸屬震旦大學,文學院下設文學、教育、歷史、經濟、藝術等系,理學院下設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地理等系,學生修業4年畢業後,授予學士學位。至1945年9月文理兩個學院下設中國文學、英國文學、經濟、教育、社會、化學、家政7個系科,用英語授課。1937年又增設震旦高級護士學校二所,一所在廣慈醫院,另一所在聖心醫院,校長都由胡文耀兼任。
1945年抗戰勝利後,震旦大學申辦文學院,1947年為教育局核准。文學院下設中國文學系、法國文學系、拉丁文學系(後兩個系未招生),巴黎大學文字學博士國籍耶穌會士張伯達神父任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法籍會士溥君南神父任法文系主任,拉丁文學系則由王昌祉與陳雲棠兩位中國神父負責。1951年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撤銷併入震旦大學文學院、理工學院和法學院後,震旦大學的院系設定為:醫學院(下不設系);理工學院分設土木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法學院分設法律學系、經濟學系;文學院分設中國文學、英國文學、法國文學、教育、家政、社會六學系;牙醫專修科。

附屬機構

聖瑪利亞醫院

作為震旦努力發展醫學院的一個組成部分,1907年慈善團體的女教徒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建造了聖瑪利亞醫院(即廣慈醫院,今瑞金醫院),醫院地皮向東延伸到面對震旦校園的馬思南路。這所新醫院的使命是為中國人和歐洲人提供內外科醫療服務,窮人和富人一視同仁。在此期間,震旦於1909年設定兩年制的醫學預科課程,1912年制定了五年制醫科教學大綱,根據這份大綱於1917年授予第一批醫學博士學位。聖瑪利亞醫院作為震旦的附屬醫院,震旦的每屆畢業班中第一流的學生被選撥到這所醫院做實習工作。震旦還為學生提供安當醫院(今瑞金醫院盧灣分院)、聖安東尼醫院(即仁愛醫院)、普育堂(今上海市兒童福利院)、閘北診所、廣立醫院等,作為門診實習場所。1935年,震旦又在聖瑪利亞醫院內設立了一所護士學校。
震旦大學院醫科坡級教室震旦大學院醫科坡級教室
聖瑪利亞醫院,在1907年只有4幢簡樸的樓房以及50張病床,此後發展為中國主要的大學教學附屬醫院之一,到30年代中期已擁有700張病床,其中400張病床是專為窮人設計的。按計畫建造的主要大樓中,1908年建成的聖文森特樓提供了治療900名窮苦病人的場所,1922年建成的兩幢樓房用於治療女病人,1930年交付使用的是一幢隔離病房大樓。一幢新的聖文森特大樓,於1935年1月舉行落成典禮,計畫用於為窮苦病人治療。這幢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化樓房長70米,高5層,從建築藝術角度看,堪稱“優美質樸”。與此同時,一幢4層的急診樓又在近旁落成。醫院大樓建築周圍是草坪花園,猶如“法租界中的一座大公園。”

震旦大學傷兵醫院

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震旦大學醫學院宋國賓、許日東、沈永康等師生,在該校大禮堂和西宿舍創辦第二十八傷兵醫院,收治中國傷兵300多人。另在安當醫院內,設立第十八傷兵醫院,收治傷兵100餘人,也由震旦師生負責。1937年八一三事變時,大世界遊樂場前發生炸彈爆炸慘劇,廣慈醫院收治受傷市民450人,同時在震旦大學禮堂、新校舍、廣慈醫院(專收重傷員)與安當醫院分設傷兵醫院,共有床位500張。該院直屬中國紅十字會,稱第三救護醫院。院長先後由震旦校友孫逵方和吳雲瑞醫師擔任。歷時8個月,收治受傷人員1424人。全院有醫生30人,義務服務,不支薪給。經費由中國紅十字會每月撥給津貼1000元,後因經費告缺,乃向社會募捐。

震旦高級護士學校

私立震旦大學醫學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即廣慈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系法國天主教會創辦。1927年籌建,1932年設於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97號)。附設在廣慈醫院內(今瑞金醫院)。1937年正式面向社會招生,學制3年。因附屬於震旦大學,故又名震旦大學醫學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校長由震旦大學校長鬍文耀兼任,教務主任為震旦醫學院藥理學教授吳雲瑞,日常工作由天主教仁愛會中國修士梁德珍主持,實際領導為廣慈醫院內的法國仁愛會院長嬤嬤。
私立震旦大學醫學院附設聖心高級護士職業學校,1935年由天主教徒陸伯鴻倡議,由於斌、錢新之、貝淞薪、吳蘊齋、林康侯等組成董事會,籌資在楊樹浦長陽路眉州路口購地20畝,建成可容學生千餘人的4層大廈,招生50人,於1936年9月正式開學。學制招國中畢業生學習期限3年。校務由專職修女主持。學校初辦時附屬於震旦大學(1940年後曾被稱為震旦高級護士學校),校長由震旦大學校長鬍文耀兼任,實際領導權屬聖心醫院院長嬤嬤

