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開復位術(中醫基礎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骨折復位二大方法之一。即閉合復位(或稱手法復位)和切開復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切開復位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手術切開骨折部的軟組織,暴露骨折段,在直視下將骨折復位。

解讀

切開復位術,指用手術方法切開,暴露骨折斷端,進行復位。
切開復位術,在中國傳統醫學5世紀的南北朝時期就記載有:“子彥少常墜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開肉鋸骨,流血數升,言戲自若,時以為逾關羽”(《北史·長孫冀歸傳·卷十》)。唐·《理傷續斷方》對手法復位困難的開放性骨折,主張切開擴創復位:“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爭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凡傷損重者,大概要拔伸捺正,或取開捺正。”
但真正廣泛套用切開復位術治療骨折,是19世紀50年代以後外科學取得“麻醉、止血、抗菌”三大突破後,首先是1891年,哈德拉(Hadra)為一頸椎骨折脫位施行切開復位,金屬絲內固定手術成功;後1893年,萊恩(W·A·Lane,1865~1943)套用切開復位、接骨鋼板等螺絲內固定。但由於金屬的反應和傷口的感染而未廣泛推廣。隨著化學、微生物學和冶金學的發展,特別是抗菌學的發展(1908年磺胺藥套用,1929年青黴素髮明),切開復位內固定療法治療骨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被廣泛推廣。同時,對內固定器材不斷革新,1949年,Danis的加壓鋼板施行軸向加壓,試圖加速骨折癒合;1956年Bagby對Danis鋼板又進行改進,稱之為“動力接骨板”。在此基礎上,1958年,瑞士以Muller為首的“AO”學派(AssociationofOsteosynthesis)(意為內固定接骨術聯盟)成立,設計了金屬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用具和內固定器材。目前,此療法在世界各國普遍套用。“但由於傷肢活動時的傳導應力大都不通過固定部位的骨質,缺乏生理性應力刺激,等於剝奪了生物性能,使骨折癒合遲緩,骨折癒合所必須的重模造也不能正常進行。因此往往導致骨質疏鬆和管狀骨的皮質變薄,……將內固定物去除後,很容易發生再骨折,有的高達20%”。切開接骨術,一般同時進行內固定,詳見各部位骨折內固定術。

中醫套用

適應症:
1、開放性骨折或開放性關節創傷者。
2、手法不能復位的骨折,如骨折端有軟組織嵌入以及某些關節內骨折。
3、手法復位外固定不能維持其對位而有嚴重移位者。
4、合併神經血管損傷需要手術探查者。
5、陳舊性骨折畸形癒合,嚴重影響功能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