震旦女子文理學院

震旦女子文理學院(Aurora College for Women)是天主教在中國設立的唯一一所女子大學,也是耶穌聖心修女會在亞洲創辦的第一所女子大學,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與並列為民國時期三大女子大學。震旦女大是依據1935年9月中華公教進行會全國教區代表大會教字第13號提案設立,創辦者為上海耶穌聖心修女會。該學院宗旨之一是“為公教女中培植教員及校長人才”。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名義上是震旦大學的女子學院、女生部、第二部,實際運作中享有高度自主權,上海聖心會修道院院長能理(Conchita Nourry)、費敬如(Sadie Fitzgerald)先後任震旦女大院長,修女唐樹德(Margaret Thornton)任教務長。1937年10月學院正式開學,校址位於法租界蒲石路(今長樂路)181號。開學之初,由於校舍還沒有完全建好,暫用上海聖心會修道院的底層房間上課。1939年4月27日,由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利源合記建築公司承建的教學大樓才舉行落成典禮。各項費用支出達35.67萬元,悉由羅馬聖心會母院募集。1938年學院附設女子中學部。1951年9月,學院併入震旦大學,前後共辦學14年。
震旦大學女生部招生廣告震旦大學女生部招生廣告
震旦女大的辦學規模、管理方式與聖心會在歐美所設之大學相似,以“培養賢妻良母”為教育目標,但是在辦學實踐中,震旦女大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辦學風格,如“貴族化”、“宗教化”、“管理嚴格”、“強調自修習慣與方法的培養,注重社會實踐”等,深受上層社會家庭的歡迎,有錢人家紛紛將女兒送入震旦女大,以致學校一時名媛雲集。至1945年9月,震旦女大形成了文理兩個學院7個科系的穩定狀態。學校設立之初,學生數量較少,1937年7月舉行的入學考試僅有50名考生參加,10月5日開學時僅有25名學生報到,後學生數量逐年遞增,1940年有學生120人,1943年達239人。1945-1949年,學生人數大增,1949年達368人,最多時達400餘人,在校生、畢業生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學生家庭背景發生分化,一些中下層階級家庭的子女得以進入學校讀書。震旦女大定位為”精英教育“、”貴族學校“,學費高昂,每個學生平均每年要交140-230元學雜費,與滬上名校聖約翰大學每個學生平均每年200元學雜費的標準相差無幾,加上受戰亂時期影響,14年中只培養了395名畢業生,連同肄業生,也僅千餘人。
1941年畢業年刊中的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院徽1941年畢業年刊中的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院徽

震旦大學附屬中學

震旦大學附中前身為震旦學院預科,由馬相伯於1903年創建。1908年隨院遷今重慶南路227號。1931年奉國民政府教育部令,改為震旦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937年增設國中部,改為私立震旦大學附屬中學。1938年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附設女子國中部。1952年兩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後,合併于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暨震旦女中原址,改為上海市向明中學。

震旦博物院

震旦博物院原名“徐家匯博物院” ,是外國人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博物館,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座博物館。1868年由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士韓伯祿創建於徐家匯。主要收藏動植物自然標本,每日午後準人參觀,不收門票。入門後如投名片,即有人招待導觀。1930年由於標本眾多舊院舍不敷套用,遂在震旦大學內另建新院舍,改由學校管理。轉讓給震旦後,改名為“震旦博物院” ,以志對其創建者的紀念。新大樓是一幢三層鋼筋混凝土建築,由萊納德和福薩雷的上海法國建築設計公司設計。呂班路(今魯班路)上 l 形大樓臨馬路那部分是中國自然史展覽館。大樓的其餘部分也物盡其用,俯瞰博物院下面植物園的南樓,則作為博物院的生物研究部、社友實驗室、圖書館,還有研究設備和標本收藏品室等。1933年冬,博物院正式開放,普通觀眾每星期除周二外的各下午均可購票參觀。中國古文物展覽館和動物展覽館則於1935年開張。震旦博物院當時儲藏中國所產的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還接納了葛修士的3500多件文物以及日本、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的標本,建起了古物部,形成了綜合性大型博物館的格局,有“亞洲的大英博物館”之美稱。
原震旦博物院大樓原震旦博物院大樓
這座博物館建制十分完善,不僅完成了收藏和展陳工作,還開展了研究和出版項目,經常拿出標本中有特色者分寄世界各地供專家學者研究。由於業務工作很出色,每年來此開展研究的各國科學家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經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示同意震旦博物院和亞洲文會博物院合併,建立上海自然博物館,開了新中國自然博物館建設之先河。原建築曾經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使用,現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使用。

圖書館

原震旦大學圖書館所在的老紅樓,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西院最顯眼的震旦大學遺存。這幢由緋紅色瓷磚和灰色石貼面裝飾成的四層樓建築物,長60米、寬17米,建築面積5821平方米,是震旦大學特別聘請中法實業公司建築師米努第(René Minutti)代為設計的。在1936年建成。老紅樓系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風格帶有濃厚的裝飾藝術派風格,立面間接對稱,清水牆面,底部為拱券窗。新落成時,大樓中央門廳南牆的一扇大窗戶上,有“一隻雄雞對著初升的太陽引吭高唱”的彩色玻璃,意寓著震旦為光明之始,這是震旦大學的象徵性圖案,整扇窗戶由土山灣工藝局督造。這幢樓房在1936年竣工時,《遠東評論》讚美此樓:“線條簡明古樸”,是校園裡“最漂亮最現代化的大樓”。這裡曾經是震旦大學校務管理辦公室、圖書館,以及法學院、醫學院和理工學院的教室。
西區校園的老紅樓西區校園的老紅樓
建校初期,震旦校址在徐家匯,無專設圖書館。1908年遷校於盧家灣呂班路223號,開始設教授專用書庫。1920年設閱覽室,備中西文圖書數百冊,報紙34種,供學生閱覽,無專人管理。1928年,震旦大學圖書館正式成立。此後,藏書逐年增加。據1934年《上海各圖書館概覽》統計,藏書共7萬餘冊。其中以法文書居多(內容多屬法學、理工、醫藥、生物等門類),約占7/10,中文書占1/10,其他占2/10。期刊西文182種,中文126種,報紙10種。初成立時,正式館舍建築還在計畫中,書籍也沒有集中庋藏。迨1936年新大樓建成後,校圖書館占據了整個二層樓面。在大樓東端,從二樓到屋頂層分列8層書架,可以存放27.2萬冊書,顯得十分寬暢,因為1936年時藏書約13.6萬冊。二樓設定兩個閱覽室,學生閱覽室有214個座位,公共閱覽室有50個座位。與閱覽室相鄰的目錄室存有該校全部藏書目錄,以及徐家匯耶穌會圖書館中文書籍與手稿的全部目錄,以方便兩方讀者查閱。書庫內部設有盤梯貫連上下。第四層有大演講廳,寬約18米,廳頂特別提高到6米左右,兩面並開有天窗,同時可容乃300人。
1936年9月12日,震旦大學為慶祝新教學大學樓及圖書館落成,同時舉行法文圖書展覽會以資紀念。這次法文圖書展是中法兩國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一次典型合作。這次書展在法國上院參議員M. Honnoral及書業公會主席M. Gillon、駐華法商務參贊M. Saussine等鼎力協助下,得到40餘家出版社出品的3500餘件作品,總價值超過10萬法郎。同時國立北平圖書館袁守和先生慷慨的將原定於1937年春季舉行的北平法文書展中的美術圖書二三百種在此次先行預展,徐家匯藏書樓也拿出名貴善本參加陳列。在多方贊助下,共同促成了本次規模空前的法文圖書展盛會。書籍內容涉及史地類、西文漢學圖書、教育、旅行、文學小說、中國歷史、兒童讀物、宗教哲學、醫學等眾多門類,同時還設有土山灣工藝館陳列室、藝術室等。吳鐵城(時任上海市市長)、惠主教、法總領事、法工部局總董、巴西領事、才爾孟校董、胡文耀校長等眾多中外名流均出席新教學大樓落成儀式並參觀法文圖書展。
震旦大學老紅樓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震旦大學老紅樓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1938年,上海著名中醫兼藏書家丁福保捐贈震旦大學圖書館圖書2萬冊,該館特設“丁氏文庫”,供師生閱覽,並以紀念丁氏熱心贊助之功。抗戰期間,原上海通志館收集的大量上海史地文獻,在圖書館法籍主任夏之時(R.P.Richard)、副主任景培元慨允下,也曾經藏身於震旦大學圖書館,以躲避戰火,抗戰勝利後從圖書館中取出,這批珍貴文獻現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所保存。1952年秋,震旦大學圖書館隨高校院系調整改建成為上海第二醫學院圖書館,即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圖書館

學校簡介

華理“身世”之脈系:震旦大學簡介
1952年10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震旦大學等五所高校的化工系合併成立華東化工學院,校址在江灣政法路195號原同濟大學理學院內,是現在的的華東理工大學前身。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國勢垂危。馬相伯將自家在青浦、松江等處的3000畝糧田捐獻給了耶穌會,想辦一所西式學堂。耶穌會接受了他家田產,卻沒有去辦學。1901年秋,馬相伯借徐家匯老天文台余屋(所屬耶穌會),開始招收生徒辦學。1902年,在蔡元培等建議下,馬相伯決定要創辦大學,並將學校命名為震旦學院。1903年2月27日,震旦學院正式成立,馬相伯自任院長,耶穌會派出一些傳教士擔任教師,3月開始上課,有學生20人。
震旦學院奠基石震旦學院奠基石
震旦,意謂“中華曙光”,源自古印度語Cīnsthāna(中國)的音譯,含“東方日出旦明”之意。印度舊稱中國為“雲漢國”、“震旦國”、“脂那”、“支那”、“神州”,均為同義。西文譯震旦為“Aurora”。
震旦學院創辦後,發展很快,至1904年初在校學生已經翻了4倍,1907年達到170多人,於是在在盧家灣區(今重慶南路兩側)建立了一座新校園。在傳教士P·H·阿萊任教務長時,震旦以法國的學士學位教程為楷模,提出一套三年制預科教程、一套三年制高級教程。高級教程分文理兩部分,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取得相當於法國碩士學位的證書。
1932年,根據民國政府教育部的有關規定,震旦學院以私立“震旦大學”名義正式註冊登記,其理科改名為理工學院,分設數理學、機電工程學、土木工程學、化學工程學4個系,學制4年。工程學畢業生在鐵道、礦務、化工、電力和船舶製造等工業部門獲取職位,數理專業畢業生進入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所,另有許多畢業生赴法國繼續深造。1933年震旦有52名外籍學生入學,1934年共有來自22個國家的113名外籍學生。1937年秋,震旦創建了一所獨立的女校,即震旦女子文理學院,院址在蒲石路(今長樂路)。
1933年震旦大學理工學院創辦《理工雜誌》,胡文耀親自撰寫發刊詞1933年震旦大學理工學院創辦《理工雜誌》,胡文耀親自撰寫發刊詞
震旦於1909年在聖瑪利亞醫院(即廣慈醫院,今瑞金醫院)設定兩年制的醫學預科,1912年制定了五年制的醫科教學大綱,1917年授予第一批醫學博士學位。到1947年醫學院學生人數達到290人之多,在教會創辦的醫院中,75%以上的醫師都是震旦醫學院的畢業生。震旦還設立了法學院,1917年開始授予碩士學位,1920年起授予法學博士學位,到40年代後半期,學生數超過350人。1952年,新中國整頓高等院校,取消私立院校。震旦大學各院系分別被併入了的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化工學院、上海第二醫學院等。
附記:1952年震旦大學化工系調來學校教師11名,學生52名。教師馮成湜,1936年畢業於震旦大學理工學院化工系,獲工學士學位。1947年任震旦大學教授、理工學院副院長、化工系主任,執教分析化學等課程。1952年首任學校有機工業系主任,是學校早期8位二級教授之一。後曾任學校函授部主任、工會副主席、圖書館館長。著有《半微量分析化學》、《藥廠特殊設備》、《有機合成原理》、《法漢化學化工詞典》,並有20餘篇譯文。1947~1951年兼任上海信誼藥廠研究員,1956年出席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抗菌素會議。

震旦創始

震旦大學播種於19世紀末中國改良維新運動時期。奉上諭辦理譯書局事務的梁啓超,於1898年7月奏請在北京創建翻譯學堂,擬請教育家兼政府官員、原耶穌會教士馬相伯(1840~1939)出任校長。馬相伯提出學校設在上海,讓徐家匯法國耶穌會傳教團參與校務,這項建議曾徵得梁啓超的同意,但慈禧太后發動的宮廷政變使這項計畫夭折了。1900年9月徐家匯傳教團得到馬相伯捐贈的土地,主要是3000畝水稻田,在上海西南的青浦。傳教團打算,一俟講授歐洲科學的學校開辦成功,就把這些土地上獲取的收入作為部分獎學金向中國學生髮放。1902年,包括蔡元培在內的一些南洋公學教師和一批加入愛國組織中國教育會的南洋公學退學學生請求馬相伯創設一所講授拉丁語、法語和數學的學校。是時,適逢馬相伯正在籌劃辦學事宜,他答應了這些要求,制訂創辦新學校的計畫,將學校定名為震旦,並於1902年12月公布課程設定草案。
1935年震旦大學畢業證書1935年震旦大學畢業證書
馬相伯商請耶穌會就徐家匯老天文台故址充校舍並聘修士任義務教師,自任監院(院長),主持教務,因馬剛捐納大量土地,教會不得不同意。馬相伯雖世奉天主教,借用教會力量辦學,卻毅然宣布辦學三信條:1.崇尚科學;2.注重文藝;3.不講教理。馬相伯堅持“不能把震旦學院辦成宣揚宗教的學校,一切宗教教義的宣傳均應退出學校的領域”。施教方針概括為:1.培養學生自治能力,分配學生擔任行政職務以便他日將民主價值觀套用於社會;2.每星期日上午全校學生集合辯論時事,促使學生用書本知識,去尋求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的途徑;3.每月3次軍訓,給學生打下將來為實現現代中國的理想而戰鬥的基礎;4.指導研究科學的門徑,精選西歐名著作教材。震旦學院招生標準是:1.精通古文,能作優美精確翻譯;2.中文書本知識廣博,熟悉時事,以利於選擇翻譯中國最需要的西文書藉;3.有良好閱讀習慣,能妥善應付緊張的課堂學習和廣泛的獨立研讀。學生可由推薦或本人證書入學,學費年捐銀一百兩,多捐不限,試讀一個月,如達不到校方要求標準,隨時令退學費退還。清貧學生可以著作自薦,試讀合格後免交學費,畢業後為學院半薪譯書2年。
1903年2月27日,震旦學院舉行開學典禮,馬相伯在會上發表演說,反對八股和科舉制度,反對秦漢以來的“奴隸”“為人”之學,提倡“格物致知”“自立”之學。為引導熱血青年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報效國家,他振臂高呼:“欲革命救國,必自研究近代科學始;欲研究近代科學,必自通其語言文學始;有欲通其外國語言文學,以研究近代科學,而為革命救國之準備,請歸我”。 傳教團讓出徐家匯天文台,為震旦提供食宿處,派出一些傳教士擔任教師,如南從周神父、惠濟良神父、李問漁神父、赫師瞻神父及幾位修士。1903年3月開始上課,有學生20人,馬相伯繼承中國書院傳統,吸取外國研究院優點,採用名儒師徒傳授辦法,以60餘歲高齡,親自教授拉丁文、數學、哲學和寫作,編寫《拉丁文通》、《致知淺說》等教材,視學 生如家人子弟,共食同游,親切懇談,循循誘導。這所新學院著重教授文學、哲學、數學和理學。馬相伯要求傳教團為擴建和發展這所剛剛起步的新學院再作貢獻。安徽的耶穌會傳教士F·佩林成為教學研究負責人,他給學院籌集了許多教學設備,用以將中國經典著作譯為西方語言,將西語教材譯成學生熟悉的中文。震旦教學語言起初分成兩大類,即耶穌教士喜愛的法語課程,以及他們不願使之取得平等地位的英語課程。
建校初始,學校以“廣延通儒,培養譯才”為宗旨。學制三年,分文學、質學(科學)兩類,各科均以外文教授。同時校方提倡“學生自由研究之風”,即倡導學術民主、思想自由。馬相伯規定對學校內部事務,由學生自行管理,財政公開,藉以養成共和精神。除總幹事、會計由馬相伯從學生中選定外,其餘幹事由學生選舉,輪流擔任,以培養學生自治精神。馬相伯著重“挈舉綱領,開示門徑”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鑽研科學的方法和途徑。他在選擇教材時,一反當時使用淺薄外文作課本的習俗,精選西歐名著為教材,如用西塞羅 (Cicero)演說為拉丁文課本,選莎士比亞作品為英文課本。馬相伯本擅長演說,每逢星期日上午,他必召集學生進行演說,或研究時事,或討論學術,或糾 正學生違反校規的行動。為使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馬相伯規定學生必須參加軍事訓練,他聘請法國軍官為教練,訓練兵式體操,並命學生戎服荷槍,赴法國兵營實彈打靶。在馬相伯的運籌帷幄之下,震旦學院的教學、教務活動均安排得井井有條。入學人數增加很快,至1904年初,震旦學院的學生數量就翻了數倍,增至132人。
解放後的震旦大學校徽解放後的震旦大學校徽
馬相伯規定對學校內部事務,由學生自行管理,財政公開,藉以養成共和精神。除總幹事、會計由馬相伯從學生中選定外,其餘幹事由學生選舉,輪流擔任,以培養學 生自治精神。馬相伯著重啟發式教學,指導學生鑽研科學的方法和途徑。他在選擇教材時,一反當時使用淺薄外文作課本的習俗,精選西歐名著為教材,如用西塞羅 (Cicero)演說為拉丁文課本,選莎士比亞作品為英文課本。馬相伯本擅長演說,每逢星期日上午,他必召集學生進行演說,或研究時事,或討論學術,或糾 正學生違反校規的行動。為使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馬相伯規定學生必須參加軍事訓練,他聘請法國軍官為教練,訓練兵式體操,並命學生戎服荷槍,赴法國兵營實彈打靶。
馬相伯對革命也非常支持。1904年夏,震旦學院來了個名叫“劉學裕”的新生。此人就是因譏諷時政而被清廷通緝的“要犯”于右任。于右任“潛逃”至上海後無處安身,馬相伯得知後立刻將這名心繫國家社稷的青年學子破格錄取,免去他所有的學膳費,還特意讓于右任易名“劉學裕”以避人耳目。
震旦大學震旦大學
馬相伯的一系列教學主張和做法雖深得青年學子的推崇,卻遭到天主教會方面的不滿和反對。1905年,天主教會趁馬相伯生病休養之機,派法國傳教士南從周擔任震旦學院的教務長,名為協助馬相伯打理校務,實則為了加強對震旦學院的控制。南從周剛到震旦學院便改弦更張,取消孔子誕辰假期,強迫學生接受宗教課程,頌唱聖歌,早晚禱告、做禮拜,還“盡廢舊章,別定規則”,不許學生談論時事,不許結社,不許閱讀進步書刊等,就連學生出入校門、會客之類的個人自由,也被橫加限制。
南從周的“倒行逆施”引發了震旦學子們的公憤,大批學生相繼退學,以示抗議。學生集體離校時,甚至摘下了震旦學院的校牌。馬相伯此時雖在病中,但對學校發生的一切早就有所耳聞。他和進步學生一起,毅然宣布脫離震旦學院,與眾生一同揮淚離開了徐家匯的校舍。
馬相伯與耶穌教會之間就課程設定和校務管理髮生的衝突,以1905年馬相伯辭職而告終。同年8月,馬相伯成為一所新建的世俗學院復旦公學的創始人和首任校長。至於陷入停頓之中的震旦學院,則於同年重新開課,南從周仍為教務長。
雖說受過教會的排擠,但馬相伯仍對震旦學院有著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畢竟那是他親手創辦的第一所學校。故1908年當震旦學院打算遷往別處另建校舍時,馬相伯不計前嫌,捐款四萬元,又把自己名下、地處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八處地皮悉數捐出,募得十萬多元,以購置盧家灣呂班路(今重慶南路)的土地103畝,並無償提供震旦學院使用,震旦學院從此也有了自己固定的校址。馬相伯是震旦大學的首任董事長和終生校董,儘管同耶穌會傳教團有矛盾,馬相伯仍是震旦的主要捐助人,並在有生之年運用他的影響支持這所學校。

震旦新生

1950年12月26日,震旦大學董事會和院校重要外籍教職員紛紛辭職。總務長兼理工學院院長茅若虛、教務長喬典愛、法學院院長彭廉石、醫學院院長富萊梅、經濟學系系主任韓懷禮均是法國籍,聯合向校長鬍文耀提出辭呈:“校長先生大鑒,今聞華東教育部曾擬就《私立高等學校管理暫行辦法》一則內中有雲,‘凡私立高等學校的行政權均應由中國人掌握’,鑒於此項辦法不久即將實施,本校之行政組織自當及時更動,俾於政府法令無所牴觸而符合吾等之初衷,為此謹向校長先生先生辭去吾等目前所執掌之一切行政職務,感謝各位教授和同學們以往良好的友誼的合作,並謹祝震旦前途光明遠大。”震旦大學遂改聘任原文學院教授朱樹德為教務長、原秘書長汪景侃為總務長、原法學院教授楊鵬為法學院院長、原醫學院教授吳雲瑞為醫學院院長、原經濟學系教授陳佐為經濟學系主任。
震旦大學校門前合影震旦大學校門前合影
1951年2月,新學期開學。面對學校重要崗位人員集體辭職,崗位空缺的情況,校長鬍文耀進行行政改組,並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教育部接受胡文耀提出的加強學校行政領導的要求,由華東教育部副部長唐守愚親自到校主持行政改組會議,並決定由胡文耀任校長兼理工學院院長,楊士達任教務長兼醫學院院長,金則人任總務長,聶傳賢任醫學院副院長,馮成湜任理工學院副院長,漆琪生任法學院院長兼經濟學系主任,牙醫專修科仍由沈國祚任主任,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系主任由徐哲東暫代。數十年來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的震旦大學從此回到了中國人手中。
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學,改組後新行政班子立即招開了臨時校務會議,由各院系行政負責人出席,商討開學日期及排課問題,並建立辦公室值班制度,固定值班時間,從而保證前來辦事的人員有人接待,以加強校內外聯繫。同時,為了加強師生員工團結,會議決定2月20日補辦開學典禮,並邀請了華東教育部副部長沈體闌到校講話。在開學慶典那天,復旦大學學生的代表們拿著愛國天主教徒、教育家馬相伯先生的像和錦旗走向禮堂,熱情祝賀震旦的新生說:“震旦、復旦本是一家,我們是愛馬相伯先生所一手創辦的兩個學校”,在熱烈的鞭炮和鼓掌聲中,震旦學生興奮地站在椅子上高呼:“繼承馬相伯老先生的愛國精神,建設新震旦”、“向復旦同學學習”,大家保證決心為搞好自己的學校而努力。當晚並舉行了全校性的師生員工聚餐及文娛晚會,慶祝學校新生。

學校檔案

震旦大學官方檔案保存於上海市檔案館,主要內容有:震旦創辦經過的檔案,震旦大學簡章、概況,歷屆學生名冊、學生統計資料及各屆學生畢業典禮記錄,關於馬相伯清光緒三十一年辭職的記事,馬相伯房地產訴訟案的檔案,關於五四運動期間震旦大學的罷課事件、罷課自治規則、救國十人團章程,震旦博物院奠基典禮簽名冊、建築圖紙,震旦博物院院刊及概況等。此外,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檔案館亦存有一批震旦大學校友捐贈的校徽、院徽、級徽、級戒、教材、刊物、照片、紀念品等實物檔案。

歷史影響

從震旦大學的歷史及其重要性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儘管法語並沒有在中國廣泛傳播,法國的影響在中國也不十分重要,但震旦大學在法國模式的高等教育與這所大學所處的中國人環境之間,成功地創造出兩者最大限度的結晶。儘管入學總人數不算很多,畢業生相對而言就更少了,但震旦嚴格把握學術標準,在法學、醫學、理學和工程學的教學計畫中都強調實踐出真知,這對中國現代化“是有所禆益的;文學院則在中法兩國人文科學的學術交往中架橋鋪路,震旦由此而負盛名。在抗日戰爭的逆境期間,儘管震旦大學和聖瑪利亞醫院在1945年被日本人徵用,震旦大學始終堅持辦學,並繼續發揮作用。
1936年9月震旦大學大禮堂落成儀式現場1936年9月震旦大學大禮堂落成儀式現場
抗戰勝利後,雖然中國的政治經濟形勢十分嚴峻,震旦卻一直堅持了下來。受國統區經濟崩潰影響,震旦面臨嚴重的財務問題,卻一直未受學生運動的困擾,這在中國的大學中是屈指可數的。儘管缺乏詳盡確切的材料來說明震旦學生的經濟狀況和階級背景。但是,震旦畢竟是一所依靠學費收入為經費來源的私立大學,而且要求學生掌握法語知識,所以可以推斷,這所大學招收的學生大多來自上海富裕華人家庭。後來,許多震旦畢業生留居上海。震旦以及羅馬天主教和法國耶穌會的特徵,以其使用法語進行教學,以其非基督教學生人數占壓倒優勢,及其在30年代以俄國逃亡者為主體的外籍學生引人注目地長期存在,反映出1949年以前上海的世界主義,並為世界主義作出了貢獻。這種世界主義化身的形象,或許代表了震旦大學最富有意義的成就。

校友簡介

學生入學人數增加很快,剛開始時僅有學生20人,到1904年初翻了4倍。早期震旦的學生主要來自徐匯公學和天主教教友家庭及震旦預科,後來主要來自上海的富裕家庭。
審閱1912~1928年間震旦學位獲得者名單,其中至少有6人不是中國人。到30年代初,到震旦求學的外籍學生人數越來越多,白俄流亡者組成最大的獨立群體,然而外籍學生在全部學生中所占的百分比還是不高。1930年統計,有54名,包括13個不同國籍,其中俄籍最多,有30人;法籍居次,有6人。1933~1934學年有52名外籍學生在震旦大學註冊,其中2名俄國人,6名葡萄牙人,5名法國人,3名朝鮮人,2名芬蘭人,以及敘利亞人、德國人、英國人、蒙古人、菲律賓人、義大利人、喬治亞人、波蘭人和波斯人各1名。1934年,震旦大學共有來自22個國家的外籍學生113名。1942年,來自20個國家的外籍學生多達70人,包括29名俄國人,11名法國人,4名葡萄牙人,3名英國人,安南人、瑞士人、希臘人、義大利人、澳大利亞人、暹羅人、捷克人和朝鮮人各2名,德國人、巴西人、西班牙人、烏拉圭人、挪威人、伊拉克人和波蘭人各1名。一年後學生數2427人,包括在呂班路校園的各學院學生614人,預科生969人,在蒲石路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就讀的學生231人,預科生521人,在聖瑪利亞醫院內的護士學校學生40人,以及在聖心醫院的護士生52人,其中共有113名外籍學生,來自22個國家,俄國學生有47人。
1952年震旦大學法學院經濟學系畢業證書1952年震旦大學法學院經濟學系畢業證書
信教者為數甚少是又一特徵,極大多數學生不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1943年學生中有天主教徒200人,俄國東正教徒41人,猶太教徒17人,新教徒15人,伊斯蘭教徒6人。1934年護士學校建成和1937年女子學院開辦以前,震旦保持清一色男生的特色。1938年9月起,這所大學開始允許女生到呂班路校園裡的學院就讀,1949年有69名女生在那裡註冊學習,39人學醫,28人學法律,2人攻讀理科。
震旦畢業生就業一般都不成問題,醫學院畢業生尤為吃香。法學院畢業生大部分都被介紹到各地法商企業和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等處工作,抗戰勝利後,全國各級法院需要司法人員很多,更是震旦學生的一條主要出路。工學院畢業生大多在閘北水電公司和有關鐵路部門工作,另有部分在教會學校擔任教師。
醫學院開始只有兩位教授和兩名學生,但很快發展成為震旦大學最重要和最引人注目的學科。震旦大學醫學院的目的是,用優良的法國醫學傳統培養中國臨床醫生,但是標準的要求非常高,到1934年該學院畢業的醫生總共才89名。儘管自1932年起入學人數在增加,年均招生55名,但由於淘汰率太高,平均每年僅有25至30名醫生畢業。雖然總體人數不多,但不少震旦醫科學生先後赴法國、比利時、美國、加拿大等國或深造、或研究、或工作。1947年醫學院學生人數達到290人。此時,震旦大學醫學院畢業生在中國的40多所醫院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全國天主教會所辦的醫院中,75%-85%的醫師都是震旦大學醫學院的畢業生,而且另有100多名畢業生在上海開業,從事內外科診療。
1932年以後,震旦大學法學院學生逐年穩步增加,到40年代後半期,學生總數超過350人。1940年法學院院長安德烈·邦尼康教士說,只有40%的學生能夠畢業,但這是在中國頒發令人尊敬的畢業文憑理應付出的代價。法學院畢業生在中國政府部門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地位,在外交部、法務部以及銀行金融與商業中的表現尤為出色。大多數校友在上海及臨近省份工作,而在廣東、雲南以及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暹羅(泰國)等海外華僑社會中從業者為數也不少。
著名校友
馬君武:學者、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大夏大學首任校長。
劉成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邵力子: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于右任: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戴望舒:現代著名詩人。
高平子:現代著名天文學家。
何振梁:體育外交家,曾任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奧委會文化和奧林匹克教育委員會主席。
芮沐:著名法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顧守熙:巴黎政治學院博士,天主教愛國人士,曾任震旦大學校友會會長、震旦大學公教進行會會長,1947年被授予法國榮譽勛位十字勳章。
楊士達:巴黎大學醫學博士,原上海第二醫學院副院長兼公共衛生、流行病學教研組主任、教授,曾任中國教育工會上海市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第一副主席,多次被推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人大代表等。
王振義:內科血液學專家,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單聲:英國華僑協會會長,南京大學名譽董事,世界震旦校友會名譽會長。
丁霆,內分泌生化專家,曾任上海巴斯德研究院化學、生化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院研究員,上海第二醫學院生化教研組主任,瑞金醫院內分泌研究室第二主任,上海市內分泌研究所副所長、顧問、博士生導師,瑞金醫院終身教授,衛生部重大醫藥衛生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
李瑞芬:臨床營養學專家,曾任北京軍區總醫院營養科主任,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常務副會長,衛生部衛生監督諮詢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沈國祚:口腔醫學專家,中華牙科學會主要奠基者之一,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的創始人,曾任中華牙科醫學會主席,中華醫學會中華口腔科學會籌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口腔科學會主任委員等職。
徐悲鴻: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擅長畫馬。
震旦三友:胡文耀與翁文灝、孫文耀(電影表演藝術家孫道臨之父)三人於1908年從震旦預科(二年制)畢業,一起考取浙江省官費留歐,人稱震旦三友。因為民國政府教育部規定各級學校校長必須由華人擔任。所以震旦大學、震旦女大、震旦附中、震旦女附中和二所震旦護校都由胡文耀掛名當校長,震旦只付給他一份工資,實際大權均由中、外神父獨攬。胡主要掌管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立薩坡賽國小(今黃浦區盧灣第一中心國小),任校長,成績卓著。解放以後,胡帶領震旦師生收回學校權力,1950年兼任校務委員會主任,1951年兼任理工學院院長,後任上海第二醫學院副院長,並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任、上海市天主教愛國會主任。
震旦三文震旦三文

歷任外籍校長

以下上海天主教耶穌會重要人物先後擔任過掌握震旦實權的“院長”或“常務校董”:
孔道明(De Lapprent,1912-1914)
南道煌(G.Fournier,1914-1915)
姚纘唐(Henry,1915-1923)
帥理藹(Seillier,1923-1927)
桑黻翰(Lefebvre,1927-1931)
才爾孟(Germain,1931-1946)
茅若虛(Dumas,1946-19